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680.4-2025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部分:陀螺罗经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Ⅴ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 一般要求………………………………………………………………………………………………… 1
5 安装……………………………………………………………………………………………………… 1
6 使用……………………………………………………………………………………………………… 2
7 维护……………………………………………………………………………………………………… 3
8 修理……………………………………………………………………………………………………… 3
附录A(规范性) 陀螺罗经的主要性能指标…………………………………………………………… 5
参考文献……………………………………………………………………………………………………… 6
Ⅰ
JT / T 680. 4—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T/ T 680《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的第4 部分。JT/ T 680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 部分:总则;
———第2 部分:导航雷达;
———第3 部分:回声测深仪;
———第4 部分:陀螺罗经;
———第5 部分:电磁计程仪;
———第6 部分:自动操舵仪;
———第7 部分:多普勒计程仪;
———第8 部分:声相关计程仪;
———第9 部分:磁罗经;
———第10 部分:甚高频(VHF)无线电装置;
———第11 部分:蓄电池和充电设备;
———第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
———第13 部分: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第14 部分: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
———第15 部分: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
本文件代替JT/ T 680. 4—2007《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 部分:
陀螺罗经》。与JT/ T 680. 4—200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陀螺罗经包括机械陀螺罗经和光纤陀螺罗经的技术范围界定(见4. 1,见2007 年版的
3. 1);
———更改了陀螺罗经室安装环境相关要求的规定(见5. 3,2007 年版的4. 3 ~4. 5);
———更改了主罗经安装相关要求的规定(见5. 4,2007 年版的4. 6);
———更改了方位分罗经安装误差范围的规定(见5. 5,2007 年版的4. 7);
———删除了水冷式电罗经及变流机组安装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4. 12、4. 13);
———更改了陀螺罗经安装时误差测定方法的规定(见5. 13,2007 年版的4. 16);
———更改了陀螺罗经起动时间的规定(见6. 1,2007 年版的5. 1);
———更改了主罗经接通电源后注意事项的规定(见6. 2,2007 年版的5. 2);
———更改了陀螺罗经使用时误差测定方法的规定(见6. 7,2007 年版的5. 7);
———更改了陀螺罗经工作状况检查的规定(见6. 9,2007 年版的5. 9);
———更改了陀螺罗经速度、位置误差校正的规定(见6. 10,2007 年版的5. 10);
———更改了陀螺罗经报警处理的规定(见6. 11,2007 年版的5. 11);
———删除了陀螺球三相电流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5. 13);
———更改了陀螺球超期处理使用的规定(见6. 13,2007 年版的5. 14);
———更改了陀螺罗经日常维护基本要求的规定(见7. 1,2007 年版的6. 1);
———更改了陀螺罗经室环境的规定(见7. 2. 1,2007 年版的6. 2. 1);
Ⅲ
JT / T 680. 4—2025
———删除了装有水冷型电罗经的舱室维护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6. 2. 4);
———更改了主罗经维护液体溢出的规定(见7. 3. 2,2007 年版的6. 3. 2);
———更改了关闭陀螺罗经后注意事项的规定(见7. 5. 1,2007 年版的6. 5. 1);
———删除了变流机维护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6. 5. 3);
———更改了电机电器维护的逆变器类型的规定(见7. 5. 3,2007 年版的6. 5. 4);
———删除了陀螺罗经日常维护其他条款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6. 6);
———增加了对陀螺罗经检测指标异常时维修的规定(见8. 1. 4);
———删除了双转子型电罗经维修检测要求中水冷型电罗经、高低温警报接触器、电源起动箱、变流
机、随动放大发送箱、水泵及外循环水系统、航海操纵箱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7. 2. 1. 1 c)和
7. 2. 1. 1 d)、7. 2. 1. 2 ~7. 2. 1. 4、7. 2. 1. 6、7. 2. 1. 7];
———删除了单转子型电罗经水平尺维修检测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7. 2. 2. 3 和7. 2. 2. 6);
———更改了方位分罗经维修误差范围的规定[见8. 2. 1. 2 c),2007 年版的7. 2. 1. 5];
———更改了单转子型陀螺罗经变流机维修检测的规定(见8. 2. 2. 5,2007 年版的7. 2. 2. 7);
