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755-2024 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GB/T 9755-2024 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收藏
CCS G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9755—2024
代替GB/T9755—2014,GB/T9756—2018
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Syntheticresinemulsionbasedwallcoatings
2024-11-28发布2025-06-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代替GB/T9755—201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和GB/T9756—2018《合成树脂乳液内墙
涂料》。本文件以GB/T9755—2014为主,整合了GB/T9756—2018的部分内容。与GB/T9755—
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 更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3章);
d) 增加了外墙底漆的“加固性能”项目和指标、外墙底漆和外墙面漆的“低温成膜性”项目和指标、
内墙底漆和内墙面漆的项目和指标(见第5章);
e) 删除了外墙底漆的“与下道涂层的适应性”项目和指标、外墙面漆的“透水性”项目和指标、中
涂漆的项目和指标(见2014年版的第4章);
f) 更改了外墙底漆的“抗泛盐碱性”和“透水性”项目的指标、外墙面漆的“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
目的指标(见第5章,2014年版的第4章);
g) 增加了聚酯薄膜、黑白卡片纸和砂浆块的要求(见6.3.1.2.1、6.3.1.2.2、6.3.1.2.6);
h) 更改了“无石棉纤维水泥中密度平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的要求(见6.3.1.2.4、6.3.1.2.5,2014
年版的5.3.2、A.1.3);
i) 更改了“制板要求”(见6.3.2,2014年版的5.3);
j) 更改了“在容器中状态”“施工性”“涂膜外观”“干燥时间”“耐碱性”“耐水性”“抗泛盐碱性”“透
水性”“耐洗刷性”“耐沾污性”项目的试验方法(见6.4,2014年版的第5章);
k) 增加了“低温成膜性”“加固性能”项目的试验方法(见6.4.5、6.4.1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邦涂料
(中国)有限公司、德爱威(中国)有限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志强涂料有限公司、阿克苏诺
贝尔漆油(上海)有限公司、珠海采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佐敦涂料(张家港)有限公
司、江苏兰陵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广田环保涂料有限公司、北新涂料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宁波新安涂料有限公司、国恒信(常州)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巴德士新材料有限
公司、固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东顺涂料有限公司、上海天辰现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恒和
永盛集团有限公司、美巢集团股份公司、标格达精密仪器(广州)有限公司、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富
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德新亚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惠兴涂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
东自然涂化工有限公司、紫荆花涂料(上海)有限公司、江苏久诺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嘉德高新
材料有限公司、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湘江涂料科技有限公司、铃鹿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广东美涂
