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版 GB/T 8177-2024 两点内径千分尺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14阅读模式

超清版 GB/T 8177-2024 两点内径千分尺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17.040.30
CCSJ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177—2024
代替GB/T8177—2004
两点内径千分尺
Internalmicrometerswithtwo-pointcontact
2024-04-25发布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1
5 通则……………………………………………………………………………………………………… 2
6 检验条件………………………………………………………………………………………………… 4
7 检验方法………………………………………………………………………………………………… 5
8 标志与包装……………………………………………………………………………………………… 6
参考文献……………………………………………………………………………………………………… 7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代替GB/T8177—2004《两点内径千分尺》,与GB/T8177—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范围中接杆式内径千分尺的型式(见第1章);
b) 更改了两点内径千分尺的定义(见3.1,2004年版的3.1);
c) 更改了两点内径千分尺型式(见4.1,2004年版的4.1);
d) 增加了两点内径千分尺测微螺杆与螺母间轴向窜动量(见5.3);
e) 更改了测量面硬度要求(见5.5.1,2004年版的5.5.1);
f) 删除了数字显示装置的要求(见2004年版的5.7);
g) 更改了两点内径千分尺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见5.8.2、表1,2004年版的5.9.2);
h) 更改了两点内径千分尺调整零位的工具(见5.9.1,2004年版的5.10.1);
i) 增加了校对卡规测量面硬度值、示值误差和平行度要求(见5.9.2);
j) 增加了两点内径千分尺的检验条件(见第6章);
k) 更改了示值误差的检验方法(见7.1,2004年版的6.1);
l) 更改了长度尺寸允许变化值的检验方法(见7.2,2004年版的6.2);
m) 增加了校对卡规示值误差和两工作面平行度的检验方法(见7.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新成量工具有限公司、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
司、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有限公司、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青海量
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量量具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婷、黄隆荣、魏改红、梅迎涛、许刚、何宜鲜、闫列雪、张伟、孙蕴晨、马世宾、
赵永海、赵建。
本文件1987年首次发布;2004年第一次修订时,将GB/T9057—1988《单杆式内径千分尺》并入;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两点内径千分尺(包括接杆式内径千分尺及单杆式内径千分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
通则﹑检验条件、检验方法以及标志与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0.001mm、0.002mm、0.005mm,测微螺杆螺距为0.5mm 或
1.0mm,测量上限不大于6000mm 的接杆式内径千分尺及单杆式内径千分尺(不包括电子数显内径千
分尺)的设计、制造与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7163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基本术语
GB/T17164 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 产品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17163和GB/T171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两点内径千分尺 internalmicrometerswithtwo-pointcontact
利用螺旋副原理,对主体两端球形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内尺寸测量器具。
注:简称内径千分尺。其中,不带接长杆即整体结构的又称为单杆式内径千分尺。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接杆式内径千分尺的型式示意图如图1所示,单杆式内径千分尺的型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示仅供图解说明。
1
GB/T8177—2024
标引序号说明:
1———固定测头;
2———接长杆;
3———锁紧装置;
4———固定套管;
5———微分筒;
6———可调测头。
图1 接杆式内径千分尺型式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固定测头;
2———锁紧装置;
3———固定套管;
4———微分筒;
5———可调测头。
图2 单杆式内径千分尺型式示意图
4.2 基本参数
4.2.1 两点内径千分尺的测微头量程宜为13mm、25mm 或50mm。
4.2.2 两点内径千分尺的测砧球形测量面的曲率半径不应大于测量下限的1/2。
5 通则
5.1 外观
两点内径千分尺的测量面上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锈蚀、碰伤、划痕、裂纹等缺陷。
5.2 材料
5.2.1 接长杆应选择钢或其他类似性能的材料制造。
5.2.2 测微螺杆和测砧应选择合金工具钢或其他类似性能的材料制造,其测量面宜镶硬质合金或其他
2
GB/T8177—2024
耐磨材料。
5.3 测微螺杆
测微螺杆和螺母之间在全量程范围内应充分啮合且配合良好,不应出现卡滞和明显窜动。轴向窜
动值不宜大于0.01mm。
5.4 锁紧装置
两点内径千分尺应具有能有效地锁紧测微螺杆的装置,当锁紧时两测量面间的距离与未锁紧时的
变化差不应大于2.0μm。
5.5 测量面
5.5.1 合金工具钢测量面的硬度不应小于740 HV(或61.8 HRC),不锈钢测量面的硬度不应小于
552HV (或52.5HRC)。
5.5.2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Ra 不应大于0.16μm。
5.6 标尺
5.6.1 微分筒上应有50个或100个等间隔标尺分度,标尺间距不应小于0.8mm,标尺标记的宽度应在
0.08mm~0.20mm。
5.6.2 微分筒圆锥面的斜角宜在7°~20°,微分筒圆锥面棱边至固定套管表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4mm。
5.6.3 固定套管上的标尺标记与微分筒上的标尺标记应清晰,其宽度差不应大于0.03mm。
5.6.4 两点内径千分尺对零位时,微分筒圆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标尺标记的距离,允许压线不
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0.10mm。
5.7 接长杆
标称尺寸大于200mm 的接长杆上宜安装隔热板或隔热装置。
