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844.1-2024 1kV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 第1部分:技术条件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9阅读模式

GB/T 30844.1-2024 1kV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 第1部分:技术条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CS 29.240.99
CCS K 46
GB/T 30844.1—2024 代替 GB/T 30844.1—2014
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
第1 部分:技术条件
Variable⁃frequency drive of 1 kV and below—
Part 1:Technical conditions
2024⁃12⁃31 发布2025⁃07⁃01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目  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额定值····················································································································3
4.1 输入额定值········································································································3
4.2 输出额定值········································································································3
5 使用条件·················································································································3
5.1 环境使用条件·····································································································3
5.2 电气使用条件·····································································································5
6 技术要求·················································································································5
6.1 外观及结构检查要求····························································································5
6.2 安全要求···········································································································6
6.3 功能要求··········································································································10
6.4 性能要求··········································································································11
6.5 保护功能··········································································································13
6.6 环境适应性·······································································································13
6.7 防护等级··········································································································13
6.8 电磁兼容性·······································································································14
6.9 高低电压穿越能力······························································································14
7 试验·····················································································································14
7.1 通用要求··········································································································14
7.2 型式试验··········································································································14
7.3 出厂试验··········································································································14
7.4 专门试验··········································································································14
7.5 试验项目··········································································································14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15
8.1 标志················································································································15
8.2 包装················································································································16
8.3 运输················································································································16
8.4 贮存 ·············································································································16
参考文献····················································································································1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 30844《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的第1 部分。GB/T 30844 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 部分:技术条件;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第3 部分:安全规程。
本文件代替GB/T 30844.1—2014《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 第1 部分:技术条件》,与
GB/T 30844.1—2014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文件的适用范围,将额定输入电压改为交流1 kV 以及直流1.5 kV 等级及以下(见第
1 章,2014 年版的第1 章);
b) 删除了调速设备的分类(见2014 年版的第4 章);
c) 更改了“环境使用条件”有关的规定(见5.1,2014 年版的6.1);
d) 更改了“正常电气使用条件”有关的规定(见5.2.1,2014 年版的6.2.1);
e) 更改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最小值” 有关的规定(见6.2.3.3,2014 年版的7.3.3.3);
f) 更改了“保护功能”有关的规定(见6.5,2014 年版的7.14);
g) 增加了“高低电压穿越能力” 有关的规定(见6.9);
h) 更改了“试验项目”有关的规定(见7.5,2014 年版的8.5);
i) 更改了“调速设备铭牌标志”有关的规定(见8.1.1,2014 年版的9.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变频调速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1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雷诺尔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任达电器实
