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版】 GB/T 26628.1-2024 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谱 第1部分:曲霉属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18阅读模式

【超清版】 GB/T 26628.1-2024 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谱 第1部分:曲霉属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65.020.01
CCS B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28.1—2024
代替GB/T26628.1—2011
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谱
第1部分:曲霉属
Inspectionofgrainandoils—Standardatlasofstoredgrainfungi—
Part1:Aspergillus
2024-10-26发布2025-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检验方法………………………………………………………………………………………………… 1
5 储粮中常见曲霉属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图和显微形态特征图及特征描述………………………… 1
附录A (规范性) 粮食中曲霉属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及显微形态特征观察操作步骤………………… 30
附录B(资料性) 培养基和试剂………………………………………………………………………… 3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是GB/T26628《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谱》的第1部分。GB/T26628已经发布了以
下部分:
———第1部分:曲霉属;
———第2部分:青霉属;
———第3部分:镰刀菌属;
———第4部分:其他常见菌属。
本文件代替GB/T26628.1—2011《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谱 第1 部分:曲霉属》,与
GB/T26628.1—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2种在粮食中分布较少的巨大曲霉和爪甲曲霉(见2011年版的5.7和5.17);
———删除了栖土曲霉和无花果曲霉(见2011年版的5.8和5.20),这2种曲霉分别与溜曲霉(见
5.6,2011年版的5.25)和黑曲霉(见5.14,2011年版的5.22)同种;
———删除了灰绿曲霉群(见2011年版的5.10),该群包含多个物种,其中蒙地曲霉、谢瓦曲霉、赤曲
霉、拟灰绿曲霉均为灰绿曲霉群物种,本文件中将这些物种单独列出(见5.8、5.9、5.10、5.11);
———删除了局限曲霉(见2011年版的5.16),局限曲霉为一个组,帚状曲霉(见5.12)为局限曲霉组
在粮食中常见物种;
———增加了4种在粮食中常见的曲霉,包括烟草色曲霉、多育曲霉、冠突曲霉和高渗曲霉(见5.20、
5.21、5.22、5.23);
———更改了2个物种的名称,阿姆斯特丹曲霉(见2011年版的5.11)更改为蒙地曲霉(见5.8),匍匐
曲霉(见2011年版的5.15)更改为拟灰绿曲霉(见5.11);
———更改了粮食中常见曲霉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图(见第5章,2011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粮食中常见曲霉主要形态特征的文字描述(见第5章,2011年版的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中储粮质
检中心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帅、祁智慧、唐芳、雷雨晴、兰盛斌、田琳、张海洋、陈亮、冯永健、陈晋莹、
顾雨熹、王锦、李理、杨超、范运乾。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年首次发布为GB/T26628.1—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 言
真菌是引起粮食品质发生劣变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为了提早评估、判断粮食中真菌及真菌毒素
的污染危害情况,更好地指导粮食储藏,降低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需对粮食中的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进
行准确鉴定。基于不同种属真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呈现不同形态特征而建立的储粮真菌标准图谱,可
为储粮中的真菌检验提供辅助参考,提升真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B/T26628《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谱》旨在规定储粮中不同种属真菌的检验要求,给出储粮
中主要真菌的标准图谱和特征描述,拟由4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曲霉属。
———第2部分:青霉属。
———第3部分:镰刀菌属。
———第4部分:其他常见菌属。
在储粮真菌检验方面,我国于2011年发布了GB/T26628.1—2011《粮油检验 储粮真菌标准图
谱 第1部分:曲霉属》。该文件自实施以来,对稻谷、小麦、玉米等储粮中的曲霉属真菌检验起到了较
好的辅助参考作用。
本次修订,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目前菌种鉴定的先进方法以及菌落和显微形态特征的呈现方式,也更
加适应我国近几年粮食中曲霉污染的实际情况,这些技术变化将为储粮中曲霉属的检验和鉴定提供更
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储粮真菌标准图谱曲霉属的术语和定义,描述了检验方法,给出了储粮中常见曲霉菌
落形态特征图和显微形态特征图及特征描述。
本文件适用于储粮中曲霉属检验的辅助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曲霉属 Aspergillus
子囊菌门(Ascomycota)、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散囊菌目(Eurotiales)、曲霉科(Aspergillaceae)的
一属。
注1:曲霉属的主要特征为无性繁殖体由菌丝体上某部分细胞分化扩大为足细胞,向上长出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
