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版 GB/T 44245-2024 重型机械 再制造设计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8阅读模式

超清版 GB/T 44245-2024 重型机械 再制造设计规范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25.020
CCS J 30
GB/T 44245—2024
重型机械 再制造设计规范
Heavy mechanical—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remanufacturing
2024⁃07⁃24 发布2024⁃07⁃24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再制造一般要求········································································································2
5 再制造工艺设计········································································································2
6 再制造材料设计········································································································2
7 再制造方案设计········································································································2
7.1 再制造方案设计流程····························································································2
7.2 初步评估···········································································································3
7.3 拆解·················································································································3
7.4 清洗·················································································································3
7.5 再制造毛坯检测··································································································4
7.6 再制造性评价·····································································································5
7.7 再制造表面增材工艺····························································································5
7.8 再制造加工········································································································5
7.9 再制造产品检测··································································································6
7.10 装配················································································································6
7.11 涂装················································································································6
7.12 再制造设计示例·································································································6
附录A( 资料性) 典型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设计方案···························································7
附录B( 资料性)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轴辊端轴套组件再制造设计示例·······································9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泰尔(安徽)工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通泽智能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重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陆军装甲兵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东保、夏清华、丘铭军、李敏、阎颖、马步强、邱立朋、占小红、王璐、刘勇、
夏娟、吴量、董振启、谷铮铮、蔡志海、葛燕飞、吴松、王磊磊、周新远、柳建、朱长江、周继红、魏伟、
李申申、赵艳秋、王建峰、杜德浪、李万军。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型机械产品及零部件再制造设计的一般要求、再制造工艺设计、再制造材料设计、
再制造方案设计。
本文件适用于重型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的再制造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8612 绿色制造 术语
