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200-2025 福建省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技术标准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6阅读模式
DBJ/T 13-200-2025 福建省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技术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福建省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
技术标准
Fujian provinc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nticorrosion of pile
foundation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
2025-03-06 发布2025-06-01 实施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13-200-20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1 2 8 4 5 - 2 0 2 5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省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
技术标准
Fujian provinc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nticorrosion of pile foundation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 DBJ/T 13-200-20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J 1 2 8 4 5 - 2 0 2 5
主编单位: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
国机陆原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 2 0 2 5 年6 月1 日
2025 年福州
3
前言
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全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行业2022 年第三批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通知》(闽建科〔2022〕
15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
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
本规定;4.岩土工程勘察要点;5.防腐蚀设计;6.防腐蚀施工;
7.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附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了桩基础在腐蚀性环
境中的适用条件;2.对工作年限50 年的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
蚀技术进行了较系统规定;对于设计工作年限100 年的,提出了
建议;3.调整了Cl-腐蚀介质环境中混凝土防腐蚀规定和最大Cl-
含量指标;增加28 天龄期氯离子迁移系数和抗硫酸盐的抗压强度
耐蚀系数等指标;4.对预制桩、灌注桩和现浇地下结构混凝土分
别提出防腐蚀基本要求;增加了地下结构预制构件混凝土防腐蚀
基本要求;充实了桩身混凝土防护要求;5.充实了预制桩接桩防
腐蚀要求、并增加施工接桩位置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措施;充实
了空心桩桩尖选择和防腐蚀要求;6.增加了钢桩接桩防腐蚀要求,
充实了钢桩防腐蚀有关规定;7.增加了锚杆最低防腐蚀等级、防
腐蚀保护等级和防护措施规定;充实了锚杆注浆体和筋体防腐蚀
配套体系;8.增加了承台(桥墩)、地下结构周边外侧面防腐蚀
技术内容;增加了临海项目及矿山法海底隧道等地下结构后浇带
钢筋防腐蚀要求;9.增加了参与地下结构抗浮贡献的深基坑围护
结构防腐蚀措施规定;10.增加了植桩防腐蚀技术要求;11.增
4
加了环境改善(基坑围护)防腐蚀技术要求;12.修改了分项工
程的划分。
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建设
工程质量安全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
福州市北大路242 号,邮编:350001)和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
全站(地址:厦门市斗西路209 号电控大厦6 楼,邮编:361004),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
国机陆原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厦门华旸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厦门安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五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古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海升建设有限公司
中建材(福建)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厦门城健建设有限公司
泉州泰景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林梁许勇铁韩冬谢鑫
廖良辉王红旗张朝慧肖锋
魏巍夏柱波陈玉斌张海鹏
陈榕福戴文彬陈加才洪瑞达
黄清和方均坪林少宏何友林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 戴一鸣侯伟生晏音陈振建
黄可明彭伙水李峻
5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3
3 基本规定........................................................................................ 5
4 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7
5 防腐蚀设计.................................................................................... 9
5.1 一般规定................................................................................. 9
5.2 混凝土及原材料................................................................... 10
5.3 预制桩防腐蚀设计...............................................................16
5.4 混凝土灌注桩防腐蚀设计...................................................20
5.5 钢桩防腐蚀设计................................................................... 22
5.6 锚杆防腐蚀设计................................................................... 25
5.7 植桩防腐蚀设计................................................................... 29
5.8 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31
5.9 环境改善防腐蚀设计...........................................................34
6 防腐蚀施工.................................................................................. 35
6.1 一般规定............................................................................... 35
6.2 基桩的防腐蚀施工...............................................................35
6.3 混凝土的防腐蚀施工...........................................................40
6.4 防腐蚀材料的施工...............................................................41
7 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42
7.1 质量控制............................................................................... 42
7.2 质量检验............................................................................... 43
6
7.3 验收................................................................................... 46
附录A 防腐蚀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49
附录B 防腐蚀施工隐蔽验收记录............................................... 50
附录C 预制桩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1
附录D 灌注桩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2
附录E 钢桩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3
附录F 锚杆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4
附录G 植桩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5
附录H 地下结构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6
附录J 基坑围护工程防腐蚀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7
附录K 基层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58
附录L 防腐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59
本标准用词说明................................................................................ 60
引用标准名录.................................................................................... 61
附:条文说明.................................................................................... 64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Symbols. ....................................................................... 2
2.1 Terms ....................................................................................... 2
2.2 Symbols ................................................................................... 3
3 Basic Requirements ........................................................................5
4 Key Point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7
5 Anticorrosive Design ..................................................................... 9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 9
5.2 Concrete and Raw Materials ................................................. 10
5.3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Pprecast Piles .................................16
5.4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Concrete Cast-in-place Piles ......... 20
5.5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Steel Piles ...................................... 22
5.6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Anchors .......................................... 25
5.7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Planting Piles ................................. 29
