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C 030-2024 台式安卓收款机通用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16阅读模式

T/CECC 030-2024 台式安卓收款机通用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03.120.20
CCS A 00
团体标准
T/CECC 030—2024
台式安卓收款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esktop android POS
2024 - 10 - 21 发布2024 - 11- 1 实施
中国电子商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缩略语.......................................................................... 2
5 技术要求........................................................................ 4
5.1 主机.................................................................... 4
5.2 外设.................................................................... 6
5.3 操作系统................................................................ 7
5.4 应用软件................................................................ 8
5.5 硬件要求............................................................... 10
5.6 电磁兼容性............................................................. 12
5.7 信息安全............................................................... 13
6 试验方法....................................................................... 16
6.1 试验条件............................................................... 16
6.2 主机试验............................................................... 17
6.3 外设试验............................................................... 18
6.4 操作系统试验........................................................... 19
6.5 应用软件试验........................................................... 20
6.6 硬件试验............................................................... 20
6.7 电磁兼容性试验......................................................... 23
6.8 信息安全............................................................... 24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24
7.1 标志................................................................... 24
7.2 标签................................................................... 24
7.3 随行文件............................................................... 25
7.4 包装................................................................... 25
7.5 运输................................................................... 25
7.6 贮存................................................................... 25
8 质量评定程序................................................................... 25
8.1 检验分类............................................................... 25
8.2 型式检验............................................................... 25
8.3 出厂检验............................................................... 26
8.4 检验项目............................................................... 26
9 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30
9.1 主机评价............................................................... 30
9.2 外设评价............................................................... 34
9.3 操作系统评价........................................................... 38
9.4 应用软件评价........................................................... 42
9.5 硬件评价............................................................... 48
9.6 电磁兼容性评价......................................................... 60
9.7 各模块评分方法......................................................... 71
9.9 整机综合评价方法....................................................... 82
参考文献................................................... 86
T/CECC 030—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子商会商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电子商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
科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中崎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思迅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兴吴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和四通商用机器有限公司、上海欣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鲜果时
间商贸有限公司、上海宜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绝味食品股份有
限公司、上海锅圈食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
研究院、中国电子商会商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桂鸿、柳玉峰、傅纬球、陈宏亮、雷强、张高强、杜卫华、牟楠、王珂、
杨山海、葛舟、何泽工、苏建东、谢靖、吴炜、章锐才、夏健爽、金善益、陈维杰、王忠阁、李牧、
王梅、庞敏、陈常明。
T/CECC 030—2024
1
台式安卓收款机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台式安卓收款机(以下简称收款机)的构成,及各部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质量评定办法,以及产品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的相关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台式安卓收款机的设计、生产、开发、测试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振动(正弦)
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2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T 2423.3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
