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Y 73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团体标准
T/CNHA 1074—2024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金属不粘锅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forerunner standards—Metal non stick pan
2024 - 09 - 03发布2024 - 09 - 03实施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T/CAS 700—2023、T/CSTE 0321—2023《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标准编制通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唐实业有限公司、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双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国沃、万乾、蔡长寿、唐建中、陈合林、罗建兵、佟哲、王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NHA 1074—2024
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金属不粘锅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不粘锅(以下简称“不粘锅”)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及要求、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和产品质量分级。
本文件适用于铁质及铁质复合材料、不锈钢及不锈钢复合材料、碳素钢材料、铝及铝合金不粘锅(以下简称“不粘锅”)等金属类基材家用不粘锅具产品质量及企业标准水平评价。相关机构开展质量分级和企业标准水平评价以及相关认证或评价时可参照使用,相关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也可参照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0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搪瓷制品
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
GB/T 9286 色漆或清漆 划格试验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32095.1 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 第一部分:性能通用要求
GB/T 32095.2 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 第二部分: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
GB/T 32095.3 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 第三部分:耐腐蚀性测试规范
GB/T 32095.4 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 第四部分:食物模拟测试规范及评价方法
GB/T 32388 铝及铝合金不粘锅
GB/T 40354 铁质不粘锅
GB/T 32432 家用钢制锅具
T/CNHA 1057 家用无涂层不粘锅
3 术语和定义
GB/T 40354-2021、GB/T32388、T/CNHA 10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近三年,企业无较大及以上质量、环境、安全等事故;
企业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
企业可根据GB/T 19001、GB/T 23331、GB/T 24001、GB/T 45001建立并运行相应质量、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建立其他高水平的相关管理体系;
产品应为量产产品,金属不粘锅“领跑者”标准应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及GB/T 32388 GB/T 40354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5 评价指标及要求
T/CNHA 1074—2024
2
评价指标分类
5.1.1
金属不粘锅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
5.1.2
基础指标包括:底部平整性、手柄牢固度、手柄抗扭强度、涂层硬度、锅身渗水。
5.1.3
核心指标包括:不粘涂层耐磨性、内外涂层附着牢度、不粘性、持久不粘性;核心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先进水平,高于或等于国标中的1级或Ⅰ类标准;一般水平,高于或等于国标中的2级或Ⅱ类标准;一般水平,高于国标中的3级或Ⅲ类标准基准水平。
5.1.4
创新性指标包括:不粘食物模似性能(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煎炒类、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蒸煮类、不粘食物性能要求-饭煲类、不粘食物性能要求-煮牛奶、不粘食物性能要求-煎鱼、不粘食物性能要求-煎牛肉)同时鼓励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性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5.2.1
