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I 001-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乳腺BI-RADS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C05
团体标准
T/CASMI 001-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乳腺BI-RADS诊断标准
Diagnostic Standards for Breast BI-RADS in Chongqing Social Medical Institutions
2024-6-13发布2024-6-18实施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技术要求....................................................................................................................................1
2 描述术语....................................................................................................................................1
3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分类........................................................................................................... 3
4 乳腺的BI-RADS分类............................................................................................................... 4
5 结构化报告模板........................................................................................................................ 6
T/CASMI 001-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放射医学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重庆松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戚跃勇向珈瑶向守洪刘杰陈俊源康钟井黄雅雪
杜根发李夕彤王钰刘婷婷张瓅引许子君傅磊刘岁寒瞿浩帆王玉柱
肖鑫懿胡飞肖习陈康康徐文静崔寒露谭显华黄文洋徐鑫杨朝森
宋治金刘海博张昆盈李冠霖冉海江蒋一宁张豪
本文件主要审核人: 戚跃勇杜晓锋苏畅钟高堂张超孙清荣王文献
曾勇明王成均周培华乔清付子文李毅红刘俊佐谢赛张翱刘卫金
刘强刘乾贵刘杰黄健发侯艳军侯廷全徐伟华杜宏志李忠李邦君
李灿林胡江胡春洪何莉江松王明甫王斌向守洪薛胜杨艺
叶崇云袁术喻毅
T/CASMI 001-2024
1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乳腺
BI-RADS诊断标准
1 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包括乳腺磁共振弥散成像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于乳腺癌者
尽量行增强检查。建议选择月经周期第7-14 天检查。采用专用双穴乳腺相控阵表面
线圈,患者着宽松的服装,俯卧位双侧乳房自然悬垂于乳腺线圈中央,嘱患者保持
一个舒适的姿势,需保证全部乳腺组织位于线圈内,皮肤与乳腺无褶皱,双侧乳腺
对称,乳头与地面垂直,胸骨中线位于线圈中线上。
采用常规轴位非抑脂T1WI 和FS-T2WI 序列,弥散序列DWI=1000。扫描层
厚应3mm,层间距1mm。横断面图像上FOV 的中心位于乳腺前后径的中心,而
不是胸壁或胸腔。频率编码位于前后方向,如果FOV 足够大,尽量包括腋下。动态
增强减影扫描:采用脂肪抑制T1WI 横断面DCE-MRI。造影剂流速2ml/s,总量为
0.2ml/kg。增强前加一期蒙片,动态的第一期打药后开始扫描,后面的动态扫描不
需要更改,每一期60s,间隔2s,即蒙片+7 期动态序列。延迟期冠状位增强扫描。
图像后处理:所有图像翻转为正位后再上传,必须有减影图(“乳腺成像要减影”,
增强后的每一个序列与蒙片减影),带血管的MIP 图需旋转保存。对于时间-信号
强度曲线(TIC)的后处理,检查技师可以通过减影图寻找病灶,如果不明确者需乳
腺放射医师协助处理。寻找到病灶后,在非减影的序列中选择对应病灶的增强最显
著部分放置ROI,ROI 光标不能小于5 个体素,应避开肉眼可见的出血、液化、坏
死及囊变。将TIC 与旋转正位的靶图一并同序列上传。
2 描述术语
定位术语
2 侧:右侧、左侧
3 份: 病灶深度分为前份、中份、后份
3 区:乳晕下区、中央区、腋尾区
T/CASMI 001-2024
2
4 象限:外上、外下、内上、内下
时钟法:左右一样,均采用面对面体位估计
距离:病灶距离乳头或胸壁的距离。举例:右乳外上象限9 点半钟方向见小结
节影, 位于前后深度的中份, 大小( Sr13 : Img39 及Sr14 : Img191 ) 约
8.2mm×9.3mm ×7.6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病灶中心距离乳头的直线
