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9阅读模式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11.020
CCS C 50
团体标准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Quality control specimen set-up and usage specification for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2024-10-14 发布2024-10-20 实施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引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的分类及设置要求............................................................................5
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的设计与选择.................................................................................... 6
6 操作方法及程序............................................................................................................................ 6
7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的判读与报告.................................................................................... 7
8 检测失败的处理方法.................................................................................................................... 7
9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的质量控制........................................................................................ 7
10 管理和文件................................................................................................................................. 8
附录A(规范性)质控品的染色判读............................................................................................ 9
附录B(规范性)质控品日常操作规范...................................................................................... 14
附录C(资料性)病理诊断抗体的Ⅰ级质控品列表.................................................................. 16
附录D(资料性)质控品的意义与特点...................................................................................... 20
附录E(资料性)液态细胞质控品...............................................................................................26
附录F(资料性)类组织质控品................................................................................................... 30
参考文献..........................................................................................................................................33
T/CRHA 088—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
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航天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
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市中关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
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
京老年医院、杭州百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国人民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市上地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
院、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浙
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
遂宁市中心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静、张燕、周立新、宋欣、姚晓香、丁伟、程国平、刘东戈、石
怀银、齐长海、路进峰、崔娣、陈东、陈海云、陈文、陈新、党裔武、董愉、董小霞、范军
振、樊祥山、冯宇雄、高颖、顾冬梅、郭爱桃、韩旭东、侯芳、金木兰、康佳蕊、李斌斌、
李腾、李媛、李忠武、林洁、刘从容、刘炯、刘梅、刘潜、刘毅强、卢利娟、马忠、毛成毅、
齐雪岭、任力、石晨曦、石峰、宋志刚、孙锁柱、苏丹、陶娜娜、王爱春、王宏伟、王凯、
王清、王先博、吴鸿雁、吴梅娟、吴义娟、徐黎明、徐志秀、杨哲、余振洋、张平、张煜涵、
张哲、朱建平、曾昭宇、杨宏伟。
T/CRHA 088—2024
III
引言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病理诊断辅助技术之一,其结果用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
断、预测预后及指导治疗。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和肿瘤治疗
方法,依赖于精准的免疫组化伴随诊断的结果。为保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金
标准”的质控方案就是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现有的相关指南、操
作规范、专家共识等,都要求设置免疫组化对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但目前国内尚
无相关具体标准和要求。
基于免疫组化对照方面缺乏行业内标准的现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专
业委员会联合北京市海淀区病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病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牵
头组织业内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病理专家,起草这部《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团体标准,以作为病理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设置质控品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件是基于长期以来逐步发展并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的应用原则,为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病理科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以规范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相关的
应用要求。这个框架涵盖了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的设置、设计、操作、判读和质量
