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507-2024 电能质量 术语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K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507—2024
代替GB/T32507—2016
电能质量 术语
Powerquality—Terminology
2024-12-31发布2025-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电能质量基本术语……………………………………………………………………………………… 1
3.1 一般术语…………………………………………………………………………………………… 1
3.2 供电电压…………………………………………………………………………………………… 6
3.3 系统频率…………………………………………………………………………………………… 6
3.4 三相不平衡………………………………………………………………………………………… 7
3.5 电压波动与闪变…………………………………………………………………………………… 8
3.6 谐波、间谐波与波形畸变…………………………………………………………………………… 9
3.7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13
3.8 电压暂升、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14
3.9 直流配电…………………………………………………………………………………………… 16
4 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 17
5 接地与屏蔽……………………………………………………………………………………………… 22
6 治理技术与方法………………………………………………………………………………………… 25
7 电磁兼容………………………………………………………………………………………………… 29
8 其他……………………………………………………………………………………………………… 31
参考文献…………………………………………………………………………………………………… 33
索引………………………………………………………………………………………………………… 35
图1 谐波群和间谐波群示意图………………………………………………………………………… 19
图2 谐波子群和间谐波中心子群示例………………………………………………………………… 20
图3 交流TN-S系统…………………………………………………………………………………… 24
图4 交流TN-C系统…………………………………………………………………………………… 24
图5 交流TN-C-S系统………………………………………………………………………………… 24
图6 交流TT系统……………………………………………………………………………………… 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2507—2016《电能质量 术语》,与GB/T32507—201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为:
———更改了本文件标题英文为“Powerquality—Terminology”(见2016年版的标题);
———更改了第1章的相关内容(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3.8名称为“电压暂升、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见3.8,2016年版的2.8);
———更改了第4章名称为“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见第4章,2016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术语条目:3.1.1 电能质量、3.1.2 供电质量、3.1.3 用电质量、3.1.6 电能质量评估、
3.1.7供电可靠性、3.1.8设备额定电压、3.1.9系统标称电压、3.1.10电压特性、3.1.11电压容限
(设备的)、3.1.13电压传递系数、3.1.14脱扣电压、3.1.15恢复时间、3.1.27短路比、3.1.18计量
点、3.1.19供电连接阻抗、3.1.20重要负荷、3.1.24敏感负荷/电压敏感负荷、3.1.25波动负荷、
3.1.26短路容量、3.1.30 位移功率因数/相移功率因数、3.1.31 单相设备、3.1.32 相间设备、
3.1.33三相设备、3.1.34平衡的三相设备、3.1.35不平衡的三相设备、3.1.37相位移、3.1.38容
忍度曲线/设备敏感度曲线、3.1.39 非永久性故障、3.1.40 冲击瞬态、3.1.41 振荡瞬态、
3.1.42低频振荡瞬态、3.1.43中频振荡瞬态、3.1.44高频振荡瞬态、3.1.45 浪涌、3.1.46 峰值系
数(周期量的)、3.1.47瞬时、3.1.48暂时、3.1.49短时、3.1.50长时间的/持续的、3.2.1供电点、
3.2.2供电电压、3.2.3公称供电电压、3.2.4电压偏差、3.2.5欠电压、3.2.7电压合格率、3.3.4频
率合格率、3.4.2正序分量、3.4.3负序分量、3.4.4零序分量、3.4.5不平衡度、3.5.1电压方均根
值曲线、3.5.2电压变动、3.5.3 电压波动、3.5.4 电压变动特性、3.5.5 稳态电压变动、3.5.7 闪
变、3.5.8短时间闪变值、3.5.9长时间闪变值、3.6.1波形畸变、3.6.2波形质量、3.6.3基波频率、
3.6.4基波分量、3.6.5谐波源、3.6.6 谐波分量、3.6.11 系统谐波阻抗、3.6.12 阻抗频率特性、
3.6.16间谐波频率、3.6.17陷波/缺口、3.6.18 特征谐波、3.6.19 非特征谐波、3.6.20 准稳态谐
波、3.6.22间谐波分量、3.6.23谐波含量(电压或电流)、3.6.24谐波含有率、3.6.25谐波概率密
度、3.6.26总谐波畸变率、3.6.27部分加权谐波畸变率、3.6.28最大需量负荷电流、3.6.29总需
量畸变率、3.6.30谐波谐振、3.6.32背景噪声、3.6.34直流偏置、3.6.35电话干扰因数、3.6.39间
谐波群频率、3.6.40 间谐波中心子群频率、3.7.1 系统最高电压、3.7.2 系统最低电压、3.7.3 过
电压、3.7.4暂时过电压、3.7.5瞬态过电压、3.7.7暂时耐受过电压、3.7.10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3.8.1电压暂升、3.8.2电压暂降、3.8.3短时中断、3.8.4暂降阈值、3.8.5暂升阈值、3.8.6中断阈
值、3.8.10参考电压、3.8.11 滑动参考电压、3.8.12 残余电压、3.8.13 电压暂降深度、3.8.14 迟
滞、3.8.15 持续时间、3.8.17 相位跳变、3.8.19 临界距离、3.8.20 暂降域、3.8.21 电压中断、
3.8.22电压暂降抗扰度/电压暂降免疫力/电压暂降耐受特性、4.1 电能质量分析仪、4.2 电能
质量监测设备、4.4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4.5 连续型电能质量扰动、4.6 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
4.7每半周波刷新电压方均根值、4.8标记数据、4.9同步采样、4.11时间聚合、4.12电能质量数
据交换格式、4.13 测量不确定度、4.14 复现性(测量结果的)、4.16 谐波的频域测量方法、
4.17谐波的时域测量方法、4.18间谐波的测量方法、4.20谐波群的方均根值、4.21谐波群的总
畸变率、4.22谐波子群的方均根值、4.23 谐波子群的总畸变率、4.24 间谐波群的方均根值、
4.25间谐波中心子群的方均根值、4.27频谱泄漏、4.29最小运行方式、4.30 监测评估、4.31 预
评估、5.5保护接地、5.6 系统接地、5.8 防静电接地、5.9 接地网、5.10 接地导体/接地导线、
5.11接地装置、5.13 保护导体、5.14 保护中性导体、5.15 等电位联结、5.21TN 接地系统、
5.24屏蔽、5.25 电磁屏蔽、5.26 屏蔽层、6.1 柔性配电技术、6.4 电能换流器/电能变流器、
6.5整流器、6.6逆变器、6.7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6.9动态无功补偿设备、6.10 静止无功补偿
装置、6.11静止同步补偿装置、6.13晶闸管控制电抗器、6.14晶闸管控制变压器、6.15磁控电
抗器、6.16晶闸管投切电抗器、6.17晶闸管投切电容器、6.18动态电压恢复器、6.20无源滤波
器/LC滤波器、6.21单调谐滤波器、6.22双调谐滤波器、6.25静态开关、6.26转换开关、6.27静
止转换开关/固态转化开关、6.29不间断电源、6.30 紧急备用电源系统、7.1 电磁环境、7.2 电
磁骚扰、7.3电磁兼容性、7.4电磁兼容电平、7.5电磁规划水平、7.6 电磁骚扰电平、7.8 电磁敏
感度、7.9电磁干扰、7.10传导骚扰、7.11电源骚扰、7.12辐射骚扰、7.13冲击骚扰、7.14抗扰度
电平、7.15抗扰度限值、7.16抗扰度裕量、7.18电磁发射、7.19骚扰源的发射电平、7.20骚扰源
的发射限值、7.21兼容裕度、7.22干扰限值、7.23共模电压、7.24 差模电压、8.2 用电信息采集
系统、8.3广域测量系统、8.4 需求侧管理、8.5 需求响应、8.7 分布式发电、8.11 铁磁谐振(见
2016年版的2.1.1、2.1.2、2.1.3、2.1.6、2.1.7、2.1.9、2.1.10、2.1.11、2.1.12、2.1.14、2.1.16、2.1.17、
2.1.20、2.1.21、2.1.22、2.1.26、2.1.27、2.1.28、2.1.29、2.1.32、2.1.34、2.1.35、2.1.36、2.1.37、
2.1.38、2.1.40、2.1.41、2.1.42、2.1.43、2.1.44、2.1.46、2.1.47、2.1.48、2.7.3、2.1.49、2.8.11、2.8.12、
2.8.13、2.8.14、2.2.1、2.2.2、2.1.15、2.2.3、2.2.4、2.2.6、2.3.4、2.4.1、2.4.2、2.4.3、2.4.4、2.5.2、