业有限公司、天津天传电控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北京ABB 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
公司、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市科沃电气技术
有限公司、英迪迈智能驱动技术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东伟电气(广东)有限公司、山东联创高科自动化有
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孚瑞肯电气(深圳)有限公司、奥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春武、王素飞、陈国成、何承曾、张峰、朱鹏程、罗深、方茂成、尹彭飞、刘海威、
关寒星、陆海峰、柴青、罗巨龙、陆文涛、嵇世卿、陈健、倪梅娟、温湘宁、许加春、姚坚、闫凤光、孙倩倩、
李代豪、娄晶、李达兵、樊泽永、王瀛洲、程宏伟、金万春。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 年首次发布为GB/T 30844.1—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  言
GB/T 30844《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旨在规范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的技术条
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安全规程等,拟由3 个部分构成。
——第1 部分:技术条件。目的在于给出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的额定值、使用条件以及
技术要求。
——第2 部分:试验方法。目的在于给出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的试验方法。
——第3 部分:安全规程。目的在于给出1 kV 及以下通用变频调速设备有关电气、热和能量等除
供电电源以外安全方面的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 kV 及以下的通用变频调速设备(以下简称“调速设备”)的额定值、使用条件、技术
要求、试验项目要求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额定输入电压为交流1 kV 以及直流1.5 kV 等级及以下,额定输入频率为50 Hz 或
60 Hz,输出电压不大于1 kV,输出频率小于600 Hz 的调速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安装。
注: 交流额定输入电压1 140 V 或输出频率大于600 Hz 的调速设备也通常参照本文件执行。有关的性能等要求由
制造商和用户协商确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3797 电气控制设备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798.2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 部分:运输和装卸
G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 部分:有气候防
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IEC 61800⁃3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3 部分:PDS 和机床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其特定的试验方
法(Adjustable speed electrical power drive systems—Part 3:EMC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 test methods
for PDS and machine tools)
IEC 61800⁃5⁃1:2022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5⁃1 部分:安全要求 电气、热和能量(Adjustable
speed electrical power drive systems—Part 5⁃1:Safety requirements—Electrical, thermal and energy)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过载能力 overload capability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供给而不会超过规定限值的最大输出电流。
[来源:GB/T 12668.2—2002,2.5.2,有修改]
3.2
电压不平衡 voltage unbalance(imbalance)
在多相系统中所出现的各线电压的基波分量有效值或相邻相之间的相角差不完全相等的一种
1
GB/T 30844.1—2024
状态。
注: 通常,将这种不相等的程度表示为负序和零序分量与正序分量之比。
3.3
频率分辨率 frequency resolution
输出频率的最小改变量,即每相邻两档频率之间的最小差值。
3.4
运行频率范围 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
在规定的负载条件下,控制调速设备输出的基波频率范围(fmin,fmax)。
[来源:GB/T 12668.4—2006,3.3.11]
3.5
污染等级 pollution degree
用数字表征微观环境受预期污染程度。
[来源:GB/T 16935.1—2023,3.1.25]
3.6
额定绝缘电压 rated insulation voltage
制造商为其调速设备或部件指定的电压的方均根值,表征绝缘长时间耐受规定电压的能力。
注1: 额定绝缘电压高于或等于调速设备或涉及的部件的额定电压,主要与功能特性有关。
注2: 额定绝缘电压涉及电路之间、带电部件之间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以及电路内的绝缘。
注3: 对于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额定绝缘电压值规定为存在于绝缘或间隙两端的峰值电压。对于爬电距离,规定
为方均根电压值。
注4: 额定绝缘电压取决于高压系统绝缘配合试验的结果,或工作电压的方均根值和预期的暂态过电压、过电压类
型。总是取其中的较高值。
[来源:GB/T 16935.1—2023,3.1.18,有修改]
3.7
型式试验 type test
对按照某一设计制造的一个或数个部件或调速设备进行的试验,用于证明该设计满足特定的技术
要求。
[来源:GB/T 12668.4—2006,3.6.1,有修改]
3.8
出厂试验 routine test
在制造期间或制造之后对各个部件或调速设备进行的试验,用于确定其符合某一准则。
[来源:IEC 61800⁃2:2021,3.89]
3.9
专门试验 special test
除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之外,按照制造商之意,或经过制造商和用户或其代理人协商而进行的
试验。
[来源:GB/T 12668.4—2006,3.6.4]
3.10
高低电压穿越能力 high and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capability
当调速设备主回路进线电压升高或降低时,在规定的电压变动范围和时间间隔内,调速设备保障
供电对象的安全运行的能力。
2
GB/T 30844.1—2024
4 额定值
4.1 输入额定值
制造商应给出其调速设备的输入电压额定值[单位为伏(V)],优选值为:
a) 100,110*,200,220,230*,240,380,400*,415,440,500,660,690*,1 000*(1 140),用于50 Hz;
b) 100,115,120*,200,208*,220,230,240*,400,440,460,480*,575,600*,用于60 Hz。
制造商应给出在交流电网最小阻抗下的输入电流值。
注: 带“*”数值为IEC 60038:2021 规定的标准电压。
4.2 输出额定值
制造商应给出其调速设备连续输出的额定值,其中包括: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
——输出频率范围;
——输出容量。
5 使用条件
5.1 环境使用条件
5.1.1 正常环境使用条件
调速设备应在下述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a) 冷却介质的温度范围:
——空气0 ℃~40 ℃;
——进水5 ℃~35 ℃。
b) 环境温度范围:
0 ℃~40 ℃。
c) 相对湿度:
5%~85%,无凝露。
d) 海拔:
不超过1 000 m。
当海拔超过1 000 m 时,需要考虑对温升的影响。当海拔超过2 000 m,还需要考虑对绝缘配
合的影响。
e) 污染等级:
调速设备适用于洁净空气、污染等级(污染等级分为4 个等级,见IEC 61800 ⁃2:2021 中
5.9.2.1.2)不大于2,任何其他条件都认为是异常的使用条件,要求用户给出说明。
f) 机械安装条件:
应安装在室内坚固的安装面上,或者安装在附加壳体内,这些安装面或壳体不会对通风或冷
却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为增强可靠性,可配置空调设备。
其他的安装环境要求专门考虑,需要加以规定并与制造商商议。
3
GB/T 30844.1—2024
对于固定调速设备,振动应维持在GB/T 4798.3—2023 中等级3M11 的这一正常极限范围
内,见表1。超出这些极限的振动或者用于非固定调速设备上都认为是异常的机械条件。
表1 机械环境条件等级
环境参数
稳态振动,随机:
加速度谱密度
频率范围
冲击
单位
(m/s2)2 /Hz
Hz
m/s2
等级
3M10