控制等方面,并对相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件专门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理科参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操作、判读、诊断的病理
医生、病理技师及其他研究人员所制定的,旨在为这些专业人员提供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标
准,以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理科更加规范、有效地应用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从
而确保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于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或制造商、以及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全流程中涉及的供方
和其他各方,本文件可以用作开发和使用的参考文件。
对于某些特定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可能会有其他标准或法规规定应用特定的设
置、设计、操作、判读、质量控制等要求,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遵守这些标准或法规文件所
述的要求。
T/CRHA 088—2024
1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项目中质控品的设置及使用过程的技术规范,包括
但不限于质控品的设计、质控品种类的选择、实验技术操作流程、质控品的判读、结果不合
格的处理及在病理诊断报告中的呈现方式等。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理科参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操作、判读、诊断的病理
医生、病理技师及其他研究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576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GB/T 27424—2020 合格评定非可溯源生物质控品质量控制规范
GB/T 42061—2022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YY/T 1181—2021 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
CNAS-CL02-A001: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已知抗体来检测待测组织或细胞中的目标抗原,
并通过标记抗体的化学呈色反应(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色原体)对组织细胞内
的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研究的实验技术,简称“免疫组化”,缩略语为“IHC”。
3.2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control specimen
是病理科在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相对于待测样本设置的对照物,是对病理科建立免疫
组化检测体系的验证。
注1:可以是组织、细胞和类组织等,用于监测检测流程的稳定性和检测试剂的有效性,
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达到免疫组化质量控制的目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质控品在
本文件中简称“质控品”。
注2:质控品与免疫组化对照、对照物、对照品、对照物质和质控物质是同义词。
3.3
非特异性染色non-specific staining
免疫染色过程中,凡不属于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所出现的染色通常称为非特异性染色。
T/CRHA 088—2024
2
[来源:YY/T 1181-2021, 3.7]
3.4
标准化normalization
在免疫组化检测中,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标准来达到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检测的
标准化必须去除在样本制备、检测流程和检测试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3.5
免疫组化染色的检测下限low limit of detection, LLOD
在已知的可低表达某一抗原蛋白的组织/细胞成分中观察的阳性反应,其设置必须遵循
适用原则。
3.6
稳定性stability
1)质控品的稳定性:质控品在规定界限内保持其性能特性的能力。
注:指质控品在规定条件下,其组成和性能是否保持不变的能力。比如一个稳定的质控
品应该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在有效期内保持其特定的性能。稳定性是评估质控品质量的重
要指标。
2)检测流程的稳定性:指免疫组化的实验条件,包括抗体孵育温度/时间等的一致性;
以及免疫组化的实验步骤,包括修复、洗涤、孵育、显色等步骤的一致性。
3)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在相同样本和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得到的结
果是一致的。
3.7
均匀性homogeneity
质控品各指定部分中某个特定特性值的一致性。
[来源:GB/T 27424-2020, 3.3]
3.8
准确性accuracy
检测结果与检测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3.9
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
即检测精确度,指相同的条件下,获得的一系列检测结果的一致程度。
3.10
特异性specificity
用于描述样本中有其它物质存在时,检测程序只检测被检测物的能力。在免疫学中,特
异性是指抗原抗体发生反应的强度并与非特异性物质或干扰物不相结合的特性。免疫组化检
测分析特异性主要依赖于整个检测系统中一抗和二抗的特异性。
3.11
互换性commutability
T/CRHA 088—2024
3
质控品的一种特性,指用两个测量程序对该质控品的性能进行检测所得检测结果的对应
关系与对其它给定材料所得的对应关系之间的一致性。
3.12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 STR
短串联重复序列,也称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是一段包含1-6 bp 的重复
DNA 序列。由于其多态性和高突变率,又被称为细胞的DNA 指纹。
通过STR 信息建立细胞系的遗传特性,通过STR 鉴定可检测细胞是否发生交叉污染或
者误认的情况。
3.13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
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碱基的颠换、转
换、插入和缺失。
3.14
DNA 条形码DNA barcode
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物种特征的、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
片段。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生物体DNA中一段保守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的新兴
技术,该技术基于对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通常称为CO1, COI1或COX1)测
序结果进行分型。
4 质控品的分类及设置要求
4.1 质控品分类
质控品可按性质、来源、用途、质控精细化程度、供应来源和级别进行分类,不同类别
质控品的特点、区别及优缺点分析见附录D。
4.1.1 按性质分类
质控品分为内对照/内质控品和外对照/外质控品。
内对照/内质控品:指存在于待测样本内部,无需独立提供的质控品。
外对照/外质控品:指独立于待测样本外,需要额外添加的质控品。
4.1.2 按来源分类
质控品分为组织质控品和细胞质控品。
组织质控品:指采用组织或组织制品作为质控品;组织质控品包括剩余组织质控品、类
组织质控品(详见附录F),又依据制作工艺可分为组织切片质控品、组织悬液质控品等。
细胞质控品:指采用细胞制品作为质控品;细胞质控品包括液态细胞质控品(详见附录
E)、固态细胞质控品等。
4.1.3 按用途分类