膨大为顶囊,在顶囊上生出一层或两层小梗,从每个小梗的顶端生出一串分生孢子,组成一个头状体的结
构,称为分生孢子头。一个带柄的分生孢子头是曲霉菌无性繁殖体的基本特征。有性繁殖只在部分类群中出
现,形成颜色鲜艳的子囊壳或称被子器,内生多数子囊,子囊内形成子囊孢子。有些曲霉能产生菌核。
注2:曲霉属的产毒真菌主要包括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赭曲霉、黑曲霉等。这些曲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展青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
4 检验方法
4.1 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室内环境应光线充足、明亮,或在光照亮度为450lx±100lx光源下观察。菌落形态特征观察操作
按附录A 执行,培养基配制见附录B。
4.2 显微形态特征观察
根据不同物镜放大倍数,调整显微镜的光源强度和聚光镜的孔径光阑,聚光镜的孔径光阑应与所用
物镜的数值孔径一致或稍大,使整个观察视野明亮适宜。显微形态特征观察操作按附录A 执行,主要
试剂配制见附录B。
5 储粮中常见曲霉属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图和显微形态特征图及特征描述
5.1 图谱说明
储粮中常见曲霉菌落形态特征图和显微形态特征图分别见图1~图81。本文件中真菌菌落培养所
1
GB/T26628.1—2024
用培养皿直径为9.0cm。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图中左边的图为菌落的正面,右边的图为菌落的反面。显
微形态特征图中标尺为10μm,XXX×代表放大倍数,如1000×表示放大1000倍。
5.2 黄曲霉(A.flav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1)直径5.0cm~6.0cm,质地主要为
致密丝绒状,有时菌落中间部分为絮状,边缘平坦或出现辐射状至不规则的沟纹。分生孢子结构比较
多,颜色呈黄绿色或草绿色,有的菌株形成少量或大量的菌核,大量时影响菌落外观,伴随有渗出液,无
色至淡褐色,菌落反面无色至淡褐色,产生菌核的菌株在形成菌核处的反面显现黑褐色斑点;菌落在
MEA 培养基上(图2)直径6.5cm~7.5cm,质地丝绒状至絮状,较厚,黄绿色,近木犀绿色,菌落反面
无色。
图1 黄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2 黄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3。分生孢子头最初为球形,后呈辐射形或裂成几个疏松的柱状体,也有少数
呈短柱状。孢梗茎,壁厚,无色,粗糙或很粗糙,具小刺。顶囊近球形至烧瓶形,直径9.0μm~65.0μm,大
部表面可育,小顶囊仅上部可育。产孢结构单层或双层,小顶囊上一般为单层,罕见同一顶囊上单层和双
层同时存在,梗基尺寸(6.0~19.0)μm×(3.0~6.0)μm。瓶梗尺寸(6.0~12.0)μm×(2.5~4.0)μm。分生孢
子在瓶梗上呈链状着生,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5μm~6.5μm,壁稍粗糙或很粗糙,具小刺。有的菌株
产生菌核,初时白色,老后呈褐黑色。球形或近球形,大小或数量各异,直径一般280.0μm~980.0μm。
2
GB/T26628.1—2024
图3 黄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3 杂色曲霉(A.versicolor)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4)直径1.0cm~2.0cm,生长较局
限,质地为绒状、絮状或两者同时存在。颜色变化相当广泛,不同菌株可能局部淡绿、灰绿、浅黄甚至粉
红色,反面近于无色至黄橙色或玫瑰色。有的菌落产生无色至紫红色的液滴;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
(图5)直径1.5cm~2.0cm,菌落表面出现沟状,覆盖着缆索状菌丝,在菌丝中形成蓝绿色的孢子,无渗
出液和可溶性色素,反面乳白色或浅黄色。
图4 杂色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5 杂色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6。分生孢子梗茎光滑,透明至黄色或淡褐色,分生孢子头疏松放射状,顶囊椭
圆形至半球形,产孢结构双层,上半部或四分之三部位上着生梗基,梗基尺寸(3.0~9.0)μm×(2.5~
5.5)μm,瓶梗尺寸(5.0~11.0)μm×(2.0~3.5)μm。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壁粗糙,具小刺,直径
3
GB/T26628.1—2024
2.0μm~4.0μm。
图6 杂色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4 构巢曲霉(A.nidulan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7)直径4.5cm~5.5cm,快速生长,菌
落表面绒状,最初呈白色,随着丰富的闭囊壳的生长逐渐变成米橄榄色,后期接近淡灰色橄榄色,有的菌
株由于产生较多的闭囊壳而显现黄褐色,反面为紫红色或粉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8)直径
2.0cm~3.0cm,生长较为局限,絮状,表面凹凸不平,边缘有不规则的绳状菌丝,正面为浅橄榄色,反面
为紫红色。无渗出液,无可溶性色素。
图7 构巢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8 构巢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9。分生孢子头短柱形,尺寸(40.0~80.0)μm×(25.0~40.0)μm。顶囊球形,直径
8.0μm~20.0μm。产孢结构双层,上半部或四分之三部位上着生梗基,梗基尺寸(3.0~8.0)μm×(2.0~
4.0)μm,瓶梗尺寸(5.0~10.0)μm×(2.0~3.5)μm。分生孢子球形,光滑,直径3μm~3.5μm。
4
GB/T26628.1—2024
图9 构巢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5 赭曲霉(A.ochrace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10)直径2.5cm~30cm,丝绒状或稍
现絮状,平坦或具不明显的辐射状沟纹,分生孢子结构淡黄褐色,近于肉桂色,菌丝体白色,有时形成无
色至褐色的渗出液,有的菌株能形成菌核,菌落反面无色或呈不同程度的绿褐色至紫褐色;菌落在
MEA 培养基上(图11)直径3.0cm~4.0cm,生长迅速,质地丝绒状至絮状,中央部分凸起,具明显或不
显的辐射状沟纹,菌落反面为黄褐色。
图10 赭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11 赭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12。分生孢子结构大量,颜色为淡黄褐色,有的菌株形成菌核,数量较少。分