5.8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 31
5.9 Anticorrosive Design of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34
6 Anticorrosive Construction .......................................................... 35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5
6.2 Anticorrosion Construction of Piles ......................................35
6.3 Anticorrosiv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 40
6.4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osion Materials ...............................41
7 Anticorrosive Quality Checking and Acceptance ........................ 42
7.1 Quality Control ......................................................................42
7.2 Quality Checking ...................................................................43
8
7.3 Acceptance .............................................................................46
Appendix A Anti-corrosion Sub Branch of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Data Verification Records ..............................49
Appendix B Anti-corrosion Construction Concealed Acceptance
Records ........................................................................ 50
Appendix C Precast Pile 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51
Appendix D Casting Cast-inplace Pile 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2
Appendix E Steel Pile 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3
Appendix F Anchor Rod 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4
Appendix G Planting Pile 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5
Appendix H Underground Structure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6
Appendix J Foundation Pit Enclosure EngineeringAnti-corrosion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57
Appendix K Grass-roots Treatment Inspection Batch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8
Appendix L Anti-corrosion Sub-items Engineering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 59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60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61
Add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64
1
1 总则
1.0.1 为规范福建省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施工和质量
验收行为,保障桩基础与地下结构的防腐蚀设计与施工质量,确
保桩基础与地下结构工程满足设计工作年限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和市政工程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的
勘察、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的原则,综合考虑安全、绿色、技术、经济等因素确定防腐蚀措
施。
1.0.4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
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桩基础piled foundation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与桩顶联结的承台共同组成的基础或
由柱与桩直接联结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包括基桩(单桩)和
承台。
2.1.2 地下结构underground Structure
指位于地面(含坡面)、水面以下的所有混凝土结构;包括
地下室、隧道、共同管沟等地下建筑结构及其外围(如基坑围护)
或相联结的且与土、水(含仅一个侧面)接触的结构构件(如基
础、桥墩、锚杆等)。
2.1.3 植桩法piling method
指按设计要求的桩长,先采用机械成孔到位,让桩孔内充满
水泥土或注入水泥土、混凝土或其他固桩液,再依靠预制桩杆自
重或压桩设备将预制桩压入的施工方法。
2.1.4 混凝土抗硫酸盐等级KS Sulfate resistance grade of
concrete KS
用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方法测得最大干湿循环次数来划分的混
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等级。
2.1.5 混凝土抗硫酸盐耐蚀系数Kf Sulfate resistance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Kf
指3 个硫酸盐侵蚀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与3 个对比试件抗压
强度平均值的比值。
3
2.1.6 水玻璃类防腐蚀材料soluble glass class anticorrosive
materials
水玻璃是由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结合而成的可溶性碱金
属硅酸盐材料,又称泡花碱。
2.1.7 树脂类防腐蚀材料resins class anticorrosive materials
树脂是许多植物正常生长中分泌的一类物质,由多种成分混
合而成,其中有树脂酸、树脂醇、树脂烃以及它们的一些更高的
聚合物;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
2.1.8 沥青类防腐蚀材料asphalt class anticorrosive materials
沥青是一种棕黑色有机胶凝状物质,主要成分是沥青质和树
脂,其次有高沸点矿物油和少量的氧、硫和氯的化合物。
2.1.9 涂料类防腐蚀材料paint class anticorrosive materials
涂料是由成膜物质、颜料、溶剂和助剂等按一定配方配制而
成的材料;分为油性涂料、纤维涂料、合成涂料和无机涂料;按
涂料或漆膜性状可分为溶液、乳胶、溶胶、粉末、有光、消光和
多彩美术涂料等。
2.1.10 聚合物水泥砂浆类防腐蚀材料polymer cement mortar
class anticorrosive materials
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是由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普通硅酸
盐水泥、石英砂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多种改性助剂配制而成。
2.1.11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epoxy resin coated steel reinforcing
bars
指在普通钢筋表面采用静电喷涂粉末高温熔融结合工艺而制
成一层环氧树脂保护涂层的钢筋或成品钢筋,包括环氧树脂涂层
钢筋和镀锌环氧涂层钢筋。
2.2 符号
c—— 电通量指标库仑;
4
Cl-—— 氯离子;
DRCM—— 试验测得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KS—— 混凝土抗硫酸盐等级;
Kf—— 混凝土抗硫酸盐耐蚀系数;
SO42-—— 硫酸根离子;
ωlim——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λ—— 锚杆抗拉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
△—— 保护层误差。
5
3 基本规定
3.0.1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采取的防腐蚀技术措施应符合设计工作
年限和耐久性的要求。
3.0.2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应根据场地环境类别、腐蚀性等级和作
用类型进行防腐蚀设计与施工。
3.0.3 环境腐蚀性介质对建筑材料长期作用下的腐蚀性,可分为
强腐蚀、中腐蚀、弱腐蚀、微腐蚀4 个等级。多种腐蚀性介质同
时作用同一部位时,腐蚀性等级应取最高者。
当沿地面以下深度的腐蚀性等级不同时,可按不同腐蚀性等
级分别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无法区分或辨识时,应取腐蚀性等
级最高者。
3.0.4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设计工作年限、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腐蚀性等级及作用类
型;
2 有利于减轻环境腐蚀性作用的桩型、地下结构型式及其构
造措施;
3 结构材料的防腐蚀要求;
4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 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
6 防水、排水等构造措施;
7 防腐蚀附加措施或多重防护措施;
8 施工养护及施工质量验收要求;
9 结构使用阶段的维护、修复与监测要求。
3.0.5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裂缝控制及其表面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值
ωlim 不应超过表3.0.5 中的限值,裂缝控制等级划分应按现行国家
6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执行。
表3.0.5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的裂缝控制及其表面裂缝计算最大宽度限值
腐蚀性
等级
钢筋混凝土
地下结构
钢筋混凝土
抗拔桩
预应力混凝土地
下结构(桩)
裂缝控制
等级
ωlim
(mm)
裂缝控制
等级
ωlim
(mm)
裂缝控制等级
弱腐蚀三级0.20 三级0.20 二级(一级)
中腐蚀三级0.20 三级0.15 一级(一级)
强腐蚀三级0.15 三级0.10 一级(一级)
注:1 当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超过30mm 时,裂缝计算时可取为30mm;
2 表中抗拔桩的内容仅适用于地下室埋深≥7m 或层数≥2 层的抗拔桩;其它情况下的
钢筋混凝土抗拔桩按表中钢筋混凝土地下结构的内容执行;
3 括弧中的内容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预应力混凝土实
心方桩;
4 当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无环氧涂层钢筋混凝
土构件的1.2 倍。
3.0.6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工程需要变更设计、材料替代或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确认。采用新技术、
新材料时,应通过专家论证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地
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 有关性能的要求。
7
4 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4.0.1 建设场地勘察评价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时,应结合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
勘察规范》GB 50021 和现行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J/T
13-84 的规定进行分级评价。
4.0.2 岩土工程勘察评价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应符合下列
要求:
1 应对收集的区域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进行分析;
2 查明地下水类型、赋存条件和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提
供地下水初见水位、稳定水位、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和近3 年~5
年最高地下水位或海水潮汐最大变化幅度;
3 查明地表水的分布特征及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提供桩基
