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版】 GB/T 44816.1-2024 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 第1部分: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M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816.1—2024
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
第1部分:10Gbit/s无源光网络
(XG-PON)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teroperabilityofaccessnetworksystem—
Part1:10Gbit/spassiveopticalnetworks(XG-PON)
2024-10-26发布2025-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缩略语…………………………………………………………………………………………………… 2
5 XG-PON系统参考模型………………………………………………………………………………… 3
5.1 参考配置…………………………………………………………………………………………… 3
5.2 XG-PON网络分层结构…………………………………………………………………………… 4
5.3 XG-PON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 5
6 PMD层互通要求………………………………………………………………………………………… 5
7 XGTC层互通要求……………………………………………………………………………………… 6
7.1 基本要求…………………………………………………………………………………………… 6
7.2 ONU激活流程……………………………………………………………………………………… 6
7.3 XG-PON上行突发模式开销……………………………………………………………………… 8
7.4 测距………………………………………………………………………………………………… 9
7.5 PLOAM 消息……………………………………………………………………………………… 10
7.6 XG-PONPLOAMu消息的带宽分配方式……………………………………………………… 10
7.7 DBA互通功能要求……………………………………………………………………………… 12
8 OMCI协议互通要求…………………………………………………………………………………… 12
8.1 基本要求…………………………………………………………………………………………… 12
8.2 ME创建/删除/配置流程的基本规则…………………………………………………………… 14
8.3 ONU初始创建的ME最小集…………………………………………………………………… 14
8.4 OMCI通用流程互通要求………………………………………………………………………… 14
8.5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分配……………………………………………………………… 18
8.6 基础OMCI消息与扩展OMCI消息互通要求………………………………………………… 18
9 基于OMCI配置的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 19
9.1 XGEM 连接模式的要求………………………………………………………………………… 19
9.2 多业务桥接ME模型……………………………………………………………………………… 22
9.3 OMCI和TR-069管理的HGU多业务ME模型……………………………………………… 22
9.4 下行广播帧的处理………………………………………………………………………………… 23
9.5 VLAN功能……………………………………………………………………………………… 23
9.6 QoS功能…………………………………………………………………………………………… 29
9.7 可控组播功能……………………………………………………………………………………… 29
9.8 VoIP业务功能…………………………………………………………………………………… 32
9.9 业务安全功能……………………………………………………………………………………… 33
9.10 ONU功耗管理(可选)…………………………………………………………………………… 33
10 基于OMCI的性能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33
10.1 基本要求………………………………………………………………………………………… 33
10.2 以太网性能统计………………………………………………………………………………… 34
10.3 XGEM 帧性能统计……………………………………………………………………………… 34
10.4 FEC性能统计…………………………………………………………………………………… 34
10.5 MAC桥性能统计………………………………………………………………………………… 34
11 基于OMCI的故障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34
11.1 接口诊断………………………………………………………………………………………… 34
11.2 告警功能………………………………………………………………………………………… 35
11.3 远程重启………………………………………………………………………………………… 39
11.4 长发光ONU的检测与控制…………………………………………………………………… 39
11.5 ONU基本信息查询……………………………………………………………………………… 39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是GB/T44816《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的第1部分。GB/T44816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
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
股份有限公司、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邵岩、孙越、王泽林、常宇光、张德智、李俊玮、吴徐明、袁立权、耿丹、李果、
刘绍海。
引 言
在接入网层面实现局端设备和用户侧终端的异厂家互通部署,不仅有效降低网络运营商的网络建
设成本,而且可满足用户使用高速、经济的宽带接入业务,因此有必要制定接入网局端设备和用户侧终
端的互通性术要求。GB/T44816《接入网系统互通性技术要求》旨在规定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的多种技
术制式的无源光网络(PON)系统的物理层、通用传输汇聚层和ONU 管理等方面的互通技术要求,拟由
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目的在于规定XG-PON 系统互通性要求。
———第2部分:10Gbit/s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目的在于规定XGS-PON 系统互通性
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0Gbit/s无源光网络(以下简称XG-PON)系统的物理媒质相关(PMD)层互通要
求、传输汇聚(TC)层互通要求、光网络终端管理控制接口(OMCI)协议互通要求和业务相关功能互通
要求。
本 文件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的XG-PON 设备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其他专用电信网也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YD/T2402.2—2012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第2部分:物理层
要求
YD/T2402.3—2012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 第3部分:XGTC层
要求
YD/T2793—2023 接入网技术要求 ONU 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
IEEE802.1ad 局域网和城域网 虚拟桥接局域网 增补文件4:供应商桥(IEEEStandardfor
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VirtualBridgeLocalAreaNetworks—Amendment4:ProviderBridges)
IEEE802.1D 局域网和城域网 媒体接入控制(MAC)桥[IEEEStandardfor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
MediaAccessControl(MAC)Bridges]
IEEE802.1Q 局域网和城域网 虚拟桥接局域网(IEEEStandardforLocaland Metropolitan
AreaNetworks—VirtualBridgeLocalAreaNetworks)
ITU-TG.987.2(2023) 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物理媒质相关(PMD)层要求[10-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XG-PON):Physicalmediadependent(PMD)layerspecification]
ITU-TG.987.3(2014) 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传输汇聚层要求[10-Gigabit-capable
passiveopticalnetworks(XG-PON):Transmissionconvergencelayerspecification]
ITU-TG.988(2018) ONU 管理控制接口要求[ONU 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specification(
OMCI)]
