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4835-2024 纺织品 含氯有机溶剂的测定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ICS 59.080.01
CCS W 04
GB/T 44835—2024
纺织品 含氯有机溶剂的测定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chlorinated organic solvents
2024⁃11⁃28 发布2025⁃06⁃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君翌科技有限
公司、深圳市源恒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浙江博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雅琪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福州永升发针织有限公司、中纺标(福建)检测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计量大学、
泉州博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诺特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友超、赵伟、李姗、斯颖、汤娟、程文明、刘欣、徐建国、肖顶、陈学荣、房涛荣、
郭强。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
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纺织品中18 种含氯有机溶剂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纺织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含氯有机溶剂 chlorinated organic solvents
碳元素与一个或多个氯相结合的烷烃或烯烃。
注: 本文件中所指的含氯有机溶剂,常被用作工业溶剂。
4 原理
试样经正十四烷超声提取后,用GC⁃MS 测定,内标法定量。
5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5.1 正十四烷:CAS 号629⁃59⁃4,色谱纯。
5.2 18 种含氯有机溶剂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符合附录A 的规定,纯度大于或等于99%。
5.3 氟苯(内标1):CAS 号462⁃06⁃6,纯度大于或等于99%。
5.4 1⁃氯⁃2⁃溴丙烷(内标2):CAS 号3017⁃95⁃6,纯度大于或等于99%。
5.5 4⁃溴氟苯(内标3):CAS 号460⁃00⁃4,纯度大于或等于99%。
5.6 标准储备溶液(10 000 mg/L):分别准确称取100 mg 标准样品/标准物质(5.2)于10 mL 容量瓶
中,分别用正十四烷(5.1)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注: 标准储备溶液保存在0 ℃~4 ℃的环境中,有效期为6 个月。
5.7 混合标准中间溶液(500 mg/L):分别移取0.5 mL 标准储备溶液(5.6),置于10 mL 容量瓶中,并
1
GB/T 44835—2024
用正十四烷(5.1)配制成混合标准中间溶液。
注: 混合标准中间溶液保存在0 ℃~4 ℃的环境中,有效期为6 个月。
5.8 内标储备溶液(1 000 mg/L):分别准确称取10 mg 内标物质(5.3~5.5)于10 mL 容量瓶中,分别
用正十四烷(5.1)溶解并定容至刻度。
注: 内标储备溶液保存在0 ℃~4 ℃的环境中,有效期为6 个月。
5.9 标准工作溶液:采用正十四烷(5.1)为试剂,准确移取适量的混合标准中间溶液(5.7)和内标储备
溶液(5.8)配制至少5 个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例如:0.05 mg/L、0.1 mg/L、0.5 mg/L、2.0 mg/L 和
10.0 mg/L),其中3 个内标物(5.3~5.5)的质量浓度均为5 mg/L。现配现用。
5.10 萃取溶剂:分别移取5 mL 的内标储备溶液(5.8)至1 000 mL 容量瓶中,用正十四烷(5.1)定容至
刻度,配制成含5 mg/L 内标物的正十四烷溶液。
注: 萃取溶剂保存在0 ℃~4 ℃的环境中,有效期为1 个月。
6 仪器设备
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有电子轰击电离源(EI 源)。
6.2 带水浴的超声波发生器:工作频率为(40±5)kHz,可于(40±2)℃控温。
6.3 提取瓶:约25 mL,由硬质玻璃制成,具塞。
6.4 分析天平:分度值分别为0.1 mg 和0.01 g。
6.5 有机相针式过滤膜:聚四氟乙烯,孔径0.45 μm。
7 试验步骤
7.1 试样制备
选取足量有代表性的样品,剪成最大尺寸不超过5 mm 的碎片,混匀,用分析天平(6.4)从中准确称
取1.0 g(精确至0.01 g),作为试样备用。
7.2 试验前处理
将7.1 中制备的试样置于50 mL 提取瓶(6.3)中,准确加入10 mL 萃取溶剂(5.10),密封。在
(40±2)℃带水浴的超声波发生器(6.2)中超声提取(20±5)min,冷却至室温后,取部分上清液经有机相
针式过滤膜(6.5)过滤至进样瓶中,供GC⁃MS 测定。
对于部分蓬松或吸湿性强的试样,可增加萃取溶剂体积至试样被完全湿润浸没,并记录加入的萃
取溶剂体积。
7.3 GC⁃MS 分析条件
附录B 给出了GC⁃MS 分析试验参数示例。
7.4 定性定量分析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分别取试样溶液(7.2)与标准工作溶液(5.9)等体积穿插进样分析,参照附录B
