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30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9.30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2025-03-16发布2025-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谷物、蛋类、蔬菜、水果、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
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2 原理
试样中的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用乙腈或甲醇-水溶液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
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 乙腈(CH3CN):色谱纯。
3.1.2 甲醇(CH3OH):色谱纯。
3.1.3 氯化钠(NaCl)。
3.1.4 磷酸氢二钠(Na2HPO4)。
3.1.5 磷酸二氢钾(KH2PO4)。
3.1.6 氯化钾(KCl)。
3.1.7 盐酸(HCl):优级纯。
3.2 试剂配制
3.2.1 盐酸溶液(10+90):量取10mL盐酸,加入90mL水中,混匀。
3.2.2 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下简称PBS):称取8.0g氯化钠、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
氯化钾,用900mL水溶解,用盐酸溶液(10+90)调节pH 至7.4±0.1,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3.2.3 甲醇-水溶液(80+20):量取甲醇80mL,加入水20mL,混匀。
3.2.4 甲醇-水溶液(40+60):量取甲醇40mL,加入水60mL,混匀。
3.3 标准品
3.3.1 双酚A 标准品(C15H16O2,CAS:80-05-7):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3.3.2 双酚F标准品(C13H12O2,CAS:620-92-8):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1
GB5009.305—2025
3.3.3 双酚S标准品(C12H10O4S,CAS:80-09-1):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3.3.4 13C12-双酚A 同位素内标(C313C12H16O2,CAS:263261-65-0):100mg/L,或纯度≥98.0%的固体
标准品。
3.3.5 13C12-双酚F同位素内标(C13C12H12O2):100mg/L,或纯度≥98.0%的固体标准品。
3.3.6 13C12-双酚S同位素内标(13C12H10O4S):100mg/L,或纯度≥98.0%的固体标准品。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标准储备液(100mg/L):准确称取双酚A、双酚F和双酚S标准品各10mg(精确至0.1mg),分
别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混匀。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试剂瓶中,-1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
12个月。
3.4.2 标准中间液(1mg/L):准确吸取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标准储备液各0.10mL,分别置于
1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试剂瓶中,-18 ℃下避光保存,有
效期为6个月。
3.4.3 标准混合使用液(双酚A 和双酚F:100μg/L;双酚S:10μg/L):准确吸取双酚A 和双酚F的
标准中间液各1.00mL、双酚S的标准中间液0.1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40+60)
定容至刻度,混匀。临用现配。
3.4.4 同位素内标中间液(1mg/L):准确吸取13C12-双酚A 标准溶液、13C12-双酚F标准溶液和13C12-双
酚S标准溶液各0.1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
璃试剂瓶中,-1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3.4.5 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13C12-双酚A 和13C12-双酚F:100μg/L;13C12-双酚S:10μg/L):准确吸
取13C12-双酚A 和13C12-双酚F中间液各1.00mL、13C12-双酚S中间液0.1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
用甲醇-水溶液(40+60)定容至刻度,混匀。临用现配。
3.4.6 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准确吸取标准混合使用液0.10 mL、0.20 mL、0.50 mL、0.80 mL、
1.00mL、2.00mL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0.50m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用甲醇-水溶液(40+60)
定容至刻度,混匀。标准系列工作液中双酚A 和双酚F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μg/L、2.00μg/L、
5.00μg/L、8.00μg/L、10.0μg/L、20.0μg/L,双酚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μg/L、0.200μg/L、
0.500μg/L、0.800μg/L、1.00μg/L、2.00μg/L,13C12-双酚A和13C12-双酚F的质量浓度为5.00μg/L,
13C12-双酚S的质量浓度为0.500μg/L。临用现配。
3.5 材料
3.5.1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复合免疫亲和柱:各化合物柱容量≥200ng,柱回收率≥90%(验证方法