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4 评价建设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确定其腐蚀性
等级。
4.0.3 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场地是否存在对地下水或地表水可
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并评价可能受污染的程度,查明地下水的
分布、运动规律及其与污染作用的关系。
4.0.4 当场地附近存在污染源时,应查明场地被污染和可能被污
染的程度,并对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未被污染的拟建场地;
2 可能被污染的拟建场地;
3 已被污染的拟建场地;
4 被污染的已建场地。
4.0.5 污染土勘察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防腐蚀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
8
勘察手段,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和
现行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J/T 13-84 的规定进行勘察。
4.0.6 勘察时应有针对性采取水、土试样进行水、土化学试验或
土的原位电化学测试,判别其腐蚀性作用类型及等级,并根据腐
蚀性作用类型及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腐蚀措施的建议。
4.0.7 场地环境类型划分,水、土试样采集数量及位置,测试项
目和评定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 55017 和现行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
标准》DBJ/T 13-84 的规定。
9
5 防腐蚀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设计应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场地
环境类型、腐蚀性等级和设计工作年限及其耐久性要求采取相应
的防腐蚀措施。
本标准所提供的防腐蚀设计参数、指标和防护措施,适用的
设计工作年限为50 年;设计工作年限为100 年的防腐蚀设计,应
由建设单位组织研究和试验,并经专家论证后确定。
5.1.2 设计采用的钢筋(含防腐、耐蚀钢筋)质量标准,应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T 1499、《预应力混凝土用
螺纹钢筋》GB/T 20065、《钢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GB/T 33953、
《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GB/T 33959、《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JG/T 502 和现行地方标准《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标准》DBJ/T
13-342 的有关规定。
5.1.3 设计采用的防腐蚀材料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
筑石油沥青》GB/T 494、《工业硅酸钠》GB/T 4209、《混凝土外
加剂》GB 8076、《双酚A 型环氧树脂》GB/T 13657、《高强高
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混凝土防腐阻锈剂》
GB/T 3129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混凝
土抗侵蚀防腐剂》JC/T 1011、《建筑用钢结构防腐涂料》JG/T 224、
《钢筋阻锈剂使用技术标准》JGJ/T 192、《钢筋混凝土阻锈剂》
JT/T 537、《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涂料》HG/T 4338 和现行地方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标准》DBJ/T 13-77 的有关规定。
5.1.4 设计宜调整承台埋深,使桩身避开腐蚀性等级相对较高的
10
区段;或合理配置接桩位置,使接桩接头进入未被污染或腐蚀性
等级相对较低的区段,进入深度不宜小于1m。
5.1.5 在确定腐蚀性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作用等级时,
不宜考虑混凝土表面防水层对腐蚀性介质的阻隔作用。
5.1.6 在腐蚀性环境中,当深基坑围护结构构件兼做地下结构的
永久构件时,应按所处环境的腐蚀性等级采取防腐蚀措施。
5.1.7 涉及杂散电流干扰腐蚀性环境中的桩基础与地下结构,应
按电力专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5.2 混凝土及原材料
5.2.1 水泥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微、弱腐蚀条件
下,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 受碱液(OH-)作用环境时,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
酸盐水泥,不得选用高铝水泥或以铝酸盐成分为主的膨胀水泥;
3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熟料中,铝酸三钙含量宜
控制在8%以下;当采用大掺量掺合料、低水胶比配制时,可放宽
至8%~10%;在腐蚀介质为Cl-时,可放宽至8%~12%;
4 当腐蚀性环境中硫酸根离子含量小于或等于2500mg/L 时,
可使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当腐蚀性环境中硫酸根离子含量
小于或等于8000mg/L 时,可使用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5 当腐蚀介质为Cl-时,不应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在
同时存在SO42-和Cl-腐蚀介质的环境中,不宜采用抗硫酸盐硅酸
盐水泥。
5.2.2 混凝土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硅酸盐水泥时,宜掺入矿物掺合料;当采用普通硅
酸盐水泥时,可掺入矿物掺合料;在硫酸盐为强腐蚀的条件下,
掺合料不宜采用高钙粉煤灰;在硫酸盐腐蚀环境中,掺合料不得
11
采用石灰石粉;使用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2 掺合料宜采用磨细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粉,
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在计算矿物掺合料用量时,应计
入水泥中已有的矿物含量,当水泥厂家无法提供水泥中的矿物含
量时,则该品种水泥不应用于拌制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
3 混凝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使用前应经过
试验确定,不得添加对混凝土有害的碱骨料等成分;
4 矿物掺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等要求应经过试验确定。
5.2.3 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性能应无不利影响,对钢筋不应有腐蚀
作用,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外加剂;
2 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使用前应经相容性试验确定;
3 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使用前应经试验确定;不宜采用
无机盐类的早强剂;
4 受碱液作用环境时,不得采用铝酸盐类膨胀剂;在硫酸盐
为强腐蚀的条件下,不宜使用铝酸盐、硫酸盐、钙质、镁质膨胀
剂;
5 当腐蚀介质为Cl-时,外加剂中Cl-含量应满足混凝土的使
用限值要求;在预制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中,不得采用单一
的亚硝酸盐类的阻锈剂;
6 钢筋阻锈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2.4 骨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级配的天然河砂或机制砂、
碎石或卵石;砂及粗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和坚固性指标等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 的规定;
2 在酸性介质中,宜采用石英石或花岗石骨料;
3 在碱性介质中,宜采用石灰石、石英石或花岗石骨料;
4 砂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
范》GB 55008 等有关规定;海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
12
凝土结构;水泥砂浆和素混凝土骨料不应采用未经净化处理的海
砂;
5 不得采用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的活性骨料。
5.2.5 混凝土拌和用水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
标准》GB 55008 等有关规定;不得采用受海水等有害介质污染的
水。
5.2.6 当腐蚀介质为Cl-时,混凝土防腐蚀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腐蚀性等级为弱或中时,宜采用水胶比不大于0.45 的较
大掺量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当腐蚀性等级为强时,应采用水胶
比不大于0.4 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单掺粉煤灰的掺量不
宜小于30%,单掺磨细矿渣的掺量不宜小于50%,且宜复合使用
粉煤灰加硅灰、粉煤灰加矿渣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
2 腐蚀性等级为弱时,宜掺入钢筋阻锈剂;腐蚀性等级为中、
强时,应掺入钢筋阻锈剂;钢筋阻锈剂的用量应根据设计工作年
限内腐蚀介质进入混凝土中的量确定;在设计工作年限内进入混
凝土中钢筋表面的Cl-含量无法确定时,内掺型单功能阻锈剂掺量
可参照表5.2.6-1 的推荐掺量,其它类型阻锈剂根据生产厂家推荐
量并经试验确定掺量;
表5.2.6-1 内掺型单功能阻锈剂推荐掺量
环境类别弱中强
非干湿交替4~6 6~8 8~10
干湿交替6~9 9~12 12~15
注:1 表中掺量数字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阻锈剂掺量(kg);
2 阻锈剂中有效阻锈成分应不低于30%。
3 在同时存在SO42-和Cl-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宜按Cl-腐蚀
介质为主采取防腐蚀措施;设计混凝土时除应考虑单掺或双掺矿
物掺合料以外,宜掺入多功能阻锈剂,其掺量应根据SO42-和Cl-
腐蚀介质的含量以及对施工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经试验确定;
13
4 在中、强腐蚀性环境中,设计应明确桩基础与地下结构混
凝土抗Cl-侵入性指标(Cl-迁移系数或电通量指标),其中Cl-迁
移系数指标应符合本标准,当采用电通量指标评价时,可按表
5.2.6-2 的规定执行。
表5.2.6-2 混凝土抗Cl-侵入性指标及耐久性等级(评价)
项目弱中强
电通量指标(龄期56d)库仑(C) <2500 <1500 <1200
耐久性等级(评价) Ⅱ(一般) Ⅲ (较好) Ⅲ(较好)
5.2.7 当腐蚀介质为SO42-时,混凝土防腐蚀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水泥;当采用普
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时,应掺入抗硫酸盐外加剂并宜掺用
矿物掺合料;
2 外加剂、掺合料种类和用量应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并结
合混凝土表面采取专门的防腐蚀附加措施,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3 处于SO42-浓度大于1500mg/L 的干湿交替变化环境的地
下混凝土结构体中,应在混凝土表面采取附加防腐蚀涂层;
4 在中、强腐蚀性环境中,设计应明确桩基础与地下结构等
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指标;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指标应符合
本标准第5 章有关条文的规定。
5.2.8 当腐蚀介质为其它化学物质时,所采取的防腐蚀措施,应
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 50046 和《混
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 的有关规定执行。
5.2.9 灌注桩、现浇地下结构、地下结构预制构件和预制桩混凝
土防腐蚀基本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
GB55008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5.2.9-1、表5.2.9-2、表5.2.9-3
和表5.2.9-4 的规定。
14
表5.2.9-1 灌注桩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项目
腐蚀性等级
最低强度
等级
最大水
胶比
最低抗
渗等级
钢筋最小
保护层厚
度(mm)
胶凝材料
中Cl-最大
含量(%)
最大碱
含量
(kg/m3)
胶凝材料
最少用量
(kg/m3)
弱C30 0.50 P8 55 0.08 3.0 300
中C35 0.45 P10 55 0.08 3.0 320