距离为5.5cm。
双侧腋窝及前纵隔有无淋巴结肿大,腋区淋巴结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组:I 组
为胸小肌外侧腋窝淋巴结;II 组为胸小肌后方的腋静脉淋巴结和胸大小肌间淋巴结;
III 组为胸小肌内侧锁骨下静脉淋巴结。
影像征象
边缘毛刺(Spiculated Margin,SM):是指乳腺肿块边缘向周围腺体浸润性
生长,形成多个尖角,多见于恶性肿瘤。
分叶状肿块(Lobulated Mass,LM):是指乳腺肿块表面呈波浪状改变,良
恶性病变均可出现边缘分叶,但乳腺癌边缘分叶会连续出现两个或更多,而且分叶
的凹陷会呈锐角。
线样强化(Linear Enhancement,LE):是指在乳腺增强减影图像上,病灶呈
线样排列,表现为自乳头后方向胸壁走向,在横轴位和矢状位均呈线样走行。线样
强化的病理学基础是导管所属分支的病变异常强化。
环形强化(Rim Enhancement,RE) :是指乳腺病灶增强呈环形,是因为肿
块内部坏死,出现边缘强化,内部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良恶性病变中均可出现,视
环形壁规则与否而定,不规则厚环常被视为恶性征象,如乳腺癌伴坏死形成;光滑
薄环倾向良性,如乳腺的感染性病变。
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 Enhancement,NME)指动态增强早期减影图像
出现的异常强化,病灶不呈肿块,内夹杂正常腺体组织,无占位效应,没有明确的
边缘,在3D 图像上病灶强化的范围、分布常与乳腺导管走行一致。非肿块性强化
病变中,良性病变包括纤维囊性改变、腺病(硬化性腺病)、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炎性
T/CASMI 001-2024
3
病变等;恶性病变包括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3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分类
乳腺的纤维腺体分型:乳腺的纤维腺体分为脂肪型腺体(即a 类,又叫退化型腺
体,几乎全部由脂肪构成)、混合型腺体(包括b 类和c 类,b 类是指散在纤维腺体
组织构成,c 类是指不均质的纤维腺体组织构成)和致密型腺体(即d 类,为绝大
部分由纤维腺体组织构成)。为了减少对报告中a~d 代码的不必要解释,建议采用
“乳腺呈脂肪型、混合型和致密型”来描述乳腺的纤维腺体分型。
乳腺的背景实质强化分类: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是指正常乳腺实质的强化,是在脂肪抑制T1WI 增强序列的
90s 左右图上判断乳腺的BPE 的范围或强度。由于强化强度鉴定相对困难,我们建
议选用强化范围来鉴定,即按强化的腺体占总腺体含量的百分比分为4 型:轻微强
化(<25%)、轻度强化(25~50%)、中度强化(51~75%)和重度强化>75%。
根据强化是否对称分为对称性强化或不对称性强化,如血管流入征或画框征。
乳腺病灶强化分类:病灶异常强化是指高于正常乳腺实质的强化,分为局灶性
强化、肿块性强化和非肿块性强化三类。不使用点状强化的概念。局灶性强化表现
为小于5mm 小结节状强化,不具有明显的占位效应,可多发,但不聚积成丛,常
见于生理学增生腺体组织;较小导管乳头状瘤、纤维腺瘤、乳内淋巴结、放射状瘢
痕,与月经周期或外源性激素替代治疗有关。根据肿块强化的内部特征分为均匀强
化、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和内部暗分隔4 类。均匀强化多为良性病变,少部分为
浸润性乳腺癌(直径<10mm);不均匀强化多为恶性病变,绝大多数乳腺癌为不均匀
强化,还包括其他恶性肿瘤(肉瘤、淋巴瘤);环形强化在良恶性病变中均可出现,
内部暗分隔常见于纤维腺瘤。
乳腺病灶强化的TIC 分类: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是指对同一层面的病灶
在连续扫描时间获取不同的强化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时间与信号强度关系的曲线,
分为流入型(又名Ⅰ型,上升型,缓慢上升型,多为良性病变),混合型(又名Ⅱ
型,平台型,上升平台型,良恶性病变均可)和流出型(又名Ⅲ型,廓清型,流出
T/CASMI 001-2024
4
型, 上升下降型,多为恶性病变)。为了减少对报告中Ⅰ~Ⅲ代码及其他命名的不必
要解释,建议采用“TIC 曲线为流入型、混合型和流出型”进行描述。
4 乳腺的BI-RADS 分类
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1986 年美国放射学院(ACR) 提出的,1993 年了发布第一版X 线
BI-RADS,1995 年、1998 年、2003 年、2013 年分别改版了第二版、第三版、第
四版和第五版的X 线BI-RADS 分类。2003 年和2013 年分别发布了BI-RADS MRI
的第一版和第二版,我国2005 年采纳该分类,并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在我们
的应用过程中,发现ACR 版BI-RADS 仍然未界定相关术语及影像征象(我们在上
面已有描述),未提出各种分类的征象标准,尤其是“只见数字不见疾病”非常不符合
我们的诊断习惯。我们的影像诊断结论多是以病理学诊断的名称为导向,将病理学
名称直接写在影像报告的结论中,或者以“占位”、“新生物”及“异常改变”等词语进行
概括性诊断,而临床医生已习惯了这样的诊断。在我们的RADS 推广中,部分临床
医师非常反感目前有关RADS 中“只见数字不见疾病”的影像诊断结论。为此,重庆