参见附录A)。
注:对于不同批次的免疫亲和柱在使用前需进行质量验证。
3.5.2 聚丙烯离心管:2mL和50mL。
3.5.3 玻璃氮吹管:15mL。
4 仪器和设备
4.1 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配电喷雾离子源。
4.2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01g和0.01g。
4.3 匀浆机。
4.4 高速粉碎机。
2
GB5009.305—2025
4.5 超声波振荡器。
4.6 涡旋混合器。
4.7 固相萃取装置(带真空泵)。
4.8 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10000r/min。
4.9 氮吹仪。
4.10 pH 计:分度值为0.1单位。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5.1.1 固态样品
5.1.1.1 干样:谷物等固态样品,取可食部分,经高速粉碎机粉碎均匀;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
谷类辅助食品等粉状样品混合均匀。
5.1.1.2 鲜样: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类、水产品等样品,取可食部分匀浆均匀。
5.1.2 液态样品:碳酸饮料超声10min充分排气;液态乳和非碳酸饮料直接摇匀。
5.1.3 半固态样品:发酵乳等半固态样品搅拌均匀。
5.2 试样提取
5.2.1 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固态及半固态乳制品(乳粉、发酵乳等)、婴幼儿配方食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
振荡混合后静置30min。加入2mL水,涡旋振荡30s,再加入5mL乙腈涡旋混合。混合液超声提取
15min,4℃下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 ℃下用氮气缓缓吹至约
2mL,加入8mLPBS混匀,待净化。
5.2.2 蛋、乳及液态乳制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
荡混合后静置30 min。加入5 mL 乙腈,涡旋混合后超声提取15 min,4 ℃ 下10000r/min离心
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下用氮气缓缓吹至约2mL,加入8mLPBS混匀,待净化。
5.2.3 谷物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
荡混合后静置30min。加入10mL 甲醇-水溶液(80+20),涡旋振荡30s,超声提取15min,4 ℃下
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下用氮气缓缓吹至约2mL,加入8mL
PBS混匀,待净化。
5.2.4 蔬菜、水果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0μL盐酸溶液(10+90)混匀,
再加入50μL 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荡混合后静置30min。加入5mL乙腈,涡旋振荡30s,超声
提取15min,4℃下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下用氮气缓缓吹至
约2mL,加入8mLPBS混匀,待净化。
3
GB5009.305—2025
5.2.5 饮料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
荡混合后静置30min。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至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mL
PBS混匀,待净化。
注:澄清试样(如纯净水、矿泉水等)可不离心,直接加入PBS混匀。
5.3 试样净化
将低温下保存的免疫亲和柱恢复至室温,然后让柱内原有液体自然流尽。取5.2中试样提取液全
部过柱,自然流干,弃去全部流出液,再用10mL水淋洗免疫亲和柱。待水滴完后,用真空泵抽干免疫
亲和柱。加入1 mL 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于玻璃氮吹管中,40 ℃下用氮气缓缓吹干。准确加入
0.40mL 甲醇,涡旋混合10s,再准确加入0.60mL 水,涡旋混合后转移至2 mL 聚丙烯离心管中,
10000r/min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5.4 仪器参考条件
5.4.1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5.4.1.1 色谱柱:C18柱,100mm×2.1mm(内径),1.7μm(填料粒径),或相当者。
5.4.1.2 流动相:A 相为水,B相为甲醇。流动相梯度条件见表1。
5.4.1.3 流速:0.3mL/min。
5.4.1.4 柱温:40℃。
5.4.1.5 进样量:5μL。
表1 流动相梯度条件
时间
min
A相
%
B相
%
0 60 40
0.5 60 40
5.0 0 100
6.0 0 100
6.1 60 40
9.0 60 40
5.4.2 质谱参考条件
5.4.2.1 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
5.4.2.2 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5.4.2.3 毛细管电压:2.0kV。
5.4.2.4 离子源温度:150℃。
5.4.2.5 脱溶剂气温度:450℃。
5.4.2.6 脱溶剂气流量:900L/h。
5.4.2.7 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以及锥孔电压和碰撞能量见表2。
4
GB5009.305—2025
表2 双酚A、双酚F、双酚S及其同位素内标的质谱参数
被测物名称
定性离子对
m/z
定量离子对
m/z
锥孔电压
V
碰撞能量
eV
双酚A 227.0>212.0
227.0>133.0 227.0>212.0 30 18
24
双酚F 199.0>93.0
199.0>105.0 199.0>93.0 30 20
20
双酚S 248.9>108.0
248.9>155.9 248.9>108.0 30 25
20
13C12-双酚A 239.1>224.0 239.1>224.0 30 19