不宜采用;符合本标准第5.4.2 条规定的,方可采用。
C40 0.40 P10 65 0.08 3.0 340
表5.2.9-2 现浇地下结构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项目
腐蚀性等级
最低强度
等级
最大水
胶比
最低抗
渗等级
钢筋最小
保护层厚
度(mm)
胶凝材料
中Cl-最大
含量(%)
最大碱
含量
(kg/m3)
胶凝材料
最小用量
(kg/m3)
弱C30 0.50 P8
按本标准
表5.8.3 执

0.10 3.5 300
中C35 0.45 P8 0.10 3.0 320
强C40 0.40 P10 0.08 3.0 340
表5.2.9-3 地下结构预制构件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项目
腐蚀性等级
最低强度
等级
最大水
胶比
最低抗
渗等级
钢筋最小
保护层厚
度(mm)
胶凝材料
中Cl-最大
含量(%)
最大碱
含量
(kg/m3)
胶凝材料
最小用量
(kg/m3)
弱C30 0.50 P8 50 0.10 3.5 300
中C35 0.45 P8 50 0.10 3.0 320
强C40 0.40 P10 50 0.08 3.0 340
注:1 地下结构预制构件主要包括:地下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和地下共同管沟、市政综合管
廊与顶管等结构使用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2 当现浇混凝土未掺入矿物掺合料时,表中“水胶比”为“水灰比”;强腐蚀环境下,
采用机制砂的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最大水胶比可取不大于0.40;
3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结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20kg/m³,其中水泥用量不
宜小于260kg/m³;
15
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最大Cl-含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0.06%,最低强度等级应按表中提
高一个等级;
5 地下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尚应符合《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 及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的规定;
6 当场地下卧土层中存在淤泥层时,采用挤土工艺成桩的灌注桩(如沉管灌注桩),
保护层厚度应增加10mm。
表5.2.9-4 预制桩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项目
桩型
最低强度
等级
最大水
胶比
最低抗
渗等级
钢筋最小
保护层厚
度(mm)
胶凝材料
中Cl-最大
含量(%)
最大碱
含量
(kg/m3)
胶凝材料
最小用量
(kg/m3)
预应力高强混
凝土空心桩C80 0.35 P12 35 0.06 3.0 430
预应力混凝土
空心桩C60 0.40 P12 35 0.06 3.0 400
预应力混凝土
实心方桩C60 0.40 P12 35 0.06 3.0 400
钢筋混凝土
实心方桩C40 0.40 P10 45 0.08 3.0 320
注:本标准中所指的空心桩包括预应力管桩和空心方桩等,其它类型预制空心桩的防腐蚀
措施可参照执行;实心方桩包括预应力实心方桩和普通实心方桩等。
5.2.10 腐蚀性环境中采用的钢筋(含防腐、耐蚀钢筋),除应符
合本标准第5.1.2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构件中的受力钢筋,宜使用同牌号的钢筋;
2 使用不同牌号热轧钢筋时,其混凝土构件的防腐蚀能力和
耐久性设计要求应相同;
3 不锈钢钢筋和耐蚀钢筋等耐腐蚀钢筋可用于腐蚀性等级
较高的混凝土构件,但不锈钢不得用于含氯离子介质作用的部位;
4 锚杆杆体材料不应采用镀锌钢材(钢筋);
5 不同金属材料接触的部位,宜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
6 采用环氧涂层钢筋的混凝土,可同时掺加钢筋阻锈剂,但
不得与外加电流阴极防护联合使用。
16
5.3 预制桩防腐蚀设计
5.3.1 混凝土预制桩结构防腐蚀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先
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 1347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
准》GB/T 50046、《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JC/T 2723、《预应
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T 197、《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
JGJ/T 406 等外,尚应符合本标准。
5.3.2 当场地地下水、土等介质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具有腐蚀性时,预制桩的桩型与型号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满足桩受力和耐久性的要求;
2 采用空心桩的壁厚不应小于110mm;
3 在腐蚀性环境中,不应选用A 型预应力管桩,当用于抗
拔桩时、应选用B 型或B 型以上的预制桩;
4 在强腐蚀环境下,应选用桩身防腐蚀性能满足要求的预制
桩桩型,其型号(组别)的选择应符合表5.3.2 的规定。
表5.3.2 强腐蚀环境下预制桩的型号选择
预制桩类型可选型号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B 或C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B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B
普通混凝土实心方桩C(组)
注:1 本表中的桩型号与本标准第5.3.1 条规定的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里的桩型号一致,
若采用其他标准划分的桩型号、应通过专家论证;
2 预制桩接头处极限弯矩应不低于桩身极限弯矩;
3 在腐蚀性环境中,预制桩需穿越孤石、密实砂土、卵石、碎石、抛填石等坚硬复杂
地层时,设计宜采用清障或引孔沉桩措施。
5.3.3 预制桩桩身混凝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2.9 条的规定外,桩
身混凝土最低防护要求应符合表5.3.3 的规定。
17
表5.3.3 桩身混凝土防护要求