中的条件分析测试。试样中待测物与标准样品/标准物质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允许偏差为±0.1
min),且试样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比例与标准样品/标准物质一致,各离子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相对偏
差不超过表1 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为试样中存在对应的待测物。
含氯有机溶剂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见附录C。
2
GB/T 44835—2024
表1 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最大允许相对偏差/%
>50
±10
>20~50
±15
>10~20
±20
≤10
±50
以定量离子通道下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对应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值为纵坐标,以目标化合物的
浓度与对应内标物的浓度之比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依据试样溶液中目标物和内标物在定
量离子通道下的色谱峰面积计算试样中目标物的含量。试样溶液中目标物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
的线性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工作曲线范围,用萃取溶剂(5.10)将试样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后再分析。
7.5 空白试验
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均按7.2~7.4 操作步骤进行。
8 试验数据处理
按照公式(1)计算试样中每种含氯有机溶剂的含量,分别以每种含氯有机溶剂含量表示检测结果。
计算结果按GB/T 8170 规定的要求进行修约,表示至小数点后一位。
Xi = ( ρi- ρ0 )× V× f
m …………………………( 1 )
式中:
Xi ——试样中每种含氯有机溶剂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ρi ——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每种含氯有机溶剂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ρ0——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空白试验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萃取溶剂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f ——稀释因子;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9 定量限和精密度
9.1 定量限
18 种含氯有机溶剂的定量限均为1.0 mg/kg。
9.2 精密度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
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0%,
以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0% 的情况不超过5% 为前提。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下述内容:
a) 本文件编号;
b) 样品来源及描述;
3
GB/T 44835—2024
c) 使用的分析仪器;
d) 试验结果;
e) 任何偏离本文件的细节;
f) 试验日期。
4
GB/T 44835—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含氯有机溶剂基本信息
表A.1 给出了含氯有机溶剂基本信息。
表A.1 含氯有机溶剂基本信息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中文名称
1,1⁃二氯乙烯
二氯甲烷
反⁃1,2⁃二氯乙烯
1,1⁃二氯乙烷
顺⁃1,2⁃二氯乙烯
三氯甲烷
1,1,1⁃三氯乙烷
四氯化碳
1,2⁃二氯乙烷
三氯乙烯
1,1,2⁃三氯乙烷
四氯乙烯
1,1,1,2⁃四氯乙烷
1,1,2,2⁃四氯乙烷
1,2,3⁃三氯丙烷
五氯乙烷
六氯乙烷
六氯丁二烯
英文名称
vinylidene chloride
dichloromethane
trans⁃1,2⁃dichloroethylene
1,1⁃dichloroethane
cis⁃1,2⁃dichloroethylene
chloroform
1,1,1⁃trichloroethane
carbon tetrachloride
1,2⁃dichloroethane
trichloroethylene
1,1,2⁃trichloroethane
tetrachloroethylene
1,1,1,2⁃tetrachloroethane
1,1,2,2⁃tetrachloroethane
1,2,3⁃trichloropropane
pentachloroethane
hexachloroethane
hexachloro⁃1,3⁃butadiene
CAS 号
75⁃35⁃4
75⁃09⁃2
156⁃60⁃5
75⁃34⁃3
156⁃59⁃2
67⁃66⁃3
71⁃55⁃6
56⁃23⁃5
107⁃06⁃2
79⁃01⁃6
79⁃00⁃5
127⁃18⁃4
630⁃20⁃6
79⁃34⁃5
96⁃18⁃4
76⁃01⁃7