3M11
0.01
5~200

3M12
0.1
5~200
20
5.1.2 异常环境使用条件
用于偏离正常使用条件时,应认为是异常使用条件。这些异常使用条件由用户确定。
对于没有在5.1.1 中规定为正常环境条件的运行条件,用户和制造商应就此进行协商。
已确定的异常使用条件如下:
a) 暴露在有害气体中;
b) 暴露在过分潮湿(相对湿度>85%)和相对湿度变化过大[超过0.005 倍标幺值每小时(p.u./
h)]的环境中;
c) 暴露在过量尘埃中;
d) 暴露在腐蚀性尘埃中;
e) 暴露在凝露中;
f) 暴露在蒸气或油雾中;
g) 暴露在爆炸性尘埃或气体混合物中;
h) 暴露在含盐空气中;
i) 受到异常振动、冲击或倾斜;
j) 暴露在露天或滴水环境中;
k) 处于异常运输或存放条件下;
l) 遭受悬殊或突然的温度变化(超过5 K/h);
m) 冷却水中含有引起过量的水垢、沉积、电解或者腐蚀或阻塞的酸性物质或杂质、海水和硬水;
n) 异常强度的核辐射;
o) 海拔1 000 m 以上;
p) 户外使用环境。
5.1.3 环境条件对运行的影响
当实际运行条件超出规定的正常使用环境条件的规定值时,对运行的主要影响有:
——环境或冷却介质温度过高,会使温升超过规定限值;
——环境或冷却介质温度过低,会引起冷凝、霜冻;
——空气湿度过高,影响绝缘性能,并会引起凝露;
——当海拔超过1 000 m 时,会影响温升; 当海拔超过2 000 m, 还会影响绝缘配合;
——空气中含有过量盐、碱、酸等腐蚀性气体和导电性尘埃,会影响安全运行。
当存在上述情况时,供需双方应在订货时确认,协商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安全运行。
4
GB/T 30844.1—2024
5.2 电气使用条件
5.2.1 正常电气使用条件
5.2.1.1 概述
电气使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电源要求、负载电气规格匹配、接地和绝缘要求和电磁兼容要求。
5.2.1.2 电源要求
确保电源与调速设备保持容量匹配。电源的频率变化、频率变化率和电压变化,应符合表2 的
要求。
表2 电压源的使用条件
项目
频率变化
频率变化率
电压变化
注: fLN——额定电网频率。
等级
fLN±2%
fLN±4%(对于单独供电电网)
≤2% fLN/s
±10%
±10%,—15% ≤1 min
5.2.1.3 负载电气规格匹配
调速设备的电气参数应能满足正常驱动电机负载的要求。
5.2.1.4 接地和绝缘要求
应符合IEC 61800⁃5⁃1:2022 的相关规定,确保调速设备良好接地和绝缘,以保证调速设备的安全
运行。
5.2.1.5 电磁兼容要求
应符合IEC 61800⁃3 的相关规定,减少周围环境对调速设备的电磁干扰,以保证调速设备的可靠
运行性。
5.2.2 非正常电气使用条件
非正常电气使用条件应由用户和制造商专门协商确定。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及结构检查要求
6.1.1 外观
外壳及所有支撑表面无炫目反光,有防腐能力,颜色应均匀一致,表面无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
落或砂孔等。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不应有剥落、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5
GB/T 30844.1—2024
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6.1.2 机械结构
框架、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应由能承受正常运输、安装和使用时的机械应力、电气应
力及热应力的材料构成,此材料应能经得起正常使用时可能遇到的潮湿的影响,且不因吊装、运输等影
响性能。
内部主电路的相序排列、母线及绝缘导线应符合GB/T 3797 的要求。
6.2 安全要求
6.2.1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 MΩ。
测量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测量绝缘电阻的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额定绝缘电压Ui
Ui≤50
50 300 试验电压
250DC
500DC
1 000DC
6.2.2 介电性能
绝缘系统应具有足够耐受过电压条件的介电强度。
耐受的试验电压值根据表4 确定。
表5 是推荐的冲击电压和暂时过电压的测试电压值。
表4 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系统电压
≤50
100
150
300
600
1 000(1 140)
可采用插值法
注: 数值来自IEC 61800⁃5⁃1:2022 中的表31。
在对采用基本绝缘的电路进行型式试验时
和进行所有出厂试验时
所采用的电压
交流方均根值
1 250
1 300
1 350
1 500
1 800
2 200(2 340)
直流
1 770
1 840
1 910
2 120
2 550
3 110(3 310)
在对采用保护隔离的电路以及在电路与可触
及表面之间进行型式试验时所采用的电压
(可触及表面为非导电或导电表面但不连接
到保护接地线上)
交流方均根值
2 500
2 600
2 700
3 000
3 600
4 400(4 680)
直流
3 540
3 680
3 820
4 240
5 090
6 220(6 620)
6
GB/T 30844.1—2024
表5 冲击耐受电压和暂态过电压
单位为伏
系统电压
≤50
≤100
≤150
≤300
≤600
≤1 000
对于主电源电路的冲击耐受电压不应对系统电压进行插值计算;对于非主电源电路的冲击耐受电压可对系统电压
进行插值计算
冲击耐受电压
过电压类别

