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4992-2024 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59阅读模式

GB/T 44992-2024 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17.220.20
CCS N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992—2024
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Testingequipmentforharmonicmetersofactiveenergy
2024-12-31发布2025-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3
4.1 按准确度等级……………………………………………………………………………………… 3
4.2 按相数……………………………………………………………………………………………… 3
5 结构与机械性能………………………………………………………………………………………… 3
5.1 外观………………………………………………………………………………………………… 3
5.2 挂表系统…………………………………………………………………………………………… 4
5.3 机械防护…………………………………………………………………………………………… 4
5.4 机械性能…………………………………………………………………………………………… 5
6 电气性能………………………………………………………………………………………………… 6
6.1 供电电源…………………………………………………………………………………………… 6
6.2 装置输出…………………………………………………………………………………………… 6
6.3 误差计算…………………………………………………………………………………………… 11
6.4 输出信号监视……………………………………………………………………………………… 12
6.5 绝缘………………………………………………………………………………………………… 12
6.6 装置产生的磁场…………………………………………………………………………………… 13
6.7 热稳定性…………………………………………………………………………………………… 13
7 计量性能………………………………………………………………………………………………… 14
7.1 工作标准表准确度要求…………………………………………………………………………… 14
7.2 参比条件…………………………………………………………………………………………… 14
7.3 基本误差…………………………………………………………………………………………… 15
7.4 影响量……………………………………………………………………………………………… 18
7.5 测量重复性………………………………………………………………………………………… 20
7.6 稳定性……………………………………………………………………………………………… 21
7.7 多路输出一致性…………………………………………………………………………………… 22
7.8 监视系统示值误差………………………………………………………………………………… 23
8 电磁兼容………………………………………………………………………………………………… 24
8.1 通用要求…………………………………………………………………………………………… 24
8.2 无线电干扰抑制…………………………………………………………………………………… 24
8.3 静电放电抗扰度…………………………………………………………………………………… 25

GB/T44992—2024
8.4 工频磁场抗扰度…………………………………………………………………………………… 25
9 气候条件………………………………………………………………………………………………… 25
9.1 正常气候条件……………………………………………………………………………………… 25
9.2 特殊气候条件……………………………………………………………………………………… 26
10 检验规则……………………………………………………………………………………………… 26
10.1 检验分类………………………………………………………………………………………… 26
10.2 出厂检验………………………………………………………………………………………… 26
10.3 型式检验………………………………………………………………………………………… 26
11 包装、运输和贮存……………………………………………………………………………………… 26
11.1 包装……………………………………………………………………………………………… 26
11.2 运输……………………………………………………………………………………………… 26
11.3 贮存……………………………………………………………………………………………… 26
附录A (资料性) 装置的典型原理框图………………………………………………………………… 28
附录B(规范性) 组合谐波的典型波形………………………………………………………………… 29
附录C(规范性) 装置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36
参考文献…………………………………………………………………………………………………… 37

GB/T4499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结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浙江涵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智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恒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黑龙江省电工
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龙电电气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
责任公司、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原
市优特奥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
司、仪玛电能测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广东浩宁达实业有限公司、郑州三晖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
网科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浙江松夏仪
表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安徽融兆智
能有限公司、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南仪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建、郭闯、冷学道、胡涛、黄建钟、成国胜、陆俊、孙林忠、潘峰、王慧武、吴伟宗、
王军东、李贺龙、马剑、姚国军、刘清蝉、沈鑫、陈闻新、曾仕途、章恩友、褚福刚、曹锐、黎小军、蒙媛、
郭越航、刘丽娜、何培东、周俊、于文彪、杨雨瑶、尹家悦、汪颖、俞林刚、崔超、苗兴、冯绍勇、叶鹏程、康健、
聂士广、张少雷、王桃丰、林克腾。

GB/T44992—2024

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分类、结构与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计
量性能、电磁兼容、气候条件、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新制造的、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的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824—2019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 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5169.11—201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