GB/T 2423.4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g:撞击弹簧锤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824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4857.23 包装运输包装件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T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 14715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规范
GB 16915.1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第1部分: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GB/T 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18313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空气噪声的测量
GB/T 28165 热打印机通用规范
GB/T 25000.10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10部分:系统与软
件质量模型
GB/T 25000.51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 第51部分:就绪可用
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
Q/CUP 007.1.4 银联卡受理终端安全规范-第1卷:基础卷-第4部分:硬件要求
T/CECC 030—2024
2
SJ/T 11292 计算机用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卓Android
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3.2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
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协调硬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3.3
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QR Code
在二个维度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3.
二手部件Second-hand Components
已经被使用过并回收的零部件,被再利用时依旧能维持其核心功能,对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影
响偏差度不大。
3.4
5
台式安卓收款机Desktop android POS
一种运行于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 OS),用于商业零售和服务业的智能收款终端。
3.6
一维条码linear bar code;Barcodes
仅在一个维度方向上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3.7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APP
为完成特定任务或解决特定问题而设计的程序。它可以售前预装在主机内,也可售后由用户安
装在设备上使用。例如:收银软件、系统设置、人脸识别、故障报警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G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T/CECC 030—2024
3
5G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6P4C 6 Position 4 Contact 六位置四连接管脚
6P6C 6 Position 6 Contact 六位置六连接管脚
AA Active Area 有效区域
CAT1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1 用户设备技术类别1
CAT4 User Equipment Category 4 用户设备技术类别4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单元
DC direct current 直流
DDR Double Data Rate 双倍数据速率
EMMC 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 嵌入式多媒体卡
FHD Full High Definition 全高清
GB Gigabyte 千兆字节
GPU Graphic Processing Unit 图形处理器
HD High Definition 高清
HDMI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高清晰多媒体接口
IC integrated circuit 电子集成电路
IE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
LPDDR 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低功耗双倍数据传输率
MAC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消息认证码
Mbps Million bits per second 百万比特每秒
Micro USB 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 微型通用串行总线
mini LED 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 次毫米发光二极体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
QHD Quad High Definition 四高清晰度
QR-Code Quick response code 快速响应代码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J12 Registered Jack 12 注册插孔12
RJ45 Registered Jack 45 注册插孔45
RS232 Recommand Standard 232 推荐标准232
T/CECC 030—2024
4
RTC Real Time Clock 实时时钟
Softpos Software Point of Sale 银行卡收银一体化软件
TOPS 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 每秒万亿次操作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 通用异步收发器
UFS Universal Flash Storage 通用闪存存储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不间断电源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
USB Type-A Standard Type-A USB 标准A 类型通用串行总线
USB Type-C Standard Type-A USB 标准C 类型通用串行总线
Wi-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网络
WPA Wi-Fi Protected Access 无线保护方案
XGA Extended Graphics Array 扩展图形阵列
5 技术要求
5.1 主机
5.1.1 收款机构成
收款机整机应由主机和主触摸显示屏构成。主机内含CPU、内存、存储器。主显示屏内含平板显
示屏、触摸屏幕。整机还宜包含副触摸显示屏、打印机、磁卡读写器、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等外设。
收款机构成示意图如图1:
1-主触摸显示屏;2、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3-副触摸显示屏;
4-磁卡读写器;5-票据打印机;6-主机
图1 收款机构成示意图
T/CECC 030—2024
5
5.1.2 CPU
收款机的CPU性能应具备4核1.5GHz最高主频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1.1。
5.1.3 内存
收款机的内存性能应具备2GB,DDR3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1.2。
5.1.4 存储器
收款机的存储器性能应具备16GB,EMMC5.0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1.3。
5.1.5 网络
收款机应具备网络连接能力,宜具备以太网、Wi-Fi、移动网络中任一种或多种网络连接能力。
如具备多种不同网络方式同时接入,在当前接入网络方式异常断网以后,应能够自主互相切换,以
保障网络通讯正常。网络连接规格宜符合:
1) 以太网应具备10M/100M 自适应及更优能力;
2) Wi-Fi 应具备Wi-Fi 4 及以上更优能力;
3) 移动网络应具备4G CAT1 及以上更优能力。
评价等级划分见9.1.4。
5.1.6 喇叭
收款机应具备内置单声道或立体声喇叭外放,并采用铃声、语音、音频播放等交互设计。采用
