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ZG 021-2022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B 65
团体标准
T/CAZG 021—2022
动物园动物 尸体处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isposal of animal cadavers in zoos
2022 -12 -06 发布2023 -06 - 01 实施
中国动物园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原则 ............................................................................ 2
5 通用要求 ............................................................................ 2
5.1 处理方案 ........................................................................ 2
5.2 人员 ............................................................................ 2
5.3 污水处理 ........................................................................ 3
5.4 记录 ............................................................................ 3
6 尸体保存 ............................................................................ 3
6.1 现场维护 ........................................................................ 3
6.2 包装 ............................................................................ 3
6.3 暂存 ............................................................................ 4
7 尸体运输 ............................................................................ 4
7.1 园内运输 ........................................................................ 4
7.2 园外运输 ........................................................................ 5
8 尸体剖解 ............................................................................ 5
8.1 尸体剖解范围 .................................................................... 5
8.2 场地要求 ........................................................................ 5
8.3 尸体体尺、体重测量 .............................................................. 5
8.4 动物尸体剖解 .................................................................... 6
9 样本采集保存 ........................................................................ 6
10 标本制作 ........................................................................... 7
10.1 通则 ........................................................................... 7
10.2 皮张处理 ....................................................................... 7
10.3 骨骼处理 ....................................................................... 7
10.4 生物塑化标本 ................................................................... 7
I
11 无害化处理 ......................................................................... 7
11.1 处理要求 ....................................................................... 8
11.2 处理途径 ....................................................................... 8