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T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35.1—2023 低压供电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045—2020 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
GB/T17215.211—2021 电测量设备(交流) 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02—2024 电测量设备(交流) 特殊要求 第2部分:静止式谐波有功电能表
GB/T17626.2—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GB/T17215.211—2021和GB/T17215.302—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testingequipmentforharmonicmetersofactiveenergy
向被检表提供试验信号,测定其基波有功电能和谐波有功电能计量误差的所有设备组合。
3.2
工作标准表 workingstandardmeter
装置中用于测量基波有功电能和谐波有功电能的仪表。
3.3
参考标准表 referencestandardmeter
用于测定装置准确度的标准表。
注:参考标准表通常被设计并工作在一个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以获得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
3.4
谐波源 harmonicsource
装置中用于向工作标准表和被检表提供基波电压、谐波电压、基波电流和谐波电流试验信号的
1
GB/T44992—2024
设备。
3.5
误差计算系统 errorcalculationsystem
装置中用于对工作标准表和被检表所输出电能脉冲进行计数,并计算被检表百分数误差的设备。
3.6
监视系统 monitoringsystem
装置中用于测量并显示谐波源输出信号量值的设备。
3.7
挂表系统 metermountingsystem
装置中用于放置被检表,并为被检表提供试验信号,接收被检表所输出电能脉冲的部分。
注:单表位挂表系统适配单块被检表,多表位挂表系统适配多块被检表。
3.8
控制量限 controlrange
能代表装置计量性能,通常作为制造商和用户对装置性能进行调整和长期考核的主要参考量限。
注:控制量限包括电压控制量限(Uc)和电流控制量限(Ic)。Uc 一般选择标称电压,即相电压57.7V和220V,线电
压100V和380V,Ic 一般选择电能表的最大电流和(或)转折电流。
3.9
基波频率 fundamentalfrequency
f1
确定仪表相关性能所依据的频率值。
[来源:GB/T17215.302—2024,3.6,有修改]
3.10
基波电压 fundamentalvoltage
U1
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1次电压分量。
[来源:GB/T17215.302—2024,3.7]
3.11
基波电流 fundamentalcurrent
I1
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1次电流分量。
[电源:GB/T17215.302—2024,3.8]
3.12
基波功率因数角 fundamentalpowerfactorangle
ϕ1
同相的基波电压分量与基波电流分量间的相位差。
3.13
谐波电压 harmonicvoltage
Uh
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中次数大于1的整数倍的电压分量。
注:Uh 的下标“h”代表h 次谐波。
[来源:GB/T17215.302—2024,3.9]
2
GB/T44992—2024
3.14
谐波电流 harmoniccurrent
Ih
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中次数大于1的整数倍的电流分量。
注:Ih 的下标“h”代表h 次谐波。
[来源:GB/T17215.302—2024,3.10]
3.15
谐波功率因数角 harmonicpowerfactorangle
ϕh
同相同次的谐波电压分量与谐波电流分量间的相位差。
注:ϕh 的下标“h”代表h 次谐波。
4 分类
4.1 按准确度等级
装置按有功电能测量准确度等级分为:
———基波有功电能:0.02级、0.05级、0.1级;
———谐波有功电能:0.2级、0.5级、1级。
4.2 按相数
装置按可进行电能检验的最大相数分为:
———单相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三相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
5 结构与机械性能
5.1 外观
装置的典型原理框图见附录A。
装置外观应满足以下要求。
———表面完好、无明显破损及可触碰内部器件的缝隙。
———铭牌牢固固定、字迹不易去除,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 产品名称及型号;
● 生产日期;
● 出厂编号;
● 依据的标准;
● 基波电压测量范围;
● 基波电流测量范围;
● 基波有功电能准确度等级;
● 谐波有功电能准确度等级;
● 谐波测量次数;
● 供电电源的标称电压、标称频率。
3
GB/T44992—2024
———设有接地端钮,并标明接地符号。
———配备电源开关、紧急停电开关、电源保险丝且便于更换。
———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端子、接口等,具有清晰明显的名称标识。
5.2 挂表系统
5.2.1 配置要求
挂表系统的每个表位应具备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试验电压和试验电流的输出端子;
———接收被检表电能脉冲的接口;
———通信接口。
5.2.2 试验电压输出端子
每个表位应具有与装置相数相符的电压输出端子,这些端子以并联方式连接谐波源的电压输出端。
5.2.3 试验电流输出端子
每个表位应具有与装置相数相符的电流输入和输出端子,这些端子以串联方式连接谐波源的电流
输出端。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电流端子应能连续承载最大试验电流。
当电流回路开路时,不应出现电压升高的危险。
5.2.4 电能脉冲接口
每个表位应具有接收被检表输出的基波有功电能脉冲、谐波有功电能脉冲、正向谐波有功电能脉
冲、反向谐波有功电能脉冲的接口,各接口既可采用独立端子,也可采用复用端子。
5.3 机械防护
5.3.1 机械危险防护
正常条件下,装置不应导致机械危险出现。机械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可能导致割伤的锋利边缘;
———可能挤压身体部位或刺穿皮肤的运动零部件;
———可能在使用中跌落到人身上的不稳定的零部件;
———从装置飞散的零部件。
5.3.2 外壳防护
5.3.2.1 要求
装置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4208—2017规定的IP20。
5.3.2.2 试验方法
按GB/T4208—2017中的规定进行试验。
4
GB/T44992—2024
5.4 机械性能
5.4.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4.1.1 要求
工作在海拔2000m 及以下场所的装置,其电压回路、电流回路及供电电源的任何端子与地之
间,以及与脉冲输入输出端子、通信接口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工作海拔在
2000m 以上的,其电气间隙应按GB/T16935.1—2023附录A 中表A.2所给的倍增系数进行修正。
表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峰值电压U
V
最小电气间隙
mm
最小爬电距离
mm
U ≤100 0.5 1.4
100 150 300 5.4.1.2 试验方法
按GB/T16935.1—2023中6.8的规定进行试验。
5.4.2 防止火焰蔓延
5.4.2.1 要求
装置的端子、面板、外壳应具有合理的防止火焰蔓延的安全措施,不助燃,且能通过按GB/T5169.11—
2017实施的灼热丝试验。端子的试验温度要求为960℃,面板、外壳的试验温度要求为650℃。
5.4.2.2 试验方法
按GB/T5169.11—2017进行试验,端子的灼热丝温度采用960℃±15℃,面板、外壳的灼热丝温
度采用650℃±10℃。
5.4.3 表面温度限值
5.4.3.1 要求
