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I 006-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Bone-RADS诊断标准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6阅读模式

T/CASMI 006-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Bone-RADS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11.02 0
CCS C05
团体标准
T/CASMI 006-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Bone-RADS诊断标准
Diagnostic Standards for Bone-RADS in Chongqing Social Medical Institutions
2024-6-13发布2024-6-18实施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技术要求....................................................................................................................................1
2 描述术语....................................................................................................................................3
3 SSR版Bone-RADS分类..........................................................................................................7
4 协会版Bone-RADS分类.........................................................................................................9
5 结构化报告模板......................................................................................................................13
T/CASMI 006-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放射医学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重庆松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戚跃勇向珈瑶向守洪刘杰陈俊源康钟井黄雅雪
杜根发李夕彤王钰刘婷婷张瓅引许子君傅磊刘岁寒瞿浩帆王玉柱
肖鑫懿胡飞肖习陈康康徐文静崔寒露谭显华黄文洋徐鑫杨朝森
宋治金刘海博张昆盈李冠霖冉海江吴浩蒋一宁张豪于文春
本文件主要审核人: 戚跃勇杜晓锋苏畅钟高堂王爱民孙清荣王文献
曾勇明王成均周培华乔清付子文李毅红刘俊佐谢赛张翱刘卫金
刘强刘乾贵刘杰黄健发侯艳军侯廷全徐伟华杜宏志李忠李邦君
李灿林胡江胡春洪何莉江松王明甫王斌向守洪薛胜杨艺
叶崇云袁术喻毅
T/CASMI 006-2024
1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骨
Bone-RADS诊断标准
1 技术要求
目前骨骼放射检查项目主要有DR 摄片、CT 平扫与增强,MRI 平扫与增强,其
命名采用解剖部位+影像设备+检查方法,如右侧股骨CT 平扫。且将左右侧分别命
名,而不用“单侧”,如不用“单侧股骨DR 正侧位摄片”,否则极易混淆。
DR 摄片需常规辐射防护,长骨视野需包一侧或两侧关节,需按照标准解剖体位
进行摆位,必要时摄对称对照。除负重位投照或特殊要求者外,常规选择仰卧位投
照,以便于摆体位、辐射防护以及与CT 和磁共振的体位对比。对于关节检查,要以
关节中心为投照中心,避免几何失真,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中心摆位,如:膝关节
正位需以髌骨下缘为中心,膝关节侧位需屈曲135 度,侧位髌骨下缘置于探测器中
