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207-2025 医用空气系统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2207—2025
医用空气系统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MedicalAirSystems
2025-02-08发布2025-08-0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省人民医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孙 劼(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秦霄雯(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修宇(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康 瑞(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贾斌斌(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袁 冬(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赵 佳(河南省人民医院)
JJF2207—2025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概述…………………………………………………………………………………… (2)
5 计量特性……………………………………………………………………………… (2)
5.1 终端组件压力……………………………………………………………………… (2)
5.2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3)
5.3 终端组件流量……………………………………………………………………… (3)
5.4 含水量……………………………………………………………………………… (3)
5.5 颗粒物等级………………………………………………………………………… (3)
6 校准条件……………………………………………………………………………… (4)
6.1 环境条件…………………………………………………………………………… (4)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4)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5)
7.2 终端组件压力和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5)
7.3 终端组件流量……………………………………………………………………… (5)
7.4 含水量……………………………………………………………………………… (5)
7.5 颗粒物等级………………………………………………………………………… (6)
8 校准结果……………………………………………………………………………… (6)
8.1 标准原始记录……………………………………………………………………… (6)
8.2 标准结果的处理…………………………………………………………………… (6)
9 复校时间间隔………………………………………………………………………… (7)
附录A 压力露点与常压露点的关系曲线…………………………………………… (8)
附录B 露点温度与绝对湿度单位换算表…………………………………………… (9)
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11)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3)
附录E 医用空气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5)
Ⅰ
JJF2207—2025
引 言
JJF107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F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
规范。
本 规范的制定参考了GB 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GB/T13277.3—2015 《压缩空气 第3 部分:湿度测量方法》、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GB/T4830—2015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T13277.1—2023 《压缩空气 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GB/T13277.4—
2015 《压缩空气 第4部分:固体颗粒测量方法》、YY0801.1—2010 《医用气体管道
系统终端 第1部分:用于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的终端》、JJG49—2013 《弹性元件式
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875—2019 《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JJG1132—
2017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检定规程》、JJG237—2010 《秒表检定规程》、JJF1272—
2011 《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JJF1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以
及WS435—2013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2207—2025
医用空气系统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用空气系统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4830—2015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
GB/T13277.1—2023 压缩空气 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
GB/T13277.3—2015 压缩空气 第3部分:湿度测量方法
GB/T13277.4—2015 压缩空气 第4部分:固体颗粒测量方法
GB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YY0801.1—2010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终端 第1部分:用于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
的终端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
GB50751—2012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医用空气系统 medicalairsystem
包含气源系统、监测和报警系统,设置有阀门和终端组件等末端设施的完整管道系
统,用于供应医用空气。
[来源:GB50751—2012,2.0.2,有修改]
3.2 医用空气 medicalpurposeair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用于医疗用途的空气,包括医疗空气、器械空气、医用合成空
气、牙科空气等。
[来源:GB50751—2012,2.0.3]
3.3 医疗空气 medicalair
经压缩、净化、限定了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由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供应作用于病人。
[来源:GB50751—2012,2.0.4]
3.4 器械空气 instrumentair
经压缩、净化、限定了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由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供应为外科工具提
供动力。
[来源:GB50751—2012,2.0.5]
1
JJF2207—2025
3.5 医用合成空气 syntheticair
由医用氧气、医用氮气按氧含量为21%的比例混合而成。由医用管道系统集中供
应,作为医用空气的一种使用。
[来源:GB50751—2012,2.0.6]
3.6 牙科空气 dentalair
经压缩、净化、限定了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由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供应为牙科工具提
供动力。
[来源:GB50751—2012,2.0.7]
3.7 终端组件 terminalunit
医用空气系统中管道末端的输出口组件,需由操作者连接或断开,并具有特定气体
的唯一专用性。
[来源:GB50751—2012,2.0.15,有修改]
3.8 生命支持区域 lifesupportarea
病人进行创伤性手术或需要通过在线监护治疗的特定区域,该区域内的病人需要一
定时间的病情稳定后才能离开。如手术室、复苏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产房等。
[来源:GB50751—2012,2.0.13]
4 概述
医用空气系统用于医院的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普通病房和牙科等。其工作
原理为医用空气源通过压缩、干燥、净化后,将达到品质要求的医用空气由管道输送至
