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HIA 18-2024 马场建设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P 35
团体标准
T/CNHIA 18—2024
马场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orse farm construction
2024 - 12 - 20 发布2025 - 01 - 01 实施
中国马业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建设原则............................................................................ 1
5 选址与布局.......................................................................... 2
5.1 选址............................................................................ 2
5.2 场区布局........................................................................ 2
6 生产设施与设备...................................................................... 2
6.1 基本要求........................................................................ 2
6.2 马房............................................................................ 2
6.3 放牧场.......................................................................... 3
6.4 调训设施........................................................................ 3
6.5 兽医室.......................................................................... 3
6.6 配种室.......................................................................... 3
6.7 保定架.......................................................................... 3
6.8 卸马台.......................................................................... 3
6.9 草料库.......................................................................... 3
7 马场管理............................................................................ 3
8 粪污及废弃物处理.................................................................... 4
9 疫病防治............................................................................ 4
T/CNHIA 18—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国家马属动物安全福利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马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马业协会国家马属动物安全福利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白煦、王勤、杨威、曾敏、丁立焕。
本文件为首次起草。
T/CNHIA 18—2024
1
马场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场建设过程中对选址与布局、设施与设备、管理、粪污处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饲养50匹以上规模舍饲或半舍饲的马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9915 《动物饲养场防疫准则》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T/CNHIA 2 《马场消毒技术规范》
T/CNHIA 5 《马属动物免疫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马场horse farm
为开展马匹饲养、繁育、调训和性能测定而设立的场所。
3.2
马房stable
马场内对马匹进行饲养和护理等的专用设施。通常由单个或多个装有料槽、饮水等日常饲喂装置的
隔间组成。
3.3
调教圈lungeing place
用于对马匹进行调教、训练的圆形封闭场地。
3.4
放牧场paddock
供马匹自由活动和采食的开放性区域,最大程度模仿自然状态,四周由围栏隔开。
3.5
运动场exercise arena
用于马匹训练和运动的场地。
3.6
保定架stock
用于保定马匹的专用设施,一般由木质或金属框架包裹软性材料而成。
4 建设原则
4.1 场址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区域,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土利用规划。
4.2 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4.3 在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T/CNHIA 18—2024
2
4.4 开展马匹繁育或配种业务时,马场还应取得种畜经营许可证。
5 选址与布局
5.1 选址
5.1.1 场址应地势高、开阔、干燥向阳,通风、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符合卫生防疫条件,无特定污
染源。
5.1.2 与动物饲养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动物诊疗
场所、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5.1.3 水源稳定、取用方便,水质应符合NY 5027 的要求。