心,髌骨面与检查床垂直等。检查时尽量去除体表异物,有外固定等情况,根据临
床需求,适当放宽要求,避免外固定遮挡。准确放置金属标识如铅尺,非标准的标
识如为了区分左右临时放置的金属物等,需后处理移除后重新按标准标识左右。DR
全长最好同时投照铅标尺。标记原则为“左放左、右放右”,即标注时统一将右侧“R”
标注在解剖的右上角,左侧“L”标注在解剖的左上角。DR 胶片组合打印时,以解剖
位为排版标准,特殊情除外(如手采用后前位)。
CT 检查需常规辐射防护,升高床板至长骨冠状位中心,解剖位制动后扫描,需
同时获得薄层(常规为0.625mm)的骨窗图像(窗宽1000~1500HU,窗位300~
400HU)和软组织窗。图像的三维重建也需按照标准的解剖部位进行。对于金属植
入物者,使用去金属伪影技术(MAR)。将合适的ROI 放置在最能代表病变的最大
区域测量,以评估病变密度的CT 分类,我们建议将CT 值与临近的骨髓质和骨皮质
进行对比分类,低于骨髓质者叫低密度,等于或高于骨皮质者为高密度,骨髓质者
叫低密度,两者密度均存在者叫混合密度。
T/CASMI 006-2024
2
MRI 检查根据病变性质及部位选择同层厚、同层间隔轴位扫描的2~3 个序
列,包括T1WI(同反相位)、PDWI+抑脂、T2WI+抑脂及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组合
为主,另外需辅以矢状位或冠状位的T2WI+抑脂或PDWI+抑脂序列,一般情况下,
必要时增加T1WI 抑脂的增强序列。对于长骨MRI 以T2WI+抑脂为主对于关节扫
描,为了更好的显示软骨病变,尽量选择PD 与T2WI 中间回波时间,常规TE 为
42ms 左右。骨骼的MRI 常规使用脂肪抑制序列,这是由脂肪组织的特点决定的,
脂肪组织T1 值短、T2 值长,这使得其在T1WI 及T2WI 上均呈现高信号,我们常
规认为,大部分病变在T2 上呈现高信号,但脂肪组织的高信号将会掩盖病灶的显示;
另一方面增强后组织或病灶呈现高信号,但脂肪信号的高信号将影响病灶的观察。
我们常使用的压脂方式包括频率选择饱和法、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杂交序列脂
肪抑制技术、水脂分离技术、选择性水或脂肪激发技术。在选择不同的压脂方式时,
要结合扫描范围的大小、病人实际情况(是否有钛钉)、扫描方向等进行判定,比
如:我们进行长骨大范围扫描,为了保证压脂的均匀性,冠、矢状位常规采用对磁
场均匀性不高压脂方式进行扫描,但在扫描轴位时,可以考虑采用常规化学饱和法。
化学位移成像是利用水分子中的氢质子进动频率与脂肪分子(甲基)中的氢质
子存在差异,后者比前者慢3.5PPM(百万分率)左右(约为147Hz/T),选用不同
的TE,以达到两种氢质子出现周期性的同相(有协同作用)或反相(相互抵消作用)
而成像。水脂分离成像(IDEAL)技术是利用水和脂肪共振频率的差别,分别釆集
水、脂肪磁化矢量同相或反相的两幅图像,这两幅图像相加或相减,则得到纯水或
纯脂肪图像,形成水相、脂肪相、同相位相及反相位相四种对比度的图像。IDEAL
是非对称三点法,以往的Dixon 是对称两点法,Flex 也是对称两点法,但是Flex
与Dixon 还是有区别,Flex 采集第一个反相位,Dixon 采集不到第一个反相位,只
能先采集同相位,再采集第二个反相位。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
序列(IDEAL-IQ)采用6 个具有不同回波时间的回波信号得到不同水脂相位图,重
建出同相位、反相位、水像、脂像、脂肪分量图和弛豫率图6 种影像,准确且可重
复性实施脂肪含量测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地定量检测组织内的脂肪含量及
T/CASMI 006-2024
3
局部微循环情况,根本消除层面误差和小病变漏诊,且对磁场要求有所降低。缺点
是成像时间长,易受运动伪影影响,计算复杂。
此外,对于骨关节软骨的显示可以使用相应的3D 序列。如3D 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SPGR 扰相GRE 序列通过施加扰相RF 脉冲使横向磁化为0 ,因而只有纵向磁化矢量对MR
信号有贡献,因其消除了T2 成分的干扰,因此反映T1 较好,在骨关节中,常用3D 扰相
梯度回波序列配合选择性水激发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更好的显示关节软骨成分。3D MENSA
