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ZG 024-2024 豹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9阅读模式

T/CAZG 024-2024 豹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65.020.30
CCS B 65
团体标准
T/CAZG 024—2024
豹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usbandry of Leopard
2024-12 -09 发布2025-12 -09 实施
中国动物园协会 发布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笼舍建设 ........................................................................... 2
4.1 选址 ........................................................................... 2
4.2 笼舍条件 ....................................................................... 2
4.3 辅助设施 ....................................................................... 5
5 日粮与饲喂 ......................................................................... 5
5.1 日粮 ........................................................................... 5
5.2 饲喂 ........................................................................... 5
5.3 饲料安全 ....................................................................... 5
6 丰容和训练 ......................................................................... 5
6.1 丰容 ........................................................................... 5
6.2 训练 ........................................................................... 6
7 种群管理 ........................................................................... 6
7.1 标记 ........................................................................... 6
7.2 交换 ........................................................................... 6
7.3 谱系管理 ....................................................................... 6
7.4 繁育计划 ....................................................................... 6
7.5 社群管理 ....................................................................... 7
8 繁育管理 ........................................................................... 7
8.1 繁殖配对 ....................................................................... 7
8.2 妊娠期和哺育期管理 ............................................................. 7
8.3 人工育幼 ....................................................................... 7
9 疾病防治 ........................................................................... 9
9.1 卫生管理 ....................................................................... 9
9.2 疾病预防 ....................................................................... 9
9.3 诊疗 ........................................................................... 9
9.4 死亡个体及废弃物处置 ........................................................... 9
9.5 检疫 ............................................................................. 9
9.6 疫病处置 ........................................................................ 10
10 安全管理 ......................................................................... 10
10.1 制度 ........................................................................ 10
10.2 人员 ........................................................................ 10
10.3 设施设备 .................................................................... 10
10.4 日常管理 .................................................................... 10
10.5 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 ........................................................... 11
I
T/CAZG 024-2024
11 保定与运输 ....................................................................... 11
11.1 保定 ........................................................................ 11
11.2 运输 ........................................................................ 11
12 档案管理 ......................................................................... 11
