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044-202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渗色色牢度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5044—202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渗色色牢度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Colour fastness to bleeding
2024-12-31 发布2025-07-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
台州东海翔织造有限公司、博森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南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山东金号家纺集
团有限公司、上海爱丽纺织技术检验有限公司、惠州学院、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海西纺织新材料
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山东伊尔依服装有限公司、华懋(厦门)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欣战江纤维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县鑫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郑州中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丰南区金翔化纤有
限公司、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江西省三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大群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绍肖印
染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爱晖、张华春、任志博、朱谦、于龙、王宜满、丁先锋、郑小佳、王强、
金鹏、葛津华、董峰、韩建林、汪东晓、郭安波、华敬华、宋硕、孙侠、刘惠林、张友国、朱艳林、
高翔、郑涛、范劲松。
GB/T 45044—2024
Ⅰ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渗色色牢度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纺织产品耐渗色色牢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着色纺织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2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 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568(所有部分)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GB/T 13765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亚麻和苎麻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渗色色牢度 colour fastness to bleeding
有色纺织品在湿态情况下,着色剂抵御随水分渗化的能力。
4 原理
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缝合成组合试样(规则条格织物可单独制样),在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将
试样一端浸入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试验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试样有色部位处与纤维结合不牢的着
色剂在毛细管效应的作用下,随水分渗化到贴衬织物或相邻部位,取出试样悬挂晾干后,用评定沾色用
灰色样卡评定贴衬织物或试样相邻部位的沾色牢度等级,以此来评价试样的耐渗色色牢度。
5 仪器设备和材料
5.1 仪器设备
5.1.1 烧杯:100 mL,或其他合适的容器。
5.1.2 试验装置:试样架(见图1)。
5.1.3 天平:分度值0.01 g。
5.1.4 移液管或移液枪。
GB/T 45044—2024
1
标引序号说明:
1─底座;
2─支柱;
3─吊梁;
4─夹钳;
5─组合或独立试样;
6─烧杯;
7─试验溶液;
8─固定螺丝;
9─转接角。
图1 试样架示意图
5.2 试剂或材料
5.2.1 水,符合GB/T 6682,三级。
5.2.2 0.0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取烷氧基聚乙烯氢氧基乙醇(CAS 号68131﹘40﹘8,HLB 值
12~13)用三级水配制成0.05%(体积分数)的试验溶液,试验溶液现配现用。
5.2.3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 251 的要求。
5.2.4 贴衬织物,按a)或b)任选其一,优先选择a):
a) 一块符合GB/T 7568.2要求的棉标准贴衬织物;
两块符合GB/T 7568(所有部分)及GB/T 13765要求的标准贴衬织物,第一块用与试样同类的
纤维制成,第二块则由表1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
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或另作规定。
b)
注:其他种类纤维参照同类或相近纤维使用。
GB/T 45044—2024
2
表1 单纤维贴衬织物
第一块贴衬织物第二块贴衬织物
棉羊毛
羊毛棉
丝棉
麻羊毛
粘胶纤维羊毛
醋酸纤维粘胶纤维
聚酰胺纤维羊毛或棉
聚酯纤维羊毛或棉
聚丙烯腈羊毛或棉
5.2.5 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纤维),需要时使用。
6 试样
6.1 试样制备
6.1.1 如果样品是织物,剪取一块或两块尺寸为(30±2)mm×(25±2)mm(纬向×经向或横
向×纵向)的试样。满足试样大小的不同颜色织物需单独取样制备。
6.1.2 如果样品是纱线,将其编成织物后剪取一块或两块尺寸为(30±2)mm×(25±2)mm 的
试样。
6.1.3 如果样品是松散纤维,梳压足够数量的纤维,形成一块或两块尺寸为(30±2)mm×(25±
2)mm 的薄片,夹持并缝合在一面染不上色的织物上。
注:贴衬织物选择5.2.4 a)的试样为一块,贴衬织物选择5.2.4 b)的试样为两块。
6.2 贴衬制备
剪取一块或两块尺寸为(200±2)mm×(25±2)mm(纬向×经向)的单纤维贴衬织物。
6.3 组合试样
将试样长度方向的一半(15 mm 处)与标准贴衬织物短边一端15 mm 处重叠,距重叠部位上下两
端5 mm 处各缝一条线(缝线选用白色涤纶线),制成组合试样(见图2)。
按5.2.4 选择贴衬形成以下一个或两个独立的组合试样:
a) 试样与棉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b) 试样分别与表1对应的贴衬织物缝合形成两个独立的组合试样。
GB/T 45044—2024
3
图2 组合试样示意图
6.4 独立试样
如样品为深浅间隔的规则条格织物,按6.1~6.3 制样,或剪取(200±2)mm×(25±2)mm 的试
样直接试验,无须贴衬织物。保证条纹与试样的长边垂直。对于一些吸水性较好的样品,可剪取
200 mm 以上的长度。
7 试验环境
在GB/T 6529 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进行试验。
注:试验过程中避免空气气流影响结果。
8 试验步骤
8.1 将制备好的试样在GB/T 6529 规定的标准大气下调湿4 h。
8.2 在烧杯中加入约50 mL 试验溶液(5.2.2)。
8.3 将组合试样或独立试样上端夹持在试样架( 5 . 1 . 2 ) 上, 试样垂直、下端居中浸入试验溶液
2 0 m m (条格试样的条纹与液面平行)后停止,夹钳夹紧试样。在标准大气环境下放置( 1 2 0 ±
5)min。对于条格织物试样,为防止深色的着色剂在试验溶液中的扩散现象,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浸入
液面下端的试样,选择浅色部位(见图3),使溶液更有效地向上渗透。
GB/T 45044—2024
4
图3 独立试样与试验溶液示意图
8.4 移去组合试样或独立试样下的烧杯,试样保持原状,湿的一端朝下悬挂在标准大气环境下干燥。
8.5 对于组合试样,为避免标准贴衬织物自身残留助剂泳移形成色痕,造成“假渗色”情况,需做空
白试样(没有缝合试样的标准贴衬织物)。
8.6 在 D65 标准光源下,按照GB/T 251 的要求用沾色灰卡评定贴衬(以空白试样作为参照样,扣除空
白试样沾色)或独立试样(以原样作为参照样)的沾色级数,当贴衬或独立试样出现沾色不均匀时以沾
色最严重部位作为试验结果。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样品描述:样品若为纱线,则描述编成织物的密度;若为松散纤维,则描述铺梳样品(不含染
不上色的织物)的克重;
b)
c) 贴衬织物的种类;
d) 贴衬织物(或条格织物浅色区域)的沾色级数;
e) 试验温度、相对湿度、时间;
f) 任何偏离本文件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g) 试验日期。
—
GB/T 45044—2024
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