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传化涂料有限公司、洁士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成都虹润制漆有限公司、福建比美特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宝鸡市础石金属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泰基涂料有限公司、佛山罗斯夫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统艺新型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河南颂源涂料有限公司、江苏晨光涂料有限公司、风骊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普利
Ⅰ
GB/T9755—2024
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神石多彩节能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凯茜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检验有
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北启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材科院检验检测有限公
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博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浙江科力森化学有限公司、成都产
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晋盾防护(山西)科技有限公司、英德科迪颜料技术有限公司、南平市
建阳区美乘化工涂料有限公司、斯坦德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琳、叶彩平、陈丰、顾剑勇、王燕、谭伟民、陈刚、林昌庆、万雪期、李力、唐玫、
祝亚龙、徐新祥、郑毅、夏鹏、王桦、陈明铮、严修才、牛志强、王连盛、姜超、张仁哲、伍慧燕、卢宇峰、
王崇武、彭菊芳、周龙、徐金宝、杨文颐、李伟、周航帆、季军宏、胡子和、陈成辉、唐家林、俞建飞、杨恕人、
张旭、赵飞、周伟建、徐宴华、洪恩兰、廖同辉、胡中源、张凯、赵孝文、郭鹏飞、康惠阳、敬雄刚、龚博文、
孙振、许红涛、于冬娥、潘奎山、罗小洪、刘华明、田太阳、熊樟、薛晓、毛雄伟、林金灿、刘志伟、万能、
吴盛培、施祖成、吴伟楠、刘敏、曾庆乐、王君瑞、吕元林、陈雪红、叶梦云、王伟、马恺翊。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755,1988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1年第二次修订,2014年第三次修订;
———GB/T9756,1988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1年第二次修订,2009年第三次修
订,2018年第四次修订。
Ⅱ
GB/T9755—2024
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墙面涂料的产品分类和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
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乳液聚合方式制备的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
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墙面涂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727—2021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1728—2020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865—2009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1910—2015 新闻纸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 取样
GB/T5206 色漆和清漆 术语和定义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750—2007 色漆和清漆 密度的测定 比重瓶法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265—2009 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9266—2009 建筑涂料 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9268—2008 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GB/T9271—2008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
