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483-2025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emixed fluid solidified soil
2025-03-06 发布2025-06-01 实施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13-483-20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1 8 0 7 6 - 2 0 2 5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emixed fluid solidified soil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 J / T 13 - 4 8 3 - 2 0 2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1 8 0 7 6 - 2 0 2 5
主编单位: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科生隆(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6 月1 日
2025 年福州
3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行业2020 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办
科〔2020〕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原材料与配合比;5.设计;6.制备与施工;7.检
验与验收;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建海峡建
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
福州市北大路242 号,邮编:350001)和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
公司(地址:福州市马尾区儒江西路60 号,邮编:350015),以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科生隆(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新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福建省交发高科有限公司
4
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耀吴维国谢品翰郑兴
林世平黄庆财黄国文陆传波
曾庆有杨顺张恒春李成虎
游信亮陆坚杨荣贵刘升
李建宇张继鹏赖仰健陈家奇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陈宜言侯伟生刘忠群郑也平
季韬林震陈开端
5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 5
3.1 一般规定.................................................................................5
3.2 分类与等级.............................................................................5
3.3 标记.....................................................................................5
4 原材料与配合比............................................................................7
4.1 材料要求.................................................................................7
4.2 配合比设计...........................................................................10
5 设计......................................................................................13
5.1 一般规定...............................................................................13
5.2 工程设计...............................................................................13
6 制备与施工..................................................................................17
6.1 一般规定...............................................................................17
6.2 制备要求...............................................................................18
6.3 浇筑与养护...........................................................................19
7 检验与验收..................................................................................21
7.1 一般规定...............................................................................21
7.2 检验...................................................................................21
7.3 验收...................................................................................25
附录A 固化剂净浆流动度的测定方法..........................................27
附录B 增强剂的抗压强度比测试方法..........................................28
6
附录C 流态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30
附录D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测试方法......... 31
附录E 流态固化土实体钻芯取样的抗压强度检验方法..............33
附录F 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用表...................................................... 35
本标准用词说明................................................................................40
引用标准名录....................................................................................41
附:条文说明..............................................................................42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2.1 Terms........................................................................................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 5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5
3.2 Classification and Level.......................................................... 5
3.3 Label........................................................................................ 5
4 Raw materials and Mix proportions............................................... 7
4.1 Material Requirements............................................................ 7
4.2 Mix Proportion Design.......................................................... 10
5 Design........................................................................................... 13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
5.2 Engineering Design............................................................... 13
6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17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
6.2 Preparation Requirements..................................................... 18
6.3 Pouring and Curing................................................................19
7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21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1
7.2 Inspection...............................................................................21
7.3 Acceptance.............................................................................25
Appendix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aste fluidity.................27
Appendix B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ratio of
8
reinforcing agent.........................................................28
Appendix C Test method of cubic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luid
solidified soil.............................................................. 30
Appendix D Test method for fluidity and slump flow of premixed
fluidized stabilized soil mixture................................. 31
Appendix E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olid core
drilling sampling of fluidized solidified soil..............33
Appendix F Table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3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40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1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2
1
1 总则
1. 0. 1 为了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政策,规范福建
省预拌流态固化土应用,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建设工程领域预拌流态固化
土应用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1. 0. 3 预拌流态固化土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 1. 1 预拌固化土premixed solidified soil
在经过处理的土料中加入固化剂、水和必要的添加剂,通过
特定的搅拌机拌合均匀,经成型、养护后凝固成具有一定强度、
水稳性、低渗透性、环保无污染的工程材料。
2. 1. 2 预拌流态固化土premixed fluid solidified soil
制备的拌合物具有一定流动性、可采用浇筑方式施工的预拌
固化土,简称“流态固化土”。
2. 1. 3 土料soil
可用于生产流态固化土的不同含水率、不同粒径的土,包括
原状土、工程弃土、工程废弃泥浆、粉煤灰、脱硫灰、石屑、建
筑垃圾再生骨料等。
2. 1. 4 固化剂soil solidifier
以CaO、活性Al2O3和SiO2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具有改善土
颗粒表面的功能性添加剂和活性激发剂制成的功能性复合胶凝材
料。
2. 1. 5 添加剂additive
以较小掺量显著改变流态固化土性能的泡沫剂、增强剂、防
水剂等化学制剂。
2. 1. 6 增强剂reinforcing agent
通过改变土颗粒表面电荷和其他性质,提高流态固化土拌合
物流变性能和硬化体性能的化学制剂。
3
2. 1. 7 固化剂掺量dosage of curing agent
固化剂质量与土料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 1. 8 坍落扩展度slump flow
将固化土拌合物注入混凝土坍落度筒,提起坍落度筒,拌合
物在自重作用下的扩展宽度,是评价大流动性拌合物工作性指标。
2. 1. 9 拌合物容重bulk density of mixture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在硬化前单位体积的质量。
2. 1. 10 水稳系数water-related satability coefficient
在28d或指定龄期时,一组试件提前浸水24h后的抗压强度平
均值与一组未浸水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的比值。
2. 1. 11 普通固化土ordinary solidified soil
制备强度等级在0.2-20MPa范围的流态固化土。
2. 1. 12 轻质固化土light solidified soil
发泡后实体强度≥0.3MPa,拌合物容重300~1200kg/m³的流态
固化土。
2. 1. 13 纤维固化土fiber solidified soil
掺加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流态固化土。
2.2 符号
mc —— 掺入固化剂的质量;
�� —— 固化土所用土料的干质量;
mw —— 拌合用水的质量;
—— 固化剂掺入比;
a —— 外加剂的掺量百分比;
—— 土的天然含水量;
�0 —— 试验用土料的含水量;
4
—— 固化剂浆液水固比。
5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 1. 1 流态固化土所采用的土料不得混入危害性废物;污染土壤
在未经专项研究并获准允许使用时,不得作为流态固化土的土料。
3. 1. 2 流态固化土生产、施工应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重金属含
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GB 36600的规定,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
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
3. 1. 3 采用流态固化土的工程,应以边长100mm的立方体抗压强
度要求作为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主要技术指标,并根据
工程特点明确流态固化土强度测试的龄期要求。
3.2 分类与等级
3. 2. 1 流态固化土可分为普通固化土、纤维固化土和轻质固化土。
3. 2. 2 普通固化土代号A,纤维固化土代号F,轻质固化土代号L。
3. 2. 3 流态固化土制备强度范围0.2~20MPa,强度等级代号S,
按强度分为15个等级,分别为:S0.2、S0.3、S0.4、S0.5、S0.6、
S0.8、S1、S1.2、S1.5、S2、S3、S4、S5、S7.5、S10、S15和S20。
3. 2. 4 流态固化土坍落度范围80~220mm,坍落扩展度范围450~
800mm,根据设计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标记名称,代号K。
3.3 标记
6
3. 3. 1 预拌流态固化土标记应按下列顺序:
1 分类代号;
2 强度等级;
3 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目标值。
3. 3. 2 标记示例:采用普通固化土回填,设计强度0.8MPa,坍
落扩展度550~650mm,其标记为:A-S0.8-550~650。
7
4 原材料与配合比
4.1 材料要求
4. 1. 1 生产流态固化土的土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杂填土、废弃工程泥浆时,应加强预处理和质量控
制;
2 河道淤泥、海泥等污染土应经试验验证,满足相关要求后
方可使用;
3 采用低品质工矿业废弃物替代部分土料时,应进行充分的
试验研究,满足设计和环保要求时方可使用。
4. 1. 2 土料预处理和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进行筛分,去除杂物和粒径大于20mm的大颗粒土(石),
超径的土料可在破碎后使用;
2 有机质物含量不得超过5%,且不得混杂有毒有害物质;
3 工程泥浆应考虑其中化学物质对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影响;
4 使用前宜进行匀化处理,并控制含水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5 当制备S5以上流态固化土时,可采用再生骨料和工业固废
集料代替土料进行制备,不应添加土料,各项性质指标应满足混
凝土性能要求。
4. 1. 3 固化剂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化剂物理指标应满足表4.1.3-1的规定;
8
表4.1.3-1 固化剂物理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1 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 ≤10 现行行业标准《软
2 含水率≤1 土固化剂》CJ/T 526
3 外观色泽均匀,不结块目测
2 固化剂工艺指标应符合表4.1.3-2的规定。
表4.1.3-2 固化剂工艺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测试方法
1 净浆流动度
初始≥100 mm
30min ≥90 mm 本标准附录B
60min ≥80 mm
2 初凝时间≥45 min 现行国家标准《水泥
稠度、凝结时间、安
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
3 终凝时间<720min
注:1.若从搅拌到施工浇筑时间不超过1h,净浆流动度可不做要求;
2.固化剂应能满足固化土硬化强度和浇筑施工要求。
4. 1. 4 添加剂使用前应进行适应性试验,对流态固化土的生产施
工和相关性能应无不良影响。采用新型添加剂前,应进行试验验
证和专项论证,获得允许后方可使用。