330
500
800
1 500
2 500
4 000

500
800
1 500
2 500
4 000
6 000

800
1 500
2 500
4 000
6 000
8 000

1 500
2 500
4 000
6 000
8 000
12 000
暂时过电压
(峰值/有效值)
1 770/1 250
1 840/1 300
1 910/1 350
2 120/1 500
2 550/1 800
3 110/2 200
6.2.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2.3.1 过电压类别
过电压类别的概念用于由电源干线供电的设备。分下列4 种类别予以考虑:
——类别Ⅰ适用于连接到一个已经采取措施将瞬时过电压减至低水平的电路上的设备;
——类别Ⅱ适用于未固定连接到固定安装装备上的设备,例如电器、便携式工具和其他插接连接
设备;
——类别Ⅲ适用于永久连接在固定安装装备中的设备(主配电盘及其下游设备),例如工业装备中
的开关设备和其他设备;
——类别Ⅳ适用于永久连接在装备开始端的设备(主配电盘的上游设备),例如电表、一次过电流
保护设备和其他直接连接到户外明线上的设备。
注: 对于不是用来由电源干线供电的调速设备而言,根据应用场合的要求确定适当的过电压类别。
6.2.3.2 绝缘材料组别
将绝缘材料根据它们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分成四组。
——绝缘材料组别Ⅰ:CTI≥600 V。
——绝缘材料组别Ⅱ:400 V≤CTI<600 V。
——绝缘材料组别Ⅲa:175 V≤CTI<400 V。
——绝缘材料组别Ⅲb:100 V≤CTI<175 V。
6.2.3.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最小值
主电路和金属机壳之间(即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6、表7 的规定。主电路和
控制电路之间(即保护绝缘)的采用比基本绝缘的高一挡冲击电压值或者1.6 倍的暂时过电压值或者
两倍于工作电压的值(污染等级2,考虑过电压类别Ⅱ,海拔1 000 m 以下)。
7
GB/T 30844.1—2024
表6 最小电气间隙距离
冲击电压
V