ITU-TT.30 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文件传真传输规程(Proceduresfordocumentfacsimile
transmissioninthegeneralswitchedtelephonenetwork)
ITU-TT.38 通过IP网络进行实时3类传真通信的规程(Proceduresforreal-timeGroup3facsimilecommunicationoverIPnetworks)
1
GB/T44816.1—2024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F:适配功能(AdaptationFunction)
ARC:告警报告控制(AlarmReportControl)
AVC:属性值变化(AttributeValueChange)
BER:误比特率(BitErrorRatio)
BIP:比特间插奇偶校验(BitInterleavedParity)
BW:带宽(Bandwidth)
BWmap:带宽映射(BandwidthMap)
CESoP:分组网电路仿真业务(CircuitEmulationServiceoverPacket)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
C-VID:用户VLAN 标识(CustomerVLANID)
C-VLAN:用户VLAN(CustomerVLAN)
DBA:动态带宽分配(DynamicBandwidthAssignment)
DBRu:上行动态带宽报告(DynamicBandwidthReportupstream)
FWI:强制唤醒指示(ForcedWakeupIndication)
GEM:GPON 封装模式(GPONEncapsulationMethod)
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
HEC:混合差错纠正(HybridErrorCorrection)
HGU:家庭网关单元(HomeGatewayUnit)
IFPON:PON 接口(InterfaceofPON)
Ind:指示(Indication)
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
LOID:逻辑ONU 标识(LogicalONUID)
ME:管理实体(ManagedEntity)
MIB: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
MLD:组播侦听发现(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
NE:网络单元(NetworkElement)
ODN: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Terminal)
OMCC:ONU 管理控制通道(ONU ManagementandControlChannel)
OMCI:ONU 管理控制接口(ONU 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NetworkUnit)
PLOAM: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PhysicalLayerOAM)
PLOAMu:上行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UpstreamPhysicalLayerOAM)
PM:性能监测(PerformanceMonitoring)
PMD:物理媒质相关(子层)(PhysicalMediumDependent)
2
GB/T44816.1—2024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Network)
POTS:传统电话业务(PlainOldTelephoneService)
PSBu:上行物理同步块(UpstreamPhysicalSynchronizationBlock)
SCB:单拷贝广播(SingleCopyBroadcast)
SFU:单住户单元(SingleFamilyUnit)
SN:序列号(SerialNumber)
SNI: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NodeInterface)
SP:严格优先级(StrictPriority)
SR:状态报告(StatusReport)
SUF:启动失败(Start-upFailure)
T-CONT:传输容器(TransmissionContainer)
TC:传输汇聚(层)(TransmissionConvergence)
TLS:透明LAN 业务(TransparentLANService)
UNI:用户网络接口(UserNetworkInterface)
VID:VLAN 标识(VLANID)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
VoIP:IP 语音(VoiceoverIP)
XG-PON:10Gbit/s无源光网络(10Gbit/sPassiveOpticalNetworks)
XGEM:XG-PON 封装模式(XG-PONEncapsulationMethod)
XGTC:XG-PON 传输汇聚(层)(XG-PONTransmissionConvergence)
5 XG-PON 系统参考模型
5.1 参考配置
XG-PON 系统参考配置如图1。
3
GB/T44816.1—2024
ONU:光网络单元
ODN:光分配网络
OLT:光线路终端
WDM:波分复用模块(如果不使用WDM,则不需要该功能)
NE:OLT和ONU 处使用不同波长的网络单元
AF:适配功能(有时候可包含在ONU 中)
SNI:业务节点接口
UNI:用户网络接口
Q:接入网通过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通过该接口对接入网进行配置和管理
S:OLT(下行)/ONU(上行)光连接点(即光连接器或熔接点)之后的光纤点
R:ONU(下行)/OLT(上行)光连接点(即光连接器或熔接点)之后的光纤点
IFPON:参考点R/S和S/R处的接口,是PON特有的接口,可支持OLT和ONU 之间传输所需的所有的协议单元。
点A/B:如果不使用WDM,则不需要这两个参考点
(a)参考点:如果AF功能包含在ONU 中,则不需要这个参考点
注:AF是否是Q接口的操作对象取决于业务。
图1 XG-PON 系统参考配置
XG-PON 系统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 和ODN 组成,采用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ODN 由
单模光纤和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LT和ONU 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输媒质。
5.2 XG-PON 网络分层结构
XG-PON 系统的协议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媒质层(PMD)和传输汇聚层(XGTC),图2给出了XGPON
系统的协议分层结构。
4
GB/T44816.1—2024
图2 XG-PON 协议分层结构
XGTC包括3个子层:业务适配子层、成帧子层和物理适配子层。在XG-PON 系统中,XGTC层既
出现在OLT侧,也出现在ONU 侧。下行方向上,XGTC层和PMD层间的接口表现为一个连续比特
流,被分成125μs的帧。上行方向上,XGTC层和PMD层间的接口表现为一序列时间突发。
5.3 XG-PON 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
从协议分层的角度,XG-PON 系统的互通性包括PMD层互通、XGTC层互通和OMCI协议互通3
个层面,具体见图3所示。
图3 XG-PON 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
6 PMD 层互通要求
XG-PON 系统PMD层互通应符合YD/T2402.2—2012和ITU-TG.987.2(2023)的规定。
5
GB/T44816.1—2024
7 XGTC层互通要求
7.1 基本要求
XG-PON 系统XGTC层互通应符合YD/T2402.3—2012和ITU-TG.987.3的规定。
XG-PON 空闲XGEM 帧的PLI域值可以是4的倍数,包括为零;OLT 应能正常处理净荷为零的
空闲帧。具体要求应符合ITU-TG.987.3(2014)中9.1.4的规定。
7.2 ONU 激活流程
7.2.1 ONU 状态定义
XG-PON ONU 的7个状态定义为:
a) O1:初始状态;
b) O2-3:序列号状态;
c) O4:测距状态;
d) O5:运行状态;
e) O6:间断LODS(Lossofdownstreamsynchronization)状态;
f) O7:紧急停止状态。
各状态具体定义和状态转移方式应符合YD/T2402.3—2012的规定。
7.2.2 ONU 激活流程
OLT应支持基于序列号(SN)方式、密码(Registration_ID)方式和逻辑ONUID 方式(LOID)对
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其中密码认证方式采用Registration消息中的Registration_ID 字段(以下简
称注册ID)携带认证信息。
序列号认证方式和密码认证方式均通过TC层激活流程实现;LOID 认证通过OMCI交互实现,
OLT在TC层的ONU 激活过程中,不对ONU 上报的SN 或注册ID进行检验。
XG-PON OLT基于SN 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时,ONU 上报了SN 和注册ID,但OLT 忽略
ONU 上报的注册ID,只对SN 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当XG-PON OLT基于SN 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
证时,ONU 的激活流程见图4。
XG-PON OLT采用密码认证方式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时,ONU 上报了SN 和注册ID,但
OLT忽略ONU 上报的SN,只对注册ID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当XG-PON OLT基于注册ID对ONU
进行合法性认证时,ONU 的激活流程见图5。
6
GB/T44816.1—2024
图4 基于SN 认证方式的XG-PONONU 激活流程(认证成功)
7
GB/T44816.1—2024
图5 基于密码认证方式的XG-PONONU 激活流程(认证成功)