———增加了单转子型陀螺罗经主罗经灵敏部分、随动系统、控制面板维修检测的规定(见8.2.2.8);
———删除了电控型电罗经维修检测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7. 2. 3);
———更改了陀螺罗经在静基座或动基座上稳定时间的规定(见A. 1,2007 年版的A. 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珠海航士科技有限公司、中海电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邵喜、关政军、陈铎、杨晓、高延滨、王奇云、张斌、陈海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5 年首次发布为JT/ T 4530. 4—1985;
———1992 年第一次修订为JT/ T 8100. 4—1992;
———2007 年第二次修订为JT/ T 680. 4—2007;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Ⅳ
JT / T 680. 4—2025
引 言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是关于船舶用通信及导航电子化基础设施在
船舶上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等技术的具体要求,内容覆盖了大部分船用通信导航设备,有助于规范和
统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等作业,充分发挥通信导航设备的性能。JT/ T 680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拟由15 个部分构成。
———第1 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范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通用技术要求。
———第2 部分:导航雷达。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导航雷达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3 部分:回声测深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回声测深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 部分:陀螺罗经。目的在于规范船用陀螺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5 部分:电磁计程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磁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6 部分:自动操舵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自动操舵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7 部分:多普勒计程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多普勒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
要求。
———第8 部分:声相关计程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声相关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
要求。
———第9 部分:磁罗经。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磁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0 部分:甚高频(VHF)无线电装置。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装置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1 部分:蓄电池和充电设备。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台蓄电池和充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
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台任何型式天线和接地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3 部分: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目的在于规范船用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
位标(EPIRB)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4 部分: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目的在于规范船用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安
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5 部分: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目的在于规范船用救生艇(筏)双向甚
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Two-way VHF)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Ⅴ
