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Y 55
团体标准
T/CQAMSA 0002-2024
赛车电气智能化安全管理流程指南
Safety Management Process Guide forIntelligent Electrical Systems in Racing Cars
2024-09-16发布 2024-09-16 实施
重庆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流程原则 ............................................................................................................................................... 1
4 管理流程 ............................................................................................................................................... 2
T/CQAMSA 0002-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汽赛智体育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浙江中冠智能工程有限公
司、特立克斯汽车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财经学
院、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国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重庆智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若非体育发展(重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珂、冯海良、刘向淋、郭亮、李冰彦、周文培、刘国平、蒲
洋、沈周明、谢继伟
本文件审查人:谭孝露、兰明、涂珀溯、顾建来、史屹凯
T/CQAMSA 0002-2024
III
引言
在赛车电气智能化领域,安全管理流程至关重要。随着智能技术在赛车领域的应用不
断深化,确保赛车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变得尤为关键。本安全管理流程旨在为赛车
电气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提供指导,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在设计和运行赛车电气智能化系统时,必须考虑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挑战。通过制定
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流程,选择合适的安全设备并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
系统面临的风险。此外,持续的监控、漏洞修复工作以及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也是确保系
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的密切合作和持续
改进。通过本安全管理流程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赛车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确
保赛车比赛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带来的影响。
T/CQAMSA 0002-2024
1
赛车电气智能化安全管理流程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覆盖了赛车电气智能化系统从设计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旨在确保系统安全
性和稳定性,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通过严格遵循该管理流程,赛车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安
全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为赛车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流程原则
3.1 全面性
流程应全面考虑赛车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各个方面,涵盖设计、实施、运维、应急响应
等各个阶段。
3.2 风险导向
流程设计应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这
些风险。
3.3 合规性
流程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赛车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管理符合法律法规
和行业标准。
3.4 持续改进
流程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措施。
3.5 透明性
T/CQAMSA 0002-2024
2
流程应具有透明性,相关人员应清楚了解安全管理流程的内容和执行方式,确保流程
的有效执行。
3.6 教育性
流程应注重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意识提升,培养他们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习惯。
3.7 灵活性
流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适应,以应对不断变
化的安全挑战。
4 管理流程
4.1 设计阶段
4.1.1 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设备、传感器、控制单元、
通信网络等组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地
进行升级和扩展。
4.1.2 安全性考量:从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
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应对。确保系统具备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安
全功能,以保护数据和系统免受攻击。
4.1.3 设备选型: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和性能要求的设备和组件,确保其可靠性和稳
定性。考虑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以确保各组件之间的正常通信和协作。
4.1.4 通信安全:设计安全的通信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
性。使用加密技术、安全协议等手段保护数据通信,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4.1.5 备份和恢复策略:设计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在系统故障或数据
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定期测试备份和恢复方案,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4.2 实施阶段
4.2.1 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确保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之前制定的系统设计规范和安
全考量,保证实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2.2 资格审查:确保实施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和技能,能够正确、安全地部署和
安装电气智能化系统。
4.2.3 现场安全: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现场安全,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防
止发生事故或损坏设备。
T/CQAMSA 0002-2024
3
4.2.4 设备检查:在部署和安装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符合