7.3 XG-PON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
7.3.1 XG-PON 上行物理同步块
XG-PON 上行物理同步块主要包括前导码和定界符两部分,主要由OLT通过Profile消息配置给
ONU,此消息包含前导码和定界符内容等参数,OLT通过设置BWmap的BurstProfiles字段指示某上
行突发报文应采用的配置模板。XG-PON 上行物理同步块格式见图6。
8
GB/T44816.1—2024
图6 XG-PON 上行物理同步块格式
前导码和定界符建议的长度和内容见表1。
0xAAAAAAAA 是传统的前导码格式,可以支持最大的转换密度和平均的光功率;0xBB521E26
一种是数据型的前导码格式,包含平衡直流、平坦的功率谱等信息。
定界符建议的长度为32位,但考虑到更高误码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64位的定界符。同时考虑上
行是否开启FEC功能,表1提供了不同的定界符建议值。
表1 前导码和定界符建议值
前导码32位定界符64位定界符
0xBB521E26
0xA37670C9 0xB9D43E68462BC197
0x4BDE1B90(FECon) 0xB9D43E68462BC197(FECon)
0xA37670C9(FECoff) 0xB7521F0648ADE879(FECoff)
0xAAAAAAAA
0xAD4CC30F 0xB3BDD310B2C50FA1
0xA56679E0(FECon) 0xB3BDD310B2C50FA1(FECon)
0xAD4CC30F(FECoff) 0xCE99CE5E5028B41F(FECoff)
7.3.2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时间
XG-PON 上行突发模式开销时间由保护时间、前导时间和定界时间三部分组成。OLT 通过
BWmap对不同ONU 的突发报文之间设置合适的保护时间,保护时间最小值建议为64bits,保护时间
过后,上行物理突发的上行物理同步块部分开始发送。前导时间建议为160bits,定界时间建议为
32bits。整个开销时间目标为256bits,最坏情况下不应超过2048bits,具体开销时间宜按表2所给的
值执行。
表2 用于XG-PONOLT功能的突发模式开销时间的推荐分配
条件
开销时间
Tx使能Tx禁止总时间保护时间前导时间定界时间
最坏情况
(单位:bits) 32 32 2048 128 1856 64
目标
(单位:bits) 32 32 256 64 160 32
7.4 测距
XG-PON 系统的测距流程应遵循YD/T2402.3—2012和ITU-TG.987.3的规定。
9
GB/T44816.1—2024
OLT在测距完成后应通过Ranging_time消息通知ONU 设置均衡延时值,ONU 在O4状态接收
到Ranging_Time消息后,应进入O5状态。如果OLT检测到测距失败,则应下发Deactivate_ONU-ID
消息通知ONU 返回序列号状态(O1)重新开始激活流程,并上报SUFi告警。如果ONU 一直没有收
到Ranging_Time消息,则在定时器(TO1)超时后,该ONU 的已分配ONU-ID、默认的Alloc-ID 和默
认的OMCIXGEMport-ID均作废,ONU 进入序列号状态(O2-3),已学习的突发参数集信息则保留。
ONU 在O5运行状态时,OLT可对该ONU 发送任意的授权,对环路延时进行测量和调整均衡延
时值。
7.5 PLOAM 消息
7.5.1 基本要求
XG-PON 系统应支持YD/T2402.3—2012规定的PLOAM 消息。
7.5.2 Disable_serial_number消息
ONU 在O2、O3、O4和O5状态下接收到Disable_serial_number(disable)消息后应进入O7状
态,ONU 应保证下行同步状态机的正常运作和处理PLOAM 消息,不再响应除Disable_serial_number
(enable)消息外的任何下行PLOAM 消息,并停止转发下行和上行业务流量。ONU 掉电重启时应自动
检测自身掉电前是否处于O7状态,如果是,则应自动进入O7状态,否则ONU 应进入O1状态。
ONU 在O7状态下接收到Disable_serial_number(enable)消息后,ONU 应进入O1状态重新开始
激活流程。如果ONU 在其他状态下接收到Disable_serial_number(enable)消息,应忽略该消息,不应
发生任何状态转移行为。
OLT在发送Disable_serial_number(disable)消息后应能记录ONU 处于O7状态,并停止转发该
ONU 下行和上行业务流量。当掉电前处于O7状态的ONU 在掉电后处理错误重新开始激活流程
时,OLT应在收到该ONU 上报的序列号后再次发送Disable_serial_number(disable)消息,强制XGPON
ONU 从O2-3状态进入O7状态。
OLT向处于O7状态的ONU 发送Disable_serial_number(enable)消息后,应删除ONU 处于O7
状态的记录,并允许接收该消息的ONU 进入O1状态,并重新开始激活流程。
7.6 XG-PONPLOAMu消息的带宽分配方式
XG-PONPLOAM 消息在默认的Alloc-ID 传送,该Alloc-ID 等于ONU-ID。上行带宽分配通过
XGTC下行帧中的BWmap域来指示,BWmap格式见图7。当BWmap域中的Alloc-ID=ONU-ID,
Flags域PLOAMu标志位在一个突发分配系列的第一个分配结构中被设置为1时,该ONU 的这个上
行XGTC突发帧头长度为52字节,包含一个PLOAM 消息;当PLOAMu标志位在一个突发分配系列
的第一个分配结构中被设置为0时,该ONU 的这个上行XGTC突发帧头长度为4字节,不包含一个
PLOAM 消息。对于同一个突发序列的后续分配结构,PLOAMu标志位应当在发送方被设置为0并被
接收方所忽略。
10
GB/T44816.1—2024
图7 XGTG 带宽映射(BWmap)分配结构
下行PLOAM 消息有两类,即给所有ONU 的广播和给指定ONU 的单播,在指定的125μs帧
中,OLT最多可以给每个ONU 传输一个广播PLOAM 消息和一个单播PLOAM 消息。
ONU 应可存储8个未处理的单播和广播下行PLOAM 消息,PLOAM 处理模型是单线程的,标准
PLOAM 消息处理时间是750μs。基于以上要求,OLT能够确定传送给特定ONU 的未响应的广播和
单播PLOAM 的最大消息数量,以及对任何下行PLOAM 消息的预期响应时间。
ONU 在OLT的控制下发送上行PLOAM 消息,OLT 应能对每个ONU 分配常规的PLOAM 消
息授权,也可以根据一些信息对单个ONU 的PLOAMu传输速率进行调整。
ONU 在工作状态(O5)时,ONU 应能通过发送上行PLOAM 消息来响应单播方式的下行
PLOAM 消息。此类响应消息包括特定的PLOAM 协议和通用的“Acknowledgement”类型。ONU 不
需要响应广播方式的下行PLOAM 消息(密钥控制消息即使是广播也要响应)和完整性检验失败的下
行PLOAM 消息。OLT 发现ONU 连续对下行PLOAM 消息响应失败,则上报LOPCi(Lossof
PLOAMchannelwithONUi)告警。
XGTC上行突发帧格式见图8。
图8 XGTC上行突发帧格式
11
GB/T44816.1—2024
7.7 DBA 互通功能要求
XG-PON 系统应支持SR方式(状态报告方式)的DBA 功能。
XG-PON 系统应同时支持固定带宽(Fixed)、保证带宽(Assured)、非保证带宽(Non-assured)和尽
力而为带宽(Best-effort)控制参数。
XG-PON OLT在BWMap消息中为每个Alloc-ID分配的上行时隙长度GrantSize的最小非零取
值为1,对应着仅1个字长(即4个字节)的DBRu传送带宽分配;对XGTC净荷,GrantSize的最小分配
值(未设置DBRu)是4个字长(16个字节)(对应1024kbit/s,其中XGEM 净荷为512kbit/s),XGPON
ONU 应有能力识别并正确执行上述的上行时隙分配。
8 OMCI协议互通要求
8.1 基本要求
XG-PON 的OMCI协议具体要求应符合ITU-TG.988(2018)。XG-PON 系统至少应支持的受管
实体和预留受管实体类型值分配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XG-PON 系统支持的受管实体
受管实体
类型值
受管实体名称OLT要求SFU 要求HGU 要求
2 ONUdata 必选必选必选
5 Cardholder 必选必选必选
6 Circuitpack 必选必选必选
7 Softwareimage 必选必选必选
11 PPTPEthernetUNI 必选必选可选
24 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可选可选
45 MACbridgeserviceprofile 必选必选必选
46 MACbridgeconfigurationData 必选必选必选
47 MACbridgeportConfigurationData 必选必选必选
49 MACbridgeportfiltertable 必选必选必选
50 MACbridgeportbridgetabledata 必选必选必选
51 MACbridge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可选可选
52 MACbridgepor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可选可选
84 VLANtaggingfilterdata 必选必选必选
89 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2 必选必选必选
131 OLT-G 必选必选必选
133 ONUpowershedding 必选
有备电的
ONU 必选,
否则不要求
有备电的
ONU 必选,
否则不要求
134 IPhostconfigdata 必选可选必选
136 TCP/UDPconfigdata 必选可选必选
12
GB/T44816.1—2024
表3 XG-PON 系统支持的受管实体(续)
受管实体
类型值
受管实体名称OLT要求SFU 要求HGU 要求
157 LargeString 必选必选必选
171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 必选必选必选
256 ONU-G 必选必选必选
257 ONU2-G 必选必选必选
262 T-CONT 必选必选必选
263 ANI-G 必选必选必选
264 UNI-G 必选必选必选
266 GEMinterworkingterminationpoint 必选必选必选
268 GEMportnetworkCTP 必选必选必选
273 Thresholddata1 必选必选必选
274 Thresholddata2 必选必选必选
276 GAL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必选必选
