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UMT 029-2024 营区碳中和 评价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C51;A21
团体标准
T/CPUMT 029—2024
营区碳中和 评价要求
Camp carbon neutrality—Evaluation requirements
2024 - 11 - 06发布2025 - 02 - 06实施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原则 ........................................................................... 1 科学性 ......................................................................... 1
系统性 ......................................................................... 1
适用性 ......................................................................... 1
持续性 ......................................................................... 2
5 评价方法 ........................................................................... 2
6 基本要求 ........................................................................... 2
7 评价指标 ........................................................................... 2
8 评价总得分计算方法 ................................................................. 4
9 评价程序和报告 ..................................................................... 5 评价要求 ....................................................................... 5
评价机构 ....................................................................... 5
自评流程 ....................................................................... 5
评价结果 ....................................................................... 7
评价报告 ....................................................................... 7
10 文档管理 .......................................................................... 7
附录A(资料性) 营区碳中和评价报告模板 ............................................... 8
参考文献 ............................................................................. 12
T/CPUMT 029—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T/CPUMT 029《营区碳中和 评价要求》与T/CPUMT 027《营区碳中和 设计要求》T/CPUMT 028《营区碳中和 建设要求》共同构成营区碳中和的设计、建设和评价标准体系。
本文件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嵩嘉标准化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卓越新时代认证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碳协(湖北)服务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吉林金源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科融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四季沐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广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苏州邦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蓝象标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勇、乔华阳、周东朋、杨稼俊、林坤、吴喜攀、王大成、黄庆刚、王晓军、冯超、王少雄、王文龙、李秀文、苗珍录、刘雷明、刘琳、黄书成、李眈、王飞、张德保、张红艳、徐成利、姜冰、邱天、隋妍、闫婷、王致远、段小莉。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PUMT 029—2024
III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目标。营区作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中和不仅关系到军队的绿色发展,也是响应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军委后勤保障部下发的《推进军队营区绿色低碳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到十四五末,新建营区建筑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指导意见从营区规划抓功能布局减碳、工程建设抓绿色建筑降碳、营区管理抓节能节约减排等方面,提出16条具体措施,创新营区营房建管模式,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形成军事设施全要素全流程全寿命的“大环保”格局,推动生态文明与战备训练协调发展。
随着绿色低碳理念在军队营区的深入践行,营区节能降碳工程、绿色营区建设、营区循环化发展等行动已经部署,但需要制定相关标准从营区碳中和的设计、建设、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在营区碳中和的内涵、建设思路等方面达成统一共识。
本文件是《营区碳中和》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文件结构如下:
——
T/CPUMT 027《营区碳中和 设计要求》
——
T/CPUMT 028《营区碳中和 建设要求》
——
T/CPUMT 029《营区碳中和 评价要求》
本文件旨在通过明确的评价指标量化营区碳中和建设及改造成果和效益,更准确地衡量碳排放的减少、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的具体效果;协助建立持续的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营区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识别改进点,确保碳中和工作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指导营区满足上级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提供公开度透明度,向外界清晰地传递碳中和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T/CPUMT 029—2024