2.5.3、2.5.1、2.5.4、2.5.5、2.5.7、2.5.8、2.5.9、2.6.1、2.6.2、2.6.3、2.6.4、2.6.5、2.6.7、2.6.13、
2.6.14、2.6.19、2.6.26、2.6.27、2.6.28、2.6.29、2.6.20、2.6.15、2.6.21、2.6.11、2.6.22、2.6.23、
2.6.24、2.6.25、2.6.30、2.6.33、2.6.35、2.6.36、2.6.40、2.6.41、2.7.1、2.7.2、2.7.4、2.7.5、2.7.6、
2.7.8、2.7.11、2.8.2、2.8.1、2.8.16、2.8.3、2.8.4、2.8.21、2.8.17、2.8.20、2.8.18、2.8.19、2.8.5、
2.8.6、2.8.7、2.8.8、2.8.9、2.8.10、2.8.22、3.1、3.2、3.3、3.4、3.5、3.6、3.7、3.8、3.10、3.14、3.15、
3.16、3.23、3.24、3.25、3.28、2.6.38、3.29、2.6.39、3.30、3.31、3.33、3.18、3.19、3.20、4.5、4.4、4.7、
4.8、4.9、4.10、4.13、4.14、4.15、4.24、6.21、6.22、6.23、5.1、5.5、5.3、5.4、5.6、5.8、5.9、5.10、5.12、
5.13、5.14、5.15、5.16、5.17、5.21、5.22、5.23、5.25、5.26、5.27、5.29、5.30、6.1、6.5、6.2、6.3、6.4、
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6.17、6.18、6.19、6.20、6.24、6.25、6.26、7.2、
7.4、7.6、7.7、7.10、2.6.31);
———增加了术语条目:3.4.1三相不平衡、3.6.21超高次谐波、3.6.37谐波群、3.6.38谐波子群、3.8.7
电压暂升幅值、3.8.8 多重暂降、3.8.9 多阶段电压暂降、3.8.16 电压暂降起始角、3.8.18 频次、
3.8.23系统平均方均根值变动频率指标/SARFI指标、3.9.1直流配电系统、3.9.2 直流供电电
压、3.9.3直流电压偏差、3.9.4纹波、4.3电能质量监测主站、4.32 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5.4
功能性接地、5.16中性点接地方式、5.17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5.1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5.19
中性点阻抗接地系统、5.20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6.3 优质电力园区、6.24 统一电能质量
调节器、7.7抗扰度、8.8低频振荡、8.9次同步振荡、8.10超同步振荡;
———删除了术语条目:供电可靠率、总功率因数/真功率因数、快速瞬态、谐波测量点、特快速瞬态过
电压、暂时中断、150周波累积、10min累积、2h累积、灯-眼-脑反应链的模拟、外界可导电部
分、不接地系统、直接接地、有效接地、电抗接地、电阻接地、高阻接地、低阻接地、接地系统、高
级量测系统、智能交互终端、监控和数据采集、电网自愈功能(见2016年版的2.1.8、2.1.33、
2.1.45、2.6.6、2.7.12、2.8.15、3.11、3.12、3.13、3.27、4.11、4.16、4.17、4.18、4.19、4.20、4.21、4.22、
4.23、7.3、7.5、7.9、7.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
学、华南理工大学、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网超高压输电公
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深
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
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博宇电气有限公司、国
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厦门奕昕科
技有限公司、福州大学、安徽大学、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
院、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重庆
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公司广州供电局
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
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安大清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颖、徐永海、张苹、肖先勇、陈红坤、吴命利、钟庆、刘晶、魏宏伟、李澍森、肖遥、
周胜军、陆宠惠、陈志刚、王杨、李婧、王昕、冯倩、黄足平、许双婷、孙媛媛、解绍锋、刘军成、袁晓冬、肖凡、
张敏、颜坤奕、张逸、罗利平、丁同、马明、王磊、徐群伟、马兴、周文、马智远、周柯、刘春晖、王毅、高敏。
本文件于201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电能质量领域有关的术语及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的生产、输送、分配、储存与使用中的电能质量技术和管理的有关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电能质量基本术语
3.1 一般术语
3.1.1
电能质量 powerquality
电力系统指定点处的电特性,关系到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运行)的电压、电流、频率的各种指标偏
离基准技术参数的程度。
注:基准技术参数一般是指理想供电状态下的指标值,这些参数可能涉及电源、电网及负荷之间的兼容性。
3.1.2
供电质量 qualityofpowersupply
供电电压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质量的总称。
注:指用电方与供电方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中供电方的主体责任。
3.1.3
用电质量 qualityofpowerconsumption
用户电力负荷对公用电网的干扰水平、用电功率因数和非技术因素的总称。
注1:用电质量专指用电方与供电方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中用电方的主体责任。
注2:干扰主要有谐波电流、间谐波电流、负序电流、零序电流、功率波动等。
注3:非技术因素主要有按规章用电、及时缴纳电费等。
3.1.4
电压质量 voltagequality
实际电压各种指标偏离基准技术参数的程度。
3.1.5
电流质量 currentquality
实际电流各种指标偏离基准技术参数的程度。
3.1.6
电能质量评估 powerqualityassessment
通过建模仿真和/或电能质量监测,对电能质量各项指标作出评价的过程。
3.1.7
供电可靠性 reliabilityofutility’spowersupplysystem
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
1
GB/T32507—2024
[来源:GB/T43794—2024,3.2]
3.1.8
设备额定电压 ratedvoltageforequipment
由制造商对一电气设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所规定的电压。
[来源:GB/T156—2017,2.4,有修改]
3.1.9
系统标称电压 nominalsystemvoltage
Un
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来源:GB/T156—2017,2.1,有修改]
3.1.10
电压特性 voltagecharacteristics
对在某一时间段中电压(方均根值、瞬时值等)随时间变化的描述。
3.1.11
电压容限(设备的) voltagetolerance(ofequipment)
在一定时间内设备承受电压方均根值或瞬时值变化(如电压暂降、暂升、短时中断、尖峰、脉冲、振荡
等)的能力。
3.1.12
断电 outage
停电
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脱离电气连接的情况。
3.1.13
电压传递系数 voltagetransfercoefficient
经电气元件传递后电压参数产生的相对变化率。
3.1.14
脱扣电压 tripvoltage;dropoutvoltage
引起电磁扣类设备脱扣动作的电压门槛值。
3.1.15
恢复时间 recoverytime
在分级负荷或线路变化后,输出电压恢复到规定值所需的时间。
注:恢复时间也指发生电压中断或断电后,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3.1.16
用户 powercustomer
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关系的电力消费者,以及购买电力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客户。
3.1.17
公共连接点 pointofcommoncoupling
PCC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来源:GB/T12326—2008,3.1]
3.1.18
计量点 meteringpoint;pointofmeasurement
电力系统中计量电量的点和必要时计量功率的点。
注:一般包括电力客户计量点和关口计量点。
2
GB/T32507—2024
3.1.19
供电连接阻抗 supplyconnectionimpedance
从公共连接点到用户侧计量点之间的连接阻抗。
3.1.20
重要负荷 criticalload