JT / T 680. 4—2025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 部分:陀螺罗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陀螺罗经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船用陀螺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JT/ T 680. 1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技术要求 第1 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S: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 一般要求
4.1 陀螺罗经包括机械陀螺罗经和光纤陀螺罗经,其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
JT/ T 680. 1 的规定。
4.2 陀螺罗经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5 安装
5.1 陀螺罗经应按相应安装布置图和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5.2 陀螺罗经应安装在靠近船舶摇摆中心的陀螺罗经室内。低噪声的陀螺罗经宜安装在驾驶室或海
图室内。
5.3 陀螺罗经室内应清洁、干燥、远离热源和酸碱性气体,并应安装通风、防尘、隔热、空调、电话和照
明设备。
5.4 主罗经周围应留有操作和维修的空间,其基准线应与艏艉基线重合或平行,误差应在±0. 5°内。
1
JT / T 680. 4—2025
5.5 方位分罗经应安装在驾驶室两侧视野宽广的场所,其基准线应与艏艉基线平行,误差应在±0. 5°
内。方位分罗经上应配有方位圈(镜)和防雨罩等。
5.6 航向分罗经可按需要配置,宜安装在驾驶室、海图室、船长室、舵机舱等需要航向读数的地方。
5.7 航向记录器应安装在驾驶室或海图室内便于查看的地方,并在其周围留一定的空间更换记录纸。
5.8 电源故障警报器应分别安装在陀螺罗经室和驾驶室内,并应备有独立电源。
5.9 主罗经的配套设备(电源控制箱、逆变器、信号分配器等)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在主罗经的附
近。配套设备周围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检修。带有指示仪表和测试接口的配套设备面板应安装在便
于查看和测试的位置。
5.10 陀螺罗经的连接电缆应选用带颜色或编号的船用电缆。同一用途的连接电缆的颜色或编号应
相同,且不应因接线盒、形状、保险丝等的间断而改变。
5.11 主罗经及配套设备的外壳应接地良好。
5.12 整套陀螺罗经安装完毕,应进行以下检查并确认正确后进行通电试验:
a) 主罗经和配套设备间的电缆连接;
b) 电源变压器输入端口连接。
5.13 通电试验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按8. 2 的检测要求进行逐项检测。如果具备试
航条件,还应采用叠标、天体方位、GNSS 等方式测定陀螺罗经误差。如发现固定误差,应移动主罗经底
座或基线等方式予以消除。
6 使用
6.1 机械陀螺罗经应在船舶开航前6 h 启动,光纤陀螺罗经应在船舶开航前0. 5 h 启动,罗经启动步
骤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步骤进行。
6.2 主罗经接通电源后,应注意有无异常。装有电压表、电流表或数字显示的陀螺罗经,应确认其数
值位于规定的起动值范围内。
6.3 陀螺罗经新装或检修后,在稳定过程中,应确认主罗经、分罗经的刻度盘转向一致。
6.4 在特殊情况下,陀螺罗经需要快速稳定指北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
6.5 陀螺罗经稳定指北后,应检查所有分罗经的读数和主罗经是否一致,其误差应在±0. 5°内,必要时
重调分罗经的读数,检查分罗经的照明灯及其调节器正常。
6.6 航行中,无特殊情况,不应关闭机械陀螺罗经。船舶短期停航、装卸货或上下客时,不宜关闭机械
陀螺罗经。
6.7 航行中,应采用叠标、天体方位、GNSS 等方式测定陀螺罗经的误差,并记录在航海日志内,如发现
固定误差,可移动主罗经基线或转动主罗经底座予以清除。
6.8 航行中,每个航行班组应至少对比一次分罗经和磁罗经的航向读数并记录在航海日志内。
6.9 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定期检查陀螺罗经,确认性能指标正常。误差较大且无法恢复正常时,应申
请修理。
6.10 机械陀螺罗经和光纤陀螺罗经宜接入GPS 或BDS 信号自动校正与位置相关的误差。如GPS 或
BDS 信号丢失,当船舶航行纬度变化超过5°或航速变化超过5 kn 时,应手动校正纬度、速度误差。
6.11 陀螺罗经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后,应根据故障代码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如无法排除故障,应申
请修理。
6.12 航行中,如发现陀螺罗经有2°~3°误差,可继续使用,但应进行要测量误差,交班时应交代清楚并
申请修理。
6.13 使用中应关注陀螺球的累积工作时间,达到规定使用期限后应换新。
6.14 陀螺罗经应备有使用记录本,并记录罗经的安装、启用日期、故障、修理及更换陀螺球等情况。
2
JT / T 680. 4—2025
6.15 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陀螺罗经使用说明书、记录本、工具、备件。
7 维护
7. 1 基本要求
每年应对整套陀螺罗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7. 2 陀螺罗经室
7. 2. 1 陀螺罗经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0 ℃ ~35 ℃。
7.2.2 陀螺罗经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7. 3 主罗经
7.3.1 主罗经维护后,应按原样罩好外壳及固定好盖子,防止粉尘侵入。
7.3.2 如发现内部支承液体溢出,应立即清除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应采取临时性的堵漏措施。
7.3.3 清除主罗经内部的积灰和油垢时应关机。
7.3.4 应定期检查支承液面及陀螺球的高度并使陀螺球保持在规定的高度。