金属不粘锅“领跑者”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
表
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序号
指标类型
评价指标
指标来源
指标要求
判断依据/方法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1
基础指标
底部平整性
GB/T40354
5.7底部平整性
除圆弧底锅具外,用直尺贴在锅底,不粘锅底部不应外凸。
GB/T40354
6.2.7底部平整性试验
(除圆弧底锅具外)
2
手柄牢固度
GB/T32388
5.5.3或GB/T40354
5.8.4手柄牢固度
按GB/T32388 6.2.7
或GB/T40354 6.2.11试验,手柄及其组件应不松动,不变形,手柄无裂纹,连接处无渗水。
GB/T32388 6.2.7
或GB/T40354 6.2.11手柄牢固度
3
手柄抗扭强度
GB/T32388
5.5.6或GB/T40354
5.8.7手柄抗扭强度
(适应于单长柄炒锅,长柄+副柄炒锅)
按GB/T32388 6.2.10
或GB/T40354 6.2.14测试后,手柄的扭曲变形角度不应超过10°,手柄紧固件应无松动。
GB/T32388 6.2.10
或GB/T40354
6.2.14手柄抗扭强度试验
4
不粘涂层硬度(不适用于无涂层不粘锅)
GB/T32388
5.6.3或GB/T40354
5.9.3涂层硬度(适用于煎炒类)
按GB/T32388
6.2.14或GB/T40354
6.2.18试验后,涂层表面硬度不低于1H。
GB/T32388
6.2.14或GB/T40354
6.2.18不粘涂层硬度试验
T/CNHA 1074—2024
3
5
锅身渗水
GB/T40354
5.4或GB/T32432
5.6或GB/T32388
5.4
锅身渗水
按GB/T32388
6.2.4或GB/T40354
6.2.4或GB/T32432
6.13试验后锅身应无裂纹和渗漏现象,边接处应不渗水
按GB/T32388
5.4或GB/T40354
5.4或GB/T32432
5.6锅身渗水
1
核心指标
不粘涂层耐磨性
(不适用于无涂层不粘锅)
GB/T32388
GB/T40354
平面耐磨性(煎炒类)
>30000
15000<n≤30000
5000<n≤15000
产品按GB/T32388
6.2.19.1或GB/T40354
6.2.23.1试验后,应符合附录A中,附录表A.1规定
2
GB/T32388
GB/T40354
振动耐磨性(饭煲类)
Ⅰ级(不粘表面没有明显失去光泽或明显的毛糙)
Ⅱ(不粘表面明显失去光泽或者明显毛糙
产品按GB/T32388
6.2.19.2或GB/T40354
6.2.23.2试验后,应符合附录A中,附录表A.2规定
3
内外涂层附着牢度
(不适用于无涂层不粘锅)
GB/T32388
GB/T40354
“0”级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网格内无脱落
“1”级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不大于5%
“2”级
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品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大于5%,但不大于15%
产品按GB/T32388
6.2.15或GB/T40354
6.2.19试验后,应符合附录B中,附录表B.1规定
4
不粘性
GB/T32388
5.6.7或GB/T40354
5.9.7不粘性
按GB/T32388 6.2.18或GB/T40354 6.2.22试验后,要符合附录C.1的要求
GB/T32388
5.6.7或GB/T40354
5.9.7不粘性
5
不粘性
(适用于无涂层不粘锅)
T/CNHA 1057-2023
6.8不粘性
试验后符合附录C.2的先进水平要求
试验后符合附录C.2的一般要求
试验后符合附录C.2的一般要求
T/CNHA 1057-2023
6.8不粘性
6
持久不粘性
GB/T32388
GB/T40354
相关指标见附录D
相关指标见附录D
相关指标见附录D
附录D.1
7
持久不粘性
(适用于无涂层不粘锅)
T/CNHA 1057-2023 5.9
相关指标见附录D
相关指标见附录D
相关指标见附录D
附录D.2
T/CNHA 1074—2024
4
1
创新
性指标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煎炒类)
GB/T32095.4
1级(N > 20)
2级(10 < N ≤ 20)
3级(5 < N ≤ 10)
附录E试验
2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蒸煮类)
GB/T32095.4
1级(N > 900)
2级(700 < N ≤ 900)
3级(5 < N ≤ 10)
附录E试验
3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饭煲类)
GB/T32095.4
1级(N > 900)
2级(700 < N ≤ 900)
3级(5 < N ≤ 10)
附录E试验
4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煮牛奶)
市场需求
N > 20
10 5 < N ≤ 10
附录F试验方法
5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煎鱼)
市场需求
20次
15次
10次
附录G试验方法
6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煎牛肉)
市场需求
10次
7次
5次
附录H试验方法