生孢子头初为球形,老时常裂开成几个分叉的致密柱状体。分生孢梗茎一般多呈褐色,粗糙,顶囊球形
或近球形,直径20.0μm~55.0μm,全部表面可育,偶有小顶囊存在,仅顶部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
尺寸(7.0~25.0)μm×(2.5~6.0)μm,瓶梗尺寸(7.0~13.0)μm×(1.5~3.0)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或
5
GB/T26628.1—2024
近球形,直径2.0μm~4.0μm,壁近于光滑或细密粗糙。若有菌核则为球形或卵形,直径500.0μm~
1000.0μm。
图12 赭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6 溜曲霉(A.tamarii)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13)直径5.0cm~6.0cm,丝绒状,中
央部分稍微呈现絮状,分生孢子结构多,初为暗黄绿色,近于金色或橄榄色,后呈深棕褐色,菌落反面无
色至淡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14)直径5.5cm~6.5cm,丝绒状至絮状,具有明显的沟纹,初为
浅黄橘青色,老后变为褐色,菌落反面无色至淡黄色。
图13 溜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14 溜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15。分生孢子梗,壁粗糙或近于光滑。顶囊为近球形至烧瓶形,直径18.0μm~
65.0μm,大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或单层,梗基尺寸(8.0~14.0)μm×(5.0~7.5)μm。瓶梗尺寸(5.0~
15.0)μm×(2.5~6.5)μm。有时可见长瓶梗,尺寸(19.5~25.0)μm×(3.0~5.0)μm,大多数小顶囊上只具有
6
GB/T26628.1—2024
瓶梗,分生孢子较大,多为球形、近球形、椭圆形或洋梨形,尺寸(5.0~6.0)μm×(7.0~10.0)μm,壁很粗
糙,具瘤状突起。
图15 溜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7 温特曲霉(A.wentii)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16)直径3.5cm~4.0cm,厚絮状,不
均匀或呈现不规则的菌丝团块,构成菌落的特殊外现。菌落初为白色,分布不均匀,初为黄褐色,近于鹿
毛色,老后呈咖啡色,菌落反面为无色。渗出液有或无,有渗出液时颜色为无色,无可溶性色素;菌落在
MEA 培养基上(图17)直径3.0cm~3.5cm,厚絮状,有的菌株呈丝绒状,有辐射状沟纹。菌落正面为
白色,分生孢子结构较少,生长更迟,颜色为淡褐色,菌落反面无色。无渗出液和可溶性色素。
图16 温特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17 温特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18。分生孢子头幼时为球形,后为辐射形。分生孢子梗发生于基质或气生菌
丝。孢梗茎无色,壁光滑。顶囊球形,直径一般20.0μm~100.0μm,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
基大小差异很大,尺寸一般(10.0~27.0)μm×(4.0~6.5)μm,梗基肥大者宽度8.0μm~19.0μm,瓶梗
7
GB/T26628.1—2024
尺寸一般(8.0~14.0)μm×(2.5~5.0)μm。分生孢子近球形,少数略呈椭圆形,直径3.0μm~8.0μm,分生
孢子壁极粗糙,有小刺。
图18 温特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8 蒙地曲霉(A.montevidensi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19)直径4.0cm~5.0cm,生长较
为迅速,正面呈橄榄绿色,质地颗粒状,反面呈黄绿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20)直径0.8cm~
1.5cm,生长缓慢,呈淡黄色,质地丝绒状,菌落反面呈橙黄色。
图19 蒙地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20 蒙地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21。子囊果为闭囊壳型,通常为黄色球形或近球形,光滑、裸露或被稀疏的菌
丝围绕,直径75.0μm~220.0μm。无性型产生辐射状或疏松柱状分生孢子头。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
寸(5.0~12.0)μm×(2.5~3.5)μm,分生孢子球形,卵形至洋梨形,尺寸(4.0~6.5)μm×(3.0~5.0)μm,较
8
GB/T26628.1—2024
大,表面粗糙,具小刺。子囊孢子双凸镜形,凸面不规则的粗糙,尺寸(4.5~5.5)μm×(3.5~4.0)μm。
图21 蒙地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9 谢瓦曲霉(A.chevalieri)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22)直径4.0cm~5.0cm,生长迅
速,有大量气生菌丝,分生孢子结构灰绿色,近于淡褐橄榄色,基质表面有大量黄色闭囊壳,菌落反面带
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23)直径1.5cm~2.0cm,生长缓慢,为黄橙色,中间覆盖一层厚厚的放
射状菌丝,菌落反面呈深褐色。
图22 谢瓦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23 谢瓦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24。闭囊壳球形,直径80.0μm~188.0μm,分生孢子头球形至辐射形,直径
130.0μm~260.0μm。分生孢子梗生于基质或气生菌丝,壁光滑,顶囊烧瓶形,小顶囊仅孢梗茎顶端稍
膨大,直径10.0μm~40.0μm,大部分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6.0~12.5)μm×(2.5~4.0)μm。
9
GB/T26628.1—2024
分生孢子近球形或椭圆形,尺寸(4.0~7.0)μm×(2.5~4.0)μm,表面粗糙,具小刺。子囊孢子双凸镜
形,凸面光滑,尺寸(3.5~5.0)μm×(3.0~4.0)μm。
图24 谢瓦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0 赤曲霉(A.ruber)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25)直径4.0cm~5.5cm,生长迅
速,生菌丝大量,分生孢子结构和闭囊壳大量,菌落呈橙红色,近于赭橙色,菌落反面呈暗红褐色;菌落在
MEA 培养基上(图26)直径0.5cm~1.0cm,正反面均呈浅粉色,菌丝棉絮状。