附 录 A (资料性) 豹的营养需要 ................................................... 12
附 录 B (资料性) 豹的体况评估 ................................................... 14
附 录 C (资料性) 幼豹的饲养管理 ................................................. 15
附 录 D (资料性) 豹、雪豹和美洲豹的正常体温 ..................................... 16
附 录 E (资料性) 个体档案记录表 ................................................. 17
参考文献 ............................................................................ 18
II
T/CAZG 024-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管理工作委员会标准工作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动物园、太原动物园、中国动物园协会、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北京动物园
管理处、成都动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上海动物园、大连森林动物园有限公司、南昌动物园、上海野
生动物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兴金、杜雪晴、陈谭子芃、陈足金、崔媛媛、卫泽珍、于泽英、沈管成、张
成林、卢岩、崔多英、陈红卫、毛杰、张得良、何顺福、徐正强、宋晓东、李茹、刘道强、徐春忠。
III

T/CAZG 024-2024
豹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豹(Panthera pardus)饲养管理过程中笼舍建设、日粮和饲喂、丰容和训练、种群管理、 繁
育管理、疾病防治、安全管理、保定与运输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动物园圈养豹的饲养管理动物园圈养雪豹(Panthera uncia)和美洲豹(Panthera onca)
的饲养管理可参考本文件执行;其他机构饲养豹、雪豹、美洲豹的饲养管理可参考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7946 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5763 建筑用安全玻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0193 饲料用骨粉及肉骨粉
GB/T 26543 活体动物航空运输包装通用要求
GB/T 27882 活体动物航空运输载运
GB/T 28640 畜禽肉冷链运输管理技术规范
GB 55003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
CJJ/T 240 动物园术语标准
CJJ/T 263 动物园管理规范
CJJ 267 动物园设计规范
HJ/T 81 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LY/T 1291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要求
LY/T 2499 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
LY/T 2500.2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容器 第 2 部分:标签与标识
LY/T 2500.3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容器 第 3 部分:通则
LY/T 2500.5 活体野生动物运输容器 第 5 部分:大型食肉类动物钢木运输箱
LY/T 2806 野生动物饲养从业人员要求
LY/T 3111 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通则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T/CAZG 007 动物园动物安全管理规范
T/CAZG 008 动物园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T/CAZG 013 动物园消毒管理规范
T/CAZG 015 动物园动物化学保定操作规程
T/CAZG 018 动物园动物样本采集和保存操作指南
T/CAZG 021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规范
T/CAZG 023 动物园动物免疫接种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CJJ/T 24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T/CAZG 024-2024
3.1
分配通道 shift corridor
用于动物串笼、转移的通道,是动物转移空间的一种类型。
4 笼舍建设
4.1 选址
动物园的豹笼舍应符合 CJJ 267 的选址要求,应符合无污染、通风、采光良好等条件,与其他物种之
间应有物理隔障和视障,防止互相干扰。饲养配对繁育个体的笼舍还应选择在环境安静、干扰少的地点。
繁育场所(非开放展示区)应符合 LY/T 2499 的选址要求。
4.2 笼舍条件
4.2.1 构成与要求
4.2.1.1 内舍
每只成年豹应有 1 间内舍,一组或一排内舍中应至少有 1 间周转内舍,便于饲养管理操作。
每间内舍的面积应不小于 25 m2,高度应不低于 2.5 m;对于豹可自由出入外舍的全封闭式笼舍结构,
豹的实际活动范围大于 25 m2时,内舍面积可不小于 9 m2。
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展示需要,可设置有展示功能的内舍。有展示功能的内舍,展示1只成年豹的面积
应不小于 100 m2,空间高度应不低于 5 m,每增加 1 只成年豹,增加面积应不少于 50 m2。
宜设专门产房,也可用非展示的内舍代替。产房环境应安静,防止外界干扰,内有保温设施、动物隐蔽
设施及视频监控,宜设置与产房相连的非展示的育幼用外舍。
4.2.1.2 外舍
1 只成年豹的外舍面积应不小于 100 m2,每增加1 只成年个体,增加面积应不小于 50 m2。外舍各方
位的距离不宜小于 10 m,相邻两边内夹角应不小于90 °。
宜采用全封闭式的外舍,全封闭式外舍顶网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5 m。采用无顶网的半封闭式外舍时,
其面积至少为600 m2(不含隔离设施),隔离设施应确保豹不能逃逸。
注1:外舍各方位的距离不小于10 m,为环境丰容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两边内夹角不小于90 °,有助于减少豹在奔跑时
受伤的机率。
注2:当外舍实际使用面积大于600 m2时可采用无顶网的半封闭式结构,其隔离设施及安全防护要求较高,减少了动物对
笼舍面积和垂直空间的有效利用。
4.2.1.3 分配通道
宜在笼舍间设置分配通道,便于豹的移动、合笼、训练、保定与隔离等操作。设计要点如下:
a) 分配通道的大小应能满足豹在其中自由通过;
b) 分配通道与笼舍之间应设置串门,分配通道内可设置闸门,串门与闸门均应带锁定装置,且方便安
全操作;
