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ZG 16.2-2024 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 第2部分:粪常规检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B 65
团体标准
T/CAZG 16.2—2024
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 第2部分:粪常规检测
Guidelines for routine test of zoo veterinary laboratoryPart 2:Fecal routine test
2024 - 12 - 09 发布2025 - 06- 09 实施
中国动物园协会 发布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4.1 准确性 ......................................................................... 2
4.2 安全性 ......................................................................... 2
5 检测准备 ........................................................................... 2
5.1 通则 ........................................................................... 2
5.2 器材和试剂 ..................................................................... 2
5.3 标本 ........................................................................... 3
6 检测 ............................................................................... 4
6.1 通则 ........................................................................... 4
6.2 粪便理学检测 ................................................................... 4
6.3 粪便显微镜检测 ................................................................. 5
6.4 粪便化学检验 ................................................................... 6
附 录 A (资料性) 检测原理 ........................................................ 8
附 录 B (规范性) 粪隐血试验(邻联甲苯胺法) ...................................... 9
参考文献 ............................................................................ 10
I
T/CAZG 16.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T/CAZG 016《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的第2 部分。T/CAZG 016 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第1 部分:血常规检测;
——第2 部分:粪常规检测;
——第3 部分:尿常规检测;
——第4 部分:寄生虫常规检测。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兽医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管理工作委员会标准工作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动物园管理处、杭州动物园(杭州少年儿童公园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动物
疾病监测中心)、上海动物园、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郑州市动物园、福州市动物园管理处、
昆明动物园、柳州市动物园管理处、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动物园工作部)、沈阳森林动物园管理
有限公司、唐山动物园、长沙生态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兰州市动物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明海、黄淑芳、张成林、江志、卢岩、李同义、王运盛、廖小英、应志豪、
陈玎玎、李祥翔、朱云芸、李莹、贾婷、刘燕、桂剑峰、陈蓉、陈小丽、杨玉钊、刘青、杨亚东、马志
朋、李向勇、植广林、王辉太、国欣欣。
II
T/CAZG 16.2—2024
引 言
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的标本来自动物园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些标本种间差异大,对不同标本