质控品分为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
T/CRHA 088—2024
4
阳性质控品:指已知含有目标抗原的免疫组化质控品。
阴性质控品:指已知不含目标抗原的免疫组化质控品。
4.1.4 按质控精细化程度分类
质控品分为批次质控品和片内质控品。
批次质控品:指针对某项抗体检测的每个待测样本批次设置的质控品,批次质控品可以
设置在每批次待测样本中的任意一张上。(注:对超过一张待测样本进行检测,视为每批次
检测。)
片内质控品:指在每张待测样本玻片上设置的质控品。
4.1.5 按供应来源分类
质控品分为自制质控品和商品化质控品。
自制质控品:指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病理科自行制备和使用的质控品。
商品化质控品:指由体外诊断试剂制造商开发和销售的质控品;商品化质控品须在特定
的质量标准下生产和包装,以保证其均匀性和稳定性。
4.1.6 按级别分类
质控品分为Ⅰ级质控品和Ⅱ级质控品。
Ⅰ级质控品:指经专业权威部门、机构、国家质控中心等认定或比对过的质控品(包括
但不限于组织、细胞、商品化质控品以及未来可能发现的更加稳定、特异、准确的物质)。
主要用于国家、省(市)层面的外部室间质控、科室免疫组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对Ⅱ级质控
品的校准,亦可用于监测日常免疫组化检测的质量。
注:国际特设专家委员会推荐的18种病理诊断抗体的Ⅰ级质控品列表见附录C。如采用
商品化质控品做Ⅰ级质控品,除应满足前述定义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文件5.4.1至5.4.3的要
求。
Ⅱ级质控品:指经过Ⅰ级质控品比对验证过的质控品、或经过3家三级或以上医院病理
科比对、或通过省级质控中心指导下建立科室标准化流程完成验证确认的质控品(包括但不
限于组织、细胞、商品化质控品以及未来可能发现的更加稳定、特异、准确的物质)。主要
用于病理科科日常免疫组化质量的监控和免疫组化检测流程的校验;关键性抗体(如伴随诊
断抗体)的质控品宜和Ⅰ级质控品进行比对验证。
注:如采用商品化质控品做Ⅱ级质控品,除应满足前述定义的要求外,还应满足本文件5.4.1
至5.4.3的要求。
4.2 设置要求
T/CRHA 088—2024
5
4.2.1 质控品的设置:用于免疫组化检测性能验证、或者应严格质控的项目(见4.2.2 至
4.2.4)、或者抗体容易出现异常着色的项目和使用生物素化检测系统时,应同时设置阳性
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其余检测项目每批次检测实验均宜设置阳性质控品
4.2.2 与治疗药物靶点检测相关的病理检测项目和伴随诊断项目,应设置片内质控品。
4.2.3 临床稀有病例、感染类疾病、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病理检测项目,应设置片内质控品。
当无法获得阳性质控品时,应关注内对照或由实验室负责人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用途。
4.2.4 基因变异(如突变或缺失)类病理检测项目,应设置片内质控品。
4.2.5 与诊断或鉴别诊断相关的病理检测项目,宜设置片内质控品。
5 质控品的设计与选择
5.1 质控品设计要求
5.1.1 即使存在内对照的情况下,仍宜设计质控品作外对照,综合监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1.2 半定量或定量检测项目:应设计与待测样本的判读梯度相对应的不同梯度的阳性质控
品(如强阳、中阳、弱阳)和阴性质控品。
5.1.3 质控品宜与待测样本置于同一张切片上,以确保所用试剂同时与患者样本和质控品反
应,最大限度保证二者检测条件的一致性。
5.1.4 质控品日常操作规范及常用应严格质控项目的质控品设计示例要求见附录B。
5.2 组织质控品的选择
5.2.1 阳性质控品的选择
5.2.1.1 优先选择含目标抗原的正常组织。
5.2.1.2 在缺少含目标抗原的正常组织或正常组织中目标抗原表达不能满足质控要求时,在
来源及风险可控前提下,可选择已被证实含目标抗原的、弱至中等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
5.2.1.3 肿瘤组织质控品应优先选用与待测样本具有相同瘤种或相同肿瘤亚型的组织。
5.2.2 阴性质控品的选择
5.2.2.1 优先选择不含目标抗原的正常组织;正常组织不能满足质控要求时,在来源及风险
可控前提下,也可选择已被证实不含目标抗原的肿瘤组织。
5.2.2.2 肿瘤组织质控品应优先选用与待测样本具有相同瘤种或相同肿瘤亚型的组织。
5.3 细胞质控品的选择
5.3.1 细胞质控品应具有溯源性证明资料或基因工程细胞系鉴定资料。
5.3.2 细胞质控品应具有与组织质控品的互换性。
5.3.3 细胞质控品的细胞密度应适中,且在低倍镜视野下其细胞应呈现单层均匀分布。
5.4 商品化质控品的选择
5.4.1 商品化质控品应由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CNAS 认证)或中国计量
认证(CMA 认证)或具有等同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具检验证明,该检验证明应包含基
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相关检验的结论。
5.4.2 商品化质控品应具有不少于三家省级或以上不同临床病理质控中心就不同方法的实
用性、可重复性进行比对和验证的临床试验资料。
5.4.3 质控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环境;应按照
T/CRHA 088—2024
6
GB/T 42061-2022 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
6 操作方法及程序
6.1 质控品的操作方法
6.1.1 质控品在免疫组化检测流程中应遵循与待检样本完全相同的检测步骤、条件和检测平
台。
6.1.2 免疫组化检测步骤应符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的操作要求。
6.2 质控品的自动化检测
6.2.1 宜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器,提升批次间及日间染色流程的标准化,实现染色结
果的一致性。
6.2.2 推荐使用具有自动化加样功能的免疫组化染色仪器。
6.2.3 对仪器平台有要求的试剂,应保证染色结果的一致性。
7 质控品的判读与报告
7.1 质控品判读基本原则
质控品的判读依据免疫组化的基本判读原则,其中商品化质控品的判读可依据产品说明
书推荐的判读原则。本文件中所涉及的常用应严格质控项目的质控品的染色结果判读标准见
附录A、国际特设专家委员会推荐的18种病理诊断抗体的Ⅰ级质控品的染色结果判读标准见
附录C。
7.2 质控品判读与报告
7.2.1 在判读待测样本染色结果之前,应先判读质控品的染色结果。
7.2.2 质控品的检测结果符合设计预期,即判定本次免疫组化检测合格。
7.2.3 阳性质控品或阴性质控品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均判定为本次免疫组化检测失败。
7.2.4 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应呈现在最终的病理诊断报告中,包括质控品的类型、检测结果是
否合格等,同时符合CNAS-CL02-A001:2023 的要求。
8 检测失败的处理方法
8.1 应建立检测失败的处理程序,确保及时发现、识别检测失败。
8.2 应梳理排查检测失败的原因,排除原因后重新检测。
8.3 应记录检测失败的原因、应急补救措施、纠正措施及解决方案,以便实时溯源。
9 质控品的质量控制
9.1 自制质控品的质控要求
9.1.1 通用要求
9.1.1.1 自制质控品应有制备程序,至少包括制备方法、稳定性和均匀性评价方案,以及制
备、验证和评价记录。
T/CRHA 088—2024
7
9.1.1.2 每批次自制质控品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性能确认,确认结果应由质控负责人或其授权
的病理医师签字认可。
9.1.2 具体要求
9.1.2.1 自制组织质控品可以是满足患者相关病理检查后的剩余组织样本或尸检样本;尸检
样本因热缺血时间长而应作为最后的选择。
9.1.2.2 自制组织质控品应建立质控品使用程序,使其领用、追溯、储存、应用等符合要求。
9.1.2.3 自制组织质控品的实验处理应最大限度地接近待测样本,包括与待测样本以相同的
方式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制片和储存等,确保自制组织质控品与患者样本的互换性。
9.1.2.4 自制细胞质控品应与组织质控品或验证结果符合预期要求的组织进行染色结果一
致性比对验证,避免自制细胞质控品的物质互换性问题。
9.1.2.5 自制细胞质控品应具有溯源性证明资料或基因工程细胞系鉴定资料。溯源性证明资
料应包括细胞来源于符合预期要求的组织验证结果、STR 基因分型和/或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鉴定和/或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等可以确认细胞来源的证明资料。基因工程细胞系
