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A 16
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团体标准
T/BMCA 031-202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咨询服务规范
2024-09-12 发布2024-09-12 实施
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基本要求..................................................................................................................................... 2
5.1 资质要求................................................................................................................................. 2
5.2 人员要求................................................................................................................................. 2
5.3 服务能力................................................................................................................................. 2
5.4 质量保障能力.......................................................................................................................... 3
6 服务内容..................................................................................................................................... 3
7 服务流程..................................................................................................................................... 3
7.1 前期沟通................................................................................................................................. 3
7.2 项目启动................................................................................................................................. 4
7.3 现场调研................................................................................................................................. 4
7.4 指导整改................................................................................................................................. 7
7.5 现场预审查辅导...................................................................................................................... 8
7.6 现场审查辅导.......................................................................................................................... 8
8 咨询服务质量评估改进.............................................................................................................. 8
8.1 服务满意度跟踪...................................................................................................................... 8
8.2 咨询服务质量评价.................................................................................................................. 8
8.3 服务项目评估.......................................................................................................................... 8
8.4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8
参考文献......................................................................................................................................... 10
T/BMCA 031-2024
II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制。
本文件由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信安保密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重庆信密安信息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洛阳信密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宁夏信密安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信密安信息技术服
务有限公司、广西安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梁、陈富军、王伟、冯保红、唐爱民。
T/BMCA 031-2024
III
引言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是国家对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实施
许可、监督管理、退出管理等进行有效监管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
事业单位(包括非公经济)要求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书,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如何指导和帮
助企业快速准备和完善科研生产条件,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让更多优秀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
研生产,对企业和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件旨在有效规范咨询服务机构指导和帮助企业快速准备和完善科研生产条件的服务行为,提高企
业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的质量和效果。
T/BMCA 031-2024
1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许可认证咨询服务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审查咨询服务的一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
评估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提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咨询服务的机构及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
产许可资格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JB 1405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
注:组织在引用上述国家军用标准时,需要考虑其适用性,以避免过使用或欠使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备Equipment
实施和保障军事行动所配备的武器、武器系统及其配套军事技术器材等的统称。
3.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武器装备的总体、系统、专用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活动。
3.3