7.3.5 支承液体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进行更换,若变质应及时更换。
7.3.6 应按使用说明书或保养卡规定,定期对传动齿轮、轴承等进行清洁和加润滑油。
7.3.7 应定期检查速度、纬度误差校正器机械传动部分的灵活性,必要时加润滑油。
7. 4 分罗经
7.4.1 船舶停靠码头时,应将方位分罗经罩好。
7.4.2 航行中遇到恶劣气象海况,应将方位分罗经罩好。分罗经内如有水汽,应在天气良好时打开外
壳上的通气螺钉。
7.4.3 每年应对所有分罗经的传动齿轮、轴承等进行一次清洁和加润滑油。
7.4.4 每年应检查一次分罗经的灯光调节器及电缆的绝缘情况。
7.4.5 安装在舵机舱内的分罗经,每半年应检查一次其传动部分及灯光调节器。
7. 5 电机、电器
7.5.1 每次关闭陀螺罗经后,应切断电源。
7.5.2 应定期清洁航向发送器的滚动触头或电刷滑环。清洁过程中应关闭电源。
7.5.3 应保持逆变器清洁、通风良好和干燥。若逆变器有异常噪声或温升,应及时检查原因,必要时
应关闭罗经检查。
7.5.4 陀螺罗经每次启动时应注意警报器是否正常工作。长期运行时,应对警报器蜂鸣器的工作状
况做定期检查。
8 修理
8. 1 基本要求
8.1.1 当陀螺罗经的主要部件(陀螺球等灵敏部分)已到规定使用期限,如经维修人员确认该部件可
以继续使用,则可延长使用期。
8.1.2 陀螺罗经修理后,应测定陀螺罗经的误差。
3
JT / T 680. 4—2025
8.1.3 陀螺罗经修理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修理单,并将故障的现象、原因、排除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向相关船员讲解清楚,并记入使用记录本。相关船员应按8. 2 中有关项目验收。
8.1.4 修理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各项指标未达到检测要求,应及时返修。
8. 2 修理检测要求
8. 2. 1 双转子型陀螺罗经
8.2.1.1 主罗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支承液体清洁,无沉淀物,液面高度正常;
b) 观察或测量陀螺球的高度在规定范围内;
c) 速度误差校正装置的手动调节轮转动灵活,校正器动作正常,无生锈卡滞现象;
d) 风冷式陀螺罗经的冷却风扇无异常噪声,工作状态正常;
e) 在“启动”和“工作”时的三相交流电及单相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值均在规定范围内,测量三相
电流值或观察三相交流指示灯的亮度正常。
8.2.1.2 分罗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各分罗经与主罗经同步,误差在±0. 5°内;
b) 灯光调节正常;
c) 方位分罗经的基线误差在±0. 5°内。
8.2.1.3 警报器的功能应正常。支承液体温度超过规定时,蜂鸣器应发出响声,温度偏差信号灯亮;
三相电流失常时,三相电流偏差信号灯应亮起;随动系统失配时,失配信号灯应亮起。
8.2.1.4 稳定时间和稳定点误差应满足附录A 的要求。
8. 2. 2 单转子型陀螺罗经
8.2.2.1 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步骤进行“启动”及“停止”操作。“启动”和“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值
应在正常范围内。
8.2.2.2 陀螺电机工作时转动应平稳,无振动,无异常噪声或温升。
8.2.2.3 速度、纬度误差校正器应转动灵活。误差校正值应与计算值相同。
8.2.2.4 方位电机、航向发送器应转动灵活,温度正常。电刷工作时应无火花。
8.2.2.5 逆变器工作时应无异常噪声,各元件温度正常。输出电压应在正常范围内。
8.2.2.6 分罗经、警报器和航向记录器应工作正常。
8.2.2.7 稳定时间和稳定点误差应满足附录A 的要求。
8.2.2.8 主罗经的灵敏部分在方位上和倾斜方向上应转动灵活且无卡滞现象;随动系统用手轻轻地
转动随动部分,应感到有适当的弹力;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旋钮和开关的功能应正常。
4
JT / T 680. 4—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陀螺罗经的主要性能指标
A. 1 稳定时间
机械陀螺罗经在静基座或动基座上的稳定时间均不应大于6 h,光纤陀螺罗经在静基座或动基座上
的稳定时间均不应大于50 min。
A. 2 稳定点误差
A. 2. 1 稳定点误差应在±0. 75° × secΦ 以内。
A. 2. 2 稳定点误差的重复性精度应在±0. 25° × secΦ 以内。
注:Φ 为陀螺罗经所在地纬度。
A. 3 环境引起的误差
在船上可能出现的电源、温度、湿度或磁场等变化及振动条件下,陀螺罗经的误差均应在± 1° ×
secΦ 以内。
A. 4 摇摆误差
船舶横摇、纵摇、偏航的最大幅度分别为20°、10°和5°。周期为6 s ~15 s 时,摇摆误差应在±1° ×
secΦ 以内。
A. 5 航速、航向引起的误差
A. 5. 1 在20 kn 的航速下,对航速和航向影响进行校正后的残余静态误差应在±0. 25° × secΦ 以内。
A. 5. 2 航速变化20 kn 引起的最大误差应保持在±2°以内。。
A. 5. 3 以20 kn 的航速快速改变航向180°,所产生的误差应在±3°以内。
A. 6 主罗经和分罗经匹配误差
主罗经和分罗经之间的艏向匹配误差应在±0. 5°以内。
5
JT / T 680. 4—2025
参考文献
[1] ISO 8728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Marine gyro-compasses
[2] IEC 60945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General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3] IMO A. 424(XI)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gyro-compasses
[4] IMO A. 821(19)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gyro-compasses for high-speed craft