1
营区碳中和 评价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营区碳中和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基本要求、评价指标、评价总得分计算方法、评价程序及报告、文档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营区开展碳中和评价等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41018 水回用导则再生水分级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268 绿色照明检测及评价标准
T/CPUMT 027 营区碳中和 设计要求
T/CPUMT 028 营区碳中和 建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T/CPUMT 02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评价原则 科学性
评价范围界定清晰,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科学合理,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营区碳中和实际情况。 系统性
评价指标涵盖与营区碳排放相关的能源利用、基础设施、资源利用、运营管理以及碳中和目标评价等各层面指标,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适用性
充分考虑各类营区的特点,以确保评价方法的广泛适用。
T/CPUMT 029—2024
2
持续性
鼓励营区开展定期评价,定期进行监督评价或内部改进评价,以嵌入持续改进的理念,促进营区碳中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5 评价方法
营区评价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营区碳中和评价为针对营区运营期的评价,具体由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两部分组成;
b)
基本要求不参与评分,不符合基本要求的营区不能参与评价;
c)
评价指标满分为100分,不适用二级指标的分值按比例分配给所属的一级指标下其他二级指标;营区应对不适用二级指标的情况进行充分说明并提供相应支撑材料。
6 基本要求
营区碳中和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
营区应有效执行国家、地方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b)
营区近三年应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c)
营区环境质量应符合GB 8978、GB 16297、GB 3095、GB 12348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营区内污染物应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应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d)
营区不应使用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e)
营区所提交的碳中和评价材料真实、有效。
7 评价指标
营区碳中和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包括碳中和目标评价指标、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以及运营管理评价指标等5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
表
1 营区碳中和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i)
指标性质
评价指标描述
评分标准
分值/分
碳中和目标评价指标
(29分)
1
碳中和策划制定与落实
定性指标
营区制定碳中和策划或规划,并逐步开展落实工作情况
营区制定了碳中和策划或规划得1分,每开展落实1项工作得1分,满分为5分
5
2
年度碳排放核算
定性指标
营区开展年度碳排放核算工作情况,可自行开展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核算方法及温室气体范围参考GB/T 32150或相关标准的要求
营区近三年内每开展1次得1分,满分为3分
3
3
碳减排目标完成率
定量指标
碳减排目标完成率为营区年度实际碳减排量与年度碳减排目标之比
指标不低于80%得1分,此后每提升5%增加1分,满分为5分
5
4
碳排放总量下降率
定量指标
碳排放总量下降率指营区碳排放总量年均同比下降率
指标不低于0%得1分,此后每提升5%得1分,满分为5分
5
5
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定量指标
碳排放强度下降率指营区碳排放强度年均同比下降率
指标不低于1.9%得1分,此后每提升1%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6
碳抵消率
定量指标
碳抵消率是碳抵消量与碳排放量的比值。碳抵消方式包括自主核证减排、购买碳信用等方式
指标不低于30%得1分,此后每提升5%增加1分,满分为5分
5
7
碳减排技术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负碳技术应用情况,包括生物负碳技术、新建林业碳汇
营区每应用1项得0.5分,满分为3分
3
T/CPUMT 029—2024
3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i)
指标性质
评价指标描述
评分标准
分值/分
项目、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燃烧中碳捕集技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
能源利用评价指标(20分)
8
绿电应用情况
定性指标
绿电应用方式包括分布式光伏自主发电、分散式风力自主发电、外购绿电等
营区每应用1项得1分,满分为3分
3
9
低碳能源技术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除绿电应用外,其他低碳能源技术应用情况,包括分布式储能系统、太阳能供热、智能微网、多能互补系统、能源梯级利用技术、空气源热泵、高耗能设施节能改造、供冷或供暖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等
营区每应用1项得1分,满分为5分
5
10
能源消费电气化率
定量指标
能源消费电气化率指营区电力消费量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
指标不低于70%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11
能源系统效率
定量指标
能源系统效率是营区终端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量的比值。终端能源消费量等于能源消费量扣除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输配存储损失量