330
500
800
1 500
2 500
4 000
6 000
8 000
12 000
a 印制线路板上为0.10 mm。
暂时过电压(峰值)
V
≤110
225
330
500
710
1 270
2 220
3 430
4 890
6 060
9 500
工作电压(重复峰值)
V
≤88
180
260
400
560
1 010
2 000
3 090
4 410
5 460
8 550
海拔2 000 m 及以下的最小电气间隙
mm
污染等级
1
0.01
0.01
0.01
0.04
0.10
0.50
1.5
3.0
5.5
8.0
14
2
0.20a
0.20
0.20
0.20
0.20
0.50
3
0.80
0.80
0.80
0.80
0.80
0.80
4
1.6
1.6
1.6
1.6
1.6
1.6
1.6
表7 最小爬电距离
≤2
5
10
25
32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0.025
0.04
0.063
0.10
0.16
0.25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63
0.10
0.16
0.25
0.40
0.056
0.065
0.08
0.125
0.14
0.16
0.18
0.20
0.22
0.25
0.28
0.32
0.35
0.37
0.40
0.50
0.53
0.56
0.60
0.63
0.67
0.71
0.75
0.80
0.35
0.37
0.40
0.50
0.53
0.80
0.85
0.90
0.95
1.0
1.05
1.1
0.35
0.37
0.40
0.50
0.53
1.1
1.20
1.25
1.3
1.4
1.5
1.6
0.87
0.92
1.0
1.25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87
0.92
1.0
1.25
1.3
1.6
1.7
1.8
1.9
2.0
2.1
2.2
0.87
0.92
1.0
1.25
1.3
1.8
1.9
2.0
2.1
2.2
2.4
2.5
工作电压
(有效值)
V
最小爬电距离
mm
印制线路板a
污染等级
1b 2c
其他绝缘体
污染等级
1b
2
绝缘材料组别
Ⅰ Ⅱ Ⅲa Ⅲb
3
绝缘材料组别
Ⅰ Ⅱ Ⅲa Ⅲb
8
GB/T 30844.1—2024
200
250
320
400
500
630
800
1 000
(1 140)
可使用插值法
a 印制线路板的两列也适用于印制线路板上的部件和零件,而且适用于其他采用类似容差控制的爬电距离。
b 所有材料组别。
c 除Ⅲb 外的所有材料组别。
d 组别Ⅲb 的绝缘材料一般不宜用于630 V 以上污染等级3。
0.40
0.56
0.75
1.0
1.3
1.8
2.4
3.2
(3.8)
0.63
1.0
1.6
2.0
2.5
3.2
4.0
5.0
(5.7)
0.42
0.56
0.75
1.0
1.3
1.8
2.4
3.2
(3.8)
1.0
1.25
1.6
2.0
2.5
3.2
4.0
5.0
(5.7)
1.4
1.8
2.2
2.8
3.6
4.5
5.6
7.1
(8.2)
2.0
2.5
3.2
4.0
5.0
6.3
8.0
10.0
(11.4)
2.5
3.2
4.0
5.0
6.3
8.0
10.0
12.5
(14.5)
2.8
3.6
4.5
5.6
7.1
9.0
11
14
(16)
6.3
8.0
10.0
12.5
16
(18)
3.2
4.0
5.0
d
表7 最小爬电距离 (续)
工作电压
(有效值)
V
最小爬电距离
mm
印制线路板a
污染等级
1b 2c
其他绝缘体
污染等级
1b
2
绝缘材料组别
Ⅰ Ⅱ Ⅲa Ⅲb
3
绝缘材料组别
Ⅰ Ⅱ Ⅲa Ⅲb
6.2.4 接地保护连续性
应设置可靠接地点,运行中操作人员可触及的金属部件与外壳接地点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0.1 Ω,
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应设置屏蔽功能(如抗干扰等)的接地,可与安全接地点共用。
应有防止触电的保护设施。金属结构体的架、门和盖等应可靠接地。保护导体截面积应能满足表8
的规定。
表8 保护导体截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导体的截面积S
S≤16
16<s≤35
35<s
只有在保护接地导体与相导体是由相同的金属制造时,表中数值才有效。如果不是相同金属的导体,则确定保护导
体截面积的方式,应是它所产生的导电性等同于表中的应用导体所产生的导电性
相应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
S
16
S/2
9
GB/T 30844.1—2024
每一个需要通过保护连接接地的部件都应具有一种连接接地导体的装置,靠近相应带电导体用端
子安装。这种连接装置应耐腐蚀,且应适用于连接表8 所规定的电缆以及符合适用于接线规则要求的
电缆。这种保护接地导体用连接装置不应用作机械组合的一部分,或用于其他连接。对于每一个保护
接地导体,都应提供一个单独的连接装置。
6.2.5 噪声
如果在用户和制造商之间没有另外进行商定,在调速设备垂直距离1 m 处测量,噪声声压级应低
于85 dB(A)。
6.2.6 温升
内部各部位的温升,不应超过表9 中的限值。
表9 温升限值
部件和部位
主电路半导体器件与导体的连接处
母排(非连接处)
温升限值不大于
K