c) 分配通道内应无视觉死角,操作设施应设置在可观察到动物的位置。
注:此处闸门指位于分配通道内,用于分隔分配通道的门。
4.2.2 隔离设施
4.2.2.1 通则
4.2.2.1.1 隔离设施安全防护设计应符合CJJ 267 和T/CAZG 007 的要求,防止动物通过撕咬、挖掘、跳
跃、攀爬、奔跑,或借助其他物体逃逸;应能耐受各类自然灾害的损坏,地震多发区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建
筑抗震设计要求。
4.2.2.1.2 隔离设施可采用实体墙、钢结构、干壕沟,以及钢丝网、玻璃或其他强度相当的材料。脉冲电
子围栏、电草可作为辅助隔离设施使用,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作为终极隔离设施。
2
T/CAZG 024-2024
4.2.2.1.3 有展示功能的内舍和外舍的隔离设施透视区和非透视区两者可交互设置。 采用壕沟、钢丝网等
隔离方式时,游人参观区与笼舍隔离设施之间应设置隔离带和隔离栏,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2 m,避免人与
动物接触或发生意外。
4.2.2.1.4 相邻笼舍之间如采用钢丝网隔离,应留有安全距离并设置视障设施,确保相邻笼舍的动物不能
接触到对方身体的任何部位,且形成隐蔽空间。
4.2.2.1.5 相邻内舍、外舍、分配通道之间应设置带锁的串门,门上均应设双扣双锁,且锁扣不能直接作
为门的固定装置。
4.2.2.1.6 应在方便操作的位置,设置行为训练设施。
4.2.2.1.7 应根据本地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确定相应的预防自然灾害设计要点。
4.2.2.1.8 隔离设施的设计要求至少包括:
a) 隔离设施的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GB 55003 的要求;
b) 实体墙选用砌筑墙体或浇筑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 25 cm;
c) 钢丝网为镀锌勾花网(chaim-link mesh),钢丝直径应不小于 5 mm(或用同等强度的不锈钢网),
网孔边长应不大于 5 cm×5 cm;
d) 玻璃厚度为不小于 12 mm+12 mm 双层夹胶安全玻璃,玻璃质量及安装应符合 GB 15763 的规定;
e) 金属立柱应做好防锈蚀处理,底部应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钢丝网的立面应固定在立柱上;建筑基
础和立柱的设计应符合建筑规范要求;
f) 脉冲电子围栏应符合 GB/T 7946 的规定,电压不低于 7000 v。
注1:透视区是指游人通过此处可观察到动物的区域或地点,在有展示功能的笼舍区域设置非透视区,可为豹提供躲避空
间。
注2:豹有领域性,笼舍之间的视觉阻隔有助于减少紧张压力。
注3:供工作人员出入内舍、外舍的门的大小应便于携带工具及丰容材料出入,隔离设施应留有方便与笼箱串门衔接的装
置。
4.2.2.2 内舍隔离
相邻内舍之间宜采用实体墙隔离,内舍面向操作通道一侧宜采用硬质钢丝网隔离,以便观察动物; 有
展示功能的内舍展示面应全部或部分以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隔离。设计技术要点至少包括:
a) 采用硬质钢丝网隔离时,钢丝网宜固定于 80 cm×120 cm 的钢制框架内,钢丝网与框架之间应采取
焊接,并用扁铁压固方式固定;
b) 具有展示功能的内舍参观面采用玻璃隔离时,玻璃高度的设置应方便游客参观,其余部分用实体墙
将游客与动物完全隔离,不留通风口;
c) 非展示面应可自然通风,如采用实体墙隔离,应在实体墙的上部和下部同时设置通风口,且通风口
应设双重钢丝网护栏,防止动物逃逸或伤人;
d) 内舍面向操作通道一侧的隔离应设置投食装置,投食装置的设计应安全、适用,且防止豹的足或爪
伸出隔离设施;
e) 产房或用于产房的内舍四周均应设置视障隔离,防止干扰;近操作通道一侧应设置非透视的门、投
食装置和观察窗;观察窗、通风口均应设双重钢丝网护栏,防止豹逃逸或伤人;通风口可设在隔离
墙的上部和下部。
注:内舍可增设非透视的推拉门或挡板,方便普通内舍与产房的功能转换。
4.2.2.3 外舍隔离
4.2.2.3.1 全封闭式隔离
全封闭隔离的具体要求:
a) 隔离设施可采用实体墙、钢丝网、玻璃或其他强度相当的材料,顶部可采用钢丝网;
b) 展示面宜采用玻璃隔离,非展示隔离部分应有自然通风设计,且通风口应设双重钢丝网护栏,防止
动物逃逸或伤人。
c) 钢丝网、玻璃或其他强度相当的材料应安装在金属构件上,并与地面预置件相固定,顶网可使用立
柱或钢丝绳索等支撑。
4.2.2.3.2 半封闭式隔离
3
T/CAZG 024-2024
半封闭式笼舍可以干壕沟、钢丝网或实体墙等设施进行隔离。具体要求如下:
a) 干壕沟隔离:其宽度应不小于 8 m,深度不小于 5 m,且壕沟近游客一侧墙体的立面应光滑、垂直
或向笼舍内倾斜,立面顶端另设宽 100 cm 朝向笼舍内的水平或向上成 45°角的反扣,反扣下方安
装脉冲电子围栏;壕沟靠近动物一侧宜为坡面,斜向笼舍内,坡面与壕沟底面夹角宜大于 120°,
壕沟与游客之间应设置隔离带和隔离栏;干壕沟内不应种植灌木或乔木,任何时间都不应有积水,
应留有动物返回笼舍的安全通道;
b) 钢丝网或实体墙隔离:其高度应不小于 6 m,顶端另设 100 cm 宽向笼舍内的反扣,反扣与地面水
平或向上倾斜 45°;钢丝网或实体墙等靠笼舍内一侧的底部及顶部反扣下方均应安装不少于6 条电
线的脉冲电网,电网下方距地面不高于30 cm,电线间距为 20 cm;
c) 隔离设施周边 10 m 内应无豹可利用的助跑或助弹跳设施,包括在各种条件下倒伏后可被豹利用的
树木或设施,如树木、栖架、攀爬构建物等。
4.2.3 设施条件
4.2.3.1 地面
外舍地面宜包括植被、泥土、沙子、砾石和其他天然垫料,宜提供起伏的微地形。内舍地面可在硬化的
基础上铺设垫料。
宜在豹每日活动区域设置地秤用以监测豹的体重,地秤及其附属配件应防止动物撕咬损坏。
4.2.3.2 植被
笼舍内植物配置应符合豹的自然习性和栖息地特征,选择对豹无害、无毒的植物种类,加强乔木修剪,
防止破坏笼网结构或成为豹的逃逸工具。
注:豹有采食少量草本植物的习性,可根据当地情况种植竹子、黑麦草、芦苇、油草、苜蓿或其他草本植物。
4.2.3.3 给排水
内舍、外舍、产房、操作通道等均应设置给排水设施,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 规定;景观用水或
动物可进入的水池水不应代替饮用水,其水质最低标准应符合 NY 5027 的规定。
笼舍内动物可能接触的水管外露部分应采用金属管,给排水控制阀应位于操作通道内或其他安全且易于
操作的位置。根据动物园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确定给排水管的防冻设计。
笼舍地面及排水沟均应有坡度,其中地面坡度应不小于 1 %,排水沟坡度不小于 3 %;笼舍各部分产
生的污水应直接排放到笼舍外的排水沟内,防止笼舍间交叉污染;笼舍内排水沟水平高度应高于笼舍外排水
沟的水平高度,防止笼舍外的污水反流入笼舍内;内舍不宜设置明排水沟,防止污水、污物残留或动物受伤;
笼舍内排水沟出口应防止豹逃逸。
豹的饮水装置应牢固、光滑,方便清洗和消毒。
4.2.3.4 排污设施
按照 CJJ 267 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污水、粪便、垫料及垃圾排放和处理设施。
4.2.4 环境条件
4.2.4.1 温度
笼舍温度条件应符合豹的自然栖息地气温范围和个体需要。笼舍环境温度控制的要点包括:
a) 当环境温度低于 10 °C 时,应提供避风挡雨或保暖空间,以及干草或其他保温材料,供豹选择;
高于 27 °C 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b) 应根据豹的数量为每只豹提供相应的保暖或降温设施;