277 Priorityqueue 必选必选必选
278 Trafficschedule 必选必选必选
281 MulticastGEMinterworkingterminationpoint 必选必选必选
309 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 必选必选必选
310 Multicastsubscriberconfiginfo 必选必选必选
311 Multicastsubscribermonitor 必选必选必选
312 FEC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必选必选
329 VirtualEthernetinterfacepoint 必选不要求必选
334 EthernetframeextendedPM 必选必选必选
340 BBFTR-069managementserver 必选不要求必选
341 GEMportnetworkCTP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
data 必选必选必选
344 XG-PONTC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必选必选
345 XG-PONdownstream managementperformance
monitoringhistorydata 必选必选必选
346 XG-PONupstream managementperformancemonitoring
historydata 必选必选必选
347 IPv6hostconfigdata 必选可选必选
425 EthernetframeextendedPM64bit 必选必选必选
426 Thresholddata64bit 必选必选必选
65280~
65535
除以下分配的值,其他值由厂家自定义使用:
中国联通:65457~65476
中国移动:65477~65488,65490~65497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65498~65511
中国电信:65512~65531
13
GB/T44816.1—2024
8.2 ME创建/删除/配置流程的基本规则
ME创建/删除/配置流程应遵循以下规则:
a) 没有指向关系的ME,创建/删除/配置顺序不做强制规定和限制;
b) 单指向关系的ME,应优先创建被指向的ME,优先删除指向的ME;
c) 互指向的ME,应优先创建具有默认值的ME(如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ME),删除顺
序不做强制规定;
d) 对于无关联的ME,OLT 可以配置多余的ME 以及相关属性,但对于有排他性的ME 和属
性,应根据ONU 能力进行配置,不应额外配置。
ME中各属性值的取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a) 除特殊规定外,只要OLT创建的ME实例号在ME定义的有效范围内,ONU 不应限制ME
实例号取值;
b) 由OLT 创建且实例号未做规定的ME,以及由ONU 创建的ME,实例号不应取0 和
0xFFFF。
8.3 ONU 初始创建的ME最小集
ONU 上电完成初始化后,自动创建的ME集中应至少包括下列ME:
———1个ONU-G实例;
———1个ONU2-G实例;
———1个ONUdata实例;
———1个VEIP实例(HGU 必需);
———2个SoftwareImage实例;
———J 个Cardholder实例(J 由ONU 的实际能力决定);
———J 个CircuitPack实例(J 由ONU 的实际能力决定);
———N 个T-CONT实例(N 由ONU 的实际能力决定),该ME 的Alloc-ID 值在OLT 未设置
前,XG-PON ONU Alloc-ID值初始值为0xFFFF;
———M 个ANI-G实例(M 由ANI的实际端口决定);
———N 个UNI-G(N 为ONU 的用户端口数量);
———N 个PPTP实例(N 为ONU 的用户端口数量);
———P 个上行priorityqueue-G实例;
———Q 个下行priorityqueue-G实例。
8.4 OMCI通用流程互通要求
8.4.1 OMCC建立流程
当OLT给ONU 分配了ONU-ID后,ONU 设置承载OMCI消息的Alloc-ID值和Port-ID值均为
ONU-ID值,ONU 完成O4测距状态后,其OMCC建立完成。XG-PON 系统OMCC建立流程见图9。
14
GB/T44816.1—2024
图9 XG-PONOMCC建立流程
8.4.2 新旧ONU MIB同步要求
8.4.2.1 基本要求
OLT和ONU 之间应通过比较MIB同步计数器(MIBsync)值来判断双方的MIB是否同步。
ONU 上电启动结束后,OLT应通过MIBUpload和MIBUploadnext命令获知ONU 自动创建的
ME实例情况,不应直接下发GET 命令获取除ONUdataME之外的ME实例。除非特殊要求,否则
OLT在下发业务配置参数时所使用的ME属性值应自动从MIB库中获取,不应依赖人工获取属性值。
8.4.2.2 新/旧ONU 定义
新/旧ONU 的定义如下。
a) 新ONU 是指从来没有完成过MIB同步的ONU,包括以下情况。
———从来没有接入到OLTPON 上,OLT也从没有接收其SN;
———接入到OLTPON 上,但是OLT没有分配过ONU-ID给该ONU;
———原来配置过的ONU 但后来被删除了;
———ONU 上报MIB异常导致MIB同步失败。
b) 旧ONU 是指已经连接到过OLTPON,分配了ONU-ID,至少完成过一次MIB同步,OLT获
取到了ONU 的MIB能力等信息。
8.4.2.3 新旧ONU 启动流程
新旧ONU 启动流程的基本原则如下。
a) OLT和ONU 两端MIB同步计数器值相等,且不等于0,之间无需启动MIB同步流程。
b) 如果ONU 侧MIB同步计数器值为0,可当作新ONU 来处理,同步流程见图10。
c) OLT和ONU 两端MIB同步计数器值不相等,OLT和ONU 之间的MIB审计和同步过程如
图11所示。
15
GB/T44816.1—2024
图10 新ONU MIB启动
16
GB/T44816.1—2024
图11 旧ONU 启动
8.4.3 XGEM 连接模式协商流程
ONU 应在MIB同步流程中通过上报ONU2-G ME向OLT 上报其支持的XGEM 连接模式能力
和当前XGEM 连接模式,OLT获知ONU 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和支持能力后,可通过SET消息改
变ONU 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其中所配置的XGEM 连接模式应在ONU 支持的连接模式能力范围
内。如果ONU 当前连接模式和OLT 的模式匹配,OLT 不应重置当前连接模式(Current
connectivitymode)属性值;当OLT 需要改变ONU 的当前XGEM 连接模式属性时,应通过SET
ONU2-G ME命令改变ONU 当前连接模式(Currentconnectivitymode)属性值,当ONU 成功执行完
该命令后,应不经过重启过程立即更新至新连接模式,OLT可继续进行SET和CREAT等操作来配置
ONU;ONUXGEM 连接模式改变后,OLT可选重新发起MIBupload的流程。
8.4.4 软件镜像下载流程
HGU 软件升级宜通过TR-069协议方式进行,SFU 软件升级通过OMCI方式实现,具体软件下载
流程应符合YD/T2793—2023中B.4的规定。
17
GB/T44816.1—2024
8.5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分配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由OLT 和ONU 分别默认创建,其Alloc-ID=ONU-ID。ONU 在
MIBupload过程中不应上报承载OMCI消息的T-CONT。
为便于管理,OLT在分配T-CONT时,承载OMCI消息的T-CONT应独立于承载用户数据的TCONT
。
8.6 基础OMCI消息与扩展OMCI消息互通要求
OLT应支持基础OMCI消息和扩展OMCI消息,ONU 应支持基础OMCI消息,可选支持扩展
OMCI消息格式。
OLT与ONU 在OMCI互通过程中,可使用基础消息或扩展OMCI消息格式,但在ONU 初始化
或者重新激活过程中默认使用基础消息,然后由OLT和ONU 通过协商来确认是否使用扩展消息,支
持扩展OMCI消息的ONU 应在收到OLT 的扩展OMCI消息之后才能使用扩展OMCI消息进行通
信,包括ONU 上报的自动通知类消息。协商流程如图12。即使双方在使用扩展消息通信后,也可由
OLT发起转换到基础消息继续进行通信。在同一PON 口下,OLT可采用基础消息和扩展消息与不同
ONU 同时进行通信;OLT若发现ONU 不支持扩展消息,应启用基础消息与该ONU 进行通信。
18
GB/T44816.1—2024
图12 OLT 与ONU 间OMCI消息格式协商流程
9 基于OMCI配置的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
9.1 XGEM 连接模式的要求
XG-PON OLT与ONU 应支持N:Pbridge-filtering(桥+VLAN)方式、N:M bridge-mapping
(桥+Pbit)和N:MP(桥接映射过滤)三种XGEM 连接方式。其中桥+VLAN 连接模式ME关系图如
图13所示,桥+Pbit连接模式ME 关系图如图14所示,桥接映射过滤连接模式ME 关系图如图15
所示。
ONU 不应限制每个XGEM Port承载的业务流的数量,即多条不同VID 或Pbit的业务流经
OLT配置后应能在同一个XGEMPort中或不同的XGEMPort中正常传输。
19
GB/T44816.1—2024
图13 桥+VLAN(N:P)连接模式ME关系图
20
GB/T44816.1—2024
图14 桥+Pbit(N:M)连接模式ME关系图
图15 桥接映射过滤(N:MP)连接模式ME关系图
21
GB/T44816.1—2024
9.2 多业务桥接ME模型
OLT配置ONU 承载多业务情况下,OLT 和ONU 均应支持语音、数据业务配置在同一个MAC
bridgeserviceprofile上,即采用单桥的方式接入多种业务,如图16所示。
图16 多业务桥接ME模型
9.3 OMCI和TR-069管理的HGU 多业务ME模型
对于支持OMCI和TR-069协议管理的HGU,虚拟以太网接口点(VEIP)同时支持单播业务和组
播业务的场景,相关ME关系图应符合图17。
22
GB/T44816.1—2024
图17 支持OMCI和TR-069 管理的HGU 多业务的OMCI配置模型图
9.4 下行广播帧的处理
下行广播帧应根据所携带的VID或Pbit,映射进入对应的用户单播通道进行分发,不应创建专门
的下行广播通道。
9.5 VLAN 功能
9.5.1 OLT的VLAN 功能
OLT应支持IEEE802.1Q 协议,应支持对VLAN 端口的ACCESS、TRUNK 和HYBRID 连接