序列可以显示骨皮质成分,并能对与骨相伴行的神经起到很好的显示作用。对于钛合金植入
物需要做检查的相应部位,为了能更好的去除金属伪影带来的影像,可以采用去金属的相应
序列,如MAVRIC;对于病人不自主运动或明显血管搏动伪影时,采用螺旋桨技术进行运
动伪影纠正;对于占位病变,可以采用DWI 进行扫描,常规b 值推荐b=800。
2 描述术语
我们建议解剖学左右侧骨骼是独立分开的,需将左右侧前缀描述,如右侧股骨,
如需进一步描叙其左右侧,则用内外侧代替,如“右侧股骨的右侧”应描述为如“右侧
股骨的外侧”。对于单独一块骨,则需将左右侧后缀描述,如额骨右侧。病变的影像
学的解剖定位要骨骼解剖学名称一致,并具体到骨干、骨端、骨皮质、骨松质、骨
髓腔及骨旁结构。文献没有骨端和骨段的区别,我们认为,骨端是长骨靠近关节的
部分,分为近端和远端,是解剖学名称,对于儿童叫干骺端;骨段是影像学名称,
将长骨等分为上中下三段。对于韧带附着的结节或转子等解剖名称必需准确。对于
儿童,需描述病变是否累骨骺;对于关节,需描述病变是否累关节面;对于脊柱,
需描述病变是否累椎管会神经根。
骨肿瘤的术语严格根据骨肿瘤第五版病理学分类名称命名。骨病变的成分描述
包括液体成分、软组织成分、脂肪成分、钙化成分和骨量成分等。良性者病灶内主
要内容物多为液体,恶性者多为软组织成分。液体成的CT值在10-20HU之间,血液
的CT值是10-40HU,血液在MRI的TIWI上常为高信号。脂肪成分表现为CT值约
-130~-80HU,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与皮下脂肪等信号,红色骨髓的信号比
骨骼肌略高。脓液和结核冷脓肿其弥散受限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脓液的弥散明显受
T/CASMI 006-2024
4
限。脂肪的抑制信号减低,可见低信号薄的硬化边。脂肪组织部分坏死常伴一些营
养不良性钙化,可出现广泛的脂肪组织坏死、钙化及囊性变。正因为骨松质内含有
脂肪组织的骨髓,良性病变的反相位信号会减低,提示有正常黄骨髓残留。相反,
恶性者,其同反相位不变,提示黄骨髓被肿瘤完全取代。骨内钙化是指骨或软骨内
出现异常钙盐沉积,常见软骨钙化、坏死性钙化、转移性钙化等,钙化并不能代表
病变的良恶性。
根据骨量成分的变化可描述为骨质软化、骨质稀疏、骨质破坏、骨质坏死、骨
质硬化、骨质增生与骨膜增生等。骨质软化是由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
常而钙化不足所引起的骨质变软。骨质稀疏是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等比例
地减少。骨质破坏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而表现为局限
性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模糊、骨皮质虫蚀状或筛孔状、骨质局部缺损或结构
消失影像改变。骨质破坏根据破坏后骨密度改变可描述为成骨性、溶骨性和混合性
骨质破坏;破坏形态上可描述为地图状、虫蚀状、鼠咬状、融冰样、穿凿样、大片
状等骨质破坏。骨质坏死是由于骨质的血供中断造成的局部骨组织的代谢停止,细
胞成分死亡,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骨折片血供中断后也可形成死骨。大块的死骨
可描述为死骨片。骨质坏死有三种基本病理改变,即死骨、肉芽组织和新生骨。骨
坏死发生后周围产生肉芽组织,不断将死骨吸收,继而形成新生骨。骨质硬化是由
成骨活动增加或破骨活动减弱,形成骨或软骨内成骨过多,致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加。
骨质增生又叫做增生性骨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
变性退化,从而导致关节的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而出现的一种骨质异常改变。
骨膜增生又叫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后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
膜增生,形成骨膜新生骨,可表现为层状、洋葱皮样或针状,而针状根据形态又分
为立发样,日光放射样和天鹅绒样。
骨病变的良性判断指标描述的四大征象包括液体征、死骨征、非侵袭性骨膜反
应和非侵袭性骨质破坏。液体征是指病灶内含有液体密度(或信号)的影像表现,
