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537.3-2025 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港口作业区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2阅读模式

JT/T 1537.3-2025 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 第3部分:港口作业区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设施设备清洁用能……………………………………………………………………………………… 2
6 能源结构优化…………………………………………………………………………………………… 4
7 碳排放管理……………………………………………………………………………………………… 4
参考文献……………………………………………………………………………………………………… 6

JT/ T 1537. 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JT/ T 1537《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的第3 部分。JT/ T 1537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 部分:货物枢纽(物流园区);
———第2 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
———第3 部分:港口作业区。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
司、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团有限
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鲁华、王伟、于建军、陈荣昌、毛德宁、马金涛、冯华龙、孙虎、马贺、朱利、
周紫君、李涛、王晶、陈亚萍、彭士涛、陈艳萍、孟琪、李雪野、孙正文、颜明东、于鹏飞、张晓峰、徐鲁强、
朱波永、陆旭东、顾明。

JT/ T 1537. 3—2025
引  言
为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落实《“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的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近零碳交通
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1 部分:货运枢纽(物流园区)。目的在于指导近零碳运物枢纽(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优
化、能源结构优化、建筑节能降碳、生产设施设备清洁用能和碳排放管理。
———第2 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目的在于指导近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场地空间优化、建筑本体
节能、设施设备节能、能源结构优化和碳排放管理。
———第3 部分:港口作业区。目的在于指导近零碳港口作业区的设施设备清洁用能、能源结构优化
和碳排放管理。

