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版】 GB/T 44816.2-2024 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19阅读模式
【超清版】 GB/T 44816.2-2024 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33.040.50
CCS M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816.2—2024
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
(XGS-PON)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teroperabilityofaccessnetworksystem—
Part2:10Gbit/ssymmetricpassiveopticalnetworks(XGS-PON)
2024-10-26发布2025-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缩略语…………………………………………………………………………………………………… 2
5 XGS-PON系统参考模型……………………………………………………………………………… 3
5.1 参考配置…………………………………………………………………………………………… 3
5.2 XGS-PON网络分层结构………………………………………………………………………… 4
5.3 XGS-PON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 5
6 PMD层互通要求………………………………………………………………………………………… 6
7 XGTC层互通要求……………………………………………………………………………………… 6
7.1 基本要求…………………………………………………………………………………………… 6
7.2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 6
7.3 ONU激活流程……………………………………………………………………………………… 7
7.4 测距………………………………………………………………………………………………… 9
7.5 PLOAM 消息……………………………………………………………………………………… 9
7.6 PLOAMu消息的带宽分配方式………………………………………………………………… 10
7.7 DBA互通功能要求……………………………………………………………………………… 11
8 OMCI协议互通要求…………………………………………………………………………………… 11
8.1 基本要求…………………………………………………………………………………………… 11
8.2 ME创建/删除/配置流程的基本规则…………………………………………………………… 11
8.3 ONU初始创建的ME最小集…………………………………………………………………… 11
8.4 OMCI通用流程互通要求………………………………………………………………………… 12
8.5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 26
9 基于OMCI配置的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 26
9.1 XGEM 连接模式的要求………………………………………………………………………… 26
9.2 多业务桥接ME模型……………………………………………………………………………… 29
9.3 下行广播帧的处理………………………………………………………………………………… 30
9.4 VLAN功能……………………………………………………………………………………… 30
9.5 QoS功能…………………………………………………………………………………………… 43
9.6 组播功能…………………………………………………………………………………………… 44
9.7 VoIP业务功能…………………………………………………………………………………… 44

9.8 业务安全功能……………………………………………………………………………………… 44
10 基于OMCI的性能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45
10.1 基本要求………………………………………………………………………………………… 45
10.2 以太网性能统计………………………………………………………………………………… 45
10.3 XGEM 帧性能统计……………………………………………………………………………… 45
10.4 FEC性能统计…………………………………………………………………………………… 45
10.5 MAC桥性能统计………………………………………………………………………………… 46
11 故障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46
11.1 接口诊断………………………………………………………………………………………… 46
11.2 告警功能………………………………………………………………………………………… 47
11.3 远程重启………………………………………………………………………………………… 50
11.4 异常发光ONU的检测与控制………………………………………………………………… 50
11.5 ONU基本信息查询……………………………………………………………………………… 50
12 网关设备互通OMCI参考模型……………………………………………………………………… 50
12.1 管理模型………………………………………………………………………………………… 50
12.2 TR-069WAN连接配置………………………………………………………………………… 56
附录A (规范性)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中Receivedframe
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的操作……………………………………… 5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是GB/T44816《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的第2部分。GB/T44816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
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
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俊玮、胡蕾雅、刘谦、张德智、张德朝、吴徐明、袁立权、余运南、马福建、
邓达豪、卫钰。

引 言
在接入网层面实现局端设备和用户侧终端的异厂家互通部署,不仅有效降低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建
设成本,而且可满足用户使用高速、经济的宽带接入业务,因此有必要制定接入网局端设备和用户侧终
端的互通性术要求。GB/T44816《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旨在规定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的多种技
术制式的无源光网络(PON)系统的物理层、通用传输汇聚层和ONU 管理等方面的互通技术要求,拟由
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目的在于规定XG-PON 系统互通性要求。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目的在于规定XGS-PON 系统互通性
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以下简称XGS-PON)系统的物理媒质相关(PMD)层互
通要求、传输汇聚(TC)层互通要求、操作管理维护(OAM)功能互通要求、光网络终端管理控制接口
(OMCI)协议互通要求和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的XGS-PON 设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其他专用电信网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YD/T2793—2015 接入网技术要求 ONU 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
YD/T3691.2—2020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第2部分:物
理媒质相关(PMD)层要求
YD/T3691.3—2020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第3部分:传
输汇聚(TC)层要求
IEEE802.1ad 局域网和城域网 虚拟桥接局域网 增补文件4:供应商桥(IEEEStandardfor
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VirtualBridgeLocalAreaNetworks—Amendment4:ProviderBridges)
IEEE802.1D 局域网和城域网 媒体接入控制(MAC)桥[IEEEStandardfor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