专门的武器装备科学研究活动Specialized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on
weapons and equipment
武器装备领域的理论性、基础性科学研究活动。
3.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Licens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国家对列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实行许可管理。但是,
专门的武器装备科学研究活动除外。
T/BMCA 031-2024
2
3.5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单位A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license unit for
weapons and equipment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资格,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按国家要
求或合同约定提供合格的科研成果和武器装备的单位。
3.6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单位资格审查咨询服务Consulting service for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licensing units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对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单位的基本条件进行识别和研判,提供满足条件的解决方
案,并通过培训、指导实施或运用技术手段帮助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
4 总则
4.1 咨询服务机构应遵循坚持标准、客观真实、主动主导、重质重效的原则,坚持咨询服
务工作和申请单位实际相结合。
4.2 咨询服务既要重视申请单位的硬件条件建设,又要重视总结申请单位的管理优势。
5 一般要求
5.1 资质要求
咨询服务机构应满足下列资质要求之一:
a)法人资格的组织(含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民非企业单位法人和事业单位法人),
且经营范围应包含涉密业务咨询服务业务;
b) 依法成立,且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的其他组织,同时具备咨询业务职能和提
供咨询服务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
5.2 人员要求
5.2.1 咨询服务机构应具备满足咨询服务需求的咨询辅导师、技术顾问、信息技术工程师和
相关领域的专家。
5.2.2咨询辅导师应遵守职业守则,经岗位培训,具备咨询服务工作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领
域的专业知识,取得相关资质。
5.3 服务能力
咨询服务机构应当具备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服务能力:
a)与申请单位期望和需求相适应的需求分析、方案策划和实施能力;
b)与咨询服务项目管理一致的机构设置与行政支持能力;
c)获得开展咨询服务相关的外部资源;
d)识别和满足项目对实施人员的需求,确保项目实施人员胜任从事的工作;
e)实施指导、培训、认证咨询方案和辅导申请单位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评定标准
知识的能力;
f)满足要求的顾客投诉处理机制;
T/BMCA 031-2024
3
g) 建立遵循法律法规、保密承诺和申请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等的规则。
5.4 质量保障能力
咨询服务机构应具备下列质量保障能力:
a) 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管理体系,包括制度、流程、评价措施等;
b) 建立服务质量保障措施,并配置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
c)在咨询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设定评审措施,确认服务过程与要求的符合程度;
d)明确咨询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保留的记录;
e)建立与客户相关人员的联络与沟通规则;
f)制定内部纠错机制,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开展咨询项目状态评审。
6 服务内容
武器准备许可单位资格审查咨询服务宜包括下列内容:
a)根据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协助企业确定武器准备许可类型,制定武器准备许可咨询
服务实施计划;
b)对申请单位人员进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评定标准贯标培训;
c)收集整理下列资料:
1)法人资格条件资料;
2)专业技术资格资料;
3)质量管理运行资料;
4)财务资金状况资料;
5)消防达标资料;
6)安全生产达标资料或安全生产评价资料;
7)环保验收达标资料;
8)保密管理条件资料;
9)履约信用情况资料;
d)根据现有条件状况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整改落实;
e)编写、递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和证明材料;
f)明确现场审查流程及注意事项,指导申请单位根据现场审查意见整改。
7 服务流程
7.1 前期沟通
7.1.1 沟通评估可采用下列方式:
a) 远程沟通,如电话交流、资料查阅、网络视频等;
b) 现场调研,如实地勘察、现场查看、座谈了解等。
7.1.2 沟通了解内容或范围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法人资格及经营范围覆盖拟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或产品情况;
b) 与申请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或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
条件、经济实力和财务情况;
c)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保密资格认定及运行情况;
T/BMCA 031-2024
4
d) 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e)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条件及达标情况;
f) 消防、环保达标情况;
g) 申请武器装备总体和关键系统科研生产的,还应当沟通相应的工程组织、协调能力
情况。
7.1.3 可行性分析报告应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评定标准与评分指南确定。
7.1.4 合同签订应约定下列内容:
a) 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目标及经济合理的费用;
b) 可监视和评价的阶段性成果和输出以及相应措施;
c) 确保实现目标措施或重新作出目标的可能性;
d) 确定合同目标验收过程和方法。
7.2 项目启动
7.2.1 咨询服务机构和申请单位应成立咨询服务项目组,与申请单位项目负责人沟通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7.2.2 建立与申请单位的交流沟通渠道;
7.2.3 与申请单位确定项目启动会时间和议程;
7.2.4 协同申请单位召开项目启动会,明确项目实施计划和要求;
7.2.5 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启动会有关资料应及时归档。
7.3 现场调研
7.3.1 现场调研应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武器准备许可单位资格审查宣贯培训。
7.3.2 培训输入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要求;
b)组织机构、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专业技术、业绩等情况;
c)资格审查内容、程序、要求等。
7.3.3 培训实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a)与申请单位沟通,形成现场贯标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的、形式、内容、时间、地
点、参与人员等;
b)与申请单位就培训内容交换意见,准备现场培训课件与讲稿;
c)与申请单位配合,组织实施现场培训;
d)与参训人员交流沟通,解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资格审查相关问题;
e)配合申请单位评价培训效果。
7.3.4 培训输出应包括下列内容:
a)整理培训工作资料,包括培训方案、参训人员签到表、培训课件等;
b)申请单位的培训评价。
7.3.5 现场咨询应遵循客观性和系统性原则,可采取科研生产现场参观、专家介绍、文档
资料的查看及现场座谈询问等方式。