JT/ T 1537. 3—2025
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
第3 部分:港口作业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近零碳港口作业区的总体要求,以及设施设备清洁用能、能源结构优化和碳排放管理
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近零碳港口作业区的建设与运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T 8487 港口装卸术语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9577 热泵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T 21339 港口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
GB/ T 29455 照明设施经济运行
GB/ T 51350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JT/ T 1258 港口能源计量导则
JT/ T 1277 港口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JT/ T 1537. 1 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 第1 部分:货运枢纽(物流园区)
3 术语和定义
GB/ T 8487 和JT/ T 1537. 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港口作业区 port operation area
根据货种、吞吐量、货物流向、船型和港口布局等因素,在港口辖区内划分相对独立的装卸作业
区域。
注:港口作业区包括码头前沿、堆场(库场)、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区域等。
[来源:GB/ T 50186—2013,6. 1. 12,有修改]
3.2
近零碳港口作业区 near zero carbon port operation area
在满足港口作业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性、结构性和管理性措施降低运营期直接和间接碳
排放量,进行植物碳汇、取得绿色电力交易证书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对应的碳减排量等碳抵消后,碳
排放量趋近于零的港口作业区。
1
JT/ T 1537. 3—2025
4 总体要求
4.1 应结合港口自身情况和作业因素划分港口作业区,明确港口作业区的物理边界,通过实施清洁能
源替代、提升能源管理水平等,实现运营期二氧化碳排放量趋近于零。
4.2 应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条件、港口作业区特点及相关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港口作业区碳减排目标
和措施。
4.3 应聚焦港口作业区的运营过程,选用节能低碳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降低碳排放量。
4.4 应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开展碳排放监测,定期评估碳减排效果并持续改进。
4.5 港口作业区碳排放源主要包括运营过程中使用的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以及购入
的电力和热力。
4.6 港口作业区碳排放量核算范围主要包括装卸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设备,不包括拖轮、
岸电系统和靠港船舶。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应符合国家、行业或地方政府关于交通运输企业碳排放核算
的相关方法和标准。
4.7 港口作业区碳减排路径宜包括技术性减排、结构性减排和管理性减排(见图1),具体措施如下:
a) 技术性减排:应用节能低碳与智能高效的技术及工艺,进行设施设备清洁能源替代,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降低设施设备碳排放量;
b) 结构性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c) 管理性减排: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碳排放监测与管理,持续改进碳减排措施等。
图1 港口作业区碳减排路径
5 设施设备清洁用能
5. 1 装卸生产设施设备
5.1.1 应结合生产实际需要优先选用具备电能或清洁能源驱动的装卸生产设备,对既有装卸生产设
备加快推进电动化、清洁化改造或替代。
注:装卸生产设施设备包括装卸、水平运输、堆场(库场)作业、现场照明等设施设备,不包括应急设施设备。
5.1.2 装卸生产设备选用电能和多种清洁能源时,应结合港口作业区低碳发展阶段,按照技术成熟
度、能源成本和碳减排量等指标综合选取所采用的能源种类。
5.1.3 应选用低能耗、高效率和轻量化的装卸生产设备。
5.1.4 大型装卸生产设备宜采用变频控制、势能回馈等节能技术。
5.1.5 集装箱作业区装卸生产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岸边装卸设备使用电能驱动;
b)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空箱堆高机等流动装卸设备使用电能驱动;
2
JT/ T 1537. 3—2025
c) 集装箱卡车、集装箱自动导引车等水平运输设备使用电能或清洁能源驱动;
d) 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等堆场设备使用电能、油电混合、氢能等
驱动。
5.1.6 干散货作业区装卸生产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门座起重机、装船机、卸船机等岸边装卸设备使用电能驱动;
b) 装载机、挖掘机等流动装卸设备优先使用电能驱动;
c) 自卸车等水平运输设备使用电能或清洁能源驱动;
d) 皮带输送设备使用电能驱动;
e) 堆料机、取料机等堆场设备使用电能驱动。
5.1.7 件杂货作业区装卸生产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门座起重机等岸边装卸设备使用电能驱动;
b) 叉车等流动装卸设备优先使用电能或清洁能源驱动;
c) 牵引车等水平运输设备使用电能或清洁能源驱动;
d) 起重机、抓料机等堆场设备优先使用电能、油电混合等驱动。
5.1.8 油品作业区输油臂、输油泵等装卸设备应使用电能驱动。
5.1.9 作业区域的照明宜采用节能智能化控制技术,照明设施维护、管理与控制应符合GB/ T 29455
的规定。
5. 2 辅助生产设施设备
5.2.1 辅助生产设施设备应优先采用电能或清洁能源驱动,并采用数字化技术降低辅助生产设施设
备的运营能耗。
注:辅助生产设施设备包括作业区内机修、冷藏箱保温、液体散货罐区及管道保温与扫线、给排水、环保等设施
设备。
5.2.2 通用设备宜选择能效等级1 级的设备。
5.2.3 输油管线保温宜采用工业余热,计量、监测等设备宜使用电能。
5.2.4 供电系统应选用技术先进、损耗低、谐波少和能效高的节能产品,宜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电力
使用过程节能低碳管理。
5.2.5 低压直流配电系统宜采用光储直柔等产品和技术。
5.2.6 变/ 配电系统应采用无功补偿技术,提高功率因数。
5.2.7 水泵、风机等用电设备应具备节能运行功能。
5.2.8 给排水设施应采用低阻力、低水耗产品。水泵宜选用变频调速的高效节能产品。宜采用信息
化技术实现给排水设施运营过程节能低碳管理。
5.2.9 港口作业区污水排放应优先选用公共污水处理系统。配备的污水处理设施应优先选用运行能
耗低、管理养护简便的处理工艺。
5.2.10 干散货作业区防尘和抑尘设施宜选用低能耗的设施设备。
5.2.11 港口作业区喷洒、降尘、冲洗、绿化、消防等设施宜采用中水和雨水。
5. 3 附属生产设施设备