在表27规定的温度上限环境中,当装置的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以最大负载(按产品说明书)工作
时,装置易被触摸到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表2规定的限值。
5
GB/T44992—2024
表2 表面温度限值
会被触及的装置部件或部位
限值

外壳或挡板的外表面
(意外接触)
无涂层或阳极氧化处理的金属
有涂层(油漆、非金属化)的金属
玻璃和陶瓷
塑料
65
80
80
85
旋钮和手柄等
(正常使用时会接触)
金属
玻璃和陶瓷
塑料
正常使用中短时间(1s~4s)握住的非金属部分
55
65
70
70
5.4.3.2 试验方法
将装置放置在温度控制室,调节控制室温度达到表27规定的温度上限值,装置电压回路和电流回
路输出基波信号(U1=Uc,I1=Ic,cosϕ1=1),且带最大负载。运行1h后开始测量,在随后的1h试验
期间内,每隔10min用测温设备测试装置易被触及部位的温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表面温度值。
6 电气性能
6.1 供电电源
装置的供电电源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电源条件
类型参数
标称电源电压Upn 单相交流220V或三相交流380V
电压范围0.9Upn~1.1Upn
标称频率50Hz
频率范围49.5Hz~50.5Hz
电源电压失真度≤5.0%
6.2 装置输出
6.2.1 电压回路
6.2.1.1 要求
装置输出电路应有短路及过载保护。各相输出基波电压的要求如表4所示。
6
GB/T44992—2024
表4 基波电压要求
类型参数
电压范围30V~300V
设置分辨力0.1V
幅值最大允许误差(相对误差) ±0.1%
线性负载时的失真度<0.5%
允许的最大直流电压±0.2%U1
每表位最小输出功率
电压回路功率因数在0.1C至0.3L范围内、
接对称负载且输出最大值时,不小于15VA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
输出单次谐波电压要求如表5所示。
表5 单次谐波电压要求
类型参数
谐波范围2次~50次谐波
谐波幅值相对基波幅值的百分比范围0%~40%叠加后相电压的波形峰值不大于420V
设置分辨力0.1% (相对U1)
幅值最大允许误差±0.2% (相对U1)
6.2.1.2 试验方法
电压回路试验方法如下。
———选择具有基波电参数、谐波电参数以及失真度测量显示功能,且测量准确度和显示位数满足检
验要求的多功能标准谐波有功电能表作为参考标准表。
———试验信号的基波频率采用50Hz。
———分别设置U1=30V 和U1=300V,以检验基波电压范围。在U1=Uc 检验点上,检验基波电
压的设置分辨力、幅值误差和直流分量。
———失真度及每表位最小输出功率检验方法:
● 各表位接入相同类型的对称、最大负载,或接入常用的被检表;
● 设置基波电压按最大输出,用参考标准表测量各表位基波电压的幅值误差和失真度。若
失真度<0.5%,则失真度指标合格;若失真度<0.5%且幅值误差在±0.1%之内,则每表位
最小输出功率指标合格。
———采用以下3个检验点,检验输出单次谐波电压的各项指标。
● U1=0.7Uc,U2=0.4U1;
● U1=0.7Uc,U3=0.4U1;
● U1=0.9Uc,U50=0.05U1。
注:本文件给出的检验点(或试验信号的设置值),用户和检验机构选择直接采用,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改用其他
检验点(或设置值)。
7
GB/T44992—2024
6.2.2 电流回路
6.2.2.1 要求
装置输出电路应有开路及过载保护。各相输出基波电流要求如表6所示。
表6 基波电流要求
类型I1 参数
电流范围— 1mA~Imaxa
设置分辨力
1mA≤I1<10A
10A≤I1<100A
100A≤I1≤Imax
0.1mA
1mA
10mA
幅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相对误差)
1mA≤I1<10mA
10mA≤I1<50mA
50mA≤I1≤Imax
±5/I1%
±0.5%
±0.1%
线性负载时的失真度<0.5%
允许的最大直流电流±0.1%I1
每表位最小输出功率阻性负载时,不小于0.25Imax VA
aImax宜与GB/T17215.211—2021中4.2.4所规定的最大电流标准值相符。
输出单次谐波电流要求如表7所示。
表7 单次谐波电流要求
类型I1 参数
谐波范围— 2次~50次
谐波幅值相对基波幅值的百分比范围— 0%~80%
叠加后波形峰值不可超过1.4Imax
设置分辨力10mA≤I1<50mA ±0.2%(相对I1)
50mA≤I1≤Imax ±0.1%(相对I1)
幅值的最大允许误差10mA≤I1<50mA ±0.5%(相对I1)
50mA≤I1≤Imax ±0.2%(相对I1)
6.2.2.2 试验方法
电流回路试验方法如下。
———参考标准表的选择参照6.2.1.2。
———试验信号的基波频率采用50Hz。
———分别设置I1=1mA 和I1=Imax,以检验基波电流范围:
● 分别在I1=1mA、I1=10A 和I1=Imax检验点上,检验基波电流的设置分辨力;
● 分别在I1=1mA、I1=10mA、I1=50mA 和I1=Imax检验点上,检验基波电流的幅值
8
GB/T44992—2024
误差;
● 在I1=Imax检验点上,检验基波电流的直流分量(参考标准表不能测量输入电流的直流分
量时,采用I/V 变换器,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进行测量)。
———失真度及每表位最小输出功率检验,参照6.2.1.2(试验对象由基波电压替换基波电流)。
———采用以下3个检验点,检验输出单次谐波电流的各项指标:
● I1=10mA、I2=0.8I1;
● I1=50mA、I3=0.8I1;
● I1=0.9Imax、I50=0.1I1。
6.2.3 相角
6.2.3.1 要求
各相基波电压与基波电流间、各相单次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间、三相时各相基波电压间的相角应满
足表8的要求。
表8 相角要求
类型ϕ1、各相基波电压间相角ϕh
相角范围-180°~180° -180°~180°
设置分辨力0.01° 0.1°
相角最大允许误差±0.05° ±0.5°(2次~20次谐波)
±1°(21次~50次谐波)
6.2.3.2 试验方法
相角试验方法如下。
———参考标准表的选择参照6.2.1.2。
———试验信号的基波频率采用50Hz。
———在U1=Uc、I1=Ic 条件下进行基波电压与基波电流间相角的试验:
● 分别在ϕ1=-135°、ϕ1=-45°、ϕ1=45°和ϕ1=135°,以检验基波相角的范围;
● 分别在ϕ1=-60°、ϕ1=0°和ϕ1=60°检验点上,检验基波相角的设置分辨力和准确度。
———在U1=Uc、I1=0.5Ic、ϕ1=0°、Uh =0.05U1 和Ih =0.4I1 条件下进行单次谐波电压与电流间
相角的试验:
● 分别在ϕh =-135°、ϕh =-45°、ϕh =45°和ϕh =135°,以检验基波相角的范围;
● 分别在ϕh =-30°、ϕh =0°和ϕh =60°检验点上,检验谐波相角的设置分辨力和准确度;
● 以上各试验信号Uh 与U1 在原点同相,h 取值至少应包括h=50。
———检验各相基波电压间相角的范围、设置分辨力和准确度,检验点设置为:U1=Uc、相序分别取
正相序和负相序、各相基波电压间相位相差120°。
6.2.4 基波频率
6.2.4.1 要求
装置输出基波信号频率应满足表9要求。
9
GB/T44992—2024
表9 基波频率要求
类型数值
频率输出范围49Hz~51Hz
设置分辨力0.01Hz
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02%
频率稳定性±0.02%
6.2.4.2 试验方法
基波信号频率试验方法如下。
———参考标准表的选择参照6.2.1.2。
———在U1=Uc 条件下检验基波信号频率。分别设置f1=49Hz和f1=51Hz,以检验基波频率
的范围。在f1=50Hz检验点上,检验基波频率的设置分辨力和准确度。
———设置U1=Uc、f1=50Hz,试验时连续测量频率不少于10次,每次测量时间宽度10s,在按公
式(1)计算基波频率稳定度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f 。
Sf = Σn
i=1
fi -f
f
æ
è ç
ö
ø ÷
2
n -1 ×100% ……………………(1)
式中:
Sf ———基波频率稳定度的标准偏差估计值,%;
fi ———第i 次测量的频率值,单位为赫兹(Hz);
f ———fi的平均值,f=f1+f2+…+fn
n ,单位为赫兹(Hz);
n ———重复测量的次数。
6.2.5 输出功率稳定度
6.2.5.1 要求