MediaAccessControl(MAC)Bridges)]
IEEE802.1Q 局域网和城域网 虚拟桥接局域网(IEEEStandardforLocaland Metropolitan
AreaNetworks—VirtualBridgeLocalAreaNetworks)
ITU-TG.988(2018) ONU 管理控制接口要求[ONU 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specification(
OMCI)]
ITU-TG.9807.1(2023) 对称型10 Gbit/s 对称无源光网络[10-Gigabit-capablesymmetric
passiveopticalnetwork(XGS-PON)]
ITU-TT.30 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文件传真传输规程(Proceduresfordocumentfacsimile
transmissioninthegeneralswitchedtelephonenetwork)
ITU-TT.38 通过IP网络进行实时3类传真通信的规程(Proceduresforreal-timeGroup3facsimilecommunicationoverIPnetworks)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1
GB/T44816.2—2024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F:适配功能(AdaptationFunction)
ANI:接入网络接口(AccessNetworkInterface)
AVC:属性值变化(AttributeValueChange)
BER:误比特率(BitErrorRatio)
BIP:比特间插奇偶校验(BitInterleavedParity)
BW:带宽(Bandwidth)
BWmap:带宽映射(BandwidthMap)
CESoP:分组网电路仿真业务(CircuitEmulationServiceoverPacket)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
C-VID:用户VLAN 标识(CustomerVLANID)
DBA: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BandwidthAssignment)
DBRu: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ynamicBandwidthReportupstream)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FEC: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
FWI:强制唤醒指示(ForcedWakeupIndication)
GEM:GPON 封装模式(GPONEncapsulationMethod)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
HEC:混合差错纠正(HybridErrorCorrection)
HGU:家庭网关单元(HomeGatewayUnit)
IFPON:PON 接口(InterfaceofPON)
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
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
Ind:指示(Indication)
LOID:逻辑ONU 标识(LogicalONUID)
ME:管理实体(ManagedEntity)
MIB: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
MLD:组播侦听发现协议(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
NE:网络单元(NetworkElement)
OAM: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
ODN: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
OMCC:ONU 管理控制通道(ONU ManagementandControlChannel)
OMCI:ONU 管理控制接口(ONU 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
ONT:光网络终端(OpticalNetworkTermination)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
PCBd:下行物理控制块(PhysicalControlBlockdownstream)
PLOAM: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PhysicalLayerOAM)
PLOAMu:上行物理层操作、维护和管理(PhysicalLayerOperations,AdministraionandMaintenanceupstream)
2
GB/T44816.2—2024
PM:性能监测(PerformanceMonitoring)
PMD:物理媒质相关(子层)(PhysicalMediumDependent)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
POTS:传统电话业务(PlainOldTelephoneService)
PSBu:上行物理同步块(UpstreamPhysicalSynchronizationBlock)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REI:远端差错指示(RemoteErrorIndication)
SCB:单拷贝广播(SingleCopyBroadcast)
SFU:单住户单元(SingleFamilyUnit)
SN:序列号(SerialNumber)
SNI: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NodeInterface)
SP:严格优先级(StrictPriority)
SR:状态报告(StatusReport)
SUF:启动失败(Start-upFailure)
TC:传输汇聚(层)(TransmissionConvergence)
T-CONT:传输容器(TransmissionContainer)
TLS:透明LAN 业务(TransparentLANService)
UNI:用户网络接口(UserNetworkInterface)
VID:VLAN 标识(VLANID)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
VoIP:IP语音(VoiceoverIP)
XGEM:XG-PON 封装模式(10-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EncapsulationMethod)
XGS-PON: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10-Gigabit-capableSymmetricPassiveOpticalNetwork)
XGTC:XG-PON 传输汇聚(层)(10-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TransmissionConvergence)
5 XGS-PON 系统参考模型
5.1 参考配置
XGS-PON 系统参考配置见图1。
3
GB/T44816.2—2024
ONU:光网络单元
ODN:光分配网
OLT:光线路终端
WDM:波分复用模块(如果不使用WDM,则不需要该功能)
NE:OLT和ONU 处使用不同波长的网络单元
AF:适配功能(有时候也包含在ONU 中)
SNI:业务节点接口
UNI:用户网络接口
Q:接入网通过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通过该接口对接入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S:OLT(下行)/ONU(上行)光连接点(即光接连器或熔接点)之后的光纤点
R:ONU(下行)/OLT(上行)光连接点(即光接连器或熔接点)之前的光纤点
IFPON:参考点R/S和S/R处的接口,是PON特有的接口,可支持OLT和ONU 之间传输所需的所有的协议单元
点A/B:如果不使用WDM,则不需要这两个参考点
(a)参考点:如果AF功能包含在ONU 中,则不需要这个参考点
注:AF是否是Q接口的操作对象取决于业务。
图1 XGS-PON 系统参考配置
XGS-PON 系统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 和ODN 组成,采用点到多点的树形网络结构。
ODN由单模光纤和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LT和ONU 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
输媒质。
5.2 XGS-PON 网络分层结构
XGS-PON 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媒质相关(PMD)层和传输汇聚(XGTC)层,图2给出了
XGS-PON 系统的协议分层结构。
4
GB/T44816.2—2024
图2 XGS-PON 协议分层结构
XGTC包括三个子层:XGTC成帧子层、XGTC物理适配子层和XGTC业务适配子层。XGTC层
应采用XGEM 封装模式,为其客户层提供两种类型的接口:XGEM 客户接口和ONU 管理和控制接口