GB/T 28618 机械产品再制造 通用技术要求
GB/T 28619 再制造 术语
GB/T 31207 机械产品再制造质量管理要求
GB/T 31208 再制造毛坯质量检验方法
GB/T 32811 机械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技术规范
GB/T 33947 再制造 机械加工技术规范
GB/T 35978 再制造 机械产品检验技术导则
GB/T 37400.9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9 部分:切削加工件
GB/T 374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0 部分:装配
GB/T 37400.1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12 部分:涂装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612 和GB/T 2861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制造 remanufacturing
对因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产品进行专业化修复和(或)升级改造,使其功能
质量特性、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达到或优于原型新品水平的过程。
[来源:GB/T 28612—2023,4.4.6]
3.2
再制造设计 remanufacturing design
为实现再制造的最佳价值,在技术、工艺、材料、功能、性能、质量、成本、环境等方面对再制造毛坯
开展的一系列设计活动。
[来源:GB/T 28612—2023,4.1.7]
3.3
再制造毛坯 core
由于功能性损坏、技术性淘汰或达到使用期限等原因,导致不能或不适合继续使用,但蕴含再次使
1
GB/T 44245—2024
用价值,并满足再制造要求的产品。
[来源:GB/T 28619—2024,3.2]
3.4
再制造产品 remanufactured product
经过再制造过程后获得的产品。
[来源:GB/T 28619—2024,3.19]
4 再制造一般要求
4.1 重型机械产品应具有较高的可再制造性,满足以下要求。
a) 易拆解。采用易于拆解的联接形式。
b) 易分类。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减少产品零部件的种类、数量等。
c) 易清洗。应具有易清洗且适合清洗的表面,减少清洗过程中的损伤。
d) 易修复。增加零部件的可靠性,减少附加值高的核心零部件的不可恢复失效。
e) 易检测。结构设计应简洁,可采用简单的检测方法,提高效率及准确性。
f) 易运输。考虑产品的结构、外形尺寸、重量等,提高运输的经济性及安全性。
4.2 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方案设计时,应进行如下分析。
a) 失效分析。对产品的失效情况进行分析,为再制造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b) 剩余寿命预测。对产品的剩余寿命进行评估和预测,保证再制造产品高质量服役。
c) 工作内容分析。对产品再制造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所需的各种保障资源。
d) 成本分析。对产品再制造费用及效能进行分析,确定最优再制造方案。
e) 环境影响分析。对产品再制造过程内的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损害进行评价。
5 再制造工艺设计
5.1 根据产品服役情况、表面状态、缺陷及损伤类型、损伤位置等,选择合理的再制造工艺。
5.2 对于表面缺陷较大、缺陷位置较深、形状常规的产品,选择快捷的再制造工艺。
5.3 对于表面缺陷较小、形状特殊的产品,采用小区域再制造,选择尺寸变形小的再制造工艺。
5.4 重型机械再制造工艺设计应符合GB/T 28618 的规定。
6 再制造材料设计
6.1 根据产品材质特性、表面状态、服役性能等,选择相匹配的再制造材料。
6.2 在满足再制造质量特性要求情况下,应减少焊材、粉末等种类和规格。
6.3 在多种材料满足再制造质量特性的情况下,应依据其经济性和便捷性进行选择。
7 再制造方案设计
7.1 再制造方案设计流程
根据再制造产品质量特性要求,优化设计建立再制造生产模式及工艺标准,方案设计应符合
GB/T 28618 的规定。主要流程如图1 所示。
2
GB/T 44245—2024
图1 再制造方案设计主要流程
7.2 初步评估
7.2.1 评估产品的再制造价值。
7.2.2 评估产品的再制造工艺可行性,优先选择非破坏性再制造和原位再制造。
7.2.3 评估产品再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7.3 拆解
7.3.1 设计拆解流程、拆解步骤、拆解工具及场所等。
7.3.2 拆解前应做好装配标识,标识应具有耐久性并清晰可见。
7.3.3 应减少拆解工作量,紧固件和垫板等宜保留在原设备上。
7.4 清洗
7.4.1 设计清洗部位、清洗工艺流程、清洗质量标准、清洗设备及场所等内容。
7.4.2 根据产品的工作环境、污染物类型及尺寸大小,选择清洗方法。清洗方法见表1。
3
GB/T 44245—2024
表1 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清洗方法
清洗方法
手工清洗
溶剂清洗
酸洗
碱洗
超声波清洗
喷砂清洗
激光清洗
清洗特点
使用吹风机、金属刷、金属轮、刮刀、手电钻、砂纸、织物和布料
等对再制造毛坯表面污染物进行手工去除,通常作为实施其他
清洗方式的辅助手段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有机溶剂将油污、油漆等再制造毛
坯表面污染物溶解去除,属于化学清洗。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
汽油、煤油、乙醇、丙酮、二甲苯和各种卤代烃等
利用酸溶液去除再制造毛坯表面油污、氧化皮、锈蚀物的方法,
属于化学清洗。常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
和各类有机酸等
利用碱溶液软化、松动、乳化及分散再制造毛坯表面污染物,通
常在碱液内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增加清洗效果,属于化学清洗