裸铜:45
铜镀锡:55
铜镀银:70
铜:35
铝:25
6.3 功能要求
6.3.1 基本功能要求
应具备但不限于下列规定的功能:
——频率或速度设定;
——运行操作;
——输入/输出信号;
——显示频率、电流、电压等;
——异常记录显示;
——故障监控;
——保护功能;
——故障报警状态的复位;
——按照使用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转矩提升。
6.3.2 轻载运行
空载启动、停止的测试,电气线路的所有部分以及冷却功能均能与主电路一起正常运行。
6.3.3 运行频率范围内的输出能力
在额定运行频率范围内,被控电机均可正常运行,其输出电流应不低于额定值。当实际运行频率
超过额定运行频率范围时,制造商应给出输出频率与输出能力的对应关系。
10
GB/T 30844.1—2024
6.4 性能要求
6.4.1 输出额定容量
在规定的电源条件下,输出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时,其输出容量不应低于额定容量(kVA)。
6.4.2 效率
在输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负载功率因数不小于0.80 条件下,额定容量7.5 kVA 以下,效率不
小于90%;额定容量在7.5 kVA~100 kVA 之间(含7.5 kVA 和100 kVA),效率不小于95%;额定容
量100 kVA 以上,效率不小于96%。效率值应明确标明载波频率,是否包含其他设备(如变压器、滤波
器、风机、控制电源等)的总效率值。
6.4.3 输入功率因数
在20%~100% 额定负载范围内,功率因数不小于0.93。
6.4.4 频率分辨率
在运行频率范围内,频率分辨率应不大于0.1 Hz。
6.4.5 输出电压不平衡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在输出频率调节范围内及各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不平衡应小
于5%。
6.4.6 过载能力
在额定输出电流下连续运行后,在110%(轻载型)、150%(重载型)的额定输出电流下不小于1 min,
间隔周期为10 min。
6.4.7 控制性能要求
6.4.7.1 稳态控制性能要求
6.4.7.1.1 稳速精度要求
在额定负载条件且控制系统稳态下,取一段时间的转速信息,并计算调速设备设定转速与被测电
机平均转速之差的绝对值,与电机同步转速的百分比,得出稳速精度,见公式(1)。
sn = abs(nset - navg)
n0
× 100% …………………………( 1 )
式中:
sn ——稳速精度;
nset ——调速设备设定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navg ——被测电机平均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n0 ——电机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1.2 稳速脉动要求
在额定负载条件且控制系统稳态下,取一段时间的转速信息,并计算电机转速最大值和最小值差
11
GB/T 30844.1—2024
值的一半,与电机同步转速的百分比,得出稳速脉动,见公式(2)。
pn =
nmax - nmin
2n0
× 100% …………………………( 2 )
式中:
pn ——稳速脉动;
nmax ——电机转速最大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nmin ——电机转速最小值,单位为转每分(r/min);
n0 ——电机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1.3 转矩精度要求
在额定转速条件且控制系统稳态下,取一段时间转矩信息,并计算调速设备设定转矩与被测电机
输出转矩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电机额定转矩的百分比,得出转矩精度,见公式(3)。
ST = abs(Tset - Tavg)
TN
× 100% …………………………( 3 )
式中:
ST ——转矩精度;
Tset ——调速设备设定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Tavg——被测电机输出转矩平均值,单位为牛顿米(N·m);
TN ——电机额定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1.4 转矩脉动要求
在额定转速条件且控制系统稳态下,取一段时间的转矩信息,并计算被测电机输出转矩最大值和
最小值差值的一半,与电机额定转矩的百分比,得出转矩脉动,见公式(4)。
p
T=
(Tmax - Tmin)
2TN
× 100% …………………………( 4 )
式中:
p
T
——转矩脉动;
Tmax ——电机输出转矩最大值,单位为牛顿米(N·m);
Tmin ——电机输出转矩最小值,单位为牛顿米(N·m);
TN ——电机额定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1.5 调速范围要求
调速范围是衡量系统变速能力的指标。调速范围有两种表示形式,一是以调速系统可稳定运行的
最低转速与最高转速之比表示,如1∶100;二是以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的比值表示,见公式(5)。