松山医院放射科戚跃勇提出了影像报告与疾病圈分类系统( Reporting and
Diseases System,RADS),即雷值分类系统: 0 类代表不可分类圈、1 类代表正
常变异圈、2 类代表良性疾病圈、3 类代表密切随访圈、4A 类代表内科诊疗圈、4B
类代表外科诊疗圈和S 修饰符代表特殊诊疗圈(需要放疗、介入诊疗、新辅助化疗、
激素等特殊的内科诊疗、中医诊疗以及上报危急值等)。我们将ACR 版BI-RADS
的4C、5 类及6 类的分类全部归入4B 类,是因为4C 恶性可能性为50%~95%,5
类恶性可能性≥95%,其治疗方案与4B 类没有太大区别,没有必要将结论太过绝对。
尤其是ACR 版6 类,其病理都已确认,完全没有必要单列一类,直接写进结论就行。
我们提出的基于疾病圈的RADS 分类系统有利于内外科及专科疾病的收治,有利于
影像与临床及患者的高效准确沟通。
0 类:不可分类圈,不能评估,需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常用于扫描条
件不满意,或未做TIC 成像,或需更多信息以解释目前扫描所见),建议行规范的
T/CASMI 001-2024
5
MRI 检查。
1 类:正常变异圈,恶性概率小于1%,不需随访,影像学表现可以是正常,或
者本次影像未发现明确的异常病灶(也可能是容积效应造成的假阴性);或者考虑
乳腺的先天变异。
2 类:良性疾病圈,不需要随访的良性病变,恶性概率小于1%。表现为典型良
性的乳腺病变,如典型表现的正常淋巴结、良性钙化、陈旧不强化的瘢痕、术后改
变、囊肿、脂肪瘤、错构瘤、明确的纤维腺瘤、假体、金属异物(穿刺或手术后的
银夹)等。
3 类:密切随访圈,可能良性发现,恶性可能性≤2%,为需要随访的不典型良
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建议短期(6 个月)随访,主要征象是病灶边界光整,呈流入型
TIC 曲线,如可能的不均匀强化PBE、乳腺增生、脂肪坏死,可能的增生淋巴结,
可能的癌前病变(导管典型增生、小叶不典型增生和小叶原位癌等),以及不典型
的2 类或4 类病变。
4A 类:内科诊疗圈,轻度怀疑的恶性病变,恶性概率2-10%,新生物不除外,
主要以穿刺活检等内科诊疗为主(4A 分类住内科)。需要内科及时诊疗的病变,主
要征象是炎性影像改变,如乳腺的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脓肿、结核、肉芽肿
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等。不能明确的偏良性征象的肿块,如
可能的肿块性强化PBE、纤维腺瘤、纤维囊性乳腺病、不典型导管增生、叶状肿瘤
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4B 类:外科诊疗圈,恶性概率大于10%,需要外科及时手术治疗(4B 手术见
光明)。主要征象是病灶有毛刺与分叶征象,TIC 曲线流出型(简称“毛刺分叶流出
型” ),甚至可见淋巴结肿大及骨质破坏等转移性征象。包括上皮增生性病变和癌
前病变、腺病、腺瘤、上皮-肌上皮肿瘤、乳头状肿瘤、非浸润性小叶肿瘤、导管原
位癌、三阴性乳腺癌、浸润性癌(嗜酸细胞癌、富于脂质的癌、富于糖原的透明细
胞癌、皮脂腺癌)、伴有髓样特征的浸润性癌(髓样癌、不典型髓样癌、伴有髓样
特征的浸润性癌)、黏液性囊腺癌、伴有极性翻转的高细胞癌、伴有细胞外黏液分
T/CASMI 001-2024
6
泌的浸润性小叶癌、纤维上皮性肿瘤、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瘤和神经
内分泌癌)、乳头部肿瘤、间叶源性肿瘤、脂肪肉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男性乳
腺肿瘤、转移性肿瘤、遗传综合征以及病理证实恶性者。
S 修饰符
特殊诊疗圈,只需在上述分类是后面“/”增加S 修饰符即可, 提示专科进行特殊
诊疗,如脓肿形成、淋巴瘤、IgG4 相关性病变、乳腺转移性肿瘤、新辅治疗的乳腺
癌等疾病。
5 结构化报告模板
描述
左/右侧乳腺的纤维腺体组织呈脂肪型/混合型/致密型。背景实质强化为轻微强
化/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呈对称性强化/不对称性强化。左/右乳外上象限/
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内下象限/乳晕后区/中央区/腋尾区见T2WI 呈高信号/等信号/
低信号病变影,大小约cm,病灶距离乳头或胸壁的距离约cm,DWI 呈高信号/等
信号/低信号;肿块为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光整/模糊不规则/毛刺;强化呈局
灶性/肿块/非肿块强化,内部强化均匀/不均匀/呈环形强化/分隔无强化;局灶分布/
线样分布/区域性分布/多区域性分布/弥漫分布;内部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集
簇强化/环形强化;TIC 曲线流入型/混合型/流出型。双侧腋窝及前纵隔有/无淋巴结
肿大。
结论
乳腺的定位、定量、定类、定期与定性的五定诊断,如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占位
(BI-RADS 5,T3N1M0),考虑右侧乳腺新生物伴右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建
议活检。
口诀(松山医院戚跃勇)
乳腺成像要减影,毛刺分叶流出型;4A 分类住内科,4B 手术见光明。
T/CASMI 001-2024
7
2024年6月13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