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506-202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瓜叶菊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3阅读模式

NY/T 4506-202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瓜叶菊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
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章毅颖、褚云霞、张凯淅、邓姗、张秀杰、任丽、赵洪、时文兴、李寿国、杨旭红、陈海
荣、林淼、李华勇、沈源源、刘春晖、张余、张靖立、刘海燕、黄静艳.

NY/T4506—202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瓜叶菊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瓜叶菊(Pericallis×hybrida B? Nord?)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和结果
判定的一般原则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瓜叶菊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群体测量 group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 single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目测 groupvisualobservation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PQ:假质量性状.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VG:群体目测.
5 繁殖材料需满足的条件
5?1 繁殖材料以种苗形式提供,提供种苗不少于40株.
5?2 提交的种苗需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提交的种苗质量需满足:现蕾期植株.
5?3 提交的种苗不宜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果已处理,需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5?4 提交的种苗宜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周期

NY/T4506—2025
测试周期通常为1个生长周期.
6?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正常表达,宜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
进行测试.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设计
以盆栽方式种植,同类型待测品种和近似品种采用相同方式进行栽培.每小区不少于12株;设2个
重复.
必 要时,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宜相邻摆放.
6?3?2 田间管理
按当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 性状观测
6?4?1 观测时期
除非特殊说明,伞房状花序上至少50%的头状花序开放时进行测试.
6?4?2 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宜按照附录A 中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VG、MG、MS)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
法宜符合附录B中B?2.
6?4?3 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1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
株取样数量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VG、MG)需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 附加测试
必要时,宜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 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 特异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需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最为近似品种具
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
7?3 一致性的判定
对于常规种,采用1%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6株~35株时,最多允许
有1个异型株.当样本大小为36株~82株时,最多允许有2个异型株.
对于杂交种,采用2%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3株~18株时,最多允许
有1个异型株;当样本大小为19株~41株时,最多允许有2个异型株.
7?4 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宜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或另一批种苗,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
则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 性状表
8?1 概述
根据测试需要,测试性状分为基本性状和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需使用的性状,选测性状是依
据申请者需求而进行附加测试的性状.表A?1给出了瓜叶菊基本性状,表A?2给出了瓜叶菊选测性状.

NY/T4506—2025
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方法等内容.
8?2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
8?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代
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4 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宜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校
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9 分组性状
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a) 花序:直径(表A?1中性状25);
b) 花序:花心大小(表A?1中性状26);
c) 花序:舌状花主色(表A?1中性状28);
d) 花序:花环(表A?1中性状29);
e) 舌状花:彩缘(表A?1中性状32).
10 技术问卷
申请人宜按照附录C填写瓜叶菊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NY/T4506—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瓜叶菊性状表

A?1 瓜叶菊基本性状
瓜叶菊基本性状宜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 瓜叶菊基本性状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植株:姿态
QN
(+)
VG 分散型1
中间型XC45 2
紧凑型WM09 3

植株:高度
QN
(+)
MG/MS 极矮WM11 1
极矮到矮YZ17 2
矮3
矮到中4
中5
中到高6
高7

茎:粗度
QN
(a)
(+)
VG 细WM12 1
中2
粗3

茎:花青苷显色
QL
(a)
(+)
VG 无XC44 1
有WM09 9

仅适用于茎有花青苷显色的
品种:茎:花青苷显色强度
QN
(a)
(+)
VG 极弱1
弱WM09 2
中3
强XC45 4
极强5

茎:绒毛
QN
(a)
VG 疏1
中WM09 2
密WM11 3

茎:一级分枝着生位置
QL
(a)
(+)
VG 集中于上部1
集中于基部2
全株WM09 3

茎:一级分枝数
QN
(a)
VG 极少XC47 1
少WM09 2
中WM11 3
多YZ17 4
极多5

NY/T4506—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茎:节间长
QN
(a)
(+)
MS 短WM11 1
中2
长3
10
叶片:边缘裂刻深度
QN
(+)
VG 无或极浅1
浅WM09 2
中XC45 3
深WM11 4
极深5
11
叶片:边缘齿
PQ
(+)
VG 尖1
钝2
圆3
12
叶片:边缘波状程度
QN
(+)
VG 极弱XC46 1
弱WM09 2
中WM11 3
强4
极强5
13
叶片:基部形状
QL
(+)
VG 圆WM09 1
平WM11 2
凹3
14
叶片:先端形状
PQ
(+)
VG 尖1
钝2
圆3
15
叶片:上表面绿色程度
QN