5.1.4 电力供应稳定可靠,通讯基础设施良好,环卫设施齐备。
5.1.5 场区环境应符合NY/T 388 的要求。
5.2 场区布局
5.2.1 按功能分为生产区、生活办公区、生产辅助区、粪污处理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相对独立。
5.2.2 场区入口处设有人员消毒室和车辆消毒池等防疫设施,场内主要干道硬化。
5.2.3 生产区根据生产活动需要设置马房、放牧场、运动场、调教圈、遛马机、游泳池、配种室(采
精室)、保定设施和卸马台等。
5.2.4 生产辅助区应靠近生产区布局,主要包括草料房、鞍具房、物资仓库、饲草料加工调配间、值
班室、兽医室及供水、供电、供热、消防等设施。
5.2.5 生活办公区设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职工宿舍、门卫
室等。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应严格分开,间距50 m 以上或建设有效的物理屏障。
5.2.6 粪污处理区与生产区应严格分开,间距50 m 以上或建设有效的物理屏障。
5.2.7 隔离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间距50 m 以上或建设有效的物理屏障。
5.2.8 马场给排水、电气、道路及绿化标准应符合NY/T 682 的要求。
6 生产设施与设备
6.1 基本要求
6.1.1 马匹接触的设施应无尖锐的边缘或突起。
6.1.2 马匹进出的门应易于单手操作。
6.1.3 活动场地的转角宜处理成有一定弧度的圆角。
6.1.4 马场地面应平整、不积水并做防滑处理。
6.2 马房
6.2.1 建筑结构应坚固结实、抗震、防腐、防火,能抵抗暴雨暴雪、八级以上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6.2.2 马匹分类分区饲养,根据生产需求设置种公马马房、母马马房、带驹马马房、产房、育成马马
房、运动马马房等区域。
6.2.3 马房内可根据饲养马匹数量规划单个隔间的布局,可选择单列式、双列式或岛式布局。
6.2.4 马房内单个隔间面积应根据马的体尺大小设计,面积应≥9 ㎡;产房、带驹马马房隔间面积应≥16
㎡;种公马马房隔间面积应≥20 ㎡,相邻种公马马房隔间以高度≥2 m 实心墙间隔;隔间门高度≥2 m,
宽度≥1.2 m。
6.2.5 隔间内应设饮水槽和饲喂草料装置。
6.2.6 马房房檐净高度≥3.0 m,马房内地面标高应高于马房外地面标高0.1 m~0.2 m,并与场区道路
标高相协调,满足马匹出入马房和物料运输需求,地面坡度应在1%~1.5%。
6.2.7 马房预留两个以上出入口,出入口及连接内部隔间的通道宽度≥2.5 m,通道两侧隔墙或隔栏高
度≥3.0 m。
6.2.8 地面应坚实、防滑,易排水,易干燥,易清理。
6.2.9 应有开窗,满足通风和采光的要求。
T/CNHIA 18—2024
3
6.2.10 配置夏季降温、冬季防寒、满足通风换气以及夜间照明等要求的环境调控措施。
6.2.11 马房内根据需求设置值班室、鞍具室、洗马间、钉蹄室、挤奶室等。
6.3 放牧场
6.3.1 应设立在向阳位置,场内铺垫细沙或种植牧草。
6.3.2 种公马应设立独立的放牧场,其他马匹可采用群体放牧。
6.3.3 群体放牧场面积:小型马20 ㎡/匹以上,中型马30 ㎡/匹以上,大型马40 ㎡/匹以上。
6.3.4 独立放牧场面积:小型马60 ㎡/匹以上,中型马100 ㎡/匹以上,大型马120 ㎡/匹以上。
6.3.5 放牧场应提供新鲜干净的饲草、清洁且温度适合的清水。
6.3.6 夏季设置遮阳、防雨设施,设施面积要求:种公马及带驹母马8 ㎡/匹以上,其他育成马及马
驹5 ㎡/匹以上。冬季设置防风设施。
6.3.7 放牧场周围设立围栏。
6.4 调训设施
6.4.1 调教圈、运动场、训练跑道等可同时作为运动性能测定的设施地面应铺设10 cm~20 cm 的细沙
或纤维沙,运动场及跑道周围围栏高度为0.8 m~1.8 m。
6.4.2 调教圈为圆形,直径15 m~22 m,建设高度≥2 m 的围墙或围栏,可装配顶棚。
6.4.3 运动场宜为30 m*60 m、30 m*70 m、40 m*80 m、45 m*90 m 或60 m*90 m 的矩形。室内运动场
可通过定期洒水、清洁等方式减少扬尘。室外运动场应建设排水、固沙设施。
6.4.4 训练跑道为椭圆形,周长应≥800 m,直道距离≥200 m,宽度≥10 m,弯道半径≥90 m。
6.4.5 可根据马匹数量及运动场面积补充设置遛马机。
6.4.6 可设置开放或封闭式马匹游泳池,水池可为环形或直线形,最深处水深≥2.5 m,长度20 m~50
m,沥水坡铺设防滑垫,坡度≤20°,长度≥5 m;水池两侧设人行步道;可配套建设水循环净化装置。
6.5 兽医室
6.5.1 根据马匹数量确定兽医室面积,每20 匹~50 匹马应有一间治疗室及病房。兽医室按功能划分
为检查区、治疗区、辅助区。
6.5.2 检查区域用于进行临床检查、化验和诊断,应设有跛行检查场地。跛行检查场地由直线形硬地
面场地的一端和圆形硬地面场地相连接组成。直线场地长度≥20 m,宽度≥2 m;圆形场地直径≥5 m。
6.5.3 治疗区域用于进行日常治疗、麻醉、手术、监护和康复。
6.5.4 辅助区包括消毒室、药房、兽医值班室和病例资料室。
6.6 配种室
配种室应为安全卫生的宽敞封闭空间,面积≥50 ㎡,地面到屋顶的高度>4 m。应设清洗消毒装置、
精液检查室等。
6.7 保定架
保定架可选用圆形铁管做为框架,整体高度2 m,侧栏高度80 cm,前后门上沿高度80 cm~90 cm。
其强度应确保安全有效的对马匹进行保定,便于开展检查、治疗等工作。
6.8 卸马台
卸马台可选用砖石结构或金属框架上铺设木板与防滑垫建设完成。其坡度≤30°,宽度≥2.5 m或大
于运马车货箱宽度,高度与运马车货箱底等高。马匹装卸区应便于运输车辆进出。
6.9 草料库
草料库应选择远离火源便于装卸草料的区域建设。容积参照可贮存马场常规每月用草量3倍以上的
贮量确定。通风、防潮且地面坚实,有顶棚,至少3面围墙。
7 马场管理
T/CNHIA 18—2024
4
7.1 制定日常工作计划,合理安排饲养、卫生清理、放牧、调训的时间。
7.2 定期对马匹进行修蹄、搓牙、驱虫等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7.3 制定有针对大风、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7.4 良种马应进行血统登记取得马匹护照,并做好繁育记录。
7.5 定期巡检马场各功能场地及设备设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7.6 马场及马匹有关工作档案应由专人看管保存,保证档案安全性、完整性。
8 粪污及废弃物处理
粪污宜采用堆肥、生产沼气等处理方式。
9 疫病防治
9.1 制定疫病防控方案,并符合GB/T 39915 的规定。
9.2 定期消毒并记录,消毒要求应符合T/CNHIA 2。
9.3 按生产活动需求进行预防接种,免疫应符合T/CNHIA 5 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