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医用空气系统一般由医用空气源、医用空气管道与附件、医用
空气供应末端设施(终端组件等)和医用空气监测报警系统组成,见图1。
图1 医用空气系统结构组成
5 计量特性
5.1 终端组件压力
终端组件压力计量特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JJF2207—2025
表1 终端组件压力计量特性指标
医用空气种类使用场所终端组件压力/kPa
医疗空气
手术室
重症病房、新生儿、高护病房
其他病房床位
400+-18000
器械空气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800+-210600
牙科空气牙椅≥550
5.2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医疗空气和医用合成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的气体流量为100L/min时,压力损失应
不大于35kPa;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的气体流量为140L/min时,压力损失应不
大于35kPa。
5.3 终端组件流量
终端组件流量计量特性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终端组件流量计量特性指标
医用空气种类使用场所终端组件流量/(L/min)
医疗空气
手术室≥40
重症病房、新生儿、高护病房≥80
其他病房床位≥20
器械空气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350
牙科空气牙科≥50
生命支持区域的医疗空气终端组件处的3s内的最小流量,应不小于170L/min。
5.4 含水量
医疗空气的终端组件处含水量应不大于575mg/m3,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含水量
应不大于50mg/m3,牙科空气终端组件处含水量应不大于780mg/m3。
5.5 颗粒物等级
医疗空气和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颗粒物的等级应符合表3中2级的要求,牙科空气
终端组件处颗粒物的等级应符合表3中3级的要求。
表3 压缩空气中颗粒等级
等级a
以颗粒尺寸b (d)为依据,每立方米内颗粒的最大数量/(个/m3)
0.1μm<d≤0.5μm 0.5μm<d≤1.0μm="" 1.0μm<d≤5.0μm<br=""> 0 由设备使用者或制造商规定的比等级1更高的要求
1 ≤20000 ≤400 ≤10
2 ≤400000 ≤6000 ≤100
3
JJF2207—2025
表3 (续)
等级a
以颗粒尺寸b (d)为依据,每立方米内颗粒的最大数量/ (个/m3)
0.1μm<d≤0.5μm 0.5μm<d≤1.0μm="" 1.0μm<d≤5.0μm<br=""> 3 不规定≤90000 ≤1000
a 在对颗粒等级做出判定时,应满足该级别内每种颗粒尺寸范围内颗粒数量的规定。
b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温度为20℃,绝对空气压力为0.1MPa,相对水蒸气压力为0MPa。
注:以上指标不适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1.1 环境温度:(10~40)℃;
6.1.2 环境相对湿度:30%~75%;
6.1.3 其他:仪器应远离振动、电磁干扰,环境中无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
注:上述条件与制造商的产品规定不一致时,以产品规定为准。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测量设备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
压力表(计) (0~1)MPa 0.25级及以上精密压力表或数字压力计
(0.05级及以上,年稳定性合格的)
热式质量气体流量计(0~500)L/min 2.5级及以上
阻容法露点湿度计
(露点仪) (-50~0)℃ 给出测量范围内的修正值
(或示值误差)
尘埃粒子计数器
粒径测量范围(0.1~5.0)μm
浓度测量范围(0~105)个/m3
浓度MPE:±30%FS (0.5μm)
秒表(0~3600)s MPE:±0.5s/d
温湿度计
温度:(5~50)℃ MPE:±2.0℃
相对湿度:30%~95% MPE:±5% (40%~70%,20℃);
±7% (40%以下或70%以上,20℃)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按照用户要求对各项参数进行校准。
4
JJF2207—2025
7.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7.1.1 系统应有铭牌标明产品名称、制造厂商、出厂编号。
7.1.2 系统应结构完整,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缺陷和机械损伤。终端组件采用快速接头
(或一般气体接头),接头应插拔灵活、不漏气,并可互换,仅接受它预期用于的气体插
入件。
7.1.3 系统管道、终端组件应有耐久、清晰、易识别的标识,标识的方法应为金属标
记、模板印刷、盖印或黏着性标志。颜色和标识的代号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医用空气系统管道及附件的颜色和标识代号
名称
代号
中文英文
颜色规定
医疗空气医疗空气MedAir 黑色-白色
器械空气器械空气Air800 黑色-白色
牙科空气牙科空气DentAir 黑色-白色
医用合成空气合成空气SynAir 黑色-白色
7.2 终端组件压力和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终端组件处的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将压力表(计)连接至终端组件,待示值稳定
后,记录压力表(计)测量值p1,即为终端组件压力。
调节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医疗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设置为
100L/min,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设置为140L/min。待压力表(计)示值
再次稳定后记录测量值p2,将p2 与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压力表(计)的测量值p1 相
比较,按式(1)计算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Δp=|p2-p1| (1)
式中:
Δp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kPa;
p1 ———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压力表(计)测量值,kPa;
p2 ———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为设置值时压力表(计)测量值,kPa。
7.3 终端组件流量
将气体流量计调节至最大量程处并连接至终端组件,记录气体流量计测量值,即为
该终端组件流量。
对于生命支持区域,将气体流量计调节至最大量程处,连接至终端组件并开始计
时,记录3s内的最小流量。
7.4 含水量
含水量通过测量露点得到。在大气压(绝对压力0.1MPa)下的露点被称为“常压
露点”,在实际压力下测得的露点被称为“压力露点”。校准时,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接
三通,其中一个通路中连接压力表(计),另一通路连接流量计和露点仪。调节气体输
出流量至露点仪使用范围内,待流量稳定后记录压力测量值pi 和露点测量值Ti,重复
5
JJF2207—2025
测量3次,按式(2)计算压力平均值p,按式(3)计算露点平均值T ,即为压力露
点。依据附录A将压力露点转换为常压露点,依据附录B将常压露点转换为含水量。
p =1 nΣn
i=1
pi (2)
式中:
p ———压力平均值,kPa;
n ———测量次数;
pi———单次压力测量值,kPa。
T =1 nΣn
i=1
Ti (3)
式中:
T ———露点平均值,℃;
n ———测量次数;
Ti———单次露点测量值,℃。
7.5 颗粒物等级
尘埃粒子计数器预热、自净完成后,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接流量计和尘埃粒子计数
器。调节气体输出流量至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范围内。待粒子计数器正常运转5min后
开始测定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采样流量为2.83L/min,采样时间为1min,记录测量
值ci,重复测量3次,按式(4)计算颗粒物平均值c,依据表3判定颗粒物等级。
c=1 nΣn
i=1
ci (4)
式中:
c ———颗粒物浓度平均值,个/m3;
n ———采样次数;
ci———单次颗粒物浓度测量值,个/m3。
8 校准结果
8.1 校准原始记录
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参见附录C。
8.2 校准结果的处理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参见附录D,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6
JJF2207—2025
接收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的有效的声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说明。
9 复校时间间隔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系统的使用情况、使用者、系统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
