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ZG 020-2022 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65
团体标准
T/CAZG 020—2022
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指南
Performance guideline for physical restraint of animals in zoos
2022 - 12 - 06 发布2023 - 06 - 01 实施
中国动物园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原则 ........................................................................... 1
5 操作程序 ........................................................................... 1
5.1 前期准备 ....................................................................... 2
5.2 物理保定操作 ................................................................... 2
5.3 操作总结 ....................................................................... 3
6 基本方法 ........................................................................... 3
6.1 通则 ........................................................................... 3
6.2 直接抓捕法 ..................................................................... 3
6.3 工具保定 ....................................................................... 3
6.4 设施保定 ....................................................................... 4
7 应急处理 ........................................................................... 4
7.1 保定失败 ....................................................................... 4
7.2 动物受伤 ....................................................................... 4
7.3 人员受伤 ....................................................................... 4
7.4 保定设施损坏 ................................................................... 4
7.5 动物逃逸 ....................................................................... 4
附录A(资料性) 野生动物在物理保定中的攻击方式 ....................................... 5
附录B(资料性) 人员防护方式 ......................................................... 8
附录C(资料性) 动物物理保定/防护工具设施 ............................................ 9
附录D(资料性) 动物物理保定参考方法 ................................................ 12
参考文献 ............................................................................. 25
I
T/CAZG 02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兽医工作组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管理工作委员会标准工作组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郑州市动物园(郑州市犬只收容站)、北京动
物园管理处、广州动物园、福州市动物园管理处、杭州动物园(杭州少年儿童公园、杭州西湖风景名
胜区疾病监测中心)、上海野生动物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济
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石家庄市动物园、鄂尔多斯市隆胜野生动物园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蓉、李梅荣、王国栋、邓长林、张成林、李同义、程家球、梁作敏、夏茂
华、胥哲、贾婷、左珂菁、陈霖、冯永其、应志豪、程王琨、曹杰、周薇、章小小、陈楠、徐晓娟、
董雨、张生、王建永、辛向博、滕明生、匡高翔、仉伟、陈彬、李轩、张自臣。
II
T/CAZG 020—2022
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动物园动物物理保定的总体原则、操作程序、基本方法,以及意外事件应急处理原
则等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动物园、野生动物饲养机构的动物物理保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CJJ/T 240 动物园术语标准
CJJ 267 动物园设计规范
T/CAZG 007 动物园动物安全管理规范
T/CAZG 008 动物园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CJJ/T 24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物理保定 physical restraint
利用人力、工具、设施或行为训练等物理方法,限制动物活动。
3.2
保定工具 restraint tool
用于限制动物活动,达到保定目的的工具。
3.3
保定设施 restraint device
用于限制动物活动,达到保定目的的设施。
3.4
物理屏障 physical barrier
操作人员近距离接近动物时,用于防止动物攻击的遮挡工具。
4 总体原则
动物进行物理保定遵循以下原则:
a) 安全性:在保障动物与操作人员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动物物理保定操作,操作过程中需考虑动
物福利。
b) 规范性:需满足T/CAZG 007、T/CAZG 008的相关规则。
5 操作程序
1
T/CAZG 020—2022
5.1 前期准备
5.1.1 动物评估
根据物理保定目的,进行前期动物评估。评估内容至少包括:
a) 动物的物种特性、生理特性、不同生长时期、食欲、精神状况、个体习性等是否适合进行物