VG 浅1
中WM09 2
深3
16
叶片:上表面绒毛密度
QN

VG 无或极疏1
疏WM10 2
中XC46 3
密4
极密5
17
叶片:长度
QN
(+)
MS 极短WM09 1
短LBS05 2
中3
长4
极长5
18
叶片:宽度
QN
(+)
MS 极窄WM09 1
窄LBS05 2
中3
宽4
极宽5
19
叶柄:长度
QN
(+)
MS 短WM10 1
中XC48 2
长3
20
叶柄:宽度
QN
(+)
MS 窄WM09 1
中WM10 2
宽3
21
叶柄:基部翼
QL
(+)
VG 无1
有9

NY/T4506—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22
总花序:形状
PQ
(+)
VG 扁平型1
圆型2
凸型3
起伏型4
23
总花序:直径
QN
(+)
MS 极小1
极小到小2
小LBS05 3
小到中4
中WM10 5
中到大6
大7
大到极大8
极大9
24
总花序:花序数量
QN
MG 极少1
少2
中XC47 3
多XC48 4
极多5
25
花序:直径
QN
(b)
(+)
MS 极小WM11 1
小2
中LBS05 3
大4
极大5
26
花序:花心大小
QN
(b)
(+)
VG/MS 极小WM11 1
小WM09 2
中3
大4
极大5
27
花序:花心主色
PQ
(b)
VG 白色
黄色
粉色
橙色
红色
蓝色
紫色
深紫色
RHS比色
28
花序:舌状花主色
PQ
(b)
(c)
VG 白色
黄色
粉色
红色
红紫色
紫色
蓝紫色
RHS比色
29
花序:花环
QL
(b)
(+)
VG 无WM09 1
有9
30
仅适用于有花环的品种:花
序:花环边缘
QN
(b)
VG 不规则1
中等XC46 2
规则XC47 3

NY/T4506—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31
仅适用于有花环的品种:花
序:花环大小
QN
(b)
(+)
VG/MS 极小XC46 1
小2
中3
大4
极大5
32
舌状花:彩缘
QL
(b)
(+)
VG 无1
有9
33
仅适用于有彩缘的品种:舌
状花:彩缘颜色
PQ
(b)

VG 白色
黄色
粉色
红色
红紫色
紫色
蓝紫色
RHS比色
34
舌状花:数量
QN
(b)
(+)
VG/MS 少1
中2
多3
35
舌状花:姿态
PQ
(b)
(+)
VG 斜上1
平展2
下弯3
36
舌状花:长度
QN
(b)
MS 极短WM09 1
短2
中JQ31 3
长4
极长5
37
舌状花:宽度
QN
(b)
MS 极窄1
窄WM10 2
中LBS05 3
宽4
极宽5
38
舌状花:形状
PQ
(b)
(+)
VG 矩圆形1
窄椭圆形2
椭圆形3
倒卵形4
39
舌状花:横切面形态
PQ
(b)
(+)
VG 凹1
平2
凸3
40
舌状花:先端缺刻
QL
(b)
VG 无1
有9
41
舌状花:先端形状
PQ
(+)
(b)
VG 尖1
圆2
平3