D =
Nmax
Nmin
…………………………( 5 )
式中:
D ——调速比;
Nmax ——电机稳定运行的最高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12
GB/T 30844.1—2024
Nmin ——电机稳定运行的最低转速,单位为转每分(r/min)。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2 动态控制性能要求
6.4.7.2.1 速度阶跃响应要求
空载或轻载工况下,选取适当的转速给定阶跃和加减速时间使速度调节器接近饱和,在速度调节
器和输出转矩均未限幅的条件下,速度阶跃响应要求通常在50% 额定转速、100% 额定转速和最大额
定转速下规定。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2.2 转矩阶跃响应要求
负载条件从空载到满载阶跃变化时,转矩阶跃响应时间通常在接近零速、50% 额定转速、100% 额
定转速和最大额定转速下规定。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4.7.2.3 转速抗负载扰动要求
在额定转速条件,通过突加/突卸100% 额定转矩模拟负载扰动,测试扰动后的转速响应时间及负
载冲击速度偏离面积。
具体指标应满足设备制造商自我声明,或根据具体应用场合、控制方法与客户协商达成一致。
6.5 保护功能
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保护功能:
——过流保护;
——过载保护;
——过压保护;
——欠压保护;
——缺相保护;
——过热保护;
——短路保护;
——通信故障;
——接地故障。
调速设备应配备相应的故障指示,可提供公共报警和/或跳闸信号。
6.6 环境适应性
在5.1.1 规定的正常环境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在用户与制造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为了验证在其将要承受的环境类别的极端条件下的工作能
力,可进行环境试验。环境试验项目一般包括高温运行试验、低温启动试验、湿热试验、振动试验等。
6.7 防护等级
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208 的要求。一般通用的防护等级不小于IP20。
13
GB/T 30844.1—2024
6.8 电磁兼容性
调速设备电磁兼容性应符合IEC 61800⁃3 的要求。
6.9 高低电压穿越能力
必要时,测试要求见DL/T 1648 中的规定。
7 试验
7.1 通用要求
应在合同文件中就试验的实施和试验要求达成一致意见。
对于主要部件,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通常,至少对一台调速设备进行型式试验,而应对所有调速设备进行出厂试验。
应在合同中就诸如专门试验和验收试验达成一致意见。
7.2 型式试验
为验证调速设备设计符合本文件要求的性能,应进行型式试验。
为验证调速设备品质得以保持,可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规定数量的样品重复进行某些或全部型
式试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一般应进行全部或部分型式试验:
a) 新调速设备或原有调速设备转厂的试验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调速设备性能时;
c) 调速设备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e) 用户提出特殊要求,经制造商同意时。
试验时,如果每个调速设备只有一项不合格,可返工复试一次。如复试仍不合格,则判定该调速设
备为不合格品,应在消除不合格并重新通过型式试验后方能继续生产。
7.3 出厂试验
为验证调速设备符合本标准要求,发货前,每个调速设备应进行出厂试验。
出厂试验合格后,应出具出厂试验合格证明。
7.4 专门试验
除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之外,经制造商同意,或经过制造商和用户(或其代理人)协商而进行的
试验。
7.5 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一览表见表10。除非另有协议,试验应包括表中全部标示“×”的项目,“(×)”的项目只
在合同要求时进行,“—”的项目可不进行相应的试验。
14
GB/T 30844.1—2024
表10 试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试验项目分类
外观检查
安全要求
功能要求
性能要求
保护功能
环境适应性
防护等级
电磁兼容性
高低电压穿越能力
试验项目
外观及结构检查
绝缘试验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接地保护连续性
噪声
温升
轻载运行
运行频率范围内的输出能力
输出额定容量
效率
输入功率因数
频率分辨率
输出电压不平衡
过载能力
稳态控制性能
动态控制性能
保护功能
环境适应性
防护等级
电磁兼容性
高低电压穿越能力
型式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出厂试验
×
×