13C12-双酚F 211.1>99.0 211.1>99.0 30 23
13C12-双酚S 261.0>114.0 261.0>114.0 30 26
5.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获得相应的峰面积,以标准系列工作液中双酚A、
双酚F和双酚S与其对应的同位素内标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以标准系列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5.6 定性测定
被测试样中被测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溶液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变化范围应在
±2.5% 之内。
被测物的两个质谱定性离子均出现,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试样中被测物的两个定性离
子的相对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其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
对应的被测物。
表3 定性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 >10~20 ≤10
最大允许偏差/% ±20 ±25 ±30 ±50
5.7 定量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中,得到被测物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对应同位素内标定量离子
峰面积的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被测物的浓度。试样溶液中被测物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
线的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说明样品含量过高,可以适当减少取样量重新测定。
5.8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空白试验溶液中各被测物的浓度应尽量控制在方法定量限对应浓度(双酚A 和双酚F1μg/L,双
酚S0.1μg/L)以下,如果高于定量限,应尝试更换试剂和实验器皿。
5
GB5009.305—2025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含量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X =ρ×V ×1000 m ×1000 …………………………(1)
式中:
X ———试样中被测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ρ ———由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溶液中被测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V ———试样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样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系数。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注:必要时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 其他
称样量为1g时,双酚A 和双酚F的检出限为0.3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双酚S的检出限
为0.03μg/kg,定量限为0.10μg/kg。
6
GB5009.305—2025
附 录 A
免疫亲和柱验证方法
准确吸取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标准中间液各625μL,置于同一25mL容量瓶中,用PBS定
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用于免疫亲和柱上样。分别取同一批次3根免疫亲和柱,每根柱的上样量为
8mL。按5.3中步骤进行上样、淋洗和洗脱,收集洗脱液,用初始流动相稀释定容至10mL,上液相色
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用20.0μg/L的溶剂标准工作溶液做单点校准,按照公式(A.1)计算上机试样中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含量。
ρ=ρs×A
As …………………………(A.1)
式中:
ρ ———上机试样中被测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ρs ———标准工作溶液中被测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A ———上机试样中被测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As———标准工作溶液中被测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结果判定:上机试样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含量均≥18.0μg/L,为可使用商品。
7
GB5009.305—2025
附 录 B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标准溶液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图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及其同位素内标标准溶液的多反应监测色谱图见图B.1。
标引序号说明:
1———双酚A定量离子色谱峰(227.0>212.0);
2———双酚A定性离子色谱峰(227.0>133.0);
3———13C12-双酚A定量离子色谱峰(239.1>224.0);
4———双酚F定量离子色谱峰(199.0>93.0);
5———双酚F定性离子色谱峰(199.0>105.0);
6———13C12-双酚F定量离子色谱峰(211.1>99.0);
7———双酚S定量离子色谱峰(248.9>108.0);
8———双酚S定性离子色谱峰(248.9>155.9);
9———13C12-双酚S定量离子色谱峰(261.0>114.0)。