理保定。
b) 动物所在场馆条件、群体状况等是否适合进行物理保定。
5.1.2 操作方案
对大型、中型动物、凶猛动物、神经质动物、珍稀动物进行物理保定时,宜由饲养管理部门汇同
主管兽医制定详细操作方案。制定操作方案时,需根据保定动物种类、数量等因素,明确如下内容:
a) 保定目的,如诊断、治疗、串笼、训练等。
b) 保定方法,对老、弱、病、残、怀孕动物,充分考虑适应性。
c) 参与人员,明确分工和配合要点,关键环节及部位由经验丰富人员操作。
d) 操作时间,避免高温或严寒。
e)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动物攻击特性见附录A,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见附录B。
f) 应急预案。
5.1.3 动物准备
根据动物生理特性,可采取事先接近(脱敏)、给药、禁食、少食等措施,减轻保定过程中动物
的应激反应。
从群体中保定单个动物时,可提前将保定对象从群体中隔离。
5.1.4 工具与设施准备
根据保定动物的笼舍环境、种类、体型、数量,选择合适的工具,提前检查以确保工具完好可用,
并做好清洁和消毒。
引诱法串笼保定时,选择适合的笼箱或挤压笼,确保笼箱坚固完好、笼门开关正常;放置固定笼
箱满足T/CAZG 007的相关要求。
确保人员防护用具安全有效(见附录C)。
5.1.5 场地准备
确保场地大小适宜各项操作。
检查场所的光线、地面、料槽、水盆、串门等,清除或遮蔽具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保障操作
过程中动物和人员的安全。
提前做好警示和隔离,避免无关人员干扰,保持安静。
5.1.6 人员准备
保定对象为危险等级高或大型动物时,提前召开会议,明确分工,熟知工具和设施的使用方法、
操作流程、配合要点、应急预案等内容。
5.1.7 应急准备
根据应急预案,准备相关设备、工具、急救药品等。操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操作流程,检查相关
设备和工具完好有效,相关人员熟练使用。
5.2 物理保定操作
根据操作方案进行操作。操作时注意以下要点:
a) 操作人员服从指挥、各司其职,保持安静和冷静,动作迅速准确。
b) 操作中,避免用力按压动物胸部、腹部等重要部位,保持动物呼吸通畅,防止伤害动物;动
物侧卧保定时,宜保持动物的头部高于胸腹部,口腔向下方;避免动物剧烈奔跑。
c) 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避免站在动物可攻击范围内,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2
T/CAZG 020—2022
d) 完成相关操作后,清理现场的工具、设备等,做好释放动物准备,人员迅速有序撤离后再释
放。
e) 释放动物时,动物头部宜朝向开阔、平坦区域,不宜朝向玻璃、墙面或操作人员,防止动物
撞伤或攻击操作人员。
f) 动物释放后,宜观察动物精神、食欲、活动等反应,待动物平稳后,方可离开。
g) 操作中,监测动物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如出现异常要及时停止。
5.3 操作总结
完成操作后,及时总结。重点记录意外情况,完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
6 基本方法
6.1 通则
根据动物特性、场馆条件、保定目的等确定保定方法和工具。
保定方法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附录D给出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物理保定参
考方法。
6.2 直接抓捕法
抓捕并限制动物活动,达到保定目的,常与绳、网、笼等工具结合使用。宜佩戴适宜的防护手套。
适用于鸟类、小型食草动物、小型杂食动物、3月龄内幼年食肉动物(不包括熊)、无毒的爬行类
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完成注射和输液治疗、临床检查、串笼等操作时使用。
6.3 工具保定
6.3.1 网捕法
用网子扣捕限制动物活动,达到保定目的。
适用于中小型鸟类、小型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小型杂食动物等,完成临床诊疗、转移等操
作时的保定。
6.3.2 物理屏障
用盾牌、木板等屏障隔离限制其活动,达到保定目的。
适用于平胸目鸟类、镇静后的食草动物等,完成诊疗或转移等操作时的保定。
6.3.3 套杆法
用长竿加绳套套住动物的颈部、角、肢蹄部,限制其活动,达到保定目的。
适用于骆驼、有角的中小型食草动物、有毒的蜥蜴、大中型鳄鱼、小型食肉动物、中小型杂食动
物等,完成注射、临床检查、转移等操作时的保定。
6.3.4 套拉法
徒手用绳套套住动物的颈部、角、肢蹄部,限制其活动,达到保定目的。
适用于骆驼、有角的中小型食草动物、中大型鳄鱼等动物,完成注射、临床检查、转移等操作时
的保定。
6.3.5 颈叉捕捉法
用木制或铁制的叉子,固定住动物的颈部,限制动物活动,达到保定目的。
适用于小型食肉动物完成注射、转移等操作时的保定,如小熊猫、浣熊等。
6.3.6 蛇钩钳
用蛇钩钳夹住蛇头颈部,再控制住蛇身体。适用于蛇的转移、治疗和临床检查等操作时的保定。
6.3.7 钩挑法
3
T/CAZG 020—2022
用蛇钩挑起蛇的腹部,适用于无毒蛇转移时的保定。
6.4 设施保定
6.4.1 通则
通常用引诱法让动物进入指定的设施内,根据设施的结构进行物理保定。
操作时宜确保设施正常,保定设施与笼门或闸门安全相连。
6.4.2 挤压笼
适用于各种动物,使用挤压笼完成检查、治疗、训练等操作时的保定,如象、犀牛、河马、长颈
鹿、成年狮虎豹、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等动物。
6.4.3 柱栏
适用于大中型草食动物,使用四柱栏或六柱栏完成检查、治疗、训练等操作时的保定,如象、犀
牛、河马、马、牛等动物。
6.4.4 训练设施
操作人员通过行为训练,使动物在保定设施内(如训练笼、象训练墙等)限制活动,达到保定目的。
适用于短时间的临床检查、采血、外科治疗、转移等操作时的保定。
7 应急处理
7.1 保定失败
保定过程中,不能达到保定目的时,需及时终止或在条件允许下尝试其他安全、可行的方法。
7.2 动物受伤
保定过程中,动物受到意外伤害,根据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必要时,进行化学保定
并手术处理。
7.3 人员受伤
保定过程中,人员受到意外伤害,根据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7.4 保定设施损坏
保定过程中,可根据设施损坏程度,紧急修复,完成保定;或停止操作,防止发生动物、人员伤
害,防止动物逃逸。
7.5 动物逃逸
动物逃逸时,需立即启动动物逃逸预案。及时控制动物活动范围进行捕捉,必要时采取化学保定。
如动物逃逸到游览区时,疏散游客,避免造成游客受伤。
逃逸动物被捕捉后,宜单独饲养(群居动物除外),加强看护,防止进一步出现应激性损伤,甚
至死亡。
4
T/CAZG 020—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野生动物在物理保定中的攻击方式
表A.1给出了动物园及野生动物饲养机构的动物在物理保定中的攻击方式。
表A.1 野生动物在物理保定中的攻击方式
动物 物理保定参考方法 攻击武器 反控能力 可致害度
犬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群体攻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跃