GB/T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B/T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9780—2013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GB/T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T15608 中国颜色体系
GB/T16422.3—20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20777 色漆和清漆 试样的检查和制备
GB/T23981.1—2019 色漆和清漆 遮盖力的测定 第1部分:白色和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
GB/T30648.2—2015 色漆和清漆 耐液体性的测定 第2部分:浸水法
GB/T37356 色漆和清漆 涂层目视评定的光照条件和方法
1
GB/T9755—2024
HG/T3001—1999 铁蓝颜料
HG/T4565—2013 锅炉及辅助设备耐高温涂料
JG/T25—2017 建筑涂料涂层耐温变性试验方法
JG/T210—2018 建筑内外墙用底漆
JC/T412.1—2018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GJ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52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产品分类和分等
4.1 产品分类
墙面涂料根据使用场合分为:
———内墙涂料;
———外墙涂料。
内墙涂料根据涂层类型分为:
———内墙底漆;
———内墙面漆。
外墙涂料根据涂层类型分为:
———外墙底漆;
———外墙面漆。
内墙底漆按对底材的作用机理分为:
———Ⅰ型,加固型;
———Ⅱ型,普通型。
外墙底漆按抗泛盐碱性和透水性要求不同分为:
———Ⅰ型,用于抗泛盐碱性和透水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Ⅱ型,用于抗泛盐碱性和透水性要求一般的场合。
4.2 产品分等
内墙面漆和外墙面漆分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3个等级。
5 要求
5.1 底漆应符合表1的要求。
2
GB/T9755—2024
表1 底漆的要求
项目
指标
内墙底漆外墙底漆
Ⅰ型Ⅱ型Ⅰ型Ⅱ型
在容器中状态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施工性刷涂无障碍
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 不变质
低温成膜性5℃成膜无异常
涂膜外观正常
干燥时间(表干)/h ≤2
耐碱性24h无异常48h无异常
耐水性— 96h无异常
抗泛碱性48h无异常—
抗泛盐碱性— 120h无异常72h无异常
透水性a/mL — ≤0.4 ≤1.0
加固性能b/MPa ≥0.2 — ≥0.2
a 由有关方商定是否测试该项目。
b 内墙底漆的Ⅰ型应测试该项目;外墙底漆由有关方商定是否测试该项目。
5.2 面漆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面漆的要求
项目
指标
内墙面漆外墙面漆
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
在容器中状态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
施工性刷涂2道无障碍
低温稳定性(3次循环) 不变质
低温成膜性5℃成膜无异常
涂膜外观正常
干燥时间(表干)/h ≤2
对比率(白色和浅色a)
(含铝粉、珠光颜料的涂料除外) ≥0.90 ≥0.93 ≥0.95 ≥0.87 ≥0.90 ≥0.93
耐碱性24h无异常48h无异常
耐水性— 96h无异常
3
GB/T9755—2024
表2 面漆的要求(续)
项目
指标
内墙面漆外墙面漆
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
耐洗刷性≥500次≥1500次≥6000次2000次涂膜未损坏
耐沾污性(白色和浅色a)/%
(含铝粉、珠光颜料的涂料除外) — ≤20 ≤15 ≤15
涂层耐温变性(3次循环) — 无异常
耐人工气
候老化性
白色和浅色a
其他色
—
300 h 不起
泡、不剥落、
无裂纹,粉
化≤1 级、变
色≤2级
300 h 不起
泡、不剥落、
无裂纹,粉
化≤1 级、变
色商定
600 h 不起
泡、不剥落、
无裂纹,粉
化≤1 级、变
色≤2级
600 h 不起
泡、不剥落、
无裂纹,粉
化≤1 级、变
色商定
800 h 不起
泡、不剥落、
无裂纹,粉
化≤1 级、变
色≤2级
800 h 不起
泡、不剥落、
无裂纹,粉
化≤1 级、变
色商定
a 浅色指以白色涂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色浆后配制成的浅色涂料形成的涂膜所呈现的浅颜色,按GB/T15608
中规定明度值为6~9(三刺激值中的YD65≥31.26)。
6 试验方法
6.1 取样