鉴定资料应包括测序分析和免疫学验证资料。
9.2 商品化质控品的质控要求
9.2.1 通用要求
9.2.1.1 商品化质控品应符合5.4.1 至5.4.3 的要求。
9.2.1.2 商品化质控品购入后,应立即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
号、生产厂家、储存条件和有效期等。
9.2.1.3 商品化质控品验收后,投入使用前应与组织质控品或验证结果符合预期要求的组织
进行染色结果一致性比对验证并记录。比对样本应包括:阳性组织、阴性组织,验证性能应
包括商品化质控品染色情况(阴/阳性结果)、有无背景或非特异性染色、商品化阳性质控
品的染色定位是否准确等。
9.2.1.4 对于同次送货的同批号商品化质控品,可选择其中一份进行验证。对于不同批号或
不同时间送货的同批号商品化质控品应进行再次验证。实验室验证合格后,商品化质控品才
可进行相关质控品信息的登记入库。
9.2.1.5 当无法获得合适的比对组织样本时,可由省级或以上病理质控中心或由其授权的单
位对商品化质控品进行验证,质控中心验证合格后,也可采购入库。
9.2.1.6 商品化质控品的使用说明,包括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应易于获取。应按制造商说
明使用商品化质控品。
9.2.2 具体要求
商品化细胞质控品应具有溯源性证明资料或基因工程细胞系鉴定资料。溯源性证明资料
应包括STR 基因分型和/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鉴定和/或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等可以
确认细胞来源的证明资料。基因工程细胞系鉴定资料应包括测序分析和免疫学验证资料。
10 管理和文件
10.1 质控品管理
质控品管理应符合CNAS-CL02-A001:2023和GB/T 22576的相关要求。
10.2 文件与记录要求
T/CRHA 088—2024
8
10.2.1 实验室应控制与本文件要求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文件。应建立质控品管理控制程序,
该程序应包括质控品的自制或采购、设计与选择、应用、验证或确认等内容,并应确保实验
室各层级人员理解和实施。
10.2.2 实验室应建立和保存清晰的记录以证明满足本文件的要求。应建立和实施与质控品
相关的记录管理和控制程序,该程序应包括对记录的填写、存放、修改、备份、归档、检索、
保存和处置等。记录应包括文字记录和实物切片。实验室各层级人员应理解质控品记录和溯
源的重要性,并应确保相关要求得到实施。(文字记录和实物切片参见《病理科建设与管理
指南(试行)》)
T/CRHA 088—2024
9
附录A
(规范性)
质控品的染色判读
本文件列举了常用应严格质控项目的质控品及染色结果判读标准示例,见表A.1。
表A.1 常用应严格质控项目的质控品及染色结果判读标准
抗体名称质控品染色结果判读标准
PD-L1 扁桃体扁桃体浅表鳞状上皮无染色,滤泡间区细胞绝大多数为
阴性染色,生发中心巨噬细胞阳性染色,网状隐窝上皮
细胞表现为弥漫性阳性染色,扁桃体浅表无染色的鳞状
上皮层可同时作为阴性内对照。
胎盘滋养层细胞呈现均匀中至强阳性的细胞膜染色和任何
强度的细胞质染色,无染色的胎盘绒毛间质和脉管可作
为阴性内对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膜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部分细胞因切片厚薄程度的影响,染
色略弱。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HER2 乳腺癌(HER2 3+) 10%以上的浸润癌细胞中观察到强烈、完整的细胞膜染
色。
乳腺癌(HER2 2+) 10%以上的浸润癌细胞中观察到弱至中等阳性的完整
的细胞膜染色;或≤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强而完整的
细胞膜染色。
乳腺癌(HER2 1+) 10%以上的浸润癌细胞呈现不完整的、微弱的细胞膜染
色。
乳腺癌(HER2 0) 未观察到染色或在≤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不完整的、
微弱的细胞膜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
(HER2 3+)
细胞应有强阳性的完整的细胞膜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
参考质控品说明书。部分阳性细胞染色因细胞重叠或细
胞切面影响,可能会出现类似细胞质的染色,属于正常
现象。
阳性细胞质控品
(HER2 2+)
应有大于10%的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完整的细胞膜
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
(HER2 1+)
应有大于10%的细胞呈现不完整的、微弱的细胞膜染
色,且多数细胞存在不完整的细胞膜点状染色。
阴性细胞质控品
(HER2 0)
在任何部位均无阳性染色。
T/CRHA 088—2024
10
ER 宫颈几乎所有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细胞(如果存在)和间质
细胞(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除外)呈现中至强阳性的细
胞核染色。
扁桃体分散的滤泡树突状细胞/T 细胞和扁桃体鳞状上皮细胞
呈现至少弱至中阳性的细胞核染色(LLOD)。
阳性细胞质控品
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PR 宫颈大多数柱状上皮细胞和间质(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除
外)呈现中至强阳性的明显的细胞核染色;大部分基底
鳞状上皮细胞呈现至少弱但明显的细胞核染色。
扁桃体鳞状上皮细胞和生发中心细胞均阴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ALK 阑尾迷走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和散在的轴突呈现至少弱至
中阳性的细胞质染色,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不应出现
染色。
伴EML4-ALK 易位
的肺腺癌
几乎所有肿瘤细胞都呈现至少弱至中阳性的颗粒状细
胞质染色。
无EML4-ALK 易位
的肺腺癌
肿瘤细胞阴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质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MLH1 扁桃体外套区B 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生发中
心B 细胞呈现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
MLH1 表达缺失的
结肠癌
肿瘤细胞阴性,间质细胞细胞核阳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PMS2 扁桃体外套区B 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生发中
心B 细胞呈现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
T/CRHA 088—2024
11
PMS2 表达缺失的结
肠癌
肿瘤细胞阴性,间质细胞细胞核阳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MSH2 扁桃体外套区B 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生发中
心B 细胞呈现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
MSH2 表达缺失的结
肠癌
肿瘤细胞阴性,间质细胞细胞核阳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MSH6 扁桃体外套区B 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生发中
心B 细胞呈现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
MSH6 表达缺失的结
肠癌
肿瘤细胞阴性,间质细胞细胞核阳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EBER EBV 感染的伯基特
淋巴瘤
肿瘤细胞细胞核阳性。
EBV 感染的鼻咽癌肿瘤细胞细胞核阳性。
EBV 感染的胃癌肿瘤细胞细胞核阳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
HP 感染的胃组织高倍镜下可见,感染区域的腺上皮腔面或细胞质中出现
螺旋形、弧形、球状或杆状阳性染色。未感染区域无阳
性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T/CRHA 088—2024
12