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毁设
施;爪可抓向铁栅外;会群体攻击
死亡
猎豹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爪、牙、肢体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撕咬、撞击等摧毁
设施;爪可伸出铁栅外
死亡
猫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爪、牙、肢体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撕咬、撞击等摧毁
设施;爪可伸出铁栅外
死亡
豹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爪、牙、肢体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撕咬、撞击等摧毁
设施;爪可伸出铁栅外
死亡
獴科 引诱法串笼、网捕法、训练
爪、牙、肢体、群
体攻击
可跳跃、爬突破障碍;撕咬、撞击等
摧毁设施;爪可抓向铁栅外
伤残
鬣狗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爪、牙、肢体、群
体攻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撕咬、撞击等摧毁
设施;爪可伸出铁栅外
死亡
鼬科
引诱法串笼、网捕法、网捕法配合
串笼、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直接抓捕法、训练
牙、毒分泌物 头部灵活,可从不同角度抓和咬 伤残
浣熊科
引诱法串笼、网捕法、网捕法配
合串笼、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
法、直接抓捕法
牙、爪、
群体攻击
头部灵活,可从不同角度抓和咬操作
人员;会群体攻击
伤残
熊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爪、牙、肢体、
群体攻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攀爬
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毁设
施;爪可抓向铁栅外;会群体攻击
死亡
灵猫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爪
头部灵活,可从不同角度抓和咬操作
人员
伤残
象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肢体任何部位
可用巨大力量摧毁设施;象鼻可大范
围多方位实施破坏性动作
死亡
马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肢体、头部
会拔开笼舍闸门或笼门;撞击等摧毁
设施
死亡
貘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肢体、头部 可撕咬、撞击等摧毁设施 伤残
犀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肢体任何部位 可用巨大力量摧毁设施 死亡
猪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头、肢体 咬和撞击等摧毁设施 伤残、死亡
鹿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头、肢体 咬和撞击等摧毁设施 伤残
西貒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头、肢体 咬和撞击等摧毁设施 伤残
河马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头、肢体 咬和撞击等摧毁设施 死亡
骆驼科 训练、套拉法 牙、头、肢体
会拔开笼舍闸门或笼门;可撕咬、撞
击等摧毁设施
死亡
长颈鹿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头、角、肢体 咬;角撞击;颈脖击打;可跳跃突破死亡
5
T/CAZG 020—2022
动物 物理保定参考方法 攻击武器 反控能力 可致害度
障碍;可撞击等摧毁设施
鹿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 角、肢体
咬;角撞击;可跳跃突破障碍;可撞
击等摧毁设施
死亡
獐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网捕法、直
接抓捕法
牙、肢体 咬;可跳跃突破障碍;撞击 伤残
麂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网捕法、直
接抓捕法
牙、角、肢体
咬;角撞击和刺伤;可跳跃突破障
碍;肢体撞击
伤残
叉角羚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套拉法
角、肢体、头部
可跳跃突破障碍;可撞击等摧毁设施 死亡
牛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套拉法 角、肢体、头部 可跳跃突破障碍;可撞击等摧毁设施 死亡
岩羊属
引诱法串笼、训练、套拉法、网
捕法
角、肢体、头部 可跳跃突破障碍;可撞击等摧毁设施 伤残
蛮羊属
引诱法串笼、训练、套拉法、网
捕法
角、肢体、头部 可跳跃突破障碍;可撞击等摧毁设施 伤残
狐猴科
训练、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
抓捕法
牙、群体攻击 可跳跃、爬突破障碍;撕咬 伤残
懒猴科
训练、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
抓捕法
牙、腺体、群体攻
击
可跳跃、爬突破障碍;撕咬;分泌毒
素
伤残
狨科
训练、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
抓捕法
牙、群体攻击 可跳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 伤残
卷尾猴科
训练、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
抓捕法
牙、群体攻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
毁设施;肢体和头可伸出铁栅抓和咬
死亡
猴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网捕法 牙、肢体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
毁设施;肢体和头可伸出铁栅抓和咬
死亡
长臂猿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网捕法 牙、肢体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
毁设施;手可抓向铁栅外
死亡
猩猩属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肢体、群体攻
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
毁设施;手可抓向铁栅外;可抱住后
啃咬;会群体攻击
死亡
大猩猩属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肢体、群体攻
