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HA 1074-2024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家用压力锅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CCS Y 73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团体标准
T/CNHA 1074—2024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家用压力锅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forerunner standards-Domestic pressure cooker
2024 - 09 - 03发布2024 - 09 - 03实施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和T/CAS 700—2023、T/CSTE 0321—2023《质量分级及及“领跑者”评价标准编制通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唐实业有限公司、珠海双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中国五金制品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伟平、蔡长寿、陈合林、唐建中、罗建兵、王鹏、佟哲、王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CNHA 1074—2024
1
"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家用压力锅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家用压力锅(以下简称压力锅)产品质量及企业标准水平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及要求、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和产品 。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大于5kPa,小于150kPa,容积不大于18L,用铝及铝合金板材、不锈钢板材、金属复合板材或其他金属板材为基材加工成型的家庭用压力锅产品质量及企业标准水平评价。相关机构开展和企业标准水平评价、“领跑者”产品评价以及相关认证或评价时可参照使用,相关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也可参照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623-2003铝压力锅安全及性能要求
GB 15066-2004 不锈钢压力锅
3 术语和定义
GB 13623-2003和GB 15066-200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近三年,企业无较大及以上质量、环境、安全等事故。
企业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
企业可根据GB/T 19001、GB/T 23331、GB/T 24001、GB/T 45001建立并运行相应质量、能源、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建立其他高水平的相关管理体系;
产品应为量产产品,压力锅 “领跑者”标准应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压力锅(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
5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指标分类
5.1.1
压力锅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指标。
5.1.2
基础指标包括:食品安全、手柄牢固度、手柄温升、氧化膜质量、密封性、安全压力、耐热压力、耐内压力、泄压压力、密封圈性能、破坏压力。
5.1.3
核心指标包括:合盖安全性、开盖安全性、工作压力、防堵安全性。核心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5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4星级水平;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3星级水平。
5.1.4
创新指标包括:压力提示、快速冷却、开合盖机构耐用性、可视装置、保压性能,可划分成先进水平、平均水平两个等级,其中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的5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4星级水平; 鼓励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5.2.1
压力锅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符合表1的规定。
T/CNHA 1074—2024
2
表1 压力锅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序号
指标类型
评价指标
指标来源
指标水平分级
判定依据/方法
先进水平
(5星级)
平均水平
(4星级)
基准水平
(3星级)
1
基础指标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
手柄牢固度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手柄连接应牢固
GB 13623-2003 第5.8条
GB 15066-2004 第5.7.3条
3
手柄温升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使用过程中手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温度
GB 13623-2003 第5.9条
GB 15066-2004 第5.7.4条
4
氧化膜质量
GB 13623-2003
常规氧化膜质量符合GB 13623-2003 中5.7.1的要求,硬质氧化膜应符合GB 13623-2003 中5.7.2条的要求
GB 13623-2003 第5.7.1条、第5.7.2条
5
密封性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在20kp至工作压力范围内,不应有滴水漏气现象
GB 13623-2003 第5.13条
GB 15066-2004 第5.11条
6
安全压力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安全压力在1.4~2倍的最大公称工作压力
GB 13623-2003 第5.14条
