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RPA 011-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Z 00
团体标准
T/CECRPA 011—2024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光伏组件
Greenhouse gases —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for carbonfootprint of products — Photovoltaic module
2024-12-11 发布2024-12-11 实施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量化目的和范围......................................................................................................................................... 2
5 清单分析..................................................................................................................................................... 4
6 影响评价..................................................................................................................................................... 5
7 结果解释..................................................................................................................................................... 6
8 产品碳足迹报告......................................................................................................................................... 7
附录A (资料性) 数据收集清单......................................................................................................... 8
附录B (规范性)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12
附录C (资料性) 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报告(模板) ................................................................... 14
T/CECRPA 011—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陈宁、谢明辉、吕彬、王二丹、王一波、黄小娱、柏瀚林、张嘉、宋晓聪、
吕连宏、谭玉菲、李林子、丁宁、朱芳、周羽化、李根臣、李丹、汪子阜、焦雅萱、王星灿、付加锋、
魏玉霞、聂春雷、李晓萍、王寅佳。
T/CECRPA 011—2024
1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光伏组件
1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的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工作,其结果可作为产品碳足迹绩效评价、产
品碳足迹信息披露、环保信息公开等不同应用的依据。碳抵消不在产品碳足迹量化的范围内。
本文件仅针对单一影响类型,即气候变化,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其他方面环境潜在影响,也
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97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 24067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067-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伏组件photovoltaic(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组合装置。
[来源:GB/T 2297—1989,4.1,有修改]
3.2
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
产品系统中的GHG 排放量和GHG 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并基于气候变化这一单一
环境影响类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注1:产品碳足迹可用不同的图例区分和标示具体的GHG排放量和清除量,产品碳足迹也可被分解到其生命周期的各
个阶段。
注2: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中记录了产品碳足迹的量化结果,以每个功能单位的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来源:GB/T 24067,3.1.1,有修改]
3.3
产品碳足迹因子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factor
单位产品在系统边界内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每单位
产品表示。
T/CECRPA 011—2024
2
3.4
数据质量data quality
数据在满足所声明的要求方面的能力特性。
[来源:GB/T 24040-2008,3.19]
3.5
数据质量等级data quality rating (DQR)
基于时间代表性、技术代表性、地理代表性对数据质量进行的半定量评估。
4 量化目的和范围
4.1 量化目的
本文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通过量化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温室气体排
放量和清除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评价光伏组件产品对全球增温的潜在影响。
4.2 量化范围
在确定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核算范围过程中,应考虑并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项:
——产品(系统)范围:明确产品名称(如光伏组件)、功能单位(4.2.1)和系统边界(4.2.2)。
——时间范围:选择核算碳足迹有代表性的时间段(一般为企业一个自然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企
业实际运营情况予以确定)。
注:与光伏组件产品生命周期中具体单元过程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随时间变化,选择的时间范围应可以确定
产品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平均值。
4.2.1 功能单位
本文件定义功能单位为“标称功率为1 kWp 的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4.2.2 系统边界
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系统边界见图1。部分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A1-A3)、生产
阶段(B1-B2)、分销阶段(C1)和使用阶段(D1);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A1-A3)、生
产阶段(B1-B2)、分销阶段(C1)、使用阶段(D1)和生命末期阶段(E1-E2)。
图1 光伏组件产品系统边界图
T/CECRPA 011—2024