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
毁设施;手可抓向铁栅外;可抱住后
啃咬;会群体攻击
死亡
黑猩猩属 引诱法串笼、训练
牙、肢体、群体攻
击
会打开没上锁的闸门或笼门;可跳
跃、爬突破障碍;可撕咬、撞击等摧
毁设施;手可抓向铁栅外;可抱住后
啃咬;会群体攻击
死亡
袋鼠科 直接抓捕法 牙、爪、肢体 咬、踢、可跳跃突破障碍 伤残
树袋熊科 直接抓捕法 牙、爪、肢体 可跳跃突破障碍、咬和抓伤 伤残
树懒科 直接抓捕法 牙、爪 咬和抓伤 伤残
犰狳科 直接抓捕法 骨质甲毛 - 伤痛
食蚁兽科 引诱法串笼、训练、直接抓捕法 爪 - 伤残
猬科 直接抓捕法 肢体棘刺 - 伤痛
翼手目 直接抓捕法 牙 咬 伤痛
鳞甲目
直接抓捕法 甲片 - 伤痛
6
T/CAZG 020—2022
动物 物理保定参考方法 攻击武器 反控能力 可致害度
啮齿目 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 捕法 牙 咬 伤痛
豪猪科
引诱法串笼、保护屏障配合网捕
法
刺 - 伤痛
兔形科 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 捕法 牙 咬 伤痛
鸵鸟目
直接抓捕法或盾板、扫帚、布袋
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脚趾、喙 可跳跃突破障碍 伤残
美洲鸵鸟目
直接抓捕法或盾板、扫帚、布袋
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脚趾、喙 可跳跃突破障碍 伤残
鸸鹋目
直接抓捕法或盾板、扫帚、布袋
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脚趾、喙 可跳跃突破障碍 伤残
鹤鸵目
直接抓捕法或盾板、扫帚、布袋
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脚趾、喙 可跳跃突破障碍、踢、踹 伤残、死亡
企鹅目 直接抓捕法、网捕法 喙 - 伤痛
鸮形目
网捕法、毛巾屏障配合直接抓捕
法
喙、爪 - 伤残
雁形目 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 捕法 喙、爪 - 伤痛
鸡形目 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 捕法 喙、爪、距 - 伤痛
䴙䴘目 网捕法、直接抓捕法 喙、爪 - 伤痛
隼形目
网捕法、直接抓捕法、浴巾配合
直接抓捕法
喙、爪 - 伤残
鸮形目 网捕法、浴巾配合直接抓捕法 喙、爪 - 伤残
鹦形目 网捕法、直接抓捕法 喙、爪 - 伤痛
鹈形目 网捕法、直接抓捕法 喙、爪 - 伤残
犀鸟目 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 捕法 喙、爪 - 伤残
鹤形目
直接抓捕法、扫帚配合直接 抓捕
法
喙、爪 - 伤残
鹳形目
直接抓捕法、扫帚配合直接 抓捕
法
喙、爪 - 伤残
雀形目 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 捕法 喙、爪 - 伤痛
鳄龟科 直接抓捕法、网捕法 喙、尾巴 - 伤残
陆龟科
套拉法、网捕法、物理屏障等配
合直接抓捕法
喙 - 伤残
鳖科 直接抓捕法、网捕法 喙 - 伤残
喙头蜥科 直接抓捕法 喙 - 伤残
蜥蜴亚目 直接抓捕法 喙 - 伤残
毒蜥科 工具辅助,并戴手套直接抓捕法- 毒液、牙 - 死亡
巨蜥科 套拉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尾巴、嘴、爪 - 伤残
蛇亚目 工具配合直接抓捕法 毒牙(毒液) - 死亡
蟒科
直接抓捕法、工具配合直接抓捕
法
肢体、牙 缠绕 死亡
鳄目
网捕法、物理屏障等配合直接抓
捕法
牙、尾巴 - 死亡
箭毒蛙科 戴手套直接抓捕法 皮肤腺毒液 - 死亡
蟾蜍科 戴手套直接抓捕法 耳腺毒液 - 死亡
长趾蛙科 戴手套直接抓捕法 颚 - 伤痛
蝾螈科 戴手套直接抓捕法 耳腺毒液 - 死亡
7
T/CAZG 020—2022
B
B
附录B
(资料性)
人员防护方式
B.1 基本防护
动物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参与物理保定的操作人员,需树立良好的安全防护和操作意识。
需定期开展物理保定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的教育培训,定期考核。
B.2 抓伤防护
物理保定时,动物出于自我保护,会用爪攻击或挣扎,增加操作人员被抓伤的可能性,为此:
a) 物理保定前,需熟悉动物的攻击范围。
b) 根据动物攻击力度和范围,操作人员需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套袖和面罩等。
c) 抓伤处理,需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消毒后,前往医院采取相应的狂犬病及
破伤风的预防处置。
B.3 咬伤防护
在物理保定中,需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动物咬人。
a) 动物保定前,熟悉动物情况和保定技术,对保定动物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对危险等级较高
的动物,操作人员熟知特殊保定技术、操作流程、突发状况处理,必要时进行模拟推演。
b) 备齐防止咬伤的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保定危险等级高的动物时,准备盾牌、
防护叉、高压水枪等设备。
c) 预留安全撤离通道。在保定过程中出现失误或突发情况时,及时停止保定,撤离笼舍。对危
险等级较高的动物,需由专门人员把守安全通道。
d) 咬伤处理,同附录B.2c。咬伤情况严重时,立即启动意外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B.4 踢伤防护
在物理保定过程中,需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动物踢踹。
a) 熟知正确的保定方法和躲避方式。保定人员需了解动物四肢的活动范围、踢踹的方向,选择
正确站位。
b) 踢踹撞挤伤处理。轻度伤,如组织挫伤,可用冷水或冰块冷敷。重度伤,如骨折等,用担架
等设备将伤者抬离至安全环境,立即送往医院救治,注意检查伤者的脉搏、呼吸等。
8
T/CAZG 020—2022
C
C
附录C
(资料性)
动物物理保定/防护工具设施
C.1 通则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安全、动物福利等要求,选用最适宜的工具。
C.2 手套
有短袖和长袖的普通线手套、皮手套、加厚棉手套、耐磨加厚全帆布手套、金属丝防割伤手套等,
主要用于防护。
C.3 绳索
根据动物体型大小,选用适合的直径、材质的绳索,如麻绳,尼龙绳等,常用于捆绑、套拉动物。
C.4 扣网
C.4.1 捕网、拉网及撒网
用尼龙或麻绳编成的网,使用时可人工撒网,或枪械发射。适用于食草、食肉、杂食动物和在水
面上游禽的捕捉。
C.4.2 抄网
用尼龙线、麻绳或包芯棉线织成网或用编织袋,固定在钢管或铁管弯曲成的圆环上,圆环连接长
柄。圆环的直径、柄的长短、网眼大小根据捕捉的动物体型而定。用编织袋时,要选用透气的材料。
抄网适合小型动物,如游禽、猛禽、攀禽、两栖类动物、小型灵长类动物等。用于捕捉中型灵长
类动物、小型杂食动物时,抄网的圆环要选用金属材质制成,如铁管等,防止动物掀起抄网逃逸。
C.5 弹力丝袜
套住动物肢体,限制动物活动。用于红鹳、鹤、鹬等涉禽的保定。
C.6 颈叉
用木棍或铁棍制成丫形,长短、大小根据保定动物而定。用于走禽的捕捉或小型食肉动物的头颈