不能正常运行时将危及到人身健康或安全,并/或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或社会影响的电气设备。
3.1.21
线性负荷 linearload
电压和电流成线性关系的电气设备。
3.1.22
非线性负荷 nonlinearload
电压和电流不成线性关系的电气设备。
3.1.23
冲击负荷 impactload
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电网中取用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
[来源:GB/T15945—2008,2.3]
3.1.24
敏感负荷 sensitiveload
电压敏感负荷 voltagesensitiveload
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超过电能质量标准规定范围的负荷。
3.1.25
波动负荷 fluctuatingload
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电网中取用变动功率的负荷。
注:例如炼钢电弧炉、轧机、电弧焊机等。
[来源:GB/T12326—2008,3.2,有修改]
3.1.26
短路容量 short-circuitcapacity
Ssc
网络某点的短路容量等于该点三相短路电流与短路前电压的乘积。公式如下:
Ssc= 3UI …………………………(1)
式中:
Ssc———短路容量,单位为兆伏安(MVA);
U ———短路前电压,单位为千伏(kV);
I ———短路电流,单位为千安(kA)。
注1:短路容量表征系统供电及抗干扰的能力;
注2:一般短路前电压取值为平均额定电压;
注3:在单位电压情况下,短路容量在数值上等于系统导纳(或者电纳)值,即为系统戴维南等值阻抗(或者电抗)的
倒数。
3.1.27
短路比 shortcircuitratio
电气设备接入点短路容量与接入设备额定容量的比值。
注:新能源接入系统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取值为其装机容量。
3
GB/T32507—2024
3.1.28
有效短路比 effectiveshortcircuitratio
计及设备接入点并联无功补偿装置影响的短路比。
3.1.29
功率因数 powerfactor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3.1.30
位移功率因数 displacementpowerfactor
相移功率因数
基波有功功率和基波视在功率之比。
3.1.31
单相设备 single-phaseequipment
连接到任一相线和中性线之间的设备。
[来源:IEC61000-3-12—2021,3.4,有修改]
3.1.32
相间设备 interphaseequipment
连接到两相线之间的设备。
[来源:IEC61000-3-12—2021,3.5,有修改]
3.1.33
三相设备 three-phaseequipment
连接到三相电源上的设备。
[来源:IEC61000-3-12—2021,3.6,有修改]
3.1.34
平衡的三相设备 balancedthree-phaseequipment
连接到三相电源上,且其三个线电流或相电流设计为幅值相等和任意两个之间相位相差1/3基波
周期的设备。
[来源:IEC61000-3-12—2021,3.7]
3.1.35
不平衡的三相设备 unbalancedthree-phaseequipment
连接到三相电源上,且其三个线电流或相电流设计为幅值不等或任意两个之间相位相差不是1/3
基波周期的设备。
[来源:IEC61000-3-12—2021,3.8]
3.1.36
降额运行 deratedoperation
设备或系统在一个比原有额定值低的水平上运行的状态(通常是在预防故障或在系统发生故障时
实施)。
3.1.37
相位移 phaseshift
两个同频率的相似波形对应点之间的位置移动(用角度表示,超前或滞后)。
3.1.38
容忍度曲线 tolerancecurve
设备敏感度曲线 equipmentsensitivecurve
表示电气设备承受电压变动范围和持续时间能力的曲线。
注:包括CBEMA曲线,ITIC曲线,SEMIF47曲线等。
4
GB/T32507—2024
3.1.39
非永久性故障 impermanentfault
能够自清除或通过重合闸恢复供电的短路故障。
3.1.40
冲击瞬态 impulsivetransient
电压和/或电流在稳态条件下突然发生的且具有单极性的非工频变化。
3.1.41
振荡瞬态 oscillatorytransient
电压和/或电流在稳态条件下突然发生的且具有正、负极性的非工频变化。
3.1.42
低频振荡瞬态 low-frequencyoscillatorytransient
振荡频率低于5kHz的振荡瞬态。
3.1.43
中频振荡瞬态 middle-frequencyoscillatorytransient
振荡频率介于5kHz~500kHz之间的振荡瞬态。
3.1.44
高频振荡瞬态 high-frequencyoscillatorytransient
振荡频率介于0.5MHz~5MHz之间的振荡瞬态。
3.1.45
浪涌 surge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来源:GB/T17626.30—2023,A.4.2.2]
3.1.46
峰值系数(周期量的) crestfactor(ofaperiodicfunction)
周期量的峰值与其方均根值之比。
注:如正弦波形的峰值系数为1.414。
3.1.47
瞬时 instantaneous
用于量化短时间变化持续时间的修饰词,其时间范围为工频0.5周波~30周波。
[来源:GB/T15543—2008,3.7]
3.1.48
暂时 momentary
用于量化短时间变化持续时间的修饰词,其时间范围为工频30周波~3s。
[来源:GB/T15543—2008,3.8]
3.1.49
短时 temporary
用于量化短时间变化持续时间的修饰词,其时间范围为3s~1min。
[来源:GB/T15543—2008,3.9]
3.1.50
长时间的 sustained
持续的
用于量化电压中断现象持续时间的修饰词,其时间范围为大于1min。
5
GB/T32507—2024
3.1.51
电网信号传送 mainssignaling
利用传输电能的电力网,通过某种耦合装置实现各种信号在电网中的传输。
3.2 供电电压
3.2.1
供电点 supplyterminals
电力网络中指定的电能交换点,能够通过合同进行约定。
注:供电点可能不同于电网与用户配电设施之间的分界点或计量点。
[来源:IEC60050-614—2016,614-01-02]
3.2.2
供电电压 supplyvoltage
供电点处的线电压或相电压,其值为给定时间间隔内测量的供电点电压的方均根值,或(如果适用)
直流电压值。
注:如果在供电合同中指定了供电电压,也称为“公称供电电压”。
3.2.3
公称供电电压 declaredsupplyvoltage
Uc
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协议约定的供电电压。
注:一般为系统标称电压Un,也能指协议约定的非系统标称电压。
3.2.4
电压偏差 voltagedeviation
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用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2325—2008,3.4,有修改]
3.2.5
欠电压 undervoltage
被测电压方均根值低于某个阈值且持续时间大于1min的电压变化。
3.2.6
电压调整 voltageregulation
对供电电压进行控制或使之达到合格范围内的方法及过程。
3.2.7
电压合格率 voltagequalificationrate
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2325—2008,3.5,有修改]
3.3 系统频率
3.3.1
标称频率 nominalfrequency
系统设计选定的频率。
[来源:GB/T15945—2008,2.1]
3.3.2
频率偏差 frequencydeviation
系统频率的实际值和标称值之差。
6
GB/T32507—2024
[来源:GB/T15945—2008,2.2]
3.3.3
频率调整 frequencyregulation
对电力系统频率进行控制或使之达到合格范围内的方法及过程。
3.3.4
频率合格率 frequencyqualificationrate
实际运行频率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的总运行统计时间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5945—2008,2.4,有修改]
3.4 三相不平衡
3.4.1
三相不平衡 unbalance;imbalance
三相系统电压或电流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不同或相位差不是120°,或兼而有之。
3.4.2
正序分量 positive(sequence)component(ofathree-phasesystem)
X ·
1
三个对称相序分量之一,存在于对称的和不对称的正弦量三相系统中,由下列复数表达式,即公
式(2)定义:
X ·
1 =(X ·
A +αX ·
B +α2X · C)/3 …………………………(2)
式中:
α ———120°运算因子;
X ·
A ———三相系统A 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X ·
B ———三相系统B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X ·
C ———三相系统C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来源:GB/T2900.49—2004,448-11-27,有修改]
3.4.3
负序分量 negative(sequence)component(ofathree-phasesystem)
X ·
2
三个对称相序分量之一,存在于一个不对称的正弦量三相系统之中,由下列复数表达式,即公式(3)
定义:
X ·
2 =(X ·
A +α2X ·
B +αX · C)/3 …………………………(3)