GB 15066-2004 第5.12条
7
耐热压力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耐热压力,铝及铝合金压力锅(包括内表面食品接触层为铝及铝合金的复合板材压力锅)应满足GB 13623-2003第5.15条规定;不锈钢压力锅(包括内表面食品接触层为不锈钢、碳素钢或者其他钢材的复合板材)应符合GB 15066-2004 第5.13条
GB 13623-2003 第5.15条
GB 15066-2004 第5.13条
8
耐内压力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耐内压力,铝及铝合金压力锅(包括内表面食品接触层为铝及铝合金的复合板材压力锅)应满足GB 13623-2003第5.18条规定;不锈钢压力锅(包括内表面食品接触层为不锈钢、碳素钢或者其他钢材的复合板材)应符合GB 15066-2004 第5.16条
GB 13623-2003 第5.18条
GB 15066-2004 第5.16条
9
泄压压力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泄压压力,铝及铝合金压力锅(包括内表面食品接触层为铝及铝合金的复合板材压力锅)应满足GB 13623-2003第5.19条规定;不锈钢压力锅(包括内表面食品接触层为不锈钢、碳素钢或者其他钢材的复合板材)应符合GB 15066-2004 第5.17条
GB 13623-2003 第5.19条
GB 15066-2004 第5.17条
10
密封圈性能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应满足GB 13623-2003 第5.24条规定
GB 13623-2003 第5.24条
GB 15066-2004 第5.23条
11
破坏压力(不适用压盖式压力锅)
GB 15066-2004
破坏压力应满足GB 15066-2004 第5.19条规定
GB 15066-2004 第5.19条
1
核心
合盖安全性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锅身、盖扣合少于85%,
锅身、盖扣合少于85%,
锅身、盖扣合少于85%,
GB 13623-2003 第5.10条
GB 15066-2004 第5.8条
T/CNHA 1074—2024
3
指标
锅内压力不大于3kpa
锅内压力不大于4kpa
锅内压力不大于5kpa
2
开盖安全性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锅内压力3kpa以上时,锅盖应不能打开
锅内压力4kpa以上时,锅盖应不能打开
锅内压力5kpa以上时,锅盖应不能打开
GB 13623-2003 第5.16条
GB 15066-2004 第5.14条
3
工作压力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0.95~1.1倍公称工作压力
0.9~1.05倍公称工作压力
0.9~1.1倍公称工作压力
GB 13623-2003 第5.11条
GB 15066-2004 第5.9条
4
防堵安全性
GB 13623-2003
GB 15066-2004
10分钟内,锅内压力不应超过公称工作压力的1.15倍
10分钟内,锅内压力不应超过公称工作压力的1.2倍
10分钟内,锅内压力不应超过公称工作压力的1.25倍
GB 13623-2003 第5.17条
GB 15066-2004 第5.15条
1
创新指标
智能提示
市场需求
只要有装置即可
根据各类装置特性确认
2
快速冷却
市场需求
30s
50s
60s
(见附录A)
3
开合盖机构耐用性
市场需求
8000次
7000次
6000次
1、按压力锅正常开合方法,连续开合对应星级规定的次数后,观察开合盖机构能否正常使用;
2、按合盖安全性试验后再按开盖安全性试验。应均符合对应要求
4
可视装置
市场需求
标记10个点,全部可以看到
标记10个点,可以看到8个点以上
标记10个点,可以看到6个点以上
(见附录B)
5
保压性能
市场需求
15min
13min
10min
(见附录C)
6 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对具体产品企业标准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先进水平(5星级)、平均水平(4星级)、基准水平(3星级),划分依据见表2。
综合评价满足表1中先进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先进水平(5星级),企业标准进入所对应具体产品的企业标准“领跑者”入围名单。
综合评价满足表1中平均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平均水平(4星级)。
综合评价满足表1中基准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基准水平(3星级)。
T/CNHA 1074—2024
4
表
2 指标评价要求及等级划分
7 产品质量分级
满足表2中先进水平标准等级要求的产品为5星级产品,即“领跑者”产品。
满足表2中平均水平标准等级要求的产品为4星级产品,即“优质”产品。
7.3 满足表2中基准水平标准等级要求的产品为3星级产品,即“达标”产品。
标准等级
满足条件
先进水平
(5星级)
基本要求
基础指标要求
核心指标先进水平(5星级)要求
创新指标任意二项达到先进水平要求
平均水平
(4星级)
核心指标平均水平(4星级)要求
创新指标任意二项达到平均水平要求以上
基准水平
(3星级)
核心指标基准水平(3星级)要求
----
T/CNHA 1074—2024
5
A
A
附录A (规范性) 快速冷却试验
A.1 快速冷却试验
A.1.1
将锅具内注入 1/2 公称容积的水与 50ml 的一级大豆油,合上锅盖并调压至最高工作压力档位,置在家用燃气灶上中火加热(火焰不要超过锅底边缘);
A.1.2
当限压阀连续排气 10 分钟后,关闭火源,将锅体置于空水槽内,将 2 倍额定容积的 10℃±5℃的水在 10 秒内均匀倒在锅盖上,记录结果。
T/CNHA 1074—2024
6
B
B
附录B (规范性) 可视装置试验
B.1
可视装置
B.1.1
可视装置性能
试验时将 50W,5000K 中性白色光射灯固定在可视装置正上方 1m 除,分别在锅具底部中心、底边 R 角、锅壁高度 1/2、锅壁高度 2/3 处用黑色记号笔标记出直径 10mm 的圆点,将锅具内注入 2/3 公称容 积的清水后合上锅盖,加热至排气后保持微沸 10 分钟。关闭热源后通过可视装置进行观察,记录观察 到的点数。在环境温度 20±5℃进行试验。
B.1.2
可视装置耐热冲击性
将锅盖置于 120℃恒温箱中保持 10 分钟,取出锅盖置于 5℃±1℃水槽中,放置时应使可视装置一半露在水面上。浸没时间 8s 后取出样品后立即观察可视装置,并记录实验结果。
T/CNHA 1074—2024
7
C
C
附录C (规范性) 保压性能试验
C.1
保压性能试验
C.1.1
在锅内加入容积50%的自来水,合盖后放置到额定功率为2kW的电炉上加热;
C.1.2
工作阀工作1分钟,关闭电炉后立即将压力锅放置在燃气灶支架上或类似灶脚支架上;
C.1.3
开始计时,直至止开装置恢复可开盖时,计算时间。
注:
测试环境2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