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2个月。
7
JJF2207—2025
附录A
压力露点与常压露点的关系曲线
注:此表引自GB/T4830—2015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中附录B的图B.1。
8
JJF2207—2025
附录B
露点温度与绝对湿度单位换算表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0 4.5174
-1 4.1590
-2 3.8267
-3 3.5188
-4 3.2336
-5 2.9697
-6 2.7255
-7 2.4998
-8 2.2913
-9 2.0987
-10 1.9211
-11 1.7573
-12 1.6064
-13 1.4674
-14 1.3395
-15 1.2218
-16 1.1137
-17 1.0145
-18 0.9234
-19 0.8398
-20 0.7633
-21 0.6931
-22 0.6290
-23 0.5703
-24 0.5167
-25 0.4678
-26 0.4231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27 0.3825
-28 0.3454
-29 0.3117
-30 0.2810
-31 0.2531
-32 0.2278
-33 0.2048
-34 0.1840
-35 0.1652
-36 0.1481
-37 0.1327
-38 0.1188
-39 0.1062
-40 0.0949
-41 0.0847
-42 0.0755
-43 0.0673
-44 0.0599
-45 0.0532
-46 0.0473
-47 0.0419
-48 0.0372
-49 0.0329
-50 0.0291
-51 0.0257
-52 0.0227
-53 0.0200
9
JJF2207—2025
续表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54 0.0176
-55 0.0155
-56 0.0136
-57 0.0119
-58 0.0104
-59 0.009136
-60 0.007985
-61 0.006970
-62 0.006076
-63 0.005290
-64 0.004599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65 0.003994
-66 0.003463
-67 0.002999
-68 0.002593
-69 0.002239
-70 0.001931
-71 0.001663
-72 0.001430
-73 0.001227
-74 0.001052
-75 0.000900
注:此表引自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中附录C的表C.2。
10
JJF2207—2025
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推荐性表格)
委托单位地址
系统名称制造厂商
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标准器名称标准器测量范围
标准器证书号标准器有效期至
温度湿度
校准依据
记录编号校准日期
校准员核验员
一、医用空气种类
□医疗空气 □器械空气 □医用合成空气 □牙科空气
二、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说明:
三、终端组件压力
校准地点
测量值p1
kPa
四、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校准地点
测量值p2
kPa
压力损失Δp
kPa
五、终端组件流量或3s内的最小流量
校准地点
测量值
L/min
11
JJF2207—2025
六、含水量
校准地点
压力测量值pi
kPa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压力平均值p
kPa
露点测量值Ti
℃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露点平均值Td
℃
含水量
mg/m3
七、颗粒物等级
校准地点
测量值ci/(个/m3)
(d = μm)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平均值c/(个/m3)
(d = μm)
测量值ci/(个/m3)
(d = μm)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平均值c/(个/m3)
(d = μm)
测量值ci/(个/m3)
(d = μm)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平均值c/(个/m3)
(d = μm)
颗粒物等级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2
JJF2207—2025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推荐性表格)
证书编号××××××-××××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表述均符合JJF1059.1的要求。
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 地点
相对湿度 % 其他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
校准所使用的主要测量标准: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期至
(YYYY-MM-DD)
第×页 共×页
13
JJF2207—2025
证书编号××××××-××××
校准项目技术要求校准地点校准结果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符合JJF2207—20257.1要求
终端组件压力
医疗空气400+-18000kPa
器械空气800+-210600kPa
牙科空气≥550kPa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医疗空气
器械空气
医用合成空气
≤35kPa
终端组件流量
医疗
空气
手术室≥40L/min
重症病房、新生儿、
高护病房≥80L/min
其他病房床位≥20L/min
器械空气≥350L/min
牙科空气≥50L/min
生命支持区域3s内最小流量≥170L/min
含水量
医疗空气≤575mg/m3
器械空气≤50mg/m3
牙科空气≤780mg/m3
颗粒物等级
医疗空气2级
器械空气2级
牙科空气3级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校准员: 核验员:
第×页 共×页
14
JJF2207—2025
附录E
医用空气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医用空气系统的校准涉及压力、流量、露点和颗粒物浓度,均使用标准器直接进行
测量,根据JJF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分别分析其测量结果的不
确定度。
E.1 终端组件压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1.1 测量设备
0.25级精密压力表,测量范围满足(0~1)MPa。
E.1.2 测量方法
终端组件处的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将精密压力表连接至终端组件,待精密压力表
示值稳定后,记录测量值,即为终端组件压力。
E.1.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p)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见表E.1。
表E.1 终端组件压力测量数据表单位:kPa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压力440.5 441.0 442.5 441.0 443.0 442.5 442.0 440.5 441.5 442.0 441.6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pi -p)2
n -1 ≈0.88kPa
式中:
s ———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
pi ———第i 次的测量值,kPa;
p ———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kPa。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终端组件压力进行单次测量,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p)=0.88kPa
(2)精密压力计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2(p)
精密压力计的分辨力为0.5kPa,假设为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为:
u2(p)=0.5kPa
2× 3 ≈0.15kPa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p)
15
JJF2207—2025
精密压力计的准确度级别为0.25级,假设服从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u3(p)=1000kPa×0.25%
3 ≈1.45kPa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2。
表E.2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kPa
u1(p) 测量重复性A 0.88
u2(p) 标准器分辨力B 0.15
u3(p) 标准器准确度级别B 1.45