(OMCI)。
5.3 XGS-PON 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
从协议分层的角度,XGS-PON 系统的互通性分为用户数据平面互通和控制管理平面互通,用户数
据平面互通包括PMD层互通、XGTC层互通,控制管理平面互通包括嵌入式OAM 功能互通、PLOAM
互通和OMCI协议互通,具体见图3所示。
图3 XGS-PON 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
PMD层互通主要包括OLT和ONU 光收发模块之间的互通。
XGTC层互通主要包括XGTC物理适配、XGTC成帧功能以及业务适配功能的互通。
嵌入式OAM 功能和PLOAM 功能用于管理PMD和XGTC层,二者的互通具体包括下行XGTC
帧头、上行突发模式开销、ONU 激活、测距、PLOAM 消息、DBA 功能互通等。
OMCI协议互通主要包括OMCI通用流程互通、业务承载相关的基于OMCI协议配置的管理功能
5
GB/T44816.2—2024
互通、基于OMCI协议的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功能等的互通。
6 PMD 层互通要求
XGS-PON 系统PMD层互通应符合YD/T3691.2—2020和ITU-TG.9807.1(2023)的规定。
7 XGTC层互通要求
7.1 基本要求
XGS-PON 系统TC层应符合YD/T3691.3—2020和ITU-TG.9807.1(2023)的规定。
7.2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
7.2.1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格式
XGS-PON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格式见图4。
图4 突发模式开销格式
XGS-PON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由保护时间(GuardTime)、前导码(Preamble)和定界符(Delimiter)
三部分组成。
上行突发开销长度是用于满足接收端物理层处理必要步骤所需的时间。XGS-PON 上行突发模式
的开销长度宜按表1的规定。
表1 用于XGS-PONOLT功能的突发模式开销时间的推荐分配
条件
开销时间
Tx使能Tx禁止总时间保护时间前导时间定界时间
最坏情况的开销时间值(单位:bits) 1280 1280 8192 2048 6080 64
最坏情况的开销时间值(单位:ns) 128.6 128.6 823.1 205.8 610.9 6.4
目标的开销时间值(单位:bits) 256 256 2048 512 1280 32
目标的开销时间值(单位:ns) 25.7 25.7 205.8 51.4 128.6 3.2
7.2.2 保护时间域
为了防止上行传输的碰撞和干扰,OLT在分配BWmap时允许在不同ONU 的上行突发之间保留
一段保护时间。该保护时间包含了Tx使能和Tx禁止时间,并容忍某些ONU 可能形成的发送漂移。
当上行接收速率为10Gbit/s时,宜使用长度为512bit的保护时间。
6
GB/T44816.2—2024
7.2.3 前导码和定界符
BurstProfile字段中的索引与Burst_ProfilePloam 消息中的突发配置文件参数相关联,并由该突
发配置文件定义。
前导码和定界符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XGS-PON 系统前导码和定界符
前导码FEC指示32位定界符64位定界符
0xBB521E26
— 0xA37670C9 0xB9D43E68462BC197
开启0x4BDE1B90 0xB9D43E68462BC197
关闭0xA37670C9 0xB7521F0648ADE879
0xAAAAAAAA
— 0xAD4CC30F 0xB3BDD310B2C50FA1
开启0xA56679E0 0xB3BDD310B2C50FA1
关闭0xAD4CC30F 0xCE99CE5E5028B41F
0xAAAAAAAA 是传统的前导码格式,可支持最大的转换密度和平均的光功率;0xBB521E26
是一种类数据型的前导码格式,包含平衡直流、平坦的功率谱等信息。定界符建议的长度为32位,但考
虑到更高误码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64位的定界符。
7.3 ONU 激活流程
7.3.1 ONU 状态定义
XGS-PON ONU 的7个状态定义为:
a) O1:初始状态;
b) O2-3:序列号状态;
c) O4:测距状态;
d) O5:运行状态;
e) O6:间断下行帧同步丢失状态;
f) O7:紧急停止状态。
各状态具体定义和状态转移方式应符合YD/T3691.3—2020的规定。
7.3.2 ONU 激活过程
OLT应支持基于序列号(SN)方式、基于Password、SN+Password和逻辑ONUID方式(LOID)
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其中Password认证方式采用Registration消息中的Registration_ID 字段
(以下简称注册ID)携带认证信息,Registration_ID携带认证信息的有效长度应可指定。
序列号认证方式、Password认证方式和(SN+Password)认证方式均通过TC 层激活流程实现;
LOID认证通过OMCI交互实现。
当OLT基于SN(序列号)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时,ONU 的激活流程见图5。当OLT 检查收
到的ONUSN 后认为该ONU 不合法,则向上报该序列号的ONU 下发Disable_Serial_Number(Disable)
消息,通知该ONU 进入紧急停止状态(O7)。经过在网管侧重新配置SN 后,如果OLT 认为之前
被判定为非法并进入O7 状态的ONU 变为合法ONU,则OLT 向该ONU 下发Disable_Serial_
Number(Enable)消息,通知该ONU 进入序列号状态(O1)。此流程中RegistrationID消息可忽略,或
7
GB/T44816.2—2024
者填充为全0。
图5 基于SN 认证方式的ONU 激活流程(认证成功)
OLT基于Password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的方式可看作是(SN+ Password)认证方式的一种
特例。在这种认证方式下,虽然ONU 上报了SN 和Password,但OLT 忽略ONU 上报的SN,只对
Password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当OLT基于(SN+Password)或Password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时,ONU 的激活流程见图6。
当OLT检查收到的ONU 的(SN+Password)或Password后认为该ONU 不合法,则向上报该序列号
的ONU 下发Deactivate消息,通知该ONU 进入待机状态(O1)。经过在ONU 侧重新配置正确的
Password后,从序列号状态(O2-3)进入后续状态。
8
GB/T44816.2—2024
图6 基于(SN+Password)或Password认证方式的ONU 激活流程(认证成功)
7.4 测距
XGS-PON 系统的测距流程应遵循YD/T3691.3—2020和ITU-TG.9807.1的规定。
OLT在测距完成后应通过Ranging_Time消息通知ONU 设置均衡延时值,ONU 在O4状态接收
到Ranging_Time消息后,应进入O5状态。如果OLT检测到测距失败,则应下发Deactivate_ONU-ID
消息通知ONU 返回O1状态重新开始激活流程。如果ONU 一直没有收到Ranging_Time消息,则在
TO1定时器超时后返回O2-3状态重新开始激活流程。
在ONU 激活阶段,如果测距成功,OLT 不应再次对ONU 进行测距。如果第一次测距失败,
OLT应再次发送测距请求,如果再次测距失败,则OLT 应下发DeactivateONU-ID 消息并上报SUFi
告警。
如 果OLT在O5状态需要调整ONU 的均衡延时值,应重新发送携带新均衡延时值的Ranging_
Time消息,而XGS-PON 系统中本Ranging_Time消息既可以按照绝对值(原始测距结果+偏移值)下
发,也可以直接按照偏移值下发,ONU 收到该消息后把新值写入寄存器并覆盖旧值。
7.5 PLOAM 消息
7.5.1 基本要求
XGS-PON 系统应支持YD/T3691.3—2020规定的PLOAM 消息。
9
GB/T44816.2—2024
7.5.2 Disable_serial_number消息
ONU 在O2-3、O4和O5状态下接收到Disable-serial-number(disable)消息后应进入O7状态,不
再响应除Disable-serial-number(enable)消息外的任何下行PLOAM 消息,也无法再进行正常的业务。
ONU 掉电重启时应自动检测自身掉电前是否处于O7状态,如果是,则应自动进入O7状态,否则应进
入O2-3状态重新开始激活流程。
ONU 在O7状态下接收到Disable-serial-number(enable)消息后,应进入O1状态重新开始激活流
程。如果ONU 在其他状态下接收到Disable-serial-number(enable)消息,应忽略该消息,不应发生任
何状态转移行为。
OLT在发送Disable-serial-number(disable)消息后应能记录ONU 处于O7状态。当掉电前处于
O7状态的ONU 在掉电后处理错误重新开始激活流程时,OLT 应在收到该ONU 上报的序列号后再
次发送Disable-serial-number(disable)消息,强制该ONU 从O2-3状态进入O7状态。