检测时采取的处理措施存在差异,给各动物园之间检测结果的分析、比较带来困难。常规检测中的血常
规检测、粪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和寄生虫常规检测,目前尚无统一的操作标准。为了将常规检测操作
规范化、标准化,提升动物园兽医化验室检测水平,同时利于检验数据的收集和比较,给测定各类动物
常规指标参考值打下基础,促进野生动物疾病防治技术进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特制定《动物园兽
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拟由4 部分组成。
——第1 部分:血常规检测。
——第2 部分:粪常规检测。
——第3 部分:尿常规检测。
——第4 部分:寄生虫常规检测。
本文件根据中国动物园协会兽医工作委员会提出的规范化工作要求,经全面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
本文件提供了动物粪常规检测操作内容,检测方法的选择参考了卫生行业的相关技术资料,如GB/T
41908-2022,并根据动物园动物粪便标本的特点和动物园兽医化验室行业现状,对检测方法进行适用性
试验,对于不能直接适用的检测方法,提出了必要的改进措施。本文件中给出的一系列检测项目及方法,
是被业内公认、长期使用且在当前适用的有效方法,能够作为化验室人员操作的重要参考,但不代表涵
盖所有检测操作活动。
III
T/CAZG 16.2—2024
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 第2 部分:粪常规检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动物园兽医化验室进行动物粪常规检测操作的总则,提出了检测准备、检测操作等方
面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场等机构开展动物粪常规检测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9781 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CJJ/T 240 动物园术语标准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SN/T 3592 实验室化学药品和样品废弃物处理的标准指南
T/CAZG 16.1 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 第1 部分:血常规检测
T/CAZG 16.4 动物园兽医化验室常规检测操作指南 第4 部分:寄生虫常规检测
T/CAZG 018 动物园动物样本采集和保存操作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CJJ/T 240、T/CAZG 016.1和T/CAZG 016.4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粪常规检测 fecal routine test
对动物粪便进行的一般检测,包括通过视觉、嗅觉、显微镜及化学方法对动物粪便性状、有形成分、
隐血、pH 值”等常规项目的检测。
注:有形成分不包括寄生虫,对粪便中寄生虫的检测见T/CAZG 016.4。
3.2
粪便理学检测 fecal physical test
通过视觉、嗅觉、称量等方式对粪便的外观、气味、质量等物理特性的检测。
3.3
粪隐血 fecal occult blood
1
T/CAZG 16.2—2024
又称粪潜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多但已经发生红细胞破裂等变化,经眼观和
在显微镜下观察均不能证实的出血。
4 总则
4.1 准确性
为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检测时:
——按照本文件提供的方法进行器材、试剂和粪便标本的准备;
——针对不同种动物粪便标本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按时完成检测;
——结合物种特性、动物年龄、生理期、发病等因素,综合判定检验结果。
4.2 安全性
4.2.1 生物安全防护
生物安全在粪常规检测中至关重要,包括:
——在标本采集、转运、保存、检测等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措施,避免人员感染及环
境污染;
——按照GB 19489、GB 19781、NY/T 1168、SN/T 3592 的有关规定,将检测产生的废弃标本及其
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需重复使用的器材,使用后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对工作场所每天进行通风和消毒。
4.2.2 化学品安全防护
按GB 18218 规定辨别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储存及使用化学品时,遵守相关安全要求。熟悉所用试
剂的特性,做好防火、防毒、防爆及其他应急准备,防止事故发生。
5 检测准备
5.1 通则
5.1.1 粪常规检测包括多个检测项目的多种检测方法,每种方法所用的器材和试剂不尽相同,一并列
入5.2,检测时,根据实际用到的方法准备相应的器材和试剂。
5.1.2 一份标本可用于多个检测项目。有些不完全符合5.3 中相关要求的标本,在实际工作中宜充分
利用。
示例:不新鲜的粪便标本,亦可用于检测某些有形成分或定性指标。
5.1.3 选择合格的检测试剂;需自行配制时,使用符合要求的试剂、材料;检测用的烧杯、试管、载