图25 赤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26 赤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27。闭囊壳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0.0μm~200.0μm。分生孢子头早期为球
形,后期为辐射形,直径100.0μm~300.0μm。孢梗茎壁光滑。顶囊烧瓶形,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
单层,瓶梗尺寸(6.0~14.0)μm× (3.0~5.5)μm。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梨形或球形,球形者直径
5.0μm~6.0μm,梨形或椭圆形者尺寸(6.0~9.0)μm×(5.0~6.0)μm,壁粗糙,有小刺。子囊孢子双凸
10
GB/T26628.1—2024
镜形,凸面光滑,尺寸(4.0~5.5)μm×(5.0~6.5)μm。
图27 赤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11 拟灰绿曲霉(A.pseudoglauc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28)直径4.5cm~5.5cm,生长迅
速,质地絮状,菌落平坦,菌丝硫黄色,分生孢子浅绿色,菌落反面呈淡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不生
长;在60%蔗糖的MEA 培养基上(图29)直径8.0cm~9.0cm,生长迅速,菌落正反面均为橘黄色。
图28 拟灰绿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29 拟灰绿曲霉60%蔗糖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30。闭囊壳球形或近球形,浅黄色,直径75.0μm~200.0μm。分生孢子梗生
于基质或气生菌丝,孢梗茎无色,壁光滑,顶囊烧瓶形,2/3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6.0~
11.0)μm×(4.0~6.5)μm。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尺寸(3.5~9.0)μm×(3.0~7.5)μm,壁粗糙。子囊
孢子双凸镜形,无脊和沟,凸面光滑,尺寸(4.8~5.5)μm×(3.5~4.0)μm。
11
GB/T26628.1—2024
图30 拟灰绿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2 帚状曲霉(A.penicillioides)
菌落形态特征:25℃±1℃培养14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31)直径1.5cm~2.5cm,菌丝为
灰白色,分生孢子结构较少,暗绿色,菌落反面呈灰白色至棕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不生长;在
60%蔗糖的MEA 培养基上(图32)直径2.5cm~3.5cm,菌丝白色,产生暗绿色分生孢子结构,菌落反
面为棕黄色。
图31 帚状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32 帚状曲霉60%蔗糖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33。分生孢子头为球形至疏松柱形。分生孢子梗壁近于光滑。顶囊烧瓶形,少数
的顶囊为近棒状,直径9.5μm~20.0μm,1/2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7.0~11.0)μm×(2.0~
3.5)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0μm~4.5μm,壁粗糙。
12
GB/T26628.1—2024
图33 帚状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3 烟曲霉(A.fumigatus)
菌落形态特征:28 ℃±1 ℃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34)直径5.5cm~6.5cm,生长迅
速,中心稍凸起或平坦,质地丝绒状或絮状,有的菌株呈丝绒状或颗粒状。分生孢子结构大量或较少,菌
落正面近于百合绿色或蓝灰绿色,反面无色或呈淡黄色。无渗出液和可溶性色素;菌落在MEA 培养基
上(图35)直径6.5cm~7.5cm,生长更快,平坦或中心稍凸起,表面有不规则浅纹,质地丝绒状、絮状或
粉末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结构。菌落正面近于常春藤色或百合绿色,反面无色或浅黄色。无渗出液和
可溶性色素。
图34 烟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35 烟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36。分生孢子头幼时为球形或半球形,成熟时为短柱形。分生孢子梗发生于
基质,少量发生于气生菌丝,长短差异较大,尺寸(50.0~650.0)μm×(4.0~9.5)μm。孢梗茎无色,壁光
13
GB/T26628.1—2024
滑。顶囊烧瓶形,直径一般20.0μm~30.0μm,1/2~3/4的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5.0~
8.0)μm×(2.0~2.5)μm。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0μm~3.0μm,壁稍粗糙或粗糙。
图36 烟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14 黑曲霉(A.niger)
菌落形态特征:28 ℃±1 ℃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37)直径6.0cm~7.0cm,生长迅
速,菌落表面呈暗褐黑色至炭黑色,平坦或中心稍凸起,质地主要为致密丝绒状。有的菌株会产生菌
核,菌落反面无色或呈不同程度的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38)直径7.0cm~8.0cm,生长更
快,菌落呈褐黑色至炭黑色,有规则或不规则的辐射状沟纹,质地丝绒状,偶或有不育性过度生长,比在
CA 培养基上产生的菌丝更多。菌落反面为无色或呈不同程度的黄褐色。
图37 黑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38 黑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39。分生孢子头初期为球形,老后分裂成几个圆柱状结构。孢梗茎,壁光滑。
14
GB/T26628.1—2024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0.0μm~80.0μm,老时褐色,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瓶梗尺寸(7.0~