装置按标准表法检验被检表时,其输出信号的功率稳定度γp 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输出功率稳定度
输出功率
装置准确度等级
基波有功电能谐波有功电能
0.02 0.05 0.1 0.2 0.5 1
稳定度0.025% 0.05% 0.1% 0.2% 0.5% 1%
6.2.5.2 试验方法
装置输出基波信号的功率稳定度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
———参考标准表的选择参照6.2.1.2。
10
GB/T44992—2024
———试验信号及负载设置如下:
● U1=Uc;
● I1=Ic;
● f1=50Hz;
● cosϕ1 分别取1.0、0.5L;
● 负载分别采用最小负载、最大负载;
● 三相装置时分别采用平衡负载、不平衡负载。
———每1s~1.5s读一次功率,测量时间不少于2min,期间装置输出不准许调节。
———按公式(2)计算γp。
γp =
4cosϕ1 1 n -1Σn
i=1 (Pi -P)2
P
×100% ……………………(2)
式中:
γp———输出信号的功率稳定度,%;
Pi———第i 次测量的功率值(i=1,2,3,…,n),单位为瓦(W);
P ———n 次功率的平均值,单位为瓦(W);
ϕ1———基波功率因数角。
装置输出单次谐波信号的功率稳定度试验与上述输出基波信号的方法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其试
验信号改为按以下设置:
———U1=Uc;
———I1=0.5Ic;
———cosϕ1=1.0;
———Uh =0.05U1;
———Ih =0.4I1;
———cosϕh 分别取1.0、0.5L;
———h=2、3、50;
———U1 与Uh(在原点)同相。
6.3 误差计算
6.3.1 要求
装置应配置误差计算系统,用于工作标准表与被检表计量电能的比对计算,得出被检表的计量误
差。误差计算系统的电气要求如表11所示。
表11 误差计算系统的标准电气值
类别电气值
接收被检表输出脉冲的频率范围0Hz~1kHz
接收工作标准表输出脉冲的频率范围0Hz~1MHz
误差显示“+/-”与带“%”的数值一起指示(+可缺省)
误差分辨力不低于装置准确度等级的1/10
显示分辨力±1位最低数字位
11
GB/T44992—2024
6.3.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备的输出信号采用频率范围大于0Hz~1MHz,输出信号形式为TTL正极性矩形脉冲的
信号发生器。试验设备的输出一路接误差计算系统接收工作标准表电能脉冲的端口,另一路经1000
分频后接挂表系统各表位接收被检表电能脉冲的端口,调节试验设备输出信号的频率,检查误差计算系
统的示值。
6.4 输出信号监视
装置应配置监视系统,监视系统应能测量显示各相的基波电压、基波电流、基波功率、基波相位、基
波频率,以及电压、电流的各次谐波含有率及其相位、谐波功率。
各监视项示值的分辨力不应超过表25和表26规定的该监视项误差限的1/10。
6.5 绝缘
6.5.1 通用要求
装置应满足GB/T17045—2020中的7.3对Ⅰ类绝缘设备的保护要求。
6.5.2 绝缘电阻
6.5.2.1 要求
装置不连接的各线路之间以及所有线路对外壳(地)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Ω。
6.5.2.2 试验方法
对于工作电压低于40V 的辅助线路,使用500V 的绝缘电阻表进行试验。
对于电压回路、电流回路以及工作电压不低于40V 的辅助线路,使用1kV 的绝缘电阻表进行
试验。
试 验持续1min后,读取绝缘电阻表上的指示值。
6.5.3 交流电压试验
6.5.3.1 要求
试验期间应无闪络、破坏性放电或击穿发生。试验后,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MΩ。
6.5.3.2 试验方法
试验电压采用正弦波,频率在45Hz到55Hz之间,施加时间60s。试验电压源的容量不小于
500VA。试验电压的误差小于其标称值的3%。
试验电压及施加点按表12规定。
若部件可分离,检验装置的以下部件均应分别进行试验:
———谐波源;
———工作标准表;
———误差计算系统;
———监视系统;
———挂表系统。
12
GB/T44992—2024
表12 交流电压试验
试验电压
kV 试验电压的施加点
2
所有的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以及参比电压超过40V 的辅助线路连接在一起为一点,另一点
接地,试验电压施加于该两点间
任意一条电压回路、电流回路或参比电压超过40V 的辅助线路作为一点,其他与之无关的所
有线路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点,试验电压施加于该两点间
在工作中不连接的各线路之间
试验时,将试验电压平稳地上升到规定值,并维持规定的施加时间,其间,观察有无闪络、破坏性放
电或击穿现象。
试验后,按6.5.2.2方法重新测量绝缘电阻。
6.6 装置产生的磁场
6.6.1 要求
装置在各表位被检表放置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不应超过下列值:
———I≤10A 时,B≤0.0025mT;
———I>10A 时,B≤0.0025×I mT。
其中,I 为装置输出电流的有效值,B 为空气中的磁感应强度。
6.6.2 试验方法
不接入被检表,电压输出端开路,电流输出端短路,辅助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使装置输出最大电流时
测量被检表位置的磁场,三相装置应分别在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下测量。
磁感应强度可用测量误差不超过10%的交变磁强计直接测量,也可采用高内阻毫伏表测量磁场探
测线圈两端感应电势的方法测量,并按公式(3)计算出磁感应强度分量。
B = E ×107
2×4.44fNS ……………………(3)
式中:
B ———磁感应强度,单位为毫特斯拉(mT);
E ———探测线圈感应电势,单位为伏安(V);
f ———频率,单位为赫兹(Hz);
N ———探测线圈匝数;
S ———探测线圈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分别测量被检表位置三维方向上的磁感应强度分量后,取3个分量平方和的开方作为测量结果。
6.7 热稳定性
6.7.1 要求
制造商应给出装置达到稳定状态必需的预热时间,预热时间不应超过30min。
13
GB/T44992—2024
6.7.2 试验方法
装置开机预热,达到制造商给出的预热时间后,进行基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测试,测试采用的试
验信号设置如下:
———U1=Uc;
———I1=Ic,I1=0.1Ic;
———cosϕ1=1.0、0.5L。
测试结果相邻两次误差的差值不超过对应误差限的1/10为合格。
7 计量性能
7.1 工作标准表准确度要求
装置配套使用的工作标准表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表13的规定。
表13 工作标准表准确度要求
装置准确度等级
基波有功电能
0.02 0.05 0.1
谐波有功电能
0.2 0.5 1
工作标准表准确度等级0.02 0.02 0.05 0.2 0.2 0.5
7.2 参比条件
试验参比条件见表14。
表14 参比条件
影响量
参比值
(另有规定者除外) 装置允差偏差
环境温度23℃ ±2℃
供电电源电压标称值±1%
供电电源频率标称值±1%
基波电压Uc ±0.2%
基波频率50Hz ±0.04%
基波相序正相序—
基波电压不对称度
每相基波电压对三相基波
电压平均值的偏差为零±0.5%
基波电流不对称度
每相基波电流对三相基波
电流平均值的偏差为零±1%
三相基波电压相位偏差
各相基波电压间相位差的
绝对值与120°的差值为零±1°
14
GB/T44992—2024
表14 参比条件(续)
影响量
参比值
(另有规定者除外) 装置允差偏差
各相基波功率因数角差值各相基波功率因数角间的差值为零±1°
工频磁感应强度0 0.05mT
射频电磁场
30kHz~2GHz 0 <1V/m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
150kHz~80MHz 0 <1V
7.3 基本误差
7.3.1 基本误差要求
7.3.1.1 基波有功电能最大允许误差
在表14规定的参比条件下,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的基波有功电能百分数误差不应超过表15规定的
限值。
表15 装置基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限值(单相平衡负载和不平衡负载)
量值
各等级装置的基波有功电能百分数误差限值
%
电流I1 cosϕ1 0.02 0.05 0.1