按GB/T3186的规定取样,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按GB/T20777的规定,检查和制备每一个试样,准备“待测”状态下的最终试样。
6.2 试验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试板养护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干燥时间、对比率、耐洗刷性、加固
性能项目应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其余项目按相关检验方法规定的条件进行测试。
6.3 试板的制备
6.3.1 底材的选择及要求
6.3.1.1 底材的选择
除另有商定外,按表3、表5、表6的规定选用底材。
4
GB/T9755—2024
6.3.1.2 底材的要求
6.3.1.2.1 聚酯薄膜
应符合GB/T23981.1—2019中5.1.2.1的要求。
6.3.1.2.2 黑白卡片纸
应符合GB/T23981.1—2019中6.1.2.2的要求。
6.3.1.2.3 黑色塑料片
材质为聚氯乙烯(PVC),尺寸为432mm×165mm×(0.25±0.02)mm;光泽(60°)不大于10单位
值,反射率不大于4%。
6.3.1.2.4 无石棉纤维水泥中密度平板
符合JC/T412.1—2018中NAFAR2C2DS要求的无石棉纤维水泥中密度平板,其表观密度为
(1.2±0.1)×103kg/m3,表面处理应按GB/T9271—2008中10.2的规定进行。
6.3.1.2.5 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符合JC/T412.1—2018 中NAF A R3C3DS 要求的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其表面处理应按
GB/T9271—2008中10.2的规定进行。内墙面漆耐洗刷性项目底材打磨采用P120水砂纸,制板前应
选择平整的底材,其平整度检查方法:先将长度大于430mm 的直尺长边垂直紧贴于无石棉纤维水泥平
板的表面;然后分别沿平行于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的长边和短边移动,观察直尺和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之间的间隙,如目测无明显间隙,则为符合平整度要求。透水性项目底材验收要求按附录B中B.3.1的
规定进行。
6.3.1.2.6 砂浆块
将水泥(符合GB175要求,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符合JGJ52规定的中砂)和
水按1∶2∶0.4(质量比)的比例,在砂浆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倒入尺寸为70mm×70mm×20mm 金属
(或其他硬质材料)模具内压实成型,砂浆块成型后放置24h后脱模,放入水中养护14d后取出,于室
温下放置7d以上。70mm×70mm×20mm 的砂浆块的质量应为(220±10)g。试验前用P180水砂
纸将成型面打磨平整,并清除浮灰。
6.3.2 制板要求
6.3.2.1 试样准备
所检产品未明示稀释比例时,搅拌均匀后制板。所检产品明示稀释比例时,除对比率项目外,其余
需要制板进行检验的项目,均应按规定的稀释比例混合均匀后制板,如稀释比例为某一范围时,应取其
中间值。
6.3.2.2 底漆试板的制备
除另有商定外,底漆制板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商定的试板制备方法,应在报告中注明。
除低温成膜性项目外,其余项目采用GB/T1727—2021中刷涂法制板。每个试样按GB/T6750—
2007的规定先测定密度D ,刷涂质量m 按公式(1)计算:
m =D ×S ×k ……………………(1)
5
GB/T9755—2024
式中:
m ———刷涂一道湿膜厚度为80μm 的底漆的质量,单位为克(g);
D ———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S ———试板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k ———常数,80×10-4,单位为厘米(cm)。
每道刷涂量为m ±0.1g。除透水性项目试板刷涂2道外,其余项目试板均刷涂1道。2道间隔时
间为6h。
如刷涂时出现涂膜不均匀或流挂情况时,可由有关方商定每道刷涂量或稀释比例,并在报告中
注明。
表3 底漆制板要求
检验项目底材类型
试板尺寸
mm×mm×mm
试板数量
块
施涂量
养护期
d
干燥时间
低温成膜性
施工性、涂膜外观
透水性
耐碱性
耐水性
抗泛碱性
抗泛盐碱性
无石棉纤维
水泥平板
无石棉纤维
水泥中密度平板
150×70×6
200×150×6
430×150×6
150×70×6
150×70×6
11123355
见6.3.2.2
见6.4.5
见6.4.3.1
见6.3.2.2
———
77777
加固性能砂浆块70×70×20 6 0.3g~0.4g 7
6.3.2.3 面漆试板的制备
6.3.2.3.1 涂布器
6.3.2.3.1.1 线棒涂布器
除另有商定外,线棒涂布器应符合GB/T1727—2021中4.3.2的要求,其规格和缠绕钢丝直径应符
合表4的要求。
表4 线棒涂布器
规格80 100 120