规格,并按照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安装。
4.2.5 网络安全:针对系统的网络部署,确保网络设备和通信链路的安全性,防范
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4.2.6 权限管理:在系统部署过程中建立适当的权限管理机制,限制对系统的访问
和操作权限,避免未经授权的人员篡改系统设置。
4.2.7 测试和验证:在部署完成后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按照设计规
范正常运行,并检查系统的安全性能。
4.2.8 文档记录:记录部署和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配置信息,建立完备的文档
记录,便于后续的运维和维护工作。
4.3 运维阶段
4.3.1 监控与警报:部署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的性能、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设置警报机制,当系统出现异常或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
员进行处理。
4.3.2 定期维护: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检查、系统更新、安全补丁安装
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期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4.3.3 漏洞管理:建立漏洞管理机制,定期检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及时进行
修复和更新,防止被恶意利用。跟踪漏洞修复的进度,确保安全补丁及时应用到系统中。
4.3.4 数据备份: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包括定期备份数据、测试备份
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确保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破
坏。
4.3.5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审查系统的安全配置和操作,发现潜在的安
全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3.6 培训与意识提升:对运维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
能够更好地应对安全挑战和问题。
4.3.7 紧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计划,规定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流
程,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安全事件。
4.4 安全事件响应
4.4.1 事件识别和分类:确定并识别安全事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分类事件以便有
效应对。
4.4.2 紧急隔离:在发现安全事件后,立即隔离受影响的系统或网络,阻止事件扩
散,并确保关键数据不受影响。
T/CQAMSA 0002-2024
4
4.4.3 通知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安全团队、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汇报事件情况
和采取的应急措施。
4.4.4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保留与安全事件相关的数据、日志和其他证据,以
便后续的调查和分析。
4.4.5 漏洞修复:针对漏洞或安全事件,立即制定修复计划,安排漏洞修复和系统
恢复工作。
4.4.6 恢复系统:在修复漏洞后,对受影响的系统进行彻底检查和测试,确保系统
已经恢复正常运行。
4.4.7 沟通和协调:与相关团队、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保持沟通,协调应急响应
工作,确保信息共享和协作。
4.4.8 事后分析和改进:成应急响应后,进行事后分析,评估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表
现,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
4.4.9 法律合规: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确保安全事件的处理过程符合法律要求,保
护相关数据和隐私。
4.4.10 持续监控:在事件处理完成后,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审计,防止类似安全事
件再次发生。
4.5 培训与意识提升
4.5.1 定期培训计划:制定定期的安全培训计划,确保所有相关人员接受必要的安
全培训,包括新员工培训和定期复训。
4.5.2 多种培训形式:结合在线课程、面对面培训、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使培训
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习效果。
4.5.3 安全政策和规程:介绍公司的安全政策和规程,明确各人员在系统安全方面
的责任和义务。
4.5.4 风险意识培养:帮助员工了解安全风险的本质,教育他们如何辨别潜在的安
全威胁和漏洞。
4.5.5 应急响应培训:组织应急响应演练,让员工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安全事件,提
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5.6 密码和账号管理:培训员工如何创建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以及正确管理
账号和权限,防止账号被盗用。
4.5.7 社会工程和钓鱼攻击:教育员工如何辨别社会工程和钓鱼攻击,防止受到欺
诈和恶意攻击。
4.5.8 技术更新:定期更新培训内容,跟踪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技术,确保培训
内容与时俱进。
T/CQAMSA 0002-2024
5
4.5.9 奖励和认可:鼓励员工参与安全培训和报告安全问题,设立奖励机制,激励
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工作。
4.5.10 持续监控:监控培训效果,定期评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及时调整
培训计划以提高效果。
4.6 持续改进
4.6.1 定期评估和审查:设立定期的安全管理评估和审查机制,检查现有安全管理
流程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6.2 跟踪安全趋势:持续跟踪安全威胁和趋势,了解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方
式,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流程以适应变化。
4.6.3 技术更新和升级:定期评估安全技术和工具,确保使用最新的安全解决方
案,及时升级和更新系统以弥补漏洞。
4.6.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持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
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安全政策。
4.6.5 应急响应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响应演练,评估安全事件处理的效率和准确
性,发现问题并改进安全管理流程。
4.6.6 合规性审计:进行定期的合规性审计,确保安全管理流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
准要求,及时调整流程以满足合规性要求。
4.6.7 信息共享和学习:参与安全社区和行业组织,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从他人
的经验中学习并改进安全管理流程。
4.6.8 持续改进文化: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团队合
作和创新,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流程。
4.6.9 监控和反馈:建立监控机制,持续监测安全事件和漏洞修复情况,及时反馈
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