11.3 处理方式 ....................................................................... 8
12 档案记录 ........................................................................... 9
12.1 一般要求 ....................................................................... 9
12.2 台账和记录 ..................................................................... 9
12.3 保存时间 ....................................................................... 9
附录A (资料性)动物园动物剖解记录表 ............................................ 10
附录B (资料性)动物尸体处理登记表 .............................................. 12
参考文献 ............................................................................. 1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兽医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管理工作委员会标准工作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北京动物园、昆明动物园、重庆动物园。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李丽、蒲阳、高艳凤、余建秋、陈红卫、黄勉、卢岩、杨玉钊、王晓佳、陈维刚、余星明、严慧娟、屈羽、钟燕、陈昂、陈绚姣。
III
T/CAZG 021—2022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动物园除鱼类、水生哺乳动物外动物尸体处理的总体原则和通用要求,明确了动物尸
体保存、运输、剖解、测量、采样、与后续标本制作衔接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动物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JJ/T 240 动物园术语标准
CJJ/T 263 动物园管理规范
DB 43/T 814 野生动物标本制作技术规范
T/CAZG 018 动物园样本采集和保存操作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CJJ/T 24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动物尸体 animal cadaver
动物园饲养的动物(包括被救护的野生动物)经兽医确认死亡后留下的躯体。
3.2
尸体剖解necropsy
动物死亡后,按照相关程序对尸体进行剖检、采样和分析等。
3.3
生物塑化标本 biological plastic specimen
1
T/CAZG 021—2022
通过一种真空物理过程,用硅橡胶、环氧树脂、聚酯共聚体等活性高分子多聚物对生物标本进行浸
渗,达到可以长久保存的一种生物标本。
3.4
无害化处理 harmless disposal
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死亡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动物尸体危
害的过程。主要方法包括焚烧法(incineration)、掩埋法(deep buried)和化制法(chemical method)
等。
注1:焚烧法指在焚烧容器内,使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在富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或热解反应的方法。
注2:掩埋法指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投入化尸窖或掩埋坑中并覆盖、消毒,发酵或分解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
产品的方法。
注3:化制法指在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向容器夹层或容器通入高温饱和蒸汽,在干热、压力或高温、压力的作
用下,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的方法。
4 总体原则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规范性: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要求处理动物尸体;
b) 安全性:对死亡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实施无害化处理,保障动物园工作人员、游人、饲
养动物的安全;