HBsAg HBV 感染的肝组织HBV 感染的肝细胞呈现细胞质颗粒状染色。未感染区
域肝细胞阴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Ki67 扁桃体几乎所有生发中心B 细胞(包括暗区和明区)以及鳞
状上皮基底旁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
阑尾大多数基底柱状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
色。
肝脏大多数正常肝细胞均为阴性染色,散在中性粒细胞不应
表现任何程度的细胞核染色,只有炎症和反应性改变时
才偶尔可见中性粒细胞阳性。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CD20 扁桃体几乎所有生发中心B 细胞和套区B 细胞均为中至强阳
性的细胞膜染色,浆细胞也呈一定程度的弱阳性。
阑尾固有层散在浆细胞常呈一定程度的弱阳性的细胞膜染
色(LLOD)。
肝脏散在B 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的细胞膜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完整的细胞膜染色,细胞染色阳
性率参考质控品说明书。部分阳性细胞染色因细胞重叠
或细胞切面影响,可能会出现类似细胞质的染色,属于
正常现象。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CD117 阑尾固有层中几乎所有Cajal 细胞(卡哈尔间质细胞)和肥
大细胞呈现强阳性的细胞膜染色;新生血管结构、隐窝
基底中散在上皮细胞细胞膜呈现弱到中等强度染色;而
固有肌层中的平滑肌细胞或血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没
有任何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
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膜细胞质染色,细胞染色阳
性率参考质控品说明书。部分阳性细胞染色因细胞重叠
或细胞切面影响,可能会出现类似细胞质的染色,属于
正常现象。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T/CRHA 088—2024
13
CD10 扁桃体几乎所有的生发中心B 细胞呈现中至强阳性的细胞
膜染色,套区B 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均阴性。散在分
布的中性粒细胞呈现至少弱阳性的细胞膜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完整的细胞膜染色,细胞染色阳
性率参考质控品说明书,部分阳性细胞染色因细胞重叠
或细胞切面影响,可能会出现类似细胞质的染色,属于
正常现象。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p53 扁桃体超过50%的生发中心B 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细胞核
染色。
阑尾隐窝基底部分的分散的上皮细胞呈现弱至中阳性的细
胞核染色,而腔上皮细胞是阴性的。
阳性细胞质控品细胞应有中至强阳性的细胞核染色,细胞染色阳性率参
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HMB45 黑色素瘤活化的和肿瘤性黑色素细胞呈现强阳性的细胞质染色。
皮肤基底层色素细胞呈现细胞质染色。
阳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阴性细胞质控品参考质控品说明书。
T/CRHA 088—2024
14
附录B
(规范性)
质控品日常操作规范
B.1 质控品位置演示
质控品位置演示见图B.1。
图B.1 质控品位置演示
B.2 质控品具体设计要求
本文件列举了常用应严格质控项目的质控品具体设计要求见表B.1。
表B.1 常用应严格质控项目的质控品具体设计要求
抗体名称质控品设计位置要求质控品排列方式
PD-L1 至少1 个阳性组织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组织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HER2 至少1 个强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中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弱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ER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PR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ALK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MLH1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T/CRHA 088—2024
15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PMS2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MSH2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MSH6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EBER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HP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HBsAg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Ki67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CD20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CD117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CD10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p53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HMB45 至少1 个阳性质控品
至少1 个阴性质控品
近标签端或远标签端呈上下纵向排列
T/CRHA 088—2024
16
附录C
(资料性)
国际特设专家委员会推荐的18 种病理诊断抗体的Ⅰ级质控品列表
本文件列举了18 种由国际特设专家委员会推荐的病理诊断抗体的Ⅰ级质控品及其染色
结果判读标准,见表C.1。
表C.1 18 种病理诊断抗体的Ⅰ级质控品及其染色结果判读标准
抗体名称质控品染色结果判读标准
CKpan 阑尾几乎所有柱状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可见膜深染)。
肝脏绝大多数肝细胞至少显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
色并伴膜深染(LLOD)。
扁桃体所有鳞状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色,
CKpan显示间质网状细胞呈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
染色(LLOD)。
CK8/18(低分子量CK) 阑尾所有柱状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色
(可见膜深染)。
肝脏绝大多数肝细胞至少显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
色并伴膜深染(LLOD)。
扁桃体散在鳞状上皮细胞呈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色(阳
性细胞数因标本不同而异),CK8/18 阳性间质网
状细胞呈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色(LLOD)。
CK5/14(高分子量CK) 扁桃体几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
胰腺闰管内散在柱状上皮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
膜染色(LLOD)。
肝脏均为阴性染色。
CK20 阑尾几乎所有表层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绝大多数基底隐窝上皮细胞至少显示细胞质
弱阳性(LLOD)。
肝脏均为阴性染色。
扁桃体均为阴性染色。
CK7 肝脏几乎所有胆管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
胰腺几乎所有闰管上皮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