c) 应为老、弱、病、幼豹等对环境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的个体提供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条件。
4.2.4.2 相对湿度
宜为豹提供相对湿度为30 %~70 %的环境。
4.2.4.3 光照和通风
4
T/CAZG 024-2024
笼舍内舍应有自然光照和通风,否则应设置仿自然光照和机械通风装置。内舍换气次数宜不小于8 次
/h,其中新风供应宜不小于15 %;笼舍内通风系统应独立于游客活动区和工作人员生活区,减少气味和疫
病交叉传播风险。
4.2.4.4 噪声
豹的饲养区域应远离噪声源,内舍及分娩哺育场所的噪音应不高于 50 dB,外舍的环境噪音应不高于
70 dB。
夜间或在豹妊娠至分娩、哺育期间应避免周边施工、车辆或其他噪声干扰。
4.3 辅助设施
4.3.1 辅助设施应执行CJJ 267 的要求,包括操作通道和供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间、治疗间、饲料加工间、
库房、食物保鲜冷藏设施等,并配备监控、体重监测、冲洗、消毒等设施。
4.3.2 操作通道及饲养后台应有照明设施。
4.3.3 操作通道宽度应不小于 2 m,当操作通道的两侧均为笼舍时,宽度应不小于2.5 m。
5 日粮与饲喂
5.1 日粮
5.1.1 日粮种类
豹的营养需要量见附录A表A.1。
豹的日粮由畜、禽等的全尸或部分组织、蛋、奶等和必要的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含牛磺酸、精氨酸、
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烟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D、钙等必需营养成分。
以动物肌肉作为豹的主要日粮成分时,还应补充一定量的其它成分,如内脏、骨骼、肌腱、软骨、带毛
的皮肤等。
选用商品混合粮(以肉为主的营养均衡的混合物)时,应补充带有皮、毛和骨骼的动物组织作为日粮的
组成成分,以促进豹的咀嚼功能和牙齿健康。
5.1.2 日粮总量
为成年个体提供的能量(维持需要量)宜为100 kcal/kg·BW0.75/d~127 kcal/kg·BW0.75/d(BW为体重)。
实际饲喂量与亚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日粮组成(如脂肪含量)、运动量、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
见附录A表A.2,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个体的体况评分,及时进行调整,见附录B表B.1。
用于行为训练或医疗时饲喂的肉类应计入日粮总量中。
5.2 饲喂
应不间断提供清洁饮水供动物自由饮用。应针对每只豹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体饲喂方案。每日可饲喂1次
或多次;每周可禁食 1天~2天,但不宜连续禁食超过2天,孕期和哺乳期不宜禁食。两只或两只以上个体混
养时,每只个体应有独立的进食空间。
展示期间不应饲喂活体动物。
5.3 饲料安全
饲喂的活畜、禽应来自非疫区的健康动物。饲用鲜(冻)畜、禽肉应检疫合格,冷链运输应符合GB/T 28640
的规定。不应饲喂易形成尖硬骨刺的带骨肉,防止刺伤豹的消化道。
饲用骨粉质量应符合GB/T 20193 的规定,其它原料的卫生和污染物指标应符合GB 13078 的规定。日
粮的处置和保存应符合T/CAZG 008,应避免在贮藏、运输、存放或解冻过程中被污染或腐败变质,冷冻肉
类宜在冷藏条件下解冻。
6 丰容和训练
6.1 丰容
5
T/CAZG 024-2024
6.1.1 通则
应持续开展丰容,激励豹的自然行为表达,包括但不限于笼舍环境丰容、食物丰容、社群丰容、认知丰
容和感知丰容等。
6.1.2 环境丰容
应根据豹的习性,为其自然行为表达提供必要的丰容设施,并定期维护和更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增
加笼舍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利用笼舍的垂直空间,拓展笼舍利用率。
a) 内舍应有豹休息用的榻板和/或巢箱、洞穴,宜设置供豹爬、卧的栖架或栖台;
b) 产房的榻板设置应便于母豹分娩、哺乳、护理幼仔,避免幼仔受伤;
c) 笼舍内应在垂直空间设置栖架或平台以满足豹的攀爬、栖息等行为,且栖架或平台应设置在不同的
高度和地点,供豹自由选择,最低一层的栖架或平台高度应不低于 1 m,上层栖架或平台应高于参
观者的水平视线,栖架或平台的材料可以是种植的树木(外舍),或枯木、仿木、木板,以及其他
材料,应坚固、无毒、无尖锐物;外舍的栖架或平台应包括有遮阴、挡雨、可隐蔽的部分;
d) 外舍和有展示功能的内舍应设置假山,以及视障设施,如草丛、灌木丛,或洞穴、石头(或适宜豹
趴卧的仿石)等,且数量应能同时满足所有豹个体的需要;
e) 应提供木头、树桩等以满足豹的挂爪、标记等行为,树桩高度宜不低于1.5 m,宜选择表层较为柔
软的树种或在木头、树桩的外部包裹麻绳等较柔软的物体;
f) 外舍和有展示功能的内舍应设置水池,池底为斜面,最深处约 1 m,大小应至少满足1 只豹在其中
自由卧下(雪豹笼舍可不设水池),宜设置瀑布或/和小溪;
g) 外舍和有展示功能的内舍应设置豹活动路径,可铺设倒木、砾石、沙粒、松针、草本或其他天然垫
料等,并有高低和曲线变化;
h) 宜设置供豹排泄用的沙池。
6.1.3 食物丰容
在保证日粮营养全面的前提下,宜采用多种日粮配方轮替饲喂。
宜经常改变日粮的饲喂方式和饲喂地点,可设置远程饲喂装置和/或可藏匿食物的饲喂装置,在满足日
粮总量的前提下,每次饲喂量可不同,以丰富动物的采食行为。
6.2 训练
应进行豹正强化行为训练,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训练计划,明确要达到的训练目标。
动物保育员应与饲养的豹建立信任的联系,减少豹的心理压力与攻击性,以便进行饲养和医疗等方面的
行为训练。
注:针对饲养管理进行的行为训练包括隔离、串笼、定位、进入转运笼箱、妊娠期保健等;针对医疗保健进行的行为
训练包括在训练设施安全隔离下的体表及口腔检查、创伤处理、注射、采血、称重、影像检查、喂药、生殖器官
检查等方面。
7 种群管理
7.1 标记
应对每只豹进行单独标记。标记号码应与动物个体的单位编号和谱系记录准确关联。
7.2 交换
动物交换应符合 CJJ/T 263 的规定,并获得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
7.3 谱系管理
每年应将每只个体(包括早产、死胎、流产等个体)的出生、死亡、繁殖、转移、标记等事件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原因等相关信息报谱系保存人。
7.4 繁育计划
应根据豹圈养种群发展规划,提前制定下一年度的繁育计划。
6
T/CAZG 024-2024
7.5 社群管理
7.5.1 豹宜单只饲养,根据豹个体间的亲和行为,也可两只或两只以上合笼饲养。
7.5.2 参与配对繁殖的亲豹除合笼交配期间外,可根据具体情况分笼饲养或合笼饲养。
7.5.3 合笼饲养前应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引见训练,使个体之间有非身体接触的信息交流,包
括视觉交流、气味交流、声音交流、笼舍互换等,当个体之间出现明显的亲和行为时才能合笼饲养。合笼后
仍需加强观察,区分亲和行为和攻击行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7.5.4 育幼的母豹对幼豹有明显驱赶行为时,宜及时分笼饲养。
注:动物园有合笼饲养多只豹的案例,与个体行为和饲养条件有关。
8 繁育管理
8.1 繁殖配对