NY/T4506—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42
总苞:花青苷显色强度
QN
(d)
VG 无或极弱WM09 1
弱2
中3
强4
极强5
43
花序梗:粗度
QN
(b)
VG/MS 细WM11 1
中2
粗WM09 3
注1:(a)~(d)标注内容在B?1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2:(+)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3: 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A?2 瓜叶菊选测性状
瓜叶菊选测性状宜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 瓜叶菊选测性状
序号性状观测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44
总苞:颜色
PQ
(d)
VG 浅绿色WM10 1
中等绿色WM11 2
深绿3
红色4
45
花序:气味
QL
(b)
VG
无1
有9
46
花序梗:长度
QN
MS 短1
中WM09 2
长YZ17 3
注:(a)~(d)标注内容在B?1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NY/T4506—2025
附 录 B
(规范性)
瓜叶菊性状表的解释

B?2 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
B?1?1 符号(a):茎相关性状应观测主茎.
B?1?2 符号(b):花序特指头状花序,花序相关性状观测2轮~3轮管状小花开放的头状花序.
B?1?3 符号(c):主色是分布面积最大的颜色,次色(如果存在)是分布面积第二大的颜色.如果两个颜
色分布面积相近,则深色为主色,浅色为次色.
B?1?4 符号(d):总苞是指头状花序基部的一轮苞片.
B?2 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
B?2?1 性状1 植株:姿态
见图B?1.
图B?1 植株:姿态
B?2?2 性状2 植株:高度
从茎基部量到植株的最高处,见图B?2.
标引序号说明:
l1———植株:高度.
图B?2 植株:高度
B?2?3 性状3 茎:粗度

NY/T4506—2025
观测主茎中部.
B?2?4 性状4 茎:花青苷显色
见图B?3.
图B?3 茎:花青苷显色
B?2?5 性状5 仅适用于茎有花青苷显色的品种:茎:花青苷显色强度
见图B?4.
图B?4 仅适用于茎有花青苷显色的品种:茎:花青苷显色强度
B?2?6 性状7 茎:一级分枝着生位置
见图B?5.
图B?5 茎:一级分枝着生位置
B?2?7 性状9 茎:节间长
测量主花序下第3节的节间长度.
B?2?8 性状10 叶片:边缘裂刻深度
见图B?6.
B?2?9 性状11 叶片:边缘齿
见图B?7.
10
NY/T4506—2025
图B?6 叶片:边缘裂刻深度
图B?7 叶片:边缘齿
B?2?10 性状12 叶片:边缘波状程度
见图B?8.
图B?8 叶片:边缘波状程度
B?2?11 性状13 叶片:基部形状
11
NY/T4506—2025
见图B?9.
图B?9 叶片:基部形状
B?2?12 性状14 叶片:先端形状
见图B?10.
图B?10 叶片:先端形状
B?2?13 性状17 叶片:长度
见图B?11.
B?2?14 性状18 叶片:宽度
见图B?11.
B?2?15 性状19 叶柄:长度
见图B?11.
B?2?16 性状20 叶柄:宽度
测量自然状态下的宽度,见图B?11.
标引序号说明:
l1———叶片:长度;l2———叶片:宽度;l3———叶柄:长度;l4———叶柄:宽度.
图B?11 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度
12
NY/T4506—2025
B?2?17 性状21 叶柄:基部翼
见图B?12.
图B?12 叶柄:基部翼
B?2?18 性状22 总花序:形状
见图B?13.
图B?13 总花序:形状
B?2?19 性状23 总花序:直径
见图B?14.
标引符号说明:
l1———总花序:直径.
B?14 总花序:直径
13
NY/T4506—2025
B?2?20 性状25 花序:直径
见图B?15.
B?2?21 性状26 花序:花心大小
见图B?15.
标引序号说明:
l1———花序:直径;
l2———花序:花心大小;
l3———仅适用于有花环的品种:花序:花环大小.
图B?15 花序:直径、花序:花心大小、仅适用于有花环的品种:花序:花环大小
B?2?22 性状29 花序:花环
若花心往外的颜色范围小于舌状花面积的50%,则该部位为花环,如图B?16舌状花白色部分.
图B?16 花序:花环
B?2?23 性状31 仅适用于有花环的品种:花序:花环大小
见图B?15.
B?2?24 性状32 舌状花:彩缘
若花心往外的颜色范围大于50%,在外圈颜色为彩缘,如图B?17舌状花紫色部分.
B?2?25 性状34 舌状花:数量
数量在10以下的为少,10~20为中,20以上为多.
B?2?26 性状35 舌状花:姿态
见图B?18.
B?2?27 性状38 舌状花:形状
见图B?19.
14
NY/T4506—2025
图B?17 舌状花:彩缘
图B?18 舌状花:姿态
图B?19 舌状花:形状
B?2?28 性状39 舌状花:横切面形态
见图B?20.
图B?20 舌状花:横切面形态
B?2?29 性状41 舌状花:先端形状
见图B?21.
图B?21 舌状花:先端形状
15
NY/T4506—2025
附 录 C
(规范性)
瓜叶菊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申请号:
申请日:
(由审批机关填写)
(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
一、品种暂定名称:
二、申请人信息
姓名:
地址: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育种者姓名(如果与申请测试人不同):
三、植物学分类
中文名: 瓜叶菊
拉丁名: Pericallis×hybrida B?Nord
四、品种类型
在相符的来源[ ]中打√.
1? 常规种[ ]
2? 杂交(请指出亲本) [ ]
3? 突变种[ ]
4? 异花授粉[ ]
5? 其他(请提供细节) [ ]
五、待测品种的具有代表性彩色照片
(品种照片粘贴处)
(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
六、品种的选育背景、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
(包括系谱、培育过程和所使用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来源与名称的详细说明)
16
NY/T4506—2025
七、适于生长的区域或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的说明
八、其他有助于辨别待测品种的信息
(如品种用途、品质抗性,请提供详细资料)
九、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      否[ ]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品种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      否[ ]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一、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在表C?1相符的代码后[ ]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
表C?1 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植株:姿态(性状1) 分散型1[ ]
中间型2[ ]
紧凑型3[ ]