缠绕钢丝直径/mm 0.80 1.00 1.20
6.3.2.3.1.2 间隙式湿膜制备器
除另有商定外,间隙式湿膜制备器应符合GB/T1727—2021中4.3.3的要求。
6.3.2.3.1.3 自动涂布仪
除另有商定外,自动涂布仪应符合GB/T1727—2021中4.3.4的要求。
6
GB/T9755—2024
6.3.2.3.2 面漆制板要求
除另有商定外,面漆制板应符合表5的规定。商定的试板制备方法,应在报告中注明。施涂2道
时,间隔6h。对比率、耐洗刷性项目仲裁检验时应采用自动涂布仪(6.3.2.3.1.3)进行制板,自动涂布仪
最大涂布行程应不小于375mm,线棒涂布器(6.3.2.3.1.1)、间隙式湿膜制备器(6.3.2.3.1.2)两端载荷为
500g,设置自动涂布仪涂布速度为100mm/s。外墙面漆需配套底漆测试时,配套制板要求见表6。刷
涂按GB/T1727—2021中刷涂法进行。
表5 面漆制板要求
检验项目
制板要求
底材类型
试板尺寸
mm×mm×mm
试板数量
块
施涂
第一道第二道
养护期
d
干燥时间
无石棉纤维
水泥平板150×70×6 1
对比率
聚酯薄膜
(或黑白卡纸) — 2
用规格为100的线
棒涂布器刮涂1道—
—
1
低温成膜性
施工性、涂膜外观
耐碱性、耐水性、涂层
耐温变性、耐沾污性、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耐洗刷性(内墙面漆)
无石棉纤
维水泥平板
200×150×6
430×150×6
150×70×6
430×150×6
11
各3
2
见6.4.5
见6.4.3.2
用规格为120的
线棒涂布器
刮涂1道
用规格为
80的线棒
涂布器
刮涂1道
——
7
7
耐洗刷性(外墙面漆) 黑色塑料片432×165×
(0.25±0.02) 2
间隙深度为200μm
的间隙式湿膜制备
器刮涂1道
— 7
表6 外墙面漆配套制板要求
检验项目
制板要求
底材类型
试板尺寸
mm×mm×mm 底漆
面漆
第一道间隔时间第二道
养护期
d
耐碱性、耐水
性、耐沾污性、
涂层耐温变
性、耐人工
气候老化性
无石棉纤
维水泥
平板
150×70×6
刷涂1道,刷涂量
见6.3.2.2,放置
24h后施涂面漆
用规格为
120的线
棒涂布器
刮涂1道
6h
用规格为
80的线棒
涂布器
刮涂1道
7
6.4 操作方法
6.4.1 一般规定
除另有商定外,在试验中仅使用确认为化学纯及以上纯度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2008中三级
7
GB/T9755—2024
水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试验用溶液在试验前预先调整到试验温度。
6.4.2 在容器中状态
按GB/T1727—2021中6.1的规定进行。
6.4.3 施工性
6.4.3.1 底漆施工性
用刷子在底材上刷涂试样,刷涂量按6.3.2.2的规定。刷子运行无困难,则评为“刷涂无障碍”。
6.4.3.2 面漆施工性
用刷子在底材上刷涂试样,湿膜厚度约100μm,湿膜厚度的测量按GB/T13452.2—2008中第4章
的规定进行。使试板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面成85°竖放。放置6h后再用同样方法刷涂第2
道试样,在第2道刷涂时,刷子运行无困难,则评为“刷涂2道无障碍”。
6.4.4 低温稳定性
按GB/T9268—2008中A 法进行3次循环试验。
6.4.5 低温成膜性
将200g试样、底材及间隙深度为200μm 的间隙式湿膜制备器(6.3.2.3.1.2)放置于温度为(5±
1)℃的低温设备中,2h后取出,在30s内用刚取出的间隙式湿膜制备器刮涂1道,立即将试板放回低
温设备中(对于具有强制鼓风功能的低温设备,测试时应在试板表面覆盖金属罩),24h后取出试板,立
即按GB/T1728—2020中表面干燥乙法检查干燥程度并按6.4.6检查涂膜外观,如涂膜已表面干燥,无
开裂、发花和缩孔现象,则评为“5℃成膜无异常”。
6.4.6 涂膜外观
将6.4.3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24h,按GB/T1727—2021中6.5的规定检查涂膜外观,如无缩
孔,涂膜均匀,则评定为“正常”。
6.4.7 干燥时间
按GB/T1728—2020中表面干燥乙法的规定进行。
6.4.8 耐碱性
按GB/T9265—2009的规定进行。在GB/T37356中规定的自然日光或人造日光下目视观察,3
块试板中至少有2块未出现起泡、粉化、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缺陷,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
缺陷按GB/T1766—2008进行描述。
6.4.9 耐水性
按GB/T30648.2—2015的规定进行,将3块试板浸入温度为(23±2)℃的同一水槽中,涂膜不进
行人工破坏,水槽不开启水循环和通气系统,进行部分浸泡试验至规定的时间。在GB/T37356中规定
的自然日光或人造日光下目视观察,3块试板中至少有2块未出现起泡、粉化、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缺
陷,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缺陷按GB/T1766—2008进行描述。
8