语音播放方式的,宜使用中文普通话、中文方言等常用语种,提示内容应简短易懂,音量可调。评
价等级划分见9.1.5。
5.1.7 外设接口
收款机应具备多个外设连接端口,用以接入USB设备(如扫码枪、键盘、读卡器等)、串口设备
(如读卡器、打印机等)、钱箱设备、显示设备等。
外设连接端口应具备Type-A USB接口2个、以太网网络接口1个、RJ12钱箱接口1个及以上规格。
评价等级划分见9.1.6。
5.1.8 显示屏
收款机主显示屏应采用LCD液晶显示屏或OLED\mini LED等平板显示屏,并采用触控屏幕人机交
互方式,宜具备规格:
1) 显示屏幕尺寸规格应不小于8 寸;
2) 显示屏幕分辨率应具备HD 及以上规格,背光亮度应具备调节能力,最大亮度应大于
250nits,可视角度应大于90°;
3) 触控屏幕作为默认人机交互方式,触控原理宜采用电阻、红外、电容等类型。如具备
触控交互方式,应具备单点触控及以上规格。
评价等级划分见9.1.7。
5.1.9 二手重要部件
收款机如使用了二手的CPU、内存、存储器、显示屏、票据打印机、磁卡读写器、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条码扫描器、人脸核验、钱箱等重要部件,必须在随行文件或标志中等给以公示说明。
其功能、性能如满足相关要求,不影响等级评定。
T/CECC 030—2024
6
5.2 外设
5.2.1 副显示屏
收款机如具有第二显示屏,其性能要求同5.1.8。
5.2.2 票据打印机
收款机如具有票据打印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及以上规格:
1) 针对收银票据打印场景,打印方式宜具备行式热敏或行式点阵列印工作原理;
2) 依据打印方式不同,打印功能宜符合以下规格:
a) 点阵打印设计:最大打印宽度76mm,可容纳纸卷直径≥60mm,打印速度≥42 点行/
秒;
b) 热敏打印,最大打印宽度58mm,可容纳纸卷直径≥40mm,打印速度≥50mm/秒;
c) 热敏打印,最大打印宽度80mm,可容纳纸卷直径≥60mm,打印速度≥100mm/秒;
3) 票据打印机宜具有手动撕纸刀、自动裁纸刀;
4) 票据打印机宜具有基本告警指示,包括缺纸、过温、翻盖、堵纸、纸将尽及更多能力;
5) 打印纸卷安装便捷,安装方式标识清晰。
评价等级划分见9.2.1。
5.2.3 磁卡读写器
收款机如具有磁卡读卡功能,应支持符合ISO 7810/7811规范的磁卡,应满足单轨磁头及以上规
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2.2。
5.2.4 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
收款机如具有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功能,应满足RFID卡、NFC卡读写功能及以上规格。读卡性能
应满足读卡距离大于1cm,具备清晰的刷卡提示,读卡响应时间小于500ms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
分见9.2.3。
5.2.5 条码扫描器
收款机如具有条码扫描功能,依据场景分为扫描商品码、手机付款码,扫码设备应满足Code128、
Code39、EAN-13、QR Code及以上码制识读功能。评价等级划分见9.2.4。
5.2.6 人脸核验
收款机如具有人脸核验功能,根据核验场景,宜采用不同的摄像核验技术,以达到不同的核验
安全要求。人脸核验应具备单目摄像头,无补光灯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2.5。
5.2.7 UPS
收款机如具有做紧急电源使用的UPS内置电源,应具备完整电池充放电、电池保护、电池监控等
完整功能。评价等级划分见9.2.6。
5.2.8 钱箱
收款机如具有钱箱驱动功能,钱箱驱动接口宜采用RJ12 6P4C或6P6C接口方式与钱箱连接。钱箱
接口驱动应具备24V或12V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2.7。
T/CECC 030—2024
7
5.3 操作系统
5.3.1 操作系统版本
收款机应具备Android操作系统,应能进行补丁升级或远程自动升级,且推荐使用更优版本。评
价等级划分见9.3.1。
5.3.2 自检功能
收款机操作系统宜具备自检功能,符合操作简便,指示清晰;宜具有系统硬件功能自检界面,
可进行设备内置功能检测并输出功能检测结果。评价等级划分见9.3.2。
5.3.3 数据分析功能
收款机操作系统宜具备数据分析功能,符合操作简便,指示清晰。宜具有系统分析图标显示界
面,可进行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检测结果。评价等级划分见9.3.3。
5.3.4 远程管理
收款机操作系统宜具备远程控制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远程端能够与本机端建立网络连接及应用交互,远程端与本机端绑定成功率不小于
90%;
2) 远程端能够取消或解除与本机端建立的网络连接及应用交互关系,远程端与本机端解
绑成功率不小于90%;
3) 通过远程端操控本机端,本机端可执行相应操控功能,并在本机端和远程端反馈,远
程操控的响应时间大不大于5 秒,操作成功率不小于95%。
评价等级划分见9.3.4。
5.3.5 故障报警与分析
收款机操作系统宜具备故障报警与分析功能,应符合发生故障或异常时能自动采取报警措施,
并满足以下要求:
1) 可对自身各部件状态进行部分或全部自检,例如:打印门开关、纸传感器、过热、电
池、网络、风扇等部件工作状态;
2) 对运行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例如:打印门打开、过热、缺纸等;
3) 如有远程网络连接,可将报警信息同步发送到远程端或售后服务端,远程提示用户或
申请售后服务的功能。
评价等级划分见9.3.5。
5.3.6 在线升级
收款机操作系统应具备在线补丁升级功能,应符合本机端或远程端程序升级的功能,并有记录
和显示升级信息的方式,并符合以下要求:
1) 具备以下至少一种程序在线升级的功能:
a) 操作系统程序升级;
b) 通讯模块程序升级;
c) 外设控制程序及其他部件固件升级;
2) 升级成功后功能正常,且符合升级后所定义的功能逻辑;
3) 异常升级失败后,恢复原来版本,且各个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4) 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或几种方式查看升级信息:
T/CECC 030—2024
8
a) 本机端交互界面;
b) 远程端交互界面: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评价等级划分见9.3.6。
5.4 应用软件
5.4.1 预装软件
收款机如安装随机基础应用软件,应具备一定的质量要求,并满足GB/T 25000.50和GB/T
25000.51的要求。应用软件功能宜具备表1中所列软件名称及更多软件,随机软件应具备本地升级或
远程自动升级功能,且推荐使用更优版本。评价等级划分见9.4.1。
表1 应用软件功能清单
软件类别功能要求
收银软件
具备能够高效、准确的销售处理能力以及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助力商户高效
运营。
硬件功能自检有助于商户快速诊断并解决硬件问题,减少因技术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
数据分析
覆盖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始数据的处理到洞察生成,再到决策支持,提
供丰富的图表类型,快速生成美观且易于理解的图形,帮助用户直观洞察数据,
提升企业数据驱动的能力。
系统日志记录
自动记录系统运行期间的所有重要事件,每条日志应带有精确的时间戳和唯一
的序列号,便于追踪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支持追溯分析。
系统设置
软件或操作系统中用于定制和管理各种参数与功能的模块,其功能要求旨在提
供灵活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远程管理
确保管理员能够高效、安全地监控和控制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系统或设备,
远程查看系统性能指标、网络状况和服务状态,支持图形化展示与实时警报通
知。通过执行远程命令、批量推送配置脚本或软件更新,提高维护效率,减少
现场支持需求,快速定位并解决远程系统问题。
故障报警与分析
持续监控系统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和日志,检测到异常或预设阈值被超越,即触
发报警。报警应支持多种渠道,如邮件、短信、即时通讯工具通知。提供故障
根源自动分析功能,便于定位故障原因,减少人工排查时间。以图表形式展示
系统状态与故障影响范围,便于把握全局,做出决策。
5.4.2 功能性要求
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程度。
1) 软件安装之后,软件的功能是否能执行应是可识别的;
2) 在给定的限制范围内,使用相应的环境设施、器材和数据,软件所有功能应是可执行
的;
3) 软件应符合产品说明所引用的任何需求文档中的全部功能要求;
4) 软件不应自相矛盾,两种完全相同的动作将产生同样的结果;
5) 最终用户对软件运行进行的控制与软件的行为应是一致的。
评价等级划分见9.4.2。
T/CECC 030—2024
9
5.4.3 性能要求
软件执行其功能时,其单次操作响应时间应≤3.0秒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4.3。
5.4.4 兼容性要求
在共享相同的硬件或软件环境的条件下,软件能够与其他产品、系统或组件交换信息,和/或执
行其所需的功能的程度:
1) 在与其他产品共享通用的环境和资源的条件下,软件能够有效执行其所需的功能并且