式中:
α ———120°运算因子;
X ·
A ———三相系统A 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X ·
B ———三相系统B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X ·
C ———三相系统C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来源:GB/T2900.49—2004,448-11-28,有修改]
3.4.4
零序分量 zero(sequence)component(ofathree-phasesystem)
X ·
0
三个对称相序分量之一,仅存在于一个不对称的正弦量三相系统之中,由下列复数表达式,即公
式(4)定义:
X ·
0 =(X ·
A +X ·
B +X · C)/3 …………………………(4)
7
GB/T32507—2024
式中:
X ·
A ———三相系统A 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X ·
B ———三相系统B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X ·
C ———三相系统C相电流或电压的相矢量。
[来源:GB/T2900.49—2004,448-11-29,有修改]
3.4.5
不平衡度 unbalancefactor
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电压或电流不平衡的程度。
注:用电压、电流基波的负序分量或零序分量与正序分量方均根值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5543—2008,3.2,有修改]
3.5 电压波动与闪变
3.5.1
电压方均根值曲线 r.m.s.voltageshape
每半个基波电压周期方均根值的时间函数曲线。
[来源:GB/T12326—2008,3.4,有修改]
3.5.2
电压变动 voltagechange
d
电压方均根值曲线上相邻两个极值电压之差,以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2326—2008,3.5,有修改]
3.5.3
电压波动 voltagefluctuation
电压方均根值一系列的变动或连续的改变。
[来源:GB/T12326—2008,3.3,有修改]
3.5.4
电压变动特性 relativevoltagechangecharacteristic
电压方均根值变动的时间函数,常以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3.5.5
稳态电压变动 steady-statevoltagechange
ΔUc
通过至少一个电压变化特征量来区分的两个相邻的稳态电压之间的差异。
3.5.6
电压变动频度 rateofoccurrenceofvoltagechanges
r
单位时间内电压变动的次数(电压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各算一次变动)。
注:不同方向的若干次变动,如间隔时间小于30ms,则算一次变动。
[来源:GB/T12326—2008,3.6,有修改]
3.5.7
闪变 flicker
用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变化表征电压波动的现象。
8
GB/T32507—2024
3.5.8
短时间闪变值 short-termflickerseverity
Pst
衡量短时间(若干分钟)内闪变强弱的一个统计量值。
注:短时间闪变值的基本记录周期为10min。
[来源:GB/T12326—2008,3.8,有修改]
3.5.9
长时间闪变值 long-termflickerseverity
Plt
由短时间闪变值Pst推算出,反映长时间(若干小时)闪变强弱的量值。
注:长时间闪变值的基本记录周期为2h。
[来源:GB/T12326—2008,3.9,有修改]
3.6 谐波、间谐波与波形畸变
3.6.1
波形畸变 waveformdistortion
电压和/或电流波形偏离了理想工频正弦波形的状态(主要由偏离的频谱量表征)。
注:波形畸变主要有5种基本形式:1)谐波;2)间谐波;3)陷波;4)直流偏置;5)噪声。
3.6.2
波形质量 waveformquality
电压和/或电流变化波形偏离理想正弦函数波形的程度。
3.6.3
基波频率 fundamentalfrequency
一个周期信号所包含的基准频率,为信号周期的倒数。
3.6.4
基波分量 fundamentalcomponent
周期信号经傅里叶分解后,基波频率对应的正弦波分量。
3.6.5
谐波源 harmonicsource
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用电网中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
[来源:GB/T14549—1993,3.9]
3.6.6
谐波分量 harmoniccomponent
对非正弦周期量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正弦分量的方均根值。
3.6.7
谐波次数 harmonicorder
h
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整数比。
[来源:GB/T14549—1993,3.5]
3.6.8
奇次谐波 oddharmonic
次数为奇数次(h=2k+1,k=1,2,3,…)的谐波。
9
GB/T32507—2024
3.6.9
偶次谐波 evenharmonic
次数为偶数次(h=2k,k=1,2,3,…)的谐波。
3.6.10
谐波阻抗 harmonicimpedance
电气元件、电气设备或电路与系统在某一谐波频率下呈现的阻抗。
3.6.11
系统谐波阻抗 harmonicimpedanceofanetwork;harmonicimpedanceofasystem
以系统的某一点为观测点,系统侧呈现的谐波频率下的阻抗。
3.6.12
阻抗频率特性 impendence-frequencycharacteristic
从观测点看进去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
3.6.13
正序性谐波 positivesequenceharmonic
具有正序性质(即三相谐波分量的幅值相等,相位按照B相滞后A 相120°,C相又滞后B相120°排
列)的谐波。
3.6.14
负序性谐波 negativesequenceharmonic
具有负序性质(即三相谐波分量的幅值相等,相位按照B相超前A 相120°,C相又超前B相120°排
列)的谐波。
3.6.15
零序性谐波 zerosequenceharmonic
具有零序性质(即三相谐波分量的幅值相等,相位也相同)的谐波。
3.6.16
间谐波频率 interharmonicfrequency
基波频率的非整数倍频率。
[来源:GB/T2900.33—2004,551-20-06,有修改]
3.6.17
陷波 notching
缺口
电力电子装置在进行正常电流换相时导致的周期性电压波形局部凹陷状槽口。
3.6.18
特征谐波 characteristicharmonic
在设计工况下,电气设备因内部电路、元器件及控制方式不同,使电流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产生的特
定次数谐波。
3.6.19
非特征谐波 noncharacteristicharmonic
在设计工况下,电气设备因内部电路、元器件及控制方式的非理想因素而产生的非特定次数谐波。
3.6.20
准稳态谐波 quasi-stationaryharmonic
幅值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能够看作稳态的谐波。
10
GB/T32507—2024
3.6.21
超高次谐波 supraharmonic
分布在2kHz~150kHz区间的正弦分量。
3.6.22
间谐波分量 interharmoniccomponent
周期信号中具有间谐波频率的正弦分量。
[来源:GB/T2900.33—2004,551-20-08,有修改]
3.6.23
谐波含量(电压或电流) harmoniccontent(forvoltageorcurrent)
从一周期交变量中减去其基波分量后所得到的谐波总量。一般通过周期信号中各次谐波分量方均
根值的方和根值进行计算,见公式(5)和公式(6)。
UH = ΣN
h=2 (Uh)2 …………………………(5)
IH = ΣN
h=2 (Ih)2 …………………………(6)
式中:
UH ———谐波电压含量;
Uh ———第h 次谐波电压分量的方均根值;
IH ———谐波电流含量;
Ih ———第h 次谐波电流分量的方均根值;
N ———最高谐波次数。
3.6.24
谐波含有率 harmonicratio
HR
周期信号中含有的某次谐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与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注:用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14549—1993,3.7,有修改]
3.6.25
谐波概率密度 probabilitydensityofharmonic
一定时间内,某次谐波的含有率的概率分布曲线。
3.6.26
总谐波畸变率 totalharmonicdistortion
THD
谐波含量(电压或电流)与基波方均根值之比。
注1:用百分数表示。
注2: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以THDu 表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THDi 表示,见公式(7)如下:
THDu =
UH
U1
×100%,THDi =
IH
I1
×100% …………………………(7)
式中:
U1———基波电压的方均根值;
I1 ———基波电流的方均根值;
[来源:GB/T14549—1993,3.8,有修改]
11
GB/T32507—2024
3.6.27
部分加权谐波畸变率 partialweightedharmonicdistortion
PWHD
某一选定的较高次谐波群(从阶数H min到H max次)以谐波次数h 加权的有效值与基波有效值比值