GB/T9755—2024
6.4.10 抗泛碱性
按附录A 的规定进行。
6.4.11 抗泛盐碱性
按附录A 的规定进行。
6.4.12 透水性
按附录B的规定进行。
6.4.13 加固性能
按JG/T210—2018中6.15的规定进行。
6.4.14 对比率
按GB/T23981.1—2019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仲裁检验应采用聚酯薄膜法。
6.4.15 耐洗刷性
6.4.15.1 刷子
符合GB/T9266—2009中3.2的要求。仲裁检验时应选用刷毛最大承压在(190±40)N 范围内的
刷子。刷子最大承压的测试方法:在最大量程不超过1000N、测量偏差小于示值的0.5%的压力试验
机或具有压缩功能的拉力试验机的下试验台上,粘贴P120水砂纸,水砂纸的面积应大于刷毛的面积。
将刷子的刷毛全部浸入(23±2)℃的水中30min,取出刷子用力甩净水,将刷子的刷毛向下,放置在
P120水砂纸上,刷子的中心应在试验机试验台的轴心上,以1mm/min速度,测试最大压力,该最大压
力即为刷毛最大承压值。当刷毛最大承压超出(190±40)N 范围时,则应重新选用符合要求的刷子。
6.4.15.2 洗刷介质
洗刷介质为2.5g/L的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使用前将溶液静置直至所有气泡和泡沫
消失。
6.4.15.3 耐洗刷性(内墙面漆)测试
按GB/T9266—2009的规定进行。
6.4.15.4 耐洗刷性(外墙面漆)测试
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
6.4.16 耐沾污性
按GB/T9780—2013中5.4的规定进行。对于外墙面漆,经有关方商定,允许试板测试前进行4h
紫外光照射。紫外光照射条件应符合GB/T16422.3—2022中循环序号1的规定。
6.4.17 涂层耐温变性
按JG/T25—2017的规定进行,(23±2)℃水中浸泡18h,(-20±2)℃冷冻3h,(50±2)℃热烘
3h为1次循环。3次循环完成后,取出试板后立即在GB/T37356中规定的自然日光或人造日光下目
9
GB/T9755—2024
视观察,3块试板中至少有2块未出现粉化、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缺陷,则评为“无异常”。
如出现以上涂膜缺陷按GB/T1766—2008进行描述。
6.4.18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按GB/T1865—2009方法1中循环A 的规定进行,除另有商定外,其中试板表面温度的测量采用
黑标准温度计,结果的评定按GB/T1766—2008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 底漆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在容器中状态、施工性、涂膜外观、干燥时间。面漆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在
容器中状态、施工性、涂膜外观、干燥时间、对比率。
7.1.3 型式检验包括本文件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至少检验1次。
7.2 检验结果的判定
7.2.1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2008中修约值比较法的规定进行。
7.2.2 应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本文件要求时,该试样为符合本文件要求。
8 标志、包装和贮存
8.1 标志
按GB/T9750的规定进行。如需加水稀释,应明确稀释配比。应在包装标志上明示产品可以运
输、贮存、使用的温度范围。
8.2 包装
按GB/T13491的规定进行。
8.3 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冬季时应采取适当防冻措施。产品应在包装标
志上明示贮存期。
10
GB/T9755—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抗泛碱性、抗泛盐碱性试验方法
A.1 试剂和材料
A.1.1 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水溶液:试验前1d配制完成并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在GB/T9278规定
的条件下放置24h后备用。
A.1.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钙混合液:在试验前1d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钙和水按
2∶2∶0.012∶96(质量比)的比例配制混合液,若出现沉淀,无须过滤,将混合液放置于密闭容器中,在
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放置24h后备用。
A.1.3 2%(质量分数)PVA(粉状聚乙烯醇1788)水溶液:将水加入容器中,在搅拌器搅拌下缓慢加入
粉状聚乙烯醇1788,待聚乙烯醇加完后,继续高速搅拌(搅拌速度可根据设备情况进行调整,以不产生