8.1.1 应按照种群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对适宜度指标(MSI)进行繁殖配对,不应种间杂交和近亲繁殖。
8.1.2 参与配对繁殖的个体,雌性不宜早于3 岁、雄性不宜早于4 岁;繁殖配对采用一雄一雌制。
8.1.3 合笼前应明确雌、雄配对合笼,按照7.5.3 进行合笼。
8.1.4 在繁殖季应观察动物发情表现,当雌豹出现往返走动、翘尾、打滚、焦急不安、食欲减少等发情表
现时,应及时合笼;合笼后应注意观察交配情况,并做好记录。
注:一些雌性个体的发情症状有时只有微小的变化,饲养人员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8.2 妊娠期和哺育期管理
妊娠、分娩、哺育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 受孕后的雌豹宜单独饲养;
b) 观察雌豹的妊娠反应,包括食欲、情绪变化等,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日粮供应和管理措施、
消除应激因素;
c) 应事先对妊娠雌豹进行脱敏训练,以减少应激反应和弃崽现象的发生;
d) 应观察和记录雌豹孕期的行为变化,最迟于产前3 周做好产房布置供母豹使用;
e) 应保持分娩前及哺乳早期产房及周边环境安静;
f) 应安排与雌豹熟悉的动物保育员上岗,不应在哺乳早期更换人员,其他人员不应进入该饲养区域;
g) 放置饲料和饮水的位置不应靠近产床,以减少对母、幼豹的干扰;
h) 应全天24 h 通过视频监控母豹和幼豹,如有意外应立即采取措施;
i) 在幼豹3 周龄前,不应对产房进行卫生清洁和将母豹放到外舍活动,不应触摸幼豹;
j) 自然哺乳的豹宜自主断奶,避免人工干预;
k) 幼豹满 1 月~2 月龄开始添加固体辅食,如少量的生肉丁、生肉块等,随后逐渐增多,幼豹的饲养
管理见附录C 表C.1、表C.2;
l) 在幼豹生长至 1 岁~1.5 岁之前,宜与母豹生活在一起,具体分笼饲养的时间视母豹对幼豹的攻击
行为来确定。
注:豹的妊娠期约为 95 天~105 天。
8.3 人工育幼
8.3.1 取仔
正常情况不可进行人工育幼,当母豹和幼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将幼仔取出进行人工育幼:
a) 母豹出现弃仔行为;
b) 母豹拒绝哺乳甚至出现攻击幼仔的行为;
c) 母豹泌乳不足或没有乳汁;
d) 母豹患有不适合哺乳的疾病或死亡;
e) 幼豹本身的原因,如受伤、失温或疾病。
8.3.2 处置
7
T/CAZG 024-2024
取出的幼仔应根据不同日龄和身体情况,采取如下处置措施:
a) 检查、清洁体表,清理口鼻黏液,如有外伤,处理外伤;
b) 对脐带进行医学处理;
c) 称重和测量体尺、体温,并记录;如幼仔失温,应擦干体表,置于温暖环境;
d) 先将幼豹放入育婴设备中(如人用婴儿培养箱),再设定育婴设备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环境温度
相差太大,应缓慢加温),见附录 C 表C.1;
e) 人工饲喂温水或 10 %的葡萄糖水、人工乳(均需加温到约 37 ℃);
f) 如幼豹体弱、脱水,应考虑皮下、静脉或腹腔注射等渗盐水(预先加热到接近体温),纠正低血糖;
g) 如幼仔失温,应擦干体表,置于育婴箱内,在体温恢复正常之前,不宜皮下补液,也不宜使用口服
液体治疗脱水,防止皮下注射预热的溶液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加重休克症状。
注:幼豹最初几天的正常体温为 36 ℃,前 2 周~ 4 周达到 37.2 ℃。
8.3.3 育幼环境
8.3.3.1 幼豹在育婴箱生长至 4 周龄后,在户外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每日宜为幼豹提供日照,时间
以 30 min 左右为宜。
8.3.3.2 如环境条件满足需要,幼豹生长至 6 周~7 周龄可移至育幼笼中,环境条件参见附录C 表C.2。
8.3.3.3 应保持育幼室清洁、安静、通风,并定期消毒。
8.3.3.4 应防止猫、犬、鼠或其它有害动物进入育幼室内。
8.3.3.5 应根据育幼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环境温度等具体要点参见附录C 表C.1、表C.2。
8.3.3.6 与育幼无关的人员不应进入育幼室。
8.3.4 哺育
8.3.4.1 每次喂奶前、后应对奶瓶、奶嘴及其他器具进行彻底清洗、高温消毒。
8.3.4.2 人工哺育配方乳应考虑牛磺酸的补充,可采用营养全价的幼猫用配方奶粉,奶液浓度可参考产品
说明书。
8.3.4.3 初次人工喂奶,可先尝试用奶瓶饲喂生理盐水,当幼豹有明显的吮吸反射时,可使用由 25 % 的
奶粉和 75 %的生理盐水配成的奶液。饲喂时可让幼豹呈腹式趴卧于保育员前臂上或卷起的毛巾上,幼豹的
头颈伸展,头部略高于胃部,奶瓶与幼豹的口腔在同一水平线或略高。生理盐水或奶液的温度以 36 ℃~ 37 ℃
为宜。
8.3.4.4 应根据新生儿日龄和个体发育情况确定喂奶频率和次数。可按以下调整喂食时间:
a) 第 1 周,不分昼夜,每 2 h~3 h 喂食 1 次;
b) 第 2 周,日间每 3 h 喂食 1 次,每日喂食 6 次~7 次;
c) 第 3 周,日间每 4 h 喂食 1 次,每日喂食 5 次;
d) 第 4 周,仅日间饲喂,每日喂食 4 次;
e) 第 5 周~9 周,少量添加固体辅食,如全价幼猫粮或生肉糜、生肉条等,相应减少喂奶量;
f) 第 10 周~12 周,逐渐增加固体辅食,相应减少喂奶量,直到断奶。
注:幼豹的胃容积约为体重的5 %~8 %,24 h饲喂奶液的总量约为体重的12 %~18 %;如果除奶液外还喂水,则饲 喂
奶液和水的总量不宜超过体重的20 %,过量饲喂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8.3.4.5 奶液宜现用现配,配好的奶液在冰箱内的冷藏时间不应超过24 h。
8.3.4.6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母性良好的哺乳期健康母犬代育。
8.3.4.7 日常护理
8.3.4.8 育幼早期,饲喂前或后,宜用温暖的湿布或棉签醮温水轻轻滚动按压幼仔肛周,助其排便,直到 6
周龄左右幼豹学会自行排便。
8.3.4.9 应每日详细记录人工育幼情况,包括日期、日龄、喂奶时间、喂奶量、奶液浓度、幼豹体重、体
温、排泄、行为等,定期记录幼仔体尺,称重和体尺测量应在每日的同一时间进行。
8.3.4.10 应每周至少1 次检查幼豹毛色、口腔、牙齿、四肢等变化情况,并记录。
8.3.4.11 3 周~4 周龄开始增加活动量,可与另一健康的幼豹一起玩,并提供适宜的玩具,培养幼豹的正
常行为。
8
T/CAZG 024-2024
8.3.4.12 12 周龄后,可将幼豹置于母豹或成年豹笼舍邻近的笼舍内正常饲养。
注:尽量减少人与幼豹接触。
9 疾病防治
9.1 卫生管理
9.1.1 内舍、外舍和辅助设施
9.1.2 应执行团体标准T/CAZG 008、T/CAZG 013 相关要求。
9.2 疾病预防
9.2.1 动物
9.2.1.1 根据T/CAZG 023 《动物园动物免疫接种指南》,以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订相应的疾病预
防计划,对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包括但不限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V)疫苗、猫杯状病毒
(FCV)疫苗、猫疱疹病毒 1 (FHV-1)疫苗和狂犬病病毒灭活苗(可参照家猫的免疫规定)。
9.2.1.2 人工育幼的幼豹 4 周龄即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母乳喂养的幼豹应在 6 周~ 16 周龄按照