玻片、镊子等器材,使用前按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
5.2 器材和试剂
5.2.1 器材
5.2.1.1 显微镜:目镜10×,物镜具备10×(低倍镜)、40×(高倍镜)、100×(油镜)。
5.2.1.2 可调式移液器(或刻度吸管):具备量程100 μL~1 000 μL,精度10 μL。
5.2.1.3 天平:具备量程100 g,精度0.1 g。
2
T/CAZG 16.2—2024
5.2.1.4 常用器皿:三角烧瓶、锥形量杯、量筒、容量瓶、棕色试剂瓶、烧杯等。
5.2.1.5 试管及试管架:试管为一次性塑料试管或玻璃试管,具备容积10 mL。
5.2.1.6 载玻片、盖玻片、推玻片。
5.2.1.7 牙签、棉签、镊子。
5.2.1.8 擦镜布、擦镜纸、吸水纸。
5.2.1.9 隐血试纸、白瓷板或白色滤纸。
5.2.1.10 pH 试纸或酸度计。
5.2.1.11 计数器(加法计数器)、计时器。
5.2.1.12 放大镜。
5.2.1.13 一次性采样杯、自封袋。
5.2.1.14 手套、口罩及其他个人防护装置。
5.2.2 试剂
5.2.2.1 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称取氯化钠0.9 g 溶于100 mL 蒸馏水。
5.2.2.2 碘液:称取碘化钾4 g、碘2 g,先将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然后加入碘(碘片),研磨,
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 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有效期约14 d,溶液颜色变浅时废弃。
5.2.2.3 美蓝染色液:称取美蓝0.3 g 溶于30 mL 乙醇,加蒸馏水70 mL,10%氢氧化钠2 滴,混匀
后贮于棕色试剂瓶。
5.2.2.4 苏丹Ⅲ染色液或苏丹Ⅳ染色液:分别称取苏丹Ⅲ或苏丹Ⅳ0.15 g 溶于100 mL70%乙醇,可在
使用前过滤。
5.2.2.5 1%联苯胺冰乙酸(冰醋酸)溶液:称取联苯胺1 g,溶于冰乙酸100 mL,溶解后棕色试剂瓶
贮存。
5.2.2.6 3%过氧化氢溶液:取30%过氧化氢溶液10 mL,加水至100 mL,棕色试剂瓶密封保存。
5.2.2.7 5%~10%福尔马林溶液:取37%~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10 mL,加蒸馏水90 mL,配
制成10%福尔马林。
5.2.2.8 5%甘油水溶液。
5.2.2.9 瑞氏-姬姆萨染色液;配套试剂为磷酸盐缓冲液。
5.2.2.10 香柏油。
5.2.2.11 无水甲醇。
5.2.2.12 二甲苯。
5.3 标本
5.3.1 标本接收
动物园动物样本采集和保存参照T/CAZG 018。化验室接收标本时注意以下事项。
a) 标本量通常不少于5 g,或液状粪便2 mL~5 mL;对于排便量不足的动物,用全量粪便即可。
b) 标本宜新鲜,外观有异常的粪便应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的成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
从表面、深处等多点位采集标本,贮存于清洁、不漏水的有盖或密封容器。
c) 经肛门采集的标本、死亡动物的肠内容物或棉签拭子等亦可用于检测。
d) 标本记录清楚,包括动物种类、动物个体单位编号、呼名或识别号、性别、标本编号、采集
时间、标本性状以及被检动物是否服用过有影响的药物(铁剂、维生素C、益生菌)等相关信
息,并注明标本混有尿液、消毒剂、植物、泥土、水等污染物或有保存不当等异常情况。
e) 不符合检测要求的标本不宜接收。
f) 用于检测寄生虫的标本,注意事项见T/CAZG 016.4。
3
T/CAZG 16.2—2024
5.3.2 标本处理
标本处理时注意以下事项。
a) 标本宜尽快检测,1 d 内完成;稀便宜在排出后1 h 内检测;粪隐血试验宜在0.5 h 内进行。
b) 不能当天完成检测的标本,密封后保存于2 ℃~8 ℃,冷藏不宜超过24 h;若有干片检查需
要的,宜先制作干片后再保存。
c) 可在标本中加入3 倍质量的已加热至50 ℃~60 ℃的5%~10%福尔马林,充分混匀,使细
胞、虫卵等有形成分保持固有形态,在2 ℃~8 ℃冰箱中冷藏3 周。
6 检测
6.1 通则
6.1.1 与粪常规检测方法有关的原理见附录A。
6.1.2 不同项目检测的先后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同一个检测项目可用一种或几种检测方法,不
同检测方法各有特点,检测时按照所用方法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
6.1.3 对于动物粪便量以及粪便颜色、性状、气味的检测,除了可在实验室进行,在动物排出粪便的
场所,具备检测能力的兽医和饲养人员亦可进行检测。
6.1.4 标本送检人员填写检验申请单,其格式见T/CAZG 016.1。检测人员宜及时完成检测,正确分析
判定,检测结束后填写检验报告单,其格式见T/CAZG 016.1。
6.1.5 实验室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留存图片、影像等资料,并进行资料整理和保存。
6.2 粪便理学检测
6.2.1 粪便量
根据动物粪便多少、干稀等情况,使用适宜的容器收集,用天平或其他测量器具进行称量。宜考虑
混入尿液、水、杂物或因丢失水分造成的影响,以g 或kg 为单位记录结果,并做出判定,写入报告。
6.2.2 颜色
宜在明亮的光线下眼观动物粪便颜色并客观描述,可跟标准比色图对比。检测结果报告为:黄色、
黄褐色、淡黄色、灰白色、绿色、红色、黑色、果酱色、柏油色、白陶土色等,以及某种颜色的粪便所
占比例,并可做出初步判定。
6.2.3 性状