液体在一定空间内集聚并静置后出现分层表现可出现液-液平面、气-液平面及血-液
T/CASMI 006-2024
5
平面等。压脂序列在塌陷椎体弥漫性高信号背景上出现局灶性、线样或三角形更高
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等,多见于椎体压缩骨折。骨片征是指病灶内孤立的骨
片,包括死骨片和骨折片等。纽扣样死骨是指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区内含有高密度
的死骨,死骨形似纽扣,常见于嗜酸性肉芽肿。骨片陷落征指骨囊肿腔底部出现片状
骨密度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骨膜反应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骨膜反应两类,非
侵袭性的骨膜反应提示着病变进展的缓慢,骨膜反应长期缓慢增生、修复、积累,
因而表现出连续性,如层状骨膜反应、致密型骨膜反应、壳状骨膜反应。层状骨膜
反应又叫洋葱皮样骨膜反应,是由于强烈或反复的局部刺激,病变活动期与静止期
反复交替,开始时的单层增厚骨膜反复被抬起,钙盐呈多个同心层状、沿疏松结缔
组织内的扩张血管沉积在骨皮质表面,形成多层板层状的骨膜反应。骨质破坏根据
破坏边界是否清晰可描述侵袭性和非侵袭性骨质破坏。非侵袭性骨质破坏表现为骨
质破坏的边界清晰规则的硬化边,如硬边征、扇贝征及穿凿样骨质破坏。骨质出现
膨胀性改变者,叫膨胀性骨质破坏,如皂泡征及骨气鼓。扇贝征是指扇贝壳样的病
灶边缘,如椎体后缘扇贝形压迹征,可以说椎管内缓慢生长的肿瘤或囊肿所致。皂
泡征是指多房性性质破坏形似肥皂泡样的影像征象,常见于骨巨细胞瘤。骨泡沫征
是指骨病变呈囊泡状改变,部分囊泡内可见液平,囊泡间有纤细的分隔,皮质的边
缘尚存在,多见于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病变的恶性判断指标描述的四大征象包括侵袭性骨膜反应、侵袭性骨破坏、
骨皮层受侵和软组织受侵。侵袭性骨膜反应(Aggressive periosteal reaction ,APR)
是指骨膜反应被进展迅速的新生骨侵袭、破坏或中断的影像改变,如Codman三角、
不规则的日光放射征。Codman三角是指骨膜增生侵入软组织于病变上下两端产生
的套袖样反应骨,当病变进展后将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
膜新生骨与骨皮质之间就形成了特殊的三角形影像改变。侵袭性骨质破坏
(Aggressive bone destruction,ABD)表现为骨质破坏边界模糊不清楚,与正常
骨质之间可见较宽的逐渐移行区,显示不出病变的确切边界。骨皮层受侵(Cortical
involvement)是恶性骨质破坏导致骨皮层的延续性中断乃至消失,可形成病理性
T/CASMI 006-2024
6
骨折。不定义为“骨皮质受累”, 是因为原文中的Cortical不是Cortical bone,且骨
皮质破坏或骨皮质受累不能表达恶性的含义。骨皮层受侵对应良性病变者为骨片征,
因为良性者进展缓慢会留下骨片残渣,恶性者进展快,连骨片残渣都不剩。软组织
受侵(Soft tissue extension,STE)是恶性骨肿瘤穿破骨皮层,侵犯到周围软组织
形成的软组织肿块,是肿瘤的一部分,与结核的冷脓肿有本质的区别。该软组织肿
块依附在骨肿瘤旁,其病灶中心位于骨肿瘤内,与软组织肿瘤侵犯临近骨是不一样
的,后者的软组织肿块的中心点位于软组织内。软组织受侵还包括肿瘤本身就是鱼
肉样软组织的意思,其对应的良性病变者多为液体成分(液体征)。
病变所致疼痛(Pain attributable to lesion)是针对无症状的偶发骨病变具有
恶性,也有别于针对具有非恶性的良性症状,如骨髓炎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转移
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有原发的恶性病灶,需提示该骨病是否为转移,另一
方面是发现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灶,需提醒该骨病是否为恶性。
3 SSR 版Bone-RADS 分类
2022年5月由美国骨骼放射学会(Society of Skeletal Radiology,SSR)制定
了骨的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one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one -RADS)。