c) 科学利用: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利用珍稀濒危动物的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进行科学研究和公
众教育工作;
d) 计划性:针对科研样本采集、标本种类及制作、形态解剖学研究等需求,动物园应提前制定
动物尸体处理计划,当发生动物死亡时,尸体处理方案应与相关计划相衔接。
5 通用要求
5.1 处理方案
应根据总体原则制定动物园的动物尸体处理工作方案,明确动物尸体处理目标和要点。宜根据不同
目标分类制定死亡动物尸体的处理方案。
动物园宜将中国本土物种及其他珍稀濒危物种的动物尸体制作成各类标本,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采
样保存。
5.2 人员
5.2.1 专业要求
应对从事动物尸体收集、保存、装运、剖解、采样、标本制作、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的主要操作人员
进行过专门培训,并掌握相应的动物防疫知识,辅助人员应听从现场专业人员指挥,按照专业人员要求
协助工作。
2
T/CAZG 021—2022
大中型动物园宜配置专职的标本制作人员。对于制作标本的动物尸体,在发现动物死亡后应立即进
行尸体处理的相关工作。
5.2.2 人员防护
动物尸体处理过程中,应按照如下要求做好人员防护:
a) 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穿戴防护服、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面罩、胶鞋及手套等防护用具;
b) 工作人员使用专用的收集工具、包装用品、运载工具、清洗工具、消毒器材等;
c) 工作完毕后,妥善处置尖锐废弃物,对一次性防护用品按医疗废弃物要求处理,对循环使用
的防护用品作消毒处理;
d) 由多人组成团队进行尸体剖解时,注意刀具位置,避免划伤队友,也应留意尖锐的骨头或牙
齿碎片,避免划伤;
e) 若发生工作人员外伤,暂停处理尸体,立即进行规范医疗处理,必要时及时就医,尸体后续
处理工作由替换人员按照标准执行。
5.3 污水处理
应按照CJJ/T 263 的要求,使用污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式处理污水。污水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
准后排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分别执行GB 8978、GB
14554、GB 16297 的要求。
5.4 记录
动物尸体处置过程应按本文件12 的要求做好相应记录,并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
6 尸体保存
6.1 现场维护
动物死亡之后,尸体放置现场应采取以下方式予以维护:
a) 对死亡动物尸体现场做好保护,不准许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b) 记录和保存死亡动物周围的印记、分泌物、粪便、尿液等遗留物;
c) 对不能立即转移的动物尸体采用围挡处理;
d) 进行环境消毒。
6.2 包装
6.2.1 通则
动物尸体包装一般要求至少如下:
a) 包装需密闭、防水、防渗、防破损、耐腐蚀等材料,制作剥制标本的包装有时需布制、麻质材
料,以及纸箱等;
b) 包装材料的容积、尺寸和数量应与需处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的体积、数量相匹配;
c) 动物尸体包装或密封后,填写接收台账和相关记录;
d) 尸体包装材料使用一次性材料,使用后应作销毁处理,循环使用的材料进行清洗和消毒。
6.2.2 制作标本尸体的包装
3
T/CAZG 021—2022
6.2.2.1 需制作塑化标本的动物尸体应在死亡后,即刻将动物四肢末端及口、鼻、会阴等处用湿布包
裹,再用塑料薄膜缠紧,然后整体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以防冻干。若动物消化道出现发酵胀气,需先在
胃、盲肠体表投影处使用长穿刺针插入消化道排气。
6.2.2.2 对需进行剖解并制作剥制标本的动物尸体,进行如下处理:
a) 应先用棉花将尸体口、鼻、眼、耳、肛门、阴门/阴茎等天然孔,以及伤口塞住,防止血液、
体液等流出污染皮毛或羽毛,污染的皮毛或羽毛应立即擦净,防止凝结;
b) 使尸体,尤其是被毛较厚的动物尽快冷却,并保持皮毛和羽毛干燥,但不风干,同时保持耳
朵和嘴唇不干裂,冷却要点包括:
1) 大型动物可用木料支撑动物尸体,促进尸体散热;
2) 中型动物可放置在纸箱中,保持通风散热;
3) 小型动物可使用棉制、麻质材料包裹尸体,保持通风散热。
c) 尽快进行剖解和剥皮处理(冬季3 个小时以内,夏季1 个小时内,其他季节2 个小时内),其
中大型动物、夏季死亡的中型被毛较厚的动物、已出现腐蚀情况,或没有冷冻保存条件的应
立即进行剥皮和处理;
d) 不能立即进行剖解和剥皮的动物,除大型动物外,尸体部分可使用塑料薄膜等材料缠紧排气
密封保湿处置,同时包装应防止皮张被血水浸泡或风干。
注: 对长颈鹿等动物表被及天然孔处均匀喷洒酒精,尽快剖解,并做剥皮处理。
6.3 暂存
6.3.1 动物尸体的暂存可采用冷冻或冷藏方式,以防止尸体剖解和无害化处理前动物尸体腐败。冷冻
保存的包装封口上拴挂标签,记录与接受台账相关联的信息。动物尸体暂存应至少注意以下要点:
a) 在 0 ℃~4 ℃条件下,保存时间宜为4 h~24 h;
b) 对于制作剥制标本的动物尸体,短时间可在-4 ℃保存,长时间应在-18 ℃条件下保存,保存
时间不宜超过6 个月,其他注意事项至少包括:
1) 应在当天冷冻,越快越好;