部固定。
C.7 蛇钩
根据蛇的大小,选用适宜的钩子和柄的长度,避免蛇的攻击。
C.8 捕捉钳
C.8.1 蛇钩钳
可控制蛇的头部,前端为锯齿状的长柄夹子。柄的长度、夹子的大小根据蛇体型而定。用于捕捉
中小型毒蛇。
C.8.2 大号医用镊子
用于捕捉小型蛇和蜥蜴,安全灵活。使用前将镊子的前端套上软质橡胶管,防止动物受伤。
C.9 捕捉钩、捕捉套环
C.9.1 索钩
用轻型材质做手柄,长度为100 cm以上,前端用金属板弯成月牙形固定在手柄的前端,弯的两端
制成使1.5 cm粗的绳子灵活穿出的长方孔,将绳子的一头以活结的形式固定在弯形一端的孔内,另一
9
T/CAZG 020—2022
头与手柄能平行活动。绳子可自由收缩,当蛇头进入前面绳子活结里,拉紧手柄端的绳子,从而控制
住蛇头。
适用于捕捉眼镜王蛇。
C.9.2 套杆
长杆的一端配有可收缩的绳套,类似于牧民用的套马杆。适用于捕捉长角的中小型食草动物、小
型食肉动物(体重20 kg以下)。使用时,操作人员握住长杆,对准动物头或角,将绳圈套住颈部、角
基或一条前肢,顺势收紧绳索固定。
C.10 扫帚、地刷
用于驱赶或按压动物的防护工具,可辅助物理保定。
C.11 物理屏障
用硬质或软质材料制作,阻挡在人和动物之间。物理屏障可用于保护操作者和动物,能使操作者
更靠近动物又不惊扰动物,逐步将动物诱逼到笼箱中,如盾板、彩条布、木质挡板等可以把操作人员
与动物隔开,保护操作人员不受动物踢、撞、咬等伤害。
捕捉过程中,用毛巾、浴巾、袖套等物理屏障遮住动物眼睛,有利于动物保持安静。
C.12 挤压笼
C.12.1 通则
挤压笼主体结构、附属构件等的强度设计需满足CJJ 267的相关要求。
C.12.2 食草动物挤压笼
C.12.2.1 材质
材质一般采用钢制材料和木质材料相结合,采用钢制材料做框架,木质材料做内衬。
C.12.2.2 大小
笼箱一般为长方形,前后两端一般采取左右开启的推拉门,笼箱的大小因动物种类而不同,一般
要求动物能起卧自如,不能转动身体。
C.12.2.3 设计要求
食草动物由于种类繁多且体型相差较大,对于大型食草动物,如象、长颈鹿等要求笼箱底有防滑
设计;在前后两端设计左右的推拉门;笼箱要求至少有一侧面能全部打开,能够在压缩过程中动物出
现意外时,可开启整个侧面,确保动物安全。
C.12.2.4 使用范围与方法
食草动物生性胆小,易受惊等特点。可借助行为训练配合挤压笼来进行保定,完成相关的医疗检
查等操作。
C.12.3 食肉动物挤压笼
C.12.3.1 材质
食肉动物的挤压笼需足够坚固,确保人和动物的安全。可全部采取工业316 或304 不锈钢材质。
C.12.3.2 大小
笼箱一般为长方形,前后两端为上下开启的提升门,笼箱的大小因动物种类而不同,一般要求动
物能起卧自如,不能转动身体。
C.12.3.3 设计要求
10
T/CAZG 020—2022
一般采用侧面、向下和合掌式等压缩模式。压缩过程缓和,固定方便牢固,确保动物和人的安全。
前后两端为上下开启的提升门,要求两个门能上锁。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所有焊点宜为满焊,所有
的螺丝为内嵌式设计。
C.12.3.4 使用范围与方法
该挤压笼可用于狮、虎、豹、狼等食肉动物。将挤压笼的空间调至最大,当动物进入挤压笼后,
缓慢操作改变内部大小,以达到保定动物的目的,完成相关的医疗检查,采血、输液等。
C.12.4 灵长动物挤压笼
C.12.4.1 材质
中大型灵长动物的挤压笼的材质要求与食肉动物的挤压笼相同。小型灵长动物的挤压笼可使用不
锈钢材质、木头或者PVC等材质。
C.12.4.2 大小
可根据动物体型而定。
C.12.4.3 设计要求
一般采取后门为活动面框,前门为上下开启的提升门,采取后门压缩的模式,压缩过程和固定方
便且牢固,前门及后门活动面框均能上锁且固定牢固。由于大型灵长类动物灵活、爆发力大,所有的
焊点宜为满焊,不可使用螺丝等结构。
C.12.4.4 使用范围与方法
开启前门,使用训练或者引诱法使动物进入挤压笼,关闭笼门、上锁固定。
11
T/CAZG 020—2022
D
D
附录D
(资料性)
动物物理保定参考方法
D.1 哺乳动物
D.1.1 食肉动物
D.1.1.1 通则
操作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咬伤、抓伤。
D.1.1.2 中大型猫科动物
D.1.1.2.1 成年中大型猫科
宜采用引诱法串笼、训练或化学保定,不能直接抓捕。采用引诱法串笼的操作要点包括:
a) 根据动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笼箱和固定方式。
b) 在相邻的笼舍或操作通道的闸门或笼门外,固定好笼箱或挤压笼。
c) 拉开笼箱和通道的门,在食物引诱或者训练的方式下,使中大型猫科动物自行进入笼箱内
(如图D.1),及时关闭笼箱和通道的门(如图D.2)。确定笼箱的门锁好后,方可移动笼箱。
d) 根据保定目的,缓慢挤压限制动物活动,完成如治疗、检查等操作,评估回放的时机。
e) 动物在笼内出现较大应激时,可通过提供黑暗、安静的环境减少应激,必要时采取药物镇静,
操作无效时要及时回放。
f) 串笼操作时间不能过长,避免动物应激。
图D.1 食物引诱动物进入挤压笼
图D.2 动物进入挤压笼后关闭箱门和通道闸门
12
T/CAZG 020—2022
D.1.1.2.2 幼年中大型猫科动物
3月龄以内的中大型猫科动物,在单独饲养时,可用直接抓捕法、网捕法保定;必要时,配合串笼
进行保定。操作要点包括:
a) 直接抓捕保定:抓住动物颈部皮肤,限制头部活动,另1 只手或由另1 名操作人员控制住躯
体和四肢(如图D.3)。
b) 网捕法:迎面扣住头部,压紧全身。
c) 网捕法配合串笼:网捕后,笼箱口朝上,网口对准笼箱口,动物进入笼箱,立刻关闭箱门。
d) 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网捕后,隔网抓颈部、控制住肢体。网内换手控制住头颈,撤除网
外控制头颈部的手。从网内换手控制肢体后,撤除抄网。宜2 名操作人员操作。
e) 操作人员动作需稳、快、准,需注意爪和牙齿,防止抓咬。不宜长时间拎、拽颈部皮肤,防
止皮肤损伤。
图D.3 幼年猫科动物直接抓捕法
D.1.1.3 熊科动物
成年熊物理保定宜采用引诱法串笼、训练或化学保定,不能直接抓捕,操作方法同D.1.1.2.1。
0月~3月幼年熊可采用网捕法,完成注射、医疗检查和转移等操作。
笼箱需坚固,以防止熊科动物的破坏,尤其是棕熊。
D.1.1.4 犬科动物
成年中型犬科动物宜采用引诱法串笼、训练或化学保定,不能直接抓捕,操作方法同D.1.1.2.1。
3月龄以内的犬科动物物理保定方法同D.1.1.2.2。
D.1.1.5 小型食肉动物
可使用抄网配合直接抓捕法、引诱法串笼。宜2名操作人员配合完成。
用抄网扣住头部,一手固定颈部,另一手压臀部限制活动。移出抄网时,从网内换手控制住头颈
部后,撤除网外控制头部的手。从网内换手控制身体,撤除抄网 (如图D.4) 。
对水獭、獾等动物的直接抓捕时,需佩戴防护手套,防止动物撕咬。
注: 其他小型食肉动物主要包括灵猫科、鼬科、浣熊科动物。
13
T/CAZG 020—2022
图D.4 小型食肉动物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D.1.2 食草动物
D.1.2.1 通则
食草动物宜进行日常行为训练,以达到物理保定的目标。
根据物理保定操作方案,选择适宜的场地,避免出现地面不平整、有碎石和瓦砾等。
D.1.2.2 象
宜在训练设施下进行象的行为训练。象的物理保定设施宜增加机械辅助设施。对象进行物理保定
的操作要点包括:
a) 对训练情况良好的象,可在训练设施(如L型保定栏、训练墙等)中限制象的移动,操作人
员进行检查、治疗、修足等操作。
b) 未训练或脾气暴躁的象,进行手术等治疗时,需采用化学保定。
c) 根据场地和操作目的,可栓系象腿。前后腿交替固定,前腿的栓系位于踝关节下,松一些;