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再
制造毛坯表面污染物进行分散、乳化、剥离以实现清洗,常与清
洗剂配合使用,通常属于化学清洗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将磨料(石英砂、棕刚玉、金属砂、坚果壳等)
以高速喷射到再制造毛坯表面,利用高速运动的磨料的冲击和
切削作用,使再制造毛坯表面氧化皮、锈蚀等清除,并产生一定
的表面粗糙度,属于物理清洗
利用高能激光束照射再制造毛坯表面,使表面的油污、氧化层
或涂层发生瞬间蒸发或剥离,属于物理清洗
适用范围
灰尘、油污、氧化层、涂装物
(油漆、塑胶、橡胶)等
灰尘、油污、涂装物(油漆、塑
胶)等
氧化皮、锈蚀、水垢等
油污、硅酸盐垢等
灰尘、油污、颗粒、磨屑、涂装
物(油漆、塑胶)等
氧化皮、锈蚀、涂装物(油漆、
塑胶)等
氧化层、油污等
7.5 再制造毛坯检测
7.5.1 设计检测部位、检测工艺流程、检测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及场所等内容。
7.5.2 产品检测应符合GB/T 31208 的相关规定。
7.5.3 再制造毛坯典型检测方法见表2。
表2 再制造毛坯典型检测方法
量具测量
坐标测量
激光测量
渗透检测
磁粉检测
适合规则的简单尺寸测量
适合复杂形状表面尺寸测量
一种非接触式测量,精度高,适合大型构件的在线
测量
检测金属再制造毛坯表面的开口缺陷,直观显示缺
陷形状和位置
检测导磁金属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缺陷。采用交流
电磁化可检测表面下2 mm 以内缺陷;采用直流电
磁化可检测表面下6 mm 以内缺陷
辊类、板类等尺寸测量
花键、齿类等尺寸测量
轧机牌坊等现场空间位置尺寸测量
传动零部件、辊类、板类等表面裂纹、气
孔等缺陷的检测
传动零部件、辊类、板类等表面及近表
面裂纹、夹层等缺陷检测
检测方法检测特点适用范围
4
GB/T 44245—2024
超声检测
射线检测
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与内部缺陷发生相互作
用,根据反射信号的幅度评估缺陷大小
利用射线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被吸收和散射面衰
减的原理直观地显示缺陷影像,对缺陷进行定性、
定量与定位分析。该方法难于发现垂直射线方法
的平面缺陷
传动零部件、辊类、板类等内部裂纹、夹
渣、夹层等缺陷的检测及定位
传动零部件、辊类、板类等内部体积型
缺陷检测
表2 再制造毛坯典型检测方法 (续)
检测方法检测特点适用范围
7.6 再制造性评价
应对重型机械产品进行再制造性评价。再制造性评价按照GB/T 32811 执行。
7.7 再制造表面增材工艺
7.7.1 典型的再制造表面增材工艺方法见表3。
表3 典型的再制造表面增材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
堆焊
等离子熔覆
热喷涂
激光熔覆
增材制造
工艺材料
碳钢焊丝、合金钢焊丝、不锈钢焊丝等
1)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等;
2)金属陶瓷粉末: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铬等
1)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等;
2)金属陶瓷粉末: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铬等;
3)陶瓷粉末: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等
1)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等;
2)金属陶瓷粉末:碳化钨、碳化钛、碳化铬等
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模具钢粉末、高温合金粉
末等
适用范围
用于大尺寸磨损和崩裂构件经济、快速的修复,
一般修复层厚度>1 mm
适用于对耐磨、耐腐蚀等有较高要求的板类、辊
类产品的熔覆,一般涂层厚度1 mm~10 mm
用于制备工件表面小厚度尺寸涂层,获取不同
硬度、耐磨、耐腐、耐热、抗氧化、隔热、绝缘、导
电以及其他各种特殊物理化学性能。一般涂层
厚度<0.5 mm
用于制备低稀释度、良好冶金结合的涂层,能够
显著提高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
氧化及电器特性等且不影响基体的性质。一般
涂层厚度0.5 mm~5 mm
主要用于零件立体随型制造
7.7.2 典型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设计方案见附录A。
7.8 再制造加工
7.8.1 表面再制造层的制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优先选择自动化的表面工艺设备。
7.8.2 再制造产品涂镀层、熔覆层等的加工应符合GB/T 33947 的相关规定。
7.8.3 再制造产品的加工应符合GB/T 37400.9 的相关规定。
7.8.4 再制造加工场地应有降噪、除尘、通风、防渗等设施,操作人员应进行劳动防护,过程中产生的废
5
GB/T 44245—2024
弃物应进行环保处理。
7.9 再制造产品检测
7.9.1 再制造产品的性能检测工艺设计应符合GB/T 35978 的相关规定。
7.9.2 再制造产品的质量特性应不低于原型新品,质量管理要求应符合GB/T 31207 的规定。
7.10 装配
装配工艺设计包含装配工艺及流程、作业指导书、场所等,应符合GB/T 37400.10 的相关规定。
7.11 涂装
涂装工艺设计包含涂装部位、涂装流程、涂装材料等,应符合GB/T 37400.12 的相关规定。
7.12 再制造设计示例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轴辊端轴套组件再制造设计示例见附录B。
6
GB/T 44245—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典型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设计方案
典型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设计方案见表A.1。
表A.1 典型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设计方案
传动零部件
辊类产品
辊端轴套
中间接轴
十字轴
外齿轴套
(断齿)
花键
层流冷却辊、活套
辊、助卷辊