E.1.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p)+u22(p)+u23(p)≈1.7kPa
E.1.5 扩展不确定度U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 =k×uc=2×1.7kPa=3.4kPa
E.2 终端组件流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2.1 测量设备
气体流量计的测量范围(0~500)L/min,准确度2.5级。
E.2.2 测量方法
将气体流量计连接至终端组件输出口,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流量计测量值,即为该
终端组件处的流量。
E.2.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l)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见表E.3。
表E.3 终端组件流量测量数据表单位:L/min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流量180 179 183 182 180 175 175 180 182 178 179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li -l)2
n -1 ≈2.8L/min
式中:
s ———标准偏差;
16
JJF2207—2025
n ———测量次数;
li———第i 次的测量值,L/min;
l ———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L/min。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终端组件流量进行单次测量,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l)≈2.8L/min
(2)气体流量计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2(l)
气体流量计的分辨力为1L/min,假设为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为:
u2(l)=0.5L/min
3 ≈0.29L/min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l)
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级别为2.5级,假设服从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3(l)=179L/min×2.5%
3 ≈2.6L/min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4。
表E.4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L/min)
u1(l) 测量重复性A 2.8
u2(l) 标准器分辨力B 0.29
u3(l) 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B 2.6
E.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l)+u22(l)+u23(l)≈3.8L/min
E.2.5 扩展标准不确定度U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 =k×uc=2×3.8L/min=7.6L/min
E.3 露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3.1 测量设备
露点仪的测量范围(-50~0)℃,最大允许误差±2.0℃。
E.3.2 测量方法
测量时调节气体输出流量至露点仪使用范围内,待流量稳定后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
接露点仪进行校准,重复测量3次,记录露点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
E.3.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T)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17
JJF2207—2025
见表E.5。
表E.5 露点测量数据表单位:℃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温度-25.5 -26.2 -25.8 -24.8 -24.2 -25.0 -24.8 -25.2 -25.4 -25.6 -25.2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Ti -T)2
n -1 ≈0.58℃
式中:
s ———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
Ti ———第i 次的测量值,℃;
T ———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露点测量3次,则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T)=s/3≈0.33℃
(2)露点仪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T)
露点仪的分辨力为0.1℃,假设为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2(T)≈0.029℃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T)
露点仪的最大允许误差±2.0 ℃,假设为均匀分布,则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3(T)≈1.2℃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6。
表E.6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
u1(T) 测量重复性A 0.33
u2(T) 标准器分辨力B 0.029
u3(T) 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B 1.2
E.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T)+u22(T)+u23(T)≈1.3℃
E.3.5 扩展标准不确定度U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18
JJF2207—2025
U =k×uc=2×1.3℃=2.6℃
E.4 颗粒物浓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4.1 测量设备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粒径测量范围(0.1~5.0)μm,浓度测量范围(0~105)个/
m3,最大允许误差±30%FS (0.5μm)。
E.4.2 测量方法
尘埃粒子计数器预热、自净完成后,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接流量计和尘埃粒子计数
器。调节气体输出流量至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范围内。待粒子计数器正常运转5min后
开始测定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采样流量为2.83L/min,采样时间为1min,连续采样
3次,记录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
E.4.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c)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见表E.7。
表E.7 颗粒物浓度测量数据表单位:个/m3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颗粒物
浓度3452 3865 3924 3365 3154 3260 3155 3622 3455 3560 3481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ci -c)2
n -1 ≈268个/m3
式中:
s ———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
ci———第i 次的测量值;
c ———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颗粒物浓度测量3次,则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c)=s/3≈155个/m3
(2)尘埃粒子计数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c)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分辨力为1个/m3,假设为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2(c)=0.29个/m3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c)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0%FS,假设为均匀分布,则标准器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为:
19
JJF2207—2025
u3(c)=0.3个/m3×3481/3≈603个/m3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8。
表E.8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 (个/m3)
u1(c) 测量重复性A 155