指标不低于80%得1分,此后每提升5%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12
余热回收利用率
定量指标
余热回收利用率指营区实施余热回收的项目数与适合的余热回收项目总数的比值
指标不低于50%得1分,此后每提升25%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13
节能诊断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按国家要求开展节能诊断情况
营区完成节能诊断得3分,满分为3分
3
资源利用评价指标(14分)
14
节水措施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节水措施应用情况,包括节水工程建设、节水技术改造、节水评价工作开展、节水设备使用、雨水调蓄系统建设、雨污分流设施建设等
营区每满足1项得1分,满分为5分
5
1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定量指标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营区工业重复用水量与工业用水总量的比值。重复用水包括循环使用水、梯级利用水和再生回用水等
指标不低于70%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16
中水回用率
定量指标
中水回用率指营区中水回用量与废水处理量的比值,中水水质应符合GB/T 41018要求
指标不低于10%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17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定量指标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指营区固体废弃物(含危废)综合利用量与固体废弃物(含危废)产生量的比值
指标不低于75%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基础设施评价指标(19分)
18
绿色建筑率
定量指标
绿色建筑率指营区绿色建筑面积与建筑总面积的比值。绿色建筑面积是指满足GB/T 50378二星及以上评级的建筑面积
指标不低于30%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19
交通领域低碳技术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交通领域低碳技术应用情况,包括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机动车节能技术、以及推广清洁能源机械等
营区每应用1项得1分,满分为3分
3
20
计量器具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应按照GB 17167、GB/T 24789等要求开展能源、水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并实现重
营区能源、水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符合相应国家要求,得2分;实现重点用能用水设施计
4
T/CPUMT 029—2024
4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i)
指标性质
评价指标描述
评分标准
分值/分
点用能用水设施计量数据在线采集
量数据在线采集,得2分,满分为4分
21
绿色照明应用率
定量指标
绿色照明应用率指营区绿色照明设备数与全部照明设备数的比值
指标不低于80%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22
环保设施应用
定性指标
营区环保设施应用情况,包括系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建设,低阻力、低水耗的给排水系统器材、器具等产品应用,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噪声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或已委托具备相应能力和资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等
营区每满足1项得0.5分,满分为3分
3
23
绿化覆盖率
定量指标
绿化覆盖率指营区绿地面积与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指标不低于15%得1分,此后每提升10%增加1分,满分为3分
3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18分)
24
绿色低碳管理制度
定性指标
营区绿色低碳管理制度编制情况,包括:编制发布碳排放、碳管理等管理制度
营区完成绿色低碳相关制度编制发布,得3分,满分为3分。
3
25
绿色低碳管理平台
定性指标
营区绿色低碳管理平台建设情况,平台具备功能包括具备能源数据汇总、计算分析等功能;具备碳排放数据实时采集、汇总、计算分析等功能;具备环境数据实时采集、汇总、计算分析等功能
营区每满足1项功能得1分,满分为3分
3
26
绿色低碳管理体系
定性指标
营区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按照GB/T 19001、GB/T 45001、GB/T 23331、GB/T 24001及其他相关要求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碳管理体系等建设
营区每完成1项得1分,满分为3分
3
27
绿色低碳管理措施
定性指标
营区绿色低碳管理措施建设情况,包括设置具有明确绿色低碳管理职能的机构并正常运行;设有专款专用的绿色低碳资金并合理使用;定期开展绿色低碳进展评估等
营区每满足1项得1分,满分为3分
3
28
绿色低碳主题宣传
定性指标
营区开展的绿色低碳主题宣传活动情况,包括讲座培训、宣传手册、宣传单、展板海报、局域网等形式
营区每开展1项得1分,满分为3分
3
29
低碳节能相关工作成果
定性指标
低碳节能相关工作成果应为获得市级及以上或相关行业称号或荣誉
营区近三年内每获得1项成果得1分,满分为3分
3
合计
100
8 评价总得分计算方法
营区碳中和评价总得分按公式(1)计算:
T=Σ????=1············································································ (1)
式中:
T—营区碳中和评价总得分;
T/CPUMT 029—2024
5
n—评价指标中二级指标的总项数;
??—第i项评价指标得分。
9 评价程序和报告 评价要求
营区可自评或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营区碳中和评价,被认定的营区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复评。 评价机构
评价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b)
具备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财务制度;
c)
具备充足的具有相关资质的专职从事碳排放核查的人员;
d)
具有从事温室气体核查业务的经验且具有良好的业绩;
e)
在以往从事的其他业务中不应存在渎职、欺诈、泄密等不良记录;
f)
在评价过程中应保持公正,不应将评价服务费与评价结果关联。 自评流程
自评流程见图1,包括确定评价计划、成立评价组和审定组、资格审查、制定评价方案、文件评审和现场评价、编制评价报告、技术审定、报告交付、文件归档等。
T/CPUMT 029—2024
6
确定评价计划
成立评价组和审
定组
资格审查基本要求
是否符
合要求
确定评价方案
文件评审与现场
评价
编制评价报告
技术审定
是否符
合要求
报告交付
评价结束
