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86.38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38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2025-03-16发布2025-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2554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本标准与GB25541—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去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产品分类;
———增加了液体聚葡萄糖的感官要求及检测方法,删除了气味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
———增加了液体聚葡萄糖的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修改了理化指标中“灰分”指标,改为“总灰分”;
———增加了铅的检验方法;
———增加了砷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修改了附录A 中聚葡萄糖含量的检验方法,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修改了附录A 中pH 的检验方法,细化了试验要求;
———增加了附录B。
Ⅰ
GB1886.38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葡萄糖、山梨糖醇、柠檬酸或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加热聚合制得的食品
添加剂聚葡萄糖,以及在此基础上经中和、脱色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
2 产品分类
2.1 按工艺分为聚葡萄糖和中和、脱色后的聚葡萄糖。
2.2 按形态分为固体产品和液体产品。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 求
固体液体
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至微黄色微黄色至黄色
状态颗粒状或粉末黏稠状透明液体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
盘或无色透明玻璃容器中,在自然光
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聚葡萄糖
中和、脱色后的
聚葡萄糖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
检验方法
聚葡萄糖(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90.0 附录A中A.3
干燥失重,w/% ≤ 4.0 — 4.0 — GB5009.3直接干燥法
干物质(固形物),w/% ≥ — 67.5 — 67.5 GB/T23528.2中7.4
1
GB1886.385—2025
表2 理化指标(续)
项 目
指 标
聚葡萄糖
中和、脱色后的
聚葡萄糖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
检验方法
pH 2.5~7.0 5.0~6.0 3.5~6.5 附录A中A.4
总灰分,w/% ≤ 0.3 2.0 GB5009.4
1,6-脱水-D-葡萄糖(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4.0 附录A中A.5
葡萄糖和山梨糖醇(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6.0 附录A中A.5
5-羟甲基糠醛(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0.1 0.05 附录A中A.6
铅(Pb)/(mg/kg或mg/L) ≤ 0.5 GB5009.75或
GB5009.12
砷(As)/(mg/kg或mg/L) ≤ 1.0 GB5009.76或
GB5009.11
2
GB1886.385—2025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
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浓硫酸。
A.2.1.2 丙酮。
A.2.1.3 苯酚溶液:50g/L。
A.2.1.4 柠檬酸铜碱性试液:称取173g柠檬酸钠(C6H5Na3O7·2H2O)和117g碳酸钠(Na2CO3·H2O),在
加热下溶于约700mL水中,必要时用滤纸过滤。在另一容器中,称取17.3g硫酸铜(CuSO4·5H2O),溶
于约100mL水中,然后将此溶液在稳定搅拌下缓慢地加入上述溶液。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混匀。
A.2.2 分析步骤
A.2.2.1 取1滴100g/L试样液,加入4滴苯酚溶液,迅速加入15滴浓硫酸,应产生深黄至橘黄颜色。
A.2.2.2 取1mL100g/L试样液,在强烈搅拌下加入1mL丙酮,溶液应透明。在该透明溶液中,加入
2mL丙酮,强烈搅拌,溶液立即呈乳白色浑浊。
A.2.2.3 取1mL20g/L试样液,加入4mL柠檬酸铜碱性试液,加热至剧烈沸腾2min~4min,移去
热源,让其沉淀、澄清,其上层清液应呈蓝色或蓝绿色。
A.3 聚葡萄糖的测定
A.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A.3.1.1 试剂和材料
A.3.1.1.1 1,6-脱水-D-葡萄糖标准品(CAS号:498-07-7):纯度≥98.0%。
A.3.1.1.2 葡萄糖(α-D-葡萄糖)标准品:纯度≥98.0%。
A.3.1.1.3 山梨糖醇标准品:纯度≥98.0%。
A.3.1.1.4 硫酸。
A.3.1.2 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示差折光检测器。
A.3.1.3 参考色谱条件
A.3.1.3.1 色谱柱:磺酸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柱(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分离原
理为尺寸排阻+离子交换;分离模式为:排阻极限>1000,理论塔板数n≥17000),柱长300mm,柱内
3
GB1886.385—2025
径8m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A.3.1.3.2 流动相:吸取0.42mL硫酸,用水稀释至1000mL,用0.45μm 滤膜过滤,用超声波脱气
15min。
A.3.1.3.3 柱温:60℃。
A.3.1.3.4 流速:0.5mL/min。
A.3.1.3.5 进样量:20μL。