的平方和根值,见公式(8):
PWHD = ΣH max
h=H min
h Yh
Y1
æ
è ç
ö
ø ÷
2 …………………………(8)
式中:
Yh ———谐波电压/电流分量;
Y1 ———基波电压/电流分量。
[来源:GB/T17626.7—2017,3.3.4,有修改]
3.6.28
最大需量负荷电流 maximumdemandloadcurrent
在公共连接点前12个月每月最大负荷对应电流的算术平均值。
注:比如每15min取一个样本,1个月的95%概率值或者最大值。
3.6.29
总需量畸变率 totaldemanddistortion
TDD
谐波电流含量与最大需量负荷电流的比值。
注:用百分数表示。
3.6.30
谐波谐振 harmonicresonance
电力系统在某一谐波频率附近构成电磁共振条件,引起谐波明显放大的现象。
3.6.31
噪声 noise
特定环境下,产生相对无用的、甚至是有害影响的存在于电路中的电信号。
3.6.32
背景噪声 backgroundnoise
与无线电噪声存在与否无关的来自电力线或变电站的系统总噪声。
3.6.33
背景谐波 predistortion;backgroundharmonic
某一电气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之前,电力系统已存在的谐波。
3.6.34
直流偏置 DCoffset
交流电力系统中存在直流电流或者直流电压的现象。
3.6.35
电话干扰因数 telephoneinfluencefactor
TIF
所有正弦波(基波和谐波)分量的加权平方和的平方根值与未加权的整个波形方均根值的比值。
3.6.36
IT乘积 ITproduct
电流(I)的方均根值(安培)与电话干扰因数(TIF)的乘积。
注:它用来表示对通信系统的感应影响。
12
GB/T32507—2024
3.6.37
谐波群 harmonicgroup
在某时间窗内,某一个谐波分量及其两侧邻近的频谱分量的合。
注:在50Hz系统中,若以5Hz为分辨率,两侧邻近的频谱分量为其±25Hz内的频率分量。
3.6.38
谐波子群 harmonicsubgroup
在某时间窗内,某一个谐波分量及其两侧相邻的频谱分量集合。
注:在50Hz系统中,若以5Hz为分辨率,两侧相邻的频谱分量为其±5Hz的频率分量。
3.6.39
间谐波群频率 interharmonicgroupfrequency
fig,h
间谐波群两侧的两个谐波频率的平均值,即fig,h =(fH,h +fH,h+1)/2。
[来源:GB/T17626.7—2017,3.4.5,有修改]
3.6.40
间谐波中心子群频率 interharmoniccenteredsubgroupfrequency
fisg,h
间谐波子群两侧的两个谐波频率的平均值,即fisg,h =(fH,h +fH,h+1)/2。
[来源:GB/T17626.7—2017,3.4.6,有修改]
3.7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3.7.1
系统最高电压 highestvoltageofasystem
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高运行电压值。
[来源:GB/T156—2017,2.2,有修改]
3.7.2
系统最低电压 lowestvoltageofasystem
系统正常运行的任何时间,系统中任何一点上所出现的最低运行电压值。
[来源:GB/T156—2017,2.3,有修改]
3.7.3
过电压 overvoltage
以Um 表示三相系统最高电压,则峰值超过系统最高相对地电压峰值(2/3Um)或最高相间电压峰
值(2Um)的任何波形的相对地或相间电压。
[来源:GB/T18481—2001,3.1,有修改]
3.7.4
暂时过电压 temporaryovervoltage
持续相对长时间的工频过电压。
[来源:GB/T16935.1—2023,3.1.12]
3.7.5
瞬态过电压 transientovervoltage
振荡的或非振荡的、通常为高阻尼的持续时间只有几毫秒或更短的短时间过电压。
[来源:GB/T16935.1—2023,3.1.13]
13
GB/T32507—2024
3.7.6
谐振过电压 resonanceovervoltage
某些通断操作或故障通断后形成电感、电容元件参数的不利组合而产生谐振时出现的暂时过电
压,其持续时间较长,且波形有周期性。
[来源:GB/T18481—2001,3.1.4]
3.7.7
暂时耐受过电压 temporarywithstandovervoltage
在规定条件下,不造成绝缘击穿的暂时过电压的最大有效值。
[来源:GB/T18481—2001,3.3,有修改]
3.7.8
冲击耐受电压 impulsewithstandvoltage
在规定条件下,不造成绝缘击穿、具有一定波形和极性的冲击电压最高峰值。
[来源:GB/T18481—2001,3.2]
3.7.9
标准操作(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standardswitching(lightning)impulsewithstandvoltage
在耐压试验时,设备绝缘能耐受的操作(雷电)冲击电压的标准值。
[来源:GB/T18481—2001,3.4.2]
3.7.10
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shortdurationpower-frequencywithstandvoltage
按规定的条件和时间进行试验时,设备耐受的工频电压方均根值。
[来源:GB/T18481—2001,3.4.3,有修改]
3.8 电压暂升、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3.8.1
电压暂升 voltageswell
电力系统中某点电压方均根值突然升高至1.1p.u.~1.8p.u.,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
正常的现象。
3.8.2
电压暂降 voltagedip;voltagesag
电力系统中某点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p.u~0.9p.u.,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
正常的现象。
3.8.3
短时中断 shortinterruption
电力系统中某点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p.u.以下,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正常
的现象。
3.8.4
暂降阈值 dipthreshold
用于判断电压暂降的开始和结束而设定的电压门槛值。
[来源:GB/T17626.30—2023,3.4,有修改]
3.8.5
暂升阈值 swellthreshold
用于判断电压暂升的开始和结束而设定的电压门槛值。
14
GB/T32507—2024
[来源:GB/T17626.30—2023,3.30,有修改]
3.8.6
中断阈值 interruptionthreshold
用于判断电压中断的开始和结束而设定的电压门槛值。
[来源:GB/T17626.30—2023,3.16,有修改]
3.8.7
电压暂升幅值 magnitudeofvoltageswell
电压暂升过程中电压方均根值的最大值。
3.8.8
多重暂降 multipledipevents;multipledipsequences
同一节点1min内发生的多次电压暂降事件。
注1:在统计上,对1min内发生的数次电压暂降归并为一次。
注2:多个电压暂降源(短路故障、大电机启动、变压器励磁涌流等)发生,可能有或无时间间隔。
[来源:GB/T39269—2020,3.9,有修改]
3.8.9
多阶段电压暂降 muti-stagevoltagedip
因两个及以上的电压暂降源相继发生,导致的一次电压暂降事件。
注:各电压暂降源相继连续发生,即前次电压暂降源发生后,PCC点电压值恢复到正常值前,就发生了后续电压暂
降源。
3.8.10
参考电压 referencevoltage
规定的电压基准值,电压暂升、电压暂降阈值和其他值均以此为基准,用标幺值或百分数来表示。
注:参考电压通常是指公称供电电压或滑动参考电压,前者一般是指系统的标称电压。
3.8.11
滑动参考电压 slidingreferencevoltage
Usr
某特定时间段内的电压幅值平均值,用以表示某一电压变化事件(如电压暂降、电压暂升及快速电
压变化)之前的电压。
[来源:GB/T17626.30—2023,3.29,有修改]
3.8.12
残余电压 residualvoltage
Ures
电压暂降或者短时中断过程中电压方均根值的最小值。
3.8.13
电压暂降深度 depthofvoltagedip
参考电压与残余电压的差值。
3.8.14
迟滞 hysteresis
起点阈值与终点阈值之间的幅值差。
注1:迟滞的定义和电能质量测量参数有关,该定义不同于IEC60050的定义,后者与铁芯饱和度相关。
注2:在电能质量测量中引入迟滞的目的是避免幅值参数在阈值附近振荡造成事件多次统计。
[来源:GB/T17626.30—2023,3.11]
15
GB/T32507—2024
3.8.15
持续时间 duration
电压暂升、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事件从起始到结束所用的时间。
3.8.16
电压暂降起始角 point-on-waveofvoltagedipinitiation
电压暂降发生时刻电压的相位。
[来源:GB/T39269—2020,3.8,有修改]
3.8.17
相位跳变 phase-anglejump
电压暂升或电压暂降事件发生时刻前后,电压和/或电流波形在时间轴上相对位置的突然变化,以
度或弧度表示。
3.8.18
频次 frequency;occurrencefrequency
指定时间内电压暂升、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事件发生的次数。
3.8.19
临界距离 criticaldistance
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某节点电压降低到指定的电压暂降阈值时,故障点与该节点之间的距离。
3.8.20
暂降域 diparea
电力系统中导致某节点电压降低到指定电压暂降阈值的所有故障点组成的区域。
3.8.21
电压中断 voltageinterruption