2) 小、中型动物不要包裹,放入冰柜2 小时(可用塑料或锡纸与其它物品分开),去掉尸
体中大部分的热量,然后取出,用塑料薄膜排气包紧,再放进冰柜中保存;
3) 大型动物剥皮和处理后,皮张和其他部分冷冻保存。
c) 对于制作生物塑化标本的动物尸体放入-20℃以下的环境保存不超过2 年,-4 ℃保存不超过3
天;
d) 对于需要进行病原检查、生物学研究的动物尸体,在低温-18 ℃保存,时间不超过3 个月;
在-80 ℃或液氮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 年;
6.3.2 暂存场所应能防水、防渗、防鼠、防盗,易于清洗和消毒,场所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定期对
暂存场所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洗消毒。
7 尸体运输
7.1 园内运输
4
T/CAZG 021—2022
应选择专用的运输车辆,做好运输前后消毒工作、运输中的封闭工作。
7.2 园外运输
应选择专用的运输车辆或封闭厢式运载工具,车厢四壁及底部应使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底部防渗
措施。有条件的,专用运输车辆应配备摄像头。
如运输的动物尸体将制作标本或进行病原检查及生物学研究样本采集等,应采用低温运输,保障运
输期间动物尸体不解冻。
8 尸体剖解
8.1 尸体剖解范围
8.1.1 患重大传染病的动物尸体执行农业农村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25 号)标准的要求。
8.1.2 对除上条提及外的动物尸体,应在动物死亡24 小时内进行剖解。若在剖解过程中发现有高度疑
似8.1.1 内的疾病,应立即终止剖解,并按照该文件要求处理。
8.2 场地要求
动物园动物尸体剖解的场地要求包括:
a) 应有固定解剖场地,如解剖室,并提供解剖台、解剖工具等解剖所需物品;
b) 大型动物及不可移动动物尸体可就地解剖,但应做好场地的围挡及消毒工作,污水处理要求
见本文件5.3;
c) 可移动动物可运送至园区指定解剖场地进行剖解,运输过程符合本文件7.1 的要求。
8.3 尸体体尺、体重测量
8.3.1 兽类尸体测量
应测量体重、体长、尾长、耳长、后足长、肩高、臀高、胸围、腹围、腰围、颈长、颈围、躯干长、
前肢围、前肢左右间距、后肢围、后肢左右间距、前后肢间距、颅面比等。
注: 主要测量数据说明(重量以g、kg、t,长度以mm、cm、m为单位):1.体重:兽体未经任何处理时的全重;2.体
长:自吻端至尾基部(小型兽至肛门)的直线长度;3.尾长:自尾基部(小型兽自肛门)至尾端的长度(尾端
毛长不计);4.耳长:自耳基部至耳壳顶端的长度(耳尖毛长不计);5.后足长:自跗(跟)关节的最后端至最
长趾趾端的长度(爪长不计),有蹄类量至蹄端;6.肩高:自前肢指(蹄)端至肩部隆起最高点的距离长度;
7.臀高:自后肢趾(蹄)端至臀背中线最高点的距离长度;8.胸围:前肢后缘胸之周长;9.腰围:后肢前缘之
周长;10.颅面比:动物颅面部最远端数据的比例。
8.3.2 禽类尸体测量
应测量体重、体长、喙峰长、翼长、翼展长、尾长、跗蹠长等。
注: 主要测量数据说明(重量以g、kg,长度以mm、cm、m为单位):1.体重:整个禽体的重量;2.体长:自喙端至
尾端的长度;3.喙峰长:自喙基部至喙端的长度;4.翼长:自翼角至最长飞羽端的长度;5.翼展长:双羽展开
5
T/CAZG 021—2022
后两侧飞羽之端的直线距离;6.尾长:自尾基至尾羽末端的长度;7. 跗蹠长:自胫骨与跗蹠骨关节后面的中
点至跗蹠与中指关节前面最下方之整个鳞片的下缘。
8.3.3 两栖爬行类尸体测量
应测量体长、头长、头宽、吻长、前臂及手长、后肢长、胫长、足长。有尾的两爬动物测量包括体
长、头长、头宽、尾长、尾宽。
注: 主要测量数据说明(重量以g、kg,长度以mm、cm、m为单位):1.体长:自吻端至体后端(有尾动物至尾端);
2.头长:自吻端至上下颌骨关节后缘(有位动物至颈褶);3.头宽:左右颌关节的间距(有尾动物为左右颈褶
的间距);4.吻长:自吻端至眼角前;5. 尾长:肛口后缘至尾末端;6.前臂及手长:自肘关节至第三指末端;
7.后肢长:自体后端正中部分至第四指末端;8. 胫长:胫部两端的长度。
8.4 动物尸体剖解
8.4.1 剖解的先后次序
按体表、体腔的顺序进行。
8.4.2 体表检查
对动物尸体实施以下外部检查:
a) 评估动物身体情况、被毛光泽程度,是否有皮肤疾病、创伤、肿块,以及四肢机械运动情况
等;
b) 检查口、鼻、眼、耳、肛门、阴门/阴茎等天然孔粘膜、分泌物、异物;
c) 检查有无尸冷、尸僵、腐败现象,尸体躺卧姿势和朝向。
8.4.3 体腔检查
对动物尸体实施以下体腔检查:
a) 皮下组织:检查皮下组织颜色、形态是否正常;
b) 头颈部:检查头颈部各器官的形态、质地,颅腔有无积液、增生等异常;
c) 骨骼:检查各关节位置、形态、活动情况,检查骨骼有无增生、缺损、断裂等异常情况;
d) 胸腔、腹腔和骨盆腔各脏器:先观察脏器的位置、形态、色泽、质地,有无积液、增生等异
常,并测量其大小、重量,再检查局部病变的特点,最后剖开脏器检查;
e) 体腔检查时应最后检查腹腔脏器,防止胃肠内容物污染。
8.4.4 剖解记录
应对尸体体重、体尺等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剖解过程应及时记录,客观、详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填写动物园动物剖解记录表(样式见附录A)。
应对主要病理变化进行拍照记录,拍照时保持组织原始的位置和颜色。
宜进行野生动物的解剖学记录,包括照片、绘图和文字记录等,并汇总保存。
9 样本采集保存
6