腐蚀性
介质
防腐蚀措施
腐蚀性强度等级
弱中强



SO42-
1. 抗硫酸盐等级与耐蚀系数
Kf(28d)
可不
防护
KS120
Kf ≥0.85
KS150
Kf ≥0.85
2. 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mm) ≥10 ≥20
3. 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厚度(μm) ≥300 ≥500
Cl-
1. 28d 氯离子迁移系数
DRCM(10-12m2/s)
≤7.0 ≤4.0
2. 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厚度(μm) ≥300 ≥500
pH 值
1. 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mm) ≥10(20) ≥20(30)
2. 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厚度(μm) ≥300 ≥500




SO42-
1.抗硫酸盐等级与耐蚀系数
Kf(28d)
可不
防护
KS120
Kf ≥0.80
KS120
Kf ≥0.85
2.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mm) ≥20 ≥30
3.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厚度(μm) ≥300 ≥500
Cl-
1.28d 氯离子迁移系数
DRCM(10-12m2/s)
≤8.0 ≤5.0
2. 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厚度(μm) ≥300 ≥500
pH 值
1.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mm) ≥20 ≥30
2.表面涂刷防腐涂层厚度(mm) ≥300 ≥500
注:1 当土中含有酸性液体pH≤3.0、环境水中Cl-≥20000mg/L 时,桩基础的防护措施应
专门研究;
2 当采用电通量作为混凝土抗Cl-侵入性的指标时,按本标准表5.2.6-2 的电通量指标
执行;
3 桩基础所处的环境地下水、土的腐蚀性介质主要为SO42-和Cl-且其中Cl-<20000mg/L,
当桩身混凝土采用或掺入耐腐蚀材料后已能够满足防腐蚀性能要求时,可不再采用
表中2 和3 的技术措施;
4 当有两类以上介质同时作用时,应分别满足各自的防护要求,但相同的防护措施可
不叠加;
5 氯离子迁移系数和抗硫酸盐等级检测试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
18
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执行。
5.3.4 在腐蚀性环境中,预制桩的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桩的接桩应满足桩受力和耐久性的要求,可采用焊接
连接或机械连接;
2 应减少接桩数量,并按本标准第5.1.4 条规定合理配置接
桩位置;
3 抗拔桩、水平承载桩、挤土效应较大的沉桩和单桩接头数
量≥3 个的接桩,当采用机械连接时,宜同时辅以端板围焊连接
或其他措施,其中采用其他辅助措施的,应通过专家论证;当采
用焊接连接时,宜采用自动焊接桩、同时辅以帮条焊接;
4 多节拼接的单桩,可根据各接头位置腐蚀性等级,采用不
同的接桩连接型式;
5 以氯离子为主的强腐蚀环境中,机械接头钢零件的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预制桩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6 接桩处填缝材料的抗拉、耐久性能(含抗疲劳能力)等应
符合设计要求。
5.3.5 在腐蚀性环境中采用空心桩时,采用的桩尖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在中~强腐蚀性环境中,应采用桩端封闭措施;在弱腐蚀
性环境中,宜采用桩端封闭桩尖;当场地淤泥层厚度超过5m 的
情况下,应采用封闭桩尖或者其它桩端封闭措施;当采用开口型
桩尖时,桩端持力层为砂层的,成桩后空心孔底应灌注高不小于
1.5m 的微膨胀C30 细石混凝土;
2 封闭桩尖无法穿越或嵌入较坚硬岩土层或位于较坚硬持
力层倾斜面时,采取变更桩尖型式等设计处理措施应满足相应的
防腐蚀要求。
5.3.6 当场地地下水或土等介质对钢结构具有弱~强腐蚀时,预
制桩接桩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桩设计宜优先采用单节预制桩;当采用多节桩时,单桩
19
接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 个;
2 接头采用的钢构(配)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
结构钢》GB/T 700 等有关规定;
3 接桩采用焊接时,接头的端头型钢或钢板厚度及其接桩焊
缝尺寸,应根据工作年限期间的腐蚀量和承载力需要经设计计算
确定,腐蚀速率的计算取值应符合本标准第5.5.6 条规定;辅助性
的帮条钢板尺寸与数量按预制桩纵向钢筋受力等强配置,辅助性
的围焊焊缝尺寸、帮条钢板厚度及其焊缝尺寸不宜小于8mm;
4 接桩在焊接过程中应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缝,接桩的
焊缝质量应满足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二级焊缝等级;辅助性的焊
缝等级按设计要求确定;
5 以氯离子为主的中腐蚀环境中,外露的接桩钢零件应增加
1mm 钢零件厚度和焊缝厚度的腐蚀裕量,并涂刷防腐蚀耐磨涂层
不少于300μm 厚;以氯离子为主的强腐蚀环境中,外露的接桩钢
零件应增加2mm 钢零件厚度和焊缝厚度的腐蚀裕量,并涂刷防腐
蚀耐磨涂层不少于500μm 厚。
5.3.7 在中、强腐蚀性环境中,当预制桩作为抗拔桩、同时需要
承担水平荷载时,尚宜采取减小基桩承担水平荷载的措施和考虑
适量的桩身抗拉承载力裕量。
5.3.8 根据本标准第5.1.3 条的规定进行防腐蚀设计与施工时,因
地质与施工条件等原因,出现局部接桩位置不符合设计的防腐蚀
等级要求时,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 空心桩接桩位置处于干湿交替区段时,填芯应延伸到该接
桩位置以下不小于1.0m,连接筋相应延长;
2 实心桩接桩位置处于干湿交替区段时,该接桩位置周边上
下长度各200mm 范围包裹C30 配筋混凝土,包裹的混凝土厚度
不应小于100mm;
3 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接桩时,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防腐
蚀应符合本标准第5.4 节的规定。
20
5.4 混凝土灌注桩防腐蚀设计
5.4.1 在腐蚀性环境中,沉管灌注桩、泥浆护壁钻(挖、冲)孔
灌注桩、螺旋钻与机械钻孔(扩底)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现浇混
凝土护壁与长钢套管护壁干作业人工挖孔灌注桩等混凝土灌注桩
和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
设计标准》GB/T 50046 的规定。
5.4.2 在强腐蚀性的环境中,不宜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当场地的
地下水干湿交替区段或受污染区段具有强腐蚀性、其他区段为中
等腐蚀性及以下等级,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方可采用混凝土
灌注桩:
1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承台设计标高低于强腐蚀区段,且
成桩施工工艺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或其他与强腐蚀区段土层有效
阻隔的措施;
2 采用地下水控制措施,或者采取封闭式止水帷幕,确保桩
身混凝土终凝前地下水水位低于强腐蚀区段以下不小于1m;
3 采用长钢套管隔离强腐蚀区段后,施工混凝土灌注桩。
5.4.3 灌注桩桩身结构(构造)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2 节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身构造要求应符合表5.4.3 的规定;
表5.4.3 灌注桩桩身构造要求
腐蚀性等级弱中强
桩身纵筋的最小直径(mm) 14 16 不宜采用;
符合本标准第
5.4.2 条的规定方
可采用。
18
桩身箍筋最小直径(mm) 8 10 12
桩身纵筋最小配筋率(%) 0.35 0.40 0.45
2 符合本标准第5.4.2 条的规定采用灌注桩时,位于Cl-强腐
蚀区段宜采用耐腐蚀钢筋或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涂层厚度不应小
于500μm);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树脂
涂层钢筋》JG/T 502 的规定,耐腐蚀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
21
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GB/T 33953 和现行地方标准《耐蚀钢筋混
凝土结构应用标准》DBJ/T 13-342 的有关规定;
3 在Cl-的中等腐蚀性环境中,抗压的灌注桩宜采用环氧树
脂涂层钢筋或耐腐蚀钢筋,抗拔的灌注桩应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
筋(涂层厚度应不小于300μm)或耐腐蚀钢筋;
4 地下水水位以下和干湿交替段的腐蚀性等级不同时,灌注
桩桩身受力配筋可分段配置;
5 抗拔桩的竖向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6 位于SO42-腐蚀介质或为其它化学物质腐蚀性区段时,应
按表5.4.4 的规定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
5.4.4 灌注桩桩身混凝土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2.9 条的规定外,其
防护要求尚应符合表5.4.4 的规定。
表5.4.4 灌注桩桩身混凝土防护要求
腐蚀性介