共分为4类:Bone-RADS1很可能良性,无需处理,Bone-RADS 2为影像评估不完
整,建议其他影像学检查,Bone-RADS 3为不能确定,建议按照6个月,再6个月,
再12个月随访,随访2年,Bone-RADS 4考虑可疑的恶性肿瘤或者需要治疗,建议
活检和/或转入骨科。
SSR版Bone-RADS的侵袭性征象包括骨皮质受累、软组织受累、病理性骨折、
侵袭性骨膜反应,和/或病变所致疼痛。对于孤立的透明型CT病变中, 如有侵袭性的
征象者Bone-RADS 4,考虑转移性肿瘤、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感染性疾病;孤
立的硬化型或混合型的CT病变中, 如有侵袭性的征象者Bone-RADS 4,考虑非典型
性软骨肿瘤/I级软骨肉瘤、软骨肉瘤和软骨母细胞瘤等。对于没有CT侵袭征象者,
如有恶性肿瘤病史者为Bone-RADS 3,如果是骨扫描或者PET寻找到可能的其他病
灶,或者做MRI找到病灶更多的特征性者Bone-RADS 2。对于没有侵袭征象且排除
T/CASMI 006-2024
7
恶性肿瘤病史的孤立透明型CT病变,如果CT值在-120~-30HU,或者有明显的脂肪
者为Bone-RADS1,考虑髓内脂肪瘤、血管瘤和红骨髓;如果不含脂肪则评估病变
是否符合下述5种常见的良性骨透亮影:纤维结构不良、非骨化性纤维瘤、内生软
骨瘤、软骨下囊肿以及骨血管瘤,如果符合上述任意一种疾病就归类为Bone-RADS
1,如果一种疾病都不符合者,对于基于皮质的病变,明显符合以下几种:骨样骨瘤、
成骨细胞瘤、皮质转移瘤者为Bone-RADS 4;对于基于髓质的病变,明显符合以下
几种:动脉瘤样骨囊肿,单纯骨囊肿,巨细胞瘤,软骨细胞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
骨髓瘤、转移瘤者为Bone-RADS 2 OR 3。同样,对于没有侵袭征象且排除恶性肿
瘤病史的孤立的硬化型或混合型的CT病变,如果CT值在-120~-30HU,或者有明显
的脂肪者为Bone-RADS1,如果不含脂肪则评估病变是否呈磨玻璃密度影,有则为
Bone-RADS 1,考虑骨纤维结构不良,没有则需评估病变是否含有软骨基质(弧形
或环形钙化),有软骨基质则进一步评估病变是否具有如下征象:骨膜扇样改变、
不完整、扩张性重构、不完全钙化、突破皮层、骨骺位置、骨膜反应、中轴骨、软
组织肿块,有则Bone-RADS 4,考虑非典型软骨病变、透明细胞软骨肉瘤、软骨母
细胞瘤等,没有则考虑内生软骨瘤(病灶>5cm为Bone-RADS 3,病灶<5cm为
Bone-RADS 1)。对于没有软骨基质者且符合非骨化性纤维瘤、内生骨疣(骨岛)、
硬化性骨发育不良之一者为Bone-RADS 1,否则为Bone-RADS 3。
对于孤立性T1高信号骨病变,当骨病变T1信号远高于骨骼肌或邻近的椎间盘且
所有序列上均和皮下脂肪信号一致时,归类为Bone-RADS 1,考虑局灶性黄骨髓、
骨内脂肪瘤、血管瘤、Paget病、骨坏死、椎间盘退变所致Modic 2型终板炎以及其
他炎症后局灶性骨髓萎缩等。当骨病变T1信号远高于骨骼肌或邻近的椎间盘但略低
于皮下脂肪时,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病变无强化或仅有边缘线样强化应考虑
骨内腱鞘囊肿或富含蛋白成分的软骨下囊肿,尤其当病变位于关节周围时为
Bone-RADS 1 。而当T1 高信号病变出现中央强化或肿块样强化时则归类为
Bone-RADS 4,鉴别诊断主要包括黑色素瘤骨转移和出血性骨转移瘤。如无增强图
像则为Bone-RADS 2 ,并推荐行增强扫描或化学位移成像,正反相位信号相差20%
T/CASMI 006-2024
8
以上考虑良性。当骨病变T1信号稍高于骨骼肌或邻近的椎间盘时,磁共振化学位移
成像有助于正常红骨髓和骨肿瘤的鉴别,如无化学位移成像资料为Bone-RADS 2,
推荐进一步行化学位移成像和/或DR、骨扫描。当骨病变T1高信号与出血有关时,
参考T2WI。
对于孤立性T1 低信号骨病变,需评估T2 信号特征,当T2 为高信号,且出现
下述征象时归类为Bone-RADS 4:恶性肿瘤病变、病变引起疼痛、皮质受累、软组
织肿块、病理性骨折、周围骨髓水肿、实性肿块样强化、乳腺癌患者的胸骨病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如无上述任何征象则进一步评估是否符合下述病变的影像