T/CAZG 021—2022
尸体剖解期间,按照T/CAZG 018 给出的建议,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对动物组织器官进行样本采集和
保存,并按标准中的记录要求进行记录。
10 标本制作
10.1 通则
动物园死亡动物制作成标本遵循以下原则:
a) 标本制作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并得到行政审批;
b) 广泛联系科研院所、学校、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充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进行教育和研究;
c) 暂存的动物尸体转移至相关机构制作标本时,应附相关记录资料的备份。
10.2 皮张处理
死亡动物剖解后,按照DB 35/T 1031 的要求进行处理。其他注意事项至少包括:
a) 应避免弄脏皮毛,在剥皮时可将尸体放在一张塑料布或帆布上保持皮毛干净,剥皮时应在阴凉
处,不应在风口处,以免皮张变干燥。
b) 为避免污染大型动物皮张,应在清理内脏前挪动尸体,剥制时不要拖曳动物,在脖颈处用缆
绳挂起进行操作,尤其是鹿、羊等毛皮易损坏的动物是必要的。
c) 根据皮张标本制作要求,可先进行剥皮,去除脂肪,用无碘盐进行揉搓腌制2-3 次,可采用
冷冻保存,或使用98%工业酒精浸泡保存等方式进行处理。
10.3 骨骼处理
根据后期使用需求,按照DB 35/T 814的要求采用水煮、剥离风干、填埋自然腐蚀及强酸强碱中和
等方式进行处理。
10.4 生物塑化标本
如需制作生物塑化标本,动物尸体剖解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胸腔脏器采样时,可自上腹部切口,轻柔分离肝,胃等器官,自膈肌切口进入胸腔。采样尽
可能减小创伤,不改变脏器位置及形态,不可出现“切片状”剖检。如须打开胸腔,则从单
侧胸肋关节处切开数根肋骨,操作后,将胸廓内器官复位,将皮肤简单缝合;
b) 腹部脏器采样时,在腹正中线开口,应减少腹壁切口的长度及数量,切口位于中线且平直,
采样时保证创伤小、破坏组织少,剖检脏器时应在器官背面开口,不可出现“切片状”剖检,
如非必要,不可破坏胸腹腔内主要大动脉、静脉。注意保护输尿管及大神经。采样时应不改
变脏器位置及形态,检查后将内脏还纳腹腔,保证器官位置处于生理位置,最后将腹壁缝合;
c) 如需取脑组织时,从颅顶正中矢状切开皮肤及颅顶肌肉,向两侧掀开,暴露颅骨,切开部分
颅骨及硬脑膜。采样后将骨瓣放回原位,简单缝合头皮;
d) 骨骼和韧带在尸体剖解中应保湿;
e) 尸检过程中,应经常喷水,保持器官湿润,临时离开,应用湿布覆盖,塑料包裹。
f) 剖解结束后,按照本文件6.3.1c 进行暂时保存。
11 无害化处理
7
T/CAZG 021—2022
11.1 处理要求
尸体剖解、采样或制作标本所需的皮张骨骼等完成后剩下的部分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当无法立
即进行处理时,按本文件6.3 暂存要求进行。
11.2 处理途径
处理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a) 园区自行处置;
b) 政府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或企业统一处置。
11.3 处理方式
11.3.1 通则
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方式应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相关政策规定。国家关于动物尸体无害化的相关规
定见农业农村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农医发〔2005〕25 号)、农业农村部《病死
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 号) 。
11.3.2 焚烧法
11.3.2.1 焚烧炉焚烧法
对于少量的动物尸体,宜采用燃煤、燃油、用电等方式焚烧处理。
11.3.2.2 深坑焚烧焚烧法
对于传染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动物尸体数量较多的情况,应使用深坑焚烧。
11.3.3 掩埋法
11.3.3.1 普通掩埋法
对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及外包装可使用普通掩埋法。患有可经土壤传播的烈性疫病,如
炭疽等芽孢杆菌类疫病,朊病毒引起疫病死亡的动物尸体,严禁使用普通掩埋法。
采用普通掩埋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应遵循下列要求:
a) 深坑的宽度和长度应大于动物尸体,深度不小于2 m;
b) 掩埋坑底和动物尸体表面应铺撒厚2 cm 的生石灰,掩埋后夯实地表土;
c) 掩埋后,应立即用氯制剂、漂白粉或生石灰等消毒药对掩埋场所进行1 次彻底消毒。第一
周内应每日消毒1 次,第二周起应每周消毒1 次,连续消毒三周以上;
d) 掩埋后,第一周内应每日巡查1 次,第二周起应每周巡查1 次,连续巡查3 个月,掩埋坑
塌陷处应及时加盖覆土。
11.3.3.2 化尸窖掩埋法
采用化尸窖进行无害化处理,应遵循下列要求:
a) 地下圆井形,上细下粗,垂直断面为梯形;
b) 地面以上高度1 m,侧面对称留2 个通气孔,深3 m~4 m,口径1 m 左右。底部由钢筋水
泥浇筑厚15 cm,四周三七砖墙水泥抹面,并进行防水处理,加防雨盖;
8
T/CAZG 021—2022