大量气泡为宜)1h,溶液中如无团、块状物存在时可出料,用孔径为177μm 滤网过滤后备用。贮存期不
超过1个月,期间如发生团聚、沉淀等现象,应搅拌均匀后使用。
A.1.4 PVA-铁蓝水分散液:将2%(质量分数)PVA(粉状聚乙烯醇1788)水溶液(A.1.3)加入容器
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符合HG/T3001—1999要求的LA09-03铁蓝颜料,2%(质量分数)PVA(粉状聚
乙烯醇1788)水溶液与铁蓝颜料的质量比为4∶1,高速搅拌(搅拌速度可根据设备情况进行调整,以能
实现良好分散为宜)约30min呈悬浮状态。出料后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静置12h后使用,贮存
期不超过15d。期间如发生团聚、沉淀等现象,应搅拌均匀后使用。
在未涂漆的无石棉纤维水泥中密度平板(6.3.1.2.4)表面刷涂PVA-铁蓝水分散液,刷涂量为(0.6±
0.1)g,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放置24h,滴加0.5 mL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钙混合液
(A.1.2),室温放置1h,在GB/T37356中规定的自然日光或人造日光下目视观察,滴加区域如由蓝色
变为棕色或黄色,则该PVA-铁蓝水分散液可使用,否则应重新选取铁蓝颜料。
A.1.5 新闻纸:应符合GB/T1910—2015的要求,定量为≥45.0g/m2 且≤51.0g/m2。
A.2 试验装置
试验在不加盖的平底箱(塑料或其他耐碱材质)中进行,平底箱的参考尺寸为(600±50)mm×
(400±50)mm×(250±50)mm,箱内底部放置多孔(孔隙率大于50%)隔板(塑料或其他耐碱材
质),多孔隔板应垫起,垫起的高度为10mm~15mm。如图A.1所示。
11
GB/T9755—2024
标引序号说明:
1———新闻纸;
2———胶带;
3———试板;
4———多孔隔板;
5———试验溶液;
6———垫块。
图A.1 试验装置剖面示意图
A.3 试板的制备
按6.3.2.2的要求制备试板,在养护期的第6d用熔化的石蜡封闭试板的四边,在涂有底漆的试板
表面刷涂PVA-铁蓝水分散液(A.1.4),刷涂量为(0.4±0.1)g。封边宜采用浸涂方式,每边宽度均不超
过10mm,且注意石蜡不能沾污试板表面,完成后应仔细检查封边处,如有孔洞或缺陷应再次封边。
A.4 试验步骤
A.4.1 试验时将试验溶液[抗泛碱性采用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水溶液(A.1.1),抗泛盐碱性采用氢
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氯化钙混合液(A.1.2)]加入试验装置(A.2)中,溶液液面略高于垫起的多孔隔板
高度。
A.4.2 将试板小心放入试验装置(A.2)中,涂刷有PVA-铁蓝水分散液(A.1.4)的面向上,试验溶液液面
应在试板厚度的1/2~2/3之间,应确保试验期间试板底面被试验溶液充分浸润。用新闻纸(A.1.5)将
箱口覆盖并用胶带沿周边密封好。试验期间不应揭开封盖的新闻纸。
A.4.3 试验期间应避免试验溶液沾污试板表面。如试板表面有小面积被试验溶液沾污,应及时用记号
笔标记沾污区域,结果判定时该沾污区域不记入面积百分比。
A.4.4 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板,将试板置于室温通风环境下24h后目视观察试板表面。
A.5 结果判定
A.5.1 抗泛碱性结果判定
观察试板表面面积为110mm×50mm(试板的长边向内各扣除10mm,短边向内各扣除20mm)
的区域,用百分格法评定铁蓝变色(由蓝色变为棕色或黄色)面积的百分比。百分格板的制作及百分格
法的评定按HG/T4565—2013中5.4.6的规定进行。5块试板中至少有3块试板变色面积不大于
10%,则判定为“无异常”。
12
GB/T9755—2024
A.5.2 抗泛盐碱性结果判定
观察试板表面面积为110mm×50mm(试板的长边向内各扣除10mm,短边向内各扣除20mm)
的区域,用百分格法评定铁蓝变色[蓝色变为棕色(或黄色)、泛白或表面析出白色结晶物]面积的百分
比。百分格板的制作及百分格法的评定按HG/T4565—2013中5.4.6的规定进行。5块试板中至少有
3块试板变色面积不大于10%,则判定为“无异常”。
13
GB/T9755—2024
附 录 B
(规范性)
透水性试验方法
B.1 试验环境
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
B.2 透水性试验装置
B.2.1 底材验收用透水性试验装置:带刻度的漏斗状玻璃装置,容积为(140±5)mL,玻璃装置上部带
有20mL刻度,最小分度值为0.2mL,底盘外直径为66mm~68mm,经磨砂处理。如图B.1所示。
单位为毫米
标引序号说明:
1———上端;
2———下端。
下端口细磨平。
图B.1 底材验收用透水性试验装置
B.2.2 样品测试用透水性试验装置:带刻度的漏斗状玻璃装置,容积为(95±5)mL,玻璃装置上部带有
4mL刻度,最小分度值为0.1mL,底盘外直径为65mm~66mm,经磨砂处理。如图B.2所示。
14
GB/T9755—2024
单位为毫米
标引序号说明:
1———上端;