4. 1. 5 增强剂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 增强剂的性能要求
项目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液体粉体
外观均匀、无沉淀
均匀一致、无结
块
现行国家标准《土壤
固化外加剂》CJ/T
486
9
续表4.1.5
项目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液体粉体
密度(g/cm³) D±0.05 D±0.1
现行国家标准《土壤
固化外加剂》CJ/T
486
含固量S±2.0% —
含水量— 1%
PH值P±1.0 —
流态固化
土抗压强
化比(%)
7d ≥120
本标准附录C
28d ≥130
注:表中D、S、P分别为密度、含固量、PH值的生产厂控制值。
4. 1. 6 泡沫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JC/T2199 的规定。防水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浆、混凝土防
水剂》JC/T 474 的规定。
4. 1. 7 流态固化土拌和用水宜符合表4.1.7的规定。当流态固化土
浇筑工程可能影响周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时,拌和用水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中关于钢筋混凝土
用水的规定。其他来源的拌和用水,经试验验证满足要求后也可
采用。
表4.1.7 流态固化土拌和用水水质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
1 PH值≥4.5
2 不溶物(mg/L) ≤10000
3 可溶物(mg/L) ≤10000
4 氯化物(以CL-计)(mg/L) ≤3500
5 硫酸盐(以SO4计)(mg/L) ≤2700
10
4.2 配合比设计
4. 2. 1 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拌合物容重和流动坍落扩展度等性
能指标应根据浇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
4. 2. 2 配合比设计设定的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目标值不应小于
设计强度值的1.2倍。
4. 2. 3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当无明
确要求时,可按表4.2.3确定;当需要控制流态固化土对结构或管
道、设施等的浮力时,应根据试验来确定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
表4.2.3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工程应用类别施工时拌合物工作性
建筑、管廊、轨道交通工程等基槽、空洞或
其他狭窄空间的浇筑;
建筑结构空间内的非承重浇筑;
交通工程的台背、涵背和墙背等部位回填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流动性拌
合物坍落扩展度宜为550~650mm。
市政工程检查井井周回填;
市政雨、污管道沟槽,管线保护层;
房建室外地下管线填埋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坍落扩展度不
小于550-650mm。
地基置换、地坪回填、临时道路基层;
道路路基、路床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对于非狭窄空
间,坍落扩展度宜450~650mm。
管道平基、管座;
结构物垫层、基层;
路堤固化土挡墙;
路面基层;
隧道仰拱填充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拌合物坍
落度宜为120~160mm。
路基、桥台轻质土填充物;
种植屋面轻质土填充物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轻质固化土一
般坍落扩展度宜为450-650mm。
咬合支护素桩或CFG固化土灌注桩填料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拌合物坍
落度宜为180-220mm。
地铁管片同步注浆等灌浆料
胶凝时间、固体强度、固结收缩率、
浆液稳定性、流动性需要根据设计
要求确定,未做要求的一般拌合物
坍落扩展度宜为600mm以上。
11
4. 2. 4 流态固化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土料进
行试配。试配前,应对土料进行检验;当土源为建筑泥浆时,应
稳定泥浆含水率,当含水率较大时,应采取浓缩脱水处理,将含
水率控制在稳定状态。
4. 2. 5 固化剂的类型及其掺量、添加剂的类型及其掺量、土料用
量和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表达为1m³流态固化土的各种
材料的组成质量。
4. 2. 6 固化剂的类型和掺量应根据土质、流态固化土性能要求等
因素综合确定。固化剂的掺量宜为拌合物质量的5 ~ 20%。固化剂
掺量应以土的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并按式(4.2.6)计算:
a =mc/md×100% (4.2.6)
式中:a——固化剂掺量;
mc——掺入固化剂的质量;
md——流态固化土所用土料的干质量。
4. 2. 7 流态固化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的流态固化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0.5MPa或有
抗渗等特殊要求时,可掺入增强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
定;
2 采用土料制备的流态固化土容重约为1400kg/m3;采用骨
料制备的流态固化土容重约为2200kg/m³;设计的流态固化土拌合
物容重小于1200kg/m³时,应掺入泡沫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
3 设计的流态固化土有低吸水率要求或憎水等特殊要求时,
宜掺入防水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 其他添加剂的使用应经过试验验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且对流态固化土性能和环境无不良影响时方可使用。
4. 2. 8 流态固化土首次进行试配时,可先固定用水量和必要的添
加剂用量,按照间隔2~3%的固化剂掺量,进行不少于3组流态固
12
化土的试配,以确定合适的固化剂掺量。
4. 2. 9 试配应测试拌合物的初始坍落扩展度及经时坍落扩展度、
容重、凝结时间以及设计指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并应测试其他设
计有要求的技术指标。流态固化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测试可按现
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执行。
4. 2. 10 用水量和添加剂用量应考虑拌合物从出机运送到浇筑点
过程中的坍落扩展度损失以及凝结时间的变化。
4. 2. 11 制备的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应保持良好的匀质性,不得离
析和出现明显泌水。
4. 2. 12 生产配合比应根据土料的实际含水率等变化对设计配合
比进行必要调整后确定。
4. 2. 13 首次采用的流态固化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13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 1. 1 工程中采用流态固化土时应进行专项设计,流态固化土的
性能指标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确定。
5. 1. 2 采用流态固化土的工程设计应明确固化土的强度等性能
要求。对于特殊工程,可根据工程特点,经过专项研究和论证,
提出流态固化土的长期性能,满足必要的环保性能要求。
5. 1. 3 流态固化土用在填筑工程时宜采用土料进行配合比设计,
流态固化土28d抗压强度不宜低于0.2MPa,不宜高于5.0 MPa;需
要二次开挖或拆除的临时性填筑部位,流态固化土28d或更长龄期
的强度不宜高于1.0MPa。用于土工增强体或临时结构施工时宜采
用5.0MPa以上流态固化土,一般采用骨料或再生骨料进行配合比
设计。
5. 1. 4 流态固化土应充分利用当地工程废弃物和矿业废弃物,并
应根据设计要求、土料类型以及施工条件,优化固化剂组成方案
和固化土配合比。
5. 1. 5 对于非地下环境中的浇筑工程,应提出固化土的长期强度
及抗冻融和干湿循环等性能要求。
5.2 工程设计
5. 2. 1 无特殊要求时,流态固化土的设计指标可按表5.2.1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表5.2.1 流态固化土强度和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目标控制值
工程应用类别强度
坍落度或坍
落扩展度
其他要求
场地回填平整硬化、客
土喷播≥0.2MPa 坍落扩展度
550~650mm
城市工地等文明施工场
地裸土覆盖硬化需求,
保持场容场貌抑制扬
尘。
房建、市政管道、管廊、
轨道交通工程等基槽、
空洞或其他狭窄空间
的浇筑
≥0.3MPa;有
二次开挖需
要时,不宜超
过1.0MPa
坍落扩展度
550~650mm
一般回填0.8~1.2MPa为
宜。当有轻质浇筑需求
时,发泡后实体强度
≥0.3MPa;拌合物容重宜
为300~1200kg/m³。
道路路基、临时道路、
低等级道路
≥0.5MPa;
根据交通荷
载等级进一
步分级
坍落扩展度
450~650mm
根据设计需要可采用纤
维固化土或土工格栅等
增强,水稳系数≥80%。
结构物垫层、管道平
基、管座;
路堤固化土挡墙;
路面基层;
隧道仰拱填充
≥5MPa 坍落度
120~160mm
宜采用骨料制备流态固
化土,各项性能指标应
满足设计要求。
咬合支护素桩或CFG
固化土灌注桩填料≥5MPa 坍落度
180~220mm
用于软基加固、临时支
护帷幕工程。
市政、交通工程台背、
涵背和墙背等部位回
填
≥0.8MPa 坍落扩展度
550~650mm
当有轻质浇筑要求时,
应专项设计拌合物容
重。
地铁管片同步注浆灌
浆料≥2.5MPa 坍落扩展度
≥600mm
根据设计需要不同土层
及埋深,做不同配比设
计。
1 当流态固化土工作环境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
时,固化土强度设计值应根据工程需求,在表5.2.1-1给出数值的
基础上至少提高30%,且不宜小于0.3MPa;
2 当轻质固化土服役环境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
时,固化土的体积吸水率不应超过20%;当流态固化土用于道路
15
路基和底基层以及交通工程的台背、涵背和墙背等部位且处于地
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时,体积吸水率不应超过10%,轻质固
化土的体积吸水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泡沫混凝土
制品性能试验方法》JC/T 2357的规定;
3 当流态固化土用作建筑地基处理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的相关规定。
5. 2. 2 用于道路路堤时,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未规定时应符合表5.2.2的规定,对CBR值、弯沉值可不做要
求。
表5.2.2 道路工程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要求
路基部位
抗压强度(MPa)
高速、一级公路城
市快速路、主干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城市次干路、支路
路床
轻、中及重交通≥0.8
≥0.6
特种、极重交通≥1.0
上路堤、下路堤≥0.6 ≥0.5
地基置换≥0.4
注:抗压强度为龄期28 天,边长100m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5. 2. 3 流态固化土路基路床应在固化后28d进行抗压强度和密度
检测,抗压强度和密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
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进行检测,并满足设计要求。
5. 2. 4 当采用轻质固化土浇筑时,设计未规定时轻质固化土施工
最小容重应不小于300kg/m³,施工最大容重宜不大于1200kg/m³;
采用轻质固化土浇筑于路基路床各项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要求。
5. 2. 5 当填筑体有抗渗性要求时,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抗渗
性能试验。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
方法标准》GB/T 50123中的变水头渗透试验方法进行。
5. 2. 6 当流态固化土与饮用水接触或有环境控制要求时,应明确
16
流态固化土的重金属及其它有害元素浸出物毒性的限值,测试方
法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
《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GB/T 30810等规定。
17
6 制备与施工
6.1 一般规定
6. 1. 1 流态固化土浇筑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下列调查:
1 现场施工条件;
2 交通运输和环境条件;
3 工程材料来源、施工机械及主要施工设备的数量和规格。
6. 1. 2 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可
行性和施工控制参数。
6. 1. 3 流态固化土浇筑施工方案应包括土料等材料的供应、施工
平面布置、流态固化土配合比、每层回填厚度、施工顺序和检验
项目及标准等,并应考虑不同的施工顺序对邻近建筑和场地的影
响。
6. 1. 4 工程材料应按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并进行复核检验,满足
要求后方可使用。
6. 1. 5 浇筑前应清除浇筑工作面的杂物和积水。当采用水下浇筑
或排水法浇筑时,应制定专门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方案。
6. 1. 6 流态固化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和相关支撑的强度、刚度及
稳定性进行验算。流态固化土在凝固前对结构或设施有浮力作用
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其不利影响。
6. 1. 7 当流态固化土浇筑物需要二次开挖或修边处理,宜采用机
械切割后再行破除,避免机械强力振动对整体填充物的结构造成
破坏。
6. 1. 8 流态固化土用于填筑时,凝结时间应控制在48h内;在冬
18
季施工时凝结时间较为缓慢,应加强保温措施,但一般不超过72h
凝结。采用骨料制备的流态固化土用在浇筑施工时12h内凝固;若
有早强需要可添加早强型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设计。
6.2 制备要求
6. 2. 1 流态固化土制备宜采用城市渣土资源化利用方案,宜在城
市周边集中配套建设搅拌工厂,采用专有设备加工和预拌配送方
式,确保质量稳定,不宜采取现场搅拌和设立移动搅拌站方式。
6. 2. 2 流态固化土的生产系统可包括土的预处理设备、物料输送
与计量设备,以及流态固化土专用搅拌机等,并应根据场地条件、
生产量等情况进行配置。
6. 2. 3 土料的预处理设备可采用破碎筛分设备;当土料为泥浆或
膏状时,预处理设备可采用匀化系统,必要时配有加入其他处理
药剂的计量和输送设备。
6. 2. 4 物料输送与计量设备应满足精度和生产数量的要求;生产
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允许计量偏差应符合表6.2.4的规定;计量设
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频率为每3个月至少一次。
表6.2.4 原材料质量允许计量偏差
序号原材料计量偏差控制
1 固化剂、水 2%
2 土 3%
3 外加剂 1%
6. 2. 5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应使用专用机械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
少于90s;专用搅拌机可分为立轴式搅拌机和卧轴式搅拌机,生产
能力和设备性能应满足连续作业要求;搅拌机的转速和叶片形式
应适合流态固化土的生产特点。
6. 2. 6 首次生产流态固化土前,应按生产配合比进行试生产并根
据试生产结果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必要的调整。
19
6. 2. 7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
6.3 浇筑与养护
6. 3. 1 施工的平面布置和运输路线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6. 3. 2 当浇筑基槽底标高不一致时,应做成阶梯状或斜坡状并应
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当大面积施工时应分段、分区,相接处
应做成阶梯状,上下层错缝的距离不宜小于1m。
6. 3. 3 流态固化土的浇筑方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确定,可采
用泵送或溜槽浇筑。
6. 3. 4 采用泵送或溜槽施工时,不得使拌合物直接冲击地下室外
墙和支护结构,且不得损伤已设置的防水措施。
6. 3. 5 流态固化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4h;当
间隔时间超过4h时,宜调整和控制固化剂的凝结时间。
6. 3. 6 当坍落度小于160mm 的流态固化土拌合物浇筑时宜采取
辅助振捣措施,振捣设备可采用混凝土施工的振捣装置。
6. 3. 7 流态固化土用于基槽(沟槽)回填时,可采用分层浇筑,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浇筑厚度应根据对侧壁或模板的侧压力确定;
2 相邻片区浇筑高差不宜大于1m;
3 上一层的浇筑应在下一层流态固化土初凝之后进行;
4 沟槽回填遇管道时,应确保管口封堵严密,当管道重量较
轻时,需采取注水或压重加固防止上浮;
5 当有防渗或特殊要求时,应对分层浇筑的界面处理后再进
行上一层浇筑。可采用提高固化剂掺量2~3%的流态固化土在界面
上浇筑100~200mm厚度的方式进行处理;
6. 3. 8 流态固化土用于路基、路床施工时,应将路基划分为面积
不大于400m2、长轴不超过30m的浇注区,每个浇注区单层厚度宜
为0.3~1.0m。分区模板应安装拼接紧密,不漏浆,应每隔10~15m
20
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宜采用18mm胶合板或20~30mm聚苯乙
烯板,上下可不贯通。当采取软弱地基置换时,分层回填厚度不
宜超过2m。
6. 3. 9 流态固化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浇筑完成后宜采用薄膜养护、喷淋或喷雾养护、蓄水养护
2 填筑体顶层浇筑完毕后,应在自由水消失或抹面后及时覆
盖塑料薄膜养护或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 流态固化土表面失水收缩性较强,若有工程需求,可在流
态固化土开始初凝后2 ~3 h进行抹面处理,必要时可在抹面时撒布
一定量固化剂后再及时覆盖塑料布养护或蓄水养护。
6. 3. 10 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雨期的起、
止时间,雨期施工时,应制定专门的材料与施工技术方案,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雨季施工的工作面不宜开得过多,应有组织、有逻辑地按
照施工顺序逐一完成,固化土的拌和、运输、回填等工序应连续
不间断进行,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天气的变化合理地调整施工作
业面。
2 雨期施工应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做好防范准备,应先
对槽底杂物、积水清理干净,必要时可相应增加排水措施。
6. 3. 11 当采用流态固化土浇筑路基顶面层或有施工机械通行要
求时,应适当加强面层强度≥1.2MPa或采取覆盖土工织布对面层