学特征:内生软骨瘤、软骨下囊肿、骨软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结构不良(归
类为Bone-RADS 1),均不符合就归类为Bone-RADS 2。当T2 呈低信号,主要
考虑骨岛,但需注意和乳腺、前列腺转移瘤鉴别。以下特征有助于鉴别:晕征、实
性肿块样强化、乳腺癌患者的胸骨病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
4 协会版的Bone-RADS 分类
以上SSR 版Bone-RADS 分类的限定条件是成人、偶然和孤立的骨病灶,其文
中的偶发病灶部分并不偶发,部分患者的主诉不能排除是有病变引起,如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感染和病理性骨折等。而骨肿瘤病变中非成年人较多,选用成人作为
条件,让该RADS 实用范围限定苛刻。在检查技术要求方面,对T2 信号的判读主
要应当依据的是非脂肪抑制图像,不是脂肪抑制序列。在局灶性红骨髓的诊断、良
性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指南特别推荐了化学位移成像,但其阳性预测值并
不高。在硬化/混合性密度病灶诊断流程中,含脂肪的病灶被判读为Bone-RADS1,
但不适用于需要随访的脂肪硬化性黏液纤维瘤。Bone-RADS 2 的管理是“为影像评
估不完整,建议其他影像学检查”,与RADS 常规分类的管理不一致,该管理对应其
他RADS 均为“RADS 0”。Bone-RADS 3 中的随访间隔均尚缺乏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未重视Bone-RADS 4 类病变,恶性病变的误诊和漏诊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应,需
强调影像、临床和病理的三结合。SSR 版Bone-RADS 未提示恶性的概率,这本是
RADS 保护医患和谐的优势之一。SSR 版分类仅仅提示了几个侵袭性征象,缺少其
T/CASMI 006-2024
9
他特征性的恶性征象如Codman 三角,尤其是未提及良性骨病变的征象等。虽然该
版分类对应了部分疾病,但寥寥无几。为此,重庆松山医院放射科戚跃勇提出了影
像报告与疾病圈分类系统(Reporting and Disease System,RADS),即雷值分
类系统,制定了骨的Bone-RADS 分类: 0 类代表不可分类圈、1 类代表正常变异
圈、2 类代表良性疾病圈、3 类代表密切随访圈、4A 类代表内科诊疗圈、4B 类表外
科诊疗圈和S 修饰符代表特殊诊疗圈(需要放疗、介入诊疗、新辅助化疗、激素及
干细胞移植等特殊的内科诊疗以、中医诊疗及上报危急值等)。该分类系统有利于
内外科及专科疾病的收治,有利于影像与临床及患者的高效准确沟通。
0 类:不可分类圈,伪影或假病灶,非规范的DR、CT 或MRI 检查,建议行规
范的DR、CT 或MRI 检查。
1 类:正常变异圈,恶性概率小于1%,不需随访,影像学表现为正常者;本次
影像未发现明确的异常者(也可能是容积效应造成的假阴性);考虑副骨、籽骨、
永存骨骺、二次骨化中心、骨岛、肱骨髁上突以及颈肋等骨数量变异等先天变异。
其中籽骨是由肌腱骨化而成;副骨是由于某一块骨的多个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
有融合而形成多出一块或几块的小骨,也可以是由一个额外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
永存性骨骺又称生理性骨块分离、椎缘骨、锥角离断体边缘骨等,为骨的生长发育
过程中,当骺板发育到成熟阶段,其软骨的增殖和成骨活动停止,骺板因某些因素
未被骨化,使骨干与干骺端融合障碍而形成;二次骨化中心是骨组织边缘的软骨内
再次形成一个骨化中心。关节鼠是指关节有退行病变或损伤时,从关节内的组织上
脱落下来的组织碎片。这些骨骼变异非常多,尤其是足的骨骼变异,让放射科的值
班医师非常难以与骨折进行鉴别,因此“骨骼变异如此多,让无数值班心发慌”。
2 类:良性疾病圈,不需要随访的良性病变,恶性概率小于1%。表现为典型良
性的骨病变,如考虑骨发育异常,软骨发育异常(软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
全、致密性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粘多糖病、成
骨不全及石骨症)、骨内软骨结节、骨膜增生厚皮症(厚皮性骨膜病)、致密性骨
发育不全、骨斑点病、条纹状骨病、蜡泪样骨病、原发性骨质溶解症、骨关节发育