c) 定期添加消毒药品,消毒药品可选用按体重5%~8%投放生石灰或按体重的1%撒布漂白粉,
也可用过氧乙酸按1%~2%浓度稀释,再以体重的8%投放过氧乙酸;
d) 当动物尸体投放累加高度距离投放口下沿0.5 m 时,应封闭停用。
11.3.4 化制法
一般为高温化制法,由政府指定的有资质的单位或企业来完成。动物园应按照要求分割保存动物尸
体,交由相关单位或企业。
12 档案记录
12.1 一般要求
死亡动物的收集、暂存、装运、剖解、采样、标本制作、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应建有台帐和记录。有
条件的,应同时保存书面记录和图像资料。
12.2 台账和记录
12.2.1 动物死亡报告、接收台帐等相关记录应包括死亡动物及相关动物产品来源、种类、动物个体单
位编号、动物标记号、死亡时间(或死亡估计时间)、收集时间、死亡原因、消毒方法、经手人(饲养
管理部门的动物尸体移交人和兽医院的接收人)及数量等。动物死亡报告和接收台帐形式宜为一式三份,
饲养管理部门、饲养班组、兽医院各保存一份。
12.2.2 动物尸体处理台帐和记录应包括死亡动物及产品种类、动物个体单位编号、数量、消毒方法、
处理时间、处理方式、处理数量及操作人员等。
12.2.3 动物尸体运输记录应包括运输人员、联系方式、运输时间、车牌号、运输目的地及经手人员等。
12.2.4 动物园动物尸体的处理记录和运输记录表格见附录B。
12.3 保存时间
涉及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台帐和记录应至少保存5 年,剖解记录表等专业记录资料宜长期保存。
9
T/CAZG 021—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动物园动物剖解记录表
表A.1 给出了动物园动物剖解记录表的样式。
表A.1 动物园动物剖解记录表 P 1(正面)
动物种类: 动物个体单位编号: 性别: 呼名:
出生/来园日期: 死亡时间: 年龄: 标记号:
主检人: 参与者: 记录: 解剖时间:
动物患病情况:
主要器官形态及病理变化:
体表(被毛、营养、天然孔):
体腔(胸腔、腹腔):
心脏(包括心包):
肺(包括气管):
肝脏(包括胆囊):
脾脏:
胰腺:
肾及肾上腺:
胃:
肠(包括肠系膜):
膀胱:
睾丸/卵巢:
子宫:
淋巴结:
其他:
结论:
备注:
注:器官需做更详细的剖解时,附上相关的剖解文字记录、照片和视频。
10
T/CAZG 021—2022
表A.1 动物园动物剖解记录表 P 2(反面)
尸体体尺、体重测量、内脏大小测量
兽类尸体测量
体重: 颈 长 : 腹围:
体长: 颈围: 腰围:
尾长: 肩高: 臀高:
耳长: 前肢围: 后肢围:
后足长: 前肢左右间距: 后肢左右间距:
躯干长: 胸围: 前后肢间距:
颅面比:
其他:
禽类尸体测量
体重: 翼 长 : 喙峰长:
体长: 翼展长: 尾长:
跗蹠长:
其他:
两栖类尸体测量
体重: 头长: 吻长:
体长: 头宽: 前臂及手长:
后肢长: 胫长: 足长:
尾长: 尾宽:
其他:
内脏大小测量
内脏名称: 内脏名称: 内脏名称:
长度: 长度: 长度:
宽度: 宽度: 宽度:
厚度: 厚度: 厚度:
重量: 重量: 重量:
其他: 其他: 其他:
注:器官需做更详细的剖解时,附上相关的剖解文字记录、照片和视频。
11
T/CAZG 021—2022
附 录 B
(资料性)
动物尸体处理登记表
表B.1 给出了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登记表的样式。
表B.1 动物园动物尸体处理登记表
日期 动物名 个体记录 批量
记录
送尸人
(饲养
管理部
门人员)
剖解
(是/否)
(时间及
兽医签字)
标本制作 采样
保存
尸体
处理
方式
运输记录 备
注
动物个体
单位编号
性
别
数量 骨
骼
皮张
(是/否)
运输人
或公司
联系电话 运输
时间
车牌号 动物尸
体及动
物产品
目的地 消毒
方式
经手人
12
T/CAZG 021—2022
参 考 文 献
[1]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2] 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3] 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4]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5] GB 19217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6] GB 19218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7] GB/T 1992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7 年主席令第71 号)
[9]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农业部令2010 年第7 号)
[10]农业农村部《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 号)
[11]农业农村部《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农医发〔2005〕25 号)
[12]《生物塑化标本在自然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 隋鸿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