6 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6.1 对具体产品企业标准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先进水平(5星级)、平均水平(4星级)、基准水平(3星级),划分依据见表2。
6.2 综合评价满足表2中先进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先进水平(5星级),企业标准进入所对应具体产品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入围名单。
6.3 综合评价满足表2中平均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平均水平(4星级)。
6.4 综合评价满足表2中基准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基准水平(3星级)。
表
2 指标评价要求及等级划分
标准等级
满足条件
先进水平
(5星级)
基本要求
基础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先进水平(5星级)要求
创新指标先进水平(5星级)(有一项及以上达到要求)
平均水平
(4星级)
核心指标平均水平(4星级)要求
基准水平
(3星级)
核心指标基准水平(3星级)要求
T/CNHA 1074—2024
5
7 产品质量分级
7.1 满足表2中先进水平标准等级要求的产品为5星级产品,即“领跑者”产品。
7.2 满足表2中平均水平标准等级要求的产品为4星级产品,即“优质”产品。
7.3
满足表2中基准水平标准等级要求的产品为3星级产品,即“达标”产品。
T/CNHA 1074—2024
6
附录A (规范性) 耐磨性
A.1 耐磨性
煎炒类按GB/T 32095.2中4.3.1进行试验,试验后煎炒类应符合表A.1规定,饭煲类按GB/T 32095.2中4.3.2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A.2规定。
说明:表面上有凸点或者波纹形、锯齿形以及直径不大于130mm的煎炒类不粘锅按按GB/T 32095.2中4.3.2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A.2规定。
表A.1平面耐磨性试验结果评价 N为循环次 平面耐磨水平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循环次数 >30000
15000<n≤30000
5000<n≤15000
表A.2振动耐磨性试验结果评价 平面耐磨水平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评定等级 Ⅰ级(不粘表面没有明显失去光泽或明显的毛糙)
Ⅱ(不粘表面明显失去光泽或者明显毛糙
A
T/CNHA 1074—2024
7
A
附录B (规范性) 耐磨性
B.1 内外涂层附着牢度
产品按GB/T32388 6.2.15或GB/T40354 6.2.19试验后应符合表D.1规定
表B.1内外涂层附着牢度试验结果评价 平面耐磨水平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分级 “0”级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网格内无脱落
“1”级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不大于5%
“2”级
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品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大于5%,但不大于15%
T/CNHA 1074—2024
8
附录C (规范性) 涂层不粘性要求及结果评价
C.1
按GB/T32388标准6.2.18条款或GB/T40354标准6.2.22条款试验后应符合表C.1涂层不粘性要求。
表C.1涂层不粘性要求 项目 要求 煎炒类 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2的Ⅰ级要求。 对于异形产品(如内表面高于5mm以上的加筋)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3的Ⅰ级要求 蒸煮类 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2的Ⅰ级要求 饭煲类 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4的Ⅱ级要求
C.2 按T/CNHA 1057-2023标准6.15条款试验后应符合表C.2不粘性评价等级Ⅰ级要求
表C.2不粘性评价等级 序号 评价要求 评价等级 1 三次煎蛋试验有二次及以上试验结果为无损伤取出不留残渣。 先进水平 2
1) 三次煎蛋试验有二次以上试验结果为不能无损伤取出,但能用湿海绵或抹布轻试去除残渣。
2) 三次煎蛋试验有一次试验结果为煎蛋无损伤取出并不留残渣,一次不能无损伤取出但能用湿海棉或抹布轻试去除残渣。 一般水平
T/CNHA 1074—2024
9
附录D (规范性) 持久不粘性
D.1 持久不粘性
D.1.1
煎炒类锅具先按附录A.1试验后并符合附录表A.1要求,再按GB/T32095.2-2015中4.2.1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D.1要求。
注:
内表面上有凸点或者波纹形、锯齿形以及内底面平整直径不大于130mm的煎炒类不粘锅按A.1规定试验后并符合表A.2要求,再按GB/T32095.2-2015中4.2.2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D.1要求。
D.1.2
饭煲类锅具先按附录A.1试验后并符合附录表A.2要求,再按GB/T32095.2-2015中4.2.3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D.1要求。