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浇筑物破坏;
6. 3. 12 流态固化土浇筑后应采取措施防护,在道路等野外作业
时,应做好围挡防护和告示,应避免行人、动物等靠近,以免造
成人畜陷落伤害。
21
7 检验与验收
7.1 一般规定
7. 1. 1 流态固化土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7. 1. 2 浇筑施工前应对流态固化土的原材料、固化土的性能以及
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并按检验批进行验收。
7. 1. 3 浇筑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实施记录和相应的试验报告等技
术文件。
7.2 检验
7. 2. 1 流态固化土浇筑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需求、质量
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工程量、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7. 2. 2 流态固化土的检验项目应包括表7.2.2的所有项目。
表7.2.2 流态固化土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内容分类项目检查
1 材料组成
主控项目固化剂、添加剂
一般项目
水
土
2 开盘鉴定
主控项目资料检查、留置试块
一般项目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
3 施工检查
主控项目抗压强度
一般项目
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
现场检查
养护检查
标高复核
22
7. 2. 3 当设计对流态固化土填筑体的水稳系数、渗透系数、重金
属浸出物毒性等提出要求时,应将这些指标列为检验项目的主控
项目。
7. 2. 4 固化剂进场必须按批次对其品种、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
日期等进行验收,并测试固化剂的凝结时间和按照流态固化土确
定的配合比测试强度,其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款的相关规
定。
1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固化剂,
每200t为一批进行抽样,当不足200t时,按一批进行抽样。每批抽
样不少于1次;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
检次数的20%,且不少1次;
2 检验方法:流态固化土生产应检查固化剂的出厂检验报告
并进行凝结时间和流态固化土强度试验。
7. 2. 5 添加剂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1.4条款的相关规定:
1 检验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测不应少于1次;
2 检验方法:应检查功能性添加剂的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照
确定的配合比测试流态固化土强度和其他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7. 2. 6 流态固化土拌合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1次;
2 检验方法:委托应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水质分
析试验。
7. 2. 7 土料应进行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粒径的检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检验数量:每2000m³应检查1次;
2 检验方法:应采用烘干法、烧失法、筛分法测定。
7. 2. 8 首次采用的配合比,应进行流态固化土的开盘鉴定检验。
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和流态固化土的试配检验报告、凝结时间、拌
合物坍落扩展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检查不应少于1次;
23
2 检验方法:应检查开盘鉴定资料,测量拌合物凝结时间、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
7. 2. 9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对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每拌和500m³时
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工作班拌制不足500m³时,取样不得少于1
次,每段、每一层取样不得少于1次;
2 检验方法:检查拌合物坍落扩展度的抽样流态固化土强度
检测应符合表4.2.3-1规定。
7. 2. 10 流态固化土应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应满足
设计要求。用于检测流态固化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
样制作并进行同条件养护,试件采用立方体试块,尺寸为
100mm×100mm×100mm。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流态固化土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浇筑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
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现场需要确定;
2)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不大于500m³时,应每次浇筑制取
一组试件
3)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大于500m³时,应按每500m³制取
一组试件。
2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强度试验报告;
3 同条件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具有代表性的浇筑工作面合适位置(避免阳光直接照
射),放置拆模后的流态固化土试件,用一层塑料布严
密覆盖试件,然后覆盖麻袋并用水浇湿,在麻袋外再覆
盖一层塑料布;
2)每隔3d检查一次,当发现麻袋变干时,应揭开外层塑料
布浇湿麻袋,再覆盖外层塑料布;
3)当浇筑工作面无合适位置,可在施工现场合适位置(避
24
免阳光直接照射),开挖深度为0.5~1.0m的土坑,用于
存放同条件养护试件。
7. 2. 11 流态固化土路基、路床施工时,应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
试验,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轻质固化土还应进行密度检测。
试件采用立方体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检验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流态固化土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浇筑取样至少留置二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
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现场需要确定;
2)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不大于400m³时,应每次浇筑制取
二组试件
3)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大于400m³时,应按每400m³制取
二组试件。
2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强度试验报告;
3 同条件养护方法应符合第6.3.9条第3款规定。
7. 2. 12 流态固化土水稳系数、渗透系数和重金属浸出物毒性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流态固化土水稳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对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检查方法:直接测试/试验报告;
2 流态固化土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对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检查方法:直接测试/试验报告;
3 流态固化土重金属浸出物毒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对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检查方法:直接测试/试验报告。
25
7. 2. 13 施工现场应对回填槽内的杂物、积水清除等进行检查,
并进行现场观察和全数检查。
7. 2. 14 流态固化土浇筑工程应对养护条件进行检查,养护时间
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现场全数检查。
7. 2. 15 流态固化土顶层浇筑完成后,检查其施工标高,允许误
差为士20mm。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每200m³检查3点或每10m检查1点;
2 检查方法:采用水准仪测标高。
7. 2. 16 对强度有特别要求的流态固化土浇筑完成28d后,应取芯
进行抗压试验检测固化土强度及完整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每200m³检查1点或每20m检查1点;
2 检查方法:钻芯取样,厚度小于1m的每点取1个芯样,厚
度1-3m的每点取2个芯样,厚度超过3m的每点取不少于3个芯样。
7.3 验收
7. 3. 1 流态固化土浇筑工程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原材料、成品应按相应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具有完整的检
验资料;
2 浇筑工程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各工序完毕后应
进行自检,并形成文件;
3 验收资料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文件;
2)施工方案;
3)固化剂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检测报告;
4)流态固化土配合比;
5)流态固化土浇筑记录(记录表可参照本标准附录E);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记录表可参照本标准附录E);
7)强度检测报告;
26
8)浇筑部位影像资料;
9)验收记录。
7. 3. 2 流态固化土填筑体的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取样的流态固化标养试件平均值应满足设计强度;
2 当施工环境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同条件养护试件可
在等效龄期达到对应的标准养护龄期时再进行强度试验。同条件
试件的强度数据应除以0.85后作为验收评定的强度数值;
3 当无法获取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或对强度有特别要求
时,应在实际工程的固化土填筑体钻芯取样(龄期不少于28d),
测试其抗压强度测试方法及评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F的规定。
7. 3. 3 当设计对固化土的水稳系数、渗透系数、重金属浸出物毒
性等提出要求时,其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 3. 4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检验应全部合格;
2 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有指标要求的项
目其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值的1.5倍;
3 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7. 3. 5 当浇筑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时,应进行缺陷修补或返工并
重新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27
附录A 固化剂净浆流动度的测定方法
A. 0. 1 试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化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的要求;
2 试验用水应符合本标准第4.1.7条的要求。
A. 0. 2 试验仪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的规定。
A. 0. 3 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擦抹玻璃、截锥圆模、
搅拌器及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
板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2 称取固化剂9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540g水,低速搅拌
1min,再高速搅拌2min。
3 将拌好的浆体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挂平,将截锥
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浆体在玻璃板上流
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取平
均值作为浆体初始流动度。
4 将拌好浆体中的剩余浆体分两份用保鲜袋密封放入标准
养护箱中养护,分别在30min和60min时取出,高速搅拌1min,按
初始流动度测定要求操作,获得30min和60min时的浆体流动度。
A. 0. 4 计算结果精确至1mm。
28
附录B 增强剂的抗压强度比测试方法
B. 0. 1 试验材料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增强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5条的要求;
2 其他原材料和试验设备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
B. 0. 2 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要求。
2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要求。
3 应按照表B.0.2设计试验方案。固化剂用量应为干土质量
的10%。当土料为黏性土或淤泥质土时,固化剂用量可增加5%。
固化剂用量确定后,基准组和试验组应为相同掺量。
表B.0.2 流态固化土配合比
固化土种类固化剂用量增强剂用量坍落扩展度(mm)
基准组10% — 550±10
试验组10% 按推荐掺量且不应超
过干土质量的0.5%。550±10
4 应适当调整试验组的用水量,使得坍落扩展度符合表
B.0.2的要求。
5 基准值和试验组应分别按照7d和28d龄期,各成型一组(3
块)试件。在规定龄期测试试件的抗压强度,取三块试件的平均
值作为相应龄期的强度值。
6 分别按照7d和28d龄期,各成型一组(3块)试件。
7 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比按下列公式计算(准确至1%)。
� = �
�0
× 100% (B.0.2)
29
式中:K——抗压强度比,%;
R——试验组7d 或28 d 龄期的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MPa;
R0——基准组7d 或28d 龄期的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MPa。
30
附录C 流态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C. 0. 1 试验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固化剂及添加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3~4.1.6条的要求;
2 试验用水应符合本标准第4.1.7条的要求;
3 试验土料应在现场进行土料取样,取样点不少于3个,每
个取样点不少于10kg。每个取样点取样时应从土体中部区域取样。
取样后应充分混合,当有大颗粒时,应进行破碎,筛去10 mm以
上颗粒。
C. 0. 2 试验设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233的规定。
C. 0. 3 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确定或设计的配合比,将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投料顺
序加入搅拌机拌合均匀,获得流态固化土拌合物;流态固化土拌
合物也可以从现场取样获得,取样应有代表性,取样量应不少于
所有试件体积之和的1.5倍。
2 试模应采用100mm×100mm×100mm的模具,试件的成型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233规定的方
法执行。
3 试件成型后,应在初凝前后用抹刀抹压刮平试件,并采用
塑料布或湿布覆盖;拆模后,应将试件移入混凝土标养室进行养
护,养护过程中不应泡水。
C. 0. 4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
计规程》JGJ/T 233规定的方法执行。
31
附录D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
测试方法
D. 0. 1 试验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固化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的要求;
2 试验用水应符合本标第4.1.7条的要求;
3 试验土料应在现场进行土料取样,取样点不少于3个,每
个取样点不少于10 kg,每个取样点取样时应该从土体的靠近中部
取样。取样后应充分混合,当有大颗粒时,应进行破碎,筛去10 mm
以上颗粒备用。
D. 0. 2 试验设备与器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搅拌设备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233的规定。
2 混凝土坍落度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规定。坍落度筒尺寸为高
300mm,顶部直径100mm,底部直径200mm,用厚度不小于1.5mm
的薄钢板制成,内侧平滑,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
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保证坍落度筒可以稳定操作。
3 捣棒:直径16mm,长约650mm,并具有半球形端头钢质
圆棒。
4 其他:小铲、木尺、小钢尺、抹刀和钢平板等。
D. 0. 3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
32
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 把按要求取得的流态固化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
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
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
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流态固化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