6
JT / T 680. 4—2025
前言………………………………………………………………………………………………………… Ⅲ
引言………………………………………………………………………………………………………… Ⅴ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4 一般要求………………………………………………………………………………………………… 1
5 安装……………………………………………………………………………………………………… 1
6 使用……………………………………………………………………………………………………… 2
7 维护……………………………………………………………………………………………………… 3
8 修理……………………………………………………………………………………………………… 3
附录A(规范性) 陀螺罗经的主要性能指标…………………………………………………………… 5
参考文献……………………………………………………………………………………………………… 6
Ⅰ
JT / T 680. 4—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T/ T 680《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的第4 部分。JT/ T 680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 部分:总则;
———第2 部分:导航雷达;
———第3 部分:回声测深仪;
———第4 部分:陀螺罗经;
———第5 部分:电磁计程仪;
———第6 部分:自动操舵仪;
———第7 部分:多普勒计程仪;
———第8 部分:声相关计程仪;
———第9 部分:磁罗经;
———第10 部分:甚高频(VHF)无线电装置;
———第11 部分:蓄电池和充电设备;
———第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
———第13 部分: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第14 部分: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
———第15 部分: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
本文件代替JT/ T 680. 4—2007《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 部分:
陀螺罗经》。与JT/ T 680. 4—2007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陀螺罗经包括机械陀螺罗经和光纤陀螺罗经的技术范围界定(见4. 1,见2007 年版的
3. 1);
———更改了陀螺罗经室安装环境相关要求的规定(见5. 3,2007 年版的4. 3 ~4. 5);
———更改了主罗经安装相关要求的规定(见5. 4,2007 年版的4. 6);
———更改了方位分罗经安装误差范围的规定(见5. 5,2007 年版的4. 7);
———删除了水冷式电罗经及变流机组安装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4. 12、4. 13);
———更改了陀螺罗经安装时误差测定方法的规定(见5. 13,2007 年版的4. 16);
———更改了陀螺罗经起动时间的规定(见6. 1,2007 年版的5. 1);
———更改了主罗经接通电源后注意事项的规定(见6. 2,2007 年版的5. 2);
———更改了陀螺罗经使用时误差测定方法的规定(见6. 7,2007 年版的5. 7);
———更改了陀螺罗经工作状况检查的规定(见6. 9,2007 年版的5. 9);
———更改了陀螺罗经速度、位置误差校正的规定(见6. 10,2007 年版的5. 10);
———更改了陀螺罗经报警处理的规定(见6. 11,2007 年版的5. 11);
———删除了陀螺球三相电流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5. 13);
———更改了陀螺球超期处理使用的规定(见6. 13,2007 年版的5. 14);
———更改了陀螺罗经日常维护基本要求的规定(见7. 1,2007 年版的6. 1);
———更改了陀螺罗经室环境的规定(见7. 2. 1,2007 年版的6. 2. 1);
Ⅲ
JT / T 680. 4—2025
———删除了装有水冷型电罗经的舱室维护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6. 2. 4);
———更改了主罗经维护液体溢出的规定(见7. 3. 2,2007 年版的6. 3. 2);
———更改了关闭陀螺罗经后注意事项的规定(见7. 5. 1,2007 年版的6. 5. 1);
———删除了变流机维护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6. 5. 3);
———更改了电机电器维护的逆变器类型的规定(见7. 5. 3,2007 年版的6. 5. 4);
———删除了陀螺罗经日常维护其他条款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6. 6);
———增加了对陀螺罗经检测指标异常时维修的规定(见8. 1. 4);
———删除了双转子型电罗经维修检测要求中水冷型电罗经、高低温警报接触器、电源起动箱、变流
机、随动放大发送箱、水泵及外循环水系统、航海操纵箱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7. 2. 1. 1 c)和
7. 2. 1. 1 d)、7. 2. 1. 2 ~7. 2. 1. 4、7. 2. 1. 6、7. 2. 1. 7];
———删除了单转子型电罗经水平尺维修检测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7. 2. 2. 3 和7. 2. 2. 6);
———更改了方位分罗经维修误差范围的规定[见8. 2. 1. 2 c),2007 年版的7. 2. 1. 5];
———更改了单转子型陀螺罗经变流机维修检测的规定(见8. 2. 2. 5,2007 年版的7. 2. 2. 7);
———增加了单转子型陀螺罗经主罗经灵敏部分、随动系统、控制面板维修检测的规定(见8.2.2.8);
———删除了电控型电罗经维修检测的规定(见2007 年版的7. 2. 3);