7.3.6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法人资格证明材料:
a)法人资质等证书;
b)组织结构图、管理层人事任命通知、职能部门职责权限行政文件、发展规划及落实
记录等资料;
c)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及落实记录等资料;
T/BMCA 031-2024
5
d)管理制度或制度汇编;
e)土地使用权证、房屋租赁合同、租用房屋产权证、公司工作场所平面图等文件。
7.3.7 现场咨询应分析法人资格证明材料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件及存在的差
距,并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8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组织机构与管理资料:
a)主要领导和主管业务领导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情况及其职责、权限和落实情况;
b)科研、生产和质量等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接口关系及其落实资料;
c)与申请许可专业或产品相适应的科研、生产、试验科室或车间的设置情况及其任务分
工、部门协作、运转和外协情况;
d)绩效管理情况。
7.3.9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组织机构与管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
可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10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工程组织与协调资料:
a)收集整理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或产品的总体和关键系统的工程组织与协
调能力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单位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规范;
2)收集单位项目分解、合同管理情况;
3)收集过程协调资料。
b)收集近3 年来具有与申请许可专业或产品相关的工程组织与协调的经验;
7.3.11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组织机构与管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许可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12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基础设施与设备资料:
a)收集单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基础设施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单位工作场所,科研、生产、试验场所等场地及相关建筑物情况;
2)收集水、汽、电供应等相关设施及运输、通讯、信息化等支持性服务设施情况。
b)收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基础设备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专业、产品领域所需的设计辅助工具,加工、试验、检测设备,
以及计量器具等通用设备;
2)设备性能、使用范围、精度资料;
3)设备完好率情况。
c)收集整理基础设施和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和实施情况。
7.3.13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基础设施与相关基础设备是否满足武器装备
科研生产许可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14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人力资源资料:
a) 指导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相关的人员队伍及专业资料,并应包括下列内
容:
1)收集人才梯队情况;
2)收集关键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专业结构情况;
3)收集管理人员或关键岗位人员、一般岗位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情况。
b) 指导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相关的岗位设置和人员资格情况,并应包括下
列内容:
1)收集关键岗位的定编、定职、定责情况;
2)收集人员资质要求资料;
3)收集特种岗位持证上岗资格要求资料。
T/BMCA 031-2024
6
c) 指导收集整理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的年度培训计划;
2)收集查看培训计划实施,并能针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特殊要求进行培训情况;
3)收集查看对培训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情况。
7.3.15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人力资源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
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16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科研水平及管理资料:
a) 指导收集相关领域的成熟技术资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申请单位的科研方向;
2)收集取得相关的专业技术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
3)收集专业技术资料;
4)收集近3 年来承担过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类似项目的科研资料。
b) 指导收集科研管理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武器装备科研法规和标准要求;
2)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相关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
3)收集相关技术状态和现场管理规范。
c) 指导收集与所申请科研许可专业相关的检验、检测、试验技术资料。
7.3.17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科研水平及管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许可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18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生产技术及管理资料:
a) 指导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产品相关的生产技术能力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生产技术优势;
2)收集工艺情况;
3)收集生产技术文件、管理规范;
4)收集近3 年来承担过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类似产品的生产和完成生产任务情
况。
b) 指导收集生产管理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武器装备生产法规和标准要求;
2)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相关的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3)收集生产现场管理规范;
c) 指导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相关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测、试验手段。
7.3.19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生产技术及管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许可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20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财务管理资料:
a) 指导收集与所申请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相关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并应包括下列内
容:
1)收集申请单位的固定资产达到的规模;
2)收集财务状况;
b) 指导收集财务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财务管理制度;