模式。
OLT应支持IEEE802.1QVLAN 标记的透传、增加、移除和VLANID的切换功能。
OLT应支持根据物理端口、以太网封装协议和业务类型划分IEEE802.1QVLAN。
OLT应支持基于IEEE802.1ad的VLANStacking功能,其中外层标记的TPID值应可以配置。
OLT应支持根据物理端口、IEEE802.1D优先级(P-bit)或IEEE802.1Q VLANID的值把上行以
太网帧映射到不同的S-VLAN。
23
GB/T44816.1—2024
OLT应支持1∶1和N ∶1方式的VLANStacking功能。
OLT的上联端口应能配置为支持S-VLAN 的TRUNK模式。
9.5.2 ONU 的VLAN 功能
ONU 应支持IEEE802.1Q 协议,应支持对VLAN 端口的ACCESS和TRUNK连接模式。
ONU 应支持IEEE802.1QVLAN 标记的透传、增加、移除和VLANID的切换功能。
ONU 应支持根据物理端口、以太网封装协议和业务类型划分VLAN。
在VLAN 透传模式下,ONU 应透传C-VID正确的报文,丢弃untag、priority-tag和C-VID错误的
报文。特殊的,对于TLS业务包括untag、priority-tag和tagged报文格式的TLS业务,ONU 应全
部透传。
在VLAN 标记模式下,ONU 应对untag报文进行C-VLAN 标记,并丢弃priority-tag和tagged报
文。特殊的,对于TLS 业务包括untag、priority-tag 和tagged 报文格式的TLS 业务,ONU 应为
TLS业务进行S-VLAN 标记。
在VLAN 切换模式下,ONU 应对符合VLAN 切换表现的tagged报文进行C-VLAN 切换,丢弃
untag、priority-tag和C-VID错误的报文。
9.5.3 ME模型及参数
9.5.3.1 基本要求
OLT创建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 成功后,ONU 应自动在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写入如下三条缺省值。OLT 未下发规则,ONU
按缺省值执行。OLT下发规则后,ONU 按OLT下发新规则执行:
———无标签缺省规则:15,4096,x,15,4096,x,0,(0,15,x,x,15,x,x)表示对无标签帧不做处
理,透传至下一个ME;
———单标签缺省规则:15,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单层标签帧透传,透
传至下一个ME;
———双标签缺省规则:14,4096,x,14,4096,x,0,(0,15,x,x,15,x,x)表示对双层标签帧透传,透
传至下一个ME。
注:“x”表示ONU 不关心的域,置为0。
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的操作应符合YD/T2793。
9.5.3.2 桥+VLAN 映射
9.5.3.2.1 主要涉及的ME
对于桥+VLAN 连接模式VLAN 功能的ME模型如图13所示,其中UNI侧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和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
三者配合实现VLAN 透传、标记、切换功能。
9.5.3.2.2 VLAN 透传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时应
配置为“1”(下行方向不进行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表4
所示的表项。
24
GB/T44816.1—2024
表4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Associationtype 2 PPTPEthernetUNI
Downstream mode 1 透传
Received frame VLAN
taggingoperationtable
15,x,x,8,Y,0,0,(0,15,x,x,15,x,x) VID=Y透传
15,x,x,8,4096,0,0,(1,15,x,x,15,x,x) 其他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 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AssociatedMEpointer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端口PPTPUNI的MEID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透传的VID值
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5所示。
表5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实
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 报文转
发,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透传的VID值
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6所示。
表6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实
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 报文转
发,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9.5.3.2.3 VLAN 标记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时应
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表7所示的
表项。
25
GB/T44816.1—2024
表7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Associationtype 2 PPTPEthernetUNI
Downstream mode 0 反向操作
Received frame VLAN
taggingoperationtable
15,x,x,15,x,x,0,(0,15,x,x,x,Y,6) 标记untag报文,VID=Y
15,x,x,8,4096,0,0,(1,15,x,x,15,x,x) 其他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 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AssociatedMEpointer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端口PPTPUNI的MEID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VID
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8所示。
表8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实
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 报文转
发,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标记后的VID
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9所示。
表9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实
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Y VID=Y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 报文转
发,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9.5.3.2.4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的Downstream 此时应
配置为“0”(反向操作),并在ReceivedframeVLANtaggingoperationtable属性中添加表10所示
的表项。
26
GB/T44816.1—2024
表10 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Associationtype 2 PPTPEthernetUNI
Downstream mode 0 反向操作
Received frame VLAN
taggingoperationtable
15,x,x,2,A,x,0,(1,15,x,x,7,B,6) VID=A Pbit=2 的报文切换VID=B,
Pbit=7
15,x,x,8,4096,0,0,(1,15,x,x,15,x,x) 其他单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8,4096,0,8,4096,0,0,(2,15,x,x,15,x,x) 双层tag的报文去掉tag
AssociatedMEpointer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端口PPTPUNI的MEID
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切换后的VID
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1所示。
表11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U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实
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 报文转
发,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属性应设置为“0x10”,并将切换后的VID
值加入VLANfilterlist属性,如表12所示。
表12 VLANtaggingfilterdata主要属性取值(ANI侧)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与对应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实