———更改了陀螺罗经在静基座或动基座上稳定时间的规定(见A. 1,2007 年版的A. 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珠海航士科技有限公司、中海电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邵喜、关政军、陈铎、杨晓、高延滨、王奇云、张斌、陈海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5 年首次发布为JT/ T 4530. 4—1985;
———1992 年第一次修订为JT/ T 8100. 4—1992;
———2007 年第二次修订为JT/ T 680. 4—2007;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Ⅳ
JT / T 680. 4—2025
引 言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是关于船舶用通信及导航电子化基础设施在
船舶上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等技术的具体要求,内容覆盖了大部分船用通信导航设备,有助于规范和
统一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等作业,充分发挥通信导航设备的性能。JT/ T 680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拟由15 个部分构成。
———第1 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范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通用技术要求。
———第2 部分:导航雷达。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导航雷达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3 部分:回声测深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回声测深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 部分:陀螺罗经。目的在于规范船用陀螺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5 部分:电磁计程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磁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6 部分:自动操舵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自动操舵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7 部分:多普勒计程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多普勒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
要求。
———第8 部分:声相关计程仪。目的在于规范船用声相关计程仪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
要求。
———第9 部分:磁罗经。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磁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0 部分:甚高频(VHF)无线电装置。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甚高频无线电装置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1 部分:蓄电池和充电设备。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台蓄电池和充电设备的安装、使用、维
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2 部分:船舶电台天线和接地。目的在于规范船用电台任何型式天线和接地的安装、使用、
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3 部分: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目的在于规范船用406 MHz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
位标(EPIRB)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4 部分: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目的在于规范船用9 GHz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的安
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15 部分: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目的在于规范船用救生艇(筏)双向甚
高频便携式无线电话(Two-way VHF)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Ⅴ
JT / T 680. 4—2025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第4 部分:陀螺罗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陀螺罗经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船用陀螺罗经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JT/ T 680. 1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修理技术要求 第1 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 1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S: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 一般要求
