T/ZZB 3728-2024 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30阅读模式

T/ZZB 3728-2024 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71.100.99
CCS G 85
团体标准
T/ZZB 3728—2024
工业型除 COD 纳滤膜元件
Industrial COD removal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element
2024 - 06 - 24 发布 2024 - 07 - 24 实施
浙江省质量协会 发布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产品命名 .............................................................................3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方法 .............................................................................4
8 检验规则 .............................................................................4
9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5
10 质量承诺 ............................................................................6
附 录 A (规范性)水通量和离子脱除率的测试方法 .......................................7
附 录 B (规范性)有机物(聚乙二醇)脱除率的测试方法 ................................10
附 录 C (规范性)耐氯性的测试方法 ..................................................12
T/ZZB 3728—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质量协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美易膜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杭州市质量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诺莱智慧水务装备有限公司、浙江昊海质
量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楚龙、游晓伟、张林娜、蒋卫军、卢晶、陈康。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李宁。
T/ZZB 3728—2024
1
工业型除COD 纳滤膜元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型除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纳滤膜元件(以下简称膜元件)
的基本要求、产品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以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
注:本文件中的 COD 均指 CODCr,即按 HJ 828-2017 测试的COD。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9174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06 标牌
GB/T 19923—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
GB/T 20103—2006 膜分离技术 术语
GB/T 20502—2006 膜组件及装置型号命名
GB/T 34242—2017 纳滤膜测试方法
GB/T 38908—2020 家用反渗透及纳滤膜元件耐氯性测试方法
HY/T 113—2008 纳滤膜及其元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34242—2017 和 HY/T 113—20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除COD纳滤膜 COD removal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用于高含盐废水中,截留COD,透过一、二价及多价离子的纳滤膜。
[来源:GB/T 34242—2017,3.2有修改]
3.2
纳滤膜元件 nanofiltration element
由纳滤膜、膜支撑体、流道间隔体、带孔的中心管等构成的膜分离单元。
[来源:HY/T 113—2008,3.2]
3.3
水回收率 recovery
产水量与给水总量之百分比。
T/ZZB 3728—2024
2
[来源:HY/T 113—2008,3.5]
3.4
产水量 productivity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膜元件、组件或装置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产品水的量,单位为 m3/h。
[来源:HY/T 113—2008,3.8]
3.5
水通量 water flux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单位膜面积单位时间透过水的量,单位为LMH。
[来源:GB/T 34242—2017,3.4]
3.6
脱除率 rejection
脱除特定组分的能力。
[来源:GB/T 20103—2006,2.1.35]
3.7
有效膜面积 effective membrane area
与给料液直接接触起到分离作用的膜面积。
[来源:GB/T 34242—2017,3.6]
3.8
耐氯时间 chlorine resistance time
在规定游离氯浓度的溶液中浸泡,纳滤膜元件对硫酸钠的脱除率降到浸泡前脱除率的90%,所用的
浸泡时间,单位为小时(h)。
[来源:GB/T 38908—2020,3.2,有修改]
3.9
耐氯性 chlorine resistance
游离氯浓度与纳滤膜元件耐氯时间的乘积,单位为毫克小时每升(mg.h/L)。
[来源:GB/T 38908—2020,3.3,有修改]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调控膜截留分子量、膜表面电性及电荷等性能参数的能力。