不会对其他产品造成负面影响;
2) 两个或多个软件能够交换信息并使用已交换的信息。
评价等级划分见9.4.4。
5.4.5 易用性要求
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中,软件在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特性方面为了指定的目标可为用户使用的
程度:
1) 有关软件执行的各种问题、消息和结果都应是易理解的;
2) 每个软件出错消息应指明如何改正差错或向谁报告差错;
3) 出自软件的消息应设计成使最终用户易于理解的形式;
4) 屏幕输入格式、报表和其他输出对用户来说应是清晰且易理解的;
5) 对具有严重后果的功能执行应是可撤销的,或者软件应给出这种后果的明显警告,并
且在这种命令执行前要求确认;
6) 当执行某一功能时,若响应时间超出通常预期限度,应告知最终用户;
7) 用户界面应能使用户感觉愉悦和满意。
评价等级划分见9.4.5。
5.4.6 可靠性要求
软件在指定条件下、指定时间内执行指定功能的程度:
1) 软件应识别违反句法条件的输入,并且不应作为许可的输入加以处理;
2) 软件应具有从致命性错误中恢复的能力,并对用户是明显易懂的。
评价等级划分见9.4.6。
5.4.7 信息安全性要求
软件保护信息和数据的程度,以使用户、其他产品或系统具有与其授权类型和授权级别一致的
数据访问度:
1) 软件应确保数据只有在被授权时才能被访问;
2) 软件应防止未授权访问、篡改计算机程序或数据;
3) 活动或事件发生后应可以被证实且不可被否认;
4) 实体的活动应可以被唯一地追溯到该实体。
评价等级划分见9.4.7。
5.4.8 第三方服务
收款机宜通过以下方式使用第三方服务,更好地扩展产品功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1) 通过本机端连接到公共互联等第三方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平台在本机端显示并能够
被使用;
2) 通过远程端连接到公共互联等第三方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平台在本机端显示并能够
被使用;
T/CECC 030—2024
10
3) 收款机预装的第三方服务,应满足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相关要求。
注:第三方的应用服务示例为:应用软件市场、通讯软件、工具软件、云服务等。
评价等级划分见9.4.8。
5.5 硬件要求
5.5.1 外观
收款机外观表面不应有损伤、凹痕、裂缝、瑕疵、划伤、变形、褪色、磨损、色差、脏污及侵
渍等。表面涂层宜没有颗粒、起泡、脱落、磨损、脏污、异色点及牙边。金属零件不宜有锈蚀、机
械损伤、毛刺及镀层剥离。评价等级划分见9.5.1。
5.5.2 外观锋利部件
收款机外观锋利部件宜具备如下要求:
1) 标识:对明显及不宜规避的锋利部件,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或有特殊操作时对专业人
员的要求;
2) 防护:对明显及不宜规避的锋利部件,应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
3) 触摸:对外观整体触摸,应让操作人员手感光滑圆润。
评价等级划分见9.5.2。
5.5.3 外壳防护等级
收款机外壳防护等级应具备IP3X及以上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5.3。
5.5.4 紧固件
收款机零部件的紧固件不应松动,异位及脱落。按压不宜有异响。拆箱及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应
存在零件脱落。键盘、开关等活动部件机构不应卡顿及异位,使用应灵活可靠。评价等级划分见9.5.4。
5.5.5 噪声
收款机噪声宜具备如下要求:
1) 收款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无声音开启,机器本身运行时对外发射10CM 距离声压级应
不大于60dB;
2) 收款机在除了喇叭正常声音外,旋转屏幕及其他活动模组,不应有其他噪声,如开机
电流,转轴声响等;
3) 扫码提示音,不应有规定以外的噪声(尤其的自带蜂鸣器模组)。
评价等级划分见9.5.5。
5.5.6 外设接口强度
收款机接口应具备一定横向压力强度。评价等级划分见9.5.6。
5.5.7 显示屏钢球冲击
收款机显示屏应具备钢球以0.12J及更高规格能量撞击,撞击后显示屏表面不应出现任何损伤。
评价等级划分见9.5.7。
T/CECC 030—2024
11
5.5.8 转轴
收款机转轴宜满足如下要求:
1) 收款机翻转屏幕时力度适中,偶尔需双手或一手扶住机台才可操作。转动无异响及力
度变化;
2) 收款机翻转屏幕时力度比较小,在特定位置停止,用1.0Kg 力点击屏幕时屏幕不宜转
动;
3) 选配挂载的部件,对翻转屏幕时最大/最小角度无干扰,可旋转范围内任意位置停止转
屏。
评价等级划分见9.5.8。
5.5.9 转轴寿命
收款机转轴寿命应不小于3000次及更高规格。评价等级划分见9.5.9。
5.5.10 按键寿命
收款机按键应满足开机键应不小于5万次,音量键、走纸键、船型拨动开关等应不小于500次,
Reset键应不小于50次。评价等级划分见9.5.10。
5.5.11 外设接口插拔寿命
收款机外设连接端口应具备良好的插拔力和安全保护性能,经过多次插拔使用后不应出现硬失
效:
1) 为保证连接器适配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规定插入力应不大于额定值,以确保使用者
不至于很难插入适配头、而拔出力应不小于额定值,以防止在各种复杂场合松脱或掉
落,造成设备连线中断及损坏;
2) 为保护POS 机设备的电源安全性,外设接口中,对外电源输出如USB 5V、钱箱电源输
出、UART 电源输出等电源信号,内部需进行限流和短路保护设计,避免造成设备出现
掉电关机、冒烟起火等异常或损坏。
评价等级划分见9.5.11。
5.5.12 整机工作寿命
收款机平均失效间隔工作时间(MTBF)宜大于50000小时。评价等级划分见9.5.12。
5.5.13 票据打印机寿命
收款机如具有票据打印机功能,打印寿命应不小于30公里,切刀寿命应不小于50万次,纸仓盖
开合寿命应不小于1000次。
票据打印机门盖宜具备开启过程顺畅、便捷、不应有晃动及回弹,开启过程需要避免转臂猛烈
撞击止位、抖动及声音大。门盖关闭时按门盖上部任何区域位置能顺畅回位,门盖不宜存在浮高且
外围有对机芯比较可靠的防护。
评价等级划分见9.5.13。
5.5.14 磁卡读写器寿命
收款机如具有磁卡读卡功能,读卡设备的磁道位置应有清晰标注,应有一定长度的磁道导卡槽,
刷卡时应进卡顺畅和稳定。磁头弹力要适中,不可太紧或者太松。标准卡读卡成功率不小于60%,刷
卡寿命不小于5万次。评价等级划分见9.5.14。
T/CECC 030—2024
12
5.5.15 RTC 电池寿命
收款机应具有RTC电池,在无额外电源供电前提下,待机使用时间不应低于0.5年。评价等级划
分见9.5.15。
5.5.16 整机工作温度
收款机工作温度应具备在-10℃至40℃及以上规格环境下正常工作。评价等级划分见9.5.16。
5.5.17 整机贮存温度
收款机应具备在温度-10℃至60℃及以上规格环境下贮存后运行正常。评价等级划分见9.5.17。
5.5.18 整机恒定湿热
收款机应具备在温度40℃、湿度95%及以上规格环境下,持续正常工作240小时。评价等级划分
见9.5.18。
5.5.19 整机温度冲击
收款机应具备在-20℃和60℃及以上规格的温度冲击环境下贮存循环周期后运行正常。评价等级
划分见9.5.19。
5.5.20 整机随机振动
收款机在工作状态下应具备三个相互垂直轴方向的5-20Hz,1.92m²/s³;20-500Hz,-6dB/oct;
1小时/Axis及以上规格抗振能力,并运行正常。评价等级划分见9.5.20。
5.5.21 包装高低温存储
收款机整机包装应具备在温度-10℃至60℃及以上规格环境下贮存后运行正常。评价等级划分见
9.5.21。
5.5.22 包装随机振动
收款机整机包装应具备在随机振动0.5小时及以上规格后运行正常。评价等级划分见9.5.22。
5.5.23 包装跌落
收款机整机包装应具备高度0.6米及以上规格环境跌落,跌落后外观无明显损伤及运行正常。评
价等级划分见9.5.23。
5.6 电磁兼容性
5.6.1 浪涌抗扰度
收款机应具备浪涌抗干扰能力,严酷程度需达到规定内限值,在干扰停止后不应出现硬件失效
情况。评价等级划分见9.6.1。
T/CECC 030—2024
13
5.6.2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抗扰度
收款机应具备电压抗干扰能力,严酷程度需达到规定内限值,在干扰停止后不应出现硬件失效
情况。评价等级划分见9.6.2。
5.6.3 传导抗扰度
收款机应具备传导抗干扰能力,严酷程度需达到规定内限值,在干扰停止后不应出现硬件失效
情况。评价等级划分见9.6.3。
5.6.4 辐射抗扰度
收款机应具备辐射抗干扰能力,严酷程度需达到规定内限值,在干扰停止后不应出现硬件失效
情况。评价等级划分见9.6.4。
5.6.5 静电抗扰度
收款机应具备静电抗干扰能力,严酷程度需达到规定内限值,在干扰停止后不应出现硬件失效
情况。评价等级划分见9.6.5。
5.6.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收款机应具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干扰能力,严酷程度需达到规定内限值,在干扰停止后不应
出现硬件失效情况。评价等级划分见9.6.6。
5.6.7 传导辐射
收款机应具备传导辐射Class A及以上标准,标准符合余量不小于0dB。评价等级划分见9.6.7。
5.6.8 辐射发射
收款机应具备辐射发射Class A及以上标准,标准符合余量不小于0dB。评价等级划分见9.6.8。
5.7 信息安全
5.7.1 操作系统加载安全
操作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机制,确保系统运行在安全状态下,满足操作系统的加载安全,以