例MEID相同—
VLANfilterlist B VID=B加入列表
Forwardoperation 0x10 VLANfilterlist中包括的VID 报文转
发,不包含的报文和untag报文丢弃
Numberofentries 0~12 —
9.5.3.3 桥+Pbit映射
对于桥+Pbit连接模式VLAN 功能的ME 模型如图14 所示,其中UNI侧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和802.1p mapperservice
profile三者配合实现VLAN 透传、标记、切换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a) VLAN 透传功能的ME 主要参数要求: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
ConfigurationDataME设置如表4所示;VLANtaggingfilterdataME设置如表5所示。根
27
GB/T44816.1—2024
据具体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
priority0~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设置对应Pbit映射,如表13所示。
表13 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名称取值说明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TPPointer 0xFFFF 桥端口的指针,对应TPtype为0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0
指向pbit为0的GEMInterworkingTP 的
MEID
先初始化成0xFFFF,后续再通过SET 操
作修改为对应GEMIWTP的MEID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1
指向pbit为1的GEMInterworkingTP 的
MEID
先初始化成0xFFFF,后续再通过SET 操
作修改为对应GEMIWTP的MEID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2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3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4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5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6 0xFFFF 不使用
InterworkTPpointerfor
P-bitpriority7 0xFFFF 不使用
Unmarkedframeoption 不适用—
DSCPtoP-bitmapping 不适用—
DefaultP-bitmarking 不适用—
TPtype 0 表明是桥映射的mapper
b) VLAN 标记功能的ME 主要参数要求: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
ConfigurationDataME 设置如表7 所示;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
ME设置如表8所示。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根据标记后业务流的
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InterworkTPpointerforP-
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3所示。
c)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
———UNI相关的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ME设置如表10所
示;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ME设置如表11所示。
———根据切换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
forP-bitpriority0~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设
置,如表13所示。
9.5.3.4 桥+VLAN+Pbit映射
对于桥+VLAN+Pbit连接模式VLAN 功能的ME模型如图15所示,其中UNI侧的Extended
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
和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四者配合实现VLAN 透传、标记、切换功能。具体要求
28
GB/T44816.1—2024
如下。
a) VLAN 透传功能的ME 主要参数要求: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
ConfigurationDataME设置如表4 所示;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ME设置如表5
所示;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ME设置如表6所示;根据具体业务流的Pbit值,对
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InterworkTP
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设置对应Pbit映射,如表13所示。
b) VLAN 标记功能的ME 主要参数要求:UNI相关的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
ConfigurationDataME设置如表7所示;U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ME
设置如表8所示;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ME设置
如表9所示;根据标记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mapperserviceprofile的InterworkTP
pointerforP-bitpriority0~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对应Pbit映射
设置,如表13所示。
c) VLAN 切换功能的ME主要参数要求:UNI相关的ExtendedVLANTaggingOperationConfigurationData
ME 设置如表10 所示;UNI 侧VLAN taggingfilterdata 的Forward
operationME设置如表11所示。ANI侧VLANtaggingfilterdata的ForwardoperationME
设置如表12 所示;根据切换后业务流的Pbit值,对802.1p mapperserviceprofile 的
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0~InterworkTPpointerforP-bitpriority7属性做
对应Pbit映射设置,如表13所示。
9.6 QoS功能
ONU 应支持严格优先级策略(SP)对同一个T-CONT内不同上行业务进行调度。
OLT在配置业务优先级时,上行业务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缺省为CESoP(如果有)、控制协议流、
VoIP业务、上网业务。
当采用SP方式调度上行业务时,ONU 应在MIBUpload流程中主动上报相关队列信息,OLT 应
根据ONU 上报的上行业务调度策略能力进行相关参数配置,应至少支持基于Priority-control模式中
的SP方式下发配置参数,可选支持基于rate-control模式下发配置参数。
ONU 应至少支持4个业务优先级队列,OLT应至少支持8个业务优先级队列。ONU 上的业务优
先级和PON 层PriorityqueueME之间的映射关系应支持由OLT 进行配置,不应在底层固件上将业
务优先级(即Pbit值)与PON 层PriorityqueueME进行绑定。
同一T-CONT内不同优先级队列间的SP调度,应通过配置PriorityqueueME的相关端口属性实
现,即高优先级队列对应相关端口属性的最后2个字节应比低优先级队列的对应属性值小,具体规则应
遵守YD/T2793的规定。
9.7 可控组播功能
9.7.1 功能要求
OLT和ONU 之间应支持以单拷贝广播(SCB)方式转发组播流,所有的组播流应使用唯一的
XGEMPort来承载,该XGEMPortID是可配置的,缺省值为65534。
OLT应保存各ONU 的组播权限表,并支持观看、预览和禁止三种组播节目权限。
OLT应支持IGMPsnoopingwithproxy或IGMPproxy功能。
ONU 应支持IGMPsnooping功能,并默认开启该功能。
OLT应根据组播权限表及时通过OMCI消息设置MulticastGEMinterworkingTPME中的组播
地址表,控制ONU 对各组播节目的观看、预览和禁止。当用户没有点播任何节目时,Multicast
29
GB/T44816.1—2024
GEMinterworkingTPME中的组播地址表项应为空。
ONU 不应限制向OLT转发用户发送的MembershipReport报文和leaveGroup报文,即ONU
在向OLT转发用户发送的MembershipReport报文和leaveGroup报文时无需判断其权限。ONU 应
能接收OLT下发的MulticastGEMinterworkingTPME设置消息并正确执行。
9.7.2 ME模型及参数
OLT下发的OMCI配置消息应符合图18可控组播ME 关系图,其中MulticastGEMIWTP、
Multicastsubscriberconfiginfo和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为实现可控组播功能的三个关键ME。
OLT应根据组播权限表及时通过OMCI消息设置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中的Dynamic
accesscontrollisttable属性,控制ONU 对各组播节目的权限。