12.0)μm×(2.0~3.0)μm,梗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会随着菌龄的增加而增大,尺寸(10.0~70.0μm)×
(3.0~14.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0μm~5.5μm,分生孢子壁明显粗糙,有小刺,有不规
则的脊状突起或纵向条纹,偶有近于平滑者,如有菌核则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700.0μm~1000.0μm
或更大。
图39 黑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5 塔宾曲霉(A.tubingensis)
菌落形态特征:28 ℃±1 ℃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40)直径6.5cm~7.5cm,生长迅
速,平坦或近于平坦,边缘具有白色的菌丝,质地丝绒状或稍微呈现絮状,分生孢子结构大量,红褐色至
褐黑色,菌落反面无色或呈淡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41)直径7.0cm~8.0cm,丝绒状,具有明
显的沟纹,菌丝白色或淡黄色,菌落反面呈黄褐色。
图40 塔宾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41 塔宾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15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42。分生孢子结构较少,分生孢子头幼时为球形至辐射形,老后少有分裂成柱
形结构者。分生孢子梗茎近于光滑。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0.0μm~80.0μm,全部表面可育。产
孢结构双层,梗基尺寸(10.0~35.0)μm×(3.0~6.0)μm。瓶梗尺寸(8.0~12.0)μm×(2.5~3.0)μm。
分生孢子较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0μm~4.0μm,壁粗糙。
图42 塔宾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6 亮白曲霉(A.candid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43)直径1.0cm~2.0cm,生长较局
限,有的菌株分生孢子结构较少。质地呈絮状,有的菌株分生孢子结构较多,并有致密的基部菌丝,质地
呈丝绒状至絮状。表面持久地白色至极淡的黄色,近于奶油色,有的菌株可产生菌核,菌落反面无色或
呈不同程度的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44)直径1.5cm~2.0cm,生长较快,菌落平坦,或中部较
厚,具少量的辐射状沟纹或无。有的菌株分生孢子结构较少,质地呈索状,微黄白色。有的菌株分生孢
子结构较多,质地呈丝绒状至絮状,白色。菌落反面呈淡黄色至浅黄褐色。
图43 亮白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44 亮白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16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45。分生孢子头幼时近球形,老时孢子头分裂成几个疏松的柱状体,分生孢梗
茎光滑。顶囊球形或近球形,较大者,直径20.0μm~50.0μm,全部表面可育,较小者,直径只有
5.0μm~15.0μm。仅顶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呈楔形,差异较大,有的异常肥大,尺寸
(5.0~25.0)μm×(3.5~11.0)μm。瓶梗尺寸(6.5~13.0)μm×(2.0~2.5)μm。个别小顶囊上只有瓶梗
而无梗基。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8μm~3.5μm,壁薄且光滑。有的菌株产生菌核,球形或近
球形,直径400.0μm~500.0μm。
图45 亮白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17 焦曲霉(A.ust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46)直径4.0cm~4.5cm,大多为絮
状,少数丝绒状,平坦或呈现射状沟纹,分生孢子结构分布于全部菌落或作不均匀分布,颜色为不同程度
的茶褐色,近于灰褐色,菌落反面无色或不均匀的黄褐色至暗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47)直径
4.5cm~6.0cm,絮状,具有明显的沟纹,分生孢子结构较少,颜色为灰褐色,菌落反面黄褐色至暗黄色。
图46 焦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47 焦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17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48。分生孢子头为球形至辐射形。分生孢子梗茎壁近于光滑。顶囊为近球形或
半球形,直径6.0μm~20.0μm,3/4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尺寸(4.0~9.0)μm×(3.0~4.0)μm,瓶
梗尺寸(4.0~9.0)μm×(2.0~3.5)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5μm~5.0μm,壁明显粗糙,具
小刺。
图48 焦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8 黄柄曲霉(A.flavipe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49)直径2.0cm~2.5cm,主要为丝绒
状或絮状,较厚,具或不具辐射状沟纹。分生孢子结构多或少,初为浅黄褐色,近于淡粉褐色,老后颜色
变深,近于粉红肉桂色,反面呈紫红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50)直径2.0cm~2.5cm,丝绒状至絮
状,颜色为浅黄褐色,近于肉桂色,反面呈紫红色。
图49 黄柄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50 黄柄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18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51。分生孢子头幼时为辐射形,后呈疏松柱形。分生孢子梗生自基质或气生
菌丝,孢梗茎稍弯曲,壁光滑。顶囊近于球形或稍长近于卵形,直径10.0μm~28.0μm,大部表面可育。
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尺寸(5.0~8.0)μm×(3.0~4.5)μm,瓶梗尺寸(5.0~7.5)μm×(2.0~2.5)μm,有的