防止非法的操作系统被运行在终端上,包括但不限于:
1) 应保证操作系统分区加载过程的安全,保证操作系统分区的相关模块在终端出厂后不
应被篡改;
2) 应对操作系统分区进行真实性和完整性校验,未通过校验的分区无法加载运行;
3) 应具备开机启动逐级校验保护机制,从可信根开始,逐级校验各级固件。
评价等级划分见9.7.1。
5.7.2 操作系统更新安全
操作系统应具备防止用户非法刷机及非法升级,包括但不限于:
1) 操作系统应在终端管理机构或其授权机构的管控下进行更新或升级;
2) 应对更新的操作系统进行完整性和真实性验证;
T/CECC 030—2024
14
3) 固件合法性验证所采用算法应满足算法强度要求(采用的算法应不低于RSA2048、3DES、
SHA256 及同等强度的其它算法);
4) 终端更新升级后,应在操作系统中能体现升级的变化;
5) 应使用合法密钥进行签名,不应使用操作系统开放环境或开源社区的默认密钥来签名
操作系统。
评价等级划分见9.7.2。
5.7.3 操作系统漏洞安全
操作系统应具备操作系统漏洞检查与修复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终端管理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应定期检查当前操作系统版本的漏洞,对漏洞进行维护和
追踪;
2) 终端应修复当前操作系统版本公开的高危和严重漏洞,宜对影响交易的中危和低危漏
洞进行修复;
3) 智能终端应具备操作系统漏洞远程修复机制并提供相应的更新渠道,使得操作系统漏
洞补丁可以及时地更新到操作系统中;
4) 漏洞补丁的更新应具备对应的日志记录。
评价等级划分见9.7.3。
5.7.4 操作系统日志记录
操作系统应具备操作系统日志记录功能。终端提供本地日志记录功能,日志信息中不应含有敏
感信息。若开启远程日志获取,日志信息中应不应含有敏感信息,并对日志提取进行权限控制,只
有有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
评价等级划分见9.7.4。
5.7.5 操作系统权限安全
操作系统应具备防止应用软件获取root权限的能力。操作系统不应提供有root权限提升功能的
相关接口或服务程序,防止应用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取到root权限。
评价等级划分见9.7.5。
5.7.6 操作系统证书管理
操作系统应具备应用签名及根证书管理的能力。应用软件应在被合法签名之后才能安装,应用
软件安装时应验证平台或者运维方的签名信息,如验证不通过,则拒绝安装更新。应用软件应使用
合法密钥进行签名,不应使用操作系统开放环境或开源社区的默认密钥来签名。
评价等级划分见9.7.6。
5.7.7 操作系统运行安全
操作系统应具备应用软件隔离及运行安全的能力。如果设备支持多应用,应用软件间必须强制
隔离,一个应用软件不应干扰或损害另一个应用或者操作系统,包括修改属于其他应用的数据或者
操作系统。终端应提供系统级的保护机制对运行其上的合法应用软件进行安全行为规范,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内容:
1) 应用软件间的隔离,包括数据、内存空间隔离;
2) 应用软件的权限管控;
3) 应用软件间的数据交换。
评价等级划分见9.7.7。
T/CECC 030—2024
15
5.7.8 操作系统唯一标识
操作系统应具备终端唯一标识的安全。终端唯一标识应存储于主机安全区域内,只可读,不可
擦写。
评价等级划分见9.7.8。
5.7.9 操作系统协议安全声明
操作系统应具备协议和接口的声明。应明确声明终端支持的所有有效地公共域协议和接口,并
指明所支持的安全协议。协议安全指南文档,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描述应用程序如何访问接口所支持的协议和服务;
2) 描述每个接口的协议和服务的默认配置,每个协议应被配置为安全的默认值;
3) 应对每个协议和接口的漏洞进行评估和维护,确保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评价等级划分见9.7.9。
5.7.10 操作系统协议安全保护
操作系统应具备数据机密性、完整性、服务器鉴别保护措施。所使用的安全协议应能确保在网
络上发送数据的机密性,包括但不限于:
1) 采用满足算法强度要求的算法(采用的算法应不低于RSA2048、3DES 及同等强度的其
它算法);
2) 采用安全的协议加密套件。
安全机制要确保所使用的安全协议应能确保在网络上发送数据的完整性,包括但不限于:
1) 采用MAC 或数字签名机制;
2) 采用SM3、SHA-224、SHA-256、SHA-384、SHA-512 中的一种hash 算法;
3) 采用满足算法强度要求的算法(采用的算法应不低于RSA2048、3DES 及同等强度的其
它算法)。
安全机制要确保所使用的安全协议应能鉴别后台服务器身份,包括但不限于:
1) 服务器身份验证采用安全的协议,采用满足算法强度要求的算法(采用的算法应不低
于RSA2048、3DES 及同等强度的其它算法);
2) 采用SM3、SHA-224、SHA-256、SHA-384、SHA-512 中的一种哈希算法;
3) 能够验证接收到的公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 使用Wi-Fi 方式传输时,应使用WPA 或WPA2 或更高安全性的加密方式。
评价等级划分见9.7.10。
5.7.11 操作系统协议安全监测
操作系统应具备异常监测能力。设备应能够监测信息重发攻击,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评价
等级划分见9.7.11。
5.7.12 操作系统逻辑安全运行
操作系统应具备程序启动自检与安全运行能力。设备应从一个安全的可信根开始启动,在启动
时能够检查设备的固件、安全机制以及安全状态。自检包括固件代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旦自检
失败,设备应立即进入不可用状态。
安全机制要确保设备内部的密钥用途唯一。
安全机制要确保设备不受异常指令或数据影响运行,这些异常包括但不限于:
1) 指令顺序错误;
2) 指令参数错误;
3) 未知指令;
T/CECC 030—2024
16
4) 其他错误命令。
评价等级划分见9.7.12。
5.7.13 操作系统逻辑安全更新
操作系统如具备固件和应用更新时,设备应能对固件和应用软件进行有效保护,包括但不限于:
1) 设备应能够通过接口输出、显示等方式表明当前运行的固件版本;
2) 设备固件及对固件的任何改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流程控制,以保证固件中不应含隐藏
的和非法的功能;
3) 如果设备固件能够进行更新,那么设备必须通过加密机制验证更新固件的完整性和真
实性;如果未确认其完整性和真实性,那么设备应拒绝进行固件更新并删除验证失败
的固件;
4) 设备固件必须验证下载到设备的应用程序,如果设备支持更新应用软件,设备必须验
证更新应用软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果未确认其完整性和真实性,那么设备应拒绝
进行应用软件更新并删除。
评价等级划分见9.7.13。
5.7.14 操作系统远程控制安全
操作系统若设备具备远程访问控制功能,则所有远程控制的操作需经验证。若无法通过验证,
则拒绝远程访问控制。评价等级划分见9.7.14。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一般要求
收款机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确保在正常、安全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操作与测试。如在其他条
件下测试,应在试验报告中声明。除非另行规定,执行能力测试应在额定负载额定速度下进行。
收款机在进行规定的试验时,应对受测样机进行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对样机外观、结构进行
检查,并运行一次检查程序,确保样机工作正常。
6.1.2 试验环境
本文件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抗电强度等特定试验条件以外,其它试验均可在下述
测试条件下进行:
1) 环境温度:15~35℃;
2) 相对湿度:30%~70%;
3) 大气压:86kpa~106kpa;
4) 环境光照:600~1200lux。
如果制造商规定的环境条件超出上述指标,应在试验报告中声明。
6.1.3 试验设备
本文件的试验可采用以下测量条件:
1) 对外观进行检查时,宜采用目测方法,使用游标卡尺、放大镜、厚薄规、角度规等进
行检查;
T/CECC 030—2024
17
2) 对设备测试前后检查,宜采用拆机棒、螺丝刀等对测试样机进行拆机作全方位的结构
检查。检查后重新组装的测试样机,不应存在漏光、结构偏移、不均匀缝隙,内置器
件走线外露等异常问题;
3) 宜采用系统原生自带的测试软件进行测量;
4) 使用定制开发的测量软件时,需要进行校准无误后才能使用。
6.1.4 试验准备
收款机试验前的预处理方法按有关标准规定或厂商说明文档进行。
试验样品初始检测应按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测量。
试验样品最后检测应按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测量。
6.1.5 外观分类定义
收款机外观面定义为:
1) A 级外观:用户直接可以看到的外观面;
2) B 级外观:用户需要翻转收款机可以看到的外观面;
3) C 级外观:用户需要打开盖子才能看到的表面。
6.1.6 试验结果判定方式
收款机试验判定根据功能要求中的功能满足度,对评价等级划分进行判定,方式如下:
1) 不能完全符合1 级要求的,判定为不合格,不应采用;
2) 符合1 级要求但不能完全达到2 级要求的,判定为1 级,可以使用;
3) 符合2 级要求但不能完全达到3 级要求的,判定为2 级,性能一般;
4) 符合3 级要求但不能完全达到4 级要求的,判定为3 级,性能良好;