×












×




专门试验




(×)





(×)


(×)
(×)
(×)

(×)
(×)

(×)
章条号
6.1
6.2.1、6.2.2
6.2.3
6.2.4
6.2.5
6.2.6
6.3.2
6.3.3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1
6.4.7.2
6.5
6.6
6.7
6.8
6.9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 标志
8.1.1 调速设备铭牌标志
内容包括:
a) 制造商;
b) 设备标识(型号、序列号和制造年份);
c) 额定输入电压;
d) 额定输入频率;
e) 额定输出电压
f) 额定输出电流;
g) 额定输出频率;
h) 执行标准编号;
15
GB/T 30844.1—2024
i) 额定容量;
j) 冷却方式;
k) 冷却要求;
l) 总质量;
m) 防护等级。
以上a)~i)为必备项,j)~m)为可选项。
8.1.2 用户手册
手册应包含调速设备维护所必要的系统原理介绍、电气原理图、装配图、接线图、使用维护说明书,
应满足GB/T 9969 的要求。
8.2 包装
调速设备包装应符合GB/T 13384 的规定。
随同包装一起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装箱清单;
——合格证书;
——安装使用说明;
——成套及备件一览表。
8.3 运输
调速设备应在GB/T 4798.2 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运输。采用船运或汽车运输,应有防雨防潮措
施;调速设备(无冷却液)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剧烈振动、撞击和倒置,同时调速设备不适宜与易燃易
爆、腐蚀性、潮湿的物体混运。
8.4 贮存
在贮存保管期间,调速设备应放置在空气流通、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中,贮存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
列要求。
——环境温度:-25 ℃~55 ℃。
——相对湿度:5%~95%。
调速设备不应淋雨、暴晒,避免出现凝露和霜冻。如附带有水冷却设备,应排出试验时残留的冷
却水。
16
GB/T 30844.1—2024
参考文献
[1] 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1⁃2 部分:应用导则
[2] GB/T 12668.2—2002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2 部分:一般要求 低压交流变频电气传动
系统额定值的规定
[3] GB/T 12668.4—2006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4 部分:一般要求 交流电压1 000 V 以上但
不超过35 kV 的交流调速电气传动系统额定值的规定
[4] GB/T 16935.1—2023 低压供电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 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5] DL/T 1648 发电厂及变电站辅机变频器高低电压穿越技术规范
[6] IEC 60038:2021 IEC standard voltages
[7] IEC 61800⁃2:2021 Adjustable speed electrical power drive systems—Part 2:General require⁃
ments—Rating specifications for adjustable speed AC power drive systems</s
</s≤35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10日 09:35: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4597.html
图书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