u2(c) 标准器分辨力B 0.29
u3(c) 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B 603
E.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c)+u22(c)+u23(c)≈623个/m3
E.4.5 扩展不确定度U
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 =k×uc=2×623个/m3=1246个/m3
20
JJF2207—2025</d≤0.5μm></d≤0.5μm>
JJF2207—2025
医用空气系统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MedicalAirSystems
2025-02-08发布2025-08-0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省人民医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医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孙 劼(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秦霄雯(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李修宇(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康 瑞(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贾斌斌(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袁 冬(北京中瑞易安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赵 佳(河南省人民医院)
JJF2207—2025
目 录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概述…………………………………………………………………………………… (2)
5 计量特性……………………………………………………………………………… (2)
5.1 终端组件压力……………………………………………………………………… (2)
5.2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3)
5.3 终端组件流量……………………………………………………………………… (3)
5.4 含水量……………………………………………………………………………… (3)
5.5 颗粒物等级………………………………………………………………………… (3)
6 校准条件……………………………………………………………………………… (4)
6.1 环境条件…………………………………………………………………………… (4)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4)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4)
7.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5)
7.2 终端组件压力和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5)
7.3 终端组件流量……………………………………………………………………… (5)
7.4 含水量……………………………………………………………………………… (5)
7.5 颗粒物等级………………………………………………………………………… (6)
8 校准结果……………………………………………………………………………… (6)
8.1 标准原始记录……………………………………………………………………… (6)
8.2 标准结果的处理…………………………………………………………………… (6)
9 复校时间间隔………………………………………………………………………… (7)
附录A 压力露点与常压露点的关系曲线…………………………………………… (8)
附录B 露点温度与绝对湿度单位换算表…………………………………………… (9)
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11)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3)
附录E 医用空气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5)
Ⅰ
JJF2207—2025
引 言
JJF1071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F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
规范。
本 规范的制定参考了GB 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GB/T13277.3—2015 《压缩空气 第3 部分:湿度测量方法》、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GB/T4830—2015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T13277.1—2023 《压缩空气 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GB/T13277.4—
2015 《压缩空气 第4部分:固体颗粒测量方法》、YY0801.1—2010 《医用气体管道
系统终端 第1部分:用于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的终端》、JJG49—2013 《弹性元件式
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JJG875—2019 《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JJG1132—
2017 《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检定规程》、JJG237—2010 《秒表检定规程》、JJF1272—
2011 《阻容法露点湿度计校准规范》、JJF1190—2008《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以
及WS435—2013 《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
JJF2207—2025
医用空气系统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用空气系统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4830—2015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
GB/T13277.1—2023 压缩空气 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
GB/T13277.3—2015 压缩空气 第3部分:湿度测量方法
GB/T13277.4—2015 压缩空气 第4部分:固体颗粒测量方法
GB50751—2012 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YY0801.1—2010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终端 第1部分:用于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
的终端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
GB50751—2012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医用空气系统 medicalairsystem
包含气源系统、监测和报警系统,设置有阀门和终端组件等末端设施的完整管道系
统,用于供应医用空气。
[来源:GB50751—2012,2.0.2,有修改]
3.2 医用空气 medicalpurposeair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用于医疗用途的空气,包括医疗空气、器械空气、医用合成空
气、牙科空气等。
[来源:GB50751—2012,2.0.3]
3.3 医疗空气 medicalair
经压缩、净化、限定了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由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供应作用于病人。
[来源:GB50751—2012,2.0.4]
3.4 器械空气 instrumentair
经压缩、净化、限定了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由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供应为外科工具提
供动力。
[来源:GB50751—2012,2.0.5]
1
JJF2207—2025
3.5 医用合成空气 syntheticair
由医用氧气、医用氮气按氧含量为21%的比例混合而成。由医用管道系统集中供
应,作为医用空气的一种使用。
[来源:GB50751—2012,2.0.6]
3.6 牙科空气 dentalair
经压缩、净化、限定了污染物浓度的空气,由医用气体管道系统供应为牙科工具提
供动力。
[来源:GB50751—2012,2.0.7]
3.7 终端组件 terminalunit
医用空气系统中管道末端的输出口组件,需由操作者连接或断开,并具有特定气体
的唯一专用性。
[来源:GB50751—2012,2.0.15,有修改]
3.8 生命支持区域 lifesupportarea
病人进行创伤性手术或需要通过在线监护治疗的特定区域,该区域内的病人需要一
定时间的病情稳定后才能离开。如手术室、复苏室、抢救室、重症监护室、产房等。
[来源:GB50751—2012,2.0.13]