动物粪便性状宜用眼观、用镊子夹取或用手揉捏等方法做出判定并客观描述, 必要时采用放大镜观
察。检测结果报告为:正常粪便、成形粪便、条状软便、硬便、球形便、扁平带状便、稀糊状便、泡沫
样便、稀汁样便、血水样便、血样便、黏液便、黏液血样便、黏液脓样便、透明胶冻状黏液便、脓血样
便、柏油样便、米泔水样便等,以及某种性状的粪便所占比例多少,并可做出初步判定。若有异常的未
消化食物残渣、异物(结石、塑料、毛发等)、寄生虫等亦写入报告。黏液可按量的多少分别报告为微
量(少许)、小量(+)、中量(++或2+)、大量(+++或3+)和全量(++++或4+)。
6.2.4 气味
每种动物正常粪便通常有固有气味,肉食动物粪便臭味重,草食动物粪便臭味轻。粪便气味发生异
常改变可能提示存在某些疾病。检测结果报告为:臭味轻、氨臭味、腥臭、恶臭、腐臭等。
4
T/CAZG 16.2—2024
6.3 粪便显微镜检测
6.3.1 直接涂片镜检
直接涂片镜检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 在洁净载玻片滴加1 滴~3 滴生理盐水,可用5%甘油水溶液代替生理盐水。
b) 用牙签或镊子从粪便的不同部位取少许制成涂片,宜优先选取不正常粪便,与生理盐水充分混
合,除去粪渣,在载玻片上均匀地涂抹成一层粪膜,加盖玻片,涂片厚度以能透过印刷物字迹
为准。为提高检出率,宜取标本3 次分别制作3 张涂片进行检测,必要时可增加检测次数。某
些野生动物粪便标本的处理方法宜改进,如大熊猫粪便常以大块的未消化食物为主,检测时可
取粪便放入试管等容器内,用少量生理盐水洗出粪汁,亦可通过捏挤粪便流出粪汁,再镜检。
c) 用低倍镜观察全片有无虫卵、原虫、包囊、血细胞、上皮细胞、脓球、巨噬细胞及真菌等。
d) 用高倍镜观察各种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仔细辨别病理成分。结晶包括磷酸钙、草酸钙、胆固
醇、碳酸钙、夏科-雷登结晶及棕黄色晶质等;真菌孢子多呈“8 字形”,菌丝呈“球拍状”或
“分叉树枝状”;在对全片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分别计数每种成分在10 个高倍视野(HPF)所
见的数量。
e) 结果报告方式如下:
1) 细胞类(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脓球、巨噬细胞):各种细胞分别计数,以10 个
高倍视野下某种细胞数量的平均值,分不同情况进行等级报告,报告方式见表1。
表1 粪便中细胞的报告方式
单位为个/HPF
10 个高倍镜视野(HPF)所见某种
细胞数量(平均值)
等级报告方式
方式一 方式二
0 - 阴性
大于0,且小于10 最低数~最高数 最低数~最高数
大于等于10,且小于20 +
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数);若大于40 则
写为“大于40”或“>40”
大于等于20,且小于40 ++或2+
大于等于40 或满视野、难以计数 +++或3+,以及++++或4+
注:报告中可写一种或两种方式,亦可写必要的描述性语言,如“满视野”、“聚集”等,表明检测结果。
2) 结晶、真菌、淀粉颗粒、脂肪滴等:以10 个高倍视野下观察的结果,分不同情况进行等
级报告,报告方式见表2。
表2 结晶、真菌、淀粉颗粒、脂肪滴等成分的等级报告方式
单位为个/HPF
10 个高倍镜视野(HPF)所见某种成分 等级报告方式
0 -
部分视野散在可见 +
10 个视野均可见 ++或2+
较多,难以计数 +++或3+
量多,有成团状聚集 ++++或4+
注:报告中亦可写描述性语言,如“满视野”、“聚集”等,表明检测结果。
5
T/CAZG 16.2—2024
注1:动物正常粪便主要由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细菌、无机盐和水等组成;大熊猫等动物正常
粪便中常见容易辨别的食物残渣;粪便中的微小有形成分包括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肉纤维、结晶、花粉、
细菌等,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草食性动物、部分灵长类、鸟类粪便中常见植物纤维片段;鸟类及两爬
类粪便中常见尿酸盐结晶或其他结晶。
注2:粪便中有形成分异常包括:过多的结晶、白细胞、上皮细胞、淀粉颗粒、脂肪滴、肌肉纤维、结缔组织等;脓
球、寄生虫(虫体、虫卵和包囊)、红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较大异物的大单核细胞)、真菌(念珠菌等)、
黏液或异常结晶(夏科-雷登结晶、棕晶质)等;某些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因消化不良或应激等原因排
出的原样或略经消化的食物。
6.3.2 涂片染色镜检
涂片染色镜检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当直接镜检发现血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成分时,可用细胞染色方法进一步检测。
a) 瑞氏-姬姆萨染色法:加一小滴粪汁(5 μL~10 μL)置于清洁载玻片上一端(起始
端)约三分之一处,一手持载玻片,另一手持推玻片使其推片一端与载玻片尾端上面接
触,向后缓慢移动触及粪滴后停止,待粪汁沿推玻片触端散成一条粗线后,使推玻片与
载玻片夹角保持在45º左右,均匀地推向载玻片尾端,制成单层细胞的粪涂片。亦可用牙
签等将载玻片上的粪汁涂抹成薄薄的一层粪膜。手持载玻片在空气中挥动或将载玻片置
于温度稍高的干燥环境,使粪膜迅速充分干燥。固定、染色跟血涂片染色相同,见T/CAZG
016.1。镜检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中细胞分布的情况,再用油镜辨别。