防腐蚀措施
腐蚀性强度等级
弱中强
SO42-
抗硫酸盐等级与耐蚀
系数Kf(28d)
KS90
Kf ≥0.80
KS90
Kf ≥0.85
不宜采用;
符合本标
准第5.4.2
条的规定
方可采用。
KS120
Kf ≥0.85
保护层增加混凝土腐
蚀裕量(mm)
≥20 ≥40 ≥50
Cl- 28d 氯离子迁移系数
DRCM(10-12m2/s)
≤10.0 ≤8.0 ≤5.0
pH 值
保护层增加混凝土腐
蚀裕量(mm)
≥20 ≥40 ≥50
注:1 当土中含有酸性液体pH≤3.0、环境水中Cl-≥20000mg/L 时,桩基础的防护措施应
专门研究;
2 在SO42 的腐蚀性环境下,当桩身混凝土及其掺合料等能够满足防腐蚀要求时,可
不增加混凝土腐蚀裕量。
5.4.5 在中(强)腐蚀性环境中,承担抗拔或水平荷载的灌注桩,
桩身表面裂缝宽度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0.5 条的规定外,宜采
取减小基桩承担水平荷载的措施和考虑适量的桩身抗拉承载力裕
量。
22
5.4.6 在腐蚀性环境中,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防腐蚀设计参
照本节混凝土灌注桩的有关规定执行。
5.5 钢桩防腐蚀设计
5.5.1 本标准所指的钢桩包括设计工作年限50 年的各种型钢桩、
钢管桩等;在腐蚀性的环境中,钢桩的适用性选择应符合表5.5.1
的规定。
表5.5.1 钢桩的适用性选择
腐蚀性介质Cl- pH 值
腐蚀性等级弱中强弱中强
桩所处位

在最低水位以下可可可(不宜) 可可不宜
在干湿交替段可不宜不宜(不应) 可不宜不应
注:1 表中“可”、“不宜”、“不应”分别代表可使用、不宜使用、不应使用钢桩;
2 有两种选择时,括号中的规定适用于住宅工程;
3 当钢桩在干湿交替段有外包强度不低于C30、厚度不小于100mm 的混凝土(或砂
浆)或采植桩法施工时,可按桩在最低水位以下的规定;
4 地下室采用逆作法施工的钢桩(实际作为地下室柱)可不执行本条规定,但钢桩管
应考虑施工期间的腐蚀裕量和钢桩外表面二次除锈的厚度损失。
5.5.2 同一工程项目的钢桩所采用的钢材应为同一型号钢种;钢
桩所用的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低
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和《桩用螺旋焊缝钢管》SY/T 5040
的规定;可优先采用Q235-B 级以上镇静钢或Q355,也可采用耐
腐蚀钢。
5.5.3 在腐蚀性环境中,钢桩防腐蚀设计应根据建(构)筑物的
重要性、设计工作年限、腐蚀性等级、使用功能、腐蚀速率、施
工工艺及防腐蚀层的成品保护、后期维护能力等综合分析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管桩宜采用内壁同外界隔绝的形式;在Cl-强腐蚀性环
23
境和pH 值的中、强腐蚀性环境中,钢管桩应采用内壁同外界隔
绝的形式;
2 场地仅在地下水干湿交替区段或受污染区段的腐蚀性等
级与其他区段的腐蚀性等级不同的情况下,同一型号钢种的钢桩
防腐蚀可根据不同的腐蚀性等级和施工工艺及其可操作性情况等,
分别采取不同的防腐蚀措施,其中防腐蚀措施等级高者应向防腐
蚀措施等级低者延伸不少于1 米;
3 采用无保护措施、增加腐蚀裕量的设计时,腐蚀速率的计
算取值应符合本标准第5.5.6 条的规定;
4 有防腐蚀工程实践经验或科学实验数据时,可采用表面涂
防腐蚀层、熔结环氧粉末涂料涂装等表面涂层的保护措施;
5 采用阴极保护防腐蚀措施时,应在设计说明详细阐述使用
期间(不短于设计工作年限)对阴极保护的专项维护措施;
6 当采用涂层、阴极保护等防腐蚀做法时,尚应考虑腐蚀裕
量;
7 在场地的地下水干湿交替和强腐蚀区段,宜采用双重或多
重联合保护措施。
5.5.4 在腐蚀性环境中,钢桩的接桩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接桩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且宜在干湿交替段以下不
小于1 米;当采用上桩段有表面涂层、下桩段无表面涂层时,焊
接接桩应设在无表面涂层的下桩段;沉桩标高无法准确确定时,
预设上桩段(有表面涂层的桩段)长度应适当加长;
2 当钢桩采用涂层保护且钢桩壁厚腐蚀量考虑了涂层贡献
时,不应在有涂层段焊接接桩;
3 钢桩接桩应采用等强连接,接桩型式宜采用电焊连接;
4 当采用电焊接桩时,焊缝尺寸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5.6 条
的规定外,尚应按等强设计和考虑腐蚀裕量不小于2mm。焊缝宜
采用单边V 形剖口熔透焊,上节桩剖口角度为45°~55°,下节桩
不宜开坡口,在钢桩内壁应设有内衬套或内衬环;接桩焊缝质量
24
应满足现行钢结构有关标准规定的二级焊缝等级;
5 手工焊接时,焊条应与钢桩主材相适应,应采用碱性低氢
型焊条;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
条》GB/T 5117 和《热强钢焊条》GB/T 5118 的规定;
自动焊接时,应采用与钢桩主材金属特性相匹配的焊丝和焊
剂,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
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GB/T 5293 和
《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GB/T 12470 的规定。
5.5.5 在腐蚀性环境中,钢桩采用的表面涂防腐蚀层或熔结环氧
粉末涂料涂装,其涂层层数、涂层厚度等指标和沉桩施工中磨损
情况等应通过试验确定。
5.5.6 在腐蚀性环境中,钢桩型材或管壁及其接桩焊缝尺寸应根
据腐蚀速率和设计工作年限与承载力需要,经设计计算确定。腐
蚀速率宜通过实测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5.5.6 取值。
表5.5.6 钢桩的单面年平均腐蚀速率(mm/y)
钢桩所处环境弱腐蚀中腐蚀强腐蚀
地面
以下
水位以上0.03 0.04 0.05
水位以下0.01 0.02 0.03
干湿交替段0.10 0.20 0.30
注:1 设计高桩承台时,地面以上大气区或具有腐蚀性挥发介质时,钢桩的单面年平均腐
蚀速率为0.05~0.1(mm/y);
2 当钢管内壁同外界隔绝时,可不考虑内壁防腐蚀;
3 当场地pH 值为中、强腐蚀性时,表中的数值应乘上2 倍。
5.5.7 在腐蚀性环境中,钢桩与其他金属材料接触时应采取隔离
措施,不锈钢不得用于含氯离子腐蚀作用的钢桩部位。
5.5.8 在浪溅区或受海水直接腐蚀的钢桩及其涂层、阴极保护等
防腐蚀设计,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结构防腐蚀施工规范》
JTS/T 209 和《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 167 的规定执行。
25
5.6 锚杆防腐蚀设计
5.6.1 本标准所指的锚杆包括用于地下结构的抗浮锚杆和永久性
边坡或挡墙等支护锚杆;锚杆中采用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材料
应符合本标准第5.2 节的规定。
5.6.2 在腐蚀性环境中,抗浮锚杆、永久性边坡与挡墙支护锚杆
的适用条件和最低防腐蚀等级应符合表5.6.2 的规定。
表5.6.2 锚杆的适用条件和最低防腐蚀等级
腐蚀性等级强中弱微
钢筋锚杆不宜使用可使用可使用可使用
钢绞线锚杆不应(不宜)使用不应(不宜)使用不宜(可)使用可使用
最低防腐蚀等