4.1 陀螺罗经包括机械陀螺罗经和光纤陀螺罗经,其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
JT/ T 680. 1 的规定。
4.2 陀螺罗经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5 安装
5.1 陀螺罗经应按相应安装布置图和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5.2 陀螺罗经应安装在靠近船舶摇摆中心的陀螺罗经室内。低噪声的陀螺罗经宜安装在驾驶室或海
图室内。
5.3 陀螺罗经室内应清洁、干燥、远离热源和酸碱性气体,并应安装通风、防尘、隔热、空调、电话和照
明设备。
5.4 主罗经周围应留有操作和维修的空间,其基准线应与艏艉基线重合或平行,误差应在±0. 5°内。
1
JT / T 680. 4—2025
5.5 方位分罗经应安装在驾驶室两侧视野宽广的场所,其基准线应与艏艉基线平行,误差应在±0. 5°
内。方位分罗经上应配有方位圈(镜)和防雨罩等。
5.6 航向分罗经可按需要配置,宜安装在驾驶室、海图室、船长室、舵机舱等需要航向读数的地方。
5.7 航向记录器应安装在驾驶室或海图室内便于查看的地方,并在其周围留一定的空间更换记录纸。
5.8 电源故障警报器应分别安装在陀螺罗经室和驾驶室内,并应备有独立电源。
5.9 主罗经的配套设备(电源控制箱、逆变器、信号分配器等)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在主罗经的附
近。配套设备周围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检修。带有指示仪表和测试接口的配套设备面板应安装在便
于查看和测试的位置。
5.10 陀螺罗经的连接电缆应选用带颜色或编号的船用电缆。同一用途的连接电缆的颜色或编号应
相同,且不应因接线盒、形状、保险丝等的间断而改变。
5.11 主罗经及配套设备的外壳应接地良好。
5.12 整套陀螺罗经安装完毕,应进行以下检查并确认正确后进行通电试验:
a) 主罗经和配套设备间的电缆连接;
b) 电源变压器输入端口连接。
5.13 通电试验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按8. 2 的检测要求进行逐项检测。如果具备试
航条件,还应采用叠标、天体方位、GNSS 等方式测定陀螺罗经误差。如发现固定误差,应移动主罗经底
座或基线等方式予以消除。
6 使用
6.1 机械陀螺罗经应在船舶开航前6 h 启动,光纤陀螺罗经应在船舶开航前0. 5 h 启动,罗经启动步
骤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步骤进行。
6.2 主罗经接通电源后,应注意有无异常。装有电压表、电流表或数字显示的陀螺罗经,应确认其数
值位于规定的起动值范围内。
6.3 陀螺罗经新装或检修后,在稳定过程中,应确认主罗经、分罗经的刻度盘转向一致。
6.4 在特殊情况下,陀螺罗经需要快速稳定指北时,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
6.5 陀螺罗经稳定指北后,应检查所有分罗经的读数和主罗经是否一致,其误差应在±0. 5°内,必要时
重调分罗经的读数,检查分罗经的照明灯及其调节器正常。
6.6 航行中,无特殊情况,不应关闭机械陀螺罗经。船舶短期停航、装卸货或上下客时,不宜关闭机械
陀螺罗经。
6.7 航行中,应采用叠标、天体方位、GNSS 等方式测定陀螺罗经的误差,并记录在航海日志内,如发现
固定误差,可移动主罗经基线或转动主罗经底座予以清除。
6.8 航行中,每个航行班组应至少对比一次分罗经和磁罗经的航向读数并记录在航海日志内。
6.9 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定期检查陀螺罗经,确认性能指标正常。误差较大且无法恢复正常时,应申
请修理。
6.10 机械陀螺罗经和光纤陀螺罗经宜接入GPS 或BDS 信号自动校正与位置相关的误差。如GPS 或
BDS 信号丢失,当船舶航行纬度变化超过5°或航速变化超过5 kn 时,应手动校正纬度、速度误差。
6.11 陀螺罗经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后,应根据故障代码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如无法排除故障,应申
请修理。
6.12 航行中,如发现陀螺罗经有2°~3°误差,可继续使用,但应进行要测量误差,交班时应交代清楚并
申请修理。
6.13 使用中应关注陀螺球的累积工作时间,达到规定使用期限后应换新。
6.14 陀螺罗经应备有使用记录本,并记录罗经的安装、启用日期、故障、修理及更换陀螺球等情况。
2
JT / T 680. 4—2025
6.15 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陀螺罗经使用说明书、记录本、工具、备件。
7 维护
7. 1 基本要求
每年应对整套陀螺罗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7. 2 陀螺罗经室
7. 2. 1 陀螺罗经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0 ℃ ~35 ℃。
7.2.2 陀螺罗经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7. 3 主罗经
7.3.1 主罗经维护后,应按原样罩好外壳及固定好盖子,防止粉尘侵入。
7.3.2 如发现内部支承液体溢出,应立即清除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应采取临时性的堵漏措施。
7.3.3 清除主罗经内部的积灰和油垢时应关机。
7.3.4 应定期检查支承液面及陀螺球的高度并使陀螺球保持在规定的高度。
7.3.5 支承液体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进行更换,若变质应及时更换。
7.3.6 应按使用说明书或保养卡规定,定期对传动齿轮、轴承等进行清洁和加润滑油。