对于非可控组播的情况,OLT 应对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中的Dynamicaccesscontrol
listtable属性配置所有可能的组播组地址。
任何存在组播业务的情况,OLT 应对MulticastGEMIWTP ME中的Multicastaddresstable属
性配置为所有可能的组播地址,组播权限的控制应通过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完成。
图18 可控组播ME关系图
组播权限管理时,相关ME应符合如下规则:
———MulticastGEMIWTPME 中的Multicastaddresstable不应做组播地址范围控制,应设置为
所有可能的组播组地址;
———在ExtendedVLAN TaggingOperationConfigData ME 中配置组播VLAN 到用户端口
30
GB/T44816.1—2024
的转换;
———通过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 ME 的UpstreamIGMPtagcontrol和UpstreamIGMP
TCI属性对上行IGMP 报文进行VLAN 操作;
———通过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 的Dynamicaccesscontrollisttable表属性对用户可观
看组播组节目范围作出控制。组播业务配置中,组播VLAN 应同时配置在组播通道关联的
VLANtaggingfilterME和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中;
———通过MulticastsubscriberconfiginfoME的Maxsimultaneousgroups属性对最大组播组数
量做限制;
———通过MulticastsubscriberconfiginfoME的Maxmulticastbandwidth属性对最大组播带宽
做限制;
———OLT应将组播VLAN 同时配置在组播通道关联的VLANtaggingfilterME和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
中;
———通过MulticastsubscribermonitorME应可查询组播性能统计信息。
可控组播相关ME主要属性取值描述如表14~表16所示。
表14 MulticastGEMIWTP ME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取值描述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GEMportnetworkCTP
connectivitypointer
与MulticastIWTP 关联的GEM
PortnetworkCTP实例MEID GEMPortnetworkCTP实例应已经创建
Interworkingoption 1 MACBridgeLAN
Serviceprofilepointer 0 未使用
Interworkingterminationpointpointer 0 未使用
GALprofilepointer 0 不适用
PPTPcounter 0xFF或不使用可选属性
Operationalstate 0 可选属性
具有该能力
GALLoopbackConfiguration 0 未使用
Multicastaddresstable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组播GEMPort-ID;
所有可能的组播地址
表15 MulticastsubscriberconfiginfoME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取值描述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METype 0 与MACBridgePort关联
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pointer
与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 关
联的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的
实例号
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 实例应已经
创建
Maxsimultaneousgroups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限制用户最大组播组数
Maxmulticastbandwidth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限制用户组播带宽
Bandwidthenforcement FALSE 带宽超过限制后也允许通过
31
GB/T44816.1—2024
表16 MulticastoperationsprofileME主要属性取值
属性取值描述
Managedentityid 0x0000..0xFFFF 不作强制要求,但需要保证全局唯一
IGMPversion 2或者3或者16或者17 支持的IGMP版本号
IGMPfunction 0 支持IGMPSnooping
Immediateleave TRUE 支持快速离开功能
UpstreamIGMPTCI 为上行IGMP 消息添加的VLAN
ID和Pbit值
可选属性
UpstreamIGMPtagcontrol 2 为上行IGMP 消息报文添加切换VLAN
ID和Pbit
UpstreamIGMPrate 0 无限制
Dynamicaccesscontrollisttable
操作类型;
GEMPortID;
组播VLANID;
源IP地址;
起始的组播目的IP地址;
结束的组播目的IP地址;
组播节目带宽限制(字节/s)
可控组播相关受控参数配置,包括组播频
道范围、组播频道带宽等
Staticaccesscontrollisttable 空不准许静态转发组播流
Lostgroupslisttable
可选属性
VLANID;
源IP地址;
组播目的IP地址
—
Robustness 0 可选属性
QuerierIPaddress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选属性
Queryinterval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选属性
Querymaxresponsetime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选属性
Lastmemberqueryinterval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可选属性
9.8 VoIP业务功能
ONU 通过内置语音网关方式实现IP电话业务,可采用软交换SIP、IMSSIP和H.248协议中任意
一种方式实现该功能。
ONU 提供语音业务时应支持处理基本呼叫、异常呼叫和补充业务等。ONU 应支持主叫号码显
示、呼叫等待、三方通话、热线等补充业务功能。
ONU 应支持ITU-TT.30透传方式传真以及ITU-TT.38编码方式传真;应支持传真信号音检测。
ONU 应支持如下几种编解码方式:
———G.711,编码率=64kbit/s;
———G.729A,编码率<18kbit/s。
ME模型及参数设置应符合YD/T2793的规定。
ONU 应能支持由OLT 创建RTP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ME,且ONU 应能对
32
GB/T44816.1—2024
VoIP会话进行性能统计。
9.9 业务安全功能
ONU 应支持配置过滤来自用户的组播流,对来自用户的组播流过滤由MACbridgeportfilter
pre-assigntable ME 中multicastfiltering 属性控制,按照转发(multicastfiltering 为0)或过滤
(multicastfiltering为1)操作进行指配。
ONU 应支持限制从每个用户物理端口学习到的MAC地址的数量,且限制的数量应可灵活配置;
基于用户端口的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由UNI侧的MACbridgeportconfigdataME 中的MAC
learningdepth属性控制。
9.10 ONU 功耗管理(可选)
ONU 应自动创建ONU PowerShedding ME 和Circuitpack ME 用于对ONU 的功耗策略进
行配置。
支持ONU 假寐和/或ONU 睡眠技术的ONU 应自动创建OMCI管理实体ONUdynamicpowermanagementcontrol
。
10 基于OMCI的性能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10.1 基本要求
ONU 应支持通过下列ME实现性能监控功能:
a) EthernetframeextendedPM;
b) EthernetframeextendedPM64bit;
c) 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d) 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2;
e) FEC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f) XG-PONTC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g) GAL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h) GEMportnetworkCTP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i) MACbridge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j) MACbridgepor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k) Thresholddata1;
l) Thresholddata2;
m) Thresholddata64bit。
ONU 性能统计周期为15 min。当15 min 统计值超过预设的门限值时,ONU 应支持通过
OMCI消息产生越限告警。ONU 应支持通过与物理路径终结点(PPTP ME)中的2个属性ARC 和
ARCinterval来配置是否上报与PPTP相关的告警,缺省配置为抑制上报。
PM 受管实体由OLT创建和删除,并且受管实体ID属性值与父受管实体的ID相同,因此不需要
显性指针。