OLT向处于O7状态的ONU 发送Disable-serial-number(enable)消息后,应删除ONU 处于O7
状态的记录,并允许接收该消息的ONU 进入O1状态并重新开始激活流程。
7.6 PLOAMu消息的带宽分配方式
PLOAM 消息和OMCI消息应在同一个T-CONT 中传送,该T-CONT 的Alloc-ID 等于ONUID
。上行带宽分配通过XGTC下行帧中的BWmap域来指示,BWmap格式见图7。当BWmap域中的
Alloc-ID=ONU-ID,Flag域PLOAMu置1时,ONU 应使用该带宽分配发送上行PLOAM 消息。当无
PLOAMu消息需要发送时,ONU 应发送Acknowledge消息并携带Nomessage指示。
XGS-PON 系统中PLOAMu并不占用所属T-CONT 中的带宽,而是由系统在整PON 口带宽中
扣除。
图7 XGTC带宽映射(BWmap)分配结构
当ONU 需要发送PLOAMu消息时,应将上行物理层开销中的Ind域(9个bit)的比特8(MSB)置
1向OLT申请上行带宽。OLT收到该请求后应保证在5ms内进行响应,向ONU 分配带宽允许其发
送PLOAMu消息。
物理层和XGTC层上行开销格式见图8。
10
GB/T44816.2—2024
图8 物理层和XGTC层上行开销
7.7 DBA 互通功能要求
XGS-PON 系统应采用基于状态汇报(SR)的动态带宽分配机制(DBA)来提高系统上行带宽利用
率以及保证业务公平性和QoS,应能根据ONU 报告的队列状态信息分配带宽授权。带宽授权可分为
4类,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固定带宽、保证带宽、非保证带宽、尽力而为带宽。
XGS-PON 系统应同时支持全部5种T-CONT 类型。XGS-PON 系统应提供同时支持固定带宽
(Fixed)、保证带宽(Assured)和最大带宽(Maximum)控制参数的能力。
对于各种类型的T-CONT,OLT在BWMap消息中为每个Alloc-ID 分配的上行时隙长度不应小
于16字节(对应1024kbit/s。未设置DBRu时,其中XGEM 净荷为512kbit/s)。分配时隙长度内上
行突发帧结构应遵照YD/T3691.3—2020对XGTC层的规定。ONU 应有能力识别并正确执行长度
为16字节的上行时隙分配。
8 OMCI协议互通要求
8.1 基本要求
XGS-PON 系统OMCI协议应按YD/T2793—2015和ITU-TG.988(2018)的规定。
8.2 ME创建/删除/配置流程的基本规则
ME创建/删除/配置流程应遵循以下规则。
a) 没有指向关系的ME,创建/删除/配置顺序不做强制规定和限制。
b) 单指向关系的ME,应优先创建被指向的ME,优先删除指向的ME。
c) 互指向的ME,应优先创建具有默认值的ME(如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ME),删除顺
序不做强制规定。
d) 对于无关联的ME,OLT 可以配置多余的ME 以及相关属性,但对于有排他性的ME 和属
性,应根据ONU 能力进行配置,不应额外配置。
ME中各属性值的取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a) 除特殊规定外,只要OLT创建的ME实例号在ME定义的有效范围内,ONU 不应限制ME
实例号取值。
b) 特殊的,对于MACBridgeServiceProfileME,实例号不应取0值。
8.3 ONU 初始创建的ME最小集
ONU 上电完成初始化后,自动创建的ME集中应至少包括下列ME:
11
GB/T44816.2—2024
———1个ONU-G实例;
———1个ONU2-G实例;
———1个ONUdata实例;
———2个SoftwareImage实例;
———J 个Cardholder实例(J 由ONU 的实际能力决定);
———J 个CircuitPack实例(J 由ONU 的实际能力决定);
———N 个T-CONT实例(N 由ONU 的实际能力决定);
———M 个ANI-G实例(M 由ANI的实际端口决定);
———N 个UNI-G(N 为ONU 的用户端口数量);
———N 个PPTP实例(N 为ONU 的用户端口数量);
———P 个上行priorityqueue-G实例;
———Q 个下行priorityqueue-G实例;
———1个OLT-G实例;
———1个VEIP实例(网关型ONU 需上报)。
8.4 OMCI通用流程互通要求
8.4.1 OMCC建立流程
OMCC建立流程见图9。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对应的Alloc-ID 值应等于ONU-ID 值。在创建用于承载OMCI消
息的T-CONT时,OLT 无需下发Alloc-ID 配置消息,ONU 应默认该T-CONT 的Alloc-ID 值等于
ONU-ID值。如果OLT下发该T-CONT对应的Alloc-ID配置消息,ONU 应忽略。
每个ONU 只能默认创建一个1条OMCI连接,且用于OMCI的GEMport等于ONU-ID。
12
GB/T44816.2—2024
图9 OMCC建立流程
8.4.2 MIB审计和同步流程
8.4.2.1 基本要求
OLT和ONU 之间应通过比较MIB同步计数器(MIBsync)值来判断双方的MIB是否同步。
ONU 上电启动结束后,OLT应通过MIBUpload和MIBUploadnext命令获知ONU 自动创建的
ME实例情况,不应直接下发GET 命令获取除ONUdataME之外的ME实例。除非特殊要求,否则
OLT在下发业务配置参数时所使用的ME属性值应自动从MIB库中获取,不应依赖人工获取属性值。
MIBupload过程中,ONU(包括集成型ONU 和非集成型ONU)均应正确上报cardholderME。如
果ONU 未上报cardholderME,则OLT应将该ONU 作为集成型ONU 来处理。
8.4.2.2 新/旧ONU 定义
新/旧ONU 的定义如下。
a) 新ONU 是指从来没有完成过MIB同步的ONU,包括以下情况:
———从来没有接入到OLTPON 上,OLT也从没有接收其SN;
———接入到OLTPON 上,但是OLT没有分配过ONU-ID给该ONU;
———原来配置过的ONU 但后来被删除;
———ONU 上报MIB异常导致MIB同步失败。
b) 旧ONU 是指已经连接到过OLTPON,分配了ONU-ID,至少完成过一次MIB同步,OLT获
取到了ONU 的MIB能力等信息。
13
GB/T44816.2—2024
8.4.2.3 MIB审计和同步流程
MIB审计和同步流程的基本原则如下。
a) OLT和ONU 两端MIB同步计数器值相等,且不等于0,之间无需启动MIB同步流程。
b) OLT和ONU 两端MIB同步计数器值不相等,ONU 侧为0,OLT 侧不为0,可当作新ONU
来处理;或当作旧ONU 来处理,OLT 不下发MIBreset命令,而是直接通过MIBupload和
MIBuploadnext命令,将ONU 上的数据上载到OLT。对于两端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以
OLT侧数据为准,修正ONU 侧数据。
c) OLT和ONU 两端MIB同步计数器值不相等,且都不为0,OLT和ONU 之间的MIB审计和
同步过程如下:
1) OLT下发MIBreset命令给ONU;
2) OLT通过MIBupload和MIBuploadnext命令,将ONU 上的数据上载到OLT,同时将
OLT侧对该ONU 的配置数据,下发到ONU。
各种情况下XGS-PON 系统的MIB审计和同步流程见图10、图11、图12、图13。
图10 新ONU MIB审计和同步流程
14
GB/T44816.2—2024
图11 旧ONU MIB重审计流程(OLT和ONU 的同步计数器值不相同)
15
GB/T44816.2—2024
图12 旧ONU MIB审计和同步过程(ONU 侧同步计数器为0)
16
GB/T44816.2—2024
图13 旧ONU MIB审计和同步过程(OLT和ONU 侧同步计数器不相等且均不为0)
8.4.3 XGEM 连接模式协商流程
ONU 应在MIB同步流程中通过上报ONU2-G ME向OLT 上报其支持的XGEM 连接模式能力
和当前XGEM 连接模式,OLT获知ONU 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和支持能力后,可通过SET消息改
变ONU 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其中所配置的XGEM 连接模式应在ONU 支持的连接模式能力范围
17
GB/T44816.2—2024
内。如果ONU 当前连接模式和OLT 的模式匹配,OLT 不应重置当前连接模式(Current
connectivitymode)属性值。
当OLT需要改变ONU 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属性时,应删除本身旧模式相关MIB 并通过
SETONU2-G ME命令改变ONU 当前连接模式(Currentconnectivitymode)属性值,并应重新进行
MIBupload流程,ONU 重新上报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属性值应为新配置值。
ONU 接收到SETONU2-G ME命令后,如果新模式值和旧模式值不一致,ONU 可以直接改变模
式状态并自动进行MIBreset恢复至新连接模式初始状态。此时如果接收到MIBRESET 命令,也应
保持在新连接模式下并将MIB重置。
如果ONU 接收到新模式值等于旧模式值的SET ONU2-G ME命令,应忽略该消息,不应进行任
何动作,更不应重启。
OLT重置ONU 当前XGEM 连接模式流程见图14。
18
GB/T44816.2—2024
图14 OLT重置ONU 当前XGEM 连接模式流程图(ONU 无需重新启动)
8.4.4 OMCI消息模式协商
XGS-PON 系统的OMCI消息格式包括基础消息和扩展消息。基础消息是初始化时的默认格式。
使用扩展消息则需要在OLT和ONU 之间进行协商。