后腿的栓系位于踝与膝关节之间,较紧密。绳索长度需让象自由卧下或站起,不宜过长,避
免象转圈缠绕自身,卧下时可用软垫保护象腿;栓系固定不宜超过12 h,需每天换腿,避免
皮肤受伤。栓系材质可选择铁链或编织棉绳等天然材料绳索,也可配合使用,天然材料的绳
索直径不小于32 mm,材料选择需能够承受象的拉力。栓系部位宜加套软质材料。栓系结构
需设旋转轴,铁链可用U形扣、按钮或锁来锁紧。
d) 保定过程中,操作人员不能站在象鼻正前方或位于象体与栏杆、墙之间,防止被象鼻抽打、
肢体挤压等造成伤害。需携带相关防护工具。
D.1.2.3 犀牛
可采用训练、引诱法串笼等,进行诊疗、检查和串笼等操作。进行手术等较长时间治疗时,需选
用化学保定。
保定过程中,需注意防止犀牛顶伤或挤伤操作人员。
D.1.2.4 河马
可采用训练、引诱法串笼等,进行诊疗、检查和串笼等操作。
0月~6月的幼年河马可用物理屏障配合串笼,即先将幼年河马隔离限制在一区域内,在靠墙边或
一角落放置装动物的笼箱,然后再用木板将幼年河马慢慢向笼箱方向逼赶,直到幼年河马进入笼箱。
提前进行医疗或串笼相关的训练,河马可配合大部分物理保定操作。
需注意防止河马咬或撞击操作人员。
D.1.2.5 长颈鹿、霍加狓
宜选用训练或引诱法串笼进行物理保定。手术等治疗时,需选用化学保定。操作要点包括:
a) 需选择大小合适的笼箱,高度超过长颈鹿肩高30 cm~50 cm,可以自由转动;检查笼箱底部
是否有破损,内壁平整无凸刺,笼上沿要有软包,门要灵活。
14
T/CAZG 020—2022
b) 引诱法串笼时,在正式串笼前1 周~2 周,将笼箱放置在长颈鹿每日进出的通道,前面、两
侧用顶杠支撑,用食物引诱使长颈鹿自主地进入笼中,逐渐适应减少应激。待脱敏后,关闭
笼箱门。
c) 串笼关门不及时或突然惊吓会造成长颈鹿伤亡。宜在运动场一侧设漏斗状通道,一步步将长
颈鹿引至挤压笼内,笼箱内可悬挂树枝等食物,吸引长颈鹿的注意力,避免应激。
d) 串笼时,做好人员分工,现场保持安静,关门要迅速,防止动物踢伤。
D.1.2.6 骆驼
宜选用训练、套拉法进行物理保定。手术等治疗时,需选用化学保定。操作要点包括:
a) 在操作时宜准备一布袋,罩住它的头部,以避免骆驼喷射胃内容物到操作人员身上。
b) 对有训练基础的骆驼,可用套拉法。用绳打一圈套(设安全结)套住骆驼颈部,3 名~4 名
操作人员协同限制骆驼头部并用手盖住骆驼的双眼。1 名操作人员用绳打一圈套,将骆驼的
嘴整个套住,绳套结在骆驼嘴边一侧,将该绳套结中的一条绳从骆驼头颈后面绕过到骆驼嘴
的另一边,绳从套内穿过,然后两端打上结,再将绳往后拉过骆驼眼部打结。将绳绕过头下
面拉过至另一侧,再打上活结,拉住绳的另一端将骆驼牵到目的地。
c) 配合麻醉时,操作人员辅助动物平缓倒下,倒地后将动物头部垫高,口向下方,防止胃内容
物返流误吸;固定后腿的操作人员,要站在后腿踢不到的位置,防止被蹬伤。
注: 安全结是使绳圈大小可固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打结方式。其中一种方法是在绳索特定位置上先打一结,用于限
定绳圈收紧幅度,防止动物窒息,然后再打绳圈,其大小适合套拉动物的需要。
D.1.2.7 野驴、斑马
宜采用训练、引诱法串笼保定。手术等治疗时,需选用化学保定。
用稍大一些的四面敞开(有光线)的笼舍作为过渡,对准笼舍通道固定好笼箱,打开笼箱前后门。
将饲料放入笼箱内,让其自由进出并形成习惯。正式串笼时,关闭一侧笼箱的门,待其进入笼箱后,
关闭笼箱的门和过道闸门。不能驱赶,防止动物乱撞或猝死。
物理保定中,不能站在野驴、斑马身后,防止其向后踢引起伤害。
注:斑马属于神经质动物。
D.1.2.8 羚牛、大羚羊
可采用引诱法串笼或配合化学方法进行保定。在串笼时,可用食物引诱或训练等方式。
注: 羚牛属于牛科,会用头上的双角顶撞、挑起和刺伤,用蹄踢踹。
D.1.2.9 貘
可用引诱法串笼或训练下完成物理保定。
D.1.2.10 小型食草动物
可采用直接抓捕法、网捕法、套拉法、训练或引诱法串笼。操作时,需不少于2名操作人员。操作
要点包括:
a) 直接抓捕法时,1 名操作人员抓住后肢迅速拎起,然后另2 名操作人员前后一起按住侧躺动
物的肩胛和髋部。
b) 引诱法串笼时,在笼舍通道选定好笼箱的位置并固定好。可用套拉法、网捕法、直接抓捕法、
训练、引诱法等,将动物引进挤压笼内,关闭笼门。
c) 套拉法时,保定对象为有角的小型食草动物,可限制动物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绳索套住犄角,
拉进挤压笼内。
d) 网捕法时,用网兜扣住,固定头部和四肢。
e) 直接抓捕法串笼操作时,抓住犄角,待头部进入挤压笼后松手。可用木板等物理屏障缓慢推
进挤压笼。
f) 操作人员需相互配合,保持动物处于侧卧或正卧,不能仰卧,以防胃液呛入。
15
T/CAZG 020—2022
g) 抓犄角时,防止犄角刺伤。当动物侧卧倒地后,操作人员始终位于动物背部,以防被动物蹬
伤。视情况用绳索将两前、后肢捆绑在一起,需防止动物和人员受伤。
D.1.3 杂食动物
D.1.3.1 袋鼠
可用直接抓捕法。大型雄性袋鼠宜进行化学保定。操作要点如下:
a) 体型较大的袋鼠,需至少3 名以上操作人员。选择在有限空间且安静的环境下操作,由有经
验的操作人员抓住尾巴,控制方向。另1 名~2 名操作人员从袋鼠侧面抓住后肢,拖拉后肢
使袋鼠侧倒。1 名操作人员抓住前肢及耳朵。必要时可以安排1 名操作人员负责按压袋鼠髋
部,1 名操作人员负责固定前肢及耳朵 ,腿部视袋鼠力量增加操作人员(如图D.5)。
b) 小型袋鼠可由1 名操作人员抓住尾巴,控制方向,让其自行向前进入笼箱内。
c) 操作人员不可站在袋鼠的前方,防止被踢。保定时,避免咬伤、抓伤、踢伤。
注: 袋鼠能以尾立起身体,用后足猛踢,也可抱住操作人员,用拳击或腿踢,还会咬伤。
图D.5 袋鼠直接抓捕法配合治疗
D.1.3.2 食蚁兽
大食蚁兽可用引诱法串笼保定,小食蚁兽可用直接抓捕法保定。
至少2名操作人员。1名操作人员先抓住尾巴前端控制方向,使其进入挤压笼,另1名操作人员关闭
挤压笼门。另一种方式,可用围板等物理屏障将大型食蚁兽赶入笼箱,不可用手抓大食蚁兽的前腿,
防止前肢爪刺伤。
操作人员不可站在食蚁兽前面。
D.1.3.3 树懒
可用绳套等工具配合直接抓捕法。
将树懒赶至平滑地面上,1名~2名操作人员用绳套套住、完全拉开前肢或四肢,树懒身体贴住地
面(如图D.6)。根据保定目的,第3名操作员从颈部背侧控制住头部。
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树懒快速移动并用尖爪攻击。
图D.6 树懒直接抓捕法
16
T/CAZG 020—2022
D.1.3.4 犰狳
可用直接抓捕法保定,抓起背侧的遁形盔甲的边缘(如图D.7)。
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抓伤。
图D.7 犰狳直接抓捕法
D.1.3.5 豪猪
可用引诱法串笼保定,可用黑暗的笼箱,待其进入后关闭,以符合豪猪夜行性的习性。
采用直接抓捕法保定时,需防止刚毛射击。尾巴被触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刚毛发射造成的伤害。
可将手放置在尾巴同一水平的地面上,轻轻地触及尾端然后紧紧抓住末端的毛发和刚毛,往后拉,感
觉尾巴被触及时或豪猪企图弹起尾巴时,维持尾巴的紧张度,抓牢尾巴,防止豪猪发射刚毛。控制尾
巴的张力,将动物提起,另1只手自尾滑向无刚毛的腹部,使腹下升高。
D.1.3.6 河狸
用一个套杆套住其颈和肩,控制住河狸的一只后脚或在尾的基部使其头向下。
不可提起尾巴,避免其回头咬伤操作人员。
D.1.3.7 刺猬
可用直接抓捕法。操作要点如下:
a) 宜佩戴防护手套,以避免刺猬体背锐利的刺。
b) 刺猬有针尖样的牙齿,操作时不可用任何金属器物,以免伤害牙齿。
D.1.3.8 小型啮齿动物
可用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引诱法串笼。扣网扣住后,抓牢其颈部,用手固定肢体。