A.3.1.4 分析步骤
A.3.1.4.1 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标准品用水溶解并配制成0.1g/L、
0.2g/L、0.4g/L、0.6g/L系列浓度的标样,经0.45μm 滤膜过滤后备用。
A.3.1.4.2 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1g聚葡萄糖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mL,该试样液用0.45μm 滤膜
过滤后备用。
A.3.1.4.3 测定
在A.3.1.3参考色谱条件下,分别对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系列浓
度的标样进行测定。以标样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g/L)为横坐标,分别绘制1,6-脱水-D-葡
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标准曲线。
在A.3.1.3参考色谱条件下,对试样液进行测定,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图见附录B。根
据标样峰面积和标样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分别得到试样液中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
的质量浓度(g/L)。若试样液中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质量浓度(g/L)不在标准曲
线范围内,则应依据样品实际情况调整试样液的浓度至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
A.3.1.4.4 结果计算
试样中聚葡萄糖的含量X1(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1)计算。
X1 =100-X2 -X3 …………………………(A.1)
试样中1,6-脱水-D-葡萄糖的含量X2(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2)计算。
X2 =ρ1
ρ2
×100 …………………………(A.2)
试样中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X3(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3)计算。
X3 =X4 +X5 …………………………(A.3)
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X4(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4)计算。
X4 =ρ3
ρ2
×100 …………………………(A.4)
试样中山梨糖醇的含量X5(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5)计算。
X5 =ρ4
ρ2
×100 …………………………(A.5)
式中:
ρ1———根据标准曲线求得的1,6-脱水-D-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ρ2———试样液的质量浓度(根据试样的干燥失重和灰分含量,换算成以干基、无灰分品计的浓
4
GB1886.385—2025
度),单位为克每升(g/L);
ρ3———根据标准曲线求得的葡萄糖(α-D-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ρ4———根据标准曲线求得的山梨糖醇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A.3.1.4.5 精密度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A.3.2 分光光度法
A.3.2.1 试剂和材料
A.3.2.1.1 葡萄糖(α-D-葡萄糖)标准品:纯度≥98.0%。
A.3.2.1.2 苯酚。
A.3.2.1.3 硫酸。
A.3.2.1.4 苯酚溶液:4g/mL;准确称取80g苯酚,加入20mL水溶解,混匀。
A.3.2.2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3.2.3 分析步骤
A.3.2.3.1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葡萄糖(α-D-葡萄糖)标准品,用水溶解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2mg/mL的标准原液。
用标准原液配制成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系列浓度的标准
溶液。
A.3.2.3.2 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0.25g 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0 mL,混匀后,用移液管吸取
10.0mL,加水稀释并定容至250mL,此为试样液。
A.3.2.3.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试样液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0mL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试样液和蒸馏水(作为空白),分别置于不含丙酮的
15mL螺口小瓶中,分别加入0.12mL苯酚溶液,盖上瓶塞并轻轻混匀。打开瓶塞,迅速加入5.0mL硫
酸。盖紧小瓶,剧烈摇匀。注意:添加硫酸时需戴橡胶手套及其他安全护具。
小瓶在室温下保持45min,然后选择合适的分光光度计测定每一小瓶中溶液在490nm 处的吸光
值,测定时用加有蒸馏水的苯酚-硫酸混合液作为空白参比。重复试验3次,得到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
的平均吸光值和试样液的平均吸光值。以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平均吸光值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
(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3.2.3.4 结果计算
聚葡萄糖的含量X1(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6)计算。
X1 =1.05×100× (A -Y)
S ×ρ
-PG -1.11×PL ………………(A.6)
5
GB1886.385—2025
式中:
1.05 ———推导校正因子;
A ———试样液的吸光值;
Y ———标准曲线的y 轴截距;