T/CASMI 006-2024
10
畸形、扁平足、马蹄内翻足、马德隆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寰枕融合并颅底凹
陷畸形等。考虑不需治疗的骨瘤、骨疣及脂肪瘤等。部分特征性征象如牛头征是指
多发骨质硬化肥厚患者的胸骨柄的骨硬化而形成牛头样的影像表现。髂骨角征为指
甲-髌骨综合征的特殊影像学征象,表现为髂骨翼背侧中央形成的水平向骨性突起。
芹菜茎征为条纹状骨病在四肢长骨干骺端显示数条纵行的骨质密度增高带,形态似
芹菜根茎。
3 类:密切随访圈,需要随访的不典型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恶性概率<5%,
病变具有2 条及以上良性征象,即液体征、骨片征、非侵袭性骨膜反应、非侵袭性
骨质破坏。如考虑典型的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如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
囊肿、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巨细胞瘤、骨内腱鞘囊肿、股骨颈疝窝、骨关节病性假
囊肿、骨内脂肪瘤、骨嗜酸性肉芽肿、良性脊索样肿瘤、血管瘤、胸壁软骨间叶性
错构瘤、纤维结构不良、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等;考虑良性骨源性肿瘤包括骨瘤和骨
样骨瘤(良性的骨母细胞瘤也叫巨大骨样骨瘤);考虑良性软骨源性肿瘤,如奇异
性骨旁骨软骨瘤样增生、骨膜软骨瘤、内生软骨瘤、骨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软
骨黏液样纤维瘤、骨软骨黏液瘤等;考虑轻微的湿免疫性的疾病,早期的劳损性疾
病,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关节鼠、狭窄性腱鞘炎、肌腱炎等;
考虑外伤后遗症,如骨化性肌炎、骨不连等;不典型的2 类或4 类病变。股骨头的
骨内腱鞘囊肿为关节面下境界清晰的圆形或者类圆形透亮区,有明显的硬化缘,可
见通道与关节囊相通,它有别于股骨颈疝窝,后者为是股骨颈反应区的组织和(或)
液体在前部关节囊和髂股韧带以及髂腰肌(腱)的机械性压迫下,通过骨皮质疝入
松质骨内而形成的窝状骨质缺损,疝窝内主要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并可伴黏
液样变。骨关节病性假囊肿是关节的退行性变,多发生在膝、髋等关节的持重部位,
常伴有关节面骨质增生等退行性骨关节病征象。根据2020 年第5 版WH0 软组织
肿瘤分类,骨的纤维结构不良是原来的“骨的纤维异常增殖症(FD)”,分为磨玻璃
型、囊状型、虫蚀样改变、丝瓜瓤型和硬化型。骨化性纤维瘤专指颌面部骨的肿瘤
样的纤维结构不良,骨性纤维结构不良是颌面部之外的骨化性纤维瘤。非骨化性纤
T/CASMI 006-2024
11
维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FCD)是干骺端纤维皮质缺损的发育缺陷而非肿瘤,可自愈。
以上可以统称为骨纤,我们总结的“骨巨皂泡,纤丝瓜瓤”是指“骨巨细胞瘤可见皂泡
征,骨纤可见丝瓜瓤样表现”。
4A 类:内科诊疗圈,以内科诊疗为主,最多出现一种恶性征象,恶性概率<10%,
建议穿刺活检及内科诊疗。考虑骨关节感染性疾病,如急慢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
炎、化脓性脊柱炎,骨结核如骨干结核、滑膜结核、关节结核、脊柱结核等,布鲁
菌骨关节炎,沙门菌骨关节炎,骨关节梅毒等,目前的骨关节结核与化脓性感染相
对较少,临床上很难见到其典型的影像征象,只能靠教科室教学,因此,我们总结
为“曾几何时,结核化脓,只识教授画大框”;考虑内分泌或代谢性全身性疾病的骨骼
改变,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获得性骨质溶解症、畸
形性骨炎及甲旁亢导致的棕色瘤等;考虑劳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狭窄性腱鞘炎、肌腱炎、腰椎滑脱等;非手术的骨关节创伤如骨挫伤、
隐匿性骨折、青枝骨折、疲劳骨折、线性骨折及可复位的关节脱位等。内科诊疗的
肿瘤性疾病,比如需要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排除恶性肿瘤者,如非典型软骨肿瘤、软