染色(LLOD)。
T/CRHA 088—2024
17
阑尾通常呈阴性染色,散在柱状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
可呈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色。
Vimentin 阑尾上皮内散在T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
色,固有层大血管内皮细胞、间质细胞、巨噬细
胞和淋巴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色。
肝脏肝窦内所有内皮细胞和kupffer 细胞均为弱至中度
阳性细胞质染色(LLOD)。
胰腺绝大多数外分泌腺泡上皮细胞均为弱至强阳性细
胞质染色。
TTF-1 甲状腺几乎所有上皮细胞均为强阳性细胞核染色。
肺几乎所有肺泡细胞和终末支气管基底细胞均为中
至强阳性细胞核染色,终末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
至少显示弱阳性细胞核染色(LLOD)。
扁桃体均为阴性染色。
CDX-2 阑尾几乎所有上皮细胞均为强阳性细胞核染色,常可
见弱阳性细胞质染色。
胰腺大多数闰管上皮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核染
色(LLOD)。
扁桃体均为阴性染色。
CEA 阑尾黏膜表层上皮刷状缘均为中至强阳性染色,几乎
所有上皮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色
(LLOD);如果CEA 在腺癌组织中过表达,那
么黏膜表层染色是染色成功的唯一参照底限。
扁桃体散在鳞状上皮细胞呈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色(阳
性细胞数因标本不同而异)。
肝脏均为阴性染色。
CD31 扁桃体绝大多数套区B 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膜染
色(LLOD)。
胰腺几乎所有内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膜染色。
肝脏几乎所有肝窦内皮细胞均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膜
染色(LLOD)。
α-SMA 阑尾所有血管、黏膜肌层及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均
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色。
T/CRHA 088—2024
18
扁桃体几乎所有血管平滑肌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
染色。
肝脏大多数窦周细胞至少显示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
色(LLOD)。
Desmin 阑尾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内所有平滑肌细胞均为中至
强阳性细胞质染色,大多数血管平滑肌细胞呈弱
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色(LLOD)。
肝脏肝细胞均为阴性染色,血管散在平滑肌细胞可呈
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色。
扁桃体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均为阴性染色,血管散在平
滑肌细胞可呈弱至中度阳性细胞质染色。
CD3 扁桃体滤泡间T 区所有T 细胞和生发中心内散在T 细胞
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膜染色。
阑尾上皮内散在T 细胞均为弱至中度细胞膜阳性染色
(LLOD)。
肝脏散在T 细胞至少显示弱至中度细胞膜阳性染色
(LLOD)。
CD20 扁桃体几乎所有生发中心B 细胞和套区B 细胞均为中至
强阳性细胞膜染色,浆细胞也呈一定程度的弱阳
性。
阑尾固有层散在浆细胞常呈一定程度的弱阳性细胞膜
染色(LLOD)。
肝脏散在B 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膜染色。
Ki-67 扁桃体几乎所有生发中心B 细胞(包括暗区和明区)以
及鳞状上皮基底旁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核染
色。
阑尾大多数基底柱状上皮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核
染色。
肝脏大多数正常肝细胞均为阴性染色,散在中性粒细
胞不应表现任何程度的细胞核染色,只有炎症和
反应性改变时才偶尔可见中性粒细胞阳性。
S100 扁桃体散在滤泡间区树突细胞均为弱至强阳性细胞核及
细胞质染色(LLOD)。
T/CRHA 088—2024
19
胰腺大多数胰岛内分泌细胞均为弱至强阳性细胞核及
细胞质染色, 所有脂肪细胞均为阳性染色
(LLOD)。
肝脏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均为阴性染色,可见散在
的树突状细胞阳性。
CgA 胰腺大多数胰岛内分泌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
阑尾大多数神经节细胞和轴突均为弱至中度阳性染色
(LLOD),神经内分泌细胞均为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
肝脏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均为阴性染色,可见散在
的周围神经轴突阳性染色。
Syn 阑尾大多数神经节细胞和轴突均为中至强阳性染色;
大多数杯状细胞均为弱阳性细胞质染色(LLOD)。
胰腺大多数胰岛内分泌细胞均为中至强阳性细胞质染
色。
肝脏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均为阴性染色,可见散在
的周围神经轴突阳性染色。
T/CRHA 088—2024
20
附录D
(资料性)
质控品的意义与特点
D.1 质控品的意义
D.1.1 规范使用质控品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病理诊断提供客观真实的依
据,从而最大程度避免检测因素导致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D.1.2 质控品还可以用于监测检测设备、耗材、检测方法或检测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定期校
验检测系统,确保各组件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D.2 质控品的分类
依据质控品来源分类,质控品分为组织质控品和细胞质控品。
1) 组织质控品的分类
——依据组织来源分类,组织质控品分为剩余组织质控品和类组织质控品。
——依据制作工艺分类,组织质控品分为组织切片质控品和组织悬液质控品。
2)细胞质控品的分类
细胞质控品分为液态细胞质控品和固态细胞质控品。
D.3 不同质控品的特征
D.3.1 剩余组织质控品
剩余组织质控品为医疗或诊断剩余的组织制成的质控品,包括正常组织质控品和肿瘤组
织质控品。剩余组织的单组织、多组织切片质控品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免疫组化质控品的表现
形式。多组织切片质控品包括多块组织或多条组织包埋在一起,材料通常是正常组织和肿瘤
组织的集合;其中“羊膜卷”制作形式具有圆形或椭圆形外观,可以把阳性对照组织局限
在一个有形范围内,防止病理判读时误把对照组织看成被检组织。“羊膜卷”多组织质控品
的通用制作方法见《实用现代病理学技术》。
目前,各个实验室制作“羊膜卷”切片的工艺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制作标准。
在无法采集“羊膜卷”的情况下,常见采用多组织集合包埋法来制备免疫组化质控品。
组织芯片也是常用的质控品形式。组织芯片适用于各种定性靶标的检测,更适用于对半
定量靶标的着色强度进行质控。其通用制作方法如下:①找出已验证的免疫组化切片和对应
蜡块。选择结果为0、1+、2+、3+各1例的切片(如HER2),在显微镜下找出目标部位并标
记。②从标记好的蜡块上找出相应组织位置,用0.2 mm的空心针取出组织,并按照染色强
度依次放入受体蜡块中。③把受体蜡块组织芯压平,并置于同等大小的包埋模具中。将模具
放入65 ℃的烤箱,烘烤20 min。④取出后冷却,然后将组织芯片蜡块连续切片,每片2-4 μm
厚。将切好的芯片裱贴于防脱载玻片的一端。⑤随机抽取第一张、中间一张及最后一张切片,
验证其染色强度是否一致。验证合格后,将组织芯片储藏于干燥的切片盒中备用。
目前由于伦理风险以及难以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等原因,上述形式的剩余组织质控品,
均不能用于市场化生产和销售。
D.3.2 类组织质控品
D.3.2.1 移植瘤组织质控品
T/CRHA 088—2024
21
将肿瘤细胞或组织移植到宿主动物体内,使其在宿主动物体内继续生长和扩散,该过程