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
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流态固化土应灌到高出筒
口。插捣过程中,如流态固化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流态固化土,并用抹刀抹平。
3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流态固化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
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
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完成。
4 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度后流态固化土试件最
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固化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
提离后,如流态固化土发生崩塌成一边剪坏现象,那么应重新取
样另行测定;如几次试验仍展现上述现象,那么表示该流态固化
土和易性及保水性不好应予以记录备查。
5 当流态固化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
流态固化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只
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
试验无效,需再次试验,并予以记录。
6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
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33
附录E 流态固化土实体钻芯取样的抗压强度检
验方法
E. 0. 1 钻芯应采用混凝土钻芯取样设备,钻取实体固化土芯样
时应采用水钻法,钻筒直径应为80mm,钻进深度不少于150mm。
E. 0. 2 流态固化土浇筑实体的钻芯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针对流态固化土浇筑实体钻芯取样,仅针对某检验批无法
获取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时或对流态固化土浇筑质量有重大
疑问而缺乏其他试验数据支撑时;
2 流态固化土浇筑实体的养护龄期不应少于28d;
3 一个检验批取样不应少于3个。
E. 0. 3 芯样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芯样钻取后,应立刻密封保存,且避免失水,不得长时间
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2 芯样不得有裂缝、缺陷和杂物;
3 可采用水泥砂浆对芯样试件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芯样断面
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0.1mm;
4 芯样原样在试验室进行切割,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应为
1:1;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的实测值不应小于0.95,也不应大于1.05;
5 芯样试件的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应大于1°;
6 沿芯样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2mm。
E. 0. 4 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JGJ/T 233规定的方法执行。对于同一强度等级标准的
流态固化土填筑体,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可判定为合格:
34
1 三个流态固化土芯样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
强度值的85%;
2 三个流态固化土芯样的抗压强度的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
强度值的75%。
35
附录F 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用表
表F.1 流态固化土浇筑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浇筑部位设计强度
浇筑开始时间年月日时浇筑完成时间年月日时
天气情况室外气温~ ℃ 固化土完成
数量
m³
预拌固化土
生产厂家供料强度
运输单编号
实测坍落度
(坍落扩展度)
~ (mm) 出盘温度~ ℃ 入模温度~ ℃
试件留置种类、数量、编号
固化土浇筑中出
现的问题及处理
情况
施工负责人填表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36
表F.2 流态固化土浇灌申请书
工程名称申请浇灌时间年月日
申请浇灌部位申请方量(m³)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
搅拌方式
(搅拌站名称)
申请人
依据:施工图纸(施工图纸号)、设计变更/洽商(编号)及有关规范、规程。
施工准备检查
专业工长(质量
员)签字
备注
1. 隐检情况: ☐已☐未完成隐检
2. 模板检验批: ☐已☐未完成验收
3. 水电预埋情况: ☐已☐未完成并未经检查
4. 施工组织情况: ☐已☐未完备
5. 机械设备准备情况:☐已☐未准备
6. 保温及有关准备: ☐已☐未准备
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 ☐同意浇筑☐整改后自行浇筑☐不同意,整改后重新申请
审批人:
施工单位名称: 审批日期: 年月日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2."技术要求"栏应依据混凝土合同的具体要求填写。
37
表F.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隐检项目隐检日期年月日
隐检部位
隐检依据:施工图图号,设计变更/
洽商(编号/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主要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
隐检内容:
影像资料的部位、数量:
申报人:
检查意见:
检查结论: ☐同意隐蔽☐不同意,修改后进行复查
复查结论:
复查人: 复查日期: 年月日
签字栏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
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
师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38
表F.4 流态固化土质量验收记录(一)
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
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记
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
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土
2 固化剂
3 水
4 配合比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39
表F.5 流态固化土质量验收记录(二)
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
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
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
收记录
主控
项目
1 固化土强度
2 固化土养护
一般项目
1 浇筑方式
2
固化土坍落度
(坍落扩展度)
3 每盘称重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4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41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3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
4 《混凝土搅拌机》GB/T 9142
5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0171
6 《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GB/T 30810
7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8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9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123
1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13 《土壤固化外加剂》CJ/T 486
14 《软土固化剂》CJ/T 526
15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T 474
16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JC/T 2199
17 《泡沫混凝土制品性能试验方法》JC/T 2357
18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1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
20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233
21 《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341
22 《泡沫混凝土》JG/T 266
2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
42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DBJ /T13-483-2025
条文说明
43
编制说明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DBJ/T 13-483-2025,经福建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5 年3 月6 日以闽建科〔2025〕7 号文批准
发布,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备案号为J 18076-2025。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固化土的调查研究,总结
了我国工程建设预拌流态固化土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中国工
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标准》T/CECS 1037
等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淤泥固化配合比试验,取
得了福建省预拌流态固化土强度分类与分级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标准编制组按章、节、
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
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
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
定的参考。
44
目次
1 总则......................................................................................45
2 术语与符号..................................................................................46
2.1 术语...................................................................................46
3 基本规定......................................................................................48
3.1 一般规定...............................................................................48
3.2 分类与等级...........................................................................48
4 原材料与配合比..........................................................................49
4.1 材料要求...............................................................................49
4.2 配合比设计...........................................................................49
5 设计......................................................................................51
5.1 一般规定...............................................................................51
5.2 工程设计...............................................................................52
6 制备与施工..................................................................................54
6.1 一般规定.................................................................................54
6.3 浇筑与养护...........................................................................54
7 检验与验收..................................................................................55
7.2 检验...................................................................................55
7.3 验收...................................................................................55
45
1 总则
1.0.1 预拌流态固化土是一种创新的工程技术,率先应用在
建筑行业和市政行业。2021 年在福州市滨海新城沙尾路以东
支路网工程成果开始应用,拉开了在福建省内使用该项技术
的序幕,突破了利用当地工程弃土和地材制备流态固化土的
技术瓶颈,形成了“材料开发——成套设备——工艺优化——
施工组织”的技术体系,开创了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应用的
新高度。为进一步系统总结预拌流态固化土在福建省内取得
的实践经验,规范其设计、生产与施工应用的施工与质量验收,
制定本标准。
1.0.2 预拌流态固化土可以在建筑、市政、轨道交通、道路
等领域的中进行应用。不同的工程类型,对流态固化土材料
性能和服役性能要求不同,需要分别进行设计和实施。
46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 1. 1 当拌合物容重不大于1200kg/m³时,称为轻质固化土,否
则为非轻质固化土。
2. 1. 2 可用于生产流态固化土的土料范围广泛,包含了不同含
水率、不同粒径的土。常见的有工程弃土,尾矿、石屑、再生料
为颗粒较粗的建筑垃圾。不宜使用“特殊土”,因其在勘察界尤其
特定的土类含义。
2. 1. 3 增强剂是一类适用于流态固化土的表面活性剂与无机化
学品的复合型产品,其组成需要根据土的特性和工程需求进行调
整,以较小掺量显著改善流态固化土的强度性能为主要特征。
2. 1. 4 用于测试拌合物坍落扩展度的测试筒,有不同类型和尺寸,
如截锥筒,常见的尺寸为上部内径50mm,底部内径100mm,高
度150mm;日本常用的圆柱筒,内径80mm,高80mm;美国常
用的圆柱筒,内径75mm,高150mm。同一种拌合物在不同测试
筒测试条件下的流动性是不同的。本标准采用的测试筒为混凝土
坍落度筒,具体方法参见本标准附录D。拌合物出机后测试的坍
落扩展度为初始坍落扩展度,拌合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测试
的坍落扩展度为经时坍落扩展度,可根据需要测试拌合物出机后
30min、1h、2h 等时间节点的经时坍落扩展度,作为控制拌合物
施工性能的指标。如经时期间有静置过程,再次测试坍落扩展度
前应进行搅拌。
2. 1. 5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容重可采用1L 的容重筒,操作方法应
47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 的有关
规定。
48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 1. 1 污染土壤是否可以作为流态固化土的土料使用,需要进行
专门的研究和论证。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土需要区分对待,
还要考虑污染土中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需要关注固化土
的浸出物危害性,以及流态固化土的使用环境等因素。
3. 1. 3 流态固化土技术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和优势在于充分利
用当地的渣土,同时利用当地的粉煤灰、钢渣、废石膏等作为固
化剂的补充原材料。“因土、因地、因用”是该项技术开发的三个
原则。采用流态固化土的设计时,包括在设计图纸中明确流态固
化土的强度以及必要的拌合物容重、水稳系数、渗透系数等技术
指标。施工可根据浇筑空间形状和实施条件,提出流态固化土的
施工性能要求,包括坍落扩展度、坍落扩展度经时损失等。为达
到此目标,根据实际土料和其他原材料情况,提前进行流态固化
土试配,获得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流态固化土配合比。流态固
化土的性能检验一般以固化土的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
件为依据。必要时可对浇筑实体进行检验。
3.2 分类与等级
3. 2. 3 S5 以下低强度流态固化土宜采用土料、工业粉料制备,
S5 及以上高强度流态固化土宜采用骨料制备。
49
4 原材料与配合比
4.1 材料要求
4. 1. 1 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再生料、尾矿、石屑是制备流态固
化土较为优质的土料,杂填土、壤土、工程泥浆往往需要加强
预处理或采用针对性的材料方案。铬铁渣、钛矿渣等冶炼渣需
要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安定性和吸水膨胀率不合格的钢渣原
则上不得用作固化土的原材料,对于安定性和吸水膨胀率等合
格的细钢渣颗粒,也应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确保不影响流态
固化土的长期性能方可使用。工矿业废渣替代土料时,还应关
注其重金属浸出毒性。
4. 1. 2 本条规定了土料的预处理要求。工程泥浆含水率高,且
可能含有分散剂、保水剂等添加剂,这些对流态固化土的性能均
有影响,在处理工程泥浆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物质的影响,并采
取针对性措施。