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具体免疫接种的时间可参考疫苗说明书。
9.2.1.3 每季度应进行 1 次粪便寄生虫普查,并根据普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驱虫和驱虫效果评估。
9.2.1.4 应根据本园动物发病特点,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方式,在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措
施。
9.2.1.5 应做好笼舍周边环境流浪猫、流浪犬、鼠、蛇、蜂、蝇、蚊、蟑螂及其他有害生物防制。
9.2.1.6 应每日观察、记录动物的体况、精神状态、运动、采食,以及排泄物数量、颜色和性状等。
9.2.1.7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况评估和体重监测,见附录B 表B.1、附录D 表D.1、表D.2。
9.2.2 人员
动物保育员应符合 LY/T 2806 和T/CAZG 007的要求,不应饲养工作职责以外的猫科动物。
9.3 诊疗
动物发病后应按CJJ/T 263 的要求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动物保育员应及时、客观、详细告知兽医有关豹
的任何异常情况,由主管兽医进行疾病诊疗。
对经过训练的豹可采用挤压笼进行保定,并进行隔笼保护性接触,否则应按照T/CAZG 015 进行化学保
定,3 月龄以下幼豹除外。
诊疗中的采样操作执行T/CAZG 018 的要求。
注:对未经训练的豹用挤压笼或其他物理方法进行保定时,容易引起动物应激反应。
9.4 死亡个体及废弃物处置
9.4.1 死亡个体处置
应按CJJ/T 263、T/CAZG 021、T/CAZG 018 相关要求处理。除疑似烈性传染病外,应进行剖检,测量
死亡个体的体重、体尺等数据,采集生物样本备检,并制作标本。
死亡动物个体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前应优先用于满足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需要。
9.4.2 废弃物处理
饲养场地排泄物、饲料残渣及污水的处理应符合 GB 18596 的相关规定。 对发病个体,以及尸检产生
的废弃物应按照 HJ/T 81 的规定处理。
9.5 检疫
新引进豹应按LY/T 3111 规定在检疫机构指定的特定场所隔离检疫,检疫期不少于30 天。检疫期内应
进行粪便常规检测、血常规检测,并根据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或动物园实际需要进行其他疫病的检测。检疫期
9
T/CAZG 024-2024
内根据粪便检测结果进行常规驱虫,直至粪检寄生虫阴性为止。检疫期内如发生疫病或疑似疫病,检疫期应
重新计算。
9.6 疫病处置
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根据疫病处置的相关规定立即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10 安全管理
10.1 制度
应按照CJJ/T 263、T/CAZG 007、T/CAZG 008 的要求,制定豹饲养管理岗位的各项操作规程。
10.2 人员
10.2.1 应符合 LY/T 2806、T/CAZG 007 的规定,且经过专门培训,具有豹或其它大型猫科动物的饲养经
验,熟练掌握豹饲养岗位的各项操作规程。
10.2.2 未经培训的新入职员工或实习人员不应进入豹的饲养场所,完成岗前培训的人员应在有实操经验的
动物保育员带领下上岗操作,直至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并经部门考核通过后才能独立上岗操作。
10.2.3 本机构缺乏有相关经验的动物保育员时,应事先到其他机构学习培训。
10.2.4 人工育幼期间做好安全防护,包括手套、防护鞋、工作服等。
10.3 设施设备
10.3.1 应执行笼舍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维修计划,设施、设备出现连接松动、锈蚀、破损、缺失,
以及使用性能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物受伤或逃逸。
10.3.2 栖架、笼箱、榻板及笼舍内各种设施、设备均应使用安全材料,不应有尖锐物体暴露;应定期评估
丰容设施和用品的安全性。
10.3.3 应在指定位置放置应急工具。
10.3.4 按照T/CAZG 007 的要求,应在豹的展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应在饲养后台张贴豹饲养操作规程和
应急预案,设立警示线。内舍门外应标明笼舍内豹的呼名、性别和数量等信息。
10.3.5 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应全面覆盖内舍、外舍、操作通道、分配通道、隔离设施、参观区
等区域,不留监控死角,动物可触及的设备应加装保护罩。
10.3.6 可安装一键报警、智能门禁系统、红外线电子围栏等安全辅助装置,电子门禁系统应同时具备手动
操作功能。
10.3.7 操作通道应具备供操作人员紧急避险用的逃生空间,当豹逃离内舍进入操作通道时,工作人员进入
逃生空间避难并发出求救信息。
10.4 日常管理
10.4.1 未确认豹的数量和位置,或所见豹的数量与记录不符时,不应打开豹的笼舍门锁。
10.4.2 离开动物笼舍应随手关门上锁,不应以关代锁。
10.4.3 每日早、晚均应对豹的数量和笼舍设施、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平时加强巡查。
10.4.4 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豹的笼舍设施、设备、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并记录。
10.4.5 应保持笼舍周边环境安静,避免频繁更换动物保育员,减少动物应激反应。
10.4.6 进入豹的笼舍应实行双人操作和隔笼操作,3 月龄以下的幼豹、处于安全麻醉状态或已确认死亡的
豹除外。
10.4.7 在未对母豹进行化学保定或隔笼的情况下不应进入产房取出新生幼豹。
10.4.8 非本岗位动物保育员不应进入豹的饲养区,因工作需要进入的,应在本岗位动物保育员带领下方可
进入没有动物的区域进行相关活动。
10.4.9 笼舍内不应存放杂物、废弃物或危险品。
10
T/CAZG 024-2024
10.5 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
动物园应按照团体标准T/CAZG 007 的要求,制定针对豹伤人、逃逸等事件的应急预案,每年应组织不
少于1 次的应急演练。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可能发生豹伤人、逃逸等事故的风险源、可能出现的逃逸情况和路线;
b) 出现事故的报告流程;
c) 出现事故的指挥和处置流程;
d) 各部门、人员的具体职责;
e) 应急工具的准备、存放、保养、使用要点;
f) 善后处理。
11 保定与运输
11.1 保定
11.1.1 豹的保定应由具相关经验的人员实施,事前应做好保定方案,并指定现场负责人进行现场指挥和协
调。
11.1.2 应优先采用正强化行为训练或引诱方式进行串笼,串笼前宜将笼箱放入豹的笼舍内并打开笼箱前、
后门,进行入箱和脱敏训练。
11.1.3 化学保定应执行T/CAZG 015 的要求,应至少在麻醉保定的 12 h 前禁食,至少1 h 前停止饮水。
11.1.4 3 月龄以上的豹,不应采取捕捉保定。
11.2 运输
11.2.1 运输前应取得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的许可,处于患病、妊娠后期、哺乳期的成年豹,以及未断乳