形成的瘤体称为移植瘤。使用移植瘤组织制成的免疫组化质控品,称为移植瘤组织质控品。
目前已有少量商业化形式。
移植瘤组织质控品的制作方法如下:①移植瘤制备:将肿瘤细胞或组织植入实验动物体
内,形成移植瘤。②移植瘤验证:对移植瘤组织及对照组织(包括已知表达目标抗原的移植
瘤组织和不表达或低表达该抗原的阴性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③质控品筛选:仔细观察
和记录移植瘤组织及对照组织的染色结果,选择符合预期的合格瘤体,由这些合格瘤体制作
的质控品即为移植瘤组织质控品。
移植瘤组织质控品的制作需注意实验动物的选择、移植瘤的制备质量、迭代变异控制,
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
该方法仍然存在动物免疫性的背景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D.3.2.2 类器官组织质控品
类器官是指在体外三维(3D)环境中培养生长的微型细胞簇,这些细胞簇在细胞因子、
化学小分子抑制剂/激活剂、培养基及其他添加剂等物质作用下,经过自组织并分化为功能
性细胞群,具有类似相应器官的组织结构和遗传学特点。
类器官可来源于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成体干细胞(ASC),
或者肿瘤组织。对于ESC/iPSC衍生的类器官,ESC/iPSC在各种细胞生长因子或小分子化合
物(抑制剂/激活剂)以及基质胶和细胞培养添加剂的逐步分化方案下,能够按照类似于原
肠胚形成和器官发生过程中的发育线索,从三个胚层生成类器官。对于ASC来源的类器官,
ASC需要从胎儿或成人组织中产生;获得单个ASC或含有ASC的组织单元之后,再通过3D
培养方案形成类器官。对于肿瘤组织来源的类器官,肿瘤组织内含有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活性
的肿瘤细胞,通过将肿瘤来源的组织细胞或者分离出的肿瘤干细胞等进行3D培养,能够衍
生出肿瘤类器官。
使用类器官制成的免疫组化质控品,称为类器官组织质控品。类器官组织质控品的制作
需注意类器官的制备质量、迭代变异控制,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D.3.3 组织悬液质控品
组织悬液质控品是一种通过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碎片匀浆化处理制成的悬液型质
控品。其制作方法如下:①选择蜡块:选择目标细胞成分多、纤维结缔组织少的蜡块;若周
围纤维结缔组织较多,可预先修除结缔组织;若目标细胞较为分散但又没有更好的其它蜡块
时,可使用组织芯片方法采取目标组织/细胞、然后集中包埋处理;②切片:对蜡块进行大
量切片,切片厚度为2-3 μm,并将切片放入离心管或烧杯内;③碎片匀浆化处理:用玻璃
棒轻轻碾碎切片,并加入二甲苯溶解;充分溶解后进行离心,2500 rpm离心3 min弃上清;
加入无水乙醇重悬混匀后再离心3 min弃上清;根据沉淀量1:20-1:50加入75%-100%乙醇重悬
混匀,即为组织悬液质控品;④免疫组化检测:用10 μL移液器分别在待测样本玻片的近标
签端和远标签端滴加2-3 μL组织悬液质控品,然后按日常检测流程进行烤片、检测及阅片。
组织悬液质控品在病理科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它能够大大提高检测的便利性。
主要特点如下:①加样位置灵活;②批量使用工作量低:可以实现批量使用;③具有部分组
织形态学特征。
D.3.4 液态细胞质控品
T/CRHA 088—2024
22
液态细胞质控品是由培养的工程化细胞系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均一、稳定、标准化的
细胞悬液。液态细胞质控品特征如下:①液体细胞质控品的细胞系可通过STR基因分型等分
子检测技术进行细胞溯源;②液态细胞质控品的蛋白质结构、生物学活性、细胞状态与组织
一致性高;③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蛋白过表达/不表达细胞系,可实现稀缺阳性靶标的长
期稳定生产;④液态细胞质控品的蛋白质表达丰度经过标准化控制,保持高度均匀和稳定;
⑤液态细胞质控品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等亚细胞结构,与待检样本保持一致
的蛋白表达定位;⑥液态细胞质控品的批间一致性高、标准化程度高。
目前,液态细胞质控品在病理科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它能够大大提高检测的便
利性。主要特点如下:①加样位置灵活;②目前已有商品化及全自动使用形式;③无需进行
额外的切片、捞片,可直接点样,节省了时间和人力;④可以实现批量使用,做到片片有质
控;⑤不涉及伦理;⑥补充难以获取的组织对照等。
D.3.5 固态细胞质控品
固态细胞质控品是将培养的细胞进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处理形成石蜡块,蜡块经
切片、捞片制成固态细胞质控品。
固态细胞质控品是通过使用已知表达特定抗原的细胞株作为阳性质控品,以及不表达或
低表达该抗原的细胞株作为阴性质控品,从而能够评估抗体的效能和检测的准确性。
D.3.6 其它种属来源质控品
其它种属来源的质控品可能包括不同动物模型的组织样本,如小鼠、大鼠、兔子、狗、
猪等,这些动物模型经常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病理过程,故它们的组织样本可以作为质控品,
用于评估免疫组化检测效果。其制作过程与常规病理样本的制作过程相同。
D.4 不同质控品的异同分析
对前述不同类别质控品的异同点进行分析,见表D.1。
D.5 不同质控品的优缺分析
对前述不同类别质控品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见表D.2。
T/CRHA 088—2024
23
表D.1 不同类别质控品的异同分析
质控品类别剩余组织质控品类组织质控品组织悬液质控品固态细胞质控品液态细胞质控品其他种属来源质控品
来源医疗剩余人体组织医疗剩余人体组织医疗剩余人体组织培养细胞系培养细胞系动物组织
有无伦理风险有无有无无无
前处理
抗原变性处理
(多聚甲醛+石蜡)
抗原变性处理
(多聚甲醛+石蜡)
抗原变性处理
(多聚甲醛+石蜡)
抗原变性处理
(多聚甲醛+石蜡)
抗原变性处理
(多聚甲醛+石蜡)
抗原变性处理
(多聚甲醛+石蜡)
形态固态固态液态固态液态固态
获得方式及难易度
需自制,繁琐,耗
时长
有商品化,极少,如
自制技术难度极高
需自制,繁琐,耗
时长
可商品化采购,如
自制技术难度极高
可商品化采购,如
自制技术难度极高
有商品化,极少,如
自制技术难度极高
物料成本低很高低中中高
制备及使用人力成本高高低低极低(全自动化) 高
自动化使用可能无无无无可以无
记录和可追溯便利性低低低低高低
片内质控可实现性难难易难易难
质控方案灵活性
(加样位置/数量)
低低高低高低
成品有效期长长较长短较长长
匀质性低,异质性高低,异质性高低,异质性高匀质性很高匀质性很高低,异质性高
具备阴阳性质控品具备具备具备具备具备具备
稀缺靶点的质控品不易获得易获取不易获得易获取易获取不易获得
标准化程度相对低相对低相对低
可符合GBT42061,
标准化程度高
可符合GBT42061,
标准化程度高
相对低
T/CRHA 088—2024
24
表D.2 不同类别质控品的优缺分析
质控品类别优点缺点
剩余组织质控品
形式接近待检组织,包含组织形态学等全面的组织信息;
大部分检测指标对应的组织样本材料易于获取,材料成本
忽略不计;
须实验室自行制备、管理,工作量较大,人工成本高昂;
难以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材料和制备过程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部分重要的检测指标对应的组织样本难以稳定持续性获取;
跨院使用,存在伦理风险,须经复杂和严格的伦理审查程序;
难以实现使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质控记录的管理和溯源;
类组织质控品
形式接近待检组织,包含组织形态学等全面的组织信息;
存在商品化质控品,无需实验室自行制备和管理,无需相
应的人工成本;
质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
不存在伦理风险,便于跨院使用场景;
与实验室自制质控品相比,存在额外材料成本,且成本很高;
难以实现使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质控记录的管理和溯源;
组织悬液质控品
大部分检测指标对应的组织样本材料易于获取;
材料成本低廉;
使用方式简单易行;
须实验室自行制备、管理,工作量较大;
难以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材料和制备过程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部分重要的检测指标对应的组织样本难以稳定持续性获取;
跨院使用,存在伦理风险,须经复杂和严格的伦理审查程序;
难以实现使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质控记录的管理和溯源;
液态细胞质控品
存在商品化质控品,无需实验室自行制备和管理,无需相
应的人工成本;