1mA≤I1<10mAa 1.0 ±0.2/I1 ±0.5/I1 ±1/I1
10mA≤I1<50mA
1.0
0.5L,0.8C
0.5Cb
0.25Lb
±0.02
±0.03
±0.04
±0.08
±0.05 ±0.1
±0.075 ±0.15
±0.10 ±0.2
±0.20 ±0.4
50mA≤I1≤Imax
1.0,0.5L,0.8C
0.5Cb
0.25Lb
±0.02
±0.02
±0.06
±0.05
±0.05
±0.15
±0.1
±0.1
±0.2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
a 仅适用于三相平衡负载。
b 用户有特殊要求时采用。
7.3.1.2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最大允许误差
在表14规定的参比条件下,且满足Uh =0.05U1、I1=0.5Ic、Ih ≤0.8I1、cosϕ1=1.0、U1 与Uh (在原
点)同相时,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的单次谐波有功电能的百分数误差不应超过表16规定的限值。表16中
15
GB/T44992—2024
系数H 值按公式(4)算出,单次谐波基本误差值计算后四舍五入(取一位小数)。
H =1+0.01h ……………………(4)
式中:
H ———单次谐波误差放大系数;
h ———谐波次数。
示例:对于谐波有功0.5级,平衡负载,谐波功率因数0.5L,21次谐波电能的误差限值计算方法为:0.5H =0.5×
(1+0.01×21)=0.605,四舍五入后取0.6。
表16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限值
负载Ih cosϕh
各等级装置的单次谐波有功电能百分数误差限值
%
平衡负载(单相)
不平衡负载
10mA≤Ih ≤0.8I1
1.0
0.5L,0.8C
1.0
0.5L
0.2H
0.3H
0.3H
0.4H
0.5H
0.75H
0.75H
1.0H
1.0H
1.5H
1.5H
2.0H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H ———单次谐波误差放大系数。
7.3.1.3 组合谐波有功电能最大允许误差
在表14规定的参比条件下,且满足I1=0.5Ic 时,分别采用附录B中B.2~B.8规定的7种典型试
验波形,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的组合谐波有功电能的百分数误差不应超过表17规定的限值。
表17 组合谐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限值
组合谐波类型负载
各等级装置组合谐波有功电能百分数误差限值
%
0.2 0.5 1
典型试验波形一~典型试验
波形七,见B.2~B.8
平衡负载(单相) ±0.3 ±0.75 ±1.5
不平衡负载±0.4 ±0.1 ±2
7.3.2 基本误差试验方法
7.3.2.1 试验条件
将参考标准表接入装置的输出端,以标准表法测定装置的基波有功电能和谐波有功电能的基本
误差。
试 验按表14规定的参比条件进行。
按制造商规定的时间进行预热,使装置达到热稳定状态。
参考标准表的基波有功电能和谐波有功电能的准确度等级,应至少比装置高一个等级。当参考标
准表仅比装置高一个准确度等级时,应将参考标准表的已定系统误差值加在装置的误差计算结果中作
误差修正。
16
GB/T44992—2024
7.3.2.2 基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试验
试验的检验点设置见表18。
表18 基波有功电能误差试验的检验点
序号I1 取值cosϕ1
负载
平衡负载(单相)或不平衡负载最大或最小c
1a Ic
1.0
0.5L
0.25L
0.5C
0.8C
平衡负载(单相),
不平衡负载
最大,最小
2b 10mA 1.0
0.5L
平衡负载(单相) 最小
3b Imax
1.0
0.5L
平衡负载(单相) 最小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
a 序号1对应试验需做单相、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
b 序号2和序号3对应试验只做单相、三相四线。
c 最大负载既可按照表4、表6规定,也可用挂满被检表方式替代。最小负载指装置输出只接参考标准表。
7.3.2.3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试验
试验设置I1=0.5Ic、cosϕ1=1.0,谐波信号的检验点设置见表19,U1 与Uh(在原点)同相。
表19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误差试验的检验点
序号Uh Ih h cosϕh
负载
平衡负载(单相)或不平衡负载最大或最小c
1a 0.05Uc 0.8I1 2、3、50
1.0
0.5L
0.8C
平衡负载(单相) 最小
2b 0.05Uc 10mA 2、3、50 1.0
0.5L
平衡负载(单相) 最小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
a 序号1对应试验需做单相、三相四线和三相三线。
b 序号2对应试验只做单相、三相四线。
c 最大负载既可按照表4、表6规定,也可用挂满被检表方式替代。最小负载指装置输出接参考标准表。
17
GB/T44992—2024
7.3.2.4 组合谐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试验
试验设置I1=0.5Ic,分别采用B.2~B.8给出的7种典型试验波形,检验装置在各典型试验波形下
的组合谐波进行有功电能基本误差试验。
7.4 影响量
7.4.1 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量限值
在表14给出的参比条件下,单一影响量变化引起的基波有功电能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20的
规定。
表20 由单一影响量变化引起的基波有功电能误差改变量限值
影响量
影响量变
化范围
基波功率因数
cosϕ1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
的平均温度系数
%/K
0.02 0.05 0.1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的
误差改变量限值
%
0.02 0.05 0.1
环境温度15℃~32℃ 1.0和0.5L 0.0025 0.005 0.01 — — —
供电电
源电压
基波电压
基波频率
相序
工频磁感应
强度a
(1±10%)
参比值
(1±10%)
参比值
(1±2%)
参比值
逆相序
0.5mT
1.0
1.0
0.5L
1.0
0.5L
1.0
1.0
— — —
±0.004
±0.004
±0.006
±0.004
±0.006
±0.002
±0.02
±0.01
±0.01
±0.015
±0.01
±0.015
±0.005
±0.05
±0.02
±0.02
±0.03
±0.02
±0.03
±0.01
±0.1
a 工作标准表有关本条规定的技术指标等同于装置指标。涉及本条规定的检验,检验对象宜选择工作标准表。
0.5mT的磁感应是由与施加于工作标准表的电压频率相同的电流产生的,在最不利的相位和方向条件下,工
作标准表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本表的规定值。工作标准表应从环形线圈的中央获得磁感应,环形线圈平均
直径为1m,线圈截面为方形,相对于直径的径向厚度小,安匝(At)数为400。
单一影响量变化引起的单次谐波有功电能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21的规定。
表21 由单一影响量变化引起的单次谐波有功电能误差该变量限值
影响量
影响量变
化范围
谐波功率因数
cosϕh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
的平均温度系数
%/K
0.2 0.5 1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的
误差改变量限值
%
0.2 0.5 1
环境温度15℃~32℃ 1.0和0.5L 0.02 0.05 0.1 — — —
18
GB/T44992—2024
表21 由单一影响量变化引起的单次谐波有功电能误差该变量限值(续)
影响量
影响量变
化范围
谐波功率因数
cosϕh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
的平均温度系数
%/K
0.2 0.5 1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的
误差改变量限值
%
0.2 0.5 1
供电电
源电压