一相或多相供电电压的消失。
注:通常用表示中断持续时间(例如暂时、短时、持续)的附加术语来限定。
3.8.22
电压暂降抗扰度 immunityundervoltagedip
电压暂降免疫力
电压暂降耐受特性
电气设备在其供电电源发生电压暂降时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3.8.23
系统平均方均根值变动频率指标 systemaverageRMSfrequencyindex
SARFI 指标
某系统或某单一测点发生电压暂升、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事件次数的平均值,是用来反映特定时间
内某系统或某单一测点电压暂升、电压暂降或短时中断发生频度的主要量化指标。
3.9 直流配电
3.9.1
直流配电系统 DCpowerdistributionsystem
以直流方式实现与用户电气系统交换电能的配电系统。
[来源:GB/T35727—2017,2.1]
3.9.2
直流供电电压 DCpowersupplyvoltage
直流配电系统供电点处的极对极或极对地电压。
16
GB/T32507—2024
[来源:GB/T35727—2017,2.3]
3.9.3
直流电压偏差 DCvoltagedeviation
实际运行电压对直流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
注:用百分数表示。
[来源:GB/T35727—2017,2.5,有修改]
3.9.4
纹波 ripple
直流系统中,叠加在直流稳定量上的周期性和/或非周期性交变分量。
4 测量、监测与评估方法
4.1
电能质量分析仪 powerqualityanalyzer
用于量测、统计和分析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暂降等电能质量指标的设备。
4.2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 monitoringequipmentofpowerquality
通过对引入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电能质量指标监测的专用装置。
注:在线式电能质量监测设备也称为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或电能质量监测终端。
[来源:GB/T19862—2016,3.1,有修改]
4.3
电能质量监测主站 powerqualitymonitoringmasterstation
具备电能质量监测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等功能的应用软硬件。
[来源:GB/T42154—2022,3.2,有修改]
4.4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powerqualitymonitoringsystem
由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源、通信网络以及监测主站组成的系统。
4.5
连续型电能质量扰动 continuousvariationtypeofpowerqualitydisturbance
连续出现的电能质量扰动现象。其重要特征表现为电压或电流、频率、相位等随时间持续发生的变
化。其测量评估往往采用概率统计方法来处理。
4.6
事件型电能质量扰动 eventtypeofpowerqualitydisturbance
突然发生的电能质量扰动现象,其重要特征表现为电压或电流短时间严重偏离其额定值或理想
波形。
注1:例如电压暂降、瞬态过电压等。
注2:其测量评估通常采用特征量来表示。
4.7
每半周波刷新电压方均根值 r.m.s.voltagerefreshedeachhalf-cycle
Urms(1/2)
测量数据窗口为一周波的电压方均根测量值,从基波的过零点开始,每半个周波更新一次。
4.8
标记数据 flaggeddata
作了标记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表明该数据的某个测量值或某一组测量值可能已受到电压中断、暂
17
GB/T32507—2024
降或暂升的影响。
[来源:GB/T17626.30—2023,3.5,有修改]
4.9
同步采样 synchronizingsample
模拟信号数字化离散过程中,采样频率随信号实际频率变化而实时调整且始终与信号实际频率保
持固定比例关系的一种采样方式。
4.10
时间窗 timewindow
周期性连续信号频谱分析中设定的一个固定时间长度,认定周期性信号按该固定时间内的信号周
期重复。
注:时间窗即为电能质量监测中的基本测量时间间隔,对于50Hz工频信号,一般为10周波。
4.11
时间聚合 timeaggregation
按照特定的数据算法,将特定时间间隔所包含的数据序列(等时间间隔)进行数据处理而得到一个
代表该时间间隔数据的过程。
注1:该特定时间间隔定义为聚合周期,例如150周波、10min、2h等;
注2:聚合周期的一个测量数据定义为聚合记录,简称记录,例如150周波记录、10min记录、2h记录等。
[来源:GB/T19862—2016,3.7,有修改]
4.12
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 powerqualitydatainterchangeformat
用于不同平台或不同利益相关方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仿真数据的交互兼容与共享的数据存储文件
格式。
4.13
测量不确定度 measurementuncertainty
利用可获得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来源:GB/T27418—2017,3.1,有修改]
4.14
复现性(测量结果的) reproducibility(ofresultsofmeasurements)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在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范围内的一
致性。
4.15
累积概率函数 cumulativeprobabilityfunction
CPF
描述被测量值与超过对应值的时间占整个测量时间百分数的函数。
4.16
谐波的频域测量方法 frequency-domainharmonicmeasuringapproach
在频率域对信号进行整数次谐波分析的方法。
注:一般是使用模拟滤波器将输入信号的各次谐波分量分离出来。滤波器的输出是输入信号和滤波器脉冲响应在
时域的卷积,在频域中它相当于两个频率响应的乘积。
4.17
谐波的时域测量方法 time-domainharmonicmeasuringapproach
在时间域对信号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
注:对连续时间信号y(t)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变成数量序列{y(kT1/N )},一般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或快速傅里叶
18
GB/T32507—2024
变换计算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等参数。
4.18
间谐波的测量方法 interharmonicmeasuringapproach
在时间域对信号进行非整数次谐波分析的方法。
注1:若采样频率为fs=Nf1(基波频率),而采样窗口扩展为w 个T1(基波周期),Tw =wT1,在Tw 内采样点数为
M =wN =w2j ,则对M 点采样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可得w ×N/2次谐波。间谐波次数为h=k+s/w (k=
0,1,2,…,N/2;s=1,2,3,…,w -1)。一般取Tw =0.2s,即至少取10个工频周期,对间谐波的分辨率则为
f1/w =5Hz。
注2:若要提高测量间谐波的分辨率,则应增加窗口宽度。
4.19
缺损电压法 missingvoltagemethod
利用实际电压与理想额定电压在时间轴上的差值进行电压暂降快速启动测量的方法。
4.20
谐波群的方均根值 r.m.s.valueofaharmonicgroup
Yg,h
某一个谐波方均根值以及在时间窗之内靠近它的频谱分量有效值的方和根,从而把谐波以及相邻
谱线的能量值累加在一起,见公式(9)和图1。其阶数由所考虑的谐波给出。
Y2g,h =12
·Y2C,(N×h)-N/2 + Σ (N/2)-1
k=(-N/2)+1
Y2C,(N×h)+k +12
·Y2C,(N×h)+N/2 ………………(9)
式中:
H ———谐波次数;
N ———所考虑频谱分量的最大次数;
k ———频谱分量次数;
YC,(N ×h)+k ———与离散傅里叶变换输出值(频谱分量)对应的方均根值;
(N ×h)+k ———频谱分量的次数;
Yg,h ———所得到的谐波群方均根值。
图1 谐波群和间谐波群示意图
注:图示为50Hz电源。
[来源:GB/T17626.7—2017,3.2.4,有修改]
4.21
谐波群的总畸变率 grouptotalharmonicdistortion
THDG
谐波群(g)的方均根值与基波群的方均根值比值的方和根,见公式(10):
THDG = ΣN
h=2
Yg,h
Yg,1
æ
è ç
ö
ø ÷
2 …………………………(10)
19
GB/T32507—2024
式中:
Yg,h ———谐波群(g)的方均根值;
Yg,1———基波相关的群的方均根值;
N ———最高谐波次数。
[来源:GB/T17626.7—2017,3.3.2,有修改]
4.22
谐波子群的方均根值 r.m.s.valueofaharmonicsubgroup
Ysg,h
某一谐波方均根值以及与之直接相邻的两个谱线分量的方和根。在电压测量过程中,为计及电压
波动的影响,通过对所求谐波以及与其直接相邻的频率分量的能量相累加而得到离散傅里叶变换输出
分量的一个子群[见公式(11)和图2]。其阶数由所考虑的谐波给出。
Y2s
g,h = Σ1
k= -1
Y2C,(N×h)+k …………………………(11)
图2 谐波子群和间谐波中心子群示例
式中:
YC,(N ×h)+k ———与离散傅里叶变换输出值(频谱分量)对应的方均根值;
Ysg,h ———所得到的谐波子群方均根值。