2———下端。
下端口细磨平。
图B.2 样品测试用透水性试验装置
B.3 试验方法
B.3.1 底材验收
B.3.1.1 透水性底材的要求
底材的表观密度为1.45×103kg/m3~1.65×103kg/m3,吸水率为20.0%~28.0%。将1块尺寸为
430mm×150mm×6mm 的底材切割成尺寸为215mm×150mm×6mm 的2块,分别用于底材透水
性和试板透水性的测试。如按B.3.1.2测试的底材透水性结果不小于5.0mL且不大于12.0mL,则另
一块底材可用于试板透水性的测试,否则应重新选择底材。
B.3.1.2 底材透水性的测试
将底材置于水平状态,待施涂面向上,在透水性试验装置(B.2.1)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不吸水的密
封材料(建议选用中性玻璃胶),将透水性试验装置放在测试区域的中部,用密封材料密封底材和透水性
试验装置的缝隙,确保水不会从缝隙渗出,待密封材料干燥后(干燥时间根据密封材料的种类确定),将
水(应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至少放置48h)缓慢注入透水性试验装置中,确定透水性试验装置中
无气泡后调整水位至0mL刻度,用锡箔纸包住透水性试验装置的上端,防止水分挥发。在GB/T9278
规定的条件下静置24h,将记录的液面下降毫升数作为测试结果。
15
GB/T9755—2024
B.3.2 试验步骤
B.3.2.1 平行测定2次。
B.3.2.2 将试板置于水平状态,已施涂面向上,在透水性试验装置(B.2.2)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不吸水
的密封材料(建议选用中性玻璃胶),将透水性试验装置放在测试区域的中部,用密封材料密封底材和透
水性试验装置的缝隙,确保水不会从缝隙渗出,待密封材料干燥后(干燥时间根据密封材料的种类确
定),将水(应在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至少放置48h)缓慢注入透水性试验装置中,确定透水性试验
装置中无气泡后调整水位至0mL 刻度,用锡箔纸包住透水性试验装置的上端,防止水分挥发。在
GB/T9278规定的条件下静置24h,将记录的液面下降毫升数作为测试结果。
B.3.3 结果判定
以2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表示透水性。如2次测试结果的差值大于0.2mL,应重新试验。
16
GB/T9755—2024
附 录 C
(规范性)
耐洗刷性(外墙面漆)试验方法
C.1 试验环境
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
C.2 仪器设备和材料
C.2.1 耐洗刷性试验仪:符合GB/T9266—2009的规定。
C.2.2 刷子:应符合6.4.15.1的规定。
C.2.3 玻璃板:厚度约6mm,其长度和宽度与耐洗刷试验仪的底盘尺寸匹配。
C.2.4 PVC薄片:材质为聚氯乙烯(PVC),宽度(12.7±0.5)mm、厚度(0.25±0.02)mm,其长度与玻
璃板(C.2.3)的宽度一致,表面光滑且边缘无毛刺。
C.2.5 固定框架:尺寸约为432mm×165mm,用于固定试板。
C.2.6 黑色塑料片:见6.3.1.2.3。
C.3 操作步骤
C.3.1 刷子的预处理
按GB/T9266—2009中3.2的规定进行。
C.3.2 试板的制备
按6.3.2.3的规定制备试板。刮涂试样的时间为3s~4s,将试板水平放置,在GB/T9278规定的
试验环境下养护7d。
C.3.3 测定
C.3.3.1 平行测定2次。
C.3.3.2 将清洁的玻璃板(C.2.3)放在耐洗刷试验仪(C.2.1)的金属板上。在玻璃板上与刷子的运行轨
迹垂直的方向放置一条PVC薄片(C.2.4),再将试板(见C.3.2)放在玻璃板上,涂膜面向上。PVC薄片
应位于试板的中部并确保PVC薄片上方的涂膜没有缺陷。将固定框架(C.2.5)放在试板上,用耐洗刷
试验仪两端的夹子夹紧固定框架,确保固定框架和试板紧密接触,应避免太紧而造成试板的扭曲,试验
材料安装如图C.1所示。
17
GB/T9755—2024
标引序号说明:
1———带垫圈的框架;
2———黑色塑料片
3———C形夹;
4———PVC薄片;
5———玻璃板;
6———金属板。
图C.1 耐洗刷性试验材料安装示意图
C.3.3.3 试验前,先用软毛漆刷将洗刷介质(6.4.15.2)均匀涂布在涂膜表面,让液体与涂膜接触60s。
将预处理过的刷子(C.2.2)置于试板的涂膜面上,使刷子保持自然下垂。启动耐洗刷试验仪(C.2.1),往
复洗刷涂膜,洗刷时以每秒钟滴加约0.04mL的速度滴加洗刷介质,使洗刷面涂膜保持润湿。
C.3.3.4 按规定次数进行测试,观察达到规定次数后PVC薄片上方涂膜被除去的情况。如PVC薄片
上方涂膜以连续的细线被除去且细线长度越过PVC薄片宽度,则判定为涂膜损坏。如图C.2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薄片;
2———黑色塑料片;
3———涂膜;
4———连续细线状损坏。
图C.2 测试涂膜洗刷至损坏的示意图
18
GB/T9755—2024
C.4 结果判定
若2块试板均未出现涂膜损坏,则该试样经过规定次数洗刷试验后涂膜未损坏。
19
GB/T9755—20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