每个PM 受管实体都包含一个指向thresholddata1/2ME的指针,这样可以设置门限并产生越限
告警(TCA)。不是所有的PM 属性都需要设置门限,设置门限是每个PM 受管实体定义的一部分。即
使受管实体设置了门限,OLT仍然可以选择是否提供该功能。如果受管实体定义的门限计数器数量小
于7个,则不需要thresholddata2ME。
33
GB/T44816.1—2024
ONU 不执行性能统计存档功能,OLT 或管理系统负责存档。原则上,ONU 只有2个存储器:当
前存储器和历史存储器。每隔15min,这两个存储器进行功能互换。当前一个历史存储器被初始化为
新的当前存储器时,历史数据保存30min被丢弃。前一个当前存储器现在变成了历史存储器,会保存
全部数据15min,因此如果需要,OLT可上载这些数据。
15min间隔序列由OLT基于ONU-G ME发起的SynchronizeTime动作来初始化,由此建立一
个15min单位边界并从0开始计数。间隔号由间隔结束时间属性返回,该属性是所有PM 受管实体都
有的标准属性。
间隔计数器为1字节,计满后从255返回0。
SynchronizeTime动作是保证重置相位和间隔号的唯一机制。该动作通过参考OLT 时钟来同步
ONU 中所有性能监控受管实体的启动时间。该动作的结果是使所有性能监控受管实体的计数器都清
零并重新开始计数。此外,性能监控受管实体的间隔结束时间属性值被设为0,并重新计数。
对PM 受管实体进行get操作可返回历史存储器中的属性值。ONU 应支持getcurrentdata,操作
结果是返回当前存储器中的属性值。
ONU 应支持由OLT开启/关闭性能统计功能。
10.2 以太网性能统计
ONU 应支持由OLT创建EthernetframeextendedPM、EthernetframeextendedPM64bit、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
、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2,且ONU
应能准确的进行以太网帧性能统计。
10.3 XGEM 帧性能统计
ONU 应支持由OLT 创建GEM portnetworkCTP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GAL
Etherne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XG-PON TC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且
ONU 应能准确地进行XGEM 帧性能统计。
10.4 FEC 性能统计
ONU 应能支持由OLT创建FEC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ME,且ONU 应能对PON
口下行业务流的FEC准确地进行性能统计。
10.5 MAC桥性能统计
ONU 应能支持由OLT创建MACbridgeport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MACbridge
performancemonitoringhistorydata,且ONU 应能准确地进行MAC桥性能统计。
11 基于OMCI的故障管理功能互通要求
11.1 接口诊断
11.1.1 基本要求
OLT请求ONU 执行测试的消息流程如图19所示。OLT通过发送“Test”命令请求ONU 开始测
试。ONU 通过“Testresponse”消息确认该命令,ONU 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ONU 通过“Test
result”消息报告测试结果。
34
GB/T44816.1—2024
图19 报告测试结果
Test、Testresponse和Testresult之间的关系描述如下。
a) Test:该消息用于启动自测或启动其他管理实体对应的特定测试。
b) Testresponse:该消息是对Test消息的即时响应。“TestResponse”消息报告了ONU 运行所
请求测试的能力,但不包含任何特定的结果。“TestResponse”消息回复意味着会反馈测试
结果。
c) Testresult:该消息用于报告自测测试结果或报告其他管理实体对应的特定测试的结果。当
受管实体自动测试失败时,通过告警消息把测试结果通知发送给OLT。
d) 通过发送Test消息给实例可对某特定受管实体的实例进行测试。每个支持测试的受管实体
要具有“Test”动作。Test消息调用的测试类型取决于受管实体。
e) 如果是由OLT请求的测试,ONU 回复的测试结果通知包含原来测试命令的事务相关标识
符。ONU 可运行常规的诊断或监控,并通过自动的测试结果消息或告警或两者同时使用上
报故障。ONU 自发启动的测试结果消息的事务标识符为“0”。
11.1.2 POTS端口诊断
ONU 应支持由OLT 发起的针对POTS端口的Test消息,即POTS端口相关的一系列诊断测
试,并在TestResult消息中返回测试结果。POTS 端口的Test和TestResult消息格式应符合
YD/T2793—2023中A.2.22.4的规定。
11.1.3 光链路诊断
ONU 应支持由OLT发起的针对ONUPON 口的Test消息,即PON 口相关的一系列诊断测试
(光链路诊断),并在TestResult消息中返回测试结果,结果应包括ONU 接收光功率、发送光功率、光
模块工作温度、工作电压和偏置电流。
11.2 告警功能
11.2.1 基本要求
ONU 应支持通过OMCI通道对表17中所列管理对象的告警事件上报。
35
GB/T44816.1—2024
表17 管理对象的告警列表
ME 告警描述
ONU-G
Equipmentalarm ONU 内部故障
Poweringalarm 外部电源丢失
Batterymissinga 电池丢失
Batteryfailurea 电池无法充电
Batterylowa 电池电压过低
Voltageyellow 电压黄色告警,电压低于建议范围,但暂未关闭业
务模块
Voltagered 电压红色告警,部分业务功能需要关闭
Temperatureyellow 温度超过建议的范围,但业务暂未影响
Temperaturered 由于温度超限原因部分功能已经关闭
ANI-G
Lowreceivedopticalpower 收光功率低于门限
Highreceivedopticalpower 收光功率高于门限
Lowtransmitopticalpower 发光功率低于门限
Hightransmitopticalpower 发光功率高于门限
Laserbiascurrent 激光器偏置电流超过厂家设定门限,激光器接近寿
命极限
Physicalpathtermination
pointEthernetUNI LAN-LOS 以太网口载波丢失
a 如果ONU 配备电池接口和后备电池时需要。
除以上OMCI通道告警事件外,ONU 和OLT 也应支持XG-PON TC层通过PLOAM 通道的告
警事件,包括信号丢失、dyinggasp、ONU 发光时间越限等。
11.2.2 越限告警
每个PM 受管实体都包含一个指向thresholddata1/2ME的指针,这样可以设置门限并产生越限
告警(TCA)。不是所有的PM 属性都需要设置门限,设置门限是每个PM 受管实体定义的一部分。即
使受管实体设置了门限,OLT仍然可以选择是否提供该功能。如果受管实体定义的门限计数器数量小
于7个,则不需要thresholddata2ME。
11.2.3 告警序号增加
ONU 通过发送告警状态改变通知告知OLT 告警状态的改变。这些通知通过无需被确认的消息
发送,只是通过传送一个8bit的告警序号使OLT可以检测到告警通知的丢失,如图20~图22所示。
ONU 重启后,告警序号被重置,从而ONU 发送的第一个告警通知消息的序号为1。每次发送通
知告警序号加1,当加至255后,再回到1。没有告警序列号为“0”的告警通知。
36
GB/T44816.1—2024
图20 ONU 和OLT 的告警序号增加
图21 告警序列号失步
当ONU 在告警报告控制(ARC)情况下,ONU 记录告警,但不发出告警信息。因此,告警序列号
不会增加。
图22 在ARC情况下OLT和ONU 均不增加告警序列号
37
GB/T44816.1—2024
11.2.4 告警同步
初始化时或当OLT 检测到与ONU 的告警序列号不一致,OLT 会通过对ONUdata受管实体发
送getallalarms,从而调整本地的ONU 告警状态视图,如图23所示。
当ONU 接收到getallalarmrequest时,它将告警序列号复位为0。
如果OLT将getallalarm 命令中的告警获取模式指示设置为1,ONU 则只返回目前没被ARC的
告警;否则,不论ARC与否,ONU 都将返回所有告警。按照此请求选项,ONU 会创建当前告警状态
表的本地副本。无可上报告警的受管实体实例则不在此副本内。
在基础消息集中,ONU 用getallalarmsnext命令个数响应OLT获取其告警状态表副本的请求;
在扩展消息集中,ONU 用受管实体实例个数响应OLT获取其告警状态表副本的请求。这些值事实上
都相同,因为每个基础消息返回受管实体实例的告警掩码。然后OLT通过一系列针对ONUdataME
的getallalarmsnext命令获取副本。
在获取副本期间,ONU 可发送声明或清除告警的告警通知。
获取副本完成后,除在副本获取期间接收的告警通知外,OLT 将获取的告警状态与该ONU 的其
本地告警表项进行对比,并将任何改变都告知网管系统。
图23 告警审计和重同步
OLT发送的GetAllAlarmsNext请求的数量应与在GetAllAlarms启动响应中的实例的数量相
同。ONU 允许在两个getallalarmsnex 请求之间有1 min 间隙。如果在发出上一条getallalarmsnext
请求后的1min内OLT并未发送getallalarmsnext请求,ONU 则会认为告警上报过程终
38
GB/T44816.1—2024
止。然后ONU 将会丢弃告警表副本,并认为任何进一步getallalarmsnext请求都是超出范围的。
11.2.5 诊断和测试功能
ONU 应支持OLT通过OMCI通道下发的测试命令并正确上报测试结果,ONU 需支持的测试项
目包括:
———设备自检测试;
———光线路诊断测试。
11.3 远程重启
ONU 应支持对OLT发送的Reboot消息的响应,响应显示成功则应重启ONU。
11.4 长发光ONU 的检测与控制
OLT应支持对ONU 异常发光的检测和诊断,并对ONUPON 口光发送机(Tx)电源进行控制的
功能。ONU 光模块的发送机(Tx)与接收机(Rx)应具有独立的电源,ONU 应支持在OLT控制下关断
或开启其光发送机电源的功能。
当OLT检测到ONU 异常发光时,可以通过发送带有“disable”选项的Disable_Serial_Number消
息(第5个字节为0xFF)关断特定ONU 的光发送机电源,通过发送带有“disable”选项的Disable_Serial
_Number消息(第5个字节为0x0F)关断所有ONU 的光发送机电源;通过发送带有“enable”选项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