4. 1. 4 本条对添加剂的使用原则进行了规定。对于新型添加剂,
需要有充分的试验数据作为应用的支撑。
4. 1. 7 流态固化土一般不配钢筋,其用水标准一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emixed fluid solidified soil
2025-03-06 发布2025-06-01 实施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13-483-20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1 8 0 7 6 - 2 0 2 5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emixed fluid solidified soil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 J / T 13 - 4 8 3 - 2 0 2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1 8 0 7 6 - 2 0 2 5
主编单位: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科生隆(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6 月1 日
2025 年福州
3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行业2020 年第一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办
科〔2020〕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原材料与配合比;5.设计;6.制备与施工;7.检
验与验收;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建海峡建
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
福州市北大路242 号,邮编:350001)和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
公司(地址:福州市马尾区儒江西路60 号,邮编:350015),以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科生隆(福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新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城乡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福建省交发高科有限公司
4
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耀吴维国谢品翰郑兴
林世平黄庆财黄国文陆传波
曾庆有杨顺张恒春李成虎
游信亮陆坚杨荣贵刘升
李建宇张继鹏赖仰健陈家奇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陈宜言侯伟生刘忠群郑也平
季韬林震陈开端
5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 5
3.1 一般规定.................................................................................5
3.2 分类与等级.............................................................................5
3.3 标记.....................................................................................5
4 原材料与配合比............................................................................7
4.1 材料要求.................................................................................7
4.2 配合比设计...........................................................................10
5 设计......................................................................................13
5.1 一般规定...............................................................................13
5.2 工程设计...............................................................................13
6 制备与施工..................................................................................17
6.1 一般规定...............................................................................17
6.2 制备要求...............................................................................18
6.3 浇筑与养护...........................................................................19
7 检验与验收..................................................................................21
7.1 一般规定...............................................................................21
7.2 检验...................................................................................21
7.3 验收...................................................................................25
附录A 固化剂净浆流动度的测定方法..........................................27
附录B 增强剂的抗压强度比测试方法..........................................28
6
附录C 流态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30
附录D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测试方法......... 31
附录E 流态固化土实体钻芯取样的抗压强度检验方法..............33
附录F 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用表...................................................... 35
本标准用词说明................................................................................40
引用标准名录....................................................................................41
附:条文说明..............................................................................42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2.1 Terms........................................................................................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 5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5
3.2 Classification and Level.......................................................... 5
3.3 Label........................................................................................ 5
4 Raw materials and Mix proportions............................................... 7
4.1 Material Requirements............................................................ 7
4.2 Mix Proportion Design.......................................................... 10
5 Design........................................................................................... 13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
5.2 Engineering Design............................................................... 13
6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17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
6.2 Preparation Requirements..................................................... 18
6.3 Pouring and Curing................................................................19
7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21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1
7.2 Inspection...............................................................................21
7.3 Acceptance.............................................................................25
Appendix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aste fluidity.................27
Appendix B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ratio of
8
reinforcing agent.........................................................28
Appendix C Test method of cubic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fluid
solidified soil.............................................................. 30
Appendix D Test method for fluidity and slump flow of premixed
fluidized stabilized soil mixture................................. 31
Appendix E Tes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olid core
drilling sampling of fluidized solidified soil..............33
Appendix F Tables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3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40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1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2
1
1 总则
1. 0. 1 为了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政策,规范福建
省预拌流态固化土应用,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建设工程领域预拌流态固化
土应用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1. 0. 3 预拌流态固化土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 1. 1 预拌固化土premixed solidified soil
在经过处理的土料中加入固化剂、水和必要的添加剂,通过
特定的搅拌机拌合均匀,经成型、养护后凝固成具有一定强度、
水稳性、低渗透性、环保无污染的工程材料。
2. 1. 2 预拌流态固化土premixed fluid solidified soil
制备的拌合物具有一定流动性、可采用浇筑方式施工的预拌
固化土,简称“流态固化土”。
2. 1. 3 土料soil
可用于生产流态固化土的不同含水率、不同粒径的土,包括
原状土、工程弃土、工程废弃泥浆、粉煤灰、脱硫灰、石屑、建
筑垃圾再生骨料等。
2. 1. 4 固化剂soil solidifier
以CaO、活性Al2O3和SiO2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具有改善土
颗粒表面的功能性添加剂和活性激发剂制成的功能性复合胶凝材
料。
2. 1. 5 添加剂additive
以较小掺量显著改变流态固化土性能的泡沫剂、增强剂、防
水剂等化学制剂。
2. 1. 6 增强剂reinforcing agent
通过改变土颗粒表面电荷和其他性质,提高流态固化土拌合
物流变性能和硬化体性能的化学制剂。
3
2. 1. 7 固化剂掺量dosage of curing agent
固化剂质量与土料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 1. 8 坍落扩展度slump flow
将固化土拌合物注入混凝土坍落度筒,提起坍落度筒,拌合
物在自重作用下的扩展宽度,是评价大流动性拌合物工作性指标。
2. 1. 9 拌合物容重bulk density of mixture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在硬化前单位体积的质量。
2. 1. 10 水稳系数water-related satability coefficient
在28d或指定龄期时,一组试件提前浸水24h后的抗压强度平
均值与一组未浸水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的比值。
2. 1. 11 普通固化土ordinary solidified soil
制备强度等级在0.2-20MPa范围的流态固化土。
2. 1. 12 轻质固化土light solidified soil
发泡后实体强度≥0.3MPa,拌合物容重300~1200kg/m³的流态
固化土。
2. 1. 13 纤维固化土fiber solidified soil
掺加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流态固化土。
2.2 符号
mc —— 掺入固化剂的质量;
�� —— 固化土所用土料的干质量;
mw —— 拌合用水的质量;
—— 固化剂掺入比;
a —— 外加剂的掺量百分比;
—— 土的天然含水量;
�0 —— 试验用土料的含水量;
4
—— 固化剂浆液水固比。
5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 1. 1 流态固化土所采用的土料不得混入危害性废物;污染土壤
在未经专项研究并获准允许使用时,不得作为流态固化土的土料。
3. 1. 2 流态固化土生产、施工应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重金属含
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GB 36600的规定,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
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
3. 1. 3 采用流态固化土的工程,应以边长100mm的立方体抗压强
度要求作为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主要技术指标,并根据
工程特点明确流态固化土强度测试的龄期要求。
3.2 分类与等级
3. 2. 1 流态固化土可分为普通固化土、纤维固化土和轻质固化土。
3. 2. 2 普通固化土代号A,纤维固化土代号F,轻质固化土代号L。
3. 2. 3 流态固化土制备强度范围0.2~20MPa,强度等级代号S,
按强度分为15个等级,分别为:S0.2、S0.3、S0.4、S0.5、S0.6、
S0.8、S1、S1.2、S1.5、S2、S3、S4、S5、S7.5、S10、S15和S20。
3. 2. 4 流态固化土坍落度范围80~220mm,坍落扩展度范围450~
800mm,根据设计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标记名称,代号K。
3.3 标记
6
3. 3. 1 预拌流态固化土标记应按下列顺序:
1 分类代号;
2 强度等级;
3 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目标值。
3. 3. 2 标记示例:采用普通固化土回填,设计强度0.8MPa,坍
落扩展度550~650mm,其标记为:A-S0.8-550~650。
7
4 原材料与配合比
4.1 材料要求
4. 1. 1 生产流态固化土的土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杂填土、废弃工程泥浆时,应加强预处理和质量控
制;
2 河道淤泥、海泥等污染土应经试验验证,满足相关要求后
方可使用;
3 采用低品质工矿业废弃物替代部分土料时,应进行充分的
试验研究,满足设计和环保要求时方可使用。
4. 1. 2 土料预处理和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进行筛分,去除杂物和粒径大于20mm的大颗粒土(石),
超径的土料可在破碎后使用;
2 有机质物含量不得超过5%,且不得混杂有毒有害物质;
3 工程泥浆应考虑其中化学物质对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影响;
4 使用前宜进行匀化处理,并控制含水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5 当制备S5以上流态固化土时,可采用再生骨料和工业固废
集料代替土料进行制备,不应添加土料,各项性质指标应满足混
凝土性能要求。
4. 1. 3 固化剂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化剂物理指标应满足表4.1.3-1的规定;
8
表4.1.3-1 固化剂物理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 测试方法
1 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 ≤10 现行行业标准《软
2 含水率≤1 土固化剂》CJ/T 526
3 外观色泽均匀,不结块目测
2 固化剂工艺指标应符合表4.1.3-2的规定。
表4.1.3-2 固化剂工艺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测试方法
1 净浆流动度
初始≥100 mm
30min ≥90 mm 本标准附录B
60min ≥80 mm
2 初凝时间≥45 min 现行国家标准《水泥
稠度、凝结时间、安
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
3 终凝时间<720min
注:1.若从搅拌到施工浇筑时间不超过1h,净浆流动度可不做要求;
2.固化剂应能满足固化土硬化强度和浇筑施工要求。
4. 1. 4 添加剂使用前应进行适应性试验,对流态固化土的生产施