19
GB/T44816.2—2024
基础消息为48个字节固定长度,而扩展消息是可变长度的。因此,不支持扩展消息的接收方可基
于它们的长度来拒绝扩展消息。
基础消息和扩展消息通过设备标识符字段区分,设备标识符字段位于消息类型的同一字节位置。
基础消息包含设备标识符0x0A,扩展消息使用设备标识符0x0B。
所有的XGS-PON ONU 和OLT 都需要支持基础消息。在ONU 初始化和激活上线过程中,
OLT和ONU 都使用基础消息来建立通信和协商能力。支持扩展OMCI消息的ONU 应在收到
OLT的扩展OMCI消息之后才能使用扩展OMCI消息进行通信,包括ONU 上报的自动通知类消息。
OMCI消息模式协商流程见图15。
图15 OMCI消息模式协商流程
8.4.5 软件镜像下载流程
8.4.5.1 软件镜像属性状态定义
如图16所示,ONU 上可保存两个软件镜像(SoftwareImage),分别通过实例号为0 和1 的
SoftwareImageME来管理。每个软件镜像设置了三个属性:提交(committed)、激活(active)和有效
(valid)。如果软件镜像内容经过校验后被认为是可执行的镜像代码,则该软件镜像处于“有效”状态。
如果ONU 或电路组重启后软件镜像将被加载并执行,则该软件镜像处于“提交”状态。如果软件镜像
已经被ONU 或电路组加载并正在执行,则该软件镜像处于“激活”状态。任一时刻最多只能有1个软
件镜像处于“激活”状态,最多只能有1个软件镜像处于“提交”状态。
20
GB/T44816.2—2024
图16 软件镜像状态机
8.4.5.2 软件镜像的组成
8.4.5.2.1 采用OMCI基础消息格式
每个软件镜像被拆分成多个31 字节长的分段,每个分段可用一个OMCC 消息来承载,并由
OMCC MIC覆盖保护。一组分段构成一个窗口,一组窗口构成一个软件镜像。分段、窗口和软件镜像
之间的关系见图17。
21
GB/T44816.2—2024
图17 镜像、窗口和分段的关系
8.4.5.2.2 采用OMCI扩展消息格式
在图17镜像、窗口和分段之间的关系中描述的镜像文件分片加载,也可以使用可变长度OMCI消
息格式实现,此方式可将每个分段的数据从31个字节扩大到最长1965字节,从而提升ONU 软件镜像
下载的效率。
8.4.5.3 软件镜像下载
软件镜像下载流程见图18和图19。下载流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每个镜像窗口中分段的数目即窗口
尺寸。镜像窗口尺寸由OLT和ONU 协商决定。OLT在Startsoftwaredownload命令消息中建议镜
像窗口尺寸值,ONU 在Startsoftwaredownload响应消息中回复其选择。ONU 选择的窗口尺寸值应
小于或等于OLT的建议值。随后使用Downloadsection命令开始下载分段。每下载一个分段,downloadsectionnumber
域的值加1,镜像窗口中的第1个分段的downloadsectionnumber域值为0。
OLT要求ONU 设置镜像窗口中最后一个分段命令的AR比特作为接收一个窗口的确认。如果ONU
成功接收到一个镜像窗口中的所有分段,则应在Downloadsection响应消息中发送“肯定”确认。如果
没有成功接收到所有分段(OMCC MIC错误或片段丢失),则应发送“否认”确认。当接收到“否认”确认
时,OLT可重传镜像窗口或通过发送Endsoftwaredownload命令消息中止下载流程。当分段序列号
小于之前协商确定的镜像窗口尺寸时,OLT可在任何时候通过设置分段下载命令中的AR比特来减小
窗口尺寸。
根据下载的软件镜像大小,有时候可能出现剩余镜像内容不足以填满最后一个镜像窗口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OLT 可使用填充值来填充镜像窗口,也可以设置包含软件镜像内容的最后一个
Downloadsection命令的AR比特。
当所有镜像窗口全部下载完毕后,OLT将发送Endsoftwaredownload命令,该命令中包含的MIC
覆盖了除填充值外的整个软件镜像。MIC值的计算应符合ITU-TG.9807.1(2013)C.15.7节的规定。
ONU 在本地MIC校验通过后会发送Endsoftwaredownload响应消息,并且准备将接收到的软件镜像
写入Flash。
如果ONU 在下载过程中检测到错误,则在OLT发送的片段下载命令携带的AR比特设置为“否
认”确认前,ONU 应一直等待。
22
GB/T44816.2—2024
图18 软件镜像下载
23
GB/T44816.2—2024
图19 Busy响应处理
当ONU 把软件镜像写入Flash且未完成时,若接收到OLT 下发的Endsoftwaredownload命令
消息,把响应消息中的响应代码设置为“devicebusy”。此时,OLT应重发Endsoftwaredownload命令
消息,重发间隔建议值为3s,重发次数建议值为100次。如果超过最大重发次数后ONU 仍响应
“devicebusy”,则OLT应认为软件镜像下载流程失败。
8.4.5.4 软件镜像提交和激活
软件镜像激活和提交流程见图20。当ONU 下载完毕并认为软件镜像有效时,该软件镜像的初始
状态是非提交状态和非激活状态。OLT随后可发送Activateimage命令改变镜像的使用状态。ONU
以“Activateimageresponse”确认对Activateimage命令进行响应后,将加载并执行该有效软件镜
像,此时不改变提交状态参数。OLT可继续发送Commitimage命令要求ONU 把提交状态参数值置
为1。
24
GB/T44816.2—2024
如果在下载、校验和激活步骤后软件镜像仍然出现问题导致ONU 故障(如看门狗定时器检测到激
活失败),ONU 应软重启并使用处于提交状态的软件镜像,从而实现自动故障恢复。
图20 软件镜像激活和软件镜像提交
8.4.6 OMCI消息的超时与重传
OMCC上消息的流控和错误恢复过程基于应答交互的停-等机制。该流控过程保证了从OLT 到
ONU 的低等级应答交互在OLT发出下一条相同优先级的消息之前,可被ONU 正确地接收和处理。
在依赖MIC计算来验证所有接收帧的数据完整性时,该停-等协议利用了事务相关标识符,重传计数器
以及可用事务请求计时器来进行流控。
事务请求计时器Ti的超时时刻为Tmaxi,该计时器于OLT 将优先级为“i”的事务请求消息向
ONU 发送时,并且于OLT收到一个事务相关标识符与之一致的无出错的确认消息时停止计时。如果
OLT一直没有收到有效确认消息,则在经过Tmaxi时间后,OLT将重新发送原来的事务请求消息。
重传确认事务请求消息的事务相关标识符与原消息一致。每当OLT 重传确认事务请求消息
时,发射机都会将重传计数器Ri加1(i为确认事务请求的优先级)。当重传计数器Ri(初始化时值为
0x00)累加到最大值Rmaxi时,发射机即停止重传消息并且发出一个OMCC链路状态的出错申明。
25
GB/T44816.2—2024
计时器(Ti)和重传计数器(Ri)只存在于OLT 控制器内部,对ONU 而言,它并不需要维持这些计
数器或计时器。而且,缺省门限Tmaxi和Rmaxi不受限于本文件。缺省门限值Tmaxi和Rmaxi推荐
采用对每个优先级等级都是独立可配置。Tmax1(即高优先级门限)的缺省值应考虑到典型的消息传
送时延加上命令消息响应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为兼顾消息交互效率与交互可靠性,推荐缺省Rmaxi取值为3次。
8.5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由OLT 和ONU 分别默认创建,其Alloc-ID=ONU-ID。ONU 在
MIBupload过程中不应上报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为便于管理,OLT在使用T-CONT时,承载OMCI消息的T-CONT应独立于承载用户数据的TCONT

9 基于OMCI配置的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
9.1 XGEM 连接模式的要求
XGS-PON OLT与ONU 至少应支持桥+VLAN(N:P)、桥+Pbit(N:M)、桥接映射过滤(N:MP)
三种XGEM 连接方式。三种XGEM 连接模式ME关系图分别如图21、图22和图23所示。ONU 不
应限制每个XGEMPort承载的业务流的数量,即多条不同VID 或Pbit的业务流经OLT 配置后应能
在同一个XGEMPort中或不同的XGEMPort中正常传输。
26
GB/T44816.2—2024
图21 桥+VLAN 连接模式ME关系图
27
GB/T44816.2—2024
图22 桥+Pbit连接模式ME关系图
28
GB/T44816.2—2024
图23 桥接映射过滤连接模式ME关系图
9.2 多业务桥接ME模型
OLT配置ONU 承载多业务情况下,OLT 和ONU 均应支持语音、数据业务配置在同一个MAC
bridgeserviceprofile上,即采用单桥的方式接入多种业务,见图24。
29
GB/T44816.2—2024
图24 多业务桥接ME模型
9.3 下行广播帧的处理
下行广播帧应根据所携带的VLAN 或Pbit,映射进入对应的用户单播通道进行分发,不应创建专
门的下行广播通道。
9.4 VLAN 功能
9.4.1 OLT 的VLAN 要求
OLT应支持IEEE802.1Q 协议,应支持对VLAN 端口的ACCESS、TRUNK 和HYBRID 连接
模式。
OLT应支持IEEE802.1Q 定义的VLAN 标记的透传、增加、移除和VLANID的切换功能。
OLT应支持基于IEEE802.1D 定义的UserPriority和EtherType(例如IPoE、PPPoE 等)划分
VLAN。
OLT应支持基于IEEE802.1ad的VLANStacking功能,其中外层标记的TPID值应可以配置。
OLT应支持根据物理端口、802.1p优先级或802.1Q VLANID 的值把上行以太网帧映射到不同
的S-VLAN。
OLT应支持1∶1和N ∶1方式的VLANStacking功能。
OLT的上联端口应能配置为支持S-VLAN 的TRUNK模式。