b) 美蓝染色法:主要用于识别粪中白细胞;操作时只需在直接涂片法所涂的湿片上
滴加美蓝染色液1 滴~2 滴,将白细胞核染成便于识别的淡蓝色,用高倍镜辨别。
——当直接镜检发现疑似寄生虫包囊或淀粉颗粒时,可用碘液染色法进一步检测,操作时只需在直
接涂片法所涂的湿片上滴加碘液1 滴~2 滴,即可鉴别,见附录A.2。
——当直接镜检发现疑似脂肪滴时,可用苏丹Ⅲ染色液或苏丹Ⅳ染色液,直接滴加染色,脂肪滴被
染成红色或橘红色。
注:当直接镜检发现疑似致病细菌或真菌时,可采取细菌或真菌检测方法进一步检测。
6.4 粪便化学检验
6.4.1 粪隐血试验(联苯胺法)
粪隐血试验用于测定粪便中血红蛋白,可用联苯胺法、邻联甲苯胺法(见附录B)等多种方法,其
中联苯胺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 取粪便少量,均匀涂布在隐血试纸、白瓷板或白色滤纸上。
b) 滴加 1%联苯胺冰乙酸溶液2 滴~3 滴,再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1 滴~2 滴,立即观察结果。
c) 结果判定:
1) 立即(10 s 内)显深蓝色者为强阳性(+++或3+);
2) 立即显蓝绿色为中度阳性(++或2+);
3) 30 s~60 s 显蓝绿色为阳性(+);
4) 3 min 内不显蓝绿色为阴性(-)。
6
T/CAZG 16.2—2024
注1:所用试剂先做阳性、阴性对照试验后方可应用;若将联苯胺试剂和3%过氧化氢溶液滴加一起时出现变色,表
明试剂已失效,弃用;所用器材避免污染消毒剂(氯、碘)、溴、铁、硼酸等,可通过加热处理破坏可能存在的
过氧化物酶,以免出现假阳性。
注2:动物如果进食动物血、肉、肝脏和其他富含过氧化物酶类食物如苹果、柑桔、香蕉、白菜、菠菜、竹笋等,以
及服用铁剂、阿司匹林、激素、秋水仙素、萝芙木碱、抗生素和某些中药,可引起假阳性;服用大量维生素C
可造成假阴性;若粪便中混入某些植物、动物组织细胞和分泌液亦可引起假阳性;某些粪便的颜色亦会影响隐
血试验结果,阳性时可能呈现出有别于蓝色和绿色的颜色,如蓝褐色。
注3:肉食动物不宜检测粪隐血;非肉食动物可禁食有影响的食物或药品后再检测,禁食肉类需3 d。若检测结果提
示疑有消化道出血,宜连续检测隐血3 d。
6.4.2 粪便pH 值检测
粪便pH 值检测一般用试纸法,亦可用酸度计检测。
——试纸法:将粪便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取上层悬清液,用pH 试纸测定,然后对照比色卡查看酸
碱度;对于水分含量高的稀便,可将pH 试纸贴于粪便表面数秒钟后做出判定。
——酸度计检测: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如用手枪式酸度计检测时,将酸度计的电极直接与粪便接
触,读数并做出判定。
7
T/CAZG 16.2—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检测原理
A.1 直接涂片法镜检原理
动物粪便中用肉眼难以观察的有形成分如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肉纤维、结晶、花粉、细胞、寄
生虫(微小的虫体、虫卵和包囊)、真菌等,可用粪便涂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A.2 碘液染色法原理
动物粪便中的淀粉在碘的氧化作用下被氧化成淀粉酸,进而生成一种蓝色的碘酸盐,呈现蓝色。
动物粪便中的原虫包囊等经碘液染色,虫体细胞质呈淡黄色,核较透明,虫体内含有的肝糖呈暗褐
色,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A.3 粪隐血试验(联苯胺法)原理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将受体联苯
胺氧化成蓝色的联苯胺蓝,呈色的深浅反应血红蛋白的多少。
A.4 粪便pH值检测
A.4.1 试纸法:pH试纸上有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这三种指示剂,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按一定
规律变色。
A.4.2 酸度计检测:酸度计通过测量液体中的氢离子活性检测pH值。
8
T/CAZG 16.2—2024
附 录 B
(规范性)
粪隐血试验(邻联甲苯胺法)
B.1 原理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将受体邻联甲
苯胺氧化成邻甲偶氮苯而显蓝色,呈色的深浅反映了血红蛋白的多少。
B.2 试剂
B.2.1 10 g/L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邻联甲苯胺1 g,溶于冰乙酸和无水乙醇各50 mL的混合液中。棕
色试剂瓶贮存,置4 ℃冰箱可达8周~12周。在保存期中慢慢变暗色,当颜色太深时废弃。
B.2.2 3%过氧化氢溶液:取30%过氧化氢溶液10 mL,加水至100 mL,置棕色试剂瓶内密封保存。
B.3 检测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 取粪便一小块,均匀涂布在隐血试纸、白瓷板或白色滤纸上;
b) 滴加 10 g/L 邻联甲苯胺溶液2 滴~3 滴,再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1 滴~2 滴,立即观察结果;
c) 结果判定:与6.4.1c)相同。
9
T/CAZG 16.2—2024
参 考 文 献
[1] GB/T 25169-2022 畜禽粪便监测技术规范
[2] GB/T 41908-2022 人类粪便样本采集与处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