不可捉其尾巴,避免折断松鼠尾巴。宜佩戴防护手套。
D.1.3.9 蝙蝠
可用直接抓捕法。操作人员宜佩戴防护手套,防止咬伤和损伤飞膜。
注:蝙蝠的牙齿锐利如针,飞膜易损。
D.1.3.10 灵长动物
D.1.3.10.1 大型灵长动物
成年大型灵长类动物不能直接采用抓捕法保定。需引诱法串笼、训练或配合化学保定下进行操作,
串笼时宜采用正强化训练或食物引诱,不宜用驱赶法。操作要点包括:
a) 引诱法串笼,可通过操作人员的指令,使其进入笼箱。或将笼箱固定于动物所饲养的环境中,
打开笼箱的门和通道的闸门,在笼内放入食物,让其自由进出,使其适应。待适应后,1 名
操作人员将食物放在挤压笼的远端,另1 名操作人员辅助看守笼箱或通道的另一个门,待动
物进入笼箱并在远端采食时,关闭闸门或笼门。
b) 串笼时需保持安静,操作人员为动物熟悉和信任的人员。
c) 进行采血、注射等行为训练时,宜利用物理保定设施来完成相关操作。
d) 操作人员不能背靠笼箱或物理保定设施,防止灵长类动物拽住衣服、头发等。
D.1.3.10.2 中型灵长动物
17
T/CAZG 020—2022
采用引诱法串笼、训练或配合化学保定下进行操作。在安全和动物福利评估后,除合趾猿外,可
采用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操作要点如下:
a) 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可将动物限制在较小的空间,用抄网将动物扣捕在地面上,避免用
抄网罩住动物从高处向下拉时造成动物逃脱及用力过猛使其逃脱。将动物从网内取出时,将
其局限在网末端,用手卡住其颈部,将网向外翻使动物外露,另1 名操作人员抓住动物的两
前臂,并交叉背与身躯后,将卡颈的手松开,攥住动物的下肢就可进行各种检查操作(如图
D.8)。
b) 当需配合串笼时,扣住动物,可将网口直接对准竖起的笼箱口,将动物扣入笼箱。
c) 引诱法串笼同D.1.3.10.1 大型灵长类动物的引诱法串笼。
d) 选用铁制或实心木制抄网,以应对动物较大的攻击力量。
e) 保定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防止咬伤、抓伤。
f) 群居性动物,在保定前宜把个体隔离出来。群体中保定时,需多名操作人员协同,防止群体
攻击。
图D.8 中型灵长动物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D.1.3.10.3 小型灵长动物
可用网捕法、直接抓捕法或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保定。操作要点如下:
a) 直接抓捕后,用拇指和食指顶住下颌并掐住颈部,限制头部活动,另一只手握牢其腹部(如
图D.9)。如动物挣扎,可紧压其脊背,限制动物活动。
b) 使用网捕法时,选用抄网的网孔大小需根据动物体型而定。
c) 狐猴、卷尾猴等群居性动物,在保定前宜把个体隔离出来。群体中保定时,多名操作人员
协同,防止群体攻击。
d) 保定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咬伤、抓伤。
18
T/CAZG 020—2022
图D.9 狨猴直接抓捕法
D.2 鸟类
D.2.1 走禽
走禽进行物理保定的操作要点包括:
a) 走禽如非洲鸵鸟、美洲鸵鸟、鸸鹋、鹤鸵等进行物理保定时,不能单人操作,至少2 名以上
操作人员。
b) 温顺的鸸鹋、美洲鸵鸟、非洲鸵鸟可用直接抓捕法或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2 名~3 名
操作人员利用扫帚等工具将其挤到角落,或用布袋套住头后,抓紧翅膀的基部,使其卧下或
推入笼箱(如图D.10)。也可使用盾板,从左右、后部推动的方式进行短距离转移操作。
c) 较凶猛的走禽,如鹤鸵,宜采用化学保定、引诱法串笼或训练。
d) 保定时,不能站在动物前面,可让其正卧,不可侧卧,防止被踢伤。
图D.10 走禽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D.2.2 游禽
游禽主要包括天鹅、雁、鸭、鸥等,可采用网捕法、直接抓捕法或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操作
要点如下:
a) 在湖面时,将其赶至狭窄的地方,用网扣、套杆套住颈部,或前面用拉网堵截后直接抓捕。
b) 在室内时,用网捕法或直接抓捕法保定。小型鸭可手握其颈部。体型较大的雁、天鹅,靠近
后,可一手抓住颈部,另一手抓住双翼的基部。也可用一手握住喙,一手抓住跗蹠部后方,
用手臂将躯干连同翅膀夹住。
c) 体型较大的鹈鹕等,1 名操作人员控制喙部,另1 名操作人员按压双翼基部从而限制动物身
体活动。
d) 攻击性较强的水禽,可借助扫帚、网等工具将其先赶到角落,或按压住进行直接抓捕法保定。
D.2.3 涉禽
涉禽包括红鹳、鹤、鹳、企鹅等,可使用直接抓捕法或扫帚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不宜用
抄网来抓捕。操作要点如下:
a) 鹤的捕捉至少需要2 名操作人员。用大扫帚将鹤抵至角落,限制其活动,1 名操作人员从鹤
后方控制住头部,将其喙部抓住,注意避开鼻孔,防止动物窒息,另1 名操作人员迅速从鹤
的侧面将双翅合拢,用胳膊夹住其躯干和翅膀,将双腿控制并收起,将鹤夹在腋下,另1 只
手抓好头部,抱起即可(如图D.11)。
b) 小型涉禽,可采用丝袜、麻袋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如红鹳,1 名操作人员抓住喙,
另1 只手抓住双翼的基部。2 名操作人员用长的弹力丝袜从头部穿过套住身体和两脚,露出
头部。使用该方法放回动物时,抓住涉禽双翅,确保腿没有麻木并能稳定行走后,才能放开
双翅。
c) 操作时,需佩戴护目镜、手套等防护设备。
d) 头罩可用在大型凶猛的涉禽上。
19
T/CAZG 020—2022
图D.11 涉禽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D.2.4 猛禽
常见猛禽包括鹰、秃鹫等可用网捕法或浴巾等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操作要点包括:
a) 大型猛禽宜由2 名操作人员操作。用抄网、浴巾等扣住头或用长把扫帚挤住头。1 名操作人
员抓住两翅和背部按其卧下,用手抓住跗蹠部,另1 名操作人员抓住头,共同放入笼内。
b) 较灵巧的中小型猛禽宜用浴巾或网兜扣住头部,用手分别握住两爪,将猛禽身体靠在胸前
(如图D.12),避免其喙、爪伤人。或网兜扣住后,一手抓住猛禽双翼或基部,另一手抓住
猛禽双腿的跗骨处。
c) 保定时,宜戴防护手套、护目镜。
图D.12 猛禽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
D.2.5 陆禽
陆禽主要包括雉鸡类,如孔雀、火鸡、珍珠鸡、各种雉等,可用网捕法。操作要点包括:
a) 对小型种类,可用抄网扣住,攥紧跗蹠部提起或抱起。
b) 体型大或尾长的陆禽,宜采用直接抓捕法。直接抓捕法同D.2.4。
c) 用手抓住跗蹠部时,防止被雄鸡的距刺伤或刮伤。
d) 释放时,选择不易直接起飞的区域,防止冲撞致伤。
注: 雉鸡类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发情期攻击性较强。
D.2.6 攀禽
常见攀禽包括鹦鹉科、犀鸟科、巨嘴鸟科、佛法僧科等,可用网捕法、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操作要点包括:
a) 对体型较大的,如犀鸟、鹦鹉、巨嘴鸟等,可采用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用抄网罩住后,