9.4.2 ONU 的VLAN 要求
ONU 应支持IEEE802.1Q 协议,应支持对VLAN 端口的ACCESS和TRUNK连接模式。
30
GB/T44816.2—2024
ONU 应支持IEEE802.1Q 定义的VLAN 标记的透传、增加、移除和VLANID的切换功能。
ONU 应支持针对用户物理端口划分VLAN。
在VLAN 透传模式下,ONU 应透传C-VID正确的报文,丢弃untag、priority-tag和C-VID错误的
报文。特殊的,对于TLS业务包括untag、priority-tag和tagged报文格式的TLS业务,ONU 应全部
透传。
在 VLAN 标记模式下,ONU 应对untag报文进行C-VLAN 标记,并丢弃priority-tag和tagged报
文。特殊的,对于TLS 业务包括untag、priority-tag 和tagged 报文格式的TLS 业务,ONU 应为
TLS业务进行S-VLAN 标记。
在VLAN 切换模式下,ONU 应对符合VLAN 切换表项的tagged报文进行C-VLAN 切换,丢弃
untag、priority-tag和C-VID错误的报文。
9.4.3 ME模型及参数
9.4.3.1 桥+VLAN 映射
9.4.3.1.1 基本要求
对于桥+VLAN 连接模式VLAN 功能的ME模型如图25所示,其中UNI侧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和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
三者配合实现VLAN 透传、标记、切换功能。
OLT创建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 成功后,ONU 应自动在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写入如下三条默认规则,且OLT 不应改动该
规则:
———无标签默认规则:15,4096,x,15,4096,x,0,(0,15,x,x,15,x,x),表示对无标签帧
不做处理,透传至下一个ME;
———单标签默认规则:15,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单层标签
帧透传,透传至下一个ME;
———双标签默认规则:14,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双层标签帧
透传,透传至下一个ME。
注:“x”表示ONU 不关心的域,且置为0。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的操作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31
GB/T44816.2—2024
图25 VLAN 功能的ME模型关系图(基于桥+VLAN 方式)
9.4.3.1.2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32
GB/T44816.2—2024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1”(下行方向不进行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
属性中添加表3所示的表项。
表3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Associationtype 2 PPTPEthernetUNI
Downstream mode 1 透传
ReceivedframeVLAN
taggingoperationtable
15,x,x,8,Y,0,0,(0,15,x,x,15,x,x) VID=Y透传
15,x,x,8,4096,0,0,(1,15,x,x,15,x,x) 其他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 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AssociatedMEpointer 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端口PPTPUNI的MEID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透传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4所示。
表4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
Config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透传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5所示。
表5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33
GB/T44816.2—2024
9.4.3.1.3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
如下表项:
———15,x,x,8,4096,0,0,(1,15,x,x,15,x,x)表示对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表示对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15,x,x,15,x,x,0,(0,15,x,x,x,Y,6)表示加入一条VLAN 标记表项标记untag报文为
VID=Y的报文。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6所示。
表6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标记后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7所示。
表7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标记后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9.4.3.1.4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
如下表项:
———15,x,x,8,4096,0,0,(1,15,x,x,15,x,x)表示对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34
GB/T44816.2—2024
———8,4096,0,8,4096,0,0,(2,15,x,x,15,x,x)表示对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15,x,x,2,A,x,0,(1,15,x,x,7,B,6)表示加入一条VLAN 切换表项切换VID=A
Pbit=2的报文为VID=B,Pbit=7的报文。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切换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8所示。
表8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切换后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切换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9所示。
表9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切换后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9.4.3.2 桥+Pbit映射
9.4.3.2.1 基本要求
对于桥+Pbit连接模式VLAN 功能的ME 模型如图26所示,其中UNI侧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和802.1p mapperservice
profile三者配合实现VLAN 透传、标记、切换功能。
OLT创建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 成功后,ONU 应自动在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写入如下三条默认规则,且OLT 不应改动该
规则。
———无标签默认规则:15,4096,x,15,4096,x,0,(0,15,x,x,15,x,x),表示对无标签帧
不做处理,透传至下一个ME。
———单标签默认规则:15,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单层标签
帧透传,透传至下一个ME。
35
GB/T44816.2—2024
———双标签默认规则:14,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双层标签帧
透传,透传至下一个ME。
注:“x”表示ONU 不关心的域,且置为0。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的操作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图26 VLAN 功能的ME模型关系图(基于桥+Pbit方式)
9.4.3.2.2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1”(下行方向不进行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
属性中添加如下表项,如表10所示。