注:图示为50Hz电源。
[来源:GB/T17626.7—2017,3.2.5,有修改]
4.23
谐波子群的总畸变率 subgrouptotalharmonicdistortion
THDS
谐波子群(sg)的方均根值与基波子群的方均根值比值的方和根,见公式(12):
THDS = ΣN
h=2
Ysg,h
Ysg,1
æ
è ç
ö
ø ÷
2 …………………………(12)
式中:
Ysg,h ———谐波子群(sg)的方均根值;
Ysg,1———和基波相关的子群的方均根值;
N ———最高谐波次数。
[来源:GB/T17626.7—2017,3.3.3,有修改]
4.24
间谐波群的方均根值 r.m.s.valueofaninterharmonicgroup
Yig,h
在两个连续谐波频率之间所有频谱分量的方均根值。
20
GB/T32507—2024
[来源:GB/T17626.7—2017,3.4.3,有修改]
4.25
间谐波中心子群的方均根值 r.m.s.valueofaninterharmoniccenteredsubgroup
Yisg,h
在两个连续谐波频率之间,但不包括与谐波频率直接相邻的两个频谱分量的余下全部频谱分量的
方均根值。
[来源:GB/T17626.7—2017,3.4.4,有修改]
4.26
奈奎斯特定理 Nyquist’stheorem
采样频率fs 至少是原信号所含的最高频率fmax的2倍(即fs≥2fmax),采样才能正确地表述原信
号的信息。
注:通常将最高频率的2倍频率2fmax称为奈奎斯特频率。
4.27
频谱泄漏 spectrumleakage
由于频域扩散而产生的分析失真现象。
注:对于采样频率为fs 的正弦序列,其频域分布应该只在fs 处有离散谱,但是当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做信号处理
时,若采样数据的截断长度不等于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就会在以fs 为中心的频带范围内都出现谱线。
4.28
频谱混叠 spectrumaliasing
周期性连续信号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当采样频率小于该信号所含的最高频率的2倍时,其频谱拓
延而引起的重叠现象。
4.29
最小运行方式 minimumoperatingcondition
电力系统的一种运行方式,相对于其他运行方式,在该方式下运行时,系统具有最大的短路阻抗
值,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小。
4.30
监测评估 monitoringassessment
将实测数据与允许限值比较,对各项电能质量参数进行评价的过程。
4.31
预评估 predictedassessment
对评估对象建立模型,通过计算获得预先估计数据,对各项电能质量参数进行评价的过程。
4.32
电压暂降严重程度评估 voltagedipseverityassessment
通过选择相应的指标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做出的电压暂降对设备、生产过程或供电电源等影响程度
评价的过程。
[来源:GB/T39270—2020,3.12,有修改]
4.33
电能质量经济性损失 powerqualityeconomicloss
电能质量问题对系统运行、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损失。
4.34
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估 powerqualityeconomicassessment
对电能质量问题相关各方受到的影响程度进行经济损失计算与分析,对电能质量监测与改善措施
的成本及效益进行评价。
21
GB/T32507—2024
5 接地与屏蔽
5.1
接地 earthing
在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给定点与接地极(接地网)之间做的电气连接。
5.2
接地极 earthingelectrode
电气工程中埋入土壤中与大地有可靠电接触的可导电部分。
5.3
接地阻抗 earthingimpedance
在给定频率下,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给定点与参考大地之间的阻抗。
5.4
功能性接地 functionalearthing;functionalgrounding(US)
非电气安全用途的接地。
[来源:IEC60050-195:2021,195-01-13]
5.5
保护接地 protectiveearthing;protectiveground
为电气安全,将系统、装备或设备的一点或多点接地。
[来源:GB/T50065—2011,2.0.3,有修改]
5.6
系统接地 systemearthing;systemgrounding(US)
电力系统的功能接地和保护接地。
[来源:IEC60050-195:2021,195-01-14]
5.7
雷电保护接地 lightningprotectiveearthing
为雷电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
[来源:GB/T50065—2011,2.0.4]
5.8
防静电接地 staticprotectiveearthing
为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储罐和管道、人体等的危险作用而设的接地。
[来源:GB/T50065—2011,2.0.5,有修改]
5.9
接地网 earth-electrodenetwork
系统、装置或设备的接地所包含的接地极及其相互连接部分。
[来源:GB/T50065—2011,2.0.10,有修改]
5.10
接地导体 earthingconductor
接地导线
在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给定点与接地极或接地网之间提供导电通路或部分导电通路的导体(线)。
[来源:GB/T50065—2011,2.0.7,有修改]
22
GB/T32507—2024
5.11
接地装置 earthconnection
接地导体(线)和接地极(接地网)的总称。
[来源:GB/T50065—2011,2.0.9,有修改]
5.12
中性导体 neutralconductor
电气上与中性点连接并能用于传输电流的导体。
5.13
保护导体 protectiveconductor
为了安全目的设置的导体。
[来源:GB/T50065—2011,2.0.24,有修改]
5.14
保护中性导体 PENconductor
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导体。
[来源:GB/T50065—2011,2.0.25,有修改]
5.15
等电位联结 equipotentialbonding
为达到等电位,多个可导电部分间的电气连接。
[来源:GB/T50065—2011,2.0.26,有修改]
5.16
中性点接地方式 neutralpointtreatment;neutralpointconnection
中性点与参考地的电连接方式。
[来源:GB/T2900.73—2008,195-04-05,有修改]
5.17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solidlyearthedneutralsystem;solidlygroundedneutralsystem (US)
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
[来源:GB/T2900.73—2008,195-04-06]
5.1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isolatedneutralsystem
除保护或测量用途采用高阻抗接地之外,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
[来源:GB/T2900.73—2008,195-04-07]
5.19
中性点阻抗接地系统 impedanceearthedneutralsystem;impedancegroundedneutralsystem (US)
至少有一个中性点是经具有能限制线对地短路电流的阻抗器接地的系统。
[来源:GB/T2900.73—2008,195-04-08]
5.20
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arc-suppression-coilearthed neutralsystem;arc-suppression-coil
groundedneutralsystem (US);resonantearthedneutralsystem;resonantgroundedneutralsystem (US)
至少有一个中性点是经具有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大致抵消线对地电容的器件的系统。
[来源:GB/T2900.73—2008,195-04-09]
5.21
TN 接地系统 TNearthedsystem
TN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
23
GB/T32507—2024
接地点。
注:根据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TN接地系统的型式有以下3种:
a)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图3);
b)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图4);
c) 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图5)。
图3 交流TN-S系统
图4 交流TN-C系统
图5 交流TN-C-S系统
5.22
TT接地系统 TTearthedsystem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
接地点(图6)。
图6 交流TT系统
24
GB/T32507—2024
5.23
IT接地系统 ITearthedsystem
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图7)。