4 概述
医用空气系统用于医院的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普通病房和牙科等。其工作
原理为医用空气源通过压缩、干燥、净化后,将达到品质要求的医用空气由管道输送至
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医用空气系统一般由医用空气源、医用空气管道与附件、医用
空气供应末端设施(终端组件等)和医用空气监测报警系统组成,见图1。
图1 医用空气系统结构组成
5 计量特性
5.1 终端组件压力
终端组件压力计量特性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JJF2207—2025
表1 终端组件压力计量特性指标
医用空气种类使用场所终端组件压力/kPa
医疗空气
手术室
重症病房、新生儿、高护病房
其他病房床位
400+-18000
器械空气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800+-210600
牙科空气牙椅≥550
5.2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医疗空气和医用合成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的气体流量为100L/min时,压力损失应
不大于35kPa;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的气体流量为140L/min时,压力损失应不
大于35kPa。
5.3 终端组件流量
终端组件流量计量特性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终端组件流量计量特性指标
医用空气种类使用场所终端组件流量/(L/min)
医疗空气
手术室≥40
重症病房、新生儿、高护病房≥80
其他病房床位≥20
器械空气骨科、神经外科手术室≥350
牙科空气牙科≥50
生命支持区域的医疗空气终端组件处的3s内的最小流量,应不小于170L/min。
5.4 含水量
医疗空气的终端组件处含水量应不大于575mg/m3,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含水量
应不大于50mg/m3,牙科空气终端组件处含水量应不大于780mg/m3。
5.5 颗粒物等级
医疗空气和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颗粒物的等级应符合表3中2级的要求,牙科空气
终端组件处颗粒物的等级应符合表3中3级的要求。
表3 压缩空气中颗粒等级
等级a
以颗粒尺寸b (d)为依据,每立方米内颗粒的最大数量/(个/m3)
0.1μm<d≤0.5μm 0.5μm<d≤1.0μm="" 1.0μm<d≤5.0μm<br=""> 0 由设备使用者或制造商规定的比等级1更高的要求
1 ≤20000 ≤400 ≤10
2 ≤400000 ≤6000 ≤100
3
JJF2207—2025
表3 (续)
等级a
以颗粒尺寸b (d)为依据,每立方米内颗粒的最大数量/ (个/m3)
0.1μm<d≤0.5μm 0.5μm<d≤1.0μm="" 1.0μm<d≤5.0μm<br=""> 3 不规定≤90000 ≤1000
a 在对颗粒等级做出判定时,应满足该级别内每种颗粒尺寸范围内颗粒数量的规定。
b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温度为20℃,绝对空气压力为0.1MPa,相对水蒸气压力为0MPa。
注:以上指标不适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6.1.1 环境温度:(10~40)℃;
6.1.2 环境相对湿度:30%~75%;
6.1.3 其他:仪器应远离振动、电磁干扰,环境中无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
注:上述条件与制造商的产品规定不一致时,以产品规定为准。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测量设备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准确度等级
压力表(计) (0~1)MPa 0.25级及以上精密压力表或数字压力计
(0.05级及以上,年稳定性合格的)
热式质量气体流量计(0~500)L/min 2.5级及以上
阻容法露点湿度计
(露点仪) (-50~0)℃ 给出测量范围内的修正值
(或示值误差)
尘埃粒子计数器
粒径测量范围(0.1~5.0)μm
浓度测量范围(0~105)个/m3
浓度MPE:±30%FS (0.5μm)
秒表(0~3600)s MPE:±0.5s/d
温湿度计
温度:(5~50)℃ MPE:±2.0℃
相对湿度:30%~95% MPE:±5% (40%~70%,20℃);
±7% (40%以下或70%以上,20℃)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按照用户要求对各项参数进行校准。
4
JJF2207—2025
7.1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7.1.1 系统应有铭牌标明产品名称、制造厂商、出厂编号。
7.1.2 系统应结构完整,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缺陷和机械损伤。终端组件采用快速接头
(或一般气体接头),接头应插拔灵活、不漏气,并可互换,仅接受它预期用于的气体插
入件。
7.1.3 系统管道、终端组件应有耐久、清晰、易识别的标识,标识的方法应为金属标
记、模板印刷、盖印或黏着性标志。颜色和标识的代号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医用空气系统管道及附件的颜色和标识代号
名称
代号
中文英文
颜色规定
医疗空气医疗空气MedAir 黑色-白色
器械空气器械空气Air800 黑色-白色
牙科空气牙科空气DentAir 黑色-白色
医用合成空气合成空气SynAir 黑色-白色
7.2 终端组件压力和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终端组件处的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将压力表(计)连接至终端组件,待示值稳定
后,记录压力表(计)测量值p1,即为终端组件压力。
调节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医疗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设置为
100L/min,器械空气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设置为140L/min。待压力表(计)示值
再次稳定后记录测量值p2,将p2 与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压力表(计)的测量值p1 相
比较,按式(1)计算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Δp=|p2-p1| (1)
式中:
Δp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kPa;
p1 ———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压力表(计)测量值,kPa;
p2 ———终端组件处输出气体流量为设置值时压力表(计)测量值,kPa。
7.3 终端组件流量
将气体流量计调节至最大量程处并连接至终端组件,记录气体流量计测量值,即为
该终端组件流量。
对于生命支持区域,将气体流量计调节至最大量程处,连接至终端组件并开始计
时,记录3s内的最小流量。
7.4 含水量
含水量通过测量露点得到。在大气压(绝对压力0.1MPa)下的露点被称为“常压
露点”,在实际压力下测得的露点被称为“压力露点”。校准时,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接
三通,其中一个通路中连接压力表(计),另一通路连接流量计和露点仪。调节气体输
出流量至露点仪使用范围内,待流量稳定后记录压力测量值pi 和露点测量值Ti,重复
5
JJF2207—2025
测量3次,按式(2)计算压力平均值p,按式(3)计算露点平均值T ,即为压力露
点。依据附录A将压力露点转换为常压露点,依据附录B将常压露点转换为含水量。
p =1 nΣn
i=1
pi (2)
式中:
p ———压力平均值,kPa;
n ———测量次数;
pi———单次压力测量值,kPa。
T =1 nΣn
i=1
Ti (3)
式中:
T ———露点平均值,℃;
n ———测量次数;
Ti———单次露点测量值,℃。
7.5 颗粒物等级
尘埃粒子计数器预热、自净完成后,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接流量计和尘埃粒子计数
器。调节气体输出流量至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范围内。待粒子计数器正常运转5min后
开始测定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采样流量为2.83L/min,采样时间为1min,记录测量
值ci,重复测量3次,按式(4)计算颗粒物平均值c,依据表3判定颗粒物等级。
c=1 nΣn
i=1
ci (4)
式中:
c ———颗粒物浓度平均值,个/m3;
n ———采样次数;
ci———单次颗粒物浓度测量值,个/m3。
8 校准结果
8.1 校准原始记录
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参见附录C。
8.2 校准结果的处理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参见附录D,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6
JJF2207—2025
接收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l)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的有效的声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说明。