36
GB/T44816.2—2024
表10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Associationtype 2 PPTPEthernetUNI
Downstream mode 1 透传
ReceivedframeVLAN
taggingoperationtable
15,x,x,8,Y,0,0,(0,15,x,x,15,x,x) VID=Y透传
15,x,x,8,4096,0,0,(1,15,x,x,15,x,x) 其他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 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AssociatedMEpointer 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端口PPTPUNI的MEID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透传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1所示。
表11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根据具体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2所示。
表12 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TPPointer 0xFFFF 桥端口的指针,对应TPtype为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指向pbit 为0 的GEM InterworkingTP
的MEID
先初始化成0xFFFF,后续再通过SET操
作修改为对应GEMIWTP的MEID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1 指向pbit 为1 的GEM InterworkingTP
的MEID
先初始化成0xFFFF,后续再通过SET操
作修改为对应GEMIWTP的MEID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2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3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4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5 0xFFFF 不使用
37
GB/T44816.2—2024
表12 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主要属性取值(续)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6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 0xFFFF 不使用
Unmarkedframeoption 不适用—
DSCPtoP-bitmapping 不适用—
DefaultP-bitmarking 不适用—
TPtype 0 表明是桥映射的mapper
9.4.3.2.3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
如下表项:
———15,x,x,8,4096,0,0,(1,15,x,x,15,x,x)表示对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表示对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15,x,x,15,x,x,0,(0,15,x,x,x,Y,6)表示加入一条VLAN 标记表项标记untag报文为
VID=Y的报文。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3所示。
表13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标记后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根据标记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2
所示。
9.4.3.2.4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
如下表项。
38
GB/T44816.2—2024
———15,x,x,8,4096,0,0,(1,15,x,x,15,x,x)表示对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表示对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15,x,x,2,A,x,0,(1,15,x,x,7,B,6)表示加入一条VLAN 切换表项切换VID=A
Pbit=2的报文为VID=B,Pbit=7的报文。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切换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4所示。
表14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切换后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根据切换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2
所示。
9.4.3.3 桥+VLAN+Pbit映射
9.4.3.3.1 基本要求
对于桥+VLAN+Pbit连接模式VLAN 功能的ME模型如图27所示,其中UNI侧的Extended
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
和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四者配合实现VLAN 透传、标记、切换功能。
OLT创建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 成功后,ONU 应自动在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写入如下三条默认规则,且OLT 不应改动该
规则:
———无标签默认规则:15,4096,x,15,4096,x,0,(0,15,x,x,15,x,x),表示对无标签帧
不做处理,透传至下一个ME;
———单标签默认规则:15,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单层标签
帧透传,透传至下一个ME;
———双标签默认规则:14,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双层标签帧
透传,透传至下一个ME。
注:“x”表示ONU 不关心的域,且置为0。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的操作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39
GB/T44816.2—2024
图27 VLAN 功能的ME模型关系图(基于桥+VLAN+Pbit方式)
9.4.3.3.2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1”(下行方向不进行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
属性中添加如下表项,如表15所示。
40
GB/T44816.2—2024
表15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
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Associationtype 2 PPTPEthernetUNI
Downstream mode 1 透传
ReceivedframeVLAN
taggingoperationtable
15,x,x,8,Y,0,0,(0,15,x,x,15,x,x) VID=Y透传
15,x,x,8,4096,0,0,(1,15,x,x,15,x,x) 其他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 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AssociatedMEpointer 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端口PPTPUNI的MEID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透传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6所示。
表16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7所示。
表17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d) 根据具体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2
所示。
41
GB/T44816.2—2024
9.4.3.3.3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时应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