5) 完全符合4 级的,判断为4 级,性能优异。
6.2 主机试验
6.2.1 一般要求
通过检测程序、目测等方法对5.1条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
6.2.2 网络试验
按照5.1.4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试验时,操作远程端与本机端建立连接,在本机端操作下载
和上传文件,传输吞吐量要求见表2。
T/CECC 030—2024
18
表2 网络吞吐量
网络类型协议
距离上传吞吐量
Mbits/s
下载吞吐量
Mbits/s
以太网
10Mbps 100 米>9 >9
100Mbps 100 米>90 >90
1000Mbps 100 米>800 >800
Wi-Fi
802.11b:11Mbps
5 米>3.7 >5.3
15 米>3.7 >2.7
30 米>1.2 >2.2
802.11g:54Mbps
5 米>8.5 >6.9
15 米>2.7 >1.3
30 米>1.0 >1.0
802.11n:150Mbps
5 米>15.5 >16.5
15 米>4.0 >2.1
30 米>0.08 >1.0
802.11ac:433Mbps
5 米>70 >70
15 米>15 >15
30 米>1 >1
6.2.3 显示屏试验
按照SJ/T 11292的规定进行。对5.1.7中要求的屏幕可视角及触感等进行检测,要求如下:
1) 屏幕尺寸:测量屏幕显示AA 区对角线尺寸,并换算成英寸;
2) 屏幕分辨率:通过检测程序获得屏幕分辨率;
3) 亮度:屏幕调整为最低及最低亮度,测量其亮度值;
4) 可视角:旋转屏两侧及上下侧,观察屏可视范围;
5) 触摸:用手触摸及划屏,检测其触控类型和触控点数。
6.3 外设试验
6.3.1 一般要求
通过检测程序、目测等方法对5.2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
6.3.2 票据打印机试验
按照GB/T 28165规定,对5.2.2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测试最大打印纸宽、打印速度、打印方
式、故障分类。
6.3.3 磁卡读写器试验
按照Q/CUP 007.1.4规定,对5.2.3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
T/CECC 030—2024
19
6.3.4 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试验
按照Q/CUP 007.1.4规定,对5.2.4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测试读卡距离、响应时间。
6.3.5 条码扫描器试验
按照5.2.5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使用相应码制的一维条码、二维码进行识读。
6.3.6 UPS
按照GB/T 14715的规定实施。
6.4 操作系统试验
6.4.1 一般要求
通过检测程序,对5.3条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
6.4.2 远程管理试验
按照5.3.5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视检说明书远程操控功能,并按下述试验方法手动操作本机
端、远程端:
1) 测试连接成功率:操作远程端与本机端建立绑定关系,试验次数为30 次;
2) 测试断开成功率:操作取消或解除远程端与本机端绑定关系,试验次数为30 次;
3) 测试响应时间:通过远程端操作本机端功能,本机端执行相应功能,试验次数为30
次,其中测试响应时间为发送、执行、反馈过程的总时间;
4) 测试操作成功率:通过远程端操作本机端功能,检查机器人是否能够执行操作并在本
机端和远程端反馈,试验次数应不小于100 次。
6.4.3 故障报警和分析试验
按照5.3.6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对收款机进行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人为故障,结果
应符合要求。故障设定方法根据供应商自定义,确认能检测出故障并进行报警或通过网络报警通知
远程端。如果有其他故障,可以根据制造商自定义故障设置方法进行测试。
6.4.4 在线升级试验
按照5.3.7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对收款机进行操作,结果应符合要求。根据制造方提供的升
级前后不同版本号的升级程序和错误的升级程序,进行在线升级测试,在线升级测试项见表3。
T/CECC 030—2024
20
表3 在线升级测试项
序号测试项测试要求记录要求
1 正常升级测试升级成功,各个功能正常使用。应有升级记录
2
异常升级检测
下载过程中断网、断电,重新开机后,系统恢
复原来版本,且各个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应有升级异常记录
3
升级过程中断电,重新上电,开机后系统恢复
原来版本或继续升级到已下载的版本,且各个
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4
错误的升级程序,终止系统升级,重新开机后
系统恢复原来版本,且各个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5
其他升级失败的情况,重新开机后系统恢复原
来版本,且各个功能可以正常使用。
6.5 应用软件试验
通过检测程序、目测等方法对5.4条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
6.5 硬件试验
6.5.1 外观试验
用目测法和有关检测工具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条件:
1) 光照:600-1200lux,光源距离被测零件表面不超过300cm,使用冷白荧光光源;
2) 检验员:裸视或矫正视力应不低于1.5;
3) 检验距离30cm,检验视角垂直于产品表面,前后左右45°检查;
4) 最长检验时间:10 秒,针对每个面;
5) 工具:点规及菲林对比判断见图2;
图2 点规及菲林对比判断
T/CECC 030—2024
21
6) 各符号代表意义见图3:
N:缺陷数量;D:类似圆形缺陷的大小;W:条纹缺陷的宽度;
L:条纹缺陷的长度;DS:连续两个缺陷的距离。
图3 各符号代表意义
6.5.2 外观锋利部件试验
按照5.5.2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用目测法和有关检测工具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
6.5.3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按照GB/T 2423.37、GB/T 4208的规定进行。
6.5.4 紧固件试验
按照5.5.4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零部件检查项:紧固件是否松动,按压后是否有异响,拆箱
及正常使用过程中是否有零件脱落,键盘、开关等活动部件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紧固件检查方法:
1) 翻转:产品缓慢翻转180°,听是否有零件脱落异响(去除连接模组);
2) 按压:拇指使用10-20N 力(力量粗略感知),屏幕朝下,自上而下按压,是否有异响;
3) 使用:对按键及其他搭配的模块,模拟用户使用,是否有移位及脱落。
6.5.5 噪声试验
产品的噪声试验应在空闲及其他工作状态下,按照GB/T 18313的规定进行。
6.5.6 外设接口强度试验
按照GB/T 2423.29的规定进行。
6.5.7 显示屏钢球冲击试验
按照GB/T 2423.44的规定进行。对5.5.7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并将样机依靠在刚性支撑面上,
用钢球以一定能量撞击样品显示屏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和中心5个区域,测试完成后
进行最后检查。
6.5.8 转轴试验
按照5.5.8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对转轴力进行检查、要求如下:
1) 旋转力:产品放置桌面上,右手扶屏右下边缘,拇指按屏幕,其余四指往上翻转。拇
指按屏最下角转动。是否都能单手操作;
2) 力均匀度:手扶住屏幕同一位置,整个屏幕从最小角到最大角度。受力感受是否均匀;
3) 异响:手扶屏幕,快速及缓慢把屏幕旋转整个行程,人耳离产品30cm 处,听转轴及其
他是否有异响;
4) 间隙:手扶屏幕,把屏缓慢旋转整个行程,观察屏幕及转轴各连接处是否间隙有改变;
T/CECC 030—2024
22
5) 干涉:双屏及外挂模块,任意旋转屏幕,两屏幕及模块是否在行程内存在路径干扰及
干涉。
6.5.9 转轴寿命试验
按照5.5.9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受试样品应进行初步检查,并将样机依靠在刚性支撑面上,
用摇摆臂固定被测活动转轴,进行最大至最小角度的往复运动,测试完成后进行最后检查,力度衰
减在可控范围内。
6.5.10 按键寿命试验
按照GB 16915.1的规定进行,对5.5.10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测试,内限值见表4。
表4 按键寿命试验参数及功能
按键类型按压力值速度功能要求
开机键
1.5 倍触发力速度40-60 次/min 结构及功能正常
音量键、走纸键、船型
拨动开关
Reset 键
6.5.11 外设接口插拔寿命试验
按照GB/T 2423.29的规定进行,对5.5.11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测试,内限值见表5。
表5 接口插拔寿命试验
接口类型测试前测试后