工和相关性能应无不良影响。采用新型添加剂前,应进行试验验
证和专项论证,获得允许后方可使用。
4. 1. 5 增强剂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表4.1.5 增强剂的性能要求
项目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液体粉体
外观均匀、无沉淀
均匀一致、无结
块
现行国家标准《土壤
固化外加剂》CJ/T
486
9
续表4.1.5
项目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液体粉体
密度(g/cm³) D±0.05 D±0.1
现行国家标准《土壤
固化外加剂》CJ/T
486
含固量S±2.0% —
含水量— 1%
PH值P±1.0 —
流态固化
土抗压强
化比(%)
7d ≥120
本标准附录C
28d ≥130
注:表中D、S、P分别为密度、含固量、PH值的生产厂控制值。
4. 1. 6 泡沫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JC/T2199 的规定。防水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浆、混凝土防
水剂》JC/T 474 的规定。
4. 1. 7 流态固化土拌和用水宜符合表4.1.7的规定。当流态固化土
浇筑工程可能影响周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时,拌和用水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中关于钢筋混凝土
用水的规定。其他来源的拌和用水,经试验验证满足要求后也可
采用。
表4.1.7 流态固化土拌和用水水质要求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
1 PH值≥4.5
2 不溶物(mg/L) ≤10000
3 可溶物(mg/L) ≤10000
4 氯化物(以CL-计)(mg/L) ≤3500
5 硫酸盐(以SO4计)(mg/L) ≤2700
10
4.2 配合比设计
4. 2. 1 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拌合物容重和流动坍落扩展度等性
能指标应根据浇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
4. 2. 2 配合比设计设定的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目标值不应小于
设计强度值的1.2倍。
4. 2. 3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当无明
确要求时,可按表4.2.3确定;当需要控制流态固化土对结构或管
道、设施等的浮力时,应根据试验来确定拌合物的坍落扩展度。
表4.2.3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工程应用类别施工时拌合物工作性
建筑、管廊、轨道交通工程等基槽、空洞或
其他狭窄空间的浇筑;
建筑结构空间内的非承重浇筑;
交通工程的台背、涵背和墙背等部位回填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流动性拌
合物坍落扩展度宜为550~650mm。
市政工程检查井井周回填;
市政雨、污管道沟槽,管线保护层;
房建室外地下管线填埋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坍落扩展度不
小于550-650mm。
地基置换、地坪回填、临时道路基层;
道路路基、路床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对于非狭窄空
间,坍落扩展度宜450~650mm。
管道平基、管座;
结构物垫层、基层;
路堤固化土挡墙;
路面基层;
隧道仰拱填充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拌合物坍
落度宜为120~160mm。
路基、桥台轻质土填充物;
种植屋面轻质土填充物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轻质固化土一
般坍落扩展度宜为450-650mm。
咬合支护素桩或CFG固化土灌注桩填料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拌合物坍
落度宜为180-220mm。
地铁管片同步注浆等灌浆料
胶凝时间、固体强度、固结收缩率、
浆液稳定性、流动性需要根据设计
要求确定,未做要求的一般拌合物
坍落扩展度宜为600mm以上。
11
4. 2. 4 流态固化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土料进
行试配。试配前,应对土料进行检验;当土源为建筑泥浆时,应
稳定泥浆含水率,当含水率较大时,应采取浓缩脱水处理,将含
水率控制在稳定状态。
4. 2. 5 固化剂的类型及其掺量、添加剂的类型及其掺量、土料用
量和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表达为1m³流态固化土的各种
材料的组成质量。
4. 2. 6 固化剂的类型和掺量应根据土质、流态固化土性能要求等
因素综合确定。固化剂的掺量宜为拌合物质量的5 ~ 20%。固化剂
掺量应以土的干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并按式(4.2.6)计算:
a =mc/md×100% (4.2.6)
式中:a——固化剂掺量;
mc——掺入固化剂的质量;
md——流态固化土所用土料的干质量。
4. 2. 7 流态固化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的流态固化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大于0.5MPa或有
抗渗等特殊要求时,可掺入增强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
定;
2 采用土料制备的流态固化土容重约为1400kg/m3;采用骨
料制备的流态固化土容重约为2200kg/m³;设计的流态固化土拌合
物容重小于1200kg/m³时,应掺入泡沫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
3 设计的流态固化土有低吸水率要求或憎水等特殊要求时,
宜掺入防水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 其他添加剂的使用应经过试验验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且对流态固化土性能和环境无不良影响时方可使用。
4. 2. 8 流态固化土首次进行试配时,可先固定用水量和必要的添
加剂用量,按照间隔2~3%的固化剂掺量,进行不少于3组流态固
12
化土的试配,以确定合适的固化剂掺量。
4. 2. 9 试配应测试拌合物的初始坍落扩展度及经时坍落扩展度、
容重、凝结时间以及设计指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并应测试其他设
计有要求的技术指标。流态固化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测试可按现
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执行。
4. 2. 10 用水量和添加剂用量应考虑拌合物从出机运送到浇筑点
过程中的坍落扩展度损失以及凝结时间的变化。
4. 2. 11 制备的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应保持良好的匀质性,不得离
析和出现明显泌水。
4. 2. 12 生产配合比应根据土料的实际含水率等变化对设计配合
比进行必要调整后确定。
4. 2. 13 首次采用的流态固化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13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 1. 1 工程中采用流态固化土时应进行专项设计,流态固化土的
性能指标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确定。
5. 1. 2 采用流态固化土的工程设计应明确固化土的强度等性能
要求。对于特殊工程,可根据工程特点,经过专项研究和论证,
提出流态固化土的长期性能,满足必要的环保性能要求。
5. 1. 3 流态固化土用在填筑工程时宜采用土料进行配合比设计,
流态固化土28d抗压强度不宜低于0.2MPa,不宜高于5.0 MPa;需
要二次开挖或拆除的临时性填筑部位,流态固化土28d或更长龄期
的强度不宜高于1.0MPa。用于土工增强体或临时结构施工时宜采
用5.0MPa以上流态固化土,一般采用骨料或再生骨料进行配合比
设计。
5. 1. 4 流态固化土应充分利用当地工程废弃物和矿业废弃物,并
应根据设计要求、土料类型以及施工条件,优化固化剂组成方案
和固化土配合比。
5. 1. 5 对于非地下环境中的浇筑工程,应提出固化土的长期强度
及抗冻融和干湿循环等性能要求。
5.2 工程设计
5. 2. 1 无特殊要求时,流态固化土的设计指标可按表5.2.1确定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表5.2.1 流态固化土强度和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目标控制值
工程应用类别强度
坍落度或坍
落扩展度
其他要求
场地回填平整硬化、客
土喷播≥0.2MPa 坍落扩展度
550~650mm
城市工地等文明施工场
地裸土覆盖硬化需求,
保持场容场貌抑制扬
尘。
房建、市政管道、管廊、
轨道交通工程等基槽、
空洞或其他狭窄空间
的浇筑
≥0.3MPa;有
二次开挖需
要时,不宜超
过1.0MPa
坍落扩展度
550~650mm
一般回填0.8~1.2MPa为
宜。当有轻质浇筑需求
时,发泡后实体强度
≥0.3MPa;拌合物容重宜
为300~1200kg/m³。
道路路基、临时道路、
低等级道路
≥0.5MPa;
根据交通荷
载等级进一
步分级
坍落扩展度
450~650mm
根据设计需要可采用纤
维固化土或土工格栅等
增强,水稳系数≥80%。
结构物垫层、管道平
基、管座;
路堤固化土挡墙;
路面基层;
隧道仰拱填充
≥5MPa 坍落度
120~160mm
宜采用骨料制备流态固
化土,各项性能指标应
满足设计要求。
咬合支护素桩或CFG
固化土灌注桩填料≥5MPa 坍落度
180~220mm
用于软基加固、临时支
护帷幕工程。
市政、交通工程台背、
涵背和墙背等部位回
填
≥0.8MPa 坍落扩展度
550~650mm
当有轻质浇筑要求时,
应专项设计拌合物容
重。
地铁管片同步注浆灌
浆料≥2.5MPa 坍落扩展度
≥600mm
根据设计需要不同土层
及埋深,做不同配比设
计。
1 当流态固化土工作环境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
时,固化土强度设计值应根据工程需求,在表5.2.1-1给出数值的
基础上至少提高30%,且不宜小于0.3MPa;
2 当轻质固化土服役环境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
时,固化土的体积吸水率不应超过20%;当流态固化土用于道路
15
路基和底基层以及交通工程的台背、涵背和墙背等部位且处于地
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时,体积吸水率不应超过10%,轻质固
化土的体积吸水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泡沫混凝土
制品性能试验方法》JC/T 2357的规定;
3 当流态固化土用作建筑地基处理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的相关规定。
5. 2. 2 用于道路路堤时,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未规定时应符合表5.2.2的规定,对CBR值、弯沉值可不做要
求。
表5.2.2 道路工程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要求
路基部位
抗压强度(MPa)
高速、一级公路城
市快速路、主干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城市次干路、支路
路床
轻、中及重交通≥0.8
≥0.6
特种、极重交通≥1.0
上路堤、下路堤≥0.6 ≥0.5
地基置换≥0.4
注:抗压强度为龄期28 天,边长100mm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5. 2. 3 流态固化土路基路床应在固化后28d进行抗压强度和密度
检测,抗压强度和密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
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进行检测,并满足设计要求。
5. 2. 4 当采用轻质固化土浇筑时,设计未规定时轻质固化土施工
最小容重应不小于300kg/m³,施工最大容重宜不大于1200kg/m³;
采用轻质固化土浇筑于路基路床各项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要求。
5. 2. 5 当填筑体有抗渗性要求时,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抗渗
性能试验。渗透系数的测试方法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
方法标准》GB/T 50123中的变水头渗透试验方法进行。
5. 2. 6 当流态固化土与饮用水接触或有环境控制要求时,应明确
16
流态固化土的重金属及其它有害元素浸出物毒性的限值,测试方
法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
《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GB/T 30810等规定。
17
6 制备与施工
6.1 一般规定
6. 1. 1 流态固化土浇筑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下列调查:
1 现场施工条件;
2 交通运输和环境条件;
3 工程材料来源、施工机械及主要施工设备的数量和规格。
6. 1. 2 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可
行性和施工控制参数。
6. 1. 3 流态固化土浇筑施工方案应包括土料等材料的供应、施工
平面布置、流态固化土配合比、每层回填厚度、施工顺序和检验
项目及标准等,并应考虑不同的施工顺序对邻近建筑和场地的影
响。
6. 1. 4 工程材料应按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并进行复核检验,满足
要求后方可使用。
6. 1. 5 浇筑前应清除浇筑工作面的杂物和积水。当采用水下浇筑
或排水法浇筑时,应制定专门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方案。
6. 1. 6 流态固化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和相关支撑的强度、刚度及
稳定性进行验算。流态固化土在凝固前对结构或设施有浮力作用
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其不利影响。
6. 1. 7 当流态固化土浇筑物需要二次开挖或修边处理,宜采用机
械切割后再行破除,避免机械强力振动对整体填充物的结构造成
破坏。
6. 1. 8 流态固化土用于填筑时,凝结时间应控制在48h内;在冬
18
季施工时凝结时间较为缓慢,应加强保温措施,但一般不超过72h
凝结。采用骨料制备的流态固化土用在浇筑施工时12h内凝固;若
有早强需要可添加早强型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设计。
6.2 制备要求
6. 2. 1 流态固化土制备宜采用城市渣土资源化利用方案,宜在城
市周边集中配套建设搅拌工厂,采用专有设备加工和预拌配送方
式,确保质量稳定,不宜采取现场搅拌和设立移动搅拌站方式。
6. 2. 2 流态固化土的生产系统可包括土的预处理设备、物料输送
与计量设备,以及流态固化土专用搅拌机等,并应根据场地条件、
生产量等情况进行配置。
6. 2. 3 土料的预处理设备可采用破碎筛分设备;当土料为泥浆或
膏状时,预处理设备可采用匀化系统,必要时配有加入其他处理
药剂的计量和输送设备。
6. 2. 4 物料输送与计量设备应满足精度和生产数量的要求;生产
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允许计量偏差应符合表6.2.4的规定;计量设
备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频率为每3个月至少一次。
表6.2.4 原材料质量允许计量偏差
序号原材料计量偏差控制
1 固化剂、水 2%
2 土 3%
3 外加剂 1%
6. 2. 5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应使用专用机械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
少于90s;专用搅拌机可分为立轴式搅拌机和卧轴式搅拌机,生产
能力和设备性能应满足连续作业要求;搅拌机的转速和叶片形式
应适合流态固化土的生产特点。
6. 2. 6 首次生产流态固化土前,应按生产配合比进行试生产并根
据试生产结果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必要的调整。
19
6. 2. 7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
6.3 浇筑与养护
6. 3. 1 施工的平面布置和运输路线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规定。
6. 3. 2 当浇筑基槽底标高不一致时,应做成阶梯状或斜坡状并应
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当大面积施工时应分段、分区,相接处
应做成阶梯状,上下层错缝的距离不宜小于1m。
6. 3. 3 流态固化土的浇筑方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确定,可采
用泵送或溜槽浇筑。
6. 3. 4 采用泵送或溜槽施工时,不得使拌合物直接冲击地下室外
墙和支护结构,且不得损伤已设置的防水措施。
6. 3. 5 流态固化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4h;当
间隔时间超过4h时,宜调整和控制固化剂的凝结时间。
6. 3. 6 当坍落度小于160mm 的流态固化土拌合物浇筑时宜采取
辅助振捣措施,振捣设备可采用混凝土施工的振捣装置。
6. 3. 7 流态固化土用于基槽(沟槽)回填时,可采用分层浇筑,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浇筑厚度应根据对侧壁或模板的侧压力确定;
2 相邻片区浇筑高差不宜大于1m;
3 上一层的浇筑应在下一层流态固化土初凝之后进行;
4 沟槽回填遇管道时,应确保管口封堵严密,当管道重量较
轻时,需采取注水或压重加固防止上浮;
5 当有防渗或特殊要求时,应对分层浇筑的界面处理后再进
行上一层浇筑。可采用提高固化剂掺量2~3%的流态固化土在界面
上浇筑100~200mm厚度的方式进行处理;
6. 3. 8 流态固化土用于路基、路床施工时,应将路基划分为面积
不大于400m2、长轴不超过30m的浇注区,每个浇注区单层厚度宜
为0.3~1.0m。分区模板应安装拼接紧密,不漏浆,应每隔10~15m
20
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宜采用18mm胶合板或20~30mm聚苯乙
烯板,上下可不贯通。当采取软弱地基置换时,分层回填厚度不
宜超过2m。
6. 3. 9 流态固化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浇筑完成后宜采用薄膜养护、喷淋或喷雾养护、蓄水养护
2 填筑体顶层浇筑完毕后,应在自由水消失或抹面后及时覆
盖塑料薄膜养护或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 流态固化土表面失水收缩性较强,若有工程需求,可在流
态固化土开始初凝后2 ~3 h进行抹面处理,必要时可在抹面时撒布
一定量固化剂后再及时覆盖塑料布养护或蓄水养护。
6. 3. 10 施工中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确定雨期的起、
止时间,雨期施工时,应制定专门的材料与施工技术方案,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雨季施工的工作面不宜开得过多,应有组织、有逻辑地按
照施工顺序逐一完成,固化土的拌和、运输、回填等工序应连续
不间断进行,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天气的变化合理地调整施工作
业面。
2 雨期施工应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变化,做好防范准备,应先
对槽底杂物、积水清理干净,必要时可相应增加排水措施。
6. 3. 11 当采用流态固化土浇筑路基顶面层或有施工机械通行要