表D.1不粘涂层持久性要求 项目 要求 煎炒类 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2的Ⅱ级要求。 对于异形产品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3的Ⅱ级要求 饭煲类 应符合GB/T32095.2-2015中表4的Ⅲ级要求
D.2 持久不粘性(适用于无涂层不粘锅)
D.2.1
按GB/T 32095.2中4.3.1进行5000次试验后(试验过程中无论是否出现划痕各裸露基材均不影响试验持续进行),再按GB/T32095.2-2015中4.2.1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C.2中Ⅱ要求。
D.2.2
内表面上有凸点或者波纹形、锯齿形以及内底面平整直径不大于130mm不粘锅具,GB/T32095.2-2015中4.3.2的规定试验后,再按GB/T32095.2-2015中4.2.1的规定试验,试验后应符合表C.2中Ⅱ要求。
D.2.3
按GB/T32095.2-2015中4.2.1的规定试验时,试验方法中的塑胶铲替换为金属铲。
T/CNHA 1074—2024
10
附录E (规范性)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
F.1 不粘食物模似性能要求
F.1.1煎炒类锅具按GB/T 32095.4-2015中4.1的要求进行试验后应符合表F.1中规定。
F.1.2蒸煮类锅具按GB/T 32095.4-2015中4.2的要求进行试验后应符合表F.1中规定。
F.1.3蒸煮类锅具按GB/T 32095.4-2015中4.3的要求进行试验后应符合表F.1中规定。
表F.1煎炒类锅具不粘表面不粘耐久性等级评价 N为测试周期次数 平面耐磨水平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评定等级 1级(N > 20)
2级(10 < N ≤ 20)
3级(5 < N ≤ 10)
表F.2蒸煮类锅具不粘表面不粘耐久性等级评价 N为测试周期次数 平面耐磨水平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评定等级 1级(N > 900)
2级(700 < N ≤ 900)
3级(400< N ≤ 700)
表F.3饭煲类锅具不粘表面不粘耐久性等级评价 N为测试周期次数 平面耐磨水平 先进水平 一般水平 基准水平 评定等级 1级(N > 900)
2级(700 < N ≤ 900)
3级(400 < N ≤ 700)
T/CNHA 1074—2024
11
附录F (规范性)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煮牛奶测试
G.1 不粘性能测试-煮牛奶测试判定标准
经过G.2测试后,当锅具表面明显脱落、起泡、起皱、斑点、变色、变形或用湿海绵轻拭不能去除残渣时,则停止试验并记录周期次数。
G.2 不粘性能测试-煮牛奶测试方法
原料:纯牛奶250g或测量器具容量的1/3。 (纯牛奶配方含量要求:蛋白质:3.2~3.6g、脂肪:3.5~4.0g、碳水化合物:4.8~5.0g、钠:50~53mg、钙:100~120mg)
烹饪条件:用高于60℃的温水加中性洗涤剂清洗,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将烹饪器具置于额定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1300W的电磁炉上加热。
烹饪方法:将牛奶加入不粘锅内,加热牛奶至沸腾,直至牛奶被煮干。
B
T/CNHA 1074—2024
12
附录G (规范性)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煎鱼测试
H.1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煎鱼测试判定标准
经过H.2测试后,当涂层明显脱落、起泡、起皱、斑点、变色或用湿海绵轻拭不能去除残渣时,则停止试验并记录周期次数。
H.2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煎鱼测试方法
原料:鲫鱼去磷250g~350g,植物油40ml
烹饪条件:用高于60℃的温水加中性洗涤剂清洗,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将烹饪器具置于额定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1300W的电磁炉上加热,用精度不低于2.5级的表面温度计测量。
烹饪方法:在不粘锅具内加入植物油,待油升温至180~200℃时放入鲫鱼,不翻动煎4min后翻面再煎4min。
T/CNHA 1074—2024
13
附录H (规范性)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煎牛肉测试
I.1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煎牛肉测试判定标准
经过I.2测试后,当涂层明显脱落、起泡、起皱、斑点、变色或用湿海绵轻拭不能去除残渣时,则停止试验并记录周期次数。
I.2 不粘锅表面食物模似性能-煎牛肉测试方法
原料:牛肉10*10*1cm(长宽高)加生抽酱油5克、盐2克腌制15min,植物油30ml
(注:测试用牛肉:采用脂肪含量5%以内的牛肉,如牛胴件上的“板腱”、“米龙”“大小黄瓜条”“臀肉”等,参考GB/T 17238-2022附录B)
烹饪条件:用高于60℃的温水加中性洗涤剂清洗,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将烹饪器具置于额定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为1300W的电磁炉上加热,用精度不低于2.5级的表面温度计测量。
烹饪方法:在不粘锅具内加入植物油,待油升温至180~200℃时放入牛肉,用木铲翻转变色至熟透。</n≤15000
</n≤30000
</n≤15000
</n≤300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