可全自动化使用,使用过程的人工成本忽略不计,且使用
过程标准化程度较高;
质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高;
易于实现质控记录的管理和溯源;
不存在伦理风险,便于跨院使用场景;
形式与待检组织差异较大,无法包含组织形态学等全面的组织信息;
与实验室自制质控品相比,存在额外材料成本;
T/CRHA 088—2024
25
固态细胞质控品
存在商品化质控品,无需实验室自行制备和管理,无需相
应的人工成本;
质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高;
不存在伦理风险,便于跨院使用场景;
形式与待检组织差异较大,无法包含组织形态学等全面的组织信息;
与实验室自制质控品相比,存在额外材料成本;
难以实现使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质控记录的管理和溯源;
其他种属来源质控品
形式接近待检组织,包含组织形态学等全面的组织信息;
大部分检测指标对应的组织样本材料可以通过制备获得;
不存在伦理风险,便于跨院使用场景;
尚未有商品化产品,实验室自行制备的难度和成本很高;
难以消除种属差异带来的,和目标检测样本的差异;
难以实现使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和质控记录的管理和溯源;
T/CRHA 088—2024
26
附录E
(资料性)
液态细胞质控品
E.1 定义
液态细胞质控品,是指由培养的工程化细胞系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均一、稳定、标准
化的细胞悬液。
该细胞系在其特定的亚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等)上明确具有或明确排除
了特定生物标记物(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蛋白靶标)的表达,该生物标记物的状态与患者
组织样本中待检的目标生物标记物具有高度相似性,且表达丰度稳定可控,在正确且完整的
免疫组化实验检测中,应该得到预设的染色结果(包括染色定位、染色强度、阳性率、染色
形态等指标)。在免疫组化实验条件出现明显偏差的时候,其染色结果会偏离预设结果,进
而可以提示操作者该染色结果不可信。避免因为染色结果的错误而导致的诊断风险。
E.2 使用方法
E.2.1 自动化应用操作方法
E.2.1.1 可使用配套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包括全自动质控加样模块和切片染色
模块),或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质控加样染色一体机完成质控品智能加样和染色的全过程。
E.2.1.2 切片准备:在配套的系统软件上,打印标签,粘贴到对应的待检组织样本切片(白
片)的玻片上,然后将切片放入全自动质控加样模块(玻片处理系统)的玻片架中。
E.2.1.3 质控瓶上载及信息录入:将液态细胞质控品试剂瓶上载至仪器指定位置的瓶架中。
在设备屏幕“质控品”菜单界面下,点击“扫码质控品”,设备将自动采集全部质控品试剂的二
维码信息,并显示在设备屏幕上相应的质控瓶图案处。
E.2.1.4 质控加样方案设置:在设备屏幕“玻片”菜单界面下,点击“质控加样设置”,可对每
个检测靶标的质控品加样方案进行个性化设置,包括质控品的种类(阴/阳性、强度梯度等)、
数量、加样位置等。
E.2.1.5 质控品加样:点击“开始加样”选项,设备将按照预设的质控加样方案,全自动智能
化的完成液态细胞质控品试剂在每一张待检组织样本切片上的滴加工作,经过自动升温烤片
之后,液态细胞质控品可牢固的固定在玻片的指定位置表面。
E.2.1.6 质控品染色:质控品加样完成后,将切片上载至切片染色模块(全自动免疫组织化
学质控加样染色一体机可忽略此步骤),按照预设的免疫组化染色流程,液态细胞质控品和
待检组织在同一染色环境下,完成全部免疫组化染色操作。
E.2.1.7 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可实现对所有切片的质控品设置及添加情况的记录,
包括图片扫描,并实时传到实验室的LIS/HIS系统保存,便于信息追溯。
E.2.2 手工使用操作方法
E.2.2.1 使用混匀仪将液态细胞质控品试剂重悬,使之形成均一的细胞悬液(备注:无肉眼
明显可见的颗粒状物质或细胞沉淀)。
E.2.2.2 使用10 μL移液器吸取混匀后的阳性或阴性液态细胞质控品悬液,在每张待检组织切
片玻片空白无蜡处,按照预设方案进行个性化滴加,每处滴加约1.5 μL左右悬液,室温晾干。
T/CRHA 088—2024
27
E.2.2.3 质控品加样完成后,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若在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上进行实
验,则按照对应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若使用手工方法进行实验,则按手
工染色操作规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E.2.3 质控品主要功能
E.2.3.1 监测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试剂的覆盖范围,避免试剂覆盖不全导致的假阴性。
E.2.3.2 监测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质量波动(抗体浓度不当、抗体效价下降等),
避免因此而导致的假阳性、假阴性、非特异性染色、染色弱等错误的染色结果。
E.2.3.3 监测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抗体试剂使用的准确性,避免因使用错误试剂而导致的假
阳性、假阴性、非特异性染色、染色弱等错误的染色结果。
E.2.3.4 监测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抗原修复条件,避免因抗原修复不当(pH值、修复时长、
修复温度等异常),而导致的假阳性、假阴性、非特异性染色、染色弱等错误的染色结果。
E.2.3.5 监测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抗体孵育条件,避免因抗体孵育条件异常(孵育时长、孵
育温度异常、抗体过量蒸发等)而导致的假阳性、假阴性、非特异性染色、染色弱等错误的
染色结果。
E.2.4 应用示例
E.2.4.1 液态细胞质控品监测一抗试剂质量波动
以ALK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例,当ALK阴性液态细胞质控品出现非特异阳性染色结果
时,提示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一抗浓度过高,此时同条件进行染色的ALK阳性肺腺癌(组织
质控品)也出现了间质非特异阳性着色。当ALK阳性液态细胞质控品染色阳性强度下降至
弱到中等且阳性率无法达到80%时,提示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一抗浓度过低,此时同条件进行
染色的ALK阳性肺腺癌(组织质控品)中的肿瘤细胞仅有弱的染色。(图E.1)
图E.1 ALK液态细胞质控品监测一抗浓度变化
T/CRHA 088—2024
28
E.2.4.2 液态细胞质控品监测抗原修复条件变化
以HER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例,当进行正常修复条件时,HER2 0/1+/2+/3+液态细胞质
控品的染色结果符合《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判读标准分别为HER2 0:所有细胞无阳性
染色;HER2 1+:大于10%的细胞呈现不完整的、微弱的细胞膜染色;HER2 2+:大于10%的
细胞呈现弱至中等强度的完整的细胞膜染色; HER2 3+:80%-100%细胞有强且完整的细胞膜
染色。当修复使用条件不当(pH值不适)或修复时长不足时,HER2 1+/2+/3+细胞的染色结
果较正常修复均呈现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的下降,无法满足HER2 1+/2+/3+的判读要求,
提示同步染色的待检样本染色结果不可信,不适用于诊断结果判读。(图E.2)
图E.2 HER2 液态细胞质控品监测修复条件变化
T/CRHA 088—2024
29
附录F
(资料性)
类组织质控品
F.1 定义
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真实组织,但并非从患者身上获取的,而是通过人工手段制造的
组织,由这种组织制成的质控品,我们称之为类组织质控品。类组织质控品包括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10日 10:25: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6180.html
图书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T/CMRS 002-2025 无砟轨道用聚氨酯隔振垫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