基波电压
基波频率
相序
工频磁感
应强度a
(1±10%)
参比值
(1±10%)
参比值
(1±2%)
参比值
逆相序
0.5mT
1.0
1.0
0.5L
1.0
0.5L
1.0
1.0
— — —
1.0
1.0
0.5L
1.0
0.5L
1.0
1.0
±0.04
±0.04
±0.06
±0.1
±0.15
±0.02
±0.5
±0.1
±0.1
±0.15
±0.25
±0.4
±0.05
±1.0
a 工作标准表有关本条规定的技术指标等同于装置指标。涉及本条规定的检验,检验对象宜选择工作标准表。
0.5mT的磁感应是由与施加于工作标准表的电压频率相同的电流产生的,在最不利的相位和方向条件下,工
作标准表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本表的规定值。工作标准表应从环形线圈的中央获得磁感应,环形线圈平均
直径为1m,线圈截面为方形,相对于直径的径向厚度小,安匝(At)数为400。
7.4.2 影响量试验
7.4.2.1 通用方法
单独对某个影响量引起的改变量进行测试。将某一影响量自参比值调至表20、表21规定的范围
极限,其他量保持在参比值不变,该影响量改变前后装置误差的改变值为该影响量对装置误差的影响。
基波有功电能影响量试验的信号及负载设置如下:
———U1=Uc(基波电压影响量试验除外);
———I1=Ic;
———cosϕ1 按表20;
———最小、平衡(单相)负载。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影响量试验的信号及负载设置如下:
———U1=Uc(基波电压影响量试验除外);
———I1=0.5Ic;
———cosϕ1=1.0;
———Uh =0.05U1;
———Ih =0.4I1;
———cosϕh 按表21;
———h=50;
———U1 与Uh(在原点)同相;
———最小、平衡(单相)负载。
19
GB/T44992—2024
7.4.2.2 环境温度
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
a) 将环境温度调节至参比温度,使装置达到热平衡并保持2h,记录装置电能误差γA;
b) 调节环境温度至表20(表21)规定工作温度的上限值且保持至少2h,记录装置电能误差γB;
c) 调节环境温度至表20(表21)规定工作温度的下限值且保持至少2h,记录装置电能误差γC。
装置由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改变量按下列方式确定:
———按公式(5)计算由单位温度上升引起的误差改变量CH;
CH =
γB -γA
ΔTH ……………………(5)
式中:
CH ———由单位温度上升引起的误差改变量,单位为%/K;
γA ———参比温度下装置的电能误差,单位为%;
γB ———工作温度上限值时装置的电能误差,单位为%;
ΔTH ———参比温度与工作温度上限值之差的绝对值,单位为开尔文(K)。
———按公式(6)计算由单位温度下降引起的误差改变量CL;
CL =
γC -γA
ΔTL ……………………(6)
式中:
CL ———由单位温度下降引起的误差改变量,单位为%/K;
γA ———参比温度下装置的电能误差,单位为%;
γC ———工作温度下限值时装置的电能误差,单位为%;
ΔTL———参比温度与工作温度下限值之差的绝对值,单位为开尔文(K)。
———按公式(7)确定装置因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改变量Cmax:
Cmax =max(CH,CL) ……………………(7)
式中:
Cmax———因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改变量,单位为%/K;
CH ———由单位温度上升引起的误差改变量,单位为%/K;
CL ———由单位温度下降引起的误差改变量,单位为%/K。
7.5 测量重复性
7.5.1 要求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用试验标准差表征。装置基波有功电能测量的试验标准差不应超过表22的规定。
表22 基波有功电能测量的试验标准差限值
基波功率因数cosϕ1
各等级装置基波有功电能测量的试验标准差限值
%
0.02 0.05 0.1
1.0 0.002 0.005 0.01
0.5L 0.003 0.007 0.015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
20
GB/T44992—2024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测量的试验标准差不应超过表23的规定。
表23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测量的试验标准差限值
基波功率因数cosϕh
各等级装置单次谐波有功电能测量的试验标准差限值
%
0.2 0.5 1
1.0 0.04 0.075 0.1
0.5L 0.06 0.1 0.15
注:L———电感负载;C———电容负载。
7.5.2 试验
7.5.2.1 信号及负载条件
试验在表14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进行。
基波有功电能测量重复性试验时,信号设置为I1=Ic、cosϕ1 为1和0.5L。
单次谐波有功电能测量重复性试验时,信号按以下设置:
———I1=0.5Ic;
———cosϕ1=1.0;
———U50=0.05U1;
———I50=0.4I1;
———cosϕ50分别取1.0、0.5L;
———U1 与U50(在原点)同相。
试验时负载采用最小、平衡(单相)负载。
7.5.2.2 试验方法
对装置进行不少于5次的电能误差测量,按公式(8)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
S = Σn
i=1 (Ei -E)2
(n -1) ……………………(8)
式中:
S ———标准偏差估计值,%;
Ei ———第i 次测量时装置的基本误差,%;
E ———Ei的平均值,即E=E1+E2+…+En
n ,%;
n ———重复测量的次数,n 大于或等于5。
7.6 稳定性
7.6.1 要求
装置基波有功电能和单次谐波有功电能的8h连续工作稳定性测量结果、24h变差和年稳定性测
量结果应分别符合表15和表16的规定。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最大差值应符合表24的规定。
21
GB/T44992—2024
表24 稳定性误差限值
稳定性类别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百分数误差改变量限值
%
基波有功电能谐波有功电能
0.02 0.05 0.1 0.2 0.5 1
8h连续工作±0.006 ±0.015 ±0.03 ±0.06 ±0.15 ±0.3
24h变差±0.006 ±0.01 ±0.02 ±0.06 ±0.1 ±0.2
年稳定性±0.01 ±0.025 ±0.05 ±0.1 ±0.25 ±0.5
7.6.2 试验
7.6.2.1 信号及负载条件
稳定性试验的信号及负载条件同7.5.2.1。
7.6.2.2 8h连续工作稳定性试验方法
装置连续工作8h,每隔1h测量一次装置的误差,共测量9次,按公式(9)计算装置的8h连续工作
稳定性测量误差Δ。
Δ =max(γ0,γ1,…,γi,…,γ8)- min(γ0,γ1,…,γi,…,γ8)
……………………(9)
式中:
Δ ———8h连续工作稳定性测量误差,%;
γ0 ———装置的初始误差,%;
γi ———装置的第i 次测量误差(i=1,2,…,8),%。
7.6.2.3 24h变差试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装置的初始误差γ0,然后将装置关机并就地放置24h,再开机并经预热后,在相同测试
条件下,测量并记录装置的误差γ1,并按公式(10)计算装置基波有功电能的24h变差Δ。
Δ =γ1 -γ0 ……………………(10)
式中:
Δ ———装置基波有功电能的24h变差,%;
γ0 ———装置的初始误差,%;
γ1 ———装置的第1次测量误差,%。
7.6.2.4 年稳定性试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装置的初始误差γ0,在装置使用12个月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测量并记录装置的误
差γ1,并按公式(10)计算装置的年稳定性测量误差。
7.7 多路输出一致性
7.7.1 要求
具有多路输出的装置,在不同表位上测到的基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除应符合7.3.1.1的规定
22
GB/T44992—2024
外,各表位之间基本误差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装置基波有功电能准确度等级指数值的30%;在不同表