4.1.2 应具备从小试、中试到放大的规范化研发流程,具备纳滤膜组件运行性能评估的能力。
4.2 原材料
4.2.1 产水布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欧盟(EU)RoHS 指令的要求。
4.2.2 应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 (DMAC)低残留溶剂。
T/ZZB 3728—2024
3
4.2.3 生产用水应符合GB/T 19923—2005 中工艺与产品用水的规定。
4.3 工艺与设备
4.3.1 应具备放卷、涂膜、后处理、收卷的连续化生产设备。
4.3.2 应具备PLC或DCS控制系统,控制和监视生产的工艺参数。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对膜元件的外观、水通量、离子脱除率等指标进行检测。
4.4.2 应具备膜元件测试装置、pH计、电导率仪、TOC测定仪、COD测定仪等检测设备。
5 产品命名
应符合 GB/ 20502—2006 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
应光洁平整,无毛刺、损伤、污染、锈蚀、划痕、裂痕等明显缺陷。
6.2 技术要求
膜元件基本性能参数见表 1、表2、表3 和表4。
表1 膜元件性能参数(Na2SO4脱除率)
表2 膜元件性能参数(NaCl 脱除率)
表3 膜元件性能参数(聚乙二醇PEG 脱除率)
型号 水通量,LMH Na2SO4脱除率,%
除COD 纳滤膜 ≥ 30 ≤50
型号 水通量,LMH NaCl 脱除率,%
除COD 纳滤膜 ≥ 30 ≤50
型号 物质名称 PEG 脱除率,%
除COD 纳滤膜 聚乙二醇PEG-400 ≥30
T/ZZB 3728—2024
4
表4 耐氯性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
目测。
7.2 水通量和离子脱除率(Na2SO4、NaCl)
按附录A 的规定进行测试。
7.3 有机物脱除率(PEG)
按附录B 的规定进行测试。
7.4 耐氯性
按附录C 的规定进行测试。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按表 5 的规定。
表5 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1 外观 √ √ 6.1 7.1
2 水通量 √ √ 6.2 7.2
3 离子脱除率 √ √ 6.2 7.2
4 有机物脱除率 — √ 6.2 7.3
5 耐氯性 — √ 6.2 7.4
注:“√”表示进行检验;“—”表示不进行检验。
8.1.1 组批原则
在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用相同材料,连续生产或同一班次生产的同一型号的膜元件为一批。
8.1.2 抽样与判定规则
按 GB/T 2828.1—2012 中 特殊检验水平 S-2 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验和判定。
项目 要求
耐氯性 ≥50,000 mg.h/L
T/ZZB 3728—2024
5
8.2 型式检验
8.2.1 型式检验的条件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
b) 结构、材料或生产工艺有较大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8.2.2 抽样
在出厂检验合格批中随机抽取 1 件。
8.2.3 判定
型式检验按表 5 的规定进行,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判定为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9.1 标志
9.1.1 产品铭牌应设置在膜元件的明显部位上。铭牌应符合 GB/T 13306 的规定并标明如下项目:
a) 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
b) 商标;
c)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d) 产品的执行标准号;
e) 生产日期和产品编号。
注:规格一般包括 8040、4040、2540。
9.1.2 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及其他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9.2 包装
9.2.1 膜元件应符合 GB/T 9174 的规定。注意外壳及各个接口处应给予保护性包扎,采用木箱或其他
坚固箱体包装。
9.2.2 产品包装箱内的附属附件至少包括:
a) 装箱单;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使用说明书。
9.3 运输
9.3.1 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受到剧烈的撞击、颠簸、抛掷及重压。
9.3.2 湿态保存的膜元件在冬季较低温度下运输时,应注意防冻。
9.4 储存
9.4.1 应放置在室内,存放地点应清洁、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无污染。
9.4.2 储存环境温度应在 5℃~40℃。
9.4.3 在储存时应加入足量的防腐剂或保护液,以防发霉变质。冬季注意防冻。
T/ZZB 3728—2024
6
10 质量承诺 10.1 在规定的包装运输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为 24 个月。在保质期内,因产品本身质量问题,提供免费更换货服务。 10.2 客户有需求时,在 8 小时内响应服务,48 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
T/ZZB 3728—2024
7
附 录 A
(规范性)
水通量和离子脱除率的测试方法
A.1 测试试剂
--硫酸钠:分析纯;
--氯化钠:分析纯;
--纯水:电导率≤10 μs/cm。
注:工业废水在经过生化物化处理后仍然含有少量COD (小分子有机物),在废水资源化盐回收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盐
的白度和纯度,需要对COD 进行脱除,同时要求纳滤膜尽可能多的透过盐。现有聚酰胺纳滤膜产品在实现脱
除COD 同时,对二价盐透过率只有10%左右。本测试用的纳滤膜产品,在截留有机物COD 的同时,尽量多的
透过二价盐,从而达到分离COD和二价盐的目的。
A.2 测试仪器
--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测试装置:其示意图见图 A.1;
--电子天平:精度 0.001 g;
--温度计:量程 0~50℃,精度0.1℃;
--压力表:量程 0 MPa~1.0 MPa,精度1.0级;