菌株有多育现象。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0μm~3.0μm,壁光滑。
图51 黄柄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19 土曲霉(A.terre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52)直径3.5cm~4.5cm,质地致密为
丝绒状,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中央部分稍凸起,分生孢子结构多,菌落正面初为白色后呈土褐色至肉桂
色,反面呈暗黄色至棕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53)直径4.0cm~5.0cm,生长速度比在CA 培
养基上快,菌落质地絮状,具辐射状沟纹。菌落正面颜色初为白色后呈棕褐色,反面呈红褐色。
图52 土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53 土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19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54。分生孢子头幼时为球形,生长后期为致密的直柱形,分生孢子梗生自基
质,孢梗茎短,尺寸(100.0~400.0)μm×(4.0~6.5)μm,孢梗茎有些直立,有些弯曲,无色,壁光滑。顶
囊半球形,直径一般8.0μm~20.0μm,约3/4的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尺寸(5.0~9.5)μm×
(2.5~3.0)μm,瓶梗尺寸(5.0~8.0)μm×(1.5~2.0)μm,瓶梗排列紧密。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
2.0μm~2.5μm,壁光滑。
图54 土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20 烟草色曲霉(A.tabacinus)
菌落形态特征:28 ℃±1 ℃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55)直径1.5cm~2.0cm,表面平
坦,绒毛状,有孢子呈黄绿色,位于菌落中央,菌落边缘为白色菌丝,反面呈棕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
上(图56)直径1.5cm~2.5cm,表面出现沟状,菌落正面呈白色,反面呈柠檬黄色。
图55 烟草色曲霉CA 培养基菌落图
图56 烟草色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0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57。分生孢梗茎光滑,透明到浅褐色。顶囊近球形或半球形,直径5.0μm~
22.0μm,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尺寸(3.0~9.0)μm×(2.5~5.5)μm,瓶梗尺寸(5.0~11.0)μm×(2.0~
3.5)μm,分生孢子为球形或椭圆形,直径2.5μm~7.0μm,壁光滑,无小刺。
图57 烟草色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600×)
5.21 多育曲霉(A.proliferan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58)直径2.5cm~3.5cm,絮状,较
厚,分生孢子结构大量,菌落正反面颜色均呈橄榄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不生长;在60%蔗糖的
MEA 培养基上(图59)直径8.0cm~9.0cm,生长迅速,菌落正反面均为橘黄色。
图58 多育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59 多育曲霉60%蔗糖MEA 培养基菌落图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60。存在闭囊壳原基的盘绕结构。分生孢子头为辐射形,直径70.0μm~
150.0μm。分生孢子梗发生于基质或气生菌丝,孢梗茎壁光滑。顶囊近球形,约1/2至全部表面可育。
21
GB/T26628.1—2024
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9.0~14.0)μm×(3.5~5.0)μm。分生孢子呈卵圆形,椭圆形,近球形或球
形,球形或近球形者直径4.5μm~9.0μm,卵圆形或椭圆形者大小(6.0~10.0)μm×(4.0~7.0)μm,壁
粗糙,有小刺。
图60 多育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2 冠突曲霉(A.cristat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61)直径5.0cm~5.5cm,生长较
为迅速,呈现絮状,菌落周边为黄色,近于橄榄浅黄色,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近于橄榄褐色,闭囊壳大
量,黄色。分生孢子结构多,近于橄榄色,菌落反面无色至淡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62)直径
1.0cm~1.5cm,絮状,具有明显的沟纹,菌丝颜色为白色至硫黄色,分生孢子结构近于深绿色,菌落反
面为棕褐色。
图61 冠突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62 冠突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2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63。闭囊壳,浅黄色,球形或近球形,100.0μm~200.0μm。分生孢子头幼时为球
形,老后呈疏松放射状。分生孢子梗壁近于光滑。顶囊为近球形至烧瓶形,直径12.0μm~25.0μm,超过
2/3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烧瓶形,尺寸(5.5~9.0)μm×(3.5~6.0)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近球
形,直径26.0μm~51.0μm,壁粗糙,具瘤状突起。子囊孢子双凸镜形,凸面明显粗糙,尺寸(5.0~6.0)μm×
(4.0~5.0)μm。
图63 冠突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3 高渗曲霉(A.tonophil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SCDA 培养基上(图64)直径4.5cm~5.5cm,生长旺
盛,质地絮状,分生孢子结构较多,为灰色或灰绿色,近于烟灰色,闭囊壳分布于整个菌落,菌落反面无色
至橙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65)直径1.0cm~1.5cm,突起,具有明显的沟纹,菌丝为浅黄
色,分生孢子结构较少,菌落反面黄褐色,无可溶性色素和渗出液。