—— Ⅰ 级Ⅱ(Ⅰ)级Ⅲ(Ⅱ)级
注:1 表中括号内条件适用于永久性边坡与挡墙支护锚杆,在中、强腐蚀性环境中,永久
性边坡与挡墙支护采用钢绞线锚杆时应进行专项设计;
2 在腐蚀性环境中,抗浮措施应根据承载能力大小,依次选用基桩、钢筋锚杆、预应
力钢绞线锚杆,其中钢筋锚杆包括普通钢筋锚杆和预应力钢筋锚杆;
3 预应力锚杆杆体可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或预应力耐腐蚀钢筋、螺纹钢筋(精轧螺纹钢
筋)制作,非预应力锚杆杆体可采用耐腐蚀钢筋、精轧螺纹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制
作;
4 基坑支护等临时性锚杆,最低防腐蚀等级可根据锚杆服务年限长短适当调整。
5.6.3 在腐蚀性环境中,锚杆的结构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等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钢筋锚杆的钢筋直径和压力型钢端板的厚度,应根据腐蚀
速率和设计工作年限与承载力需要,经设计计算确定;钢筋和承
压钢板腐蚀速率的计算取值应符合本标准表5.5.6 的规定;
2 锚杆钢筋或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适当折减,折减系数
λ宜按腐蚀性等级强~弱分别取0.85~0.95;
3 涉及具有杂散电流干扰腐蚀环境的锚杆,可按现行行业标
26
准《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 5394 的规定
执行。
5.6.4 在腐蚀性环境中,锚杆防腐蚀等级应符合本标准第5.6.2
条的规定,锚杆防腐蚀等级对应的防护措施应符合表5.6.4 的规定。
基坑支护临时锚杆可根据锚杆工作时限、环境腐蚀性等级选择锚
杆类型和防护措施。
表5.6.4 锚杆防腐蚀保护等级及防护措施
保护
等级
锚杆类型
锚杆、锚具防护措施
锚头保护筋体保护承载体保护保护层

压力

预应力
钢筋
采用锚板+螺母+焊
接锁定,锚头用混
凝土封闭或用钢罩
保护
1 采用环氧涂层钢
筋体,外设套管,管
内注入防腐油脂;
2 设置双层套管,内
套管预注润滑脂或水
泥浆,双层套管之间
注入防腐油脂。
钢质承载体
敷涂防腐材
料,承载体
下留不小于
200mm 长注

水泥浆
厚度不
应小于
25mm,
锚杆的
锚具、承
压板及
端头筋
体混凝
土保护
层厚度
不应小

50mm
无粘结
钢绞线
采用过渡管,锚具
用混凝土封闭或用
钢罩保护
筋体外设套管,管内
注入防腐油脂
全粘
结型
热轧普
通钢筋
钢筋锚固在外结构
构件内
采用钢筋环氧涂层,
设波纹管,管内外注

——

压力

预应力
钢筋
采用锚端板+螺母+
焊接锁定,锚头用
混凝土封闭或用钢
罩保护
筋体外设套管,管内
注入防腐油脂
采用钢质承
载体敷涂防
腐材料,承
载体下留不
小于200mm
长注浆
无粘结
钢绞线
采用过渡管,锚具
用混凝土封闭或用
钢罩保护
全粘
结型
热轧普
通钢筋
钢筋锚固在外结构
构件内
1 采用钢筋环氧涂
层、注浆;
2 采用无涂层钢筋、
设波纹管,管内外注

——
Ⅲ 全粘
结型
热轧普
通钢筋
钢筋锚固在外结构
构件内
采用注浆——
注:1 压力型锚杆包括压力集中型和压力分散型锚杆;
2 锚杆防腐蚀等级为Ⅰ级时应设置双层保护,Ⅱ级时不低于单层保护要求,Ⅲ级时可
27
设置单层保护或不设保护措施;
3 有2 种保护措施者,可任选一种;
4 全粘结型波纹管进入外部结构构件(如:地下室底板)内不少于40mm,钢筋有环
氧涂层进入外部结构构件内不少于120mm。
5.6.5 在腐蚀性环境中,锚杆注浆体(细石混凝土、砂浆、水泥
浆)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锚杆注浆体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5.6.5-1 的规定;
表5.6.5-1 锚杆注浆体的基本要求
项目
腐蚀性等级
最低抗压
强度等级
最大水
胶比
最低抗
渗等级
筋体最小
保护层厚
度(mm)
胶凝材料
中Cl-最大
含量(%)
最大碱
含量
(kg/m3)
胶凝材料
最小用量
(kg/m3)