位上测到的单次谐波有功电能的基本误差除应符合7.3.1.2的规定外,各表位之间基本误差的最大差值
不应大于装置谐波有功电能准确度等级指数值的30%。
7.7.2 试验
7.7.2.1 信号及负载条件
多路输出一致性试验的信号及负载条件同7.5.2.1。对于M 个表位的试验装置,若未配置隔离互
感器,则试验表位数可减少,但试验表位数不应少于M 个。
7.7.2.2 试验方法
将装置的参考标准表依次接入各个试验表位,在每个试验表位重复测量电能基本误差3次,按公式
(11)计算不同表位基本误差的最大变化值。
ΔE =Emax -Emin ……………………(11)
式中:
ΔE ———基本误差最大变化值,%;
Emax ———各试验表位中基本误差平均值的最大值,%;
Emin ———各试验表位中基本误差平均值的最小值,%。
7.8 监视系统示值误差
7.8.1 要求
各准确度等级装置监视输出信号,其基波参数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表25的规定。
表25 基波参数示值误差限
参数I1 范围示值误差
基波电压— ±0.1%(30V≤U1≤300V)(相对中性点)
基波电流
1mA≤I1<10mA ±(0.2×10mA/I1)%
10mA≤I1<50mA ±0.2%
50mA≤I1≤Imax ±0.1%
基波功率因数角— ±0.05°
基波有功功率
1mA≤I1<10mA ±(0.5×10mA/I1)%
10mA≤I1<50mA ±0.5%
50mA≤I1≤Imax ±0.2%
基波频率— ±0.02%
谐波参数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表26的规定。
23
GB/T44992—2024
表26 谐波参数示值误差限
参数I1 范围示值误差
谐波电压— ±0.1% (相对U1)
谐波电流10mA≤I1<50mA ±0.2%(相对I1)
50mA≤I1≤Imax ±0.1%(相对I1)
谐波功率因数角— ±0.5°
谐波有功功率10mA≤I1<50mA ±0.5%(相对基波有功功率)
50mA≤I1≤Imax ±0.2%(相对基波有功功率)
7.8.2 试验方法
参考标准表的选择参照6.2.1.2。
检验基波电压、基波电流、基波功率因数角、基波频率、谐波电压、谐波电流和谐波功率因数角时,各
检验项的检验点,可与6.2中对应检验项的检验点一致。
基波有功功率的检验点设置为:
———U1=Uc;
———I1=1mA、10mA、50mA 和Imax;
———cosϕ1=1.0、0.5L和0.8C。
谐波有功功率的检验点设置为:
———U1=Uc;
———I1=10mA、50mA 和0.5Imax;
———cosϕ1=1.0;
———Uh =0.05U1;
———Ih =0.8I1;
———cosϕh =1.0、0.5L;
———h=2、3、50;
———U1 与Uh(在原点)同相。
8 电磁兼容
8.1 通用要求
电磁兼容试验宜针对装置整体进行,不具备装置整体试验条件的,可针对各试验敏感部件分别进
行。被试设备所有用于接地的部分都应接地。试验时,被试设备应处于开机状态。
8.2 无线电干扰抑制
8.2.1 要求
装置的电磁骚扰限值要求应符合GB4824—2019中对1组A 类设备电磁骚扰限值的规定。
8.2.2 试验方法
按GB4824—2019中对1组A 类设备的要求,对装置(或谐波源、工作标准表)进行试验。
24
GB/T44992—2024
试验电压、电流信号设置如下:
———U1=Uc、I1=0.5Ic、ϕ1=0°;
———U50=0.05U1、I50=0.4I1、ϕ50=0°;
———U50与U1 在原点同相;
———电压回路和电流回路都采用半功率输出、阻性负载。
8.3 静电放电抗扰度
8.3.1 要求
按GB/T17626.2—2018进行试验,试验后(静电骚扰移除)装置应能恢复其所有功能,且计量性能
不应降低。
8.3.2 试验方法
按GB/T17626.2—2018表1规定的试验等级2进行试验。
静电放电应施加于装置(或谐波源、工作标准表、误差计算系统)的外壳、按键、外部端口等操作人员
可能触及的部位。
8.4 工频磁场抗扰度
8.4.1 要求
按GB/T17626.8—2006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不应损坏,装置(或谐波源)输出应满
足6.2要求,装置(或工作标准表)计量准确度应符合表15和表16的规定。
8.4.2 试验方法
按GB/T17626.8—2006的要求,对装置(或谐波源、工作标准表)进行试验。
试验采用浸入法,磁感应强度为0.5mT,试验持续时间1min。
试验时,被试设备应工作在表14规定的参比条件下,且电压、电流信号如下设置:
———U1=Uc、I1=0.5Ic、ϕ1=0°;
———U50=0.05U1、I50=0.4I1、ϕ50=0°;
———U50和U1 在原点同相。
9 气候条件
9.1 正常气候条件
装置应在表27规定的气候条件下工作。
表27 气候条件
参数数值
温度15℃~32℃
相对湿度10%~75%
注:工作气候条件值取自GB/T4798.3—2023中表1的3K21。
25
GB/T44992—2024
9.2 特殊气候条件
在特殊气候环境下工作的技术要求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10 检验规则
10.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验收检验按出厂检验要求进行。
10.2 出厂检验
每台装置的出厂检验项目按附录C进行。
10.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按附录C进行。如检验中有不合格项目时,可再抽取加倍数量样品进行复验,如全
部样品合格,则型式检验判定为合格。
11 包装、运输和贮存
11.1 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13384—2008的规定。产品的随机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产品合格证;
———产品说明书;
———装箱清单;
———出厂测试报告及其他相应技术资料。
11.2 运输
产品应包装完整,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直接淋袭。运输的气候条件应满足表28的要求。
表28 运输的气候条件
参数限值
温度-40℃~55℃
相对湿度≤95%
注:运输温度、相对湿度限值取自GB/T25480—2010中表1。
11.3 贮存
装置存放地应清洁,贮存环境条件应满足表29的规定,在空气中不应含有引起腐蚀的有害物质。
26
GB/T44992—2024
表29 贮存环境条件
参数限值
贮存温度-25℃~55℃
相对湿度≤75%
注:贮存温度、相对湿度限值取自GB/T25480—2010中表1。
27
GB/T44992—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装置的典型原理框图
谐波有功电能表检验装置的典型原理框图见图A.1。
图A.1 装置的典型原理框图
28
GB/T44992—2024
附 录 B
(规范性)
组合谐波的典型波形
B.1 概述
组合谐波的典型波形按公式(B.1)进行定义:
f =ΣH
h=1
Ahsin(hω0t+θh) ……………………(B.1)
式中:
H ———最大谐波次数(本文件H 等于41);
h ———第h 次谐波;
ω0 ———基波角频率;
Ah ———第h 次谐波幅值;
θh ———第h 次谐波相位;
t ———时间。
B.2 典型试验波形一
典型试验波形一的基波和谐波分量见表B.1,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1。
表B.1 典型试验波形一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 0 100 0
3 3.8 180 30 0
5 2.4 180 18 0
7 1.7 180 14 0
11 1.0 180 9 0
13 0.8 180 5 0
29
GB/T44992—2024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1 典型试验波形一
B.3 典型试验波形二
典型试验波形二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见表B.2,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2。
表B.2 典型试验波形二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 0 100 0
3 3.8 0 30 180
5 2.4 180 18 0
7 1.7 0 14 180
11 1.0 0 9 180
13 0.8 180 5 0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2 典型试验波形二
30
GB/T44992—2024
B.4 典型试验波形三