5.8 最大允许误差和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
5.8.1 两点内径千分尺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
5.8.2 总长尺寸(l)大于或等于2000mm 的两点内径千分尺,其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不应大于表1
中的规定值。
表1 最大允许误差和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
尺寸范围
mm
最大允许误差
μm
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
μm
l≤50 ±4 —
50<l≤100 ±5="" —<br=""> 100<l≤150 ±6="" —<br=""> 150<l≤200 ±7="" —<br=""> 200<l≤250 ±8="" —<br=""> 250<l≤300 ±9="" —<br=""> 300<l≤350 ±10="" —<br=""> 3
GB/T8177—2024
表1 最大允许误差和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续)
尺寸范围
mm
最大允许误差
μm
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
μm
350<l≤400 ±11="" —<br=""> 400<l≤450 ±12="" —<br=""> 450<l≤500 ±13="" —<br=""> 500<l≤800 ±16="" —<br=""> 800<l≤1250 ±22="" —<br=""> 1250<l≤1600 ±27="" —<br=""> 1600<l≤2000 ±32="" 10<br=""> 2000<l≤2500 ±40="" 15<br=""> 2500<l≤3000 ±50="" 25<br=""> 3000<l≤4000 ±60="" —<br=""> 4000<l≤5000 ±72="" 60<br=""> 5000<l≤6000 ±90="" 80<br=""> 5.9 调整工具和校对卡规
5.9.1 两点内径千分尺应提供用于调整零位的工具。
5.9.2 测量下限为50mm、100mm、150mm、250mm、300mm 的两点内径千分尺应提供校对卡规,校
对卡规的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两工作面平行度见表2;合金工具钢校对卡规测量面的硬度不应小于
740HV(或61.8HRC),不锈钢校对卡规测量面的硬度不应小于552HV(或52.5HRC);其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0.10μm。
表2 校对卡规的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和两工作面平行度
校对卡规公称尺寸
mm
最大允许误差
mm
两工作面平行度
mm
50 ±0.002 0.002
100 ±0.003 0.003
150 ±0.004 0.004
250 ±0.005 0.005
300 ±0.005 0.005
注:最大允许误差源自GB/T1800.2—2020中的js3。
6 检验条件
两点内径千分尺在检测时,室内温度及内径千分尺平衡温度的时间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值。
4
GB/T8177—2024
表3 室内温度及内径千分尺平衡温度的时间
尺寸范围
mm
温度
检验室内温度

检验时温度变化
℃/h
平衡温度时间
h
50≤l<1600 20±2 0.5 4
1600≤l<3000 20±1 0.5 6
3000≤l<6000 20±1 0.5 8
7 检验方法
7.1 示值误差
7.1.1 测微头示值误差
测微头示值误差在测长机上测量,当量程上限不大于25mm 时,被检点应为均匀分布的5点;量程
上限大于25mm 时,被检点应为均匀分布的10点。
7.1.2 测微头与接长杆组合尺寸的示值误差
采用如环规、量块与量块附件组成的内尺寸或测长仪进行检测时,首先将测微头对准测量下限,将
测微头锁紧后分别与每根接长杆组合,再将测微头与所有接长杆组合,在整个组合尺寸范围内至少选择
均匀分布的三组尺寸,这三组尺寸需选用接长杆数量较多且接长杆尺寸偏差同向较多的。
当组合尺寸大于200mm 时,其支撑点离端面的距离应为组合尺寸的0.22l 处,如图3所示。检验
时将内径千分尺绕测量轴每90°旋转一次,读取仪器测得值,各被检点的标称值与测量工具或仪器的读
数值之差即为两点内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四次中最大值作为内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
标引符号说明:
l ———被检内径千分尺总长;
A———距离两端面尺寸。
图3 支撑点位置示意图
7.2 长度尺寸的变化值
长度尺寸的允许变化值是在检验两点内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时同时进行的。将内径千分尺全部接
长杆组合后,按照7.1.2中方法测得示值误差,再把支撑点移至距离两端面A 处(A 值符合表4的规
定),以7.1.2中方法再次测得示值误差,两次不同支撑点所测得的示值误差之差的绝对值为两点内径
5
GB/T8177—2024
千分尺长度尺寸的变化值。
表4 支撑点距离两端面的尺寸值
尺寸范围
mm
距离两端面尺寸值(A 值)
mm
2000≤l≤5000 400
5000<l≤6000 800<br=""> 7.3 校对卡规的示值误差和两工作面平行度
校对卡规的示值误差和两工作面平行度在卧式光学计上测量,在仪器上安装内测附件,在卡规工作
面上选择5个点,如图4所示,以四等量块及量块附件组合成内尺寸,以比较法测量,5个测量点中的最
大值为校对卡规示值误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校对卡规两工作面平行度误差。
图4 校对卡规工作面测量点位置示意图
8 标志与包装
8.1 两点内径千分尺上至少应标有:
a)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 测量范围;
c) 分度值;
d) 产品序号。
8.2 接长杆上应标有其标称尺寸。
8.3 两点内径千分尺包装盒上至少应标有:
a)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 产品名称;
c) 测量范围。
8.4 两点内径千分尺在包装前应经过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不应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8.5 两点内径千分尺经检验符合本文件要求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文件编号、
产品序号和出厂日期。
6
GB/T8177—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1800.2—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 代号体系 第2部分:
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7
GB/T8177—2024</l≤6000></l≤6000></l≤5000></l≤4000></l≤3000></l≤2500></l≤2000></l≤1600></l≤1250></l≤800></l≤500></l≤450></l≤400></l≤350></l≤300></l≤250></l≤200></l≤150></l≤100>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24日 16:05: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304.html
图书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