求时,应适当加强面层强度≥1.2MPa或采取覆盖土工织布对面层
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浇筑物破坏;
6. 3. 12 流态固化土浇筑后应采取措施防护,在道路等野外作业
时,应做好围挡防护和告示,应避免行人、动物等靠近,以免造
成人畜陷落伤害。
21
7 检验与验收
7.1 一般规定
7. 1. 1 流态固化土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7. 1. 2 浇筑施工前应对流态固化土的原材料、固化土的性能以及
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并按检验批进行验收。
7. 1. 3 浇筑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实施记录和相应的试验报告等技
术文件。
7.2 检验
7. 2. 1 流态固化土浇筑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需求、质量
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工程量、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7. 2. 2 流态固化土的检验项目应包括表7.2.2的所有项目。
表7.2.2 流态固化土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内容分类项目检查
1 材料组成
主控项目固化剂、添加剂
一般项目
水
土
2 开盘鉴定
主控项目资料检查、留置试块
一般项目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
3 施工检查
主控项目抗压强度
一般项目
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
现场检查
养护检查
标高复核
22
7. 2. 3 当设计对流态固化土填筑体的水稳系数、渗透系数、重金
属浸出物毒性等提出要求时,应将这些指标列为检验项目的主控
项目。
7. 2. 4 固化剂进场必须按批次对其品种、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
日期等进行验收,并测试固化剂的凝结时间和按照流态固化土确
定的配合比测试强度,其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款的相关规
定。
1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固化剂,
每200t为一批进行抽样,当不足200t时,按一批进行抽样。每批抽
样不少于1次;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
检次数的20%,且不少1次;
2 检验方法:流态固化土生产应检查固化剂的出厂检验报告
并进行凝结时间和流态固化土强度试验。
7. 2. 5 添加剂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1.4条款的相关规定:
1 检验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测不应少于1次;
2 检验方法:应检查功能性添加剂的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照
确定的配合比测试流态固化土强度和其他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7. 2. 6 流态固化土拌合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1次;
2 检验方法:委托应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水质分
析试验。
7. 2. 7 土料应进行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粒径的检验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检验数量:每2000m³应检查1次;
2 检验方法:应采用烘干法、烧失法、筛分法测定。
7. 2. 8 首次采用的配合比,应进行流态固化土的开盘鉴定检验。
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和流态固化土的试配检验报告、凝结时间、拌
合物坍落扩展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检查不应少于1次;
23
2 检验方法:应检查开盘鉴定资料,测量拌合物凝结时间、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
7. 2. 9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对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每拌和500m³时
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工作班拌制不足500m³时,取样不得少于1
次,每段、每一层取样不得少于1次;
2 检验方法:检查拌合物坍落扩展度的抽样流态固化土强度
检测应符合表4.2.3-1规定。
7. 2. 10 流态固化土应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应满足
设计要求。用于检测流态固化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
样制作并进行同条件养护,试件采用立方体试块,尺寸为
100mm×100mm×100mm。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流态固化土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浇筑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
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现场需要确定;
2)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不大于500m³时,应每次浇筑制取
一组试件
3)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大于500m³时,应按每500m³制取
一组试件。
2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强度试验报告;
3 同条件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具有代表性的浇筑工作面合适位置(避免阳光直接照
射),放置拆模后的流态固化土试件,用一层塑料布严
密覆盖试件,然后覆盖麻袋并用水浇湿,在麻袋外再覆
盖一层塑料布;
2)每隔3d检查一次,当发现麻袋变干时,应揭开外层塑料
布浇湿麻袋,再覆盖外层塑料布;
3)当浇筑工作面无合适位置,可在施工现场合适位置(避
24
免阳光直接照射),开挖深度为0.5~1.0m的土坑,用于
存放同条件养护试件。
7. 2. 11 流态固化土路基、路床施工时,应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
试验,其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轻质固化土还应进行密度检测。
试件采用立方体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检验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流态固化土试件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浇筑取样至少留置二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
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现场需要确定;
2)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不大于400m³时,应每次浇筑制取
二组试件
3)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大于400m³时,应按每400m³制取
二组试件。
2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强度试验报告;
3 同条件养护方法应符合第6.3.9条第3款规定。
7. 2. 12 流态固化土水稳系数、渗透系数和重金属浸出物毒性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流态固化土水稳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对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检查方法:直接测试/试验报告;
2 流态固化土渗透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对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检查方法:直接测试/试验报告;
3 流态固化土重金属浸出物毒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1)检验数量:对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流态固化土,取
样不得少于1次;
2)检查方法:直接测试/试验报告。
25
7. 2. 13 施工现场应对回填槽内的杂物、积水清除等进行检查,
并进行现场观察和全数检查。
7. 2. 14 流态固化土浇筑工程应对养护条件进行检查,养护时间
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现场全数检查。
7. 2. 15 流态固化土顶层浇筑完成后,检查其施工标高,允许误
差为士20mm。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每200m³检查3点或每10m检查1点;
2 检查方法:采用水准仪测标高。
7. 2. 16 对强度有特别要求的流态固化土浇筑完成28d后,应取芯
进行抗压试验检测固化土强度及完整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数量:每200m³检查1点或每20m检查1点;
2 检查方法:钻芯取样,厚度小于1m的每点取1个芯样,厚
度1-3m的每点取2个芯样,厚度超过3m的每点取不少于3个芯样。
7.3 验收
7. 3. 1 流态固化土浇筑工程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原材料、成品应按相应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具有完整的检
验资料;
2 浇筑工程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各工序完毕后应
进行自检,并形成文件;
3 验收资料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1)设计文件;
2)施工方案;
3)固化剂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检测报告;
4)流态固化土配合比;
5)流态固化土浇筑记录(记录表可参照本标准附录E);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记录表可参照本标准附录E);
7)强度检测报告;
26
8)浇筑部位影像资料;
9)验收记录。
7. 3. 2 流态固化土填筑体的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场取样的流态固化标养试件平均值应满足设计强度;
2 当施工环境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同条件养护试件可
在等效龄期达到对应的标准养护龄期时再进行强度试验。同条件
试件的强度数据应除以0.85后作为验收评定的强度数值;
3 当无法获取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或对强度有特别要求
时,应在实际工程的固化土填筑体钻芯取样(龄期不少于28d),
测试其抗压强度测试方法及评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F的规定。
7. 3. 3 当设计对固化土的水稳系数、渗透系数、重金属浸出物毒
性等提出要求时,其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7. 3. 4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检验应全部合格;
2 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有指标要求的项
目其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值的1.5倍;
3 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7. 3. 5 当浇筑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时,应进行缺陷修补或返工并
重新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27
附录A 固化剂净浆流动度的测定方法
A. 0. 1 试验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固化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的要求;
2 试验用水应符合本标准第4.1.7条的要求。
A. 0. 2 试验仪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的规定。
A. 0. 3 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擦抹玻璃、截锥圆模、
搅拌器及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
板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
2 称取固化剂9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540g水,低速搅拌
1min,再高速搅拌2min。
3 将拌好的浆体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挂平,将截锥
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浆体在玻璃板上流
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取平
均值作为浆体初始流动度。
4 将拌好浆体中的剩余浆体分两份用保鲜袋密封放入标准
养护箱中养护,分别在30min和60min时取出,高速搅拌1min,按
初始流动度测定要求操作,获得30min和60min时的浆体流动度。
A. 0. 4 计算结果精确至1mm。
28
附录B 增强剂的抗压强度比测试方法
B. 0. 1 试验材料和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增强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5条的要求;
2 其他原材料和试验设备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
B. 0. 2 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要求。
2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要求。
3 应按照表B.0.2设计试验方案。固化剂用量应为干土质量
的10%。当土料为黏性土或淤泥质土时,固化剂用量可增加5%。
固化剂用量确定后,基准组和试验组应为相同掺量。
表B.0.2 流态固化土配合比
固化土种类固化剂用量增强剂用量坍落扩展度(mm)
基准组10% — 550±10
试验组10% 按推荐掺量且不应超
过干土质量的0.5%。550±10
4 应适当调整试验组的用水量,使得坍落扩展度符合表
B.0.2的要求。
5 基准值和试验组应分别按照7d和28d龄期,各成型一组(3
块)试件。在规定龄期测试试件的抗压强度,取三块试件的平均
值作为相应龄期的强度值。
6 分别按照7d和28d龄期,各成型一组(3块)试件。
7 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比按下列公式计算(准确至1%)。
� = �
�0
× 100% (B.0.2)
29
式中:K——抗压强度比,%;
R——试验组7d 或28 d 龄期的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MPa;
R0——基准组7d 或28d 龄期的流态固化土抗压强度,MPa。
30
附录C 流态固化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C. 0. 1 试验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固化剂及添加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3~4.1.6条的要求;
2 试验用水应符合本标准第4.1.7条的要求;
3 试验土料应在现场进行土料取样,取样点不少于3个,每
个取样点不少于10kg。每个取样点取样时应从土体中部区域取样。
取样后应充分混合,当有大颗粒时,应进行破碎,筛去10 mm以
上颗粒。
C. 0. 2 试验设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233的规定。
C. 0. 3 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确定或设计的配合比,将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投料顺
序加入搅拌机拌合均匀,获得流态固化土拌合物;流态固化土拌
合物也可以从现场取样获得,取样应有代表性,取样量应不少于
所有试件体积之和的1.5倍。
2 试模应采用100mm×100mm×100mm的模具,试件的成型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233规定的方
法执行。
3 试件成型后,应在初凝前后用抹刀抹压刮平试件,并采用
塑料布或湿布覆盖;拆模后,应将试件移入混凝土标养室进行养
护,养护过程中不应泡水。
C. 0. 4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
计规程》JGJ/T 233规定的方法执行。
31
附录D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
测试方法
D. 0. 1 试验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固化剂应符合本标准第4.1.3条的要求;
2 试验用水应符合本标第4.1.7条的要求;
3 试验土料应在现场进行土料取样,取样点不少于3个,每
个取样点不少于10 kg,每个取样点取样时应该从土体的靠近中部
取样。取样后应充分混合,当有大颗粒时,应进行破碎,筛去10 mm
以上颗粒备用。
D. 0. 2 试验设备与器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搅拌设备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233的规定。
2 混凝土坍落度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规定。坍落度筒尺寸为高
300mm,顶部直径100mm,底部直径200mm,用厚度不小于1.5mm
的薄钢板制成,内侧平滑,在筒上方约2/3高度处有两个把手,近
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保证坍落度筒可以稳定操作。
3 捣棒:直径16mm,长约650mm,并具有半球形端头钢质
圆棒。
4 其他:小铲、木尺、小钢尺、抹刀和钢平板等。
D. 0. 3 拌合物坍落扩展度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
32
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 把按要求取得的流态固化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
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
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