典型试验波形三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见表B.3,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3。
表B.3 典型试验波形三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 0 100 0
3 3.8 0 80 180
5 2.4 180 60 0
7 1.7 0 40 180
9 1.5 180 22 0
11 1.1 0 12 180
13 0.8 180 5 0
15 0.6 0 2 180
17 0.4 180 1 0
19 0.3 0 0.5 180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3 典型试验波形三
B.5 典型试验波形四
典型试验波形四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见表B.4,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4。
31
GB/T44992—2024
表B.4 典型试验波形四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 0 100 0
2 1.0 90 5 90
3 3.8 -160 18 -160
4 0.8 110 10 110
5 2.4 130 66 130
7 1.7 50 50 50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4 典型试验波形四
B.6 典型试验波形五
典型试验波形五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见表B.5,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5。
表B.5 典型试验波形五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 0 100 0
3 0 0 3.0 -25
5 20 155 4.8 155
7 25 155 5.8 -25
9 3.0 -25 1.2 -25
11 1.8 -25 0.8 155
32
GB/T44992—2024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5 典型试验波形五
B.7 典型试验波形六
典型试验波形六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见表B.6,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6。
表B.6 典型试验波形六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 0 100 0
3 100/3 0 100/3 0
5 100/5 0 100/5 0
7 100/7 0 100/7 0
9 100/9 0 100/9 0
11 100/11 0 100/11 0
13 100/13 0 100/13 0
15 100/15 0 100/15 0
17 100/17 0 100/17 0
19 100/19 0 100/19 0
21 100/21 0 100/21 0
23 100/23 0 100/23 0
25 100/25 0 100/25 0
27 100/27 0 100/27 0
29 100/29 0 100/29 0
31 100/31 0 100/31 0
33
GB/T44992—2024
表B.6 典型试验波形六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续)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33 100/33 0 100/33 0
35 100/35 0 100/35 0
37 100/37 0 100/37 0
39 100/39 0 100/39 0
41 100/41 0 100/41 0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6 典型试验波形六
B.8 典型试验波形七
典型试验波形七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见表B.7,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见图B.7。
表B.7 典型试验波形七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 100.00 0.93 100.00 -31.44
3 1.63 -86.40 52.12 93.60
5 0.54 100.79 17.37 -79.20
7 0.54 -79.21 17.24 100.80
9 0.32 107.99 10.34 -72.01
11 0.32 -72.01 10.21 107.99
13 0.23 115.18 7.29 -64.81
34
GB/T44992—2024
表B.7 典型试验波形七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续)
谐波次数
电压幅值U1
%
电压相位
(°)
电流幅值I1
%
电流相位
(°)
15 0.22 -64.82 7.16 115.19
17 0.17 122.38 5.57 -57.61
19 0.17 -57.62 5.43 122.39
21 0.14 129.57 4.44 -50.41
23 0.13 -50.43 4.31 129.59
25 0.11 136.77 3.65 -43.22
27 0.11 -43.23 3.52 136.78
29 0.10 143.96 3.05 -36.02
31 0.09 -36.04 2.93 143.98
33 0.08 151.16 2.58 -28.82
35 0.08 -28.84 2.46 151.18
37 0.07 158.35 2.20 -21.62
39 0.07 -21.65 2.08 158.37
41 0.06 165.54 1.88 -14.43
a) 电压波形图 b) 电流波形图
图B.7 典型试验波形七
35
GB/T44992—2024
附 录 C
(规范性)
装置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装置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见表C.1。
表C.1 装置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章条号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 外观检查5.1、5.2、5.3.1、11.1 √ √
2 外壳防护5.3.2 √ √
3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试验5.4.1 √ √
4 防止火焰蔓延5.4.2 — √
5 表面温度限值5.4.3 — √
6 电压回路6.2.1 √ √
7 电流回路6.2.2 √ √
8 相角6.2.3 √ √
9 基波频率6.2.4 √ √
10 输出功率稳定度6.2.5 √ √
11 误差计算系统6.3 √ √
12 绝缘电阻6.5.2 √ √
13 交流电压试验6.5.3 √ √
14 装置产生的磁场6.6 — √
15 热稳定性6.7 √ √
16 基本误差7.3 √ √
17 影响量7.4 — √
18 测量重复性7.5 √ √
19 8h连续工作稳定性7.6.2.2 √ √
20 24h变差7.6.2.3 √ √
21 年稳定性7.6.2.4 — √
22 多路输出一致性7.7 √ √
23 监视系统示值误差7.8 √ √
24 电磁骚扰抑制8.2 — √
25 静电放电抗扰度8.3 — √
26 工频磁场抗扰度8.4 — √
注:“√”表示需要开展的试验项目,“—”表示无需进行的试验项目。
36
GB/T44992—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
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2] GB/T25480—2010 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37
GB/T44992—2024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13日 10:32: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4794.html
图书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