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PS 012-2024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A 12
团体标准
T/CIPS 012—2024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atent risk warning
2024-12-06 发布2024-12-10 实施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发布
目次
前言........................................................................................................................................................IV
引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1
4.1 综合性原则.......................................................................................................................................1
4.2 可靠性原则.......................................................................................................................................1
4.3 可行性原则.......................................................................................................................................1
4.4 经济性原则.......................................................................................................................................2
5 条件保障...................................................................................................................................................... 2
5.1 制度保障...........................................................................................................................................2
5.2 人员保障...........................................................................................................................................2
5.3 资源保障...........................................................................................................................................2
5.4 沟通交流...........................................................................................................................................3
6 风险预警工作流程......................................................................................................................................3
7 风险预警监测..............................................................................................................................................3
7.1 数据采集...........................................................................................................................................3
7.2 数据处理...........................................................................................................................................4
7.3 数据输出...........................................................................................................................................5
8 风险预警分级..............................................................................................................................................5
8.1 指标选取...........................................................................................................................................5
8.2 权重确定...........................................................................................................................................5
8.3 模型选择与构建...............................................................................................................................5
8.4 预警级别输出...................................................................................................................................5
9 风险预警措施..............................................................................................................................................6
9.1 预警级别输入...................................................................................................................................6
9.2 采取预警措施...................................................................................................................................6
9.3 预警级别计算周期............................................................................................................................8
9.4 预警级别调整...................................................................................................................................8
9.5 预警措施评估...................................................................................................................................8
10 评价与改进................................................................................................................................................ 8
T/CIPS 012—2024
III
10.1 管理评价.........................................................................................................................................8
10.2 持续改进.........................................................................................................................................8
附录A (资料性)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流程........................................................................................9
附录B (资料性) 数据来源..............................................................................................................10
附录C(资料性) 专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示例................................................................................13
T/CIPS 012—2024
IV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智专北斗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船舶信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驰沣知识产
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禹钦、张文、杨圣哲、马天旗、张昭昭、田园、黄智达、胡颖、徐一伦、
袁晓亮、朱恒、郭奎。
。
T/CIPS 012—2024
V
引言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是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受到相关各方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其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共同诉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为各类创新主体知识产权风险管控工作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专利风险预警工作规范,
帮助创新主体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专利风险,为其创新活动提供支撑和保障。
T/CIPS 012—2024
1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专利风险预警工作的基本原则、条件保障、风险预警工作流程、风险预警监测、
风险预警分级、风险预警措施及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的专利风险预警工作,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包括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机构以及律所等)为创新主体开展专利风险
预警工作可参考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353 风险管理指南
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353 和GB/T 23694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专利风险patent risk