图B.1 双酚A、双酚F、双酚S及其同位素内标标准溶液的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双酚A 和双酚F:10μg/L;双酚S:1μg/L)
8
GB5009.305—2025
GB5009.30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2025-03-16发布2025-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谷物、蛋类、蔬菜、水果、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
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
2 原理
试样中的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用乙腈或甲醇-水溶液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
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
3.1.1 乙腈(CH3CN):色谱纯。
3.1.2 甲醇(CH3OH):色谱纯。
3.1.3 氯化钠(NaCl)。
3.1.4 磷酸氢二钠(Na2HPO4)。
3.1.5 磷酸二氢钾(KH2PO4)。
3.1.6 氯化钾(KCl)。
3.1.7 盐酸(HCl):优级纯。
3.2 试剂配制
3.2.1 盐酸溶液(10+90):量取10mL盐酸,加入90mL水中,混匀。
3.2.2 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下简称PBS):称取8.0g氯化钠、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
氯化钾,用900mL水溶解,用盐酸溶液(10+90)调节pH 至7.4±0.1,再加水稀释至1000mL。
3.2.3 甲醇-水溶液(80+20):量取甲醇80mL,加入水20mL,混匀。
3.2.4 甲醇-水溶液(40+60):量取甲醇40mL,加入水60mL,混匀。
3.3 标准品
3.3.1 双酚A 标准品(C15H16O2,CAS:80-05-7):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3.3.2 双酚F标准品(C13H12O2,CAS:620-92-8):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1
GB5009.305—2025
3.3.3 双酚S标准品(C12H10O4S,CAS:80-09-1):纯度≥99.0%,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
标准品。
3.3.4 13C12-双酚A 同位素内标(C313C12H16O2,CAS:263261-65-0):100mg/L,或纯度≥98.0%的固体
标准品。
3.3.5 13C12-双酚F同位素内标(C13C12H12O2):100mg/L,或纯度≥98.0%的固体标准品。
3.3.6 13C12-双酚S同位素内标(13C12H10O4S):100mg/L,或纯度≥98.0%的固体标准品。
3.4 标准溶液配制
3.4.1 标准储备液(100mg/L):准确称取双酚A、双酚F和双酚S标准品各10mg(精确至0.1mg),分
别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混匀。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试剂瓶中,-1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
12个月。
3.4.2 标准中间液(1mg/L):准确吸取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标准储备液各0.10mL,分别置于
10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璃试剂瓶中,-18 ℃下避光保存,有
效期为6个月。
3.4.3 标准混合使用液(双酚A 和双酚F:100μg/L;双酚S:10μg/L):准确吸取双酚A 和双酚F的
标准中间液各1.00mL、双酚S的标准中间液0.1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40+60)
定容至刻度,混匀。临用现配。
3.4.4 同位素内标中间液(1mg/L):准确吸取13C12-双酚A 标准溶液、13C12-双酚F标准溶液和13C12-双
酚S标准溶液各0.1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将溶液转移至棕色玻
璃试剂瓶中,-1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3.4.5 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13C12-双酚A 和13C12-双酚F:100μg/L;13C12-双酚S:10μg/L):准确吸
取13C12-双酚A 和13C12-双酚F中间液各1.00mL、13C12-双酚S中间液0.1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
用甲醇-水溶液(40+60)定容至刻度,混匀。临用现配。
3.4.6 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准确吸取标准混合使用液0.10 mL、0.20 mL、0.50 mL、0.80 mL、
1.00mL、2.00mL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0.50m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用甲醇-水溶液(40+60)
定容至刻度,混匀。标准系列工作液中双酚A 和双酚F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μg/L、2.00μg/L、
5.00μg/L、8.00μg/L、10.0μg/L、20.0μg/L,双酚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μg/L、0.200μg/L、
0.500μg/L、0.800μg/L、1.00μg/L、2.00μg/L,13C12-双酚A和13C12-双酚F的质量浓度为5.00μg/L,
13C12-双酚S的质量浓度为0.500μg/L。临用现配。
3.5 材料
3.5.1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复合免疫亲和柱:各化合物柱容量≥200ng,柱回收率≥90%(验证方法