图64 高渗曲霉SC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65 高渗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3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66。闭囊壳,球形或近球形,100.0μm~235.0μm。分生孢子头为辐射形。分
生孢子梗茎壁光滑。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0.0μm~40.0μm,超过2/3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
层,瓶梗烧瓶形,尺寸(6.0~11.0)μm×(3.0~5.0)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少数为椭圆形,尺
寸(5.0~7.5)μm×(3.5~6.0)μm,壁粗糙,具瘤状或叶状至网格状凸起。每个子囊产生8个子囊孢
子,子囊孢子球形、近球形或椭圆形,双凸镜形,凸面光滑,尺寸(4.8~6.0)μm×(3.0~4.0)μm。
图66 高渗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4 寄生曲霉(A.parasitic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67)直径3.0cm~4.0cm,质地主要为
丝绒状,偶有絮状菌丝,边缘平坦。分生孢子结构比较多,颜色呈深绿色,菌落反面无色至淡褐色;菌落
在MEA 培养基上(图68)直径5.5cm~6.5cm,质地丝绒状至絮状,较厚,黄绿色,近木犀绿色,菌落反
面无色。
图67 寄生曲霉P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68 寄生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4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69。分生孢子头最初为球形,后呈辐射形。孢梗茎粗糙或光滑。顶囊杵形至烧瓶
形,直径13.0μm~31.0μm。大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6.0~11.0)μm×(2.0~4.5)μm。分
生孢子在瓶梗上呈链状着生,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5μm~6.5μm,壁极其粗糙,具粗疏小刺。未见
菌核。
图69 寄生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5 泡盛曲霉(A.awamori)
菌落形态特征:28 ℃±1 ℃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70)直径6.0cm~7.0cm,生长迅
速,菌落表面呈暗褐黑色至炭黑色,平坦或中心稍凸起,质地主要为致密丝绒状。菌落反面无色或呈不
同程度的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71)直径7.5cm~9.0cm,生长更快,菌落呈褐黑色至炭黑
色,有规则或不规则的辐射状沟纹,质地丝绒状,偶或有不育性过度生长,比在CA 培养基上产生的菌丝
更多。菌落反面为无色或呈不同程度的黄褐色。
图70 泡盛曲霉P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71 泡盛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5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72。分生孢子头初期为球形,老后分裂成几个圆柱状结构。孢梗茎,壁光滑。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0.0μm~60.0μm,老时褐色,全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尺寸
(10.0~40.0)μm×(3.5~6.0)μm,瓶梗尺寸(8.0~10.0)μm×(2.0~4.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近球
形,直径3.5μm~5.0μm,分生孢子壁平滑或近于平滑,有时稍粗糙。
图72 泡盛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6 棒曲霉(A.clavat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PDA 培养基上(图73)直径3.0cm~4.0cm,质地丝绒
状或絮状,平坦或稍现辐射状沟纹。分生孢子结构多或少,为暗绿色,近于带绿的灰蓝色,菌落反面无色
至黄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74)直径3.0cm~4.0cm,突起,具有明显的沟纹,菌丝为浅黄
色,分生孢子结构较多,灰蓝色,近于暗蓝灰绿色,菌落反面黄褐色。
图73 棒曲霉P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74 棒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6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75。分生孢子头初为棒形,老后裂成几个致密的圆柱状结构。孢梗茎较短,壁
光滑。顶囊棒形,尺寸(30.0~140.0)μm×(14.0~60.0)μm。产孢结构单层,瓶梗烧瓶形,尺寸(6.0~
10.0)μm×(2.0~2.5)μm。分生孢子多为椭圆形,少数卵形,尺寸(4.0~6.0)μm×(2.5~4.5)μm,壁
光滑。
图75 棒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7 近橄榄色曲霉(A.subolivace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76)直径6.0cm~7.0cm,质地主要为
致密丝绒状,有时菌落中间部分为絮状,边缘平坦或出现辐射状至不规则的沟纹。分生孢子结构比较
多,颜色呈黄绿色,菌落反面无色至淡黄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77)直径6.0cm~7.5cm,质地丝
绒状至絮状,较厚,具规则的辐射状沟纹,菌丝白色,分生孢子结构为黄绿色,菌落反面淡黄色至黄褐色。
图76 近橄榄色曲霉P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77 近橄榄色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7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78。分生孢子头为球形。孢梗茎,壁厚,无色,粗糙或很粗糙,具小刺。顶囊近
球形至烧瓶形,直径9.0μm~40.0μm,大部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尺寸(6.0~10.0)μm×
(2.5~4.0)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2.0μm~6.5μm,壁稍粗糙或很粗糙,具小刺。