USB Type-A 测前:插入力≤35N;拔出力≥10N 测后:35N≥拔出力≥8N
耳机接口测前:插拔力5-20N 测后:插拔力4-20N
USB Type-C 测前:插入力5-20N;拔出力:8-20N 测后:插入力5-20N;拔出力:6-20N
Micro USB 测前:插入力≤35N;拔出力≥10N 测后:35N≥拔出力≥8N
RJ12、RJ45
插入力≤22.4N;拔出力≤20N;未解
锁状态拔出保持力≥50N
HDMI、UART、DC 电源口测前:插入力≤35N;拔出力≥10N)
测后:35N≥拔出力≥8N(卡扣式航
空插头,锁扣打开状态插拔力≤35N,
闭合状态拉力≥50N)
6.5.12 整机工作寿命试验
按照GB/T 5080.7的规定进行。
6.5.13 票据打印机寿命试验
按照GB/T 28165的规定进行。
T/CECC 030—2024
23
6.5.14 磁卡读写器寿命试验
按照Q/CUP 007.1.4的规定进行。对5.5.14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测试,测试内限值见表6。
表6 读卡成功率试验参数及功能要求
刷卡类型试验参数
磁条卡
刷卡速度:10cm/s、50cm/s、100cm/s。
刷卡次数:正、反向各1000 次。
6.5.15 RTC 电池寿命
按照5.5.15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查。在关机状态下,测量RTC电池工作输出的电流,将电池标称
容量除以电池工作输出电流,得到电池使用年限。
6.5.16 整机工作温度试验
按照GB/T 2423.1和GB/T 2423.2的规定进行。
6.5.17 整机贮存温度试验
按照GB/T 2423.1和GB/T 2423.2的规定进行。
6.5.18 整机恒定湿热试验
按照GB/T 2423.3的规定进行。
6.5.19 整机温度冲击试验
按照GB/T 2423.22的规定进行。
6.5.20 整机随机振动试验
按照GB/T 2423.10的规定进行。
6.5.21 包装高低温存储试验
按照GB/T 2423.1和GB/T 2423.2的规定进行。
6.5.22 包装随机振动试验
按照GB/T 4857.23的规定进行。
6.5.23 包装跌落试验
按照GB/T 4857.5的规定进行。
6.6 电磁兼容性试验
6.6.1 浪涌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5的规定进行。
T/CECC 030—2024
24
6.6.2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11的规定进行。
6.6.3 传导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6的规定进行。
6.6.4 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3的规定进行。
6.6.5 静电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2的规定进行。
6.6.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按照GB/T 17626.4的规定进行。
6.6.7 传导辐射试验
按照GB 17625.1的规定进行。
6.6.8 辐射发射试验
按照GB 4824的规定进行。
6.7 信息安全
通过检测程序、目测等方法对5.7条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测。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7.1 标志
包装箱外应注明产品型号、数量、质量、商标、制造单位名称。
包装箱外应印刷或贴有储运标志,如“易碎物品”、“向上”、“怕雨”、“堆码层数极限”
或“堆码质量极限”等。储运标志应符合GB/T 191规定。
包装箱外喷刷或粘贴的标志不应因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而褪色、变色、脱落。
7.2 标签
收款机应有永久性铭牌,内容包括:
1) 产品名称和型号;
2) 制造商名称;
3) 出厂编号;
4) 生产年月。
T/CECC 030—2024
25
7.3 随行文件
随行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产品合格证;
2) 产品说明书;
3) 装箱单;
4) 随机附件清单。
产品说明书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使用环境条件的说明;
2) 产品外观及尺寸说明;
3) 产品技术参数说明;
4) 预期条件下的安全性说明;
5) 应用限制的说明;
6) 按规定用途使用的说明;
7) 使用和操作的说明;
8) 维护和维修的说明;
9) 安全警告的说明;
10) 使用的二手重要部件名称及相关说明。
7.4 包装
包装箱应符合防潮、防尘、防震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明细表、检验合格证、用户手册(使
用说明书)、备附件及有关的随机文件和软件。用户手册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检验合格证应符
合合GB/T 14436的规定。
7.5 运输
包装后的产品应能以任何交通工具,运往任何地点,在长途运输时不应装在敞开的船舱和车厢,
中途转运时不应存放在露天仓库中,在运输过程中不允许和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同车(或其它
运输工具)装运,并且产品不允许经受雨、雪或液体物质的淋袭与机械损伤。
7.6 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存放在原包装箱内,存放产品的仓库环境温度为-20℃~60℃,相对湿度为20%~95%。
仓库内不允许有各种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的产品及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并且应无强烈的机械振
动、冲击和强磁场作用,包装箱应垫离地面至少10cm,距离墙壁、热源、冷源、窗口或空气入口至
少50cm。若无其它规定时,贮存期一般应为六个月。若生产厂存放超过六个月者,则应重新进行交
收检验。
8 质量评定程序
8.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应包括但不限于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试验项目。出厂检
验有必做项目,选做项目由制造商自行规定。
8.2 型式检验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该进行型式检验:
1) 新产品试制定型投产时;
T/CECC 030—2024
26
2) 因工艺,材料或结构的变化而影响产品质量时;
3)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4) 停产超过三年恢复生产时;
5)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8.3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应对每台产品逐一进行,所有项目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
8.4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按照表7的规定执行,其中“●”表示规定必做项目,“○”表示规定选做项目。
T/CECC 030—2024
27
表7 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试验出厂检验
1
主机
CPU 5.1.2 6.2.1 ● ●
2 内存5.1.3 6.2.1 ● ●
3 存储器5.1.4 6.2.1 ● ●
4 网络5.1.5 6.2.2 ● ●
5 喇叭5.1.6 6.2.1 ● ●
6 外设接口5.1.7 6.2.1 ● ●
7 显示屏5.1.8 6.2.3 ● ●
8 二手重要部件5.1.9 6.2.1 ○ ●
9
外设
副显示屏5.2.1 6.3.1 ● ●
10 票据打印机5.2.2 6.3.2 ● ●
11 磁卡读写器5.2.3 6.3.1 ● ●
12 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5.2.4 6.3.3 ● ●
13 条码扫描器5.2.5 6.3.1 ● ●
14 人脸核验5.2.6 6.3.1 ● ●
15 UPS 5.2.7 6.3.1 ● ●
16 钱箱5.2.8 6.3.1 ● ●
17
操作
系统
操作系统版本5.3.2 6.4.1 ● ●
18 自检功能5.3.3 6.4.1 ● ●
19 数据分析功能5.3.4 6.4.1 ● ●
20 远程管理5.3.5 6.4.2 ● ●
21 故障报警与分析5.3.6 6.4.3 ● ●
22 在线升级5.3.7 6.4.4 ● ●
23
应用
软件
预装软件5.4.1 6.5.1 ● ●
24 功能性要求5.4.2 6.5.1 ● ●
25 性能要求5.4.3 6.5.1 ● ●
26 兼容性要求5.4.4 6.5.1 ● ●
27 易用性要求5.4.5 6.5.1 ● ●
28 可靠性要求5.4.6 6.5.1 ● ●
29 信息安全性要求5.4.7 6.5.1 ● ●
30 第三方服务5.4.8 6.5.1 ● ●
T/CECC 030—2024
28
表7(第2 页/共3 页)
31
硬件
外观5.5.1 6.6.1 ● ●
32 外观锋利部件5.5.2 6.6.2 ● ●
33 外壳防护等级5.5.3 6.6.3 ● ●
34 紧固件5.5.4 6.6.4 ● ●
35 噪声5.5.5 6.6.5 ● ●
36 外设接口强度5.5.6 6.6.6 ● ●
37 显示屏钢球冲击5.5.7 6.6.7 ● ●
38 转轴5.5.8 6.6.8 ● ●