参见附录A)。
注:对于不同批次的免疫亲和柱在使用前需进行质量验证。
3.5.2 聚丙烯离心管:2mL和50mL。
3.5.3 玻璃氮吹管:15mL。
4 仪器和设备
4.1 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配电喷雾离子源。
4.2 电子天平:感量为0.0001g和0.01g。
4.3 匀浆机。
4.4 高速粉碎机。
2
GB5009.305—2025
4.5 超声波振荡器。
4.6 涡旋混合器。
4.7 固相萃取装置(带真空泵)。
4.8 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10000r/min。
4.9 氮吹仪。
4.10 pH 计:分度值为0.1单位。
5 分析步骤
5.1 试样制备
5.1.1 固态样品
5.1.1.1 干样:谷物等固态样品,取可食部分,经高速粉碎机粉碎均匀;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
谷类辅助食品等粉状样品混合均匀。
5.1.1.2 鲜样: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类、水产品等样品,取可食部分匀浆均匀。
5.1.2 液态样品:碳酸饮料超声10min充分排气;液态乳和非碳酸饮料直接摇匀。
5.1.3 半固态样品:发酵乳等半固态样品搅拌均匀。
5.2 试样提取
5.2.1 肉及肉制品、水产品、固态及半固态乳制品(乳粉、发酵乳等)、婴幼儿配方食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
振荡混合后静置30min。加入2mL水,涡旋振荡30s,再加入5mL乙腈涡旋混合。混合液超声提取
15min,4℃下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 ℃下用氮气缓缓吹至约
2mL,加入8mLPBS混匀,待净化。
5.2.2 蛋、乳及液态乳制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
荡混合后静置30 min。加入5 mL 乙腈,涡旋混合后超声提取15 min,4 ℃ 下10000r/min离心
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下用氮气缓缓吹至约2mL,加入8mLPBS混匀,待净化。
5.2.3 谷物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
荡混合后静置30min。加入10mL 甲醇-水溶液(80+20),涡旋振荡30s,超声提取15min,4 ℃下
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下用氮气缓缓吹至约2mL,加入8mL
PBS混匀,待净化。
5.2.4 蔬菜、水果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0μL盐酸溶液(10+90)混匀,
再加入50μL 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荡混合后静置30min。加入5mL乙腈,涡旋振荡30s,超声
提取15min,4℃下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于玻璃氮吹管中,40℃下用氮气缓缓吹至
约2mL,加入8mLPBS混匀,待净化。
3
GB5009.305—2025
5.2.5 饮料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50μL同位素内标混合使用液,振
荡混合后静置30min。10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至50mL聚丙烯离心管中,加入10mL
PBS混匀,待净化。
注:澄清试样(如纯净水、矿泉水等)可不离心,直接加入PBS混匀。
5.3 试样净化
将低温下保存的免疫亲和柱恢复至室温,然后让柱内原有液体自然流尽。取5.2中试样提取液全
部过柱,自然流干,弃去全部流出液,再用10mL水淋洗免疫亲和柱。待水滴完后,用真空泵抽干免疫
亲和柱。加入1 mL 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于玻璃氮吹管中,40 ℃下用氮气缓缓吹干。准确加入
0.40mL 甲醇,涡旋混合10s,再准确加入0.60mL 水,涡旋混合后转移至2 mL 聚丙烯离心管中,
10000r/min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5.4 仪器参考条件
5.4.1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5.4.1.1 色谱柱:C18柱,100mm×2.1mm(内径),1.7μm(填料粒径),或相当者。
5.4.1.2 流动相:A 相为水,B相为甲醇。流动相梯度条件见表1。
5.4.1.3 流速:0.3mL/min。
5.4.1.4 柱温:40℃。
5.4.1.5 进样量:5μL。
表1 流动相梯度条件
时间
min
A相
%
B相
%
0 60 40
0.5 60 40
5.0 0 100
6.0 0 100
6.1 60 40
9.0 60 40
5.4.2 质谱参考条件
5.4.2.1 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
5.4.2.2 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5.4.2.3 毛细管电压:2.0kV。
5.4.2.4 离子源温度:150℃。
5.4.2.5 脱溶剂气温度:450℃。
5.4.2.6 脱溶剂气流量:900L/h。
5.4.2.7 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以及锥孔电压和碰撞能量见表2。
4
GB5009.305—2025
表2 双酚A、双酚F、双酚S及其同位素内标的质谱参数
被测物名称
定性离子对
m/z
定量离子对
m/z
锥孔电压
V
碰撞能量
eV
双酚A 227.0>212.0
227.0>133.0 227.0>212.0 30 18
24
双酚F 199.0>93.0
199.0>105.0 199.0>93.0 30 20
20
双酚S 248.9>108.0
248.9>155.9 248.9>108.0 30 25
20
13C12-双酚A 239.1>224.0 239.1>224.0 30 19
13C12-双酚F 211.1>99.0 211.1>99.0 30 23
13C12-双酚S 261.0>114.0 261.0>114.0 30 26
5.5 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获得相应的峰面积,以标准系列工作液中双酚A、