创新主体进行研发、经营等活动时,在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专利运用和专利保护等过程中存
在的各类风险。
3.2
专利风险预警patent risk warning
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评估潜在风险,对可能发生的专利风险进行预测并按级别发
出警报,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将专利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可接受范围。
4 基本原则
4.1 综合性原则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应综合考虑创新主体自身条件、专利水平、技术能力、市场环境等因素。
4.2 可靠性原则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应基于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确保预警结果的可信度。
4.3 可行性原则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应结合创新主体实际情况,设计易于实施且有效的工作流程和防范措施。
T/CIPS 012—2024
2
4.4 经济性原则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应在确保预警效果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5 条件保障
5.1 制度保障
针对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 风险监测与识别制度;
b) 风险分析与评估制度;
c) 风险应对制度;
d) 风险预警信息保密与管理制度;
e) 其他专利风险预警制度。
5.2 人员保障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人员宜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专利管理人员、检索分析人员、法律人员、技术
人员、市场人员等,职责分别为:
a) 高层管理人员统筹推进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分配任务、调配资源、协调进度等;
b) 专利管理人员起草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制度,推动实施相关工作,与其他人员联络、沟通及
执行专利风险预警等工作;
c) 检索分析人员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统计和分析;
d) 法律人员负责评估法律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处理专利纠纷;
e) 技术人员深入分析技术前沿,评估专利技术价值,识别技术风险点;
f) 市场人员负责监测市场竞争情况、反馈市场信息,观察市场变化。
5.3 资源保障
5.3.1 信息资源
5.3.1.1 专利维度
专利维度包括但不限于:
a) 建立完善的专利信息收集渠道,确保专利信息的全面性;
b) 建立结构清晰、易于检索的专利信息数据库,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的
时效性和准确性;
c) 配置专业的专利分析工具,使用科学的专利分析方法,对专利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d) 制定和优化专利风险预警策略,为创新主体提供科学、合理的预警建议。
5.3.1.2 技术维度
技术维度包括但不限于:
a) 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掌握最新技术成果和研究方向;
b) 将技术前沿信息与专利信息相结合,分析潜在的技术风险和专利风险;
c) 对创新主体内部和外部的技术进行评估,确定技术的价值、市场潜力和竞争态势;根据技
术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专利风险预警策略。
T/CIPS 012—2024
3
5.3.1.3 市场维度
市场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竞争情况、专利布局及涉诉情况、市场前景和竞争态势等。
5.3.2 财务资源
创新主体应确定并提供财务资源,以有效支撑专利风险预警工作。财务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a) 常规的专利管理费用,包括申请、登记、维持、检索、分析、评估、诉讼、培训和转移转
化等事项;
b) 针对发生可能性高、危害性较大的风险,设置的专门的风险准备金;
c) 为预防和应对专利风险,搭建专利风险预警系统所需软硬件设备的费用;
d) 开展知识产权外部合作的相关费用。
5.4 沟通交流
5.4.1 内部沟通交流
创新主体应建立高效的内部沟通交流机制,提高专利风险预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包括:
a) 建立沟通交流平台,提供共享知识产权信息、分享专利风险预警工作经验的渠道;
b) 建立双向反馈机制,专利管理人员与高层管理、检索分析、法律、技术、市场等人员及时
沟通相关的问题和风险,并根据反馈调整专利风险预警及应对措施。
5.4.2 外部沟通交流
创新主体应与外部进行多渠道沟通,有效开展专利风险预警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a) 与合作伙伴达成协议,约定知识产权相关条款;
b) 及时发现专利侵权和被侵权问题,主动寻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针对专利风险预警工作的指
导和建议;
c) 与专利权人进行必要的沟通、协商,降低侵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d) 与专家、学者进行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6 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专利风险预警工作流程见附录A,预警监测环节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步骤,将
数据输出至预警分级模块,选用相应的风险值计算方法,确定并输出风险预警级别,根据预警级别
采取对应级别预警措施,将风险管控到可接受水平。
7 风险预警监测
7.1 数据采集
7.1.1 数据采集内容
7.1.1.1 内部数据
专利风险预警监测采集的内部数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专利数据:包括已申请/授权的专利清单、专利有效期、专利类型、专利发明人、专利法律
状态、专利受让/被许可技术、合作申请、专利自实施/转让/许可/质押融资情况、专利代理、
专利管理维护等;
T/CIPS 012—2024
4
b) 产品数据:包括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技术特点、产品所用核心技术对应的专利情况、产品
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产品销售数据、产品用户反馈等;
c) 市场数据:包括市场份额、市场增长率、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分析、目标市场定位、客户
画像、市场反馈及投诉数据等;
d) 人员数据:包括研发人员的技术背景、研发成果、专利贡献度、培训记录、人员流动情况,
以及法务团队处理专利相关事务的经验和能力等;
e) 诉讼数据:包括创新主体历史上涉及的所有专利诉讼案件记录、诉讼结果、赔偿金额、和
解协议、诉讼过程中的策略及效果评估,以及进行中专利诉讼案件的进展和应对策略等。
7.1.1.2 外部数据
专利风险预警监测采集的外部数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行业专利数据:包括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数量、专利布局、专利活跃度、关键技术
领域的专利分布、新兴技术趋势的专利动态等;
b) 行业政策:包括与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变化、政策导向、行业标准制定及更新、政府补贴
和资助政策、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等;
c) 行业技术数据:包括行业相关各类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新技术研发进展、技术突破、技术替代趋
势、技术合作与转让情况等;
d) 行业市场数据:包括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市场份额分布、市场趋势预测、消
费者偏好变化、市场准入门槛等;
e) 行业人员数据:包括行业内关键专家、技术领军人物、研发团队的人员构成、人才流动趋
势、行业人才供需状况等;
f) 行业专利诉讼数据:包括行业内专利诉讼案件的数量、类型、涉及企业、诉讼结果、赔偿
金额、和解协议,以及行业内的专利侵权风险和预警案例等。
7.1.2 数据采集方法
专利风险预警监测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 智能监测收集法,对预先设定的网站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与创新主体预先设定相符的文献
或网络信息,并经过智能算法的自动过滤和剔除,保留对创新主体有价值的数据;(行业
及政策数据来源参见附录B-表B.1)
b) 数据库检索法,通过查询免费或商用数据库获取相关专利数据和非专利文献等信息;(专
利/非专利文献来源参见附录B-表B.2)
c) 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学术会议、竞争对手的产品展销会等商业活动进行现场观察,收集有
价值的相关专利信息;
d) 数据挖掘法,通过对新闻媒体、非专利文献等信息源进行整理、分析和挖掘,获取具有研
究价值的专利信息;
e) 问卷调查法,针对竞争对手、供应商、销售商、合作方、专利转让受让方、许可被许可方
等不同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创新主体所需的专利信息。
7.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取出对专利风险预警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的预警分级和措施提供坚实
的基础,数据处理应包括:
a) 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需经过严格的清洗过程,去除重复、无效或错误的数据,消除数据中的
T/CIPS 012—2024
5
噪声和冗余;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数据类型、来源或时间等维度进行分类;分
类后的数据还需进行规范化处理,以确保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b) 采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挖掘和处理软件应具备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
导入和导出、内置多种数据挖掘算法、提供丰富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和工具、支持自定义数
据分析和查询等功能。
7.3 数据输出
采取实时输出、定期输出和触发输出三种方式,包括:
a) 实时输出,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外部系统,以便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b) 定期输出,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将监测数据以报表、文件等形式输出,用于定期评估和
分析;
c) 触发输出,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设的阈值或触发条件时,自动输出相关数据,以提醒关注和
采取相应措施。
8 风险预警分级
8.1 指标选取
构建指标体系,实现对发明创造阶段的风险、专利申请阶段的风险、专利运用阶段的风险和专
利保护阶段的风险四个维度的预警,指标体系示例见附录C。实践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指标进行选
择或扩展。
8.2 权重确定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包括专家经验判断法和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
组合赋权法等数学方法。实践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体方法。
8.3 模型选择与构建
以三级指标体系为例,模型构建如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