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流态固化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
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
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流态固化土应灌到高出筒
口。插捣过程中,如流态固化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流态固化土,并用抹刀抹平。
3 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流态固化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
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
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完成。
4 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度后流态固化土试件最
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固化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
提离后,如流态固化土发生崩塌成一边剪坏现象,那么应重新取
样另行测定;如几次试验仍展现上述现象,那么表示该流态固化
土和易性及保水性不好应予以记录备查。
5 当流态固化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
流态固化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只
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
试验无效,需再次试验,并予以记录。
6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
测量精确至1mm,结果表达修约至5mm。
33
附录E 流态固化土实体钻芯取样的抗压强度检
验方法
E. 0. 1 钻芯应采用混凝土钻芯取样设备,钻取实体固化土芯样
时应采用水钻法,钻筒直径应为80mm,钻进深度不少于150mm。
E. 0. 2 流态固化土浇筑实体的钻芯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针对流态固化土浇筑实体钻芯取样,仅针对某检验批无法
获取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时或对流态固化土浇筑质量有重大
疑问而缺乏其他试验数据支撑时;
2 流态固化土浇筑实体的养护龄期不应少于28d;
3 一个检验批取样不应少于3个。
E. 0. 3 芯样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芯样钻取后,应立刻密封保存,且避免失水,不得长时间
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2 芯样不得有裂缝、缺陷和杂物;
3 可采用水泥砂浆对芯样试件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芯样断面
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上不应大于0.1mm;
4 芯样原样在试验室进行切割,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应为
1:1;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的实测值不应小于0.95,也不应大于1.05;
5 芯样试件的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应大于1°;
6 沿芯样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2mm。
E. 0. 4 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泥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JGJ/T 233规定的方法执行。对于同一强度等级标准的
流态固化土填筑体,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可判定为合格:
34
1 三个流态固化土芯样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
强度值的85%;
2 三个流态固化土芯样的抗压强度的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
强度值的75%。
35
附录F 工程质量检验验收用表
表F.1 流态固化土浇筑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浇筑部位设计强度
浇筑开始时间年月日时浇筑完成时间年月日时
天气情况室外气温~ ℃ 固化土完成
数量
m³
预拌固化土
生产厂家供料强度
运输单编号
实测坍落度
(坍落扩展度)
~ (mm) 出盘温度~ ℃ 入模温度~ ℃
试件留置种类、数量、编号
固化土浇筑中出
现的问题及处理
情况
施工负责人填表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36
表F.2 流态固化土浇灌申请书
工程名称申请浇灌时间年月日
申请浇灌部位申请方量(m³)
技术要求强度等级
搅拌方式
(搅拌站名称)
申请人
依据:施工图纸(施工图纸号)、设计变更/洽商(编号)及有关规范、规程。
施工准备检查
专业工长(质量
员)签字
备注
1. 隐检情况: ☐已☐未完成隐检
2. 模板检验批: ☐已☐未完成验收
3. 水电预埋情况: ☐已☐未完成并未经检查
4. 施工组织情况: ☐已☐未完备
5. 机械设备准备情况:☐已☐未准备
6. 保温及有关准备: ☐已☐未准备
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 ☐同意浇筑☐整改后自行浇筑☐不同意,整改后重新申请
审批人:
施工单位名称: 审批日期: 年月日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2."技术要求"栏应依据混凝土合同的具体要求填写。
37
表F.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隐检项目隐检日期年月日
隐检部位
隐检依据:施工图图号,设计变更/
洽商(编号/ )及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等。
主要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
隐检内容:
影像资料的部位、数量:
申报人:
检查意见:
检查结论: ☐同意隐蔽☐不同意,修改后进行复查
复查结论:
复查人: 复查日期: 年月日
签字栏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
负责人
专业质检员专业工长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
师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附影像资料。
38
表F.4 流态固化土质量验收记录(一)
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
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记
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
收记录
主控项目
1 土
2 固化剂
3 水
4 配合比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39
表F.5 流态固化土质量验收记录(二)
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
称及编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
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
收记录
主控
项目
1 固化土强度
2 固化土养护
一般项目
1 浇筑方式
2
固化土坍落度
(坍落扩展度)
3 每盘称重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40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41
引用标准名录
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3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
4 《混凝土搅拌机》GB/T 9142
5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0171
6 《水泥胶砂中可浸出重金属的测定方法》GB/T 30810
7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
8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9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T 50123
1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13 《土壤固化外加剂》CJ/T 486
14 《软土固化剂》CJ/T 526
15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T 474
16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JC/T 2199
17 《泡沫混凝土制品性能试验方法》JC/T 2357
18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1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
20 《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233
21 《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341
22 《泡沫混凝土》JG/T 266
2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
42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DBJ /T13-483-2025
条文说明
43
编制说明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DBJ/T 13-483-2025,经福建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5 年3 月6 日以闽建科〔2025〕7 号文批准
发布,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备案号为J 18076-2025。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固化土的调查研究,总结
了我国工程建设预拌流态固化土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中国工
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技术标准》T/CECS 1037
等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淤泥固化配合比试验,取
得了福建省预拌流态固化土强度分类与分级的重要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标准编制组按章、节、
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
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
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
定的参考。
44
目次
1 总则......................................................................................45
2 术语与符号..................................................................................46
2.1 术语...................................................................................46
3 基本规定......................................................................................48
3.1 一般规定...............................................................................48
3.2 分类与等级...........................................................................48
4 原材料与配合比..........................................................................49
4.1 材料要求...............................................................................49
4.2 配合比设计...........................................................................49
5 设计......................................................................................51
5.1 一般规定...............................................................................51
5.2 工程设计...............................................................................52
6 制备与施工..................................................................................54
6.1 一般规定.................................................................................54
6.3 浇筑与养护...........................................................................54
7 检验与验收..................................................................................55
7.2 检验...................................................................................55
7.3 验收...................................................................................55
45
1 总则
1.0.1 预拌流态固化土是一种创新的工程技术,率先应用在
建筑行业和市政行业。2021 年在福州市滨海新城沙尾路以东
支路网工程成果开始应用,拉开了在福建省内使用该项技术
的序幕,突破了利用当地工程弃土和地材制备流态固化土的
技术瓶颈,形成了“材料开发——成套设备——工艺优化——
施工组织”的技术体系,开创了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应用的
新高度。为进一步系统总结预拌流态固化土在福建省内取得
的实践经验,规范其设计、生产与施工应用的施工与质量验收,
制定本标准。
1.0.2 预拌流态固化土可以在建筑、市政、轨道交通、道路
等领域的中进行应用。不同的工程类型,对流态固化土材料
性能和服役性能要求不同,需要分别进行设计和实施。
46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 1. 1 当拌合物容重不大于1200kg/m³时,称为轻质固化土,否
则为非轻质固化土。
2. 1. 2 可用于生产流态固化土的土料范围广泛,包含了不同含
水率、不同粒径的土。常见的有工程弃土,尾矿、石屑、再生料
为颗粒较粗的建筑垃圾。不宜使用“特殊土”,因其在勘察界尤其
特定的土类含义。
2. 1. 3 增强剂是一类适用于流态固化土的表面活性剂与无机化
学品的复合型产品,其组成需要根据土的特性和工程需求进行调
整,以较小掺量显著改善流态固化土的强度性能为主要特征。
2. 1. 4 用于测试拌合物坍落扩展度的测试筒,有不同类型和尺寸,
如截锥筒,常见的尺寸为上部内径50mm,底部内径100mm,高
度150mm;日本常用的圆柱筒,内径80mm,高80mm;美国常
用的圆柱筒,内径75mm,高150mm。同一种拌合物在不同测试
筒测试条件下的流动性是不同的。本标准采用的测试筒为混凝土
坍落度筒,具体方法参见本标准附录D。拌合物出机后测试的坍
落扩展度为初始坍落扩展度,拌合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测试
的坍落扩展度为经时坍落扩展度,可根据需要测试拌合物出机后
30min、1h、2h 等时间节点的经时坍落扩展度,作为控制拌合物
施工性能的指标。如经时期间有静置过程,再次测试坍落扩展度
前应进行搅拌。
2. 1. 5 流态固化土拌合物容重可采用1L 的容重筒,操作方法应
47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 的有关
规定。
48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 1. 1 污染土壤是否可以作为流态固化土的土料使用,需要进行
专门的研究和论证。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污染土需要区分对待,
还要考虑污染土中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需要关注固化土
的浸出物危害性,以及流态固化土的使用环境等因素。
3. 1. 3 流态固化土技术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和优势在于充分利
用当地的渣土,同时利用当地的粉煤灰、钢渣、废石膏等作为固
化剂的补充原材料。“因土、因地、因用”是该项技术开发的三个
原则。采用流态固化土的设计时,包括在设计图纸中明确流态固
化土的强度以及必要的拌合物容重、水稳系数、渗透系数等技术
指标。施工可根据浇筑空间形状和实施条件,提出流态固化土的
施工性能要求,包括坍落扩展度、坍落扩展度经时损失等。为达
到此目标,根据实际土料和其他原材料情况,提前进行流态固化
土试配,获得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流态固化土配合比。流态固
化土的性能检验一般以固化土的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
件为依据。必要时可对浇筑实体进行检验。
3.2 分类与等级
3. 2. 3 S5 以下低强度流态固化土宜采用土料、工业粉料制备,
S5 及以上高强度流态固化土宜采用骨料制备。
49
4 原材料与配合比
4.1 材料要求
4. 1. 1 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再生料、尾矿、石屑是制备流态固
化土较为优质的土料,杂填土、壤土、工程泥浆往往需要加强
预处理或采用针对性的材料方案。铬铁渣、钛矿渣等冶炼渣需
要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安定性和吸水膨胀率不合格的钢渣原
则上不得用作固化土的原材料,对于安定性和吸水膨胀率等合
格的细钢渣颗粒,也应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确保不影响流态
固化土的长期性能方可使用。工矿业废渣替代土料时,还应关
注其重金属浸出毒性。
4. 1. 2 本条规定了土料的预处理要求。工程泥浆含水率高,且
可能含有分散剂、保水剂等添加剂,这些对流态固化土的性能均
有影响,在处理工程泥浆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物质的影响,并采
取针对性措施。
4. 1. 4 本条对添加剂的使用原则进行了规定。对于新型添加剂,
需要有充分的试验数据作为应用的支撑。
4. 1. 7 流态固化土一般不配钢筋,其用水标准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