图7 交流IT系统
5.24
屏蔽 screen
用来减少场向指定区域透入的措施。
5.25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screen
用来减少指定区域交变电磁场强的设施。
5.26
屏蔽层 shield
附加于导体绝缘层上的金属壳(一般是铜或铝),用于减少被屏蔽导体间以及与其他敏感导体间的
耦合,或者为了屏蔽导体产生的不希望的静电场或者电磁场(噪声)。
6 治理技术与方法
6.1
柔性配电技术 distributionflexibleACtransmissionsystem
DFACTS
柔性交流输电的各项新技术在配电网的延伸,用于增强系统的可控性和功率传送能力以及提高运
行效率和质量。
6.2
定制电力 custompower
利用电力电子等技术实现电能质量控制,为用户提供特定要求的电力供应。
6.3
优质电力园区 premiumpowerpark
PPP
采用定制电力等技术,获得比常规配电系统更高的供电质量,并按照用户对不同电能质量需求进行
供电的园区。
6.4
电能换流器 electricenergyconverter
电能变流器
改变与电能相关的一个或几个特性的电气装置。
注:与电能相关的特性有电压、相数和频率(包括零频率)等。
[来源:IEC60050-151—2001,151-13-36,有修改]
25
GB/T32507—2024
6.5
整流器 rectifier
将单相或多相交流电力变换成直流电力的电能变换器。
[来源:GB/T2900.1—2008,3.3.98,有修改]
6.6
逆变器 inverter
将直流电力变换成单相或多相交流电力的电能变换器。
[来源:GB/T2900.1—2008,3.3.99,有修改]
6.7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seriescapacitorcompensator
SC
串联在输配电线路中以补偿线路感抗,由电容器及其保护、控制等设备组成的装置。
6.8
并联电容器组 shuntcapacitorbank
并联在电网中,主要用来补偿感性无功功率以改善功率因数与母线电压的电容器组。
6.9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 dynamicvarcompensationequipment
输出无功功率并能动态调节和控制的补偿设备。
6.10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staticvarcompensator
SVC
由静止元件构成的并联可控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通过改变其容性和/或感性等效阻抗来调节输
出,以维持或控制电力系统的特定参数(电压、无功功率)。
[来源:GB/T40864—2021,3.1.6,有修改]
6.11
静止同步补偿装置 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
STATCOM
一种由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源换流器构成,其输出的容性或感性无功电流连续可调且在可运行系
统电压范围内与系统电压无关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来源:GB/T40864—2021,3.1.7,有修改]
6.12
静止无功发生器 staticvargenerator
SVG
基于电压源变流器或电流源变流器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6.13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 thyristorcontrolledreactor
TCR
与电网并联连接的、晶闸管控制的电抗器,通过对晶闸管阀导通角的控制,其有效感抗能够连续
变化。
[来源:GB/T20298—2006,3.1.2]
26
GB/T32507—2024
6.14
晶闸管控制变压器 thyristorcontrolledtransformer
TCT
与电网并联连接的、晶闸管控制的变压器,通过对晶闸管阀导通角的控制,其有效感抗能够连续
变化。
[来源:GB/T20298—2006,3.1.3,有修改]
6.15
磁控电抗器 magneticallycontrolledreactor
MCR
通过改变铁芯的饱和程度实现电抗值改变的电抗器。
[来源:NB/T42028—2014,3.1,有修改]
6.16
晶闸管投切电抗器 thyristorswitchedreactor
TSR
与电网并联连接的、晶闸管投切的电抗器,通过控制晶闸管阀的导通与关断,其有效感抗能阶梯式
变化。
[来源:GB/T20298—2006,3.1.5,有修改]
6.17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thyristorswitchedcapacitor
TSC
与电网并联连接的、晶闸管投切的电容器,通过控制晶闸管阀的导通与关断,其有效容抗能阶梯式
变化。
[来源:GB/T20298—2006,3.1.4,有修改]
6.18
动态电压恢复器 dynamicvoltagerestorer
DVR
串接于电源和负荷之间的电压源型电力电子补偿装置,一般用于快速补偿电压暂降。
[来源:DL/T1229—2013,3.2,有修改]
6.19
有源电力滤波器 activepowerfilter
APF
利用电力电子装置发生谐波电压或谐波电流,以抵消系统中的谐波电压或谐波电流的装置。
6.20
无源滤波器 passivefilter
LC滤波器 LCfilter
由滤波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适当组合而成,用于滤除谐波同时补偿基波无功的装置。
6.21
单调谐滤波器 singletunedfilter
只有一个调谐频率的无源滤波器。
6.22
双调谐滤波器 doubletunedfilter
有两个调谐频率的无源滤波器。
27
GB/T32507—2024
6.23
高通滤波器 highpassfilter
在高于某一截止频率之上的宽频带范围内呈现低阻抗特性的滤波器。
6.24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unifiedpowerqualityconditioner
UPQC
公用直流母线的两组变流器分别以并联和串联方式接入交流电网,实现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的变流
装置。
6.25
静态开关 staticswitch
由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电路组成的,用于进行电路通断切换的无触点开关。
6.26
转换开关 transferswitch
能够将负荷在备用电源和常规电源之间进行切换的电气设施。
注:转换开关包含机械式开关和/或静态开关。
6.27
静止转换开关 statictransferswitch
STS
固态转换开关 solidstatetransferswitch
SSTS
基于晶闸管等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保护电路,用于将电能供给从一个电源快速转换到另一个电
源的自动切换系统。
6.28
固态断路器 solidstatecircuitbreaker
SSCB
由电力电子器件等组成的电力中断设备。
6.29
不间断电源 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
UPS
由变流器、开关和储能装置(诸如电池)组合构成的,在输入电源故障时维持负载供电连续性的电源
设备。
[来源:GB/T7260.1—2023,3.101,有修改]
6.30
紧急备用电源系统 emergencypowersystem
EPS
一个独立的电能储备电源。在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在指定的时间内向关键装置和设备自
动提供可靠的电力。
6.31
功率因数校正 powerfactorcorrection
由容性电流抵消感性电流(反之亦然)从而校正功率因数的方法。
6.32
滤波器的品质因数 qualityfactoroffilter
滤波器在某一调谐频率下所呈现的等效感抗与等效串联电阻之比。
28
GB/T32507—2024
注:它是衡量无源滤波器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
7 电磁兼容
7.1
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
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7.2
电磁骚扰 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
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生物或非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
7.3
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EMC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
能力。
7.4
电磁兼容电平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level
为了在设定发射限值和抗扰度限值时能相互协调,而规定作为参考水平的电磁骚扰电平。
7.5
电磁规划水平 electromagneticplanninglevel
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骚扰水平,用于确定特定系统中装置发射限值的参考值,以便协调该限值与拟
连接至供电系统的各设备和装置的限值。
注:规划水平被视为由相关区域负责规划和运营供电系统的人员规定的本地内在质量目标。
[来源:GB/Z17625.13—2020,3.14,有修改]
7.6
电磁骚扰电平 electromagneticdisturbancelevel
在给定场所由所有骚扰源共同作用产生的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