S ———吸光值对葡萄糖质量浓度(μg/mL)标准曲线的斜率,S≈0.02;
ρ ———试样液的质量浓度(根据试样的干燥失重和灰分含量,换算成以干基、无灰分品计的浓
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1.11 ———1,6-脱水-D-葡萄糖的转换系数;
PG、PL ———单体试验中分别测得的葡萄糖和1,6-脱水-D-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A.3.2.3.5 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A.4 pH 的测定
A.4.1 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试样,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配制成干物质(固形物)为10%的聚葡萄糖待测液,用pH
计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无二氧化碳的水按GB/T603的规定制备。
A.4.2 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3%。
A.5 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测定
按A.3.1方法测定,分别计算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
A.6 5-羟甲基糠醛的测定
A.6.1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6.2 分析步骤
A.6.2.1 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1g聚葡萄糖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混匀,备用。
A.6.2.2 测定
选择合适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用1cm 石英比色皿,以水作为空白参比,在283nm 波长处测定试样
液的吸光值。
A.6.3 结果计算
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X6(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7)计算。
6
GB1886.385—2025
X6 =0.749×A
ρ5 …………………………(A.7)
式中:
0.749———组合比例常数,包括消光系数、分子质量、单位及容积换算;
A ———试样液的吸光值;
ρ5 ———试样液的质量浓度(根据试样的干燥失重和灰分含量,换算成以干基、无灰分品计的浓
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A.6.4 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7
GB1886.385—2025
附 录 B
聚葡萄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图
聚葡萄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品和样品参考液相色谱图分别见图B.1和B.2。
图B.1 标准品(0.36mg/mL)参考液相色谱图
图B.2 样品(16mg/mL)参考液相色谱图
8
GB1886.385—2025
GB1886.38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2025-03-16发布2025-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2554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本标准与GB25541—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去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产品分类;
———增加了液体聚葡萄糖的感官要求及检测方法,删除了气味指标要求及检测方法;
———增加了液体聚葡萄糖的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修改了理化指标中“灰分”指标,改为“总灰分”;
———增加了铅的检验方法;
———增加了砷的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修改了附录A 中聚葡萄糖含量的检验方法,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修改了附录A 中pH 的检验方法,细化了试验要求;
———增加了附录B。
Ⅰ
GB1886.385—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葡萄糖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葡萄糖、山梨糖醇、柠檬酸或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加热聚合制得的食品
添加剂聚葡萄糖,以及在此基础上经中和、脱色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
2 产品分类
2.1 按工艺分为聚葡萄糖和中和、脱色后的聚葡萄糖。
2.2 按形态分为固体产品和液体产品。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 求
固体液体
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至微黄色微黄色至黄色
状态颗粒状或粉末黏稠状透明液体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
盘或无色透明玻璃容器中,在自然光
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聚葡萄糖
中和、脱色后的
聚葡萄糖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
检验方法
聚葡萄糖(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90.0 附录A中A.3
干燥失重,w/% ≤ 4.0 — 4.0 — GB5009.3直接干燥法
干物质(固形物),w/% ≥ — 67.5 — 67.5 GB/T23528.2中7.4
1
GB1886.385—2025
表2 理化指标(续)
项 目
指 标
聚葡萄糖
中和、脱色后的
聚葡萄糖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
检验方法
pH 2.5~7.0 5.0~6.0 3.5~6.5 附录A中A.4
总灰分,w/% ≤ 0.3 2.0 GB5009.4