2)收集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情况。
c) 指导收集财务信誉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申请单位偿还银行贷款情况;
2)收集申请单位履行合同,支付货款情况。
T/BMCA 031-2024
7
7.3.21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财务管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
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22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质量管理资料:
a) 指导收集执行武器装备质量法规和标准要求情况;
b) 指导收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管理评审、内审和认证机构检查提出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开展各种改进活动,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情况。
c) 指导收集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产品技术质量水平资料。
7.3.23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质量管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
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24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资料:
a)指导收集建立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执行情况;
b) 指导收集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与责任制落实情况;
c) 指导收集对重大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情况;
d) 指导收集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和安全生产条件建设情况;
e) 指导收集执行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要求情况;
f) 指导收集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
7.3.25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
生产许可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26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安全保密资料:
a)指导收集已获得的保密资质;
b)指导收集安全保密规定的执行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及运行情况;
2)对涉密载体、要害部门部位管理情况。
c) 指导收集获得保密资格证书后失泄密情况。
7.3.27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安全保密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
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28 现场咨询应查看整理下列企业信誉资料:
a) 指导收集按合同(或任务书)要求提供产品情况;
b) 指导收集按合同或有关要求及时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售后服务制度、年度售后服务计划;
2)计划实施服务情况;
3)处理用户提出的问题,或提供售后技术服务情况。
c) 指导收集用户对产品和服务满意程度,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满意度评价办法;
2)收集并分析、改进用户意见情况。
d) 指导收集社会信誉情况。
7.3.29 现场咨询应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企业信誉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
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完善的建议和措施。
7.3.30 所有收集整理的资料应归类建档,形成目录表单,提交申请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核、
认可。
7.3.31 现场咨询应根据勘查情况查找薄弱环节,梳理整改完善的事项,形成书面文字材料,
与申请单位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7.4 指导整改
T/BMCA 031-2024
8
7.4.1 根据整改方案指导申请单位制定项目分解落实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及完成期限。
7.4.2 跟踪了解整改计划实施情况,指导申请单位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7.5 现场预审查
现场预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指导申请单位编写、递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和证明材料;
b)指导申请单位明确现场预审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c)分析研究预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指导申请单位整改并编写整改情况说明;
d)指导申请单位向受理点重新提交申请材料、预审查报告及整改情况说明。
7.6 现场审查
指导申请单位明确现场审查流程及注意事项,根据现场审查意见,指导申请单位整改。
8 评估改进
8.1 服务满意度跟踪
8.1.1 服务满意度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8.1.2 辅导老师应在每阶段现场辅导结束时书面征求客户意见,并请客户对服务满意度作
出定性评价。
8.1.3 咨询服务机构应建立客服回访制度,及时向客户了解每个阶段咨询服务情况。
8.1.4 现场辅导应在辅导老师返回后及时回访,远程辅导应每月回访一次。
8.1.5 客服人员应将回访情况及客户满意度评价及时记录在客服回访表上,并归档。
8.2 服务质量评价
8.2.1 服务质量评价可分为优质、合格和不合格。
8.2.2 评价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优质:现场审核一次性顺利通过,且现场征求客户意见和客服回访全部为满意。
b) 合格:现场审核再审通过,且现场征求客户意见和客服回访满意达到80%。
c) 不合格:现场审核三次以上通过,或现场征求客户意见和客服回访满意达不到80%。
8.3 服务项目评估
8.3.1 每个项目结束后,咨询服务机构应对咨询服务项目总结评估,确定咨询服务过程符
合预定目标的程度。评估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咨询项目是否有较完善的策划方案及工作计划;
b) 咨询项目是否按计划实施;
c) 咨询服务项目是否达成预定目标。
8.3.2 评估方法可包括项目交流会、总结报告、数据分析等。
8.3.3 评估结论、策划方案、相关措施等文件应整理后归档管理。
8.4 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8.4.1 咨询服务机构应对咨询服务流程和管理措施持续改进,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围绕项目总结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研讨活动,制定整改措施;
b) 未达到合格标准时,应对咨询服务过程、方法、质量保障等规范、流程、规则等进
T/BMCA 031-2024
9
行修订;
c)定期培训咨询服务人员,告知改进要求,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8.4.2 咨询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参加咨询服务的持续改进活动。
T/BMCA 031-2024
10
参考文献
[1]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
[2]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
[3]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4]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规则》
[5] 《GJB9001C-2017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 《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工作指导手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