3
4.2.3.1 原材料获取阶段
原材料获取阶段是从自然环境中提取原材料,到原材料用于生产、组装成光伏组件产品的零部件、
半成品、辅料和包装材料等的过程及运输到企业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过程:
——A1,原材料获取及加工:构成光伏组件的零部件、半成品、辅料和包装材料等生产制造过程,
例如,工业硅、高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钢化玻璃、封装胶膜、背板、边框、焊带、线缆、接线盒
等生产过程;
——A2,能源获取:原材料获取及加工所需能源(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电力、热力
等)的开采、生产与加工过程;
——A3,运输环节:包括原材料、能源运输到企业的过程,以及企业内部运输;
——该阶段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理。
4.2.3.2 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从零部件、半成品等原材料运输进入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开始,在最终产品离开光伏组件企
业时终止,涵盖光伏组件产品生产的全部工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过程:
——B1,光伏组件生产:焊接、叠层、层压、去边、打胶、装框、接线、测试、检验、包装等过
程;
——B2,原材料运输至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原材料运输至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的过程;
——该阶段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理。
4.2.3.3 分销阶段
分销阶段从光伏组件离开生产企业开始到光伏组件安装场所结束。
分销阶段包括:
——C1,运输至光伏组件安装场所:将光伏组件从生产企业运输到光伏组件安装场所的过程。
4.2.3.4 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涉及光伏组件清洁用水过程。
使用阶段包括:
——D1,光伏组件的清洗耗水过程;
——该阶段水污染物的产生和处理。
4.2.3.5 生命末期阶段
生命末期阶段包括光伏组件产品废弃后的运输和处置:
——E1,废弃后运输至处置地点:将废弃光伏组件产品运输到处理处置地点的过程;
——E2,废弃产品处置:包括填埋、回收等方式;
——该阶段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理。
4.3 取舍准则
在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中设置一套数据取舍准则,舍弃对产品碳足迹无实质性贡献、影响较小的物
质流或能量流。
——可依据各项原辅材料投入占产品重量或总投入重量的比例进行取舍,忽略的单项物质重量不超
过总重量的1%,所有忽略的材料质量对产品碳足迹的贡献不得超过1%;
——应量化至少95%与功能单位相关的产品碳足迹,忽略的产品碳足迹应不超过5%;
T/CECRPA 011—2024
4
——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设备的制造与装配、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
可忽略。
对于以上舍去的部分,应在光伏组件碳足迹报告中记录并说明原因。
5 清单分析
5.1 数据收集
应收集4.2.2系统边界内相关阶段及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初级数据和次级数据。
信息与数据收集可参考附录A的示例,数据获得方式和来源应予以说明。
5.2 数据质量要求
初级数据采集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完整性。初级数据宜采集企业一个自然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特殊情况下可根据企业实际运营
情况予以确定,根据数据取舍准则(4.3)的要求,检查是否有缺失的单元过程或输入输出物质;
b) 准确性。初级数据中的能源、原材料消耗数据应来自企业实际生产统计记录,能源和原材料获
取数据优先来自上游供应商;碳排放数据优先选择核查报告,或由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初级数
据均应转换为以功能单位为基准,且应详细记录相关的初级数据、数据来源和计算过程等;
c) 一致性。初级数据采集时同类数据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
次级数据采集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代表性。优先选择与评估产品系统的时间代表性、区域代表性、技术代表性相近的数据,其次
选择近年代表国内及行业平均生产水平公开的生命周期评价数据,最后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
b) 完整性。应涵盖系统边界规定的所有单元过程;
c) 一致性。同一机构对同类产品次级数据的选择应保持一致。
5.3 数据选择要求
——初级数据获取原则:
a)直接计量、检测获得的数据;
b)基于直接测量的计算得到的数据。
——次级数据获取原则:
a)按照地理范围、时间范围和技术范围类型选择公开的通用数据;
b)基于GB/T 24040、GB/T 24044 等相关标准且经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与数据
库数据;
c) 以上数据均不可获得时可采用来自相似单元过程的替代数据,并论证数据的相似性。
——碳足迹因子获取原则:
a) 优先采用企业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且经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获得的碳足迹因子;
b) 其次可采用:
国家正式公布的产品碳足迹因子;
基于GB/T 24040、GB/T 24044 等相关标准且经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碳足迹
报告、文献、数据库中提供的基于我国实际的产品碳足迹因子参考值。
c) 以上数据均不可获得时可采用国外数据库的替代数据,同时论证数据的可行性。
5.4 数据审定
T/CECRPA 011—2024
5
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采用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与历史数据和相近工艺数据对
比等方式,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对于异常数据,应分析原因,予以替换,替换的数据应满足5.2
数据质量要求,数据质量评估可参照附录B。
6 影响评价
6.1 概述
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的核算应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分销阶段、生命末期阶段涉及的所
有单元过程,计算见公式(1):
?� = �原料+ �生产+ �分销+ �使用+ �末期(1)
式中:
CFP ——光伏组件产品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
C 原料——光伏组件原材料获取阶段的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
C 生产——光伏组件生产阶段的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
C 分销——光伏组件分销阶段的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
C 使用——光伏组件使用阶段的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
C 末期——光伏组件生命末期阶段的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e)。
6.2 产品碳足迹核算
6.2.1 原材料获取阶段
光伏组件产品原材料获取阶段涉及的所有单元过程的碳足迹按下式计算:
�原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