按本条表
5.6.5-2 执
行。
按本条
第4 款
执行。
P8 55 0.10 3.5 260
弱P10 60 0.08 3.0 300
中P10 65 0.08 3.0 320
注:1 表中胶凝材料中最大氯离子含量适用于非预应力锚杆注浆体,预应力锚杆的最大氯
离子含量为0.06%;非预应力锚杆注浆体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预应
力锚杆注浆体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1% ;
2 表中的最低抗渗等级适用于注浆体为细石混凝土时。
2 注浆体最低抗压强度标准值应符合表5.6.5-2 的规定;
表5.6.5-2 注浆体最低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腐蚀性等级中弱微
全粘结型锚杆35 30 30
压力型预应
力锚杆
土层锚杆35 30 30
岩层锚杆35 35 35
注:1 预应力锚杆的最低强度等级宜按表中的规定提高两个等级;
2 临时型锚杆可按降低一级腐蚀性等级取值,但预应力锚杆的浆体最低抗压强度标准
值不应低于30MPa。
3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MPa,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8
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高铝水泥,在SO42-腐蚀性环境中,
应采用抗硫酸盐或高抗硫酸盐水泥,也可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
4 水灰比应按注浆工艺需要和注浆体设计强度确定,首次注
浆或仅一次性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 的纯水泥浆或灰砂比
为1:0.5~1:1、水灰比为0.40~0.50 的水泥砂浆,二次注浆宜采用
水灰比为0.45~0.55 的纯水泥浆;
5 浆液拌合用水水质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抗
浮技术标准》JGJ 476 的有关规定;
6 水泥注浆材料可使用外加剂,但外加剂不得影响浆体与岩
土体的粘结性和对杆体产生腐蚀性;
7 宜掺入矿物掺合料,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8 在Cl-的腐蚀环境中,注浆体应掺钢筋阻锈剂,掺入量可
按表5.2.6-1 取值;
9 氯离子迁移系数、抗硫酸盐等级及耐蚀系数、抗渗等级等
指标按本标准第5.4 节灌注桩的规定值;
10 在pH 值腐蚀性场地,注浆体应增加筋体保护层腐蚀裕量,
弱腐蚀性时增加的腐蚀裕量应不少于20mm,中等腐蚀性时增加
的腐蚀裕量应不少于40mm。
5.6.6 在腐蚀性环境中,锚杆筋体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采用钢绞线锚杆时,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
混凝土用钢绞线》GB /T 5224 的有关规定;
2 采用钢筋锚杆时,钢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
用钢》GB/T 1499、《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钢
筋混凝土用耐蚀钢筋》GB/T 33953、《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
GB/T 33959 和《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T 502 的规定;
3 采用环氧树脂涂层时,锚杆钢筋表面应除锈清洁,(自由
段)涂刷防腐涂层并采用套管密封保护;防腐涂层厚度应符合表
5.6.6 的规定;
29
表5.6.6 锚杆钢筋表面的防腐涂层厚度(μm)
腐蚀性等级中腐蚀弱腐蚀微腐蚀
环氧树脂300 200 200
4 未采用锚头板时,钢筋伸入混凝土梁板内的锚固长度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钢筋
伸入混凝土内的垂直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梁高或板厚度的一半,且
不小于300mm;采用锚头板时,钢筋伸入混凝土梁板内的锚固长
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5 锚杆钢筋连接方式应采用经防腐蚀处理的专用机械连接
接头,机械连接施工质量与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
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的规定;钢绞线应采用连续体,不得搭接;
预应力螺纹钢筋(精轧螺纹钢筋)严禁采用焊接接长,其杆体定
位器严禁采用焊接安装;
6 套管或防腐涂层应延伸进入过渡管或外部承载构件并应
采用水密性接缝或构造。
5.7 植桩防腐蚀设计
5.7.1 植桩防腐蚀设计时,宜考虑成孔灌入混凝土形成的灌浆体
可承担一定的防腐蚀作用;成孔形成或灌入的水泥土、砂浆或其
他固桩液等不应考虑其承担防腐蚀作用。
5.7.2 植桩成孔防腐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土内植桩:采用机械(搅拌法或旋喷法,含潜孔锤高
压旋喷法)成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桩长不少于0.2m,成孔过程施工
参数(含搅拌下沉与提升速度、注浆压力、注浆或喷浆量和预制
桩压入力等)应通过试打桩确定;
2 灌浆料内植桩:采用机械(冲、钻、挖的方法)成孔深度
应大于设计桩长不少于0.3m,成孔过程施工参数(含向孔内灌入
的水泥浆、砂浆、细石混凝土或其他固桩液的配合比和灌入量及
30
预制桩压入力等)应通过试打桩确定;
3 植桩成孔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引孔措施。
5.7.3 植桩法施工使用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等灌浆料的防腐蚀
标准,除本标准第5.7.5 条有另行规定外,应按本标准第5.2 节的
规定执行。
5.7.4 采用水泥土内植桩时,其防腐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植入桩防腐蚀设计应按本标准第5.3 节、第5.5 节的规定
执行;
2 植入桩采用空心桩时,应采用与桩身整体预制的一体化混
凝土封闭桩尖或采取其它桩端封闭措施;
3 采用水泥土内植桩时,复合体直径应比植入桩直径大不少
于300mm。
5.7.5 采用灌浆料内植桩时,其防腐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植入桩防腐蚀设计,可按腐蚀性等级降低一级后,参照本
标准第5.3 节、第5.5 节的规定执行;
2 植入桩的接桩(含抗拔桩)可采用外露式的连接型式,且
宜不考虑接桩钢零件和焊缝的腐蚀裕量;
3 植入桩外包裹灌浆体厚度应不小于100mm(复合体直径
应比植入桩直径大不少于200mm);
4 在SO42-和pH 值腐蚀性环境中,植入桩桩身可不考虑腐
蚀裕量,但灌浆体混凝土防腐蚀应满足本标准第5.2 节和第5.4
节的规定,SO42-和pH 对混凝土具有强腐蚀时,尚应按本标准第
5.4.2 条第2、3 款规定采取施工措施;当考虑灌浆体与植入桩共
同承担竖向或水平荷载时,灌浆体应符合本标准第5.4 节灌注桩
预留腐蚀裕量的规定;
5 在Cl-值腐蚀环境中,灌浆体混凝土可按腐蚀性等级降低
一级后,参照本标准表5.2.9-1(灌注桩混凝土的基本要求)的有
关规定执行;灌浆体可不掺钢筋阻锈剂;
6 当空心桩桩管内不填充灌浆料时,空心桩应采用与桩身整
31
体预制的一体化混凝土封闭桩尖;当空心桩桩管内需要填充灌浆
料时,空心桩宜采用开口桩尖,也可不设桩尖;
7 植入桩不宜采用外表面涂层的防腐方式;若有涂刷层,应
考虑对复合体整体协同工作的不利影响。
5.7.6 植桩法复合桩体裂缝宽度验算仅按植入桩验算即可。
5.8 地下结构防腐蚀设计
5.8.1 具腐蚀性和已污染或可能受污染的建设场地,地下结构宜
避开已污染土层或地下水干湿交替区段。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时,
其处理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
GB/T 50046 的规定。
5.8.2 在腐蚀性等级为中、强的环境下,当桩承台埋深小于2.5m
时,桩身处于2.5m 以上的部位宜加强防护。
5.8.3 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结构防腐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材料,应符合本标准第5.2 节的规定;
2 与腐蚀性介质直接接触面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应符
合表5.8.3 的规定;
表5.8.3 与腐蚀性介质直接接触面的最小保护层厚度(mm)
项目微弱中强
地下室顶板
板25 30 35 40
梁35 40 45 50
地下室外
墙、底板
外墙、底板40 40 45 50
柱、底板梁40 45 50 60
基础、承台(桥墩) 40 50 55 60
注:1 基础、承台(桥墩)、底板均按设有不小于100mm 厚素混凝土垫层考虑;
2 地下室柱和梁箍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所在墙、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3 地下室外墙及其基础采用地下连续墙的工法施工时,尚应符合本标准第5.4 节混凝
土灌注桩防腐蚀设计的有关规定。
32
3 地下室底板、墙、顶板、大面积的筏基,当满足本标准第
5.2.9 条的规定时,宜采用混凝土60 天强度作为配合比设计。
5.8.4 在腐蚀性环境下,基础应设置垫层,基础、承台(桥墩)
与垫层的防腐蚀措施应符合表5.8.4-1 的规定;地下空间结构外墙、
顶板的防腐蚀措施应符合表5.8.4-2 的规定。
表5.8.4-1 基础、承台(桥墩)与垫层的防腐蚀措施
腐蚀性等级垫层材料基础的表面防腐蚀措施
强耐腐蚀材料
1. 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厚度≥500μm;
2. 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10mm;
3. 树脂玻璃鳞片涂层,厚度≥300μm;
4. 环氧沥青、聚氨酯沥青贴玻璃布,厚度≥1mm。
中耐腐蚀材料
1. 沥青冷底子油两遍,沥青胶泥涂层,厚度≥500μm;
2. 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5mm;
3. 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厚度≥300μm。
弱C20 混凝土,
厚度100mm
1. 表面不做防护;
2. 沥青冷底子油两遍,沥青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5日 16:53:2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926.html
图书

GB 19762-2025 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762-2025 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YS/T 1091-2023 铅膏

YS/T 1091-2023 铅膏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
图书

YS/T 1177-2023 铝灰渣

YS/T 1177-2023 铝灰渣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
图书

YS/T 1608-2023 硬质合金精磨圆棒

YS/T 1608-2023 硬质合金精磨圆棒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YS/T 1609-2023 铝硅合金粉末

YS/T 1609-2023 铝硅合金粉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图书

YS/T 1610-2023 硬质合金锤头齿

YS/T 1610-2023 硬质合金锤头齿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