植株:高度(性状2) 极矮1[ ]
极矮到矮2[ ]
矮3[ ]
矮到中4[ ]
中5[ ]
中到高6[ ]
高7[ ]

总花序:直径(性状23) 极小1[ ]
极小到小2[ ]
小3[ ]
小到中4[ ]
中5[ ]
中到大6[ ]
大7[ ]
大到极大8[ ]
极大9[ ]
17
NY/T4506—2025
表C?1 (续)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花序:直径(性状25) 极小1[ ]
小2[ ]
中3[ ]
大4[ ]
极大5[ ]

花序:花心大小(性状26) 极小1[ ]
小2[ ]
中3[ ]
大4[ ]
极大5[ ]

花序:舌状花主色(性状28) 白色1[ ]
黄色2[ ]
粉色3[ ]
红色4[ ]
红紫色5[ ]
紫色6[ ]
蓝紫色7[ ]
RHS比色卡卡号
7 花序:花环(性状29) 无1[ ]
有9[ ]
8 舌状花:彩缘(性状32) 无1[ ]
有9[ ]

舌状花:数量(性状34) 少1[ ]
中2[ ]
多3[ ]
10
舌状花:长度(性状36) 极短1[ ]
短2[ ]
中3[ ]
长4[ ]
极长5[ ]
11
舌状花:形状(性状38) 矩圆形1[ ]
窄椭圆形2[ ]
椭圆形3[ ]
倒卵形4[ ]
十二、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
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申请人列出待测品种与其最为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填写在表C?2中.
表C?2 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
近似品种名称性状名称近似品种表达状态待测品种表达状态
注:可提供其他有利于特异性审查的信息.
申请人承诺:技术问卷所填写的信息真实.
签名:
18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23日 21:28: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6459.html
图书

HY/T 228-2018 藻类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Y/T 228-2018 藻类脂肪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HY/T 231-2018 藻类总脂的提取和测定

HY/T 231-2018 藻类总脂的提取和测定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HY/T 252-2018 水处理用浸没式平板膜元件

HY/T 252-2018 水处理用浸没式平板膜元件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B/T 4174-2014 液压机名词术语

JB/T 4174-2014 液压机名词术语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图书

JB/T 4247-2015 翻台震实式造型机精度

JB/T 4247-2015 翻台震实式造型机精度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