--量筒:量程 0 mL~25 mL,最小刻度为0.5 mL;
--秒表:精度 1/100 s;
--pH计:精度 0.01级;
--电导率仪:测量误差不大于±1%(满量程);
A.3 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流程示意图,如图A.1所示:
T/ZZB 3728—2024
8
说明:
1-测试液进水箱 2-增压泵 3-压力表 4-纳滤膜及元件 5-浓水调节阀
6-浓水流量计 7-产水流量计 8-进水温度计
图A.1 工业型除COD 纳滤膜元件测试装置流程示意图
A.4 测试条件
水通量与离子脱除率测试条件见表A.1。
表A.1 水通量与离子脱除率测试条件
型号 测试液种类
测试液浓度
mg/L
测试压力
MPa
测试液
pH
温度

回收率
%
工业型除COD
纳滤膜元件
硫酸钠 10000±100 0.48±0.02 7.5±0.5 25±0.2 15
氯化钠 10000±100 0.48±0.02 7.5±0.5 25±0.2 15
A.5 测试步骤
a) 将待测纳滤膜元件与测试装置相连接,用纯水将纳滤膜元件冲洗干净;
b) 配制规定浓度的硫酸钠(或氯化钠)水溶液作为测试溶液,见表A.1;
c) 开启增压泵,缓慢调节截止阀,将运行压力调至表A.1对应的测试压力及回收率;
d) 在恒温、恒压下稳定运行30 min后,用秒表和量筒测量一定时间内T产水的体积V;
e) 按照HY/T 113—2008 的规定,分别测量测试液和透过液的电导率;
f) 计算膜元件的水通量(F)和离子脱除率(R)。
A.6 计算
A.6.1 水通量
水容量(F)按照(A.1)计算:
At
F = V ……………………………(A.1)
式中:
F--水通量,单位为升每平方米小时[L/(m2·h)];
V--t时间内收集的产水体积,单位为升(L);
A--有效膜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T--收集V体积的产水所用时间,单位为小时(h);
A.6.2 离子脱除率
离子脱除率(R)按照(A.2)计算:
=(1− )×100%
f
P
C
R C ...............................(A.2)
T/ZZB 3728—2024
9
式中:
R--离子脱除率,%;
Cp--产水的电导率(25℃),单位为微西门子每厘米(μs/cm);
Cf--进水的电导率(25℃),单位为微西门子每厘米(μs/cm)。
T/ZZB 3728—2024
1
附 录 B
(规范性)
有机物(聚乙二醇)脱除率的测试方法
B.1 测试试剂
--聚乙二醇,分子量400 Da(PEG-400):分析纯;
--纯水:电导率≤10 μs/cm;
B.2 测试仪器
--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测试装置:其示意图见图A.1;
--电子天平:精度0.001 g;
--温度计:量程0℃~50℃,精度0.1℃;
--压力表:量程0 MPa~1.0 MPa,精度1.0级;
--量筒:量程0 mL~25 mL,最小刻度为0.5 mL;
--秒表:精度1/100 s;
--pH 计:精度0.01级;
--TOC 测定仪:测量误差不大于±1%(满量程)。
B.3 测试装置
测试装置流程示意图,如附录A 图A.1所示。
B.4 测试条件
分子量主要通过有机物(聚乙二醇)脱除率进行测试,测试条件见表B.1。
表 B.1 分子量(聚乙二醇)测试条件
型号 测试液种类
测试液浓度
(mg/L)
测试压力
MPa
温度

回收率
%
工业型除COD纳
滤膜元件
PEG-400 1000±10 0.1 25±0.2 15
B.5 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参考A.5和A.6,计算膜元件的有机物脱除率(RPEG)。
B.6 脱除率计算
有机物脱除率测试按式(B.1)计算:
T/ZZB 3728—2024
1 1
= (1− )×100%
fPEG
pPEG
PEG C
C
R
...............................(B.1)
式中:
RPEG--有机物脱除率,%;
CpPEG--产水中聚乙二醇(以总有机碳TOC)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CfPEG--原水中聚乙二醇(以总有机碳TOC)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T/ZZB 3728—2024
1
附 录 C
(规范性)
耐氯性的测试方法
C.1 原理
将冲洗干净的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浸泡于恒温的次氯酸钠溶液,间隔一定时间后取出,用纯水
冲洗干净,以硫酸钠溶液测试离子脱除率,对比浸泡前、后硫酸钠离子脱除率的变化情况,以离子脱除
率衰减到浸泡前的90%的浸泡时间,作为耐氯时间,根据耐氯浓度和耐氯时间计算耐氯性。
C.2 测试试剂
--次氯酸钠:分析纯;
--纯水:电导率≤10 μs/cm。
C.3 测试仪器
--工业型除COD纳滤膜元件测试装置:其示意图见图A.1;
--电子天平:精度 0.001 g;
--温度计:量程 0~50℃,精度0.1℃;
--压力表:量程 0 MPa~1.0 MPa,精度1.0级;
--量筒:量程 0 mL~25 mL,最小刻度为0.5 mL;
--秒表:精度 1/100 s;
--pH计:精度 0.01级;
--电导率仪:测量误差不大于±1%(满量程)。
C.4 测试装置
采用附录 A 图 A.1 的示意装置进行测试,注意测试装置的相关材料必须能耐游离氯。
C.5 测试条件
次氯酸钠浸泡测试条件见表 C.1。
表C.1 次氯酸钠浸泡测试条件
型号 浸泡液种类 测试液浓度/(mg/L) 温度℃ 浸泡时间h
工业型除COD
纳滤膜元件
次氯酸钠 50,000+500 25±0.2 1
注:可调整次氯酸钠浸泡测试条件:降低/提高次氯酸钠浓度,延长/缩短浸泡时间;满足如下关系公式:
次氯酸钠耐受性能(mg.h/L)=次氯酸钠浓度(mg/L)×浸泡时间(h)。
T/ZZB 3728—2024
1 3
C.6 测试步骤
a) 配制50,000 mg/L的次氯酸钠溶液,以此表C.1条件浸泡1h;
b) 将浸泡后的膜元件用纯水冲洗干净,以A.5和A.6中硫酸钠溶液测试步骤和方法,计算膜元件离
子脱除率(R)。
c) 重复a)和b)步骤,直至硫酸钠脱除率低于浸泡前脱除率的 90%,结束试验。
C.7 耐氯性的计算
耐氯性按照(C.1)计算:
N = c·t...............................(C.1)
式中:
N——耐氯性,单位为毫克小时每升(mg·h/L);
c——游离氯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t——耐氯时间,单位为小时(h)。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5日 15:50: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393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