骨瘤病、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上皮样血管瘤、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韧带样
纤维瘤、骨性纤维结构不良样釉质瘤及间质瘤等。
4B 类:外科诊疗圈,需要外科及时手术治疗,恶性概率大于10%,具有两种
恶性征象者(即软组织受侵、骨皮层受侵、侵袭性骨膜反应、侵袭性骨质破坏),
以及经内科治疗无效需外科干预的4a 类病变。考虑典型的恶性骨源性肿瘤,如骨肉
瘤、普通型骨肉瘤、低级别中心性骨肉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小细胞骨肉瘤、
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级别表面骨肉瘤、继发型骨肉瘤;考虑典型软骨源性
肿瘤: 软骨肉瘤、骨膜软骨肉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间叶型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
肉瘤;考虑典型脊索源性肿瘤,如长骨的釉质瘤、退分化釉质瘤、平滑肌肉瘤、未
分化多形性肉瘤;考虑典型骨造血系统肿瘤,如骨的浆细胞瘤、恶性非何杰金淋巴
瘤、何杰金病、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带B 细胞淋巴瘤、T
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Burkitt 淋巴瘤、
T/CASMI 006-2024
12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Erdheim-Chester 病、罗道病,考虑纤维肉瘤、上皮
样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及骨转移瘤等;明确的骨折、关节脱位
(含发育性的半脱位)、骨坏死,如外伤性骨坏死、骨脓肿,骨髓炎伴死骨形成等。
S 修饰符:特殊诊疗圈,只需在上述分类是后面“/”增加S 修饰符即可, 提示专
科进行特殊诊疗,如骨折、出血或有手术指针的骨病变,转移性骨肿瘤需按原发灶
治疗,骨淋巴瘤及骨髓瘤等干细胞移植等特殊治疗。
5 结构化报告模板
描述
左/右侧××骨靠骨端/骨干(中上份/中下份)骨皮质/髓质/的前侧/外侧/后侧/
内侧区可见异常改变(Sr :Im ),病灶大小约cm× cm× cm(前后径×左右径
×上下径)。骨质为成骨性/破骨性改变,边界清楚/边界不清,形态规则/不规则,
其内不/见钙化。可见Codman 三角/骨片陷落征/纽扣样死骨/镶边征/骨皮质开窗征
/扇贝征/骨泡沫征/液-液平面征/ MR 液体征/新月征/双线征/猎狗项圈征/栅栏征等
征象。可见连续型骨膜反应(单层/多层状/致密型/平行针状骨膜反应)/中断型骨膜
反应(三角形/中断的层状/针状/日光放射型骨膜反应)/ 混合型骨膜反应。邻近软组
织有/无异常改变。软组织肿块(Sr :Im ),病灶大小约cm× cm× cm(前后
径×左右径×上下径),肿块灶边界清楚/边界不清,形态规则/不规则。周围可见软
组织肿胀/软组织钙化或骨化/软组织内积气,可见脂-液平面征/三重信号征/漩涡征/
靶征/脂肪劈裂征/神经出入征等。其余未见异常。
结论
骨的定位、定量、定类、定期与定性的五定诊断,如右侧肱骨上段广泛骨质破
坏伴骨膜反应(Bone-RADS 4B,T3N1M0 ),考虑骨肉瘤可能,建议活检。
口诀沁园春·骨RADS(松山医院戚跃勇)
全身骨病,雷值分类,良恶征象。
看四大恶魔,皮层受侵;骨膜三角,放射光芒。
T/CASMI 006-2024
13
侵袭破坏,边界不清,连累软组织遭殃。
硬化边,骨片液体膜,四大天王。
骨骼变异如此多,让无数值班心发慌。
内生软骨瘤,爆玉米花;骨巨皂泡,纤丝瓜瓤。
曾几何时,结核化脓,只识教授画大框。
俱繁矣,数AI-RADS,纲举目张。
2024年6月13日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31日 15:59: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696.html
图书

T/BYXT 014-2024 稀土抗抑菌键盘及可接触配件

T/BYXT 014-2024 稀土抗抑菌键盘及可接触配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