双酚F和双酚S与其对应的同位素内标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以标准系列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5.6 定性测定
被测试样中被测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溶液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变化范围应在
±2.5% 之内。
被测物的两个质谱定性离子均出现,且同一检测批次,对同一化合物,试样中被测物的两个定性离
子的相对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相比,其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
对应的被测物。
表3 定性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50 >20~50 >10~20 ≤10
最大允许偏差/% ±20 ±25 ±30 ±50
5.7 定量测定
将试样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中,得到被测物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对应同位素内标定量离子
峰面积的比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被测物的浓度。试样溶液中被测物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
线的线性范围内,超过线性范围说明样品含量过高,可以适当减少取样量重新测定。
5.8 空白试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空白试验溶液中各被测物的浓度应尽量控制在方法定量限对应浓度(双酚A 和双酚F1μg/L,双
酚S0.1μg/L)以下,如果高于定量限,应尝试更换试剂和实验器皿。
5
GB5009.305—2025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含量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
X =ρ×V ×1000 m ×1000 …………………………(1)
式中:
X ———试样中被测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ρ ———由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试样溶液中被测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V ———试样的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 ———试样量,单位为克(g);
1000———换算系数。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注:必要时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
7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 其他
称样量为1g时,双酚A 和双酚F的检出限为0.3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双酚S的检出限
为0.03μg/kg,定量限为0.10μg/kg。
6
GB5009.305—2025
附 录 A
免疫亲和柱验证方法
准确吸取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标准中间液各625μL,置于同一25mL容量瓶中,用PBS定
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用于免疫亲和柱上样。分别取同一批次3根免疫亲和柱,每根柱的上样量为
8mL。按5.3中步骤进行上样、淋洗和洗脱,收集洗脱液,用初始流动相稀释定容至10mL,上液相色
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用20.0μg/L的溶剂标准工作溶液做单点校准,按照公式(A.1)计算上机试样中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含量。
ρ=ρs×A
As …………………………(A.1)
式中:
ρ ———上机试样中被测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ρs ———标准工作溶液中被测物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A ———上机试样中被测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As———标准工作溶液中被测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结果判定:上机试样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含量均≥18.0μg/L,为可使用商品。
7
GB5009.305—2025
附 录 B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标准溶液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图
双酚A、双酚F和双酚S及其同位素内标标准溶液的多反应监测色谱图见图B.1。
标引序号说明:
1———双酚A定量离子色谱峰(227.0>212.0);
2———双酚A定性离子色谱峰(227.0>133.0);
3———13C12-双酚A定量离子色谱峰(239.1>224.0);
4———双酚F定量离子色谱峰(199.0>93.0);
5———双酚F定性离子色谱峰(199.0>105.0);
6———13C12-双酚F定量离子色谱峰(211.1>99.0);
7———双酚S定量离子色谱峰(248.9>108.0);
8———双酚S定性离子色谱峰(248.9>155.9);
9———13C12-双酚S定量离子色谱峰(261.0>114.0)。
图B.1 双酚A、双酚F、双酚S及其同位素内标标准溶液的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双酚A 和双酚F:10μg/L;双酚S:1μg/L)
8
GB5009.305—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