1,6-脱水-D-葡萄糖(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4.0 附录A中A.5
葡萄糖和山梨糖醇(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6.0 附录A中A.5
5-羟甲基糠醛(以干基、无灰分品计),w/% ≤ 0.1 0.05 附录A中A.6
铅(Pb)/(mg/kg或mg/L) ≤ 0.5 GB5009.75或
GB5009.12
砷(As)/(mg/kg或mg/L) ≤ 1.0 GB5009.76或
GB5009.11
2
GB1886.385—2025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
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的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试剂和材料
A.2.1.1 浓硫酸。
A.2.1.2 丙酮。
A.2.1.3 苯酚溶液:50g/L。
A.2.1.4 柠檬酸铜碱性试液:称取173g柠檬酸钠(C6H5Na3O7·2H2O)和117g碳酸钠(Na2CO3·H2O),在
加热下溶于约700mL水中,必要时用滤纸过滤。在另一容器中,称取17.3g硫酸铜(CuSO4·5H2O),溶
于约100mL水中,然后将此溶液在稳定搅拌下缓慢地加入上述溶液。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混匀。
A.2.2 分析步骤
A.2.2.1 取1滴100g/L试样液,加入4滴苯酚溶液,迅速加入15滴浓硫酸,应产生深黄至橘黄颜色。
A.2.2.2 取1mL100g/L试样液,在强烈搅拌下加入1mL丙酮,溶液应透明。在该透明溶液中,加入
2mL丙酮,强烈搅拌,溶液立即呈乳白色浑浊。
A.2.2.3 取1mL20g/L试样液,加入4mL柠檬酸铜碱性试液,加热至剧烈沸腾2min~4min,移去
热源,让其沉淀、澄清,其上层清液应呈蓝色或蓝绿色。
A.3 聚葡萄糖的测定
A.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A.3.1.1 试剂和材料
A.3.1.1.1 1,6-脱水-D-葡萄糖标准品(CAS号:498-07-7):纯度≥98.0%。
A.3.1.1.2 葡萄糖(α-D-葡萄糖)标准品:纯度≥98.0%。
A.3.1.1.3 山梨糖醇标准品:纯度≥98.0%。
A.3.1.1.4 硫酸。
A.3.1.2 仪器和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示差折光检测器。
A.3.1.3 参考色谱条件
A.3.1.3.1 色谱柱:磺酸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树脂柱(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分离原
理为尺寸排阻+离子交换;分离模式为:排阻极限>1000,理论塔板数n≥17000),柱长300mm,柱内
3
GB1886.385—2025
径8mm;或其他等效色谱柱。
A.3.1.3.2 流动相:吸取0.42mL硫酸,用水稀释至1000mL,用0.45μm 滤膜过滤,用超声波脱气
15min。
A.3.1.3.3 柱温:60℃。
A.3.1.3.4 流速:0.5mL/min。
A.3.1.3.5 进样量:20μL。
A.3.1.4 分析步骤
A.3.1.4.1 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标准品用水溶解并配制成0.1g/L、
0.2g/L、0.4g/L、0.6g/L系列浓度的标样,经0.45μm 滤膜过滤后备用。
A.3.1.4.2 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1g聚葡萄糖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mL,该试样液用0.45μm 滤膜
过滤后备用。
A.3.1.4.3 测定
在A.3.1.3参考色谱条件下,分别对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系列浓
度的标样进行测定。以标样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g/L)为横坐标,分别绘制1,6-脱水-D-葡
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标准曲线。
在A.3.1.3参考色谱条件下,对试样液进行测定,根据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图见附录B。根
据标样峰面积和标样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分别得到试样液中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
的质量浓度(g/L)。若试样液中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质量浓度(g/L)不在标准曲
线范围内,则应依据样品实际情况调整试样液的浓度至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
A.3.1.4.4 结果计算
试样中聚葡萄糖的含量X1(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1)计算。
X1 =100-X2 -X3 …………………………(A.1)
试样中1,6-脱水-D-葡萄糖的含量X2(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2)计算。
X2 =ρ1
ρ2
×100 …………………………(A.2)
试样中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X3(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3)计算。
X3 =X4 +X5 …………………………(A.3)
试样中葡萄糖的含量X4(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4)计算。
X4 =ρ3
ρ2
×100 …………………………(A.4)
试样中山梨糖醇的含量X5(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5)计算。
X5 =ρ4
ρ2
×100 …………………………(A.5)
式中:
ρ1———根据标准曲线求得的1,6-脱水-D-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ρ2———试样液的质量浓度(根据试样的干燥失重和灰分含量,换算成以干基、无灰分品计的浓
4
GB1886.385—2025
度),单位为克每升(g/L);