如下表项:
———15,x,x,8,4096,0,0,(1,15,x,x,15,x,x)表示对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表示对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15,x,x,15,x,x,0,(0,15,x,x,x,Y,6)表示加入一条VLAN 标记表项标记untag报文为
VID=Y的报文。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8所示。
表18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标记后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9所示。
表19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标记后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d) 根据标记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2
所示。
9.4.3.3.4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如下。
a)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
42
GB/T44816.2—2024
时应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
如下表项。
● 15,x,x,8,4096,0,0,(1,15,x,x,15,x,x)表示对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 8,4096,0,8,4096,0,0,(2,15,x,x,15,x,x)表示对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 15,x,x,2,A,x,0,(1,15,x,x,7,B,6)表示加入一条VLAN 切换表项切换VID=A
Pbit=2的报文为VID=B,Pbit=7的报文。
b)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切换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20所示。
表20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切换后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c)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
VID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21所示。
表21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
Data实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切换后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报文转发,
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d) 根据切换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2
所示。
9.5 QoS功能
ONU 应至少支持采用严格优先级策略(SP)对同一T-CONT内不同上行业务进行调度。
OLT在配置业务优先级时,上行业务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缺省为CESoP(如果有)、控制协议流、
VoIP业务、上网业务。
当采用SP方式调度上行业务时,ONU 应在MIBUpload流程中主动上报相关队列信息,OLT 应
根据ONU 上报的上行业务调度策略能力进行相关参数配置,应至少支持基于Priority-control模式中
的SP方式下发配置参数。
43
GB/T44816.2—2024
ONU 应至少支持4个业务优先级队列,OLT应至少支持8个业务优先级队列。ONU 上的业务优
先级和PON 层PQ 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应支持由OLT 进行配置,不应在底层固件上将业务优先级
(即Pbit值)与PON 层PQ 实体进行绑定。
同一T-CONT内不同优先级队列间的SP调度,应通过配置PriorityqueueME的相关端口属性实
现,即高优先级队列对应相关端口属性的最后2个字节应比低优先级队列的对应属性值小,具体规则应
遵守YD/T2793的规定。
T-CONT间的QoS由DBA 保证,本文件不做规定。
9.6 组播功能
XGS-PON 系统应通过单拷贝广播(SCB)方式使用唯一的XGEM Port传递下行组播业务,且
XGEMPort-ID可配置,推荐使用组播XGEMPort-ID=65534。
OLT应保存各ONU 的组播权限表,并至少支持观看、预览和禁止3种组播节目权限。
ONU 不应限制向OLT转发用户发送的IGMP/MLDreport报文,即ONU 在向OLT转发用户发
送的IGMP/MLDreport报文时无需判断其权限。
OLT应支持IGMP/MLDSnoopingwithProxy功能和IGMP/MLDProxy功能。
ONU 应支持IGMP/MLDSnooping和Proxy功能。
OLT应根据组播权限表及时通过OMCI消息设置MulticastGEMinterworkingTPME中的组播
地址表,控制ONU 对各组播节目的观看、预览和禁止。当用户没有点播任何节目时,Multicast
GEMinterworkingTPME中的组播地址表项应为空。
ONU 不应限制向OLT转发用户发送的MembershipReport报文和leaveGroup报文,即ONU
在向OLT转发用户发送的MembershipReport报文和leaveGroup报文时无需判断其权限。ONU 应
能接收OLT下发的MulticastGEMinterworkingTPME设置消息并正确执行。
9.7 VoIP业务功能
ONU 应通过内置语音网关方式采用SIP协议实现IP电话业务。
ONU 提供语音业务时应支持处理基本呼叫、异常呼叫和补充业务等。应支持主叫号码显示、呼叫
等待、三方通话、热线等补充业务功能。
ONU 应支持ITU-T T.30透传方式传真以及ITU-T T.38编码方式传真;应支持传真信号音检
测,并能正确上报IMS。
ONU 应支持MODEM 业务,支持MODEM 信号音检测,并能正确上报IMS,支持透传方式MODEM
业务。
ONU 在提供IP电话业务时还应支持Centrex功能。
ONU 应支持如下几种编解码方式:
———G.711,编码率=64kbit/s;
———G.729A,编码率<18kbit/s。
ME模型及参数设置应符合YD/T2793的规定。
ONU 应支持OLT通过对VoIPlinestatusME中的voicecodecused属性、VoIPvoiceserverstatus
属性、voipportsessiontype属性的Get操作,以获取语音线路状态以及语音线路呼叫状态,且获取
的状态参数与实际相符。
ONU 应能支持由OLT创建RTP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ME,且ONU 应能对VoIP
会话准确进行性能统计。
9.8 业务安全功能
ONU 应支持配置过滤来自用户的组播流,对来自用户的组播流过滤由MACbridgeportfilter
44
GB/T44816.2—2024
pre-assigntableME中IPv4multicastfiltering属性控制,按照转发(multicastfiltering为0)或过滤
(multicastfiltering为1)操作进行指配。
ONU 应支持限制从每个用户物理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的数量,且限制的数量应可以灵活配
置;基于用户端口的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由UNI侧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ME中的MAC
learningdepth属性控制。
10 基于OMCI的性能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10.1 基本要求
PM 受管实体由OLT创建和删除,并且受管实体ID属性值与父受管实体的ID相同,因此不需要
显性指针。
每个PM 受管实体都包含一个指向thresholddata1/2ME的指针,这样可以设置门限并产生越限
告警(TCA)。不是所有的PM 属性都需要设置门限,设置门限是每个PM 受管实体定义的一部分。即
使受管实体设置了门限,OLT仍然可以选择是否提供该功能。如果受管实体定义的门限计数器数量小
于7个,则不需要thresholddata2ME。
ONU 不执行性能统计存档功能,存档是OLT 或管理系统的功能。原则上,ONU 只有2个存储
器:当前存储器和历史存储器。每隔15min,这两个存储器进行功能互换。当前一个历史存储器被初
始化为新的当前存储器时,历史数据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21日 10:21: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108.html
图书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