的幼豹均不宜运输。
11.2.2 运输及运输容器应符合LY/T 1291、LY/T 2500.5、LY/T 2500.3、LY/T 2500.2 等规定,笼箱大小
应允许豹在其中正常站立和坐卧,笼箱底板应垫上足够有效吸附所有排泄物的垫料,防止任何排泄物的溢出。
11.2.3 选用航空运输时,应符合GB/T 26543、GB/T 27882 有关规定。
11.2.4 应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方式和时间,并注意以下要点:
a) 运输前1 天适当减少动物的采食量,运输时间可能超过 24 h 的,应考虑食物和饮水的供应;
b) 一个运输笼只装1 只豹,运输过程中动物笼箱不应与人在同一空间内混装,运输笼周边应留有足够
的空间,保证空气流通;
c) 环境温度应在 7 ℃~29 ℃之间,超过该范围的应采取相应措施;
d) 应提供遮光条件,减少应激。
12 档案管理
12.1 应建立完整清晰的动物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个体档案、动物日志、医疗记录及与个体相 关
的文件和影像资料。
12.2 应为每只豹建立个体档案,包括但不限于早产、死胎、死亡个体,个体档案记录表见附录 F 表F.1。
12.3 动物日志应记录动物每日的采食量、排便、排尿、饮水、行为、运动、毛色、体况、精神等情况。
12.4 医疗记录应包括疫苗接种、体检、病历、健康检查、死亡、尸检等记录。
12.5 相关机构的审批文件、合同等重要纸质文件应同时保存原件和扫描件。
12.6 动物档案应专人妥善保管。在动物发生产权转移时,应向接收方提供完整的动物档案备份资料。
12.7 档案文件应有备份,确保安全;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应互为备份,方便检索。
11
T/CAZG 024-2024 A
附 录 A
(资料性)
豹的营养需要
表 A.1 给出了豹的日粮营养需要。
表 A.1 豹的日粮营养需要
营养成分 平均 范围 1 营养标准 2
能量(kcal/g 鲜重) 1.45 1.28~1.82 NA3
蛋白质(%) 56.62 50.67~64.67 20.0~30.0
脂肪(%) 33.49 25.02~41.05 9.0~15.0
灰分(%) 7.44 5.47~9.64 NA
亚油酸(%) NA NA 0.55
维生素 A(IU/g) 22.05 11.84~41.63 3.55~7.50
维生素 D3(IU/g) NA NA 0.25
维生素 E(mg/kg) 277.82 120.61~458.36 38
维生素 K(mg/kg) NA NA 1
硫胺素(ppm) NA NA 5.5~5.6
核黄素(ppm) NA NA 4.25
烟酸(ppm) NA NA 45.5
维生素 B6(ppm) NA NA 2.5
叶酸(ppm) NA NA 0.75
生物素(ppm) NA NA 0.08
维生素 B12(ppm) NA NA 0.02
泛酸(ppm) NA NA 6.25
胆碱(ppm) NA NA 2550
钙(%) 1.81 1.33~2.14 0.29~1.08
磷(%) 1.36 1.08~1.50 0.26~0.72
镁(%) 0.11 0.09~1.15 0.04~0.06
钾(%) 0.89 0.40~1.06 0.40~0.52
钠(%) 0.39 0.24~0.51 0.07~0.14
铁(ppm) 216.29 142.89~353.35 80
锌(ppm) 120.37 133.52~125.20 60~75
铜(ppm) 13.09 10.55~14.59 5.0~8.8
镁(ppm) 19.49 13.71~26.22 4.8~7.2
碘(ppm) NA NA 2.2
硒(ppm) 0.43 0.28~0.59 0.4
注1:范围包括生长、妊娠、哺乳和维持等的需要量。
注2:营养标准参考食肉动物营养需要量(NRC,2008),其中能量以鲜重计,其它以干重计。
注 3: NA 表示需要量未知或缺少数据。
12
T/CAZG 024-2024
表 A.2 给出了豹的基础代谢率和能量需要参考表。
表 A.2 豹的能量需要参考表(Hand et. al. 2000)
生理状态 能量需要(kcal/d)
成年豹 1.4 × BMR
性活跃期 1.6 × BMR
肥胖个体 1.0 × BMR
减肥 0.8 × BMR
妊娠期 1.2 ~ 1.4 × BMR
1.6 × BMR 早期,分娩时增加到 2.0 × BMR
哺乳期 2 ~ 4 × BMR
生长期 2.5 × BMR
注:BMR 为基础代谢率,豹的BMR=70 (kg.BW)0.75(kcal/d)=293 (kg.BW)0.75(kJ/d),kg.BW 为体重,单位为千
13
T/CAZG 024-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豹的体况评估
表 B .1给出了豹的体况评估表。
表 B.1 豹体况评估表


示意图
说明

前躯:颈部瘦小,皮外可见清晰的骨骼和关节形状。
中段:肋骨间隙凹陷,腰部内凹,肩部、躯干、臀部之间有明显的
分界。
后躯:体侧凹陷,臀部坐骨尖锐,皮外可见股骨、膝关节和骶椎形 状,
尾根部突出于臀部上方。
偏 瘦
前躯:颈部圆柱形,肩部肌肉较明显且略显光滑,肩胛骨明显突起。
中段:有些肋骨形状可见,腹部略有充盈感;肩部、躯干和臀部之
间过渡平滑但分界明显。
后躯:胯部显见但有覆盖感,坐骨形状明显但较圆润,骶骨部倾斜 但
有充盈感,上腿肌肉明显并且有少量皮下脂肪。
理 想
前躯:颈部充盈,肩部肌肉明显、表观光滑,肩胛骨峰线可见,颈
部到躯干的过渡自然。
中段:肋骨形状不明显,腹部肌肉明显成一条横线,椎突形状不可
见,背部光滑或呈心形并有肌肉,腰部呈平滑的凹形,腹部皮下稍充盈,
肩部、躯干和臀部之间的分界不明显。
后躯:胯部不明显,走路时坐骨形状明显,但站立时几乎见不到;上
腿平滑有肌肉感,臀部圆润。


前躯:颈部充盈几乎与肩部连在一起,肩部肌肉明显且有脂肪覆盖,
肩胛峰明显但从颈部至躯干的过渡平滑。
中段:肋骨形状不明显,背部圆润且平坦;腰部不明显或仅呈浅的 凹
陷;腹部皮下脂肪充盈,肩和躯干之间有分界线,但躯干与臀部之 间
的过渡平滑。
后躯:胯部和坐骨部完全圆形,上腿平滑呈圆形,几乎不见肌肉轮廓,
骶骨部变圆。
肥 胖
前躯:脸颊充盈,颈部外凸,与头部和肩部连为一体;肩部圆形、
肌肉轮廓消失;颈部、胸部、臂部和腹部等部位脂肪堆积且下垂。
中段:躯干圆润、光滑,与肩部、臀部连为一体,背部光滑、圆形
或扁平似桌面;腰部充盈几乎没腰,身体下方垂着厚厚的脂肪。
后躯:臀部和大腿光滑、圆形,小腿肌肉轮廓消失,尾部明显变粗。
14
T/CAZG 024-2024
附 录 C
(资料性)
幼豹的饲养管理
表 C.1 给出了豹的人工育幼环境温度湿度参考值。
表C.1 人工育幼环境温度湿度参考值
表 C.2 给出了幼豹饲养管理参考时间表。
表 C.2 幼豹饲养管理参考时间表
日龄/d 温度/℃ 相对湿度/%
1~5 32±0.5 55~65
6~9 31±0.5 55~65
10~20 30±0.5 55~65
21~30 29±0.5 60~65
31~40 28±0.5 60~65
41~60 不低于 18 60~65
日龄/d 注意事项
1~20 一般不打扫产房,前两周保育员宜固定,特殊情况例外。
21 可按常规对产房进行清洁操作,如果户外天气和温度适宜,应允许母豹到外舍活动,并应注意排除外
舍场地的安全隐患、防止环境导致的应激反应。
28 开始在产房内放置丰容玩具以增加幼豹的玩耍行为,所选择的玩具应对幼豹无潜在的伤害。
28~42 兽医按照免疫程序给幼豹接种疫苗,注意操作人员不应太多,避免对动物不熟悉的感官(气味、声音、
视觉等)刺激。
60~70 允许母豹每日出入外舍和产房;如果母豹移动幼豹,只需认真观察,一般无需干涉。
90 幼豹可以自由活动。
15
T/CAZG 024-2024
附 录 D
(资料性)
豹、雪豹和美洲豹的正常体温
表D.1 给出了豹、雪豹和美洲豹的正常体温。
表 D.1 豹、雪豹和美洲豹的正常体温
年龄 性别 物种 平均/均 标准差/准 最小值/℃ 最大值/℃
8 日龄-2 岁