ρ3———根据标准曲线求得的葡萄糖(α-D-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ρ4———根据标准曲线求得的山梨糖醇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升(g/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A.3.1.4.5 精密度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
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
A.3.2 分光光度法
A.3.2.1 试剂和材料
A.3.2.1.1 葡萄糖(α-D-葡萄糖)标准品:纯度≥98.0%。
A.3.2.1.2 苯酚。
A.3.2.1.3 硫酸。
A.3.2.1.4 苯酚溶液:4g/mL;准确称取80g苯酚,加入20mL水溶解,混匀。
A.3.2.2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3.2.3 分析步骤
A.3.2.3.1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适量的葡萄糖(α-D-葡萄糖)标准品,用水溶解后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2mg/mL的标准原液。
用标准原液配制成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系列浓度的标准
溶液。
A.3.2.3.2 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0.25g 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250 mL,混匀后,用移液管吸取
10.0mL,加水稀释并定容至250mL,此为试样液。
A.3.2.3.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试样液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2.0mL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试样液和蒸馏水(作为空白),分别置于不含丙酮的
15mL螺口小瓶中,分别加入0.12mL苯酚溶液,盖上瓶塞并轻轻混匀。打开瓶塞,迅速加入5.0mL硫
酸。盖紧小瓶,剧烈摇匀。注意:添加硫酸时需戴橡胶手套及其他安全护具。
小瓶在室温下保持45min,然后选择合适的分光光度计测定每一小瓶中溶液在490nm 处的吸光
值,测定时用加有蒸馏水的苯酚-硫酸混合液作为空白参比。重复试验3次,得到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
的平均吸光值和试样液的平均吸光值。以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平均吸光值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
(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3.2.3.4 结果计算
聚葡萄糖的含量X1(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6)计算。
X1 =1.05×100× (A -Y)
S ×ρ
-PG -1.11×PL ………………(A.6)
5
GB1886.385—2025
式中:
1.05 ———推导校正因子;
A ———试样液的吸光值;
Y ———标准曲线的y 轴截距;
S ———吸光值对葡萄糖质量浓度(μg/mL)标准曲线的斜率,S≈0.02;
ρ ———试样液的质量浓度(根据试样的干燥失重和灰分含量,换算成以干基、无灰分品计的浓
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1.11 ———1,6-脱水-D-葡萄糖的转换系数;
PG、PL ———单体试验中分别测得的葡萄糖和1,6-脱水-D-葡萄糖的含量,%。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A.3.2.3.5 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A.4 pH 的测定
A.4.1 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试样,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配制成干物质(固形物)为10%的聚葡萄糖待测液,用pH
计进行测定。
测定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无二氧化碳的水按GB/T603的规定制备。
A.4.2 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3%。
A.5 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测定
按A.3.1方法测定,分别计算1,6-脱水-D-葡萄糖、葡萄糖(α-D-葡萄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
A.6 5-羟甲基糠醛的测定
A.6.1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
A.6.2 分析步骤
A.6.2.1 试样液的制备
称取约1g聚葡萄糖试样(精确至0.00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混匀,备用。
A.6.2.2 测定
选择合适的紫外分光光度计,用1cm 石英比色皿,以水作为空白参比,在283nm 波长处测定试样
液的吸光值。
A.6.3 结果计算
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X6(以干基、无灰分品计)按式(A.7)计算。
6
GB1886.385—2025
X6 =0.749×A
ρ5 …………………………(A.7)
式中:
0.749———组合比例常数,包括消光系数、分子质量、单位及容积换算;
A ———试样液的吸光值;
ρ5 ———试样液的质量浓度(根据试样的干燥失重和灰分含量,换算成以干基、无灰分品计的浓
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A.6.4 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7
GB1886.385—2025
附 录 B
聚葡萄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图
聚葡萄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标准品和样品参考液相色谱图分别见图B.1和B.2。
图B.1 标准品(0.36mg/mL)参考液相色谱图
图B.2 样品(16mg/mL)参考液相色谱图
8
GB1886.385—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