9 复校时间间隔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系统的使用情况、使用者、系统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
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2个月。
7
JJF2207—2025
附录A
压力露点与常压露点的关系曲线
注:此表引自GB/T4830—2015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中附录B的图B.1。
8
JJF2207—2025
附录B
露点温度与绝对湿度单位换算表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0 4.5174
-1 4.1590
-2 3.8267
-3 3.5188
-4 3.2336
-5 2.9697
-6 2.7255
-7 2.4998
-8 2.2913
-9 2.0987
-10 1.9211
-11 1.7573
-12 1.6064
-13 1.4674
-14 1.3395
-15 1.2218
-16 1.1137
-17 1.0145
-18 0.9234
-19 0.8398
-20 0.7633
-21 0.6931
-22 0.6290
-23 0.5703
-24 0.5167
-25 0.4678
-26 0.4231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27 0.3825
-28 0.3454
-29 0.3117
-30 0.2810
-31 0.2531
-32 0.2278
-33 0.2048
-34 0.1840
-35 0.1652
-36 0.1481
-37 0.1327
-38 0.1188
-39 0.1062
-40 0.0949
-41 0.0847
-42 0.0755
-43 0.0673
-44 0.0599
-45 0.0532
-46 0.0473
-47 0.0419
-48 0.0372
-49 0.0329
-50 0.0291
-51 0.0257
-52 0.0227
-53 0.0200
9
JJF2207—2025
续表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54 0.0176
-55 0.0155
-56 0.0136
-57 0.0119
-58 0.0104
-59 0.009136
-60 0.007985
-61 0.006970
-62 0.006076
-63 0.005290
-64 0.004599
露点/℃ 绝对湿度(20℃)/(g/m3)
-65 0.003994
-66 0.003463
-67 0.002999
-68 0.002593
-69 0.002239
-70 0.001931
-71 0.001663
-72 0.001430
-73 0.001227
-74 0.001052
-75 0.000900
注:此表引自GB/T11605—2005 《湿度测量方法》中附录C的表C.2。
10
JJF2207—2025
附录C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
(推荐性表格)
委托单位地址
系统名称制造厂商
型号规格出厂编号
标准器名称标准器测量范围
标准器证书号标准器有效期至
温度湿度
校准依据
记录编号校准日期
校准员核验员
一、医用空气种类
□医疗空气 □器械空气 □医用合成空气 □牙科空气
二、外观及功能性检查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说明:
三、终端组件压力
校准地点
测量值p1
kPa
四、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校准地点
测量值p2
kPa
压力损失Δp
kPa
五、终端组件流量或3s内的最小流量
校准地点
测量值
L/min
11
JJF2207—2025
六、含水量
校准地点
压力测量值pi
kPa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压力平均值p
kPa
露点测量值Ti
℃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露点平均值Td
℃
含水量
mg/m3
七、颗粒物等级
校准地点
测量值ci/(个/m3)
(d = μm)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平均值c/(个/m3)
(d = μm)
测量值ci/(个/m3)
(d = μm)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平均值c/(个/m3)
(d = μm)
测量值ci/(个/m3)
(d = μm)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平均值c/(个/m3)
(d = μm)
颗粒物等级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2
JJF2207—2025
附录D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推荐性表格)
证书编号××××××-××××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表述均符合JJF1059.1的要求。
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度 ℃ 地点
相对湿度 % 其他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
校准所使用的主要测量标准:
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期至
(YYYY-MM-DD)
第×页 共×页
13
JJF2207—2025
证书编号××××××-××××
校准项目技术要求校准地点校准结果
外观及功能性检查符合JJF2207—20257.1要求
终端组件压力
医疗空气400+-18000kPa
器械空气800+-210600kPa
牙科空气≥550kPa
终端组件压力损失
医疗空气
器械空气
医用合成空气
≤35kPa
终端组件流量
医疗
空气
手术室≥40L/min
重症病房、新生儿、
高护病房≥80L/min
其他病房床位≥20L/min
器械空气≥350L/min
牙科空气≥50L/min
生命支持区域3s内最小流量≥170L/min
含水量
医疗空气≤575mg/m3
器械空气≤50mg/m3
牙科空气≤780mg/m3
颗粒物等级
医疗空气2级
器械空气2级
牙科空气3级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校准员: 核验员:
第×页 共×页
14
JJF2207—2025
附录E
医用空气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医用空气系统的校准涉及压力、流量、露点和颗粒物浓度,均使用标准器直接进行
测量,根据JJF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分别分析其测量结果的不
确定度。
E.1 终端组件压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1.1 测量设备
0.25级精密压力表,测量范围满足(0~1)MPa。
E.1.2 测量方法
终端组件处的输出气体流量为零时,将精密压力表连接至终端组件,待精密压力表
示值稳定后,记录测量值,即为终端组件压力。
E.1.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p)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见表E.1。
表E.1 终端组件压力测量数据表单位:kPa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压力440.5 441.0 442.5 441.0 443.0 442.5 442.0 440.5 441.5 442.0 441.6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pi -p)2
n -1 ≈0.88kPa
式中:
s ———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
pi ———第i 次的测量值,kPa;
p ———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kPa。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终端组件压力进行单次测量,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p)=0.88kPa
(2)精密压力计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2(p)
精密压力计的分辨力为0.5kPa,假设为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为:
u2(p)=0.5kPa
2× 3 ≈0.15kPa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p)
15
JJF2207—2025
精密压力计的准确度级别为0.25级,假设服从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u3(p)=1000kPa×0.25%
3 ≈1.45kPa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2。
表E.2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kPa
u1(p) 测量重复性A 0.88
u2(p) 标准器分辨力B 0.15
u3(p) 标准器准确度级别B 1.45
E.1.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p)+u22(p)+u23(p)≈1.7kPa