控制住喙,抱住翅膀和躯干即可(如图D.13)。
20
T/CAZG 020—2022
b) 鹦鹉可用物理屏障配合直接抓捕法。将鹦鹉限制在较小的空间内,用毛巾盖住头和眼,或用
小地刷压住头颈部,一只手环握住头的颈部,另一手顺着翅膀向下按压抓住双脚,直到控制
鹦鹉。
c) 犀鸟保定时,可用网捕法。用抄网罩住后,一手从后方按住头,并掐住喙角,另一只手抓住
跗蹠部。
d) 可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设备,防止咬伤。
图D.13 犀鸟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D.2.7 鸣禽
可用抄网法配合直接抓捕法。
捕捉后,可连同翅膀、肢体一起握在手心,头部从操作人员虎口露出。
执握时,拇指和四指不能握实,防止压迫心脏而造成呼气窒息。
D.2.8 企鹅
两手可放在翅膀基部,两手需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企鹅啄伤。中小型企鹅可一手抓住两翅
基部,一手抓住喙。
需戴防护手套。
D.3 爬行动物
D.3.1 龟
可采用直接抓捕法,操作要点包括:
a) 小型龟的直接抓捕法,即单手捏住龟壳完成保定操作。
b) 中大等体型的龟以双手拿住龟壳两侧中后部完成保定操作,对于头无法回缩的龟可以一手抓
住颈部下、一手抓住尾部背壳下(如图D.14)。使其头部朝上并在视线范围内,防止龟咬伤
操作人员。
c) 必要时佩戴手套。
图D.14 龟直接抓捕法
21
T/CAZG 020—2022
D.3.2 蜥蜴
大型蜥蜴可用套拉法配合直接抓捕法。用绳套套住一个前肢和头部,带手套的手环绕其胸部和腹
部。
中小体型蜥蜴可佩戴手套后用直接抓捕法,即一只手迅速从后面按住蜥蜴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按
住尾巴与后肢之间处(如图D.15)。不可先抓尾巴,避免尾巴断裂。
有毒液的蜥蜴,可使用绳套杆或蛇钩控制头部,配合直接抓捕法。
需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图D.15 蜥蜴直接抓捕法
D.3.3 鳄鱼
鳄鱼的物理保定可根据体型大小,选择不同的方法和保定工具,如麻袋、绳索、胶带。操作要点
包括:
a) 扬子鳄等小型鳄鱼的操作需至少2 名操作人员。
• 小型鳄鱼可用直接抓捕法,完成移笼等操作。单手抓其尾巴,顺势将其搬移。可借助惯
性的力量提拽,避免鳄鱼借助尾部的着力点回击操作人员。
• 小型的幼年鳄鱼,可用直接抓捕法。用手掌托牢其腹部,使其感觉到安全感,避免幼年
鳄鱼发生较强的挣脱行为。
b) 中大型鳄鱼可采用套拉法、网捕法、物理屏障等配合直接抓捕法。
• 可使用旗绳(打成索套结)、尼龙绳网等工具。
• 将鳄鱼从水中赶上岸,1名操作人员用一条粗细适宜的绳索套住鳄鱼上颌(吻部)并拉紧
不放,任其挣扎。待鳄鱼安静后,另1名操作人员用麻袋布迅速盖裹住头部并按住。另外2
名~3名操作人员分别按住鳄鱼的尾部、后肢及臀腰部。用绳索将鳄鱼的上下颌捆绑住。用
绳或胶带等分别收紧四肢向身体靠拢(如图D.16)。
• 保定完成后,需撤离控制鳄鱼身体的绳索、胶带和操作人员。将腭部的绳或胶带解开,
操作人员撤离到安全距离后,用木棍或者长夹等挑开头部的遮蔽物。
c) 体型更大的鳄鱼,需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力量和技巧,挤压在鳄鱼身上的力量总和既要
能控制住鳄鱼的挣脱和攻击,不宜过度挤压伤害鳄鱼体。其他操作要点同D.3.3 b)。
注: 鳄鱼的攻击部位主要靠牙撕咬和尾巴摔打,并且鳄鱼体型差异较大。
22
T/CAZG 020—2022
图D.16 鳄鱼直接抓捕保定
D.3.4 蛇
采用直接抓捕法、工具配合直接抓捕法进行保定。操作要点如下:
a) 对体型小或者幼年的无毒蛇物理保定,根据动物和环境情况,可选择不同的保定方式。
• 直接抓捕法保定,即戴上手套,用1只手抓住蛇头颈部,另1只手抓住蛇的尾巴。转运至
捕蛇袋时,将蛇尾放进袋中,蛇身全部进入袋后抓住头颈部的手不要放开,另一只手从
袋外掐住蛇的头颈部,在袋内的手方可放开,收紧并封好袋口。
• 用蛇钩辅助装袋,即用蛇钩勾住蛇的胸腹部并提起。勾住的蛇移到网兜口上,将蛇放进
网兜,将网袋捆绑好。
• 蛇钩钳辅助直接抓捕法,操作时手拿蛇钩钳,用蛇钩钳夹住蛇的头颈部(如图D.17),
另1只手从蛇的背面向前用大拇指和中指掐住蛇的头颈部两侧,食指压住蛇的头顶,另1
只手再轻轻地握住蛇的中后部。
b) 有毒的蛇需使用远距离的工具配合直接抓捕法保定,至少2 名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需要穿戴
好防护围裙、长筒雨鞋、护目镜等。如操作人员被咬伤,需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c) 对蟒蛇的物理保定,根据动物和环境情况,可选择不同的保定方式。
• 蟒蛇的日常转运、检查、治疗时,操作人员至少3名操作人员以上配合完成。可使用颈
叉直接夹住蛇的头颈部或徒手固定蟒蛇头颈结合部,另2名操作人员分别徒手固定蟒蛇
的躯干和尾部,避免蟒蛇猛烈扭曲身躯。
• 需佩戴捉蛇手套,从蛇头部后方接近,掐牢其头颈处。当手臂一旦被缠住后使得手臂力
量虚脱,此时替换另一只手或双手继续控制蛇颈处,必要时可由另1名操作人员来接替
完成。其他操作人员控制住蛇的其他部位。
图D.17 用蛇钩钳控制蛇的头颈部
D.4 两栖动物
D.4.1 蛙
23
T/CAZG 020—2022
直接抓捕法保定。宜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箭蛙等有毒的蛙类。
注: 箭蛙皮肤分泌物的毒性、蟾蜍皮肤蟾酥分泌较轻微的毒性。
D.4.2 大鲵
可用直接抓捕法、网捕法或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宜佩戴防滑手套,避免滑脱。
根据大鲵体型大小,使用单手或双手的虎口掐住大鲵颈部,防止其回头咬伤操作人员。为避免手
部滑脱,可使用剩余手指夹住其前肢,协助固定。
网捕法配合直接抓捕法时,可用抄网等扣住大鲵,用徒手保定或移入箱内。抄网的网面宜使用较
为柔软的尼龙纱网。
24
T/CAZG 020—2022
参考文献
[1] Murray E.Fowler. Restraint and Handling of Wild and Domestic Animals, 3rd Edition [M]. Wiley-
Blackwell,2011:219-439.
[2] 徐正强,裴恩乐,张峰主编.圈养野生动物饲养管理的原理和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14:61-80.
[3] 吴其锐.动物园动物的安全防范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79-116.
[4] 张金国主译.鹤类生物学及饲养管理与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4-29.
[5]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猛禽救助中心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1-2.
[6] 张成林主编.动物园兽医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22-41.
[7] 张金国主编.中级观赏动物饲养工培训考试教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52-161.
加标准。
[8]GB/T40450-2021犬保定操作技术规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