7.3.7 应定期检查速度、纬度误差校正器机械传动部分的灵活性,必要时加润滑油。
7. 4 分罗经
7.4.1 船舶停靠码头时,应将方位分罗经罩好。
7.4.2 航行中遇到恶劣气象海况,应将方位分罗经罩好。分罗经内如有水汽,应在天气良好时打开外
壳上的通气螺钉。
7.4.3 每年应对所有分罗经的传动齿轮、轴承等进行一次清洁和加润滑油。
7.4.4 每年应检查一次分罗经的灯光调节器及电缆的绝缘情况。
7.4.5 安装在舵机舱内的分罗经,每半年应检查一次其传动部分及灯光调节器。
7. 5 电机、电器
7.5.1 每次关闭陀螺罗经后,应切断电源。
7.5.2 应定期清洁航向发送器的滚动触头或电刷滑环。清洁过程中应关闭电源。
7.5.3 应保持逆变器清洁、通风良好和干燥。若逆变器有异常噪声或温升,应及时检查原因,必要时
应关闭罗经检查。
7.5.4 陀螺罗经每次启动时应注意警报器是否正常工作。长期运行时,应对警报器蜂鸣器的工作状
况做定期检查。
8 修理
8. 1 基本要求
8.1.1 当陀螺罗经的主要部件(陀螺球等灵敏部分)已到规定使用期限,如经维修人员确认该部件可
以继续使用,则可延长使用期。
8.1.2 陀螺罗经修理后,应测定陀螺罗经的误差。
3
JT / T 680. 4—2025
8.1.3 陀螺罗经修理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修理单,并将故障的现象、原因、排除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向相关船员讲解清楚,并记入使用记录本。相关船员应按8. 2 中有关项目验收。
8.1.4 修理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各项指标未达到检测要求,应及时返修。
8. 2 修理检测要求
8. 2. 1 双转子型陀螺罗经
8.2.1.1 主罗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支承液体清洁,无沉淀物,液面高度正常;
b) 观察或测量陀螺球的高度在规定范围内;
c) 速度误差校正装置的手动调节轮转动灵活,校正器动作正常,无生锈卡滞现象;
d) 风冷式陀螺罗经的冷却风扇无异常噪声,工作状态正常;
e) 在“启动”和“工作”时的三相交流电及单相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值均在规定范围内,测量三相
电流值或观察三相交流指示灯的亮度正常。
8.2.1.2 分罗经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各分罗经与主罗经同步,误差在±0. 5°内;
b) 灯光调节正常;
c) 方位分罗经的基线误差在±0. 5°内。
8.2.1.3 警报器的功能应正常。支承液体温度超过规定时,蜂鸣器应发出响声,温度偏差信号灯亮;
三相电流失常时,三相电流偏差信号灯应亮起;随动系统失配时,失配信号灯应亮起。
8.2.1.4 稳定时间和稳定点误差应满足附录A 的要求。
8. 2. 2 单转子型陀螺罗经
8.2.2.1 应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步骤进行“启动”及“停止”操作。“启动”和“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值
应在正常范围内。
8.2.2.2 陀螺电机工作时转动应平稳,无振动,无异常噪声或温升。
8.2.2.3 速度、纬度误差校正器应转动灵活。误差校正值应与计算值相同。
8.2.2.4 方位电机、航向发送器应转动灵活,温度正常。电刷工作时应无火花。
8.2.2.5 逆变器工作时应无异常噪声,各元件温度正常。输出电压应在正常范围内。
8.2.2.6 分罗经、警报器和航向记录器应工作正常。
8.2.2.7 稳定时间和稳定点误差应满足附录A 的要求。
8.2.2.8 主罗经的灵敏部分在方位上和倾斜方向上应转动灵活且无卡滞现象;随动系统用手轻轻地
转动随动部分,应感到有适当的弹力;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旋钮和开关的功能应正常。
4
JT / T 680. 4—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陀螺罗经的主要性能指标
A. 1 稳定时间
机械陀螺罗经在静基座或动基座上的稳定时间均不应大于6 h,光纤陀螺罗经在静基座或动基座上
的稳定时间均不应大于50 min。
A. 2 稳定点误差
A. 2. 1 稳定点误差应在±0. 75° × secΦ 以内。
A. 2. 2 稳定点误差的重复性精度应在±0. 25° × secΦ 以内。
注:Φ 为陀螺罗经所在地纬度。
A. 3 环境引起的误差
在船上可能出现的电源、温度、湿度或磁场等变化及振动条件下,陀螺罗经的误差均应在± 1° ×
secΦ 以内。
A. 4 摇摆误差
船舶横摇、纵摇、偏航的最大幅度分别为20°、10°和5°。周期为6 s ~15 s 时,摇摆误差应在±1° ×
secΦ 以内。
A. 5 航速、航向引起的误差
A. 5. 1 在20 kn 的航速下,对航速和航向影响进行校正后的残余静态误差应在±0. 25° × secΦ 以内。
A. 5. 2 航速变化20 kn 引起的最大误差应保持在±2°以内。。
A. 5. 3 以20 kn 的航速快速改变航向180°,所产生的误差应在±3°以内。
A. 6 主罗经和分罗经匹配误差
主罗经和分罗经之间的艏向匹配误差应在±0. 5°以内。
5
JT / T 680. 4—2025
参考文献
[1] ISO 8728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Marine gyro-compasses
[2] IEC 60945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General requirements—
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3] IMO A. 424(XI)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gyro-compasses
[4] IMO A. 821(19)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gyro-compasses for high-speed craft
6
JT / T 680. 4—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