E.1.5 扩展不确定度U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 =k×uc=2×1.7kPa=3.4kPa
E.2 终端组件流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2.1 测量设备
气体流量计的测量范围(0~500)L/min,准确度2.5级。
E.2.2 测量方法
将气体流量计连接至终端组件输出口,待示值稳定后,记录流量计测量值,即为该
终端组件处的流量。
E.2.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l)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见表E.3。
表E.3 终端组件流量测量数据表单位:L/min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流量180 179 183 182 180 175 175 180 182 178 179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li -l)2
n -1 ≈2.8L/min
式中:
s ———标准偏差;
16
JJF2207—2025
n ———测量次数;
li———第i 次的测量值,L/min;
l ———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L/min。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终端组件流量进行单次测量,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l)≈2.8L/min
(2)气体流量计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2(l)
气体流量计的分辨力为1L/min,假设为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为:
u2(l)=0.5L/min
3 ≈0.29L/min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l)
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级别为2.5级,假设服从均匀分布,由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3(l)=179L/min×2.5%
3 ≈2.6L/min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4。
表E.4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L/min)
u1(l) 测量重复性A 2.8
u2(l) 标准器分辨力B 0.29
u3(l) 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B 2.6
E.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l)+u22(l)+u23(l)≈3.8L/min
E.2.5 扩展标准不确定度U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 =k×uc=2×3.8L/min=7.6L/min
E.3 露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3.1 测量设备
露点仪的测量范围(-50~0)℃,最大允许误差±2.0℃。
E.3.2 测量方法
测量时调节气体输出流量至露点仪使用范围内,待流量稳定后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
接露点仪进行校准,重复测量3次,记录露点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
E.3.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T)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17
JJF2207—2025
见表E.5。
表E.5 露点测量数据表单位:℃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温度-25.5 -26.2 -25.8 -24.8 -24.2 -25.0 -24.8 -25.2 -25.4 -25.6 -25.2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Ti -T)2
n -1 ≈0.58℃
式中:
s ———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
Ti ———第i 次的测量值,℃;
T ———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露点测量3次,则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T)=s/3≈0.33℃
(2)露点仪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T)
露点仪的分辨力为0.1℃,假设为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2(T)≈0.029℃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T)
露点仪的最大允许误差±2.0 ℃,假设为均匀分布,则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3(T)≈1.2℃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6。
表E.6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
u1(T) 测量重复性A 0.33
u2(T) 标准器分辨力B 0.029
u3(T) 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B 1.2
E.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T)+u22(T)+u23(T)≈1.3℃
E.3.5 扩展标准不确定度U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
18
JJF2207—2025
U =k×uc=2×1.3℃=2.6℃
E.4 颗粒物浓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E.4.1 测量设备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粒径测量范围(0.1~5.0)μm,浓度测量范围(0~105)个/
m3,最大允许误差±30%FS (0.5μm)。
E.4.2 测量方法
尘埃粒子计数器预热、自净完成后,在气体终端组件处连接流量计和尘埃粒子计数
器。调节气体输出流量至尘埃粒子计数器使用范围内。待粒子计数器正常运转5min后
开始测定不同粒径的粒子浓度,采样流量为2.83L/min,采样时间为1min,连续采样
3次,记录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
E.4.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c)
选取正常工作的医用空气系统终端组件作为被测对象,重复测量10次,具体数据
见表E.7。
表E.7 颗粒物浓度测量数据表单位:个/m3
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颗粒物
浓度3452 3865 3924 3365 3154 3260 3155 3622 3455 3560 3481
利用贝塞尔公式可得标准偏差为:
s= Σn
i=1(ci -c)2
n -1 ≈268个/m3
式中:
s ———标准偏差;
n ———测量次数;
ci———第i 次的测量值;
c ———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实际校准过程中对颗粒物浓度测量3次,则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1(c)=s/3≈155个/m3
(2)尘埃粒子计数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c)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分辨力为1个/m3,假设为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为:
u2(c)=0.29个/m3
(3)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c)
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0%FS,假设为均匀分布,则标准器引入的
标准不确定度为:
19
JJF2207—2025
u3(c)=0.3个/m3×3481/3≈603个/m3
(4)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见表E.8。
表E.8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符号来源评定方法标准不确定度/ (个/m3)
u1(c) 测量重复性A 155
u2(c) 标准器分辨力B 0.29
u3(c) 标准器最大允许误差B 603
E.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不相关,故合成不确定度为:
uc= u21(c)+u22(c)+u23(c)≈623个/m3
E.4.5 扩展不确定度U
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
U =k×uc=2×623个/m3=1246个/m3
20
JJF2207—2025</d≤0.5μm></d≤0.5μ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