型钢输送辊
锌锅沉没辊
退火炉炉辊
除鳞夹送辊
卷取机夹送辊
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
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
激光熔覆
激光熔覆
热喷涂
热喷涂
堆焊
堆焊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50 HRC~55 HRC;
涂层厚度:0.5 mm~4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30 HRC;
涂层厚度:0.5 mm~2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58 HRC~62 HRC;
涂层厚度:0.5 mm~2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45 HRC~50 HRC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28 HRC~32 HRC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55 HRC~60 HRC;
涂层厚度≥1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300 ℃)≥40 HRC;
涂层厚度≥1.5 mm
结合强度≥70 MPa;
硬度:1 100 HV0.3~1 300 HV0.3a;
涂层厚度:0.1 mm~0.12 mm
结合强度:≥70 MPa;
硬度:900 HV0.3~1 000 HV0.3a;
涂层厚度:0.06 mm~0.08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54 HRC~58 HRC;
堆焊层厚度≥6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54 HRC~58 HRC;
堆焊层厚度≥12 mm
类型产品名称再制造表面增材工艺技术指标
7
GB/T 44245—2024
板类产品
轧制设备
a HV0.3 表示在0.3 kgf 试验力条件下检测的维氏硬度值,0.3 kgf=2.942 N。
连铸辊
阶梯垫板
侧导板
结晶器铜板
轧机牌坊、轴承座
堆焊
激光熔覆
等离子熔覆
热喷涂
激光熔覆(原位)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44 HRC~50 HRC;
堆焊层厚度:4 mm~5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55 HRC~60 HRC;
涂层厚度:1 mm~2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600 ℃)≥50 HRC;
涂层厚度≥6 mm
结合强度≥80 MPa;
硬度:50 HRC~55 HRC;
涂层厚度≥0.5 mm
结合强度>400 MPa;
硬度≥30 HRC;
涂层厚度:0.5 mm~2 mm
辊类产品
表A.1 典型重型机械产品再制造设计方案推荐 (续)
类型产品名称再制造表面增材工艺技术指标
8
GB/T 44245—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轴辊端轴套组件再制造设计示例
B.1 基本信息
某钢铁公司的4 300 mm 中厚板轧机粗轧主传动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轴辊端轴套组件再制造设计,
如图B.1 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1——定位套;
2——辊端轴套;
3——衬板;
4——定位环。
图B.1 重载十字轴式万向轴辊端轴套组件
B.2 初步评估
对辊端轴套组件进行初步评估,内容如下:
a) 目视检验辊端轴套组件的外观、磨损、锈蚀、裂纹等缺陷;
b) 若缺陷不可恢复(如断裂、贯穿性裂纹等),则报废;
c) 若缺陷可恢复,则进入拆解。
B.3 拆解
从辊端轴套组件中拆除衬板、定位环及定位套等,保留辊端轴套。
B.4 清洗
对辊端轴套进行清洗,工作内容如下:
a) 对辊端轴套外圆、衬板等采用激光清洗,去除表面油污、锈蚀、氧化层等;
b) 对辊端轴套内孔采用喷砂清洗,去除表面油污、锈蚀、氧化层等。
B.5 毛坯检测
对清洗后的辊端轴套检测,工作内容如下。
9
GB/T 44245—2024
a) 采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外定位配合面尺寸,内孔圆弧面尺寸,扁面尺寸等。
b) 对扁面圆角、内孔圆弧面、颈部圆角等部位进行探伤。
B.6 再制造性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对辊端轴套的再制造性进行评价,工作内容如下。
a) 若扁面圆角存在裂纹,颈部圆角裂纹深度>5 mm,则报废。
b) 若内孔圆弧面磨损量<3 mm(双边),回用;若磨损量≥3 mm(双边),堆焊后重新加工。
B.7 再制造设计
根据评价结果,对符合再制造条件的辊端轴套进行再制造设计,内容如下。
a) 工艺设计。内孔圆弧面采用堆焊工艺,内孔扁面采用激光熔覆工艺。
b) 材料设计。堆焊选择高强合金焊材,熔覆应选择铁基合金粉末。
c) 编制工艺指导书。
B.8 再制造加工
按照工艺指导书,对辊端轴套进行再制造加工,工作内容如下。
a) 对内孔扁面铣削加工,去除疲劳层。
b) 对内孔圆弧面进行堆焊,推荐采用焊接机器人。
c) 对内孔扁面进行激光熔覆。
d) 对内孔圆弧面的堆焊层车削加工,对内孔扁面的熔覆层铣削加工。
B.9 产品检测
对加工后的辊端轴套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如下。
a) 对内孔扁面、圆弧面进行尺寸检测,符合图纸要求。
b) 对内孔扁面、圆弧面进行探伤检测,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c) 对熔覆层表面进行硬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B.10 装配
对检测合格的辊端轴套、衬板、定位环及定位套等,按装配图组装辊端轴套组件。
B.11 涂装
对装配后的辊端轴套组件进行防锈涂装。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24日 16:15: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313.html
图书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