雄性
豹 38.2 0.8 37.0 40.5
雪豹 38.8 1.1 37.0 41.2
美洲豹 38.6 1.4 36.0 40.0
雌性
豹 39.1 0.7 38.0 40.0
雪豹 38.7 1.0 37.0 41.0
美洲豹 38.6 1.1 37.0 40.4
>2 岁
雄性
豹 38.4 1.1 36.0 40.7
雪豹 38.8 1.2 36.0 42.0
美洲豹 38.0 0.9 36.0 39.5
雌性
豹 38.3 1.2 35.7 41.0
雪豹 38.5 0.9 36.0 41.0
美洲豹 38.3 1.3 36.0 41.0
表 D.2 给出了豹、雪豹和美洲豹的体重、预期寿命。
表D.2 豹、雪豹、美洲豹体重、预期寿命
物种 性别 体重/ kg 预期寿命/年
豹 雄性 37~90 23
雌性 28~60 23
雪豹 雄性 25~55 20
雌性 21~53 20
美洲豹 雄性 48~158 22
雌性 35~100 22
16
T/CAZG 024-2024
附 录 E
(资料性)
个体档案记录表
表E.1 给出了个体档案记录表的样式。
表B.1 个体档案记录表(样表)
所属单位(盖章):
中 文 名 学 名
英 文 名 性 别
动物个体单位编号 呼 名
出生单位
(或野生捕获地)
出生时间
(或野外捕获时间及
估计出生时间)
母本单位编号 父本单位编号
母本谱系号 父本谱系号
标 记 物 标记号码
标记位置 标记时间 年 月 日
谱 系 号
本单位
医疗记录编号
来源单位 来源时间
来源性质 来源证明文件
个体出生、繁殖、产
权转移(输出、输入)、
合作繁殖、租借、死
亡、标本制作、生物
材料保存等记录
事件、时间、地点:
单位饲养社群及
社群变化记录
记 录 表
建立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员(监督员) (签字)
记 录 人
监督单位 (盖章)
记 录 表
截止日期
年 月 日
个体档案附件
17
T/CAZG 024-2024
参 考 文 献
【1】 陈志敏等:宠物猫营养生理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2,33(17):52-56
【2】 丁爱萍,李德中,袁丽,等.豹的人工育幼[J].野生动物学报,2017,38(01):122-124.
【3】 高凤歧.应用家犬哺育金钱豹仔兽[J].野生动物,1983(01):32-33.
【4】 顾文华.金钱豹的繁殖要点[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4(02):45-46.
【5】 洪洋, 张晋东. 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的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J]. 野生动物学
报,2021,42(02):295-305.
【6】 胡锦矗.卧龙自然保护区华南豹的食性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04):320-324.
【7】 李东涛,陈花,王晓红,等.黑美洲豹(美洲虎)的人工育幼[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02):453-457.
【8】 黎绘宏,李婉萍,黄志宏,等.金钱豹消化试验[J].野生动物,2006(06):32-34.
【9】 刘升宝,宋桂强.金钱豹的人工饲养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09):95.
【10】 田丽,周材权,吴孔菊,胡锦矗.圈养条件下金钱豹交配行为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杂
志,2010,45(06):53-57.
【11】 卢克(澳)著.猫盟译.世界野生猫科动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2019 年 8 月:第一版.
【12】 王兴金,赵云华,陈黎龙,等.日粮和管理对东北虎血液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野生动
物,2007(01):21-24.
【13】 王兴金,陈黎龙,李少基,等.复合多维对金钱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性反应的影响[J].中国
兽医杂 志,2008(04):16-17.
【14】 王兴金,李少基,李婉萍,等.金钱豹血液理化值的测定[J].野生动物,2006(02):33-35.
【15】 赵波,王强,牛李丽,等.圈养金钱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6(06):84-87.
【16】 张得良,权守元.人工饲养条件下雪豹繁殖行为观察[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21):217-218.
【17】 张恩权主编,动物园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
【18】 张恩权,李晓阳著.图解动物园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5
【19】 张志和,吕文其,王行亮,等.圈养金钱豹的繁育[J].兽类学报,1999(03):73-76.
【20】 GUIDANCE ON THE KEEPING OF LEOPARDS (PANTHERS), PUMA (COUGAR) AND
JAGUARS DANGEROUS WILD ANIMALS (NORTHERN IRELAND) ORDER 2004.
【21】 JANE BUDD.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EAZA)
GUIDELINES FOR KEEPING LEOPARDS(PANTHERA PARDUS SPP.) FIRST EDITION, 2009,9
【22】 MELISSA RODDEN,PETER SIMINSKI,WILL WADDELL. LARGE CANID (CANIDAE) CARE MANUAL PU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ZA ANIMAL WELFARE COMMITTEE.
2012
【23】 STACEY JOHNSON ET AL. JAGUAR (PANTHERA ONCA) CARE MANUAL AZA JAGUAR SPECIES SURVIVAL
PLA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ZA FELID TAXON ADVISORY GROUP 2016,9.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31日 15:03: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665.html
图书

T/CAB 0366-2024 重瓣红玫瑰花蕾 饮用

T/CAB 0366-2024 重瓣红玫瑰花蕾 饮用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CAB 0367-2024 重瓣红玫瑰花蕾 药用

T/CAB 0367-2024 重瓣红玫瑰花蕾 药用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CADPA 22-2022 智能制造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T/CADPA 22-2022 智能制造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