图78 近橄榄色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5.28 黄叉曲霉(A.flavofurcatus)
菌落形态特征:28℃±1℃培养7d,菌落在CA 培养基上(图79)直径6.0cm~7.0cm,丝绒状,中
央部分稍微呈现絮状,分生孢子结构多,初为暗黄绿色,近于金色或橄榄色,后呈深棕褐色,菌落反面无
色至淡褐色;菌落在MEA 培养基上(图80)直径6.0cm~7.5cm,丝绒状至絮状,具有明显的沟纹,初为
浅黄桔青色,老后变为褐色,菌落反面无色至浅黄褐色。
图79 黄叉曲霉PDA 培养基菌落图
图80 黄叉曲霉MEA 培养基菌落图
28
GB/T26628.1—2024
显微形态特征:见图81。分生孢子梗茎壁粗糙,无色。顶囊洋梨形或近球形,直径10.0μm~
69.0μm,2/4表面可育。产孢结构双层、单层或同一顶囊上二者兼有,梗基尺寸(6.0~25.0)μm×
(5.0~12.0)μm。瓶梗尺寸(5.5~24.0)μm×(4.0~7.5)μm。分生孢子多为球形、近球形或卵圆形,直
径3.5μm~8.0μm,壁很粗糙,具瘤状凸起。
图81 黄叉曲霉显微形态特征图(1000×)
29
GB/T26628.1—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粮食中曲霉属真菌菌落形态特征及显微形态特征观察操作步骤
A.1 设备和材料
A.1.1 显微镜:放大倍数宜在1000倍,内置光源,强度可调,宜具备数码照相功能,数码照相机的分辨
率宜在500万像素以上。
A.1.2 物镜:配备10倍、20倍、40倍、100倍(油镜)。
A.1.3 霉菌培养箱。
A.1.4 冰箱:4℃~8℃。
A.1.5 生物安全柜。
A.1.6 放大镜。
A.1.7 酒精灯。
A.1.8 接种针。
A.1.9 解剖针。
A.1.10 滴管。
A.1.11 三角瓶:500mL。
A.1.12 载玻片。
A.1.13 盖玻片。
A.1.14 培养皿:直径9cm。
A.1.15 高压蒸汽灭菌器。
A.1.16 天平:精度0.01g。
A.2 培养基和试剂
A.2.1 察氏琼脂培养基(CA)。
A.2.2 麦芽浸粉琼脂培养基(MEA)。
A.2.3 高盐察氏琼脂培养基(SCDA)。
A.2.4 60%蔗糖MEA 培养基。
A.2.5 乳酸-苯酚液。
A.3 操作方法
A.3.1 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A.3.1.1 用种植分离法或稀释分离法把粮食籽粒上的真菌分离并纯化,将纯化后的菌株保存于冰箱
(A.1.4)中备用。
A.3.1.2 将分装于三角瓶(A.1.11)中的培养基(A.2.1和A2.2、A.2.3和A.2.4)融化,并于高压蒸汽灭
菌器(A.1.15)中灭菌,灭菌后冷却至45℃左右备用。
A.3.1.3 将融化培养基在生物安全柜(A.1.5)中以无菌操作倾注于已灭菌的培养皿(A.1.14)中,每个培
养皿注入15mL~30mL培养基,凝固后备用。
A.3.1.4 将接种针(A.1.8)经火焰灼烧20s灭菌,并冷却20s后,从纯化后菌落(A.3.1.1)中挑起少量孢
子或菌丝,点种于培养基(A.3.1.3)上,接种一点。将接完菌种的培养皿放置于霉菌培养箱(A.1.3),于
30
GB/T26628.1—2024
28℃±1℃下培养7d。
A.3.1.5 肉眼或借助放大镜(A.1.6)观察菌落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或发育速度、菌落颜色、菌落表面
质地、菌落边缘、培养基颜色变化等。
A.3.2 显微形态特征观察
A.3.2.1 取一片无菌的载玻片(A.1.12),用滴管(A.1.10)在中央滴一滴70%的酒精,用接种针或解剖
针(A.1.9)从菌落(A.3.1.4)上挑取少许含有培养物结构于70%的酒精滴中,切忌涂抹,以免破坏真菌
结构。
A.3.2.2 酒精挥发后,加一滴乳酸-苯酚固定液(A.2.5),盖上盖玻片(A.1.13)。如用于短暂观察,可用
蒸馏水取代乳酸-苯酚固定液。如盖玻片和载玻片中间有气泡,可在酒精灯(A.1.7)上微微加热排除气
泡。制片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A.1.5)内完成,避免孢子飞扬污染环境。
A.3.2.3 制备好的玻片置于显微镜(A.1.1)下,调整物镜(A.1.2),观察真菌菌丝、产孢结构、分生孢子等
特征。
A.4 观察结果
A.4.1 将A.3.1.5的观察现象与第5章的菌落形态标准图对照,确定菌的种类。
A.4.2 将A.3.2.3的观察现象与第5章的显微形态标准图对照,确定菌的种类。
31
GB/T26628.1—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培养基和试剂
B.1 察氏琼脂培养基(Czapekagar,CA)
B.1.1 成分
硝酸钠 3.0g
磷酸氢二钾 1.0g
七水合硫酸镁 0.5g
氯化钾 0.5g
硫酸亚铁 0.01g
蔗糖 30.0g
琼脂 15.0g
蒸馏水 1000mL
B.1.2 制法
用天平(A.1.16)称量上述成分,并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 至7.0±0.2。分装于500mL
三角瓶中,121℃高压灭菌15min。
B.2 麦芽浸粉琼脂培养基(Maltextractagar,MEA)
B.2.1 成分
麦芽汁浸粉 30.0g
大豆蛋白胨 3.0g
琼脂 15.0g
蒸馏水 1000mL
B.2.2 制法
用天平(A.1.16)称量上述成分,并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 至5.6±0.2。分装于500mL
三角瓶中,121℃高压灭菌15min。
B.3 高盐察氏琼脂培养基(Saltczapekdoxagar,SCDA)
B.3.1 成分
硝酸钠 2.0g
磷酸二氢钾 1.0g
硫酸镁 0.5g
氯化钾 0.5g
硫酸亚铁 0.01g
氯化钠 60.0g
蔗糖 30.0g
32
GB/T26628.1—2024
琼脂 20.0g
蒸馏水 1000mL
B.3.2 制法
用天平(A.1.16)称量上述成分,并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 至6.0±0.2。分装于500mL
三角瓶中,115℃高压灭菌30min。
B.4 60%蔗糖MEA 培养基
B.4.1 成分
麦芽汁浸粉 30.0g
大豆蛋白胨 3.0g
琼脂 24.0g
蔗糖 600.0g
蒸馏水 1000mL
B.4.2 制法
用天平(A.1.16)称量上述成分,并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 至5.6±0.2。分装于500mL
三角瓶中,121℃高压灭菌15min。
B.5 乳酸-苯酚固定液
B.5.1 成分
结晶苯酚 10.0g
乳酸 10.0g
甘油 20.0g
蒸馏水 10.0mL
B.5.2 制法
用天平(A.1.16)称量上述成分后,将苯酚放在水浴中加热至结晶液化,然后加入乳酸及甘油,最后
加入蒸馏水搅拌至溶解。
33
GB/T26628.1—2024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25日 15:11:1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35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