67⁃72⁃1
87⁃68⁃3
相对分子质量
96.94
84.93
96.94
98.96
96.94
119.38
133.40
153.82
98.96
131.39
133.40
165.83
167.85
167.85
147.43
202.29
236.74
260.76
分子式
C2H2Cl2
CH2Cl2
C2H2Cl2
C2H4Cl2
C2H2Cl2
CHCl3
C2H3Cl3
CCl4
C2H4Cl2
C2HCl3
C2H3Cl3
C2Cl4
C2H2Cl4
C2H2Cl4
C3H5Cl3
C2HCl5
C2Cl6
C4Cl6
5
GB/T 44835—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GC⁃MS 检测试验参数示例
由于测试结果与所使用的仪器和条件有关,因此不可能给出仪器分析的普遍参数,采用下列参数
已被证明对测试是合适的。
a) 气相色谱柱:DB⁃624 毛细管柱,30 m×0.25 mm×1.4 μm,或相当者。
b)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 ℃,保持5 min;以10 ℃/min 升至240 ℃,保持2 min。
c) 进样口温度:280 ℃。
d) 进样量:1 μL。
e) 载气:氦气( 纯度大于或等于99.999%),流速1.0 mL/min。
f) 离子源温度:230 ℃。
g) 质谱接口温度:280 ℃。
h) 电离方式:EI。
i) 电离能量:70 eV。
j) 溶剂延迟:2.5 min。
k) 灯丝关闭时间:19 min。
l) 质谱检测模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定性定量离子选择及丰度比值见表B.1。
表B.1 18 种含氯有机溶剂及内标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监测离子
1
2
3
4
5
6
7
8
9
内标1
10
内标2
11
12
13
内标3
1,1⁃二氯乙烯
二氯甲烷
反⁃1,2⁃二氯乙烯
1,1⁃二氯乙烷
顺⁃1,2⁃二氯乙烯
三氯甲烷
1,1,1⁃三氯乙烷
四氯化碳
1,2⁃二氯乙烷
氟苯
三氯乙烯
1⁃氯⁃2⁃溴丙烷
1,1,2⁃三氯乙烷
四氯乙烯
1,1,1,2⁃四氯乙烷
4⁃溴氟苯
2.80
3.29
3.62
4.16
5.07
5.60
5.90
6.18
6.52
6.95
7.54
9.97
10.14
10.35
11.77
13.38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内标1
—
内标1
—
内标2
内标2
内标2
—
61
49
61
63
61
83
97
117
62
96
130
77
97
166
131
95
96,98,63
84,86,51
96,98,63
65,27,83
96,98,63
85,47,48
99,61,117
119,121,82
64,27,49
70,50,97
132,95,97
41,79,39
83,61,99
164,129,94
133,117,95
95,176,75
100∶64.1∶40.7∶33.5
100∶65.4∶42.8∶31.1
100∶69.7∶44.7∶32.5
100∶32.5∶26.7∶13.0
100∶63.4∶40.1∶32.5
100∶71.4∶27.0∶13.0
100∶71.7∶48.0∶17.2
100∶95.8∶34.5∶24.3
100∶33.0∶20.3∶20.2
100∶17.1∶7.4∶6.2
100∶95.4∶92.4∶61.3
100∶70.8∶32.7∶32.0
100∶85.2∶68.8∶63.2
100∶80.7∶71.7∶35.3
100∶89.8∶63.4∶35.9
100∶98.6∶96.8∶34.3
序号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
min
内标物
定量离子
m/z
定性离子
m/z
质谱离子相对丰度比/
%
6
GB/T 44835—2024
14
15
16
17
18
1,1,2,2⁃四氯乙烷
1,2,3⁃三氯丙烷
五氯乙烷
六氯乙烷
六氯丁二烯
13.62
13.66
14.55
16.09
18.40
内标3
内标3
内标3
内标3
内标3
83
75
167
117
225
85,95,60
110,77,61
117,119,130
119,201,166
190,118,260
100∶64.4∶16.9∶13.3
100∶32.4∶31.9∶25.6
100∶97.3∶91.8∶39.5
100∶95.7∶68.5∶45.5
100∶46.6∶37.5∶35.4
表B.1 18 种含氯有机溶剂及内标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监测离子 (续)
序号化合物名称
保留时间/
min
内标物
定量离子
m/z
定性离子
m/z
质谱离子相对丰度比/
%
7
GB/T 44835—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含氯有机溶剂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色谱图
图C.1 给出了含氯有机溶剂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1,1⁃二氯乙烯;
2——二氯甲烷;
3——反⁃1,2⁃二氯乙烯;
4——1,1⁃二氯乙烷;
5——顺⁃1,2⁃二氯乙烯;
6——三氯甲烷;
7——1,1,1⁃三氯乙烷;
8 ——四氯化碳;
9 ——1,2⁃二氯乙烷;
10——氟苯(内标1);
11——三氯乙烯;
12——1⁃氯⁃2⁃溴丙烷(内标2);
13——1,1,2⁃三氯乙烷;
14——四氯乙烯;
15——1,1,1,2⁃四氯乙烷;
16——4⁃溴氟苯(内标3)
17——1,1,2,2⁃四氯乙烷;
18——1,2,3⁃三氯丙烷;
19——五氯乙烷;
20——六氯乙烷;
21——六氯丁二烯。
图C.1 含氯有机溶剂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