39 转轴寿命5.5.9 6.6.9 ● ●
40 按键寿命5.5.10 6.6.10 ● ●
41 外设接口插拔寿命5.5.11 6.6.11 ● ●
42 整机工作寿命5.5.12 6.6.12 ● ●
43 票据打印机寿命5.5.13 6.6.13 ● ●
44 磁卡读写器寿命5.5.14 6.6.14 ● ●
45 RTC 电池寿命5.5.15 6.6.15 ● ●
46 整机工作温度5.5.16 6.6.16 ● ●
47 整机贮存温度5.5.17 6.6.17 ● ●
48 整机恒定湿热5.5.18 6.6.18 ● ●
49 整机温度冲击5.5.19 6.6.19 ● ●
50 整机随机振动5.5.20 6.6.20 ● ●
51 包装高低温存储5.5.21 6.6.21 ● ●
53 包装随机振动5.5.22 6.6.22 ● ●
54 包装跌落5.5.23 6.6.23 ● ●
T/CECC 030—2024
29
表7(第3 页/共3 页)
55
电磁
兼容

浪涌抗扰度5.6.1 6.7.1 ● ●
56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
电压变化抗扰度
5.6.2 6.7.2
● ●
57 传导抗扰度5.6.3 6.7.3 ● ●
58 辐射抗扰度5.6.4 6.7.4 ● ●
59 静电抗扰度5.6.5 6.7.5 ● ●
60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

5.6.6 6.7.6
● ●
61 传导辐射5.6.7 6.7.7 ● ●
62 辐射发射5.6.8 6.7.8 ● ●
63
信息
安全
操作系统加载安全5.7.1 6.8.1 ● ●
64 操作系统更新安全5.7.2 6.8.1 ● ●
65 操作系统漏洞安全5.7.3 6.8.1 ● ●
66 操作系统日志记录5.7.4 6.8.1 ● ●
67 操作系统权限安全5.7.5 6.8.1 ● ●
68 操作系统证书管理5.7.6 6.8.1 ● ●
69 操作系统运行安全5.7.7 6.8.1 ● ●
70 操作系统唯一标识5.7.8 6.8.1 ● ●
71 操作系统协议安全声明5.7.9 6.8.1 ● ●
72 操作系统协议安全保护5.7.10 6.8.1 ● ●
73 操作系统协议安全监测5.7.11 6.8.1 ● ●
74 操作系统逻辑安全运行5.7.12 6.8.1 ● ●
75 操作系统逻辑安全更新5.7.13 6.8.1 ● ●
76 操作系统远程控制安全5.7.14 6.8.1 ● ●
77
标志
标志7.1 - ○ ●
78 标签7.2 - ○ ●
79 随行文件7.3 - ○ ●
T/CECC 030—2024
30
9 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9.1 主机评价
9.1.1 CPU
表8 CPU 性能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4 核1.5GHz 最高主频及以上规格。
2 级6 核1.5GHz 最高主频及以上规格。
3 级6 核2.0GHz 最高主频及以上规格。
4 级8 核2.4GHz 最高主频及以上规格。
表9 CPU 算力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无GPU 算力。
2 级0.5TOPS 算力及以上规格。
3 级3TOPS 算力及以上规格。
4 级5TOPS 算力及以上规格。
9.1.2 内存
表10 内存性能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2GB,DDR3/DDR4 及以上规格。
2 级3GB,LPDDR4 及以上规格。
3 级4GB,LPDDR4 及以上规格。
4 级6GB,LPDDR4 及以上规格。
9.1.3 存储器
表11 存储器性能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16GB,EMMC5.0 及以上规格。
2 级32GB,EMMC5.0 及以上规格。
3 级64GB,UFS2.1 及以上规格。
4 级128GB,UFS2.1 及以上规格。
T/CECC 030—2024
31
9.1.4 网络
表12 以太网网络功能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以太网网络功能。
2 级具备以太网网络10Mbps 功能。
3 级具备以太网网络10M/100Mbps 自适应功能。
4 级具备以太网网络10M/100M/1000Mbps 及以上自适应功能。
表13 Wi-Fi 网络功能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Wi-Fi 网络功能。
2 级具备Wi-Fi 4 功能,符合IEEE802.11a/b/g/n 协议。
3 级具备Wi-Fi 5 功能,符合IEEE802.11a/b/g/n/ac 协议。
4 级具备Wi-Fi 6 及以上功能,符合IEEE802.11a/n/ac/ax 协议。
表14 移动网络功能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移动网络功能。
2 级具备4G CAT1 功能。
3 级具备4G CAT4 功能。
4 级具备5G 及以上功能。
9.1.5 喇叭
表15 喇叭功能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喇叭。
2 级一个单声道喇叭。
3 级两个单声道喇叭。
4 级双声道立体声喇叭。
T/CECC 030—2024
32
表16 语音播放方式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喇叭。
2 级支持中文普通话播放。
3 级支持中文普通话及方言播放。
4 级支持中文普通话、方言播放、外语播放。
9.1.6 外设接口
表17 USB 端口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Type-A USB 接口1 个。
2 级Type-A USB 接口2 个及以上。
3 级Type-A USB 接口4 个及以上。
4 级Type-A USB 接口6 个及以上。
表18 以太网端口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以太网网络端口。
2 级1 个以太网网络端口。
3 级2 个以太网网络端口。
4 级2 个以上更高规格网络端口。
表19 钱箱端口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RJ12 钱箱接口。
2 级单钱箱驱动RJ12 6P4C 接口。
3 级双钱箱驱动RJ12 6P6C 接口。
4 级支持开关状态返回的双钱箱驱动RJ12 6P6C 接口。
表20 UART 端口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无UART 接口。
2 级1 个RS232 协议的UART 接口。
3 级1 个带外设供电能力的RS232 协议UART 接口。
4 级2 个及以上的RS232 协议UART 接口。
T/CECC 030—2024
33
9.1.7 显示屏
表21 显示屏尺寸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屏幕尺寸不小于8 英寸。
2 级屏幕尺寸不小于10 英寸。
3 级屏幕尺寸不小于12 英寸。
4 级屏幕尺寸不小于15.6 英寸。
表22 显示屏分辨率等级划分
等级功能评级
1 级XGA,1024*768 及以上规格。
2 级HD,1280*720 及以上规格。
3 级FHD,1920*1080 及以上规格。
4 级QHD,2560*1440 及以上规格。
表23 显示屏亮度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具备亮度调节能力,亮度≥200nits。
2 级具备亮度调节能力,亮度≥250nits。
3 级具备亮度调节能力,亮度≥300nits。
4 级具备亮度调节能力,亮度≥400nits。
表24 显示屏可视角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不大于90 度。
2 级不大于120 度。
3 级不大于160 度。
4 级大于160 度。
表25 触控屏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无触控屏。
2 级支持红外触控屏。
3 级支持电阻触控屏。
4 级支持电容触控屏。
T/CECC 030—2024
34
表26 触控点数等级划分
等级性能评级
1 级不支持触控。
2 级支持单点触摸。
3 级支持2 点及以上触摸。
4 级支持5 点及以上触摸。
9.2 外设评价
9.2.1 票据打印机
表27 打印方式等级划分
等级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28日 15:38: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553.html
图书

T/CAZG 013-2022 动物园消毒管理规范

T/CAZG 013-2022 动物园消毒管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CAZG 019-2022 动物园动物病历书写规范

T/CAZG 019-2022 动物园动物病历书写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T/CAZG 020-2022 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指南

T/CAZG 020-2022 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T/CAZG 021-2022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规范

T/CAZG 021-2022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