碳中和目标评价
能源利用评价
资源利用评价
基础设施评价
运营管理评价
是
是
否
否
文件归档
图1 营区碳中和自评工作流程
评价流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营区确定评价工作计划;
b) 营区应成立评价组和审定组;
c) 评价组对营区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审查营区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T/CPUMT 029—2024
7
d)
评价组制定评价方案,明确营区评价范围;
e)
评价组开展文件评审与现场评价,评价组应查看营区的报告、统计报表、原始记录、测试报告、相关第三方认证证书等支持性文件,对相关人员开展座谈,采用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分析评价证明,确保相关评价指标要求的符合性证据充分、完整、准确;
f)
评价组编制评价报告;
g)
审定组对评价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技术审定,应对评价组的所有工作文件以及营区提供的证据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访问评价组和营区相关人员,确保评价过程及结果的公平公正;
h)
评价报告经审查合格后交付营区;
i)
营区应负责文件归档。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依据营区碳中和评价总得分判定营区碳中和评定等级,评价等级见表2。
表
2 营区碳中和评定等级
评价总得分 T
评定等级
65≤T<75
三星级碳中和营区
75≤T<85
四星级碳中和营区
T≥85
五星级碳中和营区
注:
“三星级碳中和营区”对应为“碳减排营区”,“四星级碳中和营区”对应为“低碳营区”,“五星级碳中和营区”对应为“碳中和营区”。 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内容建议如下(模板见附录A):
a)
营区基本信息;
b)
营区评价目的、评价范围及评价准则;
c)
评价机构信息,包括评价机构基本信息,评价组和审定组人员信息;
d)
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方案、评价组织安排、文件评审情况、现场评价情况、评价报告编制及技术审定等情况;
e)
评价内容,包括基本要求、碳中和目标评价指标、能源利用评价指标、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基础设施评价指标、运营管理评价指标等;
f)
评价得分表,明确各评价指标的得分情况以及评价总得分;
g)
评价结果,由评价组综合判定营区碳中和评定等级;
h)
发现的问题;
i)
评价证据的核实情况,包括证明文件和数据真实性、计算范围及计算方法、相关计量设备和有关标准的执行等;
j)
相关支撑材料。
10 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要求如下:
a)
存档内容应按照 第9章要求,包括评价过程中的所有文件以及图文影像等材料;
b)
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价的归档文件应由第三方评价机构保存,营区自评的归档文件应由营区保存,保存期限不应少于5年。
T/CPUMT 029—2024
8
A
A
附录A (资料性) 营区碳中和评价报告模板
营区碳中和评价报告模板见表A.1。
表
A.1 营区碳中和评价报告模板
编号:
XXX营区碳中和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评价机构(盖章):
报 告 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T/CPUMT 029—2024
9
XXX营区碳中和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委托方
单位名称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负责人
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评价机构
名称
通信地址
负责人
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手机
电子邮箱
评价开始时间
评价终止时间
报告结论
根据委托,我方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X对XXX营区依据《营区碳中和评价要求》进行了评价,基于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评价结论如下:
XXX营区在XXXX年度实现了低碳发展,评定为“三星级碳中和营区”/“四星级碳中和营区”/“五星级碳中和营区”。
评价结论属咨询意见,供使用者参考。依据评价结论做出的决策行为,其后果由行为决策者承担。
评价组组长
签名
日期
评价组成员
审定组意见
审定组组长
签名
日期
审定组成员
报告编写人
签名
日期
报告审核人
签名
日期
报告签发人
签名
日期
评价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表(签字):
评价机构(公章):
年 月 日
T/CPUMT 029—2024
10
目录
1 概述……………………………………………………………………………………………………… X
1.1
评价目的……………………………………………………………………………………………… X
1.2
评价范围……………………………………………………………………………………………… X
1.3
评价准则……………………………………………………………………………………………… X
2评价过程
2.1评价方案……………………………………………………………………………………………… X
2.2评价组织安排情况…………………………………………………………………………………… X
2.3文件评审情况………………………………………………………………………………………… X
2.4现场评价情况………………………………………………………………………………………… X
2.5评价报告编制及技术审定等情况…………………………………………………………………… X
3评价内容………………………………………………………………………………………………… X
3.1 营区基本情况………………………………………………………………………………………… X
3.2 评价指标符合性……………………………………………………………………………………… X
3.3评价得分表…………………………………………………………………………………………… X
4评价结果………………………………………………………………………………………………… X
5发现的问题……………………………………………………………………………………………… X
6评价证据的核实情况…………………………………………………………………………………… X
附件:相关支撑材料……………………………………………………………………………………… X
T/CPUMT 029—2024
11
1 概述
1.4
评价目的
XXXXX
1.5
评价范围
XXXXX
1.6
评价准则
XXXXX
2评价过程
2.1评价方案
XXXXX
2.2评价组织安排情况
XXXXX
2.3文件评审情况
XXXXX
2.4现场评价情况
XXXXX
2.5评价报告编制及技术审定等情况
XXXXX
3评价内容
3.1 营区基本情况
XXXXX
3.2 评价指标符合性
XXXXX
3.3评价得分表
XXXXX
4评价结果
XXXXX
5发现的问题
XXXXX
6评价证据的核实情况
XXXXX
附件:相关支撑材料
T/CPUMT 029—2024
12
参考文献
[1] T/CPUMT 013—2023 智慧营区 总体框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