5.3.1 根据港口作业区气候条件,在满足生产所需环境条件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降低建筑物、构
筑物的运行能耗。
5.3.2 建筑物布局宜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宜采用采光天窗、采光中庭、光导照明、采光通
风竖井等设施提供天然采光。
5.3.3 气候条件适宜地区宜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3
JT/ T 1537. 3—2025
5.3.4 供暖和制冷系统宜采用电能或清洁能源,宜采用太阳能、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可
再生能源设备,热泵机组能效应符合GB 19577 的规定。
5.3.5 供暖和制冷设备能效应符合GB/ T 51350 的规定。
5.3.6 温度、湿度基数不同或使用时间不同的空调区,不应划分在同一空调系统中。
5.3.7 采用电力空调系统,应根据使用情况分别设置空调运行时间和温度,空调风机宜采用变频
装置。
6 能源结构优化
6. 1 用能规划
6.1.1 应根据港口交通运输与装载作业需要和用能需求,结合能源政策与资源条件,确定港口作业区
可开发利用的能源类型和使用占比。
6.1.2 宜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并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量进行供电,清洁能源类
型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以及氢能等。
6.1.3 港口作业区应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消纳比例,运营期用电量中使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电量占比宜
达到50%以上。
6.1.4 根据港口作业区能源构成及使用情况,宜建立港口作业区微电网系统。
6. 2 能源供应
6.2.1 宜构建适应近零碳港口作业区发展的“清洁能源发电+ 储能”的能源供应体系。装卸作业、水
平运输等宜优先使用风能、太阳能电力,以及氢能等清洁能源。
6.2.2 宜在仓库、办公楼、场桥、岸桥等建(构)筑物布设光伏设施,并应根据仓库、办公楼等可利用空
间以及日照条件、港口作业区用能规划等因素确定装机容量。
6.2.3 具备条件的港口作业区宜配备风能发电设施或风光互补发电设施,并应根据风力资源条件、场
地空间及安全要求、港口作业区用能规划等因素确定装机容量。
6.2.4 宜结合现场生产组织要求,配备充换电设施,并与港口装卸生产设备配置规模和服务需求相
适应。
6.2.5 具备条件的港口作业区宜配备加氢设施,布局和供氢能力应与用能设备和服务需求相适应。
6.2.6 宜根据港口作业区微电网系统需求配备储能设施。
6. 3 生产组织
6.3.1 生产作业工艺流程应设置合理,减少作业环节,缩短运输距离。
6.3.2 煤炭、矿石等干散货装卸作业应采用效率高、配机少、路径短的工艺方案,宜采用流程化作业
工艺。
6.3.3 自动化、智能化工艺宜采用低能耗设施设备,并实现多设备间的有效协同。
6.3.4 生产作业智能管控系统宜具备优化作业路径、高效调度资源等降低作业能耗的功能。
7 碳排放管理
7. 1 管理体系
7.1.1 宜建立能源和碳排放监测、核算、评价和改进机制,落实各项碳减排措施。
7.1.2 宜建立碳排放设施设备台账,包括设备编号、规格型号、技术参数、设备数量、用能品种等。
4
JT/ T 1537. 3—2025
7.1.3 宜编写碳排放核算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排放核算边界及范围、核算方法、排放源的类型和数
量、核算数据的类型和来源,以及报告覆盖的时间范围。
7. 2 监测与管理
7.2.1 宜建立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平台,对能源供应和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优化,满足以下要求:
a) 应根据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港口作业区用能活动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b) 应采用不影响港区生产的监测方式,并符合JT/ T 1277 的规定;
c) 宜采用自动实时采集方式监控清洁能源发电情况。
7.2.2 能源监测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根据用能特点和用能过程确定监测内容,包括监测对象所消
耗的能源品种和消耗量;监测方法和操作程序应安全、可靠、便捷。
7.2.3 应实现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计量种类和范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计量人员、计量数
据等要求应符合GB 17167 和JT/ T 1258 的规定。
7.2.4 能源消耗统计应符合GB/ T 21339 的规定。
7.2.5 应对港口作业区的装卸生产和辅助生产设施设备进行能效管理。
7. 3 改进
7.3.1 宜遵循“策划-实施-运行-检查-改进”的程序开展港口作业区碳排放管理工作。应开展年度碳
减排工作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识别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改进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持续改进
碳排放管理成效。
7.3.2 改进措施的实施应进一步减少碳排放,并宜达到以下目标:
a) 装卸机械和水平运输机械实施电能或清洁能源100%替代;
b) 采暖系统100%采用电气化或太阳能、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清洁化供热技术。
5
JT/ T 1537. 3—2025
参考文献
[1] GB/ T 50186—2013 港口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2] JTS/ T 150—2022 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3] JTS 165—2013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
[4] JTS 166—2020 河港总体设计规范
[5] JTS/ T 189—2023 港口工程绿色设计导则
[6] ISO/ IWA 42:2022(en) Net zero guidelines
6
JT/ T 1537. 3—2025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14日 10:29: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6315.html
图书

HY/T 228-2018 藻类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Y/T 228-2018 藻类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HY/T 231-2018 藻类总脂的提取和测定

HY/T 231-2018 藻类总脂的提取和测定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HY/T 252-2018 水处理用浸没式平板膜元件

HY/T 252-2018 水处理用浸没式平板膜元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B/T 4174-2014 液压机名词术语

JB/T 4174-2014 液压机名词术语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图书

JB/T 4247-2015 翻